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社团

文学社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社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社团

文学社团范文第1篇

文学社团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好的综合性学习形式。笔者认为,要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组织文学社团活动,要认真做到“五有”,即有条件、有主题、有视野、有评价、有平台。

一、有条件: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随时、随手都有书可读

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阅读与积累,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让他们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我校“九天”文学社积极创设阅读条件,号召学生“读书、读心、读世界”,在校园内掀起了读书热潮,让学生在读书中实现了心灵与名家对话。

首先,开放校图书馆,鼓励学生多借阅。

其次,在校园内创设多处“自由读书吧”,这里的图书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选择的空间。

此外,还建有班级图书角。学生从家里带来精彩的图书,彼此交换阅读。教师还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剪报栏,每天安排学生剪贴有价值的新闻,上课用一分钟时间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我校文学社积极创设条件,营造书香校园,号召学生以书为犁,耕耘心田,力求让学生养成阅读的

习惯。

二、有主题:定期开展“同读一本书”读书交流活动

用书香浸润青春是“九天”文学社的主旋律。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校文学社定期开展有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对象的选择上作有效的指导,还要善于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精神的增强,使学生善于在阅读实践中提高文学素养。

有主题的阅读、定期的交流,丰富了社员的心灵,而且社员在交流中产生的智慧火花也是一笔丰厚的写作资源,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其健康的个性。

三、有视野:举行内容丰富的文学采风活动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流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们在提倡学生阅读书本的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读自然,读生活。

“九天”文学社每学年都会带领社员外出采风一次,或徜徉于青山竹海之间,醉情山水之乐;或走进工业园区,进行现场参观与采访;或流连于桃林硕果之下,感受丰收的喜悦……兴高采烈的社员在采风活动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积累写作素材。

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既开阔了社员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学生的阅读和练笔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社员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入笔端,为我们留下了篇篇佳作。

四、有评价:确立评价体系,评选“阅读之星”

文学社团开展的活动不能有始无终,要对积极参与的学生作出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

我校“九天”文学社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学期末开展的评选“阅读之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

要注意的是,“阅读之星”的评比应秉承多元化原则。评价以学生个体评价为主,家长协助为辅,教师最后把关,读书领导小组审核的方法进行。

五、有平台:搭建表彰平台,树立阅读榜样

文学社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引领学生成长,搭建了校级、班两级展示平台。

班级设有“阅读之星”展示墙,学期末再由文学社组织,评选出校园“阳光阅读之星”,在橱窗中公布并张贴学生照片。

宣传表彰的“阅读之星”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然后将“鲇鱼效应”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是培养阅读的领头兵,以自身的阅读体验去激发其他学生乐读、善读。领头兵可以现身说法,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知识层面的阅读方法,它比教师“高屋建瓴”的指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表彰平台的搭建,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更加自律和奋进,让“后进”努力追赶“先进”,形成了人人争先、个个向上的喜人局面。

文学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学生文学特长、繁荣校园文学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学社团组织,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既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又能使学生完善自我、净化心灵、开启智慧。

文学社团范文第2篇

Y13058)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30-01

文学,是思想的精灵,是生活的折射,是作者人生百味的直观反映。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为主载体,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情怀,成为推动整个民族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而校园文学社团则是校园文学教育的反映与细化,是校园文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当前,全国各地的中学文学社团大量涌现,如何引导、管理好这些文学社团,更好地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这值得去深思。下面,笔者从我校社团出发,谈一谈对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现实思考。

思考一: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学生阅读中的理解、鉴赏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建设文学社团,能营造学生创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推进素质教育和开展创新教育大有裨益。它也能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愉悦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下面详述之:

1.创建校园文学社是加强人文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国际上近几年出现的加强人文教育的趋势就是明证。校园文学活动,能使中学生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升华情商、提高人文素养。特别是作为标志校园文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学社团,使学生在具备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锻炼空间,拓展人文视野,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与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创建校园文学社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构建大语文环境的有效途径

作为母语的语文学习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正是这样的学习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实践性强、自主性强、综合性强的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构建大语文环境。语文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些要求与倡导,确实可以通过校园文学社团来实现。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如此看来,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思考二: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任务

文学社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现文学新苗,培养文学苗子,提高其写作能力,推荐其佳作发表。当一所学校有一定数量的文学社员在各类报刊上频频亮相,该校的知名度会大幅度提升。班报、校刊,不仅是展示师生文学才华的平台,也是展示学校良好形象的窗口。一些学生能在班报、校刊上发表文章,他们的家长为此倍加兴奋和自豪。校刊在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美誉度方面,发挥了其他宣传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名有远见的校长应该倍加重视校园文学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发展文学社团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一般而言,喜欢文学、擅长写作的学生,其思维、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强,学习和技能也能胜人一筹,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校园文学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社在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成功体验,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有人说:“青春时代未必都会留下传世之作,但青春必定是诗的出发地。”而校园作为青春的聚集地,理应为少男少女的文学之梦启航。据对本校12个班55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占75%,爱好写随笔的占55%。“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基本信念。精心组织校园文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学阅读与写作,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健康成长,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特别是它与课程改革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思考三:文学社团中社员、指导教师、学校领导、社团的角色定位

文学社员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包括强烈的创新动机、顽强的创新意志、健康的创新情感和持续的创新行为。其次社员要热爱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把美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出来。第三,社员要创办属于自己的社报或社刊,给社员提供更多的发表习作的空间。

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说真话,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对书本的“定论”提出质疑,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良好习惯。指导教师要重视每一次对社员的激励的机会。教师的激励是点燃校园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指导教师应把文学社的主要事务放手让社员自己完成。对于在社报(刊)中发表优秀习作的学生,学校要给予奖励,并将他们的优秀习作投给相关的报纸和杂志,每一个时间段出版社员的佳作文选,让他们体味成就感,再次激发其创作欲望。

另外,文学社团要健康成长还需要学校内部因素的协调和挖掘。学校领导要从政策上、组织上、经济上给予文学社团的支持,建设好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文学社团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学社团 促进作用

校园文学活动是校园文化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校园特色和文学的魅力,营造着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文学社团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新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传统封闭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需求,新课程强调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和实践。语文学习应当构建成开发的学习环境,而文学社团在语文教育改革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学社团的开展,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着有能力和真才实学的人才,打造了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一、开阔视野,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的高中语文学习和应试教育大都将学生局限在教室中,而学习的内容也局限于教材上的文章和阅读,将学生困顿于枯燥的死记硬背上,形成了封闭枯燥的语文教学模式。而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开阔学生的眼界。文学社团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善高中语文学习的枯燥无味。文学社团通过开展文学创造和研讨活动、邀请校内语文教师对文笔优美的文章点评、组织文学爱好者座谈、组织开展作文大赛、邀请有一定文学造诣的作家上公开课、开辟校内报刊专栏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能够突破传统语文学习的局限性,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使高中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创作实践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敢于创新。

在多样化的文学活动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高中生在文学活动中,需要开动其脑、口、手、耳来提升自我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得其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到综合训练。在文学活动中,学生还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也会得到发展。当学生通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的文学佳作在校刊发表或文学大赛中脱颖而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发自内心的爱好语文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为高中文学社团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发展方向、建立了正确的评价标准。通过解读新课标,我们发现新课标十分重视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和个体的学习心得体会。文学社团通过开展各式各样切实有效的活动,使得高中生在社团活动中有所获得和感悟。通过活动的开设,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体个性,培养和促进高中生的自我构建语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三、陶冶情操,提升文学审美

文学社团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高中生在学习古代诗歌、现代散文中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文学审美、明确阅读取向。将先辈们丰富的文学知识灌溉自我,陶冶了情操,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增强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习十分有益。

四、激发高中生写作兴趣,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高中文学社团和高中语文的写作训练是紧密结合的。文学社团开展各项写作活动,对于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提升。阅读是写作灵感的源泉,文学社团中各项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激发高中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朗诵会、座谈会、点评会的开展,能够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写作氛围。高中生在良好氛围的鼓动下,通过文学社团提供的作文大赛或校刊发表等途径,不断追求进步,敢于创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竞争与互助风气,共同实现写作水平的飞跃。

五、促进高中语文学习化环境和氛围的构建

教育学者将学习化环境称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隐形课堂,可见学习环境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程度,它能够使得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和良好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而校园文学社团对于语文化环境的构建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文化的渗透,在校园范围内形成浓厚的文学氛围,在为校园文化增加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为语文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前提。

六、结语

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化和特长教育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自我完善,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重拾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激发文学创造兴趣和写作水平。能够使得学生将生活中的认知转化为思维上的创新,释放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将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学习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脱离传统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有效提升W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贾秀英.文学社团建设与语文课程的整合[J].学语文,2015,(03).

