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喧嚣的城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山下乡”,此词一出,很多人便想起了,想起知青,因为它是那个时代赋予的特殊词汇,承载了一代人的悲欢离合。现在,它却已然成为当代城市群体中的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而今,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似乎已经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宁静的山野和乡村作为他们生活中的“别处”,正是在那里他们找到了内心渴望已久的安宁。
在这些“上山下乡”的人群中,有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山主,是庄主,是园主……他们虽都只是这场运动中的普通一员,但其逃离喧嚣的故事却又各不相同,精彩各异。
“我很喜欢到剑山来!每次来剑山我总是来了还想来,走了不想走。”刚刚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任女士,向我们表达了她对剑山的情有独钟。“剑山的环境很幽静,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山的静,让心也会跟着很静。剑山不高,爬起来也不累。每次进入山顶的佛堂,浮躁的心都像是得到了一次洗礼,变得非常沉静。走出佛堂的时候,心又会感觉很敞亮。山上的景致也很美,特别是日落黄昏的时候,落日、长江和山都融为了一体,像一幅绮丽壮阔的画卷,我总是分不清眼前的是画还是景。”的确如任女士所说的,来到这座山的人大都会喜欢上它。
剑山地处江苏南通的狼山风景区,居于军山和狼山的正中,高87.33米,山的形状像是一柄出了鞘横放着的宝剑,故而又名剑脊山;因为山峰如刀刃,又称刀刃山。另外还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秦始皇曾在此山试过剑,并留下了一块试剑石。只是这块试剑石却似乎早已不见了踪影。
1914年,清末状元张謇,看中了剑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斥资在剑山之巅建造了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院,1926年又对其进行了扩建。后因种种原因,文殊院人去寺空,香火渐断,剑山也变成了一种荒山。
2000年,南通企业家胡广茂先生,即现在的山主女士的父亲,出资承包剑山40年的经营权。那时的胡老先生,年逾知命,功成名就,看透人世沧桑,潜心礼佛,参悟颇深,机缘巧合下,得与剑山结缘。至此,老山主倾其财力重修文殊院,修成之后,慨然将文殊院赠与南通市佛教协会。又修了山路、茶楼等,方便香客居士往来休憩。山中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等自然生态,坚守其原貌。所以诸如黄檀、狗獾此类珍稀物种得以完好保存。期间,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意欲合作兴旅游、搞餐饮,老山主想到如果合作开发,清修道场的宁静断然无存,所以他就一一回绝了。
2001年,老山主将此山交给了他的两个女儿代行管理之权。老山主依据二人性格做了合理的分工:姐姐负责管理山上的环境、安全等大小事宜,而妹妹胡云则专与外界接洽,管理票务、税务等一应事项。
人如其山,山是静的,人也是静的,这是山主女士给人的最大印象。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山路拾阶而上,剑山的游客并不多,故而有着这难能可贵的清净。山中的自然景色以及清新的空气,顿时让人心旷神怡。及至山顶的观景台,看江水渺渺,山峦凹凸,房屋密布,忽而有种古人登高望远的感悟:万事万物何等虚无,太过计较终无意义。循着弥弥梵音,我们又来到了肃穆的文殊院,庄严的庙宇和文殊菩萨像转瞬间让内心超脱于世俗的种种,竟然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时光流逝,这位山主在山中已经十个年头了。她说,在这十个年头里,她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和升华。身在此山中的她,长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逐渐对禅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渐入禅境的她,心变静了,胸怀变宽广了,烦恼也减少了。现在的她懂得“放下”,懂得宽容,懂得挖掘禅理中的智慧,并将禅理融入生活、家庭和工作中去。从她的谈吐中,我们也证实了这一点。每天上山下山,身体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她的步履总是那么轻盈有力。
作为山主的,她是幸福的,她的幸福似乎有些奢侈。每日上山料理完佛堂的事务,更多的时间她是在山中幽僻的禅室里静心礼佛。在这个世外仙境里她每天过着安逸、快乐的生活,她有着世人向往却很难拥有的宁静。而她乐于将这宁静分享与志同道合之人。她说,她喜欢同上山的有缘人聊天,分担他们的忧愁,与他们探讨禅理,让他们同样享受心灵的宁静无忧。她说,虽然下了山这些人还要回到世俗的生活中去,但是即使是片刻的安宁对这些身心疲倦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庄主:农庄里建起了艺术馆
在这场自发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像女士以一方山头作为清净之所的并不多见,下乡寻找“家园”的人倒是居多。人到中年的王开云,就是下乡潮中的一员。作为享誉全国的创业标兵,王开云现在是一座休闲农庄的庄主。
王开云是个台胞,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地道的南通人。年轻时的她经历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她下过乡、插过队。回城之后,聪慧的王开云通过自学当上了一家国企的会计。2002年,由于公司经营不善,王开云下岗了。大胆的她,决定经商。她先后经营起了两个加油站和一个宾馆。
不几年,随着竞争的加剧,加油站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此一来,王开云与丈夫杜秋波筹划起了新的创业途径来。考虑到丈夫对盆景花卉的喜爱,以及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王开云想到了下乡租地种树木、培育盆景。一向雷厉风行的王开云,很快便将加油站和宾馆转包了出去。2004年,她在位于南通市港闸区的郊外租了108亩农田,并引进了香樟、红枫、雀舌等一批名贵苗木,开始进行苗木花卉的培育,自此,便正式开启了她下乡创业的道路。
在这108亩土地上,最开始,王开云成功培育出来大批珍稀的花卉苗木。从2006年开起,她又大规模养殖狼山鸡,目前庄内还有芦花鸡、贵妃鸡、仙居鸡等十多个品种,总数已达到上万只。后来她又挖了鱼塘,种上了葡萄树、枣树和蔬菜,并开了饭店和宾馆。再后来,到了2008年,同样是在这块土地上,王开云建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开云休闲艺术馆。而今的农庄已经蜕变成一座集自然风光、休闲娱乐、文化欣赏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园。
“我们的农庄规模虽并不算大,但它的艺术品位却很高,这在所有农庄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王开云的丈夫杜秋波不无骄傲地对笔者说。正如他所说的,这座农庄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文化艺术元素有机的融于趣味盎然的自然之景中去,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为什么会想到在农庄里建艺术馆的呢?王开云说,当时是因为丈夫杜秋波在北京画画的弟弟杜老三,他与南通籍著名画家林晓交情颇深。有一天,杜老三便带着林晓来到农庄来品尝狼山鸡。林晓当即就赞叹农庄的环境是“田野逸趣动人心”,并有心在这里办一个画室。她想到林晓如果在这里办画室毫无疑问会提高农庄的艺术品位,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文人雅士来这里享受田园的野趣,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后来画室建成了,就是现在的“中国开云休闲艺术馆”。
