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兄弟阋于墙

兄弟阋于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兄弟阋于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兄弟阋于墙范文第1篇

1.容易被写错的汉字数字:“二〇一二年”经常被误为“二零一二年”。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两者不能混用,涉及编号时应该写作“〇”,用作计量时该写成“零”。

2.容易被写错的书名是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蒜薹是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而“苔”则是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3.容易纠缠不清的法律词语是:“酒驾”和“醉驾”。人们常常把“酒驾”误为“醉驾”。“酒驾”是酒后驾驶,指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4.经常被写错的引语是“兄弟阋于墙”。去年中日之争发生后,网民纷纷引用古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情势,但不少网文都写成了“兄弟隙于墙”。这句古语出自《诗经》,一般用于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阋”音xì,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

5.容易被滥用的网络词语是“某某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原本含有亲热调侃的味道,眼下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例如,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有媒体就将其称为“爆头哥”,化残忍为一笑,显得很不得体。

6.新闻报道中容易读错的词是“发酵”。“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例如“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酵”字历史上有两种读音“jiào”和“xiào”,现在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jiào”。

7.法制新闻报道常被混淆的是“囹圄”和“囫囵”。词形相近所致。去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就表示儿子“目前身陷囫囵”。“囹圄”意思是监狱,而“囫囵”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常见成语是“囫囵吞枣”。

8.“皇后”不能被写成“皇後”,这是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后”字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兄弟阋于墙范文第2篇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也得看怎么搭配,搭配不当,照样累人。有两个现象不知你注意过没有:一是跳舞,在舞厅或广场上跳交谊舞,夫妻舞伴有,但不多见。二是打球,在体育馆打排球、网球或羽毛球,若是男女混合双打,夫妻各为一方配对时,一旦出现失误,丈夫就会埋怨妻子,妻子反而怪罪丈夫,以致怄气上火,意兴阑珊,这球还能打下去吗?

答案是:能!不过要改变一下双打阵营。方法很简单,就是交换配偶。由于同盟是对方配偶,理应客气尊重。即使失误责任在彼,也不好意思嗔怪,而是把问题淡化了,鼓励同盟努力加油。这样一来,双方配合协调,打得心情舒畅,埋怨之声也就消逝了。推而广之,凡是需要配对双打的游戏大多如此:夫妻搭配,双方都累;夫妻换位,劲头加倍。比照以往那些常见的定律命名,这一现象或可称作“夫妻换位效应”。

这一效应说白了很容易,原理也不复杂,但却值得深入反思。俗话说,夫妻原本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从缘分上说的,指的是前世有缘,后世相聚,是结缘而不是结怨。在戏剧、小说、曲艺等文学作品中,通常会把亲密的人昵称为“冤家”。那么在平常的夫妻游戏中,“冤家”为什么会成为“怨家”了呢?原因就在于是家人,不大讲究方式,动辄直言相向。对外人就不同了,由于碍于情面,关乎形象,即便是对方失误,也不会当面责备。若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夫妻之间知根知底,在心理上不设防,言行上无遮拦,且期望值较高,出现过失往往会斤斤计较、相互埋怨。但到了社交场合,面对亲朋好友特别是陌生人,就会有所顾忌,不经意间就戴上了面具,以求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人类有个通病,越是亲近的人越没耐心,越没礼貌,越容易任性、发火,以至于苛刻挑剔,吹毛求疵。常言道“是亲三分向”,那是在外边,回到内部则不尽然,所以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说。在两性关系中,热恋时亲密无间,成家后亲密有间,原因也在这里。所以古人提出,相敬如宾才能鸾凤和鸣。汉朝梁鸿与孟光的故事,则是相敬如宾的最好注脚。夫妻之间也要客气,绝不是虚伪客套,而是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缺乏包容与尊重的感情是脆弱的,经不起风吹浪打,也不可能天长地久。

(摘自“大公网” 图/傅树清)

兄弟阋于墙范文第3篇

史料大致可心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包括原始史料(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体裁中反映历史的史料),图片史料即以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图片、历史地图、想象图、数据图表等。