文学社团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文学社团 当代大学生 文学素养

高校文学社团,曾经风起云涌地推动过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今,在市场化大潮的今天,它以何种面目存在于大学校园呢?为了探讨高校文学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当代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我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于2010年3月―4月期间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率达96.5%。

一、大学生对文学社团的态度

1.对本校文学社团缺乏了解。

如图1所示,在被问及所在学校有无文学社团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些学生中还有很多已经是大三了,在学校里近三年,却对文学社团的情况知之甚少。另外,从图2中,我们也能看到在校内有文学社团的227位同学中,有118位回答不清楚文学社团是否常开展活动。这不仅表明学生对文学社团关注较少,还从侧面显示出高校文学社团宣传力度太小,影响范围太窄。

2.没有时间是不参加文学社团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平时太忙、没有时间是许多学生不参加文学社团的主要原因。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来,约180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其实,据我所知,这些学生所言的“没有时间”并不完全是因为学习忙碌,而是因为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课外休闲活动太多了。上网、看电视、逛街、网游……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使大学生没有时间参加文学社团。

图3 您不参加文学社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另外,调查结果表明,相比较而言,文科类院校学生参加文学社团的人数多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如图4所示,南京师范大学这类偏文科院校的被访者中有更多的人参加了文学社团,而像应天学院这类技术学院或是南京邮电大学这类偏理科的院校,则相对少一些。这其中也许有因随机选择被访者造成的偶然性,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理工科课程难且多,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而文科更需要广博的知识,自己在课外充电。因此,文科类院校参加文学社团的学生相对多一些。

图4 各校被访者中参加文学社团的人数

3.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功利化倾向严重。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很多大学生参加社团只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或增加履历,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筹码,这已经违背了社团成立的初衷。我们的前辈们组建社团,是有着共同的理想,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的。而现在,社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获取外在利益的工具。当然,只有少部分学生是这样的,大多数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还是正确的。

图5 您参加文学社团的最主要原因是?

二、高校文学社团发展现状

1.大部分高校的文学社团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据统计(图6),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文学社团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当被问及所在高校的文学社团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很多学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图7所示,86%的学生认为本校的文学社团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2.高校社团多样化趋势增强,文学社团日渐式微。

目前大学生社团涉及的领域变得多样化了,而文学社团在其中成了最不起眼、最不受关注的一个。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南理工新增加了很多时尚的社团,如动感手机俱乐部、绿色流年数码艺术社、网络电子美容协会等,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在对南师大某文学社团负责人的访谈中,我得知,报名参加文学社团的学生相比其他社团而言少得可怜。“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已经沉不下心来搞文学创作了。我们去年在全校社团招新日进行招新时才招了十几个人,我记得当时隔壁摊位的美容与保健协会一上午就招了八九十人”。由此可见,高校文学社团多样化的现状,也是文学社团鲜有人问津的原因之一。

3.多数学生认为改变文学社团发展现状的关键是办好活动。

高校文学社团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对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是文学社团自身要办好活动。如图8所示,在386位受访者中,有215位认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是其改变日渐式微现状的出路。有不少学生表示:不仅文学社团,而且现在许多社团都是招新时比较积极,而开展的活动较少。在大学生业余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文学社团只有提高活动的质量,才有足够的吸引力。

图8 您觉得改变文学社团现状的关键是什么?