在这个艺术馆里,陈列着林晓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又以描摹罗汉为主。林晓笔下的罗汉虽不拘形态,或躺或仰或抓耳挠腮,但都神情悠闲,怡然自得。观赏于其中的游客,想必能领会其中的意韵。艺术馆还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林晓个人收藏的古董文物。王开云当初的想法没有错,艺术馆,不仅提高了农庄的品位和档次,也给它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近两年来,农庄每年接待游客已过5000人次。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这里垂钓、赏景、观画、品尝农家菜……享受这个文化庄园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如今,王开云的农庄已经有7个年头了。相比较在城市里的生活,她说她更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她呼吸的空气是新鲜纯净的,吃的是自己长的绿色蔬菜。忙碌的她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在庄中走上好几个来回,无形中又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在这里她还结识了很多游客朋友。她说,这种忙碌的生活让她很踏实,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园主:别人都叫我“农民曹”
在下乡的这些人中,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他说,他甘愿在农村当个农民,也不想再当那个没意思的城里人了。他就是曹建平,我们喊他“老曹”。他说,别人都叫我“农民曹”,他就是喜欢农村,喜欢当这个农民。老曹今年已经60岁了,本来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曾经在市政府外协、外交部工作过,后又在国外奋斗过多年。如今,老伴儿退休在家,女儿女婿收入工作都很不错。按说家庭条件优越,他这个年纪正是退休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时候。而他却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一大把年纪跑到乡下去“自讨苦吃”。可是他却并不觉得这是在吃苦,城里的生活很早他就厌倦了,用他的话说是没意思,闲下来都不知道怎么消遣。而农村就不一样了,闲来喂喂鸡鸭,料理料理庄稼,也是一种乐趣。
早在7年前老曹就辞掉了工作,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一开始,他在南通市港闸区永兴街道芦泾港村租了100亩种植玉米。3年前,他发现了无花果巨大的开发前景,这一年,他来到了港闸区幸福街道转水村十组,承包300亩地种植无花果。
不久前,我们来到了老曹的无花果园。我们见到的这个老曹,他穿着很朴素,特别是脚上的一双解放鞋,让他更像是一个乡野农夫。园子里种植着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引进的6个优良品种的无花果。虽然当时已经是深秋,但树上还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无花果。老曹说,像这么大的种植规模,在江苏也是首屈一指的。园中除了种植无花果,还利用无花果树之间的空隙种着成排的玉米,此外园子里还放养着成群的土鸡。
这个园子还有个合伙人小茅,他叫茅建新,已过不惑之年。小茅是老曹的干女婿,现在还在市级机关供职。幼年时的小茅是在农村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的,在这里他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代,也因此农村情结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他一直追求的理想生活。所以,当老曹向他提议一起在农村搞生态种植时,他马上就答应了。
关键词: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研究生
作者简介:褚蔚然(1988-),女,安徽马鞍山人,广东培正学院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8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9-02
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是实现各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生的求学经历,还可以接受跨校园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增加校园文化体验。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校际课程互选问题,涉及的面较宽,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上仍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要落实该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考虑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浙江省研究生实施校际课程互选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就操作层面学分互认、沟通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应的对策。
一、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校实施校际课程互选比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晚,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严格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校际课程互选的实践,实际上是对国外发达地区选课制度的效仿和借鉴。而由于教育现状、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避免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对已经进行校际课程互选尝试的国内各地区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它们存在的问题,也同样是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问题
目前校际课程互选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国内各高校对校际课程互选显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教育实践程度亦不相同。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联明等对北京、上海、南京等五个地方的高校实施的校际课程互选实践活动加以考察,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在校际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证过程中,高校“校本位”思想扎根较深,对共享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也没有宏观的政策指导,因而互选认证力度不大,进展也较为缓慢,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进一步积极地寻求实质上的合作突破,教育教学合作大都难以有效地展开,导致教学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因而高校间的学生的实体流动呈现出盲目性的特点。①