史料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教材中有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人士所撰,题于京师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行径。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中还编辑了大量的壁画、陶俑、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都能激发学生浓厚学史兴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即,“使历史变活”。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裨上简化了教材内容。例如,讲述西汉王国问题,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段话仅22个字,但却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既深且透,把西汉王国“尾大不掉”、分裂割据的情形,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讲述林则徐禁烟,引用他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把这位民族英雄坚决禁烟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表达出来了。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能把历史感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回味悠长。

三、提高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中学生理解历史、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严惩制改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领悟历史,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如讲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可引殖民头子克莱武在英国议会的讲话作为史料。克莱武说:“富庶的城市在我们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绽、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磅,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的这一“自供”,当然十分,但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殖发主义的残酷,有助于对殖民主义的理解和领悟。又如,讲述19世纪末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形势,在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同时,让学生看教材中《时局图》,该图反映瓜分形势,生动形象,直到“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作用,弥足珍贵。文字讲述,图片证实,二者结合,学生自然会对“瓜分狂潮”有更深刻的领悟。

四、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人,必须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中让学生直接新闻记者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观点,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历史思维的发展。例如,有位学生新闻记者湖北去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者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们文明古国的骄傲!这位学生在新闻记者史料中表现出的可贵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值得称赞和提倡的。

史料教学不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法呢?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逐句过关,讲清难点。

对于教材中的重要文字史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难懂的典等细节,教师要给与讲解。对于图片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图,帮助学生分析,讲清读图重点。例如,教材摘引了《》中的一段:“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兄弟阋于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出自《左传》,“阋墙”指在家里争吵。这里喻指国共两党关系。像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宜一而过,而要细细讲清楚。再如,《时局图》,每一种动物代表哪个国家?代表德国的到底是“肠子”还是毒蛇?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一一弄懂,而不是走马观花。

(二)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新闻记者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教材提到均田免粮口号,又配了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对此,教师可设计一组问题:“为什么要开了城门迎闯王?均田免粮口号居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口号能否实现?为什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从而引发学生一连串的活动,在思维中完成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兄弟阋于墙范文第4篇

别小看题目,好题目不仅能够体现作者非凡的词语驱动能力,也能够给读者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们随意敷衍一下,可以随手写出以下题目:

《命运无常》、《命运需要改变》、《态度决定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在命运面前挣扎》、《命运不会主宰人生》……

无须多举,这些题目无疑显示出一种庸态。读者一看,大致就能对文章有个八九不离十的“了解”。这些“面孔”平板、钝滞,缺少内蓄,“刺激”读者眼球的智性。那么怎样才能发掘出非凡的“智性”呢?

这就需要炼字与炼意的复杂“绞压”。看起来好题目就是一个个字的组合。但是这些字是怎么被“攫取”到的呢?它需要哪些基本构件与程式运作呢?

先是从“意”上着眼。“命运”所牵动的人物和事件要尽量多的出场。这里的“命运”不是一般内蕴上的指称,它的着眼点在于那些具有独特品貌与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以人物为例,所列举的人物必须尽可能的多“元”。也就是尽可能地呈现出命运的多“味”与多“棱”。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具有这些品性的人物很多,典型的如屈原、项羽、韩信等。他们悲剧的命运色彩是很浓郁的。悲剧因为多在结局发生,这就构成了命运的一般情节上的起伏。但是由于这种“起伏”过于显而易见,读者对此所形成的稳定性的经验判断,不大容易“刺激”读者的阅读神经。所以最好挑选一个比较“中性”的人物。最后我选中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形象是光彩照人的,似乎是智慧的化身。这是读者所形成的共识。这个“共识”意味着对读者来说潜藏着陌生化的可能。

当我们确定了“意”这个对象的指定后,我们就要开始对这个对象的存在进行“甄选”与“提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发“光”的一面。我们所要挖掘的是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的一面。这一面潜伏着,我们把它挖出来推敲,作为审视诸葛亮命运的一个角度,就可能掘出新意出来。

