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宿建德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宿建德江范文第1篇

陆云香

教学内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教学目标:以《池上》为例,引出“孩童”形象,通过抓住诗中“偷采”“不解藏踪迹”的描写,体会孩童顽皮可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以“不解藏踪迹”为话题,延伸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组诗的主题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古诗放在一组里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些诗,想一想。(出示诗歌)

2.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3.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的确,这些诗歌中都出现了孩童的形象,你们看――(课件显示每首诗中的孩童形象)点红引读相应的诗句。

【设计意图】把要研读的古诗以一组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感受诗歌中“孩童”形象的主题。等这组诗歌全部学完后,再让学生来谈谈,“为什么把这组诗歌放在一起”?学生应该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 感受小娃的形象

1.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偷采白莲回”的小娃吧。(出示课件诗歌及图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图文对照想一想,荷花池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说说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指名朗读,正音:撑、艇、萍。

(2) 指名说说,小娃“偷采白莲回”又“不解藏踪迹”的故事。

2. 交流: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诗句的哪些字眼中感受到的?(偷采、不解藏踪迹)

点拨:“偷”,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同学们看看在这首诗歌中哪种解释合适呢?偷:① 偷盗;② 瞒着别人、悄悄地;③ 抽出(时间)。(生选②)

3. 小结:小娃正美滋滋地为自己瞒着大人们偷莲成功而庆幸,而随着那往两边排开的水面,岸边的大人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小娃,此刻的他们一定会抿嘴一笑吧!大人们为什么笑呢?(“不解藏踪迹”)既然要瞒着大人采莲,又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谁才会如此顽皮、可爱呢?(小娃、小孩子)

4. 这句“不解藏踪迹”,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首诗。

5. 同桌合作,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古诗,如果能背出来就更棒了;另一位同学说说古诗写了什么事情,尽可能把小娃顽皮可爱的样子描述出来。

(1) 学生合作练习。

(2) 指名一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3) 齐背整首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首古诗的教学,第一在于学生讲出诗歌叙述的一个故事,第二体会小娃的形象。让学生积累背诵古诗,采取了“同桌合作、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来读读范成大的一首诗。(出示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2. 大家把这首诗与刚才学的《池上》对比着读一读,看看诗中孩童的表现,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另一个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再读读这两首古诗,看看两首诗描绘的是哪里的故事啊?(乡间、田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说一说。

4. 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心情如何?

5. 小结:诗人跟大家一样,对于这些孩童很是喜爱,这些生活在乡村田园的孩子们无拘无束,生活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古诗意境情感的教学,应该蕴含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不宜直白,又不能不点拨。我采用对比阅读、适当点拨的方式,让同学自己去发现孩童的形象和诗歌蕴含的情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同学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 小结导学,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白居易笔下的“小娃”,“范成大”笔下的“童孙”,还随着他们在荷花池边欣赏了一番美景,在乡间感受到初夏时节农民的忙碌。诗人们笔下的孩童就是这么有趣,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读其他的几首诗,查查资料,说说故事,评评诗歌中的孩童形象,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二)“羁旅乡愁”组诗单元教学设计

石群

教学内容: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组诗,感受单元学习主题

1.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先请大家读读这两首诗,猜猜这两首古诗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

2. 谁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猜想。

3. 同学们非常善于联想,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点红诗中抒写诗人愁思的词句,引导学生朗读。)

4. 指名分句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提醒学生:“泊”是多音字,谁能用“泊”组词?当表示“停船靠岸”的时候,这个字念bó。判断在这两首诗中这个字应该怎么读?说说理由。)

5. 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朗读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可以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

【设计意图】将零散的信息单元统整组合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相似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此处将《枫桥夜泊》《宿建德江》两首古诗和《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组块学习,是因为这些诗句都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极易产生“情感相似块”。

【板块二】诵读《枫桥夜泊》,想象画面,感受意象叠加所带来的羁旅愁情

1.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诗题《枫桥夜泊》,凝练而简洁,我们一读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2. 夜晚,诗人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他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 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4. 对照诗文注释,轻声读读这首诗,思考诗歌的意思。有困难的可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5. 分组交流汇报诗歌的意思,一组说完后,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6. 这些景物,看似平常而普通,但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那么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呢?