2.沟通的问题
从校际课程互选出现的问题来看,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信息传递不准确、各类人员沟通渠道的不畅上来,因此沟通不善是校际课程互选过程中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参加校际课程互选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沟通问题。要想了解并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三方共同努力,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各自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来减少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和理解的偏差。
3.经济利益问题
除了上面涉及的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及沟通问题,校际课程互选实施中的经济矛盾问题也较为突出。
(1)高校之间的经济利益。各大学之间的经济利益主要在校际课程互选工作的招生及学分认可环节。②即使是在上海西南片区大学城地区内,各高校规定学生跨校修习其他合作高校的课程不需要缴纳学费,各高校也相互承认对方高校的学分,但却曾停办过一年,就是因为各个高校的优势不同,资源占有量不同,导致各高校课程开设的总体数量不均等。而总体数量不均等因素同样造成了学习人数的差别,带来了每个学生花费等经济问题的产生及冲突。跨校选课的学生人数、课时、学分发放数不同,造成各高校的财政收支不平衡。③
(2)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是校际课程互选项目活动的主体,当学生选择参与校际课程互选活动时也必然要承担跨校修习课程、学分所带来的额外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学生,为了不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就选择放弃跨校修习的机会。
二、对策及实施方案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开展校际课程的实践活动,要逐步走向完善阶段,灵活的探索是必要的,国外高校课程互选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照。笔者结合浙江省研究生教育资源现状及具备的条件,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解决方案。
1.建立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要实施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必须建立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来负责管理、协调课程互选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能:
(1)制订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方案。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和各高校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和制订《浙江省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办法》、《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和《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协议》。只有将项目活动纳入制度的范围,才能规范有序的进行。另外,成立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专家小组,主要负责校际课程互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推进校际互选的深入发展和完善,形成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过程。
(2)对精品课程进行认定。根据《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成立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由有声望、在教育教学科研界有权威的专家担任成员。在开课前对各高校上报的本校优势明显、教学质量较高或改革力度较大的研究生特色创新课程结合其授课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教学经历,严格按照《浙江省研究生校际互选精品课程认定办法》组织开展认定工作。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开设此课程。在开课后,精品课程认定专家小组,对已结束的课程进行评估,以确保开课质量,最终使学生真正受益。
(3)协调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依据《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管理实施办法》对在课程互选过程中各高校存在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课程互选管理委员会需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学期结束后,对参加选课学生的学费进行财政结算(可以按学分对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学生实行收费,这样结算会更为便捷)。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务管理人员共同协商,最终确定如何由多收益的高校补贴给少收益的另一方,以此来保持合作高校之间经济利益的平衡。
2.建立浙江省校际课程互选及认证系统
随着信息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借助一定的网络平台,使教育教学管理日渐规范化、程序化,已是大势所趋。
(1)网上选课系统。审核通过的精品课程会在网站上统一公布,为保证教学质量,精品课程有一定的名额限制,选课系统面向学生公布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它存储所有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学校可提供的精品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加校际课程互选活动,参加的学生可在选课系统上填报选课申请表,申请通过后,通过选课系统方便快捷地完成选课。选课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教务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教务管理模块功能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管理,根据选课人数对不满足开课要求的课程进行删除淘汰或停开;增加一门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选择。修改课程信息时要及时在网上颁布,通知学生,方便学生进行退选、改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④在学生精品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教师建议安排考试的监考人员、考试形式、开考时间、开考地点等。此外,还需要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保障系统的安全。为了使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顺利进行,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依托网络建立选课系统。
