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病案统计分析;问题;对策

病案管理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医疗全过程的病案进行记录、分析、保存、管理和应用的监督。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和现代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病案管理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也成为医院病案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的实现使得医院职能发生了拓展,开始涉及科研、保险、医疗等多个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院病案统计分析管理效率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医院病案统计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为医院管理工作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病案统计在对病案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评估过程中得到的有效信息能够为医院管理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引导医院管理决策及时发现工作的不足,从而及时解决问题。第二,是评估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医院病案统计中对患者的患病时间、救治时间、救治情况、病情情况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记录,这些信息是否全面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间接也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分析病案的内容来对现阶段的医疗质量管理提出建议,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第三,病案统计信息能够为临床管理和医学科研教学服务提供有效服务。临床是病案统计信息的重要媒介,在计算机应用和加工下能够对病案信息进行整理,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建设服务。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医院迫切需要应用一种新的机制对信息进行管理,在对医院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向各个科室分配相应的责任量化指标。可见,临床科室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单位,而且也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医院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开拓更为广阔的医疗市场,需要加强对临床科室的成本核算,制定完善的临床科室制度,对医院病患就医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医院各个科室都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第四,病案统计能够为医院考核体制提供核算支持。一方面,病案统计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密切关联,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等都和病案统计信息存在关联,是从病案统计报表中筛选出来的。另一方面,病案统计和医务人员的考核存在密切关联,关乎医务人员的职称和薪酬。

二、现代医院病案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病案统计查询速度较慢。第一,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下,医院病案统计系统的数据量增加快速,病案统计查询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降低了医院病案统计查询的速度。第二,医院病案的历史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是为OTLP传统数据库服务的,适用于日常管理,无法实现对病案统计历史数据的充分利用。且这种数据库的应用组织形势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数据多样化处理需求。(二)病案统计机构不健全。现阶段病案统计管理机构的工作安排不合理,一些单位不够重视病案统计工作,医院病案统计部门形同虚设,只是对医院发展的各类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总结,没有对病案信息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应用,长此以往导致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失去了自身的作用。(三)病案统计基础建设薄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下,各个医院对档案统计信息的需求增加,但是落后的档案统计手段和统计信息滞后、制度不规范等无法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统计的需求,加上基层医院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建立的不完全,降低了档案数据信息的时效性,无法保证病案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四)病案统计人员素质较低。现阶段,一些中小型医院是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病案统计工作的,只是安排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或者人事部门人员负责病案统计管理工作,同时这些人中很多身兼数职,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法将自己的精力完全的投入到病案统计工作中,业务水平无法估计。另外,一些医院领导没有重视病案统计工作,频繁变动病案统计人员,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病案统计机构。

三、完善现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深化医院病案统计工作改革。第一,为了保证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为医院病案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第二,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外,医院病案统计工作还需要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首先,医院领导需要加强对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工作的领导、管理,加强对病案统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医院病案统计人员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结合病案统计实际合理安排人员。其次,增强医院领导干部的病案统计理念,为医院病案统计工作提供重要的领导支持。(二)完善医院病案统计管理体制。第一,设立职责明确的医院综合统计部门。为了提高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工作效率,精简机构,在设立独立的病案统计机构之外,还需要在其他相关结构中设立综合性的统计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第二,进一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责。要求各部门按照统一的口径、规范来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报告信息。第三,实现病案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有效运行。(三)增加统计人员编制,提高病案统计人员素质。结合医院床位的比例合理安排病案统计人员数量,保证病案统计工作的质量。伴随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医院统计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为此,病案统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病案统计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病案统计人员要坚持持证上岗,在通过全国性的统计人员考试之后到医院病案统计部门工作。同时,病案统计人员要能够熟练各种统计方法,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病案统计人员要能够及时发现医疗质量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病案统计人员在病案统计中不仅要提供简单的信息,而且还需具备对信息的综合评价能力。(四)加快病案统计自动化建设步伐。在医疗改革和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医院病案统计工作需要能够应用最近的软硬件系统,加快病案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对病案统计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实现病案资源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病案统计数据的质量。计算机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精确度高、层次丰富等特点,将其应用到病案统计中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对大量病案统计信息的快速检索和查询应用,提高病案统计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下,医院管理建设也实现了现代化发展。为了能够保证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的质量,需要医院领导在思想上带头重视病案统计工作,并结合实际健全病案统计机制,完善病案统计内容,实现病案统计的信息化发展,加强病案统计人员自身素质。

作者:张小怡 单位:上海交大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病案室

参考文献:

[1]刘晶,郑琳,刘克新.死亡病案首页填写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5,07:25-27.