7. 介绍创作背景,联系社会环境,进入诗歌语境。

8. 现在,再来看这些景物,(课件出示古诗,表示景物的词语点红)你的感受肯定跟刚才不一样。请反复读读这首古诗,当你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开始读吧,你对这种景物的感受,也许正是诗人张继那一刻的感受。

9. 学生朗读古诗,与同学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加以引导和整理:

月落――看到的,天地间一片幽暗。

乌啼――听到的,在一片清冷寂静中,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

霜满天――此处应与学生的感受联系,交流所感受到的。

10. 小结:听了大家的描述老师知道了,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愁眠”。让我们一起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11. 这里的“对”,在注释中有“伴随”的意思,那我把它换成“伴”好不好?

12. 揭示诗句中蕴涵的物我交融的境界。这“对”字中,有伴随的意思,此时此刻,在诗人眼中,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但是这“对”字中,包含着的仅仅是伴随吗?你看,在这万木萧条的深秋,大自然的一派枯萎、衰败中,枫树的叶子像血一样红,这样的颜色,让人感觉怎样?此时,诗人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再来看,在一片幽暗之中,只有一盏渔火若隐若现,这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3. 同学们,江枫和渔火所传递给人的凄凉、孤独之感,充满了诗人的整个心灵,人与景、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如此默契,如此和谐,所以诗人吟诵――江枫渔火对愁眠。

14. 夜,越来越深了。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悠扬的钟声缓缓响起。朗读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 诗的前两句中所写的景物有月、乌鸦、霜、枫、渔火,后两句中却只写到了钟声。想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如果你是诗人,听到这钟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16.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深沉,而且寄托了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三读古诗,由初知诗意――进入诗境――体会诗韵,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古诗意象叠加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板块三】学习《宿建德江》

1. 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是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愁思,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的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 自学古诗,出示要求:①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 默读,圈出诗中的景物;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愁情的;从诗人所写之景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③ 体会诗人的情感,练习朗读诗歌。

3. 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感受“日暮”和“月近人”的意境:① 提供一组含有“日暮”的诗句,了解“日暮”时分,诗人思乡之情;② 还原情境,体会诗情:现在你就是诗人孟浩然,(讲述诗人满怀希望入京,但是最终被弃置的故事)站在这旷野之中,你感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只有水中的月亮与你亲近,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4. 极目远眺,旷野茫茫,巨大的孤独感充满你的心灵,你轻轻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5. 江水悠悠,除了水中月与你相亲之外,再也别无其他,多么孤独、寂寞!带着你的感觉,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还原诗境,引领学生走入古诗所描写的境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诗人的情思,感受“日暮”“月近人”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

【板块四】延伸导学

宿建德江范文第2篇

在一个闲静的夜晚,点一盏台灯,捧一卷诗词,嗅一纸墨香,品一番意味。穿越千年时空,让文人墨客带着我领略诗和远方,是多么自由而惬意。在诗词中,我当了一回潇洒的游客,做了一回作者的知音,也悟了许多厚重的道理。

日落十分,建德江畔。一叶扁舟拨开薄雾轻轻地驶来,舟上坐着一位谦谦君子——孟浩然。晚风拂过他的衣裳,他吟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语气里带着些许失落。我走上前,关切地问:“您为什么而忧愁?”“我求仕失败,科举未中,于是来漫游吴越。”“既然这样,就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啦,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忘掉烦恼吧!”夕阳用最后一抹余晖,点亮了明月和繁星,随即沉入西方的地平线下。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幽蓝的夜空,那样清远,那样梦幻。不远处的树影,在天幕的背景前,随风轻轻摇动,那应该是天上的树吧?不然,树枝旁怎会缀着点点星光呢?身旁的江水流淌着,发出悦耳的哗哗声,水面上道道忽隐忽现的银光,让人看清了那清澈的江波。稍稍抬头,皓月当空,好像伸手就能抓住似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张口就吟。“好诗,好诗!”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就这样,一首《宿建德江》便完成了,那精致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千古流传,成了不朽的诗句……

