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悲伤的李白

悲伤的李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悲伤的李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悲伤的李白范文第1篇

1、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西班牙通过百年努力才登上世界冠军,可是在90分钟内就失去第一名,可见要做成任何一件事并且做得第一都是非常难的,但是要失去第一却非常容易。像手机行业20年内,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三星交替第一,下一个第一又会是谁呢?

因此,这个世界很难有长久的第一名,因此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怎样成功与失败,关键要永远有危机感,要保持积极向上,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只有精神第一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很重要,不断努力的精神更重要。

2、让你成功的风格会让你败得很惨

坚守成功的风格一直不变会让你败得很惨,西班牙就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一直不变,原因是你的对手已经将你的风格研究透了,如果你不变化,你的对手一定会创造出打败你的方法,荷兰大败西班牙就是研究透了对手。

因此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人想持续成功一定要持续创新,让对手永远摸不着你对的风格。

3、都想成为第一才让世界更加精彩

来世界杯的所有球队都有梦想,都想登上世界之巅,因此所有参赛球队都拼尽全力,大家全力享受着过程的精彩,享受着拼搏的乐趣。

悲伤的李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精神自由

一、诗词导入

在我国文学史上,诗和酒相伴相生,好像天生就结缘。我国大多数诗人都喜欢喝酒,因此酒也成就了颇多著名诗作,留香千古。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唐代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就有关于李白的非常生动的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现在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

二、初读

《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

我们高一学过这个读音吗?――《诗经・卫风・氓》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将”就是读这个音。《将进酒》为劝酒歌,李白的这首《将进酒》就是借用乐府旧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首先由我来朗诵课文,抛砖引玉,大家注意字音和节奏。

三、整体把握

1.诗言志,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李白的哪些情感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

同学们朗读的声音很大,效果一定很好。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的答案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赏析得出:悲―欢乐―愤激―狂妄

2.这些感情又是从诗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

(1)悲伤之情:如“君不见……悲白发。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3.我们找出了这些感情,那我们就试着带上这些情感来读读这首诗吧!

第一大组的同学读诗的前面四句,第二大组的同学读接下来的六句。老师读第二节的前面六句,第三大组的同学读体现李白愤激之情的句子,体现李白狂放之情的句子我们齐读。

四、分析探究

1.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感情呢?

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李白的经历来讨论。第一大组的同学讨论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悲伤之情呢?

先请第一大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为什么会有悲伤之情呢?

生:时间的流逝、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师:李白除了因时间的流逝、青春不再而悲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联系李白的经历。)

生:……

师:点评,明确,补充。

李白年轻的时候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他三十岁的时候,第一次进长安。可是他到处碰壁,没能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第一次离开长安时,他写下了一首《行路难》,最后一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四十二岁时,第二次入长安,此次是“奉诏入朝”。因为是皇帝召他入京,李白肯定是非常高兴的。因此,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可他入京后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唐玄宗装饰太平的御用文人。李白又一次失望了。最后,他受排挤,被“赐金放还”。第二次离开长安后,他写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理想再次破灭,抱负不能施展。而这首《将进酒》是李白在第二次离开长安八年后所写的,那时的李白大约是五十岁。

那这悲就容易理解了。

这悲就是――壮志难酬。

李白悲的是青春不再,美好的时光已经流逝,头上已是银发,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同学们就带着这种悲伤之情齐读该诗的前面四句,教师最后点评。

2.作者在慨叹人生苦短,为什么他还会欢乐呢?提示同学们注意两个虚词:须尽欢的“须”和且为乐的“且”。

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老师可以把你的答案概括为乐观自信、朋友聚会吗?

师:点评,补充。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在世每当得意时,就应该尽情地去享受欢乐的美好时光。他的人生,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李白的人生并不得意。可是诗人坚信什么呢?――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觉得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认为自己总有得到重用的那一天。这是他的个性使然。

在李白看来,和朋友聚会是人生乐事。虽然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没有得到重用,但是也应及时行乐,暂且烹羊宰牛,尽情和朋友享受快乐。这是环境使然。可见,李白此时是一种借酒消愁的乐。(生读)

点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几句诗是李白举杯“劝酒”的场景,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劝酒时的亲切,节奏也要渐渐加快。“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就说明此后的内容是李白劝酒的主要内容了。

3.师:在劝酒词部分,哪一句能形象地揭示李白的性格特点呢?(生答)

师:钟鼓馔玉代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生答)

师:哪些人才能过上这种生活呢?(生答)

师:一个“不足贵”,一个“不愿醒”,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生:蔑视权贵。

师:古代的一些有才能的“圣贤”都很寂寞,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被世人冷落,有才干却得不到重用,怀才不遇。

师:作者认为“善饮者”才留下了美名。而作者50岁了还未得到重用,李白这么不愤呢?(生答)

师:怀才不遇的圣人贤才数不胜数,作者为什么就独独提到“陈王”呢?“陈王”又是谁?(生答)

师:点评,明确,补充。

“陈王”就是三国时的曹植。曹子建七步成诗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典故。谢灵运曾这样评价:天下才气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不但有如此才华,而且怀有青云之志,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另有兄长曹丕排挤,他始终都没能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

李白和曹植一样,也有一段不忍回首的过去。李白列举曹植,是由于两人有颇多的相似之处:有才华,好饮酒,怀才不遇。李白是要借曹植自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师:那么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归纳一下,李白为什么会有愤激之情呢?