(2)学分认证系统(见图1)。建立学分互认平台即学分互认系统,用来进行不同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参与高校根据双方已签订的《浙江省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学分认证协议》,在学生精品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开设精品课程的高校选择考核方式、组织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发放相应的学分,并在网上进行公布。此时,学生登陆学分认证系统就可以查看到校际选课的成绩和学分获得信息,然后向自己原所在高校申请学分转化和认证。学生原所在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在收到申请后,在一定的工作日内,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处理,严格审查待转化的学分,审查通过后,需及时有效的进行认证转化。
(3)监督评估系统。监督评估系统是为了纠正偏差,打造现代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校际课程互选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使互选工作进一步开展,对校际课程互选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风险规避的系统。它最好是由浙江省教育厅负责运作,由一个从高到低的各级监督评估委员会组成。旨在监督评估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情况,制定对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中学生管理、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等系统的教育管理监督和评估的实施办法;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统一的校际课程互选监督评估体系;加强各级监督评估委员会的队伍建设,使之有序发展、合作有效;面向全社会公布监督评估的结果,提高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保障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立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
要想提高组织效率必须重视沟通在人际交往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实施校际课程互选的过程中,很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沟通不善。如何在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校际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务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是否密切、沟通渠道是否畅通,也是解决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实施效率的有效途径。
4.增加财政投入,减少学生经济负担
浙江省教育部门要不断更新理念,明晰实施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对浙江省各方面发展的意义,加大支持与宣传力度。另外,浙江省政府应结合实际制订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案措施,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进行社会集资,积极寻求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手段。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调动各方面集资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吸纳多方资金,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化的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62条:“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加快银政合作(双方的合作将是一个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合理运用信贷资金是筹措教育资金,发展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资金的使用,尤其是信贷资金的使用,应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只有资金得到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生校际课程互选的积极性,让各院校的优势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优秀的科研成果得到进一步的转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迅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李联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学分互换探究[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2010,(9):17-19.
②陈雪芬.高等学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62-74.
③顾玲玲.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9-41.
④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8-22.
参考文献:
[1]程勉中.论高校的战略联盟[J].高教探索,2005,(2).
[2]高立红.论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分转换管理工作规范与创新――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2).
[3]顾玲玲.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背景下的学分互换制[J].高教论坛,
2007,(2).
[4]贺凯丰,王卫,蒋晓涛,等.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北京大学学分转换机制的个案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1,(1).