感受完建德江静谧的夜景,我又来到了一个自由的农庄,遇到了大词人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小屋,溪流,绿草,还有一对恩爱的老夫妻,成了一幅醉人的田园画卷。“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农家人淳朴的生活,田园美丽的风光,让隐居的辛弃疾,放飞心情,将世事抛却在脑后。读到这,我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豁达了起来。

诗词不仅给我带来美的享受,还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告诉我:要领悟妙道的胜境,必须先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我懂得: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赢得更广阔的世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明白:要坦然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它穿越时空,无时不放出璀璨的光芒。品读诗词,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在诗词中与作者对话,丰富了我的生活,提升了我的素养,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爱诗词!我爱中华文化!

宿建德江范文第3篇

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宿建德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派 实践 苏派教学 江苏教育精神

刘士林先生《中国诗学精神》开篇言:“与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共存亡,必有人(族类)一种统一的精神方式”。与源远流长的江苏教育这一“完整的文化形态”相生相伴的“统一的精神方式”是什么呢?是江苏教育精神!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孔子在鲁讲学,吴人言偃北上求学于孔子,“东南学道之宗,实言氏启之”,从而拉开了数千年江苏教育文化史的大幕。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生为己任的江苏教育,接续着江苏教育的光荣传统,谱写出了江苏教育事业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奇,催生出“苏派教学”这一江苏教育的特色品牌。

一、“苏派教学”何以可能

苏派教学客观存在的历史,肯定比其被理论发现的历史悠久得多。到底从什么时候苏派教学形成,是一个难题。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那么,考察苏派教学的“连根拔起”式的“新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回到孕育“苏派教学”的大地,是回到“苏派教学”的原点。

1.苏派教学光荣梦想的基础和土壤

[现象点击]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据统计,现任江苏籍两院院士共计306人,占现任院士总数的14.7%,在全国居第一位。

江苏是教育大省,更是教育强省。强健的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尖端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基础。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江苏,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1%,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占比最多的顶尖人才(院士)。这是江苏教育的光荣。或许仅仅停留在就苏派谈苏派的中小学还是不够的,苏派教学除了能在近代的江苏教育历史的版图中找到“照应”,得到“馈赠”,更在大学里得到传承和发扬。

2.苏派教学源远流长的前世与今生

[现象点击]江苏大地具有独特的人文素质,历史上的江苏不据中原之利,却自隋唐以后就担负着中华文化灿烂发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甘落后的精神文化。近代江苏率先吸收接纳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在思想文化和产业经济上均开中华民族近代文明之先。

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独特的区域自然环境在其中起着本源性的作用。苏南水乡与苏北平原互为依存,相互交融,汇合了南北文化,孕育了江苏南北结合、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风格,造就了江苏人刚柔相济、儒雅开放的精神特质;水的灵动孕育出江苏教育人善于学习,勇于接纳,不甘自封,勇于阔步的内在实践品格。江苏教育一路领跑全国,勇立改革和发展潮头的实践气象,体现出江苏教育人勇于实践,善于创造,敢于争先的实践品格,这一品格已经作为优秀的文化基因沉淀到江苏教育精神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今天江苏教育的宝贵财富。

3.苏派教学安身立命的禀赋和心性

[现象点击]1919年5月,南京高师(南京大学的前身)实施陶行知的“教学法”提案,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同时陶行知“改良课程案”获教务会议通过,学校自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规定学生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陶行知的这些改革以后被教育界承认,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教育实践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适时地运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并推进其改革和发展进程。江苏大地上的教育实践始终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并将这种实践的“创造性”流传下来。

二、“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三维”分析

苏派教学被发现、被认同的过程,是苏派教学风格在理论上从模糊到清晰,在实践中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仅仅对历史作粗略的检视是远远不够的,要比较全面地把握“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的主要特征,必须将目光转向现实,通过研究一系列苏派名师教学和改革的实践,并深入其细部,才能把握其实践品格的实质内涵。笔者拟从“伦理”“情境”和“生成”三个维度,结合苏派典型名师、主流现象,对苏派教学的实践品格作粗略的分析。

1.以生为本——“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道德的实践。

[现象点击]2004年1月15日,南京师大附小举行“斯霞老师,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悼念仪式。从1927到2004,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70余载倾心于教育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南师大附小和孩子们。斯霞老师的心,因为“爱”而永远年轻。

所谓实践品格的“伦理之维”,即教学实践中对人自由、价值和尊严维度的关怀的内在品性。教学实践的伦理关怀首先表现为对儿童价值的体认和呵护,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全心全意地为着儿童,是为“以人(学生)为本”。全美教育学会(NEA)颁布的《教育专业伦理典章》开篇即阐述了最为重要的教学伦理准则:“因为相信每个人享有其价值和尊严,所以教师的第一天职即为求索真理,达至卓越,孕育民主。为人师者的责任就是以最高的标准恪守这些伦理准则。”这些来自异域的准则,或可作为当下教学伦理的参照,让教育走向“道德”。斯霞老师为代表的苏派名师,正是怀着对教育伦理——最高的“道德”的坚守,而痴心讲台,大爱无疆,谱写出一首绵延数十年的“童心母爱”之歌。

(1)体察儿童困境

斯霞老师对儿童的“爱”是具体的,在斯霞老师的眼里,从没有“抽象的儿童”。由于历史的原因,斯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遭遇,因而对他人所受的苦难有更深的体察。“我要大声疾呼:减轻负担,救救孩子!”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为孩子付出毕生精力、创建完整教学体系最质朴、最真实的实践动因。有影响的苏派名师,大都是从解决儿童的困境出发,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把文章写在儿童身上”(周益民语)的呼声。

(2)增进生命幸福

斯霞对儿童的爱,远不止于解决儿童学习的困境,更指向于儿童全面而和谐地成长,这是斯老师对儿童生命成长的观照。新时期苏派的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儿童学习的结果,更关心儿童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指数”。所以斯霞语文教学思想立足“整体思维”。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涵盖语文知识、语文习惯、语文方法和学习效率,更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却始终贯彻“不能加班加点,不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在促进儿童“智性”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儿童“德性”的发展。斯霞对儿童的爱,践行的是对儿童生命的热爱,是对儿童生命幸福的关怀。这也是其他苏派名师自觉的追求。

(3)构筑心灵安居

斯老师的整体发展的观念还是关乎儿童心灵的,她把语文教育当做“学生精神发育的过程”,为儿童精神的成长构筑自由家园,实现儿童课堂上的心灵安居。孙双金老师提出以“情”“智”的协同发展作为全人教育的目标,并以儿童的表现作为好课的标准:“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一切指向的正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回到课堂教学本身,回到儿童本身,从苏派新生代名师的理论诉求当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实践”的品格——让儿童幸福地栖居在课堂上。所以,苏派名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江苏的儿童是幸福的。

2.体用不二——“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情境之维”——理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翻开《教育大辞典》“江苏”条目,李吉林同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一起被列为最重要的小学教育家。“情境”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核心。李吉林老师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情境教学”,经由“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再到现在正在研究的“情境学习”。李吉林老师是她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写就了一部儿童教育的“中国史诗”。

教育总是扎根在具体的“场域”之中,教育的情境是具体的,也是真切的。当然,“情境”之中的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情境教育思想的流变,正体现出李吉林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在吸纳既有理论资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尤其可贵的是,苏派名师们从没有将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而是道体合一,体用不二,实现了如杜威所说的:让教育以自身为目的,联结于整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1)“经世致用,慎思笃行”,立足教育实践之“境”,做躬耕的“农人”