[2]刘晓明,阮鹤瑞.终末病案出院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对策[J].中国病案,2015,08:21-24.

[3]王红霞.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27:192-193.

统计分析范文第2篇

1、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和数量关系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中二者密不可分,应结合运用。

2、逻辑思维方法是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统计分析必须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唯物辩证法对于事物的认识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偶然到必然,从现象到本质。坚持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观察问题,从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来分析问题,对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数量关系分析方法是运用统计学中论述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和变异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统计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企业;运用;作用

第一章 统计分析概述及特点

1.1 概述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和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更为重要的统计工作。它是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升华,统计分析能对普通的数据产生深刻而鲜明的认识。它又是在相关的题目下,进行方案的拟定,资料的收集,最终展开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需要系统而完善的资料。高质量的统计分析会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1.2 特点

1.2.1 运用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以总体现象的数量关系为对象的一类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的总称,从运用的角度可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不仅统计工作者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时间数列法、因素分析法、柯步-道格拉斯函数。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方法的核心,通过有效收集、整理分析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对大量数据进行规律性挖掘,并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没有用的数据,而有用的信息则会包含在大量的数据之中,统计方法是用来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可以用在设计阶段的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初试样试制、小批量生产等;应用在生产阶段的工艺设计、过程控制、能力研究和质量改进;应用在销售阶段的营销策略研究、预期销售额的测算、顾客回报率的评价、安全性评价和风险分析等。统计方法是一种能使企业管理体系增值的资源,是一种投资少、简单、便于提高企业潜力、企业效益的高效技术。统计方法可应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应用的越早越有效。如果企业能认真地实施统计技术,就一定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1.2.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定量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主要依据统计数据,建立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来对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一种凭着分析者参考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其最新的信息资料,以此来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的方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对象内在规律。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和概括三个方面。

要想合理地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就要准确全面地认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整体统一性。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基础,定量分析主要是由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决定的,定性分析作为分析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只有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之后,才能找出适当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使事物的定性更加科学、更加准确,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统计分析面对的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其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因此,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有关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从众多的现象中揭示出其内在的本质,只有进行了这样全面科学的分析之后,才能正确地揭示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分析方法对于人们准确的认识和判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第二章 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2.1 统计分析在企业预测中的运用

在统计分析预测中,静态分析预测和动态分析预测相辅相成,这其中以静态分析预测为主。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除日常统计和月度统计外,应该重点进行季度、年度统计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的有效性。其次,要根据企业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历史销售数据确定各项数据指标,找出企业经济运行波动的共性和差异性。便于及时制定企业的下一步运营战略,提高企业效益。

2.2 统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2.2.1 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分析

随着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群众的购买力、商品的潜在和实际市场需求量、品牌成熟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赢利空间、供需缺口等,为领导层确定商品销售规模、制定阶段性营销策略等提供依据。

2.2.2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影响

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宏观环境对我国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地方法规、民风民俗等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2.2.3 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

通过分析相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3 统计分析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的运用

在企业计划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企业利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情况、进度情况等,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完成阶段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定指标完成率。 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一直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

第三章 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3.1 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统计分析的选题

选好统计分析的题目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关键,企业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统计分析应当以企业经营的各项准确的经济指标为基础,并提出科学的统计预测,并且统计分析的选题应当是领导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论据要充分,要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企业急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分析结果要以企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宗旨。

3.2 企业统计人员应注意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

就生产方面,应当收集如企业的生产计划、任务以及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收集企业生产数据对企业的统计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就销售方面,应当着重收集客户的详细资料、售后产品客户评价这些信息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反应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督促企业进行质量改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经营方面,应当收集企业近期的发展策略和经营目标、企业重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发现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企业领导最为关心的经营问题我们可以进行重点的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制度