论文摘要: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也称国际领域中的工程项目。文章以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为对象,探讨了各类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项目组织形式选择的基本要求。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也可以说是国际领域中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组织(ProjectOrganization)是指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中的职位结构设置及设置结果。工程项目组织的目的是按任务或职位制定好一套合适的职位结构,以使项目人员能为实现项目目标而有效的工作。工程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是指在项目上级组织的影响下,项目与上级组织以及项目内部的联系方式。由于项目组织是在上级组织内形成,而上级组织通常是一种常规组织,所以项目组织与常规组织既不同又有联系。按照这一思想,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形成了几种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职能化项目组织、项目化项目组织、矩阵化项目组织和混合组织。
一、工程项目组织结构模式
(一)职能化项目组织
与常规组织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职能化项目组织(FunctionalOrganization)。这种模式为了给项目安个“家”,把项目放到常规组织的一个职能部门去,使项目组织成为常规组织的一部分。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人员利用上有最大的弹性及适应性。部门作为项目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的基本管理基础,专家可被临时安排到项目中,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后被立即安排回他们的常规工作;部门中的专家也可以被组织起来共享知识和经验,个别专家还可以被不同的项目利用。因此,职能部门在个别人离开项目甚至上级组织时,仍可保持技术上的延续性。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委托人不是活动和关心的焦点。职能部门有自己的常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通常是优先于项目考虑的,因此客户常被忽视。有时在职能化项目组织中,没有一个人对项目负全面责任。这种不明确责任的失误通常意味着项目经理只对项目的一部分负责,而其他人却对项目的另一部分甚至更多的部分负责。不难想象,这必然会导致缺乏协调和扯皮,进而造成对客户的需要反映既慢又困难。这种模式不利于促进形成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二)项目化项目组织
项目化项目组织(ProjectizedOrganization)也可称为纯项目组织,在项目上与上级组织联系方面,是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模式下,项目与上级组织的其他部分分离,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它有自己的技术人员、自己的管理、由定期的成果进展报告和工作监督而保持着与上级组织的微弱关系。
在项目化项目组织模式下,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上有足够的管理权,项目经理是真正的项目领导,项目班子所有成员都只对项目经理负责,在做出技术决策前不用请示任何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项目与职能部门分开时,项目经理绕过了整个智能结构直接与公司高级组管沟通,沟通线路缩短了,使得沟通更迅速。同时,由于权力集中,做出快速决策的能力极大增强,整个项目组织也就可以对客户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当存在若干个连续的类似项目时,项目化项目组织就可以稳定地拥有或多或少能开发出特定技术的一批骨干专家,从其成员当中开发出高水平的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化项目组织结构简单而且灵活,理解和实现相对容易。这种形式易于形成对项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然而,当上级组织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要满足每个项目的人员配备需要。这会导致从行政部门人员到高级技术人员的重复配置。为确保技术知识和专门技术使用权的需要,导致了项目经理储存设备和技术以便当需要时就能得到,因而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是在可得时而不是在需要时就被项目占有了。把项目从职能部门的技术控制下解放出来,有利也有弊,尤其是项目带有“高技术”的特征时更是如此。虽然参加项目的技术人员对项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但仍然还是落后于其专业中的其他一些人。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项目采取自己的生活方式,常发生项目间的对抗及痛苦的争斗。
(三)矩阵化项目组织
为了能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优点与职能化项目组织有利的方面结合起来,同时也避免其各自的缺点,人们发现了矩阵组织(TheMatrixOrganization)。在效果上,职能化和项目化项目组织代表两个极端,矩阵组织则是二则的结合,它是覆盖于上级组织的职能部门之上的项目组织。由于是由项目化项目组织和职能化项目组织结合而成,根据两个极端中哪个的作用强,矩阵组织又分为强矩阵组织(StrongMatrix)和弱矩阵组织(WeakMatrix)两种形式。