情境教育理论的产生,首先立足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之“境”。回顾“情境教育”的滥觞之初,1978年,李老师回到了一年级的孩子中间,李老师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幸福地拔节生长!然而,远离儿童生活的语文课,总让孩子觉得像风干了的叶片一样了无生趣。于是李老师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突围之旅。李老师像一位“农人”,把教室(不仅仅是教室)视为沃土,把孩子视为种子,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大目标,有的就是质朴的“经世致用”:让种子在田野里萌发、生长、拔节。综观苏派教学的诸多名师大都如此。为了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苏教版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瞄准了“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方向,矢志不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捧出了一套精品教材。

(2)“博观约取,纵横捭阖”,放眼中外资源之“境”,做改良的“医生”

重实践的苏派教师也特别重视理论指导,他们把自己的目光投到了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改革寻找理论的生发点,建构的基准点,为课堂教学的沉疴积弊开出“西洋药方”。李庆明指出:“李吉林对中西情境观熟稔于心,顺理成章地将它引入教育,并加以整合而自成一说”,从而填补了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现在年逾古稀的李老师又把理论探求的目光投向了国际上最尖端的“脑科学”,寻求“情境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3)“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基于本土理论之“境”,做建设的“工人”

苏派名师置身是的本土的教育“场域”,面对的是中国本土的教育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归根还是要回到本土的理论之“境”。李吉林认为“意境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首选在此。“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数十年的孜孜以求,让情境教育理论建构日趋完备,形成了一套带有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

3.大成若缺——“苏派教学”实践品格的“生成之维”——诗性的实践。

[现象点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是科学的事业,所谓科学,就是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在新课程改革的刺激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充分显现出来,并成为学人争论的热点。金吾伦认为“无论人们怎样真诚地追求普遍性,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普遍性的期待从来没有真正地实现过。”这正是杜威始终坚持“实践”的教育科学的原因——坚信实践总比理论多,问题总比结论多,办法总比问题多,让教育理论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用“诗性”的方式去拥抱每一天的新实践。

(1)舍我其谁——解决现实理论难题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指出:我们要“发现和培养一批根植于江苏大地、能解决教育难题、推进江苏教育事业历史进程的教育家和教学名家”。江苏的未来在儿童身上,而儿童的未来身系教育,苏派教学名师当仁不让,自觉担负起解决现实难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重任。江苏教育人就有一种实践的坚忍品格,十年磨一剑,数十年解一难的大有人在。考察苏派名师群体,展现在眼前的都是扎根在课堂上解决教学理论问题的“实干家”。其实,这正是江苏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所秉持的基本品格。

(2)敢为人先——实现更高水平跨越

“生成之维”的实践品格不仅意味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然产生与涌现”,还表明了主体在教育世界中的超越。苏派名家们发扬了“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着江苏向着更高水平跨越。查阅苏派名师教学思想的相关文献,时常会有同样的发现,勇于探索的江苏教育人以敏锐的理论触角、坚实的实践行动,使自己总是保持着思想和行动上的领先。

(3)明亮那方——走向可能教育生活

在苏派名师的心中,理想的教育是“必然的乌托邦”,他们坚信,更加“幸福而完整”的教育肯定在美好的未来,在“明亮那方”。理想的教育不是“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是一种理想中的“可能生活”。赵汀阳教授说:“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教育就应当是幸福的,因为那是教育的本性,当然也是教育永恒的“生成”方向。“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这也是苏派教学努力实践的方向,更何况,江苏教育的天空,已经非常敞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志·教育志[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

[2]成尚荣.苏派的教学风格[J].江苏教育,2010(7-8).

宿建德江范文第5篇

出生年月:1978年3月20日

身高:1、67米

体重:49公斤

主持节目:《非常周末》、《情感超市》、《综艺大观》、《梦想星空》

入行经历:1997年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新闻系播音专业

2000年推出个人单曲碟《现在》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质量万里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江苏通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中国茶叶加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