生:权贵排挤,怀才不遇。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愤懑之情一起来读这六句。

生读,师评。

师:最后六句。酒过三巡,李白有哪些举动?(生答)

师:点评,小结。

在这次朋友聚会中,李白本是客人,但从这几句可以看出,他喧宾夺主,我们完全感受不到他作为客人的身份。酒过三巡,他居然要求主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就把李白狂放的性格展现出来。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都是诗人所不屑的。这所有的东西都抵不过一碗美酒。最后诗人发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吟。

师:李白为什么会这么狂放呢?这是不是纯属偶然?

生:个性使然。

师: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同学们应该非常清楚李白的傲岸不羁,许多故事都是说李白玩弄权贵于股掌间,都能体现他蔑视权贵。比如……(生答)

师: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我们来齐读一遍。)

幻灯片展示。

五、小结

《将进酒》的内容就紧扣一个“酒”字,以愤激为感情基调,把作者内心那种悲―乐―愤激―狂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跌宕起伏,不落俗套。

六、美读

我们在体会了李白的感情变化后,还要在轻重缓急的语调中融入我们内心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充分体现诗歌的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就来吟咏诗韵,在吟诵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节奏、语速、语调和情感。

1.齐读

2.生1……

3.生2……

4.合起书本,闭上眼睛一起吟诵这首诗。

教师点评。

七、拓展

我们在《将进酒》中感受到了李白多变的情感,接下来我们来看李白的另一首诗《行路难》,在这首诗中李白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思考。

八、总结

李白一生虽然经历了颇多曲折,可他却是一个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从小就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追求功名利禄,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又视王侯将相如粪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融入了道家的思想。所以,李白这般矛盾的思想,成就了他伟大的诗歌,也造就了他多苦多难的一生。

九、作业

课后请收集李白的诗酒名句名篇,进一步体悟李白的诗酒人生。

十、评析

这节课我是依照“诵读鉴赏结合”的原则设计的。通过初读、赏析、美读,层层深入,这堂课不仅注重“诗词鉴赏”“诗歌诵读”“课堂拓展”,而且结合了“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教学”等古诗词的教学理念。“诗歌诵读”贯穿了整堂课,从老师范读,学生初读,理清文意,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再到通过文本探讨来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把握,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再到赏析李白其他的诗歌,对多维的李白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最后就是美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开始的教师范读把这堂课带入了一个小小的,最后的美读学生感受更是深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模式,采用“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与老师点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难理解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悲伤的李白范文第3篇

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其挚友孟浩然乘舟远去时的伤感与寂寞,尽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滔滔东去的长江,是他无尽的伤感与思念,与挚友的离别,更使阳光三月的明媚阳光为之暗淡。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与无奈呀!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虽然这句诗未指明要送别的人物,也未直揉其离愁别绪,但是,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了中外离别诗中的名句。对古人的追忆,正是对现实的写照。骆宾王深知好友此行可能是“荆轲刺秦王”的翻版,却把心中之悲伤化作凄冷的河水,这又是何等的愤慨与悲壮!

古代人以诗揉情,表达内心的悲痛与伤感,现代人的离别,悲痛之情则表达得更为直接。朋友们互相喊着“再见”,手不断挥动着,坐在离别列车上的那位也用力地回应着,直到列车开出了视线,变成了一个黑点……。

伤离别,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也许,这一次的分别,要好长时间才能相见或者从此便不会相见,也许,这一次的分别,成为彼此之间关系的句号。离开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再见之时又遥遥无期,怎能使人不悲伤,不难过?当分离就在眼前时,我们也会试图走得开心,走得潇洒,我们也会试图让离开之人安心与平静,但是,谁又能真正做到,在离别时没有一点点伤心和失落?

那么离别之时,就不要在顾及其他而压抑你的感情了!这不是偌弱,这只是真实,更是表达真实的勇气,这不是对他人的伤害,只是让亲朋好友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就连古代的大诗人都无避讳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我们这些现代人又何必羞于开口呢?伤离别,是人类的本性,是感情的流露。

但是,伤离别,只能是一时之伤而非一世之伤。我们不能活在离别的阴影里,在离别时刻流泪甚至哭泣是无可厚非的,但夜夜泪湿枕头则是不正确的。没有人能陪伴你一生一世,离别之至亲,总会有再见的一天,即使他们不再回来,你的生命中也是会出现另一个人来填补这个空缺的。你的水晶球的凹洞,虽然不能完全复原,但它会被其他珍贵之物所填补,那么你的水晶球依然闪烁和耀眼。但如果你让悲伤去填补那个空洞,那么,水晶球便不再灿烂,只会变得空洞、暗淡。

伤离别,从古到今,无人不尝,无人不知;伤离别,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体会,是一种场面,是一种心情;伤离别,是一种真实,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残缺,更是一种完美;伤离别,是一种阶段,而不是一种结果;伤离别,是一种成长的经历,成熟的过程。

悲伤的李白范文第4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时的你,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希望这一腔热血能用在江山社稷上。可惜,长安的受挫使你报国无门。这样沉重的打击令你无限忧伤,使你面对美酒佳肴也无心享用。但,你并没有一直悲伤下去。坚强乐观的你依旧要奋斗下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是属于你人生的主旋律。我读出了你的理想。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报国无门的你选择了隐居,尽观江山美景不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吗。至于满地的难民与伤民,祖国的岌岌可危,便交由杜二去吟诵吧!更加佯狂的你便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四海,去享人间之乐了。然而又有谁会明白,狂放的你,也有一颗忧伤而寂寞的心。我读出了你的忧伤。

悲伤的李白范文第5篇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

2、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3、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秋风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诗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诗歌》编辑部

青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党史纵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