当我们对着“诸葛亮的命运”进行端详时,就会发觉,我们往往陷入了一场词语迷宫。我们在词语的海洋里左冲右突,以寻找词语的最佳搭配与智性对撞。但是这种对撞又不是混乱的,而是有序的。这个“序”就是对表达核心的凝神端视:

命运――诸葛亮――六出祁山――先帝遗愿未实现――恢复汉室成泡影――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悲剧色彩

面对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化身的命运,我们该提炼出怎样的词语精粹才能用在“命运”这个话题上呢?我们常说命运无常,充满着某种神秘色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智慧之神在命运面前“失算”了呢?难道真的如他的名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般无奈吗?命运真的不可捉摸、神秘莫测吗?

谁替孔明灭了灯?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谁替孔明灭了灯?”这就是我们最后寻找的关于“命运”话题作文最为别致的题目。

诸葛亮,字孔明。在《三国演义》里,孔明是诸葛亮的另一代称。这个题目妙在“孔明”和“灯”的组合上。这两个词语联结起来就是“孔明灯”。而“灯”是光明、理想、志愿、向往的代名词。诸葛亮最终没有完成先帝(刘备)恢复汉室的宏伟志愿,病死在五丈原,那盏为孔明祈福的主灯也被魏延的突然闯入而熄灭了。谁替孔明灭了灯?质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概括。

词语的智性体现在“孔明灯”这个现在常见的寄托放飞人美好祝愿的物件与孔明命运的“嫁接”与神会。它隐藏了“命运”的直接暴露,却潜藏于词语具象之内,使得这张“脸”沉蓄、内敛而又暗藏玄机,让人过目难忘。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18套作文试题,全部都是要考生“自拟标题”。因此,要拟一个新颖别致、匠心独运的题目,无疑是对考生词语智性表达的一个挑战。让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的好标题,毫无疑问会给自己的作文开个好头。

以新课标卷Ⅰ为例,“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主要蕴涵着两个思考向度,一是对比赛规则的维护,二是对比赛规则的修改。对比赛规则的维护,如果以“比赛要有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为题,虽然扣题,但是显得比较平淡。相反,下面的标题就比较新颖:

有了规则游戏才好玩

弱肉强食为哪般

第一个采用直白式语言,妙在一个“玩”字,轻松活泼,把一个看似严肃的话题调侃一下,俏皮总蕴涵着幽默与智趣。

后一个则是把规则提升到人类社会和自然法则高度来审度,与材料本身关联密切,“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把这个比赛置放到宏阔的自然和社会视域里,不仅深化了题旨的内涵,也开拓了标题的界面。通过疑问形式,强化了标题的具象性。

如果选择对比赛规则修改的角度来拟题,“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撇开比赛规则,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那么这个修改的结果是“双赢”。这是一个极容易想到的词语。如果就以“双赢”为标题,也不失为一个中规中矩的稳妥之题。我们所强调的词语智性表达的意义就在于,当自己很容易就想到的,别人也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想到。大家都想到的就不“值钱”了。对此,必须加以智性选择,一是要尽量破常规,摒俗套;二是要有具象,让标题充满动态感;三是要有质感,也就是要有内蕴,禁得住阅卷教师眼球的“频闪”,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就“双赢”来说,缺乏的是具象感,具象感的存在不外乎依靠具体可感的人和物。就人来说,我们一般把视角投向历史,于是就有这样具象感的题目: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假如诸葛亮不三气周瑜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物”上去呢?我们就容易陷入这样的悖论,竞争是大自然的本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抱团取暖”只能相对存在,或者说只是寄予了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而已。比如这样的题目:

一只小羊遭遇一头老狼时

兄弟阋于墙范文第5篇

什么是“超距离想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有“千里眼”,能“看”到千里之外别人的行踪;有“顺风耳”,能“听”到千里之外别人的言语,甚至一声轻轻的叹息。这不是特异功能吗?否。一个人没有特异功能,却依然能办得到这些,那除了想象,再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超距离想象”。而这种“超距离想象”的源头,就在《诗经》里。