在矩阵化项目组织中,项目是强调的重点,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管理项目,使项目按期、在规定费用以内达到预定要求。在这点上矩阵组织与项目化项目组织是相同的。由于项目组织是覆盖在职能部门之上的,从中临时抽调人力资源,项目对职能部门的技术专利库有了合理的使用权。当有多个项目时,所有项目都可能得到职能部门的专利,因而极大地减少了项目化项目组织的重复配置。矩阵组织对上级组织内部的各种要求反应也是既快又灵活。在矩阵管理中,项目有上级组织各行政管理单位的代表并有对他们的使用权。其结果是使项目保持了在政策、实践和程序上与上级组织的一致性。当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时,矩阵组织可以实现较好的资源综合平衡,进而实现每个项目不同的时间、费用、性能目标。这种整体优化方法可使得所有项目人员配备得当,进度安排合理,从而优化整个系统而不是牺牲其他项目而实现一个项目的目标。
在职能项目组织中,毫无疑问职能部门是决策的核心,在项目化项目组织中,显然项目经理是项目权利中心。到了矩阵组织,权利则要更多地在二者之间平衡,通常这种平衡相当细致。但若果对谁负责的问题出现疑问时,项目工作就会受阻。
在多个项目间优化项目目标的能力是矩阵组织的一个优点,但这种能力也有反面。多个项目必须当成一个整体慎重监控,而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满足多个项目的进度而在项目之间调动资源可能引发项目经理间的明争暗斗,这些项目经理都总是考虑确保自己的项目的成功而不顾组织整体的优化。在使用矩阵组织的项目上,传统做法是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决策,职能部门领导负责技术决策,但这种分工在实践中是很复杂的,没有谈判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就不能保证项目成功。
矩阵管理破坏了命令统一的管理原则,项目人员至少有两个上级,他们是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它使人员无法忠实于双向领导,也无法应付可能的混乱局面。任何在这种体制下工作的人都会体会到它的难处,没使用过这种方式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四)混合组织系统
纯职能和纯项目组织在一个公司里可以同时存在,这就产生了混合形式(MixedOrganizationalSystems)。这种形式通常是将一些大的、长期良好运行的项目分离出一些附属项目或独立的活动。许多公司在已有的职能部门中先培育一些还未稳定的小项目,然后让它们“断奶”,形成有自己独立身份的纯项目,最终形成“攻关队”,大项目还可以成立“攻关实体”。混合型式的杂交带来了灵活性,它使公司能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设置,满足解决各类特定问题的需要。然而,由于利益和兴趣都不同,这种杂交中也有明显的危险,相同责任的不同组合会鼓励重叠、重复和虚构。
二、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一)影响选择项目结构模式的因素
选择组织形式不是一件易事,要依据项目的特点和公司的资源来选择。有的只是少量的设计原则,不会告诉你确切需要哪一种形式,也没有建立组织的详细指南。能做的就是考虑未来项目的性质、各种组织形式的特征、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拿出折中的方案。在下表中列出了12项反映项目性质、特征的因素,它们基本上从各个方面描述了项目的情况,每种特性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或种类,各等级或种类对应着与其适应的三种项目组织形式之一。
(二)选择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基本要求
1.总的来说,职能化组织常用于需较深技术运用的项目,而不是以降低成本、满足特殊的进度、实现对变化的快速反应为主的项目。
2.如果公司要管理数量较多的类似项目(如建设项目),项目化项目组织更适合。同时还可用于一次性较强、较独特且需要慎重控制而且不适于单一职能部门完成的任务,例如新产品生产工艺的开发。
晨晓,出身中国名门,多年前移居新西兰,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在新西兰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多元文化传播者和具有国际视野艺术家”。在继2012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晨晓的色彩世界”之后,将于今年4月4日至1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第二场个展,这场展览也将开启其24场巡回展的新年之旅。
本刊特节选王青云对晨晓的个案研究,阐释他艺术创作的独特之处,剖析他艺术语言的来龙去脉,从不同的视角展现艺术家的精神诉求与作品的内在价值。
就如同以“海豚音”著称的乌克兰籍男高音维塔斯并不为欧洲本土观众所熟知一样,晨曦这位在海外漂泊了近30年,并且在新西兰家喻户晓的中国油画家,对于中国大众来说却也是个陌生的名字。
晨晓出身于浙江望族,以蚕桑养殖和制丝为业。祖上几代人励精图治,不仅使这个家族积累了可观的经济资本,而且在留洋求学、开眼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文化、艺术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晨晓的祖辈还开办了蚕桑讲习所和蚕桑学校,成为日后浙江理工大学之基石。