企业应当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统计管理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统计工作实行统计监督,以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另外企业应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的稳定,如果统计人员有调动时,应当提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安排合适的人员接替其工作。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效的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把握全局,权衡利弊,抓住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使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在提倡科学化管理的今天,无论是管理决策还是质量监督,统计学方法以及统计分析在其中的作用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企业的统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4.2 建议

4.2.1 注重统计方法的改进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统计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改进统计方法,运用信息时代带来的先进的统计方法非常重要,相比传统的统计方法简单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单纯对照,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这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2.2 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知识面要求宽的综合性工作,要写出高水平的企业统计分析报告,对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应当组织相关的员工定期参加统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保证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及时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井霞. 试谈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商业经济. 2008,2(4): 16-18

[2] 梁玉金. 改革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3(8): 26-29

[3] 王小静. 浅谈企业统计由生产型统计向管理型统计转变的必要性. 甘肃科技纵横. 2006,4(5):38-42

[4] 苏永明. 中国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几个问题.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2(2): 49-53

[5] 宋安. 统计分析在企业管理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师. 2001,21(4): 371-365

统计分析范文第4篇

1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

英美救援抢险类消防科技期刊,主要有《FireEngi-neering》、《Fire&Rescue》和《Fire》3种,其基本情况如表6所示。(1)《FireEngineering》。此刊是美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主要为世界范围内的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关于救援抢险培训、教育与管理的相关信息。其内容涵盖了房屋倒塌救援、密闭空间救援、高空救援等方面,同时关注消防救援教育与管理问题。(2)《Fire&Rescu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其内容主要涉及危险场所救援、消防救援车辆、救援技术等方面,以及介绍个人防护用品与工具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3)《Fire》。此刊是英国出版的救援抢险类消防期刊,主要介绍消防时讯、最新的消防技术与产品以及前沿消防救援服务信息。

2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统计

对于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ofCitationReport,JCR)。JCR分为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和社会科学版(JCRSocialScienceEdition)两个版本,采用引文统计法,以JCR自然科学版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对英美主要消防科技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1选择数据库

通过ISIWebofKnowledge平台,选择2012JCRSci-enceEdition对英美主要科技期刊进行统计。ISIWebofKnowledge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开发的多数据库跨库检索平台,包括SCI、SSCI、JCR、INSPECT、DII等数据库,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期刊引用报告系统,涵盖5000余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可以对SCI网络文献数据库(即WebofScience)所收录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2.2检索方法与引文统计

(1)检索方法。检索方法采用引文检索,按照引文刊名(JournalTitle)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见表7)进行检索,进行检索的期刊均为收录入《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消防科技期刊,未被收录入SCI的消防科技期刊不计入统计范围内。(2)引文统计。基于期刊引用报告自然科学版(JCRScienceEdition)对所选英美消防科技期刊进行引文检索,获得9种期刊2012年的4项引文数据,分别是总被引次数(TotalCites)、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即年指数(ImmediacyIndex)、被引半衰期(CitedHalf-Life)

2.3引文数据介绍与统计结果分析

统计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 成本控制 统计分析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了解企业成本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和构成,熟练掌握各种产品成本费用变动统计的分析方法,是完成企业的掌握成本预估、决策与控制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企业顺利运转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时代,控制好成本,对成本统计方法和原理的把握是技术的关键,只有做好成本的统计分析,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料,才能为企业的壮大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一、成本的概念和主要构成

企业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对所掌握资产的消耗,叫做成本费用总额,也叫做费用总额或者俗称的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广义和狭义之分。在企业管理我们所说的成本费用总额通常指的是后者。当然,根据不同的方式,成本费用总额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其经济用途。可以把成本费用总额分为两部分: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是制造成本的主要内容;而期间费用,一般是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组成的。

其次,按照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按照这种方式来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很少或者不受产品产量总数增减变动影响的那部分产品成本总额,称为固定成本。其主要内容有设备、车间经费中的办公费、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劳保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与产品产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的那部分产品成本总额,被称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内容,主要有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料费、燃料动力费、主要材料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以及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等。