张勇耀,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会会员,多家报刊专栏作者。出版有散文集《会唱歌的蝴蝶》,散文小说集《风中飘过村口的影子》等。现居太原。

怀念远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思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古代男子因为求学、游历、服役等种种原因,总是会离开家乡去往远方,而当时没有手机、QQ之类的通讯工具,写封书信也不容易寄到,所以常常一走三五年没有音讯。“思妇”就是这样产生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的自毁形象,“年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的期盼问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失落惆怅,都是思妇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而《诗经》中有一首诗更为神奇,诗中的女子,“看”到了丈夫的所在,“看”到了丈夫的现状,还“听”到了丈夫的叹息。这首诗,就是《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采采:采呀采,“非一采也”(朱熹《诗集传》)。卷耳:一种植物,也叫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顷筐:名词,浅筐,很容易满的那种竹筐。怀人:思人。置:舍,放。周行(háng):大道。这是“超距离想象”的背景:一个女子在背着浅筐采卷耳,采呀采呀,半天也采不满一个浅筐。为啥?因为在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无心采摘,最后索性把浅筐丢弃在大路旁。

不管采卷耳的事啦,停下来,专心地想象那远方的人:

陟彼崔嵬,我马虺。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

陟(zhì):升,登。崔嵬(wéi):有石的土山,也指山高不平。虺(huī tuí):疲极而病。姑:姑且。(léi):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永怀:长久思念。这位怀人的思妇,越过千山万水,“看”到了远方的丈夫牵着马儿攀上了高高的土石山,马儿疲极而病,人又情何以堪?丈夫在土山上无奈地叹息,故乡路远,马儿疲病,如何回得去?暂且在这青铜壶中斟满酒,以慰我长久的离思与忧伤。

一定是这样的,思妇坚信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这个原因,才会使丈夫回不了家。当自己遥望丈夫所在的方向时,丈夫也一定在一座小山上张望故乡。丈夫以酒解愁,思妇遥遥相劝:“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保重身体要紧呀。

时间还早,思妇继续着自己的“白日梦”。镜头转换,思妇看到,丈夫又登上了更高的山冈,而马也病得更厉害了: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山脊曰“冈”,高冈就是高高的山顶上。玄黄:又黑又黄,指马儿因疲病而毛色杂乱不纯,即病极而变色,闻一多解释说是“五色无主”,也就是马因疲病而两眼发花,金星乱闪,视线模糊。兕觥(sìgōng):野牛角做的酒杯。思妇“看”到:丈夫登上了高高的山冈,马儿因疲病而毛色杂乱,丈夫自己也疲惫不堪。丈夫在高高的山冈上遥望家乡,看看一边的病马,心里焦虑,不知何时才能回去。暂且借酒浇愁,把酒斟满用野牛角做的酒杯,痛饮,以慰我长久的思念与悲伤。

思妇的心更加沉重。怎么会这样?还是要多多保重呀,不要因为思念而损伤了身体。

大约时间已至黄昏,思妇整顿心情,让想象再次出发。也许这次会有美好的场景出现,但情形似乎更糟糕了:

陟彼矣,我马矣!我仆矣,云何吁矣。

(jū): 有土的石山。(tú):马因病不能前行的样子。(pū):人病不能行的样子。吁(xū):忧愁而叹息的声音。思妇“看”见:丈夫艰难地攀上乱石冈,马儿已累得倒在一旁,仆人也精疲力竭。这真是,归心似箭,马儿和仆人却都不给力,非我不为,是不能啊!现实情况不允许我回家啊!“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归心一日千里,脚下寸步难行。借酒销愁愁更愁,不喝了。丈夫只能对天长叹,愁思绵绵。

就是这样一首“超距离想象”的诗,让我们体味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真切场景。诗人从对方着笔,假想丈夫在返回途中骑马过冈等情景,抛开自己想念的痛苦不说,却想象身处异乡的丈夫怎样思家忧伤,代为言说,用意曲折。然而,丈夫的思念是虚,女子的思念是实。虽不写女子的思念之苦,读者却愈能感受到她的思念之苦。可谓写法独特,想象奇妙。

明代学者沈守正《诗经说通》中写道:“通章采卷耳以下都非实事,所以谓思之变境也。一室之中,无端而采物,忽焉而登高,忽焉而饮酒,忽焉而马病,忽焉而仆,俱意中妄成之,旋妄灭之,缭绕纷纭,息之弥以繁,夺之弥以生,光景卒之,念息而叹曰‘云何吁矣’。可见怀人之思自真,而境之所以假设也。”

当代学者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写道:“《卷耳》,真可以说是‘视通万里’了。想象不仅能摆脱时空的限制,还有寄托和激感的作用。《卷耳》中诗人的感情,均通过想象曲曲泛出。想象越丰富,感情越深切;想象对方越周至,感情越细腻。尽管想象中的景状均属虚构,但所表达的感情却是那么真挚。”

两位学者都强调了《卷耳》的想象之美、之奇。我们也不妨想象一下:女子想象中的丈夫是如此疲累悲伤,想归家而不能,自己又如何能打得起精神去采卷耳?只待日落天黑,女子背着没有采满的浅筐,一个人孤独忧伤地回去。

远人的怀念:亲人你在说什么

其实,不只有在家的人思念远游在外的人,远游或行役在外的人,同样在思念着故乡,思念着亲人,所以就产生了另一个类别的诗歌:羁旅行役诗。

《诗经》中最动人的羁旅行役诗,莫过于《魏风・陟岵》。那是一个在外行役的男子,远望家乡的方向,以“千里眼”“顺风耳”,“听”到了父亲、母亲、兄长说的思念自己的话。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zhì):升,登。岵(hù):有草木的山。予子:我的儿子。这是歌者想象中父亲对自己的称呼。上:通“尚”,希望。旃(zhān):之,作语助。犹来:还是归来。诗人登临草木葱茏的山冈,远远张望自己的父亲。在想象中,他“听”到了父亲正在这样说:“我的儿子正在行役,早晚不停。希望我的儿子谨慎平安,尽早归来,不要停下归来的脚步。”

在诗人的想象中,自己思念父亲,父亲也正在思念自己,而且说着希望自己保重身体、早日归来的愿望。而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愿望呢?早日归家,早日见到父亲,帮父亲种植桑谷,减轻父亲的劳累,还能和父亲开一些调皮的玩笑,让父亲在沉闷劳累的生活中有些许的愉悦。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想过了父亲想母亲。母亲正在说什么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屺(qǐ):无草木的山。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这次,男子登临的是荒芜的山冈,连草木都没有。可行役途中,不是常常有这样的山吗?荒凉冷寂,光秃秃,一如自己无着落的心。行役的男子远望家乡,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正在说什么呢?她说:“我的小儿子正在行役,没日没夜地不能睡觉。希望我的孩子谨慎平安,尽早归来,不要忘记家中还有思念你的母亲。”

未必真的“夙夜无寐”,但在因思念母亲而生的想象中,一定比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母亲的心,总是那么细腻柔软。行役的男子在心里默默地回答:母亲啊,儿子怎么会把您遗忘?我一定会保重身体,不让您惦记,早日回到您的身边!您也要多多保重啊,等着儿子归来。这样的回应,可谓真实自然。

家中除了父母,还有兄弟姐妹。他们又在说什么呢?行役的男子“看”到了兄长,“听”到了他的话。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偕:相同,一样。登临山冈,远远看到了自己的哥哥。他“听”到哥哥在这样说:“我的弟弟在行役,白天黑夜都是这样。希望他能谨慎平安,早日归来,可不要战死他乡啊。”《诗经・小雅・常棣》中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如手足,一起玩耍一起劳作,一起承欢父母膝下,一起孝敬父母。如今兄弟服役在外,兄长在家,怎能不担忧牵挂?

