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经济发展

体育经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经济发展

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制约因素发展对策论文毕业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展.目前己比较成熟。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重视和加强我国体育经济的研究,不仅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写作毕业论文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美国NBA1997年~1998年赛季的总收入为22亿美元.平均每支球队约7600万美元。1977年美国体育的总营业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居全美经济各大产业的第22位。美国1998年的体育产值达631亿美元.超过了国内的石油化工业汽车业.占GNP的13%.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超过3000亿美元。意大利的“足球产业”闻名世界.一个星期日举行的“足球日“中.全国足球球迷的总开支就达2000亿里拉。澳大利亚90%的国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运动和休闲创造的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国际足联的研究表明.与足球有关的营业额每年高达2500亿美元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工资、门票.广告、电视转播.运动器材销售、机票.住宿费用旅游以及相关的工业等等。据统计足球运动直接和间接雇用的人数高达45亿人。2002年.日本体育产业的总收入为4。2万亿日元.居十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可以预见.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体育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体育消费已转而成为一种刚性的需求.美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体育人口比例达到77%.德国为67%.日本是65%加拿人是50%正是这种刚性的需求给了体育经济强有力的支撑。而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市场规模还很小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只有两万多家尽管总投资额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但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0,3%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其实就是一种潜力.那么.怎样尽快地找出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开发这种潜力,使体育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小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则是迫切需要的。

二、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改革.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中国体育经济发展势头也十分喜人.但体育经济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

1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滞后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两者之间严重脱节。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目前.我国除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以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的结构不尽合理。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的投入主要以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消费为主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不少年轻人情愿把钱花在卡拉OK娱乐场所或网吧上网聊天方面却不愿花钱参加体育锻炼。

2.传统体制的制约

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体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居民低收入一政府投资一福利分配一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

3,体育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形成体育消费和体育投资热.而中国目前还不能形成这个热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民消费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O%.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70%以上.而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比美国低24个百分点.比印度低18个百分点。这一差距表明.在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供消费的部分较少.用在体育消费的部分就更少了。

4.缺乏专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开发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

三,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写作硕士论文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解决体育经济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为迫切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毒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人力发展农村体育、妻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苑点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积极引妻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2.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渡.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体育经费的来源,应以国家拨款为主,社会集资为辅.把国家办要和社会办结合起来.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

3应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群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三是要在政策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新晨

4加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写作医学论文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努力造就既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首先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强培育与培养,逐步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的人才队伍。

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因此.体育市场体系建设.要以gI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09).105~106

[2]任慧莹: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06),247

[3]周清明:浅谈体育经济.商场现代化,2007(02),264

[4]康建敏:探析我国体育经济的障碍与途径.商场现代化,2007(02)381~382

[5]姚春立:对现代体育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9).16~18

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一、河南省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体育经济认识不足,体育消费意识滞后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又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省。较多的农业人口使得河南省居民在人均收入、消费支出以及对体育消费的认识等方面都较落后,体育经济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河南省对体育事业的管理多采用行政手段,相对缺乏经济手段、缺乏对体育经济的准确定位,造成对体育经济认识的滞后消费者对体育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期望,因此对体育消费的欲望下降,从而限制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2.体育市场不完善,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

省内的体育用品企业多数处于积累原始资本的小本经营阶段,管理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不高,无法与国内外“名牌”竞争;同时,这些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倾向,哪种体育运动获利较高时,众商家便都往一条道上挤,造成了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的不良现象。另外,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等的垄断(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对体育竞赛市场的垄断)经营,致使其他利益团体无法与之抗衡。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市场功能难以发挥。

3.体育经济开发领域拓宽,但产业结构需要合理化

据调查,河南省体育经济开发的领域在不断拓宽,许多有形和无形体育资产、资源都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然而,体育消费决定了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了体育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大众体育消费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因此,体育经济是由多层面、多种类构成的复杂系统。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因垄断经营而缺乏活力;体育经纪、体育传播缺位;体育用品、体育建筑、体育旅游等在还未发展起来,这些使河南省体育经济产业结构失衡陷入发展困境。

4.体育管理人才培养落后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目前,河南省还没有专门从事培养体育经济类人才的院校,虽然个别院校开设了与体育经济相近的专业,但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大量实践型体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目前,体育经济的发展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人才的总量、质量、专业构成已成为制约河南省体育经济发展的瓶颈。

5.社会投资不断增加,但缺乏河南省自己的品牌通过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体育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调查发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到处所见的不是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就是国内其他省市的李宁、英派斯、澳瑞特等著名品牌产品,没有一家河南省的知名品牌,诸如释小龙体育用品等品牌与国内其他知名品牌产品相比也较为逊色。省内多是一些机械制造厂或一般服装厂组织一些来料加工,或模仿名牌(贴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影响体育经济发展。

二、河南省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河南省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办体育,但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

2.大力发展学区体育产业,使其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区体育是为适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要求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新型社区体育形式,这是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其硬件建设、改造和实施的各个阶段,以及学区体育开展活动时的诸如俱乐部、会员制等形式,都可以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学区体育以其特定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内涵,在整个社会中凸现,通过学区体育的发展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从而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社会体育消费总量。

3.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合理构建产业结构

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必须按照市场机制组合理构建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扶持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河南省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体育市场化的需求,这就要求规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秩序,引导健身娱乐消费,尽快使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走出发展滞后的低谷。

4.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培养体育经济复合型人才

体育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内外经验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途径进行人才培养:一、开办体育经济知识培训班二、利用体育院系进行人才培养。三、在经济院系开设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类课程,培养非体育类从事体育经济的人才。

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2目前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1]。体育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它主要具有两大方面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育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中国的体育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近阶段来,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2.1体育产业的比重逐渐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体育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增加值已占我国GDP比重的0.7%左右[2]。根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的可知,从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来讲,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与欧美、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体育消费品占30%左右,而欧美国家达到60%,这是令人遗憾的。但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潜力是巨大的。

2.2体育产业的不断拓宽和延展我国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并从海外吸纳,既包括有形资产的经营,如各种体育用品的销售、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包括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各类重大体育赛事的运作过程当中,同时对商标的使用权、电视的转播、体育赞助以及体育明星广告的开发和利用都在逐步发展和完善。此外,NBA在中国的成长,促进了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丰富了体育的无形资产;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的CBA职业篮球联盟,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和反思。

2.3体育市场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框架是由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会展业等组成的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体育产业为主体的市场。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国际马拉松尤为盛行,并且受到上万群众的青睐。其中,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连国际马拉松以及厦门国际马拉松合称为国内四大城市马拉松,这一赛事的举行,不仅拉动了地方健身娱乐市场,还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无形市场的发展。

2.4国家政策及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重新调整,修订后的3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3个门类[3]。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的地位明显得到提高。2008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正式颁布了《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体育行业首个具有约束力的国家统计标准,体育产业再一次被重视以及地方各种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的颁布,如《重庆市体育市场管理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的条例。另外,作为行业内的第一本学术研究报告——《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09)》的诞生,也凸显出了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这份报告是以党和国家政策方针作为指导,描绘了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发展的步伐也将加快。