二、产品成本构成分析

产品的成本是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对产品成本构成进行分析,主要是对生产费用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也就是从构成产品成本项目的各费用要素,在全部生产费用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说,我们在分析产品成本项目,在全部生产费用占的比重有多大,是无法准确的说明该项费用,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不过,只要企业从自身的不生产任务和条件,对企业所消耗的费用及其比重进行有效分析,还是可以制定出有效的计划和有规律可循。

一般来说编制生产费用预算,都是在这些规律之上来实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消耗的合理比例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生产费用的结构表明,各种要素费用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也表明它们在降低成本中所起的作用。要完成科学合理的生产费用结构分析,需要了解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费用的客观比例,同时正确掌握成本费用管理的要点,结合当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寻找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节约生产费用支出的有效途径。

此外,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成本费用结构变动。成本费用结构变动是指前后两个不同时期之间要素费用比重的变化。如果结构发生了变动,那就足以说明,因为受到新的条件的影响,原来生产费用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动,组成了新的比例关系。对这种变动的评价,需要综合看待。其有可能是积极因素,单身也可能是消极因的,所以,相关统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建议。

三、成本费用变动统计分析

(一)企业成本计划实施的检查

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分析,就必须要根据企业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成本计划,这也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最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因为,企业的收入情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会受到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或执行结果的影响,所以,科学的全面的对企业产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并有效地降低成本。

(1)单一产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从经营管理的角度上看,企业产品的成本分析一般是按每种产品编制成本计划的。因此,就需要对每种产品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公式进行计算。

①实际成本指数计算公式:

②成本计划降低任务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③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指数是将实际成本指数与计划降低任务指数对比,以确定成本降低是否完成计划规定的要求。其计算公式为:

(2)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因为不可比产品无规定成本降低任务,所以通常只需要确定单位成本的计划指标值。这样,计划单位成本为标准,观察实际单位成本与其升降程度,就是不可比产品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其计算公式为:

如果计算结果的指数值在100%以内,这就表明成本计划已经超额完成,比计划单位成本有所降低;如果指数值超过100%,那就是说明没完成成本计划,已经超支了。所以,要求出单位成本比计划要求的节约或超支绝对额,就求就是Z1真和Zn的相减差额。这个差额造成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当乘以实际产量时,结果一目了然。单位产品成本实际较计划节约或超支的绝对额=Z1一Zn。

四、产品成本的预估

对产品成本的走势进行正确的估计,是企业强化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做好产品的成本预估,对成本计划的安排,经营管理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得到增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企业产品成本的预估方法多种多样,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产前预估方法和投产后预估方法。

(一)产前预估产前预估

企业在投产前对产品成本的预估,称为产前预估产前预估。而按照其所处阶段,成本预估又可以分为两种: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预估和产品工艺阶段的预估。

(1)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预估。对产品成本水平进行论证,估计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产品设计阶段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这种预估主要是在新产品设计,或者老产品改型之前,合理的测定产品设计的目标成本,以此当做衡量设计成本的主要标准。在实际操作运用时,有两种具体方法:倒扣法和数学模型法。以倒扣法来说,其是先确定目标利润,然后再将税金和目标利润从产品预定价格中扣减,则所剩余的额为产品的目标成本。即:

目标成本=产品预定价格一应缴纳税金一目标利润;

在企业的管理中,用于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很多,一般是依据国内外同种类产品销售利润率进行计算。如果是新产品,那一般会考虑用企业的同类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或者借鉴用老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计算。目标成本的确定公式为:

(2)产品工艺阶段的成本预估。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择优而行,然后合理选定一种工艺成本最低的合理方案,就是生产工艺方案的成本预估。成本重合点法是工艺成本预估的主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比较两个方案成本相等时的产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化的费用,如大修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计时工资和办公费等,就是固定成本。而相对来说,变动成本,指的是与产量增减变动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也就是成本会根据产量增减而增减。比如原材料、计件工资和按产量摊提的各项费用等。

五、结语

总之,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很好的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就需要在管理中对影响企业成本统计分析的重要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主要环节的把控,真正的做好企业的成本统计,为企业的资金运转和发展通过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寒.论企业成本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2]陈瑾.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经济信息,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