三、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1.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文学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文学并非“无用之学”,大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洞悉人生哲理,体味世间百态。

2.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论是文科类的学生,还是理工科的学生,人文素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参加高校文学社团可以使大学生把眼光投向社会,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开展一系列活动,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人文精神。

3.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普及文学知识。

在许多人看来,文学是属于特定人群的。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普及大学生的文学知识,让文学由高高在上的殿堂走进寻常人家。不仅让文学院系的学生,还让理工科的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

由此可见,高校文学社团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社团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将自身做大做强,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服务。

文学社团范文第5篇

一、中学生社团面临的问题

1.中学生社团缺乏正确的导向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指的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非正式组织。由于中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发组织起来的,许多社团没有发展愿景,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有的社团活动往往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活动层次不高,更没有远大的目标,更谈不上理想信念的培养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2.中学生社团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中学生社团大都是由学生会自行管理,校团委进行指导,多数社团活动都是由学生自行策划、自行组织的,而由于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粗浅,组织活动的经验不足,加上团委会的老师因事务多,指导不到位,没有建立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得一些社团管理松散,活动流于形式,社团成员参与面不宽,大大影响了活动效果,以至于一些社团成员不愿参加活动,甚至退出社团。

3.中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中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加的,限于组织者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中学生社团中,社团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普遍不强,较难形成一股合力;由于中学生社团是非正式组织,社团对其成员没有较强的约束力,人员大量流动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中学生社团在自身建设上,机构不全,分工不明,活动的开展往往比较随意,计划性差,不少活动流于形式,导致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没有可持续性。

4.社团活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内涵

社团成立之初,同学们信心百倍,底气十足的要“干一番事业”,随着活动陆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了一番,没有了新点子就不再吸引人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抱着娱乐休闲的态度加入社团,当社团的活动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就积极踊跃,当活动不适合他们的口味时就退出。社团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乏内涵、重形式翻新轻文化底蕴、重娱乐效果轻素质提高,必然使得社团由轰轰烈烈逐步走向默默无声。

5.社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

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在学识、管理上还没有多少经验,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相对于文学社、化学社等与学科关系紧密的社团,指导教师一般邀请学科教师,而对于大部分与学科无多大关系的社团如摄影社、京剧社、礼仪队等,则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辅导。社团要么自己联系校外指导老师,要么自己摸索,这都是社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在学校没有对社团给予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指导教师是凭职业道德义务为学生服务,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指导工作无保障。而目前,各学校均未对指导教师进行过培训,完全由指导教师自己摸索经验,也未对指导教师工作状况、效果进行过评价。

二、改善中学生社团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1.确立良好的社团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中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因此开展的活动往往仅限于娱乐目的,而对于担负着教育使命的学校而言,这些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团是否有正确的导向,能否发挥教育功能则显得至关重要。在每个社团成立之初,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提出有成立该社团的意愿,通过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摸底,对社团主题的价值进行探讨,以及对核心会员的考察之后,才正式宣布成立,并纳入学校社团统一管理。使社团主题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要求加入社团的学生必须视该社团的工作为己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奠定了实质基础。

2.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是保证中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一个没有规范管理制度的社团,就好比是一盘散沙,管理混乱,运作无序。学生社团需要在德育处和团委的直接指导下,依托校学生会社团部来管理,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团章程,包括社团成立申请制度、社团活动定期总结、每学年社团纳新制度等等。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将学生社团的有关制度固定下来,并且能在学生会干部更迭的传送带中,每届每个学生社团都要总结社团管理的经验,为下一届社团部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提升社团文化内涵,发展社团创新能力

社团的活动具有吸引力,才能使社团长久运营。娱乐性是许多社团具备的特征,为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许多社团喜欢在形式上做文章,花样不断翻新,内容却经不起推敲。开始会得到众人的追捧,但活动过后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参加的动力。社团若想长久保持活力,必须提升文化内涵。

4.加强中学生社团自身管理

作为社团本身,不断完善自己、练好内功,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完善健全的规章,使社员分工明确、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又能调动社员积极性,提高社团凝聚力和活力。为保证社团顺利发展,社团内部应制定适合本社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团章程,细化纳新、出勤、例会、权力、义务、干部选拔、考评、奖励、总结等方面内容,通过活动使社员熟悉了解本社的各项规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伴随社团活动的开展,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社团制度也要不断作调整,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总之,社团建设是在摸索中前进,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