3低碳时代对体育经济的影响

3.1“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体育健身休闲运动等到2008年,全国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从业人员15.03万,实现增加值74.49亿元,增长幅度连续两年超过20%,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是体育产业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4]。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且规模会越来越大。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以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体育健身休闲主要表现为:(1)“走出去”健身而不是开着空调和跑步机在室内流汗,而是选择快走或者骑单车的方法来取代跑步机;(2)选择低碳的交通工具,即在去健身的路上少开甚至是不开汽车,而是选择骑单车或者电动车或者乘公交车,还可以步行;(3)选择低碳的运动装备。耐克、乐卡克、李宁等品牌的部分服饰采用了相对较“低碳”的有机棉、竹纤维、彩棉等材质制成,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也防止了化学剂的二次污染;(4)走“泛轻体育”的发展道路。“轻体育”是欧美体育界提出的一种体育运动方式,较为适合大众的健身。轻体育相对于大强度、高能耗的体育活动而言,具有能耗低、强度小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在负荷上的“轻”以愉悦身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还能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下的“低碳健身运动”,如爬楼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且时尚的健身方式,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规模的爬楼梯比赛了:美国纽约号称“爬楼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帝国大厦爬楼梯比赛;英国伦敦金融城的“42塔”大楼爬楼梯比赛;国内的重庆CBD城市爬楼比赛以及深圳市的“地王大楼”爬楼梯比赛等,这样的“低碳健身运动”是低碳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化,是低碳发展的需要,理应大力提倡,予以重视,并且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3.2“低碳模式”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筑业等到2008年,全国体育用品从业人员为234.13万,实现增加值1088.31亿元,体育场馆建筑业从业人员3.35万,实现增加值49.16亿元[6]。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建筑业的前景更是被看好。如此看来,这既是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机会,但也是体育经济发展的挑战。因为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下所酝酿的产业革命,就是一个“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转变的革命。这就要求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首先是开发和采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如棉、麻等天然织物,它们不像化纤那样是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称的。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其次是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这就要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把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程度作为最终的设计目标,要充分考虑产品在原料获取、生产加工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及回收处理等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影响;最后是要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由于在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是从产业链条中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起步的。这就决定了仅仅依靠简单的组装加工产业,是无法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更无法获得充分的竞争能力。因此,要求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必须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此外,对于体育场馆建筑业,应该科学统筹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规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合理规划不同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布局。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将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7]。在如此低的个人拥有体育场地比例的情况下,我国很多地方都把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致使场馆建筑规模过大。不仅造成了大型运动会后观众看台的长期闲置,而且还给政府造成了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处理好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相适应的3个关系。其二是降低体育建筑能耗,引导培育并规范体育场馆建筑节能市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是十分惊人的,建造和使用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耗能的46.7%,这一严重的体育场馆建筑耗能问题值得反思,所以提出场馆的环保节能是正确的,是符合时展需要的,这就要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规范性建筑节能市场的形成,促进节能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3“绿色渠道”规划体育旅游业、体育会展业等由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及体育培训业带动起来的体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休闲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所谓体育旅游,就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旅游,或者是观看体育比赛的旅游,或者是寻访体育文化景点旅游[8]。体育旅游业是旅游业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旅游业与旅游业一样在其生存和发展上要依赖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了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两条原则。这就要求了体育旅游业同样要以“绿色规划,绿色开发,绿色利用”的模式来发展自身。例如,海南的体育旅游业,它依靠自身山、水等优质自然环境,拥有了“亚洲顶级、国际一流”美称的国际自行车环岛赛。此外,它还依靠良好的沙滩资源,举办了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和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加上近阶段举办的国际冲浪赛、海钓赛等休闲体育赛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吸引了众多的旅客。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海南体育经济的发展。现有运动项目,对体育场地的调查范围较为广泛。如果以后开展新项目只需添加专项指标即可,因此指标体系的发展性很好。

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本文论述了地方政府应发挥协调和沟通作用,积极扶持群众性体育活动,把群众活动和体育经济运营商联系起来,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关键词:

体育经济;群众性体育活动;协调和沟通

在我国,体育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贡献率逐年攀升,带动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国民就业的机会,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体育经济的异军突起打破了我们曾经持有的单纯体育观念,从体育仅仅的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的狭隘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看到了体育的经济属性的另一面,注意到了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为此,国家积极导向体育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发展体育经济的有效举措。以笔者之见,地方政府推动体育经济发展的要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解放观念作为大有作为的先导

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解放发展体育经济的观念,找准本地发展体育经济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加紧实施,努力寻求更好的经济效应,以体育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想取得奥运会、世界杯、锦标赛等体育性盛会的举办权,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为了展示国家的综合实力,更看重的是隐藏在体育盛会背后的巨大经济效益,这种效益不只是在盛会期间能得到收获,而是在该城市被确定为某项体育盛会举办城市之后就开始得到体现,甚至在盛会之后还会一段持续的发展空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其中的场馆建设带动了建筑产业的发展,吉祥物、纪念章等物件的营销刺激了制造业效益的增长,大量的外来人员观看比赛、参观比赛场所红火了旅游业和服务业。从国内到国外有许多这样的先例,即体育经济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政府部门应当具有“触类旁通”的思维和“借景生情”的睿智。在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影响,就会为运动服装、健身场馆、健身器材、体育休闲等项目的发展创造机会,就会为运动教练、服务人员、陪练人员等提供就业岗位,这些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既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又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未来,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对体育经济的重视程度,确实发挥地方上的一切优势,把体育经济变成产业、形成体系,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就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