看来这位男子还没有结婚,没有妻子和孩子,否则这诗还会再增加两节。

古人有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泣。”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登高望乡,望见的是自己的亲人。目光翻山越岭,思绪翩翩万里,内心进行着“超距离想象”。这样独特的视角,让这首羁旅行役诗魅力独具,有着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而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长期滞留他乡,语气里既有父亲的关怀,又有不失身为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叮咛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出发,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埋骨他乡,强烈表现了手足深情及对青春生命的爱惜和珍视。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体现了一种细节之美。

超距离想象:身在此而心在彼

汉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写作的“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诗经》中的《卷耳》《陟岵》,正是这样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作。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原因,是因为怀人和思乡。思之愈切,越希望知道对方现在的处境,越希望“君心似我心”。

《卷耳》在后世的诗歌中所引发的,是一场“人在此而心在彼”的“魂不守舍”病。唐代诗人张仲素《春闺思》写道:“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首诗所取的,就是《卷耳》中“置彼周行”,心随人去的意境。“渔阳”,自然就是战场,丈夫所在的地方。“昨夜梦渔阳”而今日“忘采叶”,那是因为今日依然沉浸在昨夜的梦中,眼前历历呈现着渔阳战场的情景,呈现着丈夫征战的场面,也许比“我马虺颓”“我马玄黄”还要惨。丈夫未必能登得上高冈,但一定也在每一个夜晚,望着明月,或听着歌吹,然后“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代诗人孟郊《征妇怨》则写道:“渔阳千里道,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因为相思,天涯变成了咫尺,“千里道”都“近于中门限”,抬眼就可以看见,抬腿就可以走到。无数次地迈过中门限,丈夫所在的渔阳就常常出现在眼前。唐代诗人沈期的“可怜闺里月,常在汉家营”表达的也是这种境界。

唐代诗人张潮有首《江南行》,其中有云:“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以为丈夫会从江上归来,于是夜夜梦江,却听到了丈夫已到凤凰山的消息。不知人已去,空有梦相随。而梦中的“他”时而在水,时而在山,行踪不定,又不寄语,往后便是梦中也无处寻觅了。家中的人思念远方的人,希望对方行踪有定,自己的梦也得以有固定的场所,从而“见”彼之思亦如己,便是最大的安慰,然而如若行踪都不能确定,“梦”也无法相随,岂不更为伤怀?

家中人如此,行役人也如此;女子如此,男子也如此。这就是“怀人”的共同主题。

远行在外的人,也常如《陟岵》中的男子般,因思乡、思亲人而“身在此而心在彼”。正如白居易在《独望驿台》中所写:“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家人思念远游客的时候,远游客也在思念着家乡和亲人。“两处春光同日尽”便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千里共婵娟”一般的共同情怀了。而白居易还有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将这种情怀表现得更为真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己在邯郸驿里灯前独坐,便想着家中同样的夜晚,家人也在深夜静坐,聊着远行的人,现在到了哪里,正在做什么,生活情况如何,是否想着家人,何时归来等等,也许还会聊到远行之人的一些生活趣言趣事,并在闲谈中笑起来。家中的温馨场景,使远行的人更觉夜深孤寂清冷,思乡之情更深一层。

许多时候,“身在此而心在彼”表现出的是一种心灵的动态,如女子“心随人去”一样,男子也会表现出一种“心随人去”的恍惚。孟郊《归信吟》云:“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一封家信,带走了自己的魂儿,突然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空荡荡地站在原处,不知所措。隋朝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则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心”与“形”表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恨不能心随云朵飘向故乡,“看”到故乡篱下的盛开之状。而在梦中登上回乡路,也是不少诗人着意表现的一种场景。唐代诗人方干的《思江南》写道:“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羁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真是遗憾,再晚一会儿醒就好了,他一定能见到家里的亲人,至少可以看到家乡的野外开着的花。

柳永的《八声甘州》,抒发的也是这样一种情怀,游子思乡,相信妻子也正在思念自己:“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人似乎穿越时空,“看”到了妻子“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体验着“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