晨晓是在时成长起来的,本应是学习和读书的年纪被“红色的激情”给冲乱了。初中毕业就被迫辍学,在家自学绘画;恢复高考后也阴差阳错,失去了进入美院系统学习的机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在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学无定所”、“学无常师”都不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然而这样的特殊环境却给晨晓带来了“非常”的语言资源,形成了“非常”的艺术观念:祖辈积累下的大量的古籍善本与画册成为晨晓艺术道路上的“开口奶”,族中善书画的长者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正因如此,中国文人画中注重对人主体精神的表现,追求畅神、自娱,讲求气韵生动、得意忘象等艺术特点,给晨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中国古典艺术中,能够与西方“风景画”形成对比参照的只有“山水画”。然而由于哲学观的不同,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巨大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题材,更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以及人与宇宙间各种关系的理解。在中国的古典哲学观中,历经雨雪风霜雕琢而成的山川大河是天地造物的结晶,蕴藏着宇宙间深奥的规律――“道”,因而“自然”是人参悟、学习的对象,而并非是西方哲学中立法与改造的绝对客体。六朝时期,儒、释、道三家精神合流,形成了魏晋玄学之风,在此基础上生长出中国美学的根基,并经隋、唐,入宋元,发展至明清。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阶层为了在乱世中为求得慰藉,他们追求精神的遁世、升华,而山水与山水画正是他们悟道,畅神的文化选择,“圣贤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宗炳,《画山水序》)。这就决定了在东西绘画中方对待自然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中国山水画的形象中注入人的主体精神,“栖形感类,理入影迹”(宗炳,《画山水序》);追求对客观存在的超越,“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宗炳,《画山水序》);并通过认识自然、体悟自然后,实现对“道”的参悟,“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王微,《叙画》);最终实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后的通达,“圣人含道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画山水序》)。
不含价值判断与文化偏见地审视,西方风景则长期停留于再现客观的层面,并相对地呈现出“非主体性”的特质:欧洲文艺复兴后期,风景从宗教绘画、人物画的背景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画科。在以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为指引,以解剖学、透视学为技术依托的历史大潮下,欧洲架上艺术的写实技巧与再现传统得以确立。在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欧洲风景画大都以在二维平面虚拟真实三度空间为能事,这在法国风景大师克劳德・洛兰(Clande Lorrain)的《克里奥帕特拉在塔尔索登岸》,荷兰风景画家霍贝玛(Meindert Hobbeema)的《并木林道》中,可窥见一斑。进入到18、19世纪,欧洲逐渐跨进“现代”绘画的门槛,艺术从宗教与世俗权力的“镣铐”中解放出来,向“自律”的道路上靠拢、演进:19世纪中期,淡化绘画主题,专注于表现外光与色彩的印象派绘画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最终皈依于光学和色彩学理论的分析(新印象派)。就当欧洲绘画即将再次归附于客观时(色彩的准确、科学),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高更(Paul Gauguin)、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马蒂斯(Henri Matisse )等“印象派之后”的巨匠才将人的内心外化于表现自然的色彩与线条之间,开始了表现、象征、野兽、抽象表现等现代主义的大潮。
由此看来,晨晓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后,并没有选择欧美当时最主流的当代艺术,而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截面上的诸多表现主义流派与艺术家作为学习、参摹的对象,也就顺理成章了。将《海湾中的色彩》(2011)与法国画家德朗(Andre Derain)的《威斯敏斯特大桥》(1906)并置,不难发晨晓的语言师承,蕴藏色彩与造型中的节奏,与愉悦轻松的情绪是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仔细观看,德朗的作品展现了欧洲完成工业化转型后,城市建设欣欣向荣的场面,这反映了人类在早期现代性阶段一种普遍乐观、积极的心态;然而在晨晓快速的笔触下,我们感受到的是艺术家更加强烈、朴素的主体意识:对于宇宙中美好自然的激情以及对时间的存在感。
在《一棵树山奥克兰》(1995)、《市政府奥克兰》(1997)、《奥克兰博物馆6》(2003)、《灯塔》(2009)等一些列对于新西兰地标建筑的描绘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他者对于异域文化的理解,以及迁徙、漂泊中的孤独感;特别是在《惠灵顿湾》(2008)、《惠灵顿码头仓库》(2009)中,晨晓选择了俯瞰的视角,而这种离群索居的姿态不禁会让人想起法国印象派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他擅长表现俯瞰的街景,画面常常是从高高的楼上眺望的巴黎繁华。通过室内与户外一冷一暖的色差,以及楼上与街头一静一动的对比,表现出艺术家的孤独与疏离感。
晨晓本人和一些艺术史学者将这种他的绘画风格定义为“唯美表现主义”,应当是比较客观准确的表述:“唯美”,是画面中色彩与线条诸因素间的和谐共存,以及作品整体上给人的视觉愉悦;而“表现”,既是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同时又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对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这是晨晓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但最终又区别于西方,形成具有晨氏风格的风景油画的文化根源,是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作用于艺术家的结果。
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理解,晨晓越来越察觉到他对于文化传统的那种“集体无意识”。回味创作过程他常常感到:“我现在每天都是用一种潜意识在画,感觉有一种气在推动着我创作,这时候我会大笔疾挥地将色彩很感性地铺陈到画布上。等这股气过后,我再进入到理想阶段,慢慢地调整画面细部……后期我用色变得大胆、冲突,画面里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我的线条表现也与西方油画非常不同。西方的线条是很拙的线,而我们中国人的线条表现因为受笔墨的影响,油画画笔到了我手中感觉是用中国的毛笔在画画,是一种非常轻松自如的书写感,很流畅。”
关键词:阅读;师生共读;兴趣
阅读能开阔视野、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增长阅历,学生的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离不开阅读。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师生共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小学高年级如何选择共读内容,把握共读过程,是师生共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一、师生共读内容的选择
1.直观明智的优秀作品
目前市面上供学生阅读的作品多而杂,怎样去选择作品?笔者认为,“直观明智”是首选要素,此类书籍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达事理,有远见。如,《木偶奇遇记》《草房子》《我要做个好孩子》等。孩子可以从中寻找“自我镜像”,像书中主人公一样,不断地超越自我,逐渐变得优秀起来。再如,高年级的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强,有时幻想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这时可以让他们读一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阅读它们,可以锻炼意志,增强对生活磨难的抗击力。通过直观明智的优秀作品阅读,既可以解放学生的心灵,又可以保护学生,守住想象世界的幸福。
2.一定坡度的探索作品
一定坡度的探索作品,指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又高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作品。如,《西游记》的原著并非儿童语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这样的语言,只要努力一下还是完全可以克服障碍理解故事的。如果选读作品的内容过于浅显,学生不感兴趣,也缺乏共读价值;如果内容过于深奥又会挫伤学生的信心,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具有一定坡度的探索作品,会使学生在不断疑惑和探索中获得豁然开朗的乐趣,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
二、师生共读过程的把握
1.营造共同阅读中的“境”
师生共读中“境”的打造,对学生的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共读中的“境”包括:环境的布置、氛围的营造、活动的展开。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要让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气氛,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更加爱上书、爱上阅读。
2.落实共同阅读时的“读”
读出韵律、读出感情,才能读出快乐。身教重于言教,师生共读时,教师在诵读时的愉悦直接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教师精神专注地去读,就是在告诉孩子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去读;教师心情愉快地去读,就是在告知孩子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快乐。笔者这样带领孩子轻松愉悦地读上一节课,一个月,一个学期……渐渐地发现,学生读到精彩之处,或叹或诧,或喜或忧,情跃于表。
3.交流共同阅读后的“悟”
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体验和感悟,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师生间的感悟和体验是有区别的。因此,师生共读中还要及时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朗读后与学生简单交流,哪怕学生说出知道了一个词,欣赏了一段优美句子,知道了一个情节,得到了一份感动,教师都应加以赞赏,在赞赏中让学生悟出真谛。只有师生共读交流,学生阅读才能兴趣持久。教师给予学生的是阅读的拐杖,而学生掌握的是打开读书技巧的金钥匙。
4.实现共同阅读后的“放”
长期的师生共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师的每日一读,而是把阅读当成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此时,教师可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寻找阅读内容,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学校走入家庭,努力达到爱读书,会读书。在阅读后放的同时,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家长参与进来,开展亲子共读。通过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亲子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亲子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