二、以激发市场活力开辟发展前景

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市场经济虽然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但政府对市场的导向方式和效果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市场的主体地位是不能被忽视的,政府对于市场规律的驾驭能力体现于服务角色上。为此,政府应当从“搭平台、给政策、引方向”三方面下功夫,刺激民间资本参与体育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作用。“搭平台”就是创造机会,为民间资本的投入创造条件,达到“政府搭台、民资唱戏、市场做主”的目的。地方政府可借助本地的优势申办某项体育盛会,在组织过程中可以大胆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采取一定的比例分成,既可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激活闲置的民间资本。应当努力发挥体育名人的效应作用,积极为冠军型体育明星同当地的知名企业联谊,使企业在体育明星的光环中能够熠熠生辉。实现这样良好局面的关键是政府要放下身段,要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彻底走出来,和民间资本开展合作,做到既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又尊重民间资本的收益,最后达到双方共赢的实际效果。

“给政策”就是积极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到体育经济的发展领域,并确保民间资本能够获取良好的营利性收入。对于进入到体育经济运行渠道的民间资本,政府应当在降低税收标准甚至是减免一定的税收上给予激励,使民间资本能够看到较大的利润空间,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经济的建设上来。在产品开发、设施建设、场馆开发等方面,应当从条件提供、银行贷款、技术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方便,使民间资本的运营渠道畅通,减少不必要的制约环节,缩短资本回笼的时间,加快获利的节拍,增强民间资本运营活力。

“引方向”就是为参与到体育经济发展的民间资本提供适时的市场分析,使民营资本在运营中不致于因为对市场情况的不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避免盲目的恶性竞争保护民营资本投身体育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应当大力扶持体育产业中介公司的建设,使这样的部门和政府的服务既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又可以弥补政府服务中的缺失。“搭平台、给政策、引方向”三方面不应该是单打独斗的,三者之间应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同时着力,只有在“组合拳”的效能中,才会形成整体的合力作用。

三、以强化保护力度保护竞争环境

要加大对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措施。开发出一项体育产品所包含的成本很多,既有技术的,也有科学的,更有资本投入的,然而,由于“山寨”的影响,就会毁掉一个不易得来的品牌,会使企业倒闭。

应该具有大局眼光,不仅要打击影响本地区所开发品牌的“山寨”行为,也要打击在本地区发生的侵害其他地区品牌的行为,应当有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一盘棋的胸怀,这样才会将伪劣产品逼出市场,还品牌专利人一个公平,还市场一个清静。加大对不健康体育营销行为的打击。这是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体育运动良好形象的必要之举,是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体育运动认识的关键,更是维护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需要,对待这些违法行为绝对不能手软。

体育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体育经济 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O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千亿;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达到上百亿美元;在我国自20世纪8O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体分析后,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定位不准。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

2.传统体制制肘。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盈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打消了欲投资体育的企业的积极性。

3.市场竞争乏力。我国全球知名企业少,众多企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资本明显处于弱势。因此,在很多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名权、指定性产品等的商业竞争中往往难以占有一席之地。

4.相关服务不完善。体育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产前、产后服务措施,服务措施跟不上必将会阻碍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一味地强调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却不注重体育产品的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没有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体育指导员,体育中介公司亦严重匮乏。这些因素都延滞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出路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即体育企业)分开,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如上海市为举办八运会兴建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场馆耗资56亿元,没要国家一分钱,完全用市场方法运作,堪称气势恢弘的大手笔。我们企业家的思维也应从工业经济的圈子延伸到体育经济领域,考察国外极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结合我国国情、开拓中国市场。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1)发展体育品牌经营。①体育用品品牌经营。就是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服饰、饮料等实行品牌经营。②体育赛事品牌经营。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名牌赛和把一个体育产品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国际田径赛事,并被列入世界十大A级马拉松赛的行列。

(2)实行体育设施多种经营。很多体育馆由于经营不善, 偌大的场地闲置,体育馆也入不敷出。体育馆可以以体为主,按市场经济规律全力开发体育市场,走出一条全新的体育产业化道路。譬如,开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厅等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以良好的硬件建设和优质服务争取体育竞技活动、展览会、学术交流会在场馆举办;开办体育俱乐部,并配合体育活动开办餐饮、住宿、小摊亭等其他经营活动。趁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实行多种经营,让闲置设施活起来,变单调用途为多用途,以馆养馆,反哺体育。

(3)推进协会实体化。协会实体化是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中国足球协会较快、较成功地走完了脱胎换 骨的历程。国家每年300万元的经费只是足协家底儿的二十分之一,足协目前每年已能从社会上赚回6000万元。中国篮球协会一年有3000万元入账。国家体育总局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11个中心一年可盈利1000万元。国家体育总局一年从社会上拿到4亿元,已不亚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