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作文论文

英语作文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作文论文

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第1篇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在英语写作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语法、词汇、造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与日常的积累紧密相关。所以英语中的基础知识对进行文章的写作有着很大的作用。文章中最基本的词汇学习一直都是学生最为恐惧的一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创新模式进行教学,不仅降低了难度又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上升。例如通过音标、音节、读写记忆、前缀后缀等方式进行教学;语法知识较为枯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当将最基础的五种基本句式教授给学生,就是:S+V(主+谓);S+V+P(主+系+表);S+V+O(主+谓+宾);S+V+IO+O(主+谓+间宾+直宾);S+V+O+C(主+谓+宾+宾补)。掌握住基本句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就显得轻松容易的多;写作的基本格式也应当要求学生进行掌握,学生需要将每一种类型文章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熟记。

2.课堂教学步骤。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应当对教学的课题进行设计。教师在课下时应当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思维发散;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拟定写作提纲。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与格式,这个过程中就显得较为轻松;在结束课程后应当进行一次归纳总结,这一步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之前的两个步骤中应当进行观察以及记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进行快速准确的解答。通过对学生文章的分析,归纳学生在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与常见的语病等。

二、创新型模式评价

关于英语应用文的写作,传统教学评价往往是最为注重结果的。创新型模式建议教师应当对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学生档案应当包括学生的课堂笔记与个人作品。课堂笔记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记录的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应用文写作格式、常用句型、注意事项等。用一种较为客观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学习收获;个人作品主要是将自己在课堂上的作业与学习成果收集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档案的方式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在学生中建立自评与互评,师生共同制定标准,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然后教师给予综合评价,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作品的修改。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十分注意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导致作业不能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评价。建立自评、互评、师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第2篇

(一)学生状况分析

“2+2”项目的教学对象是参加过高考,成绩达到该校本科录取线的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至少六年的英语学习中已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传授的是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语音等知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灵活应用的能力,特别是写和说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多数高校“2+2”项目的英语教学采取两种模式。一种强调基础英语教学,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或《21世纪大学英语》等教材,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词汇、语法补充全面、难度适当,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缺点是课文内容和词汇缺乏针对性,个别课文的主题稍显陈旧。另一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放在雅思、托福应试技巧操练上。学生入学开始,每周12节课从听、说、读、写四层面强化考试技能。这种模式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前提是学生英语基础良好,词汇、语法、听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已有良好储备,否则这种技巧操练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师资力量组合

按照合作项目课程设置结构,教师主要分为中文、双语、英语中国籍授课教师和外籍教师。外教主要负责口语、写作和某些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灵活,但学生调查问卷反映在外教课堂学到的知识较少、收获甚微。固然,中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是导致外教和学生相互失望的原因。此外,外教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引进“外智”时,既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要明确标准,强调教学质量。

二、我校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

我校是财经类本科院校,依托“大金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已与英、美、澳等国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互认学分、互认课程,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创新型金融学、会计学人才。项目前两年实行大平台教育模式,修读英语语言培训、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其中英语课占总学分数的35%。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学业成绩达到要求,方可出国留学。

(一)改革课程设置,夯实英语基础,提高应试水平

第一学年以巩固英语基础为主,开设综合英语、口语、写作等基础课程,提高英语基本技能,除了3门公共必修课,学生其余时间都在学英语。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易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二学年,保持部分英语课的同时,增加高级综合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培养国际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在第二、三学期为准备参加托福雅思考试的学生进行两期强化培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应试技能。同时还开设一系列相关的选修课,如英文电影欣赏、英语国家概况等,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等知识。

(二)注重教材建设,引进国外语言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为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综合英语课程选用的是上海外教社出版、何兆雄教授主编的《综合教程》,教材的权威性和广泛应用可以保证所授知识的正确和完整。教师选择讲解有针对性的热门话题,文章的结构严谨、语言规范。学生不但可加强和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还可借助对英语国家社会情况的了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

本课题从提高学习效率出发,以学习机制为基础设计师生活动,从设计“教”转变为“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的原则基础上,将合作学习、发现教学、情景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各门英语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本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已经具有足够能力认知英语词汇的语义和用法,学生在课前小组学习完成生词的学习和记忆。课堂上,老师只就语用特点做出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词汇的语用目的。引入新单元时,根据课文主题设计活动,学生结对成组合作完成。分析课文时,先带学生概述,帮助理解总结,再提问或回答;最后提出更深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本课题组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室装配活动桌椅,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保证课堂讨论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设计每五周一次的阶段测试,既涉及教学内容,也参考雅思、托福考试要求。按照国外高校测验节奏设计的阶段考可帮助学生适应国外学习,也将教学重心转变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培训师资担任合作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

目前合作项目的英语师资多是中国教师。相同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学习经历可提高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巩固语言知识。但同时这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会偏重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忽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许多中国教师没有在英语国家留学的经历,无法充分恰当地将他国文化融入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待提高。除了培训外教,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课题组还应加强中方教师培训。每年派遣2~3名教师到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和调研,帮助教师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教育特性结合起来。同时,每年派遣4~5名教师到雅思和托福教学较为成熟的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以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结语

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第3篇

英语写作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程度。而目前,学生英语词汇量积累较少以及经常出现单词拼写等错误,导致学生无法正常表达内心真实想法;除此之外,由于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采用中文式英语,产生一些语法错误;学生在语篇方面知识较弱,长此以往,学生感到英语写作难度越来越大,从而会丧失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导致英语成绩下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做练习题、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方式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能力,但相比较而言,学生缺乏在课后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环境,尤其是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

二、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意识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重要因素,观念能够引导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英语写作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枯燥,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写作的兴趣。而兴趣作为学习的前提,学生一旦缺乏对于英语写作学习的兴趣,会对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词汇、语法等,避免出现词语拼写、语法等错误,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教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三)强化训练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不断强化训练。首先,在基础阶段,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英语基础知识,通过加强单词拼写、句型转换等具体内容的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模仿写作,规范学生的写作行为;其次,针对写作发展阶段,教师要加强学生在获取、整理信息等方面的训练,扩大写作范围,结合听力,对文章进行改写;最后,在写作完善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自由性写作,表述其内心真实想法。通过三大阶段的强化训练,能够推动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进一步发展。

(四)课外兴趣培养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学生课后训练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为学生拓展课后学习资源,指导学生与外国学生建立友谊,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增加英语交流和沟通机会,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灵活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英语写作兴趣小组,建立英语角、定期观看英语电影,通过英语角的实际应用,以及观看英语电影,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自信心,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结论

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英语写作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中考写作分数的逐年增加,英语写作也越来越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写作也是英语中考中失分较多的题型。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通常是用日记、书信、通知、邮件等文体写人、写事等。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对人物、事件等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却基本一致。笔者在近几年中考评卷中都担任英语作文的评卷工作,从中发现诸多考生的作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少考生平时在练习英语写作时不得法,又苦于找不到提高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近几年本市中考作文学生答题时的常见问题,谈谈英语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采取应对策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优秀的英语短文。

近年的中考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用语不地道,中式英语多

很多考生虽然已经学习英语多年,但写英语作文时仍然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还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受汉语的影响,不自觉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去写英语句子。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课后练习英语的时间不多,也没有养成学习英语时经常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因此,笔者认为,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多创设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引导学生多用英语想东西,课后还可以用英语多与学生交流。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给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老师应引导学生把其中的重点句型找出来,经过反复练习,熟记于心。每天的课后作业应该包括熟背当天所学的课文,默写一些简单而常见的句型等,对于某一题材典型的范文还应该背诵并默熟。

二、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式雷同多

由于许多考生缺乏必要的英语句法知识,尤其是对句子基本结构、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和常见的同义句句型等不熟悉,在造句时就容易出现语序混乱、句子结构不完整的错误。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笔者认为,花点时间用浅显易懂的句子教会学生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和句子的基本结构等还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可以多做一些句型变换的练习,为写作储备足够的句型。告诉学生,写作时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要灵活地用完整的简单句将句意表达清楚,表示同一个话题时,尽量使用不同的写法。这样既能做到结构完整,又能使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同时又避免了句式呆板、重复引用,从而使文采显得更生动,也容易取得高分。

三、文章语法错漏多

学习语言的关键是学以致用,所以在书面表达中用好、用对语法知识是保证写好英语作文的一个重要前提。中考英语作文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

(一)时态、语态用错。

一般来说,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时态总是相同的。在日常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学会判断要写的文章应该主要用哪种时态。如:介绍人、事、物的现状常用一般现在时为主;写日记、记叙文常要介绍过去的情况,以一般过去时态为主;写信或发邮件邀请别人去做某事时常用一般将来时。

(二)基本语法结构不熟练。

中考英语作文中经常可以见到情态动词后面加上动词-ing形式的写法。部分学生对情态动词后面应该加上动词原形的结构非常不熟悉。还有不少人写进行时,往往只有动词现在分词,而漏掉了助动词be。学完这些基本语法结构后,老师需要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和小结,并通过大量的口头和笔头训练,让学生牢牢记住这些基本语法结构,并活学活用。四、用词不准,搭配不当

选用词语就是要准确表达思想。我们选用词语的原则是:使用有把握的会写的词语,但其含义、用法一定要符合题目意思。很多考生选用词语的错误常表现在: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词义(类)混淆、遗漏词语等方面。其中用词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短语搭配不当现象也相当普遍。

五、审题不慎,粗心失分

部分考生在写作前没有认真读题、审题,粗略看一下题目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动笔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背离主题,得分也较低。例如:2007年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要求写“你认为历史上最有用的发明物是什么?请列举最少三个理由。”考完英语后,笔者见到很多学生笑逐颜开,因为题目比他们想象的要容易,作文也比较好写,大家都觉得言之有物,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笔者改卷期间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审题不慎,写了“水”等不是发明物的东西,有的列举的理由不够三条或者理由不够充分,导致文章的档次和分数较低。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必须认真审题,充分利用提示材料等,弄清楚题目的含义和要以及文章重点内容,再把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详略得当完整地写出来。

六、句子衔接性差,常识性错误多

许多考生没有意识到文章中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不同的关系,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注意过渡词的运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显得句式单调、文采呆板。为了使句与句之间过渡顺畅、上下连贯、逻辑关系严谨,需要使用下列一些常见的过渡词,如: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first,second,或then,finally等;表示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and,so,but等并列连词。使用适当的衔接词既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行文更流畅,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更严谨,又增强了文章的可阅读性。

近年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大都采用总体评分法,包括整体印象、语言表达、词数规定以及卷面情况、语言流畅性等几方面内容。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要准确写出有效的信息点,争取加分点,不要过度自由发挥而乱加额外的信息点,考试时充分利用草稿纸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要尽量避免因粗心大意、卷面不整洁等原因造成扣分点。只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平时多注意两种语言的异同性,抓住写作要点,多写多练,在中考试场有限的时间内同样可以妙笔生花,写出精彩的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英语作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理论英语写作

Abstract:Metaphorisnotonlyarhetoricdevice,butamatterofthoughtandaction.ThepaperattemptstoapplytheconceptualmetaphortheorytotheteachingofEnglishwritingandfurtherproposesthatimportancebeattachedtodevelopingstudents’metaphoricalthinkinginEnglishwriting.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metaphoricalthinking;English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WeLive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和靶域(target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areatacrossroad.

例2.Therelationshipisn’tgoinganywhere.

例3.Ourrelationshipisoffthetrack.

例4.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ISA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ISUP,SADNESSISDOWN;MOREISUP,LESSISDOWN;HