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养生心得

健康养生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养生心得

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第1篇

心理养生,即指从精神状态上达到延年益寿的意思。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自然引发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也呈日益增多之势,如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

心理养生不仅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而且还与人的思想情操及道德品质有关。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坚信自己活着对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心情轻松愉快,而一个心情愉快的人,则会免疫力高,抵抗力强,不容易生病。

增强自信有助于延年益寿。根据研究,人类疾病50―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因此,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良好心态,而且有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预防各种老年病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淡泊名利的人会健康。科学家们还发现,淡泊名利的人不在世俗中随波逐流,不去拼命追名逐利,不计较小事,不计较过去,一颗平常心永远让自己处于平和状态,保持心境的愉快,心态就顺畅多了。而平和的心态是有利于健康的。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专家们总结出了三要素:

一、乐观。情绪乐观稳定,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协调一致,因而食欲好、睡眠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也轻松自如、协调灵巧。

二、幽默。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乐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助人战胜危难和增强生活的信心。因此,有人把幽默比喻为生活的调味品与剂。

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 健康心理 培养 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是21世纪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小学生德育纲要对小学生提出了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重质量、勇于创新等心理品质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这些健康心理品质呢?

1.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表扬和关爱,少批评与责骂

我们老师如果习惯“皱眉头看学生,从不面带笑容”,对学生批评是大声地责骂,而缺少表扬与鼓励,缺乏了解和关爱,那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这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还会造成障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与关爱,那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就像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不管是谁,只要工作有成绩,就能获得领导或同志们的肯定,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会高涨。小学生更是如此,只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感到别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爱或者是表扬,他们的需求就满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那么对学生而言老师真诚的鼓励和关爱,往往是无价之宝,极易在他们的心目中掀起成功的欲望,将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

2.1 在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任何活动都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又联合他人的倾向,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各自表现。如在《为自己喝彩》的主题队会中,学生表现自我,表演小品、诗歌、舞蹈、歌曲、绘画、写作、演讲等精彩的节目。曲终人散,他们仍意犹未尽,兴趣盎然。因此,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惯例,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自己准备演讲稿演讲,汇报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他们会踊跃报名参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一片展示自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尽情地展示自我。

2.2 老师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富有哲理,但是对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却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对应点,抓住细节启发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总结体味艺术力量对心灵的震撼,达到教育与成功的双向意境。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之后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是表现穷人善良,心灵美好的闪光点。另外,就是应抓住竞赛、游戏等时机,对每一项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检测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数学竞赛活动教师出了六道题,规定:答对三道题小学毕业;答对四道题高中毕业;答对五道题大学毕业;答对六道题是博士,这个活动,“差生”也答对三道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他们会朝更远大的理想努力。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明确前进的方向,树立勇于攀登的信心。

2.3 作为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的时候,就要及时地纠正和引导。如学生中有的嫉妒心理很强,有的猜疑心很大,甚至有的同学有自卑感。当我们发现学生这些不良心理情况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克服。如:班上王红和李丽两位同学是一对好朋友,正在探讨一道数学题,当得知王红在今天的测试中有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王红的李丽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李丽一起跳绳。放学后不和王红一起走;班里选班长,王红是两名候选人之一,李丽却故意选了另外的同学,还扬言要和王红“一刀两断”。这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找来了李丽,循循善诱地开导她,告诉她: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克制嫉妒他人的心理。在同别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自己跟别人的差异并努力进取,要正视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一个人若嫉妒别人,自己也失去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还会失去友谊,影响团结。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她听了心服口服,面红耳赤。隔天,我发现王红和李丽牵着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只要苦口婆心,推心置腹的跟学生谈话、引导,学生定会改过自新。

3.作为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第3篇

培养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85-02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关注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

1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1.1认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要提供学生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合理的场地布局,方便课上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1.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但往往却因为教师自己,构建起彼此之间的无形墙。我想要深入理解学生,要耐心、热情地关怀学生,平易近人与他们做朋友是最好的方法,你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小大人们”。我们只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感化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们接受你、信任你、喜欢你。这样在相互尊重的情形下,在和谐的氛围中,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创设健康快乐的活动情境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由消极被动变积极主动,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2.1课的准备部分。小学生活泼好动,极善形象思维,他们见到某种事物,便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思维――动作融为一体,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的过渡。

2.2课的基本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学生的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预设不同的情境。如在跳跃练习时,可创设通过"雷区";投掷练习时,可创设"炸碉堡,填炮弹"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一下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待那些能力较低、组织纪律性较差、集体观念不足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讽刺的言语来刺激他们,更不能以任何理由侮辱谩骂他们,同时,还得教育其他学生要关心帮助他们。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来培养学生对为人处世的正确观念。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对不良的倾向和行为能及时启发,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抵制,为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课的结束部分。为了使运动中所造成的疲劳能尽快消除,使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得到适当抑制,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并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情境。

3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所讲授的动作技术听不进去,专门跟老师“作对”,练习动作时不但不能积极、认真,甚至老师不让做的技术动作他偏要去做,犯了错误后,老师对他批评教育,他却表现出满不在乎,还持对抗情绪;有些学生胆子小,对新生事物接触能力差,活动时不合群、不合作,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3.1真诚实意“爱”学生。打破师生间传统的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角色,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切从学生出发,放下了教师的“尊容”,深入到学生中去,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蹲下来与学生讲话,并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对学生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对小事不过分追究,使学生产生“这么做老师不屑一顾”,不使其逆反心理得到满足。这一理念的到来,使我们的教师醒了;教学活了,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3.2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才积极主动而有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寓教于育,育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看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互相评论的方法,或适当引入音乐伴奏来诱发学习情趣。

3.3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突发事件等进行渗透。体育课教学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因运动项目的不同,其教育的效果也不同。如田径项目800米或1500米的长跑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长跑的技术要领、对运动系统及身体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当中途出现“极点”时,如何正确对待,克服困难,坚持跑完全程,养成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心理的主动权,变不利为有利,变消极为积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法,提出适当要求,并注意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真正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

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第4篇

自尊心能使人主动、自信。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弱小的,不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他们个个争强好胜,喜欢老师的赞扬及鼓励。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探索中对学生进行了赏识教育,尊重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有效地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这是促使学生走向自信和成功的重要途径。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给予学生鼓励

学生就像一棵幼苗,只有在开始的阶段就得细心培育,才能保证他健康、正常地成为栋梁之才。学生入校后在老师的教育和管理下活动,形成了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在这一关系里,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平时要注意学生的一点一滴,善于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把老师当成朋友。只有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才能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

2.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比如,我们班的索××小朋友平时活动时总爱招惹别人,注意力也不集中,表现懒懒散散,可画画特别好,就抓住了这一优点,每次画完画我就表扬鼓励他,“索××小朋友的小手真灵巧,如果以后不再和小朋友们打架,长大后准能成为一个画家。小朋友们就很喜欢你。”他听后,显得特别自豪,为了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他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小朋友们也开始喜欢他,渐渐地索××有了自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良好的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学生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产生沮丧、自卑的情绪。自卑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必须让学生远离自卑,在各项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克服自卑心理。

1.多说些赞美的话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用正面、积极、恰到的语言,肯定赞美他们,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最简便的表达方式。如,班上仁××同学自己不会系鞋带,有一次鞋带开了,老师就鼓励她说:“仁××的小手真能干啦,不信你看,系鞋带一学就会。”孩子听了一下就精神起来,在老师的赞美声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2.关心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自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他们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老师在工作中若能注意观察学生,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这对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给学生拉上背部拉链,帮助他越过障碍物,满足孩子们游戏的欲望等。正是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照料,最能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们倾注着慈母般的爱。

三、多给学生精神鼓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刚入学的学生意志品质未完全形成,情绪容易动摇变化,注意力不持久,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坚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给学生提供精神鼓励,对他们的进步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敢于正视和迎接困难,这样学生就有了精神的支柱和感情的靠山,自信心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1.树立榜样,积极暗示

学生在幼儿时期最喜欢模仿,无论学生做事成功与否,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承受能力,当学生遇到新事物不敢尝试、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老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拥抱,给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行,我相信你。”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暗示,学生会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从而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健康养生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患有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失调、人格障碍的占16%-30%,我们从媒体等各方面了解到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快速上升趋势。这除了与我们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有关外,还与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冲突和困惑时期,加上现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利益格局的环境,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难免承受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排解,会对将来的人格、心理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在智商被日益开发的基础上,人格的完善尤显重要。

大学音乐教育除了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智能、培养创新精神等的功能外,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缓解压力、培养健全人格。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能对人的情感起到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音乐将情感宣泄合法化、合理化,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长期接受音乐的熏陶,人的精神世界也因此更丰富、和谐与完美,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

1 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方面,大学生处于心理“断奶”的关键期。所谓断奶,是指切断个人与家庭、父母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由于经历少、阅历浅,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盲从性和稚嫩性,心理倾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既富有理想又容易脱离实际,既热爱生活又容易在受挫后悲观失望,思维活跃但又比较偏激等。因此,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另外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缺乏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在现今这样一个竞争力和压力并存的时代,缺乏这些能力显然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更难提成功。

这样一个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如果在心理上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不能及时排解,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产生就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情感的抒发尤显重要,下面我们来看看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培养的作用。

2 音乐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毕达哥拉斯曾经提出过音乐“净化”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可以治疗人的脾气和情绪,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了,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得到调节和平衡,使人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

当代大学生碰到的困惑大多有这些: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工作中的困难,生活中的苦恼,人际关系的失衡,爱情中的失恋等等。这些都会使他们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而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神奇地化解这些心理失衡。(1)兴奋、欢快、明亮、雄壮的音乐,快速或中速的速度,旋律明快、跳跃,节奏活泼,调性明朗,力度中等,能解除忧虑,使人摆脱冷落寂寞的心境,达到精神开朗、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2)悠扬、舒缓、浪漫、柔情的音乐,一般速度比较平缓,旋律舒缓清新,起伏不大,调性平和,力度弱,给人一种平静、安全的心理感受,具有镇静松弛的作用,令人心平气和,心情安定,沉静地对待一切。(3)低沉、忧伤的音乐,速度较慢,旋律低沉、压抑,调性暗淡,力度中下,这些音乐可以与人当时的心理压抑产生共鸣,从而能将内心的忧郁、苦闷通过音乐的形式正当外泻。(4)另外,刚健有力、振奋人心的音乐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进取精神和斗志。

3 大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数字信息社会,越来越多种类庞杂的音乐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学生能轻而易举获取到多种欣赏音乐的途径,但大学音乐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方面,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学生能了解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些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就是他们欣赏音乐的工具。另一方面,庞大繁杂的音乐种类需要有目的地鉴别和挑选。此时,大学音乐教育就肩负着提高学生鉴别、选择音乐能力的责任。通过大学音乐教育对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欣赏和了解,学生们可以更自主、有选择性地挑选自己需要的音乐,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音乐教育可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情绪得以释放、压力得以缓解,音乐教育这个“精神家园”为当代大学生情感的满足、精神的需求开辟了途径。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音乐教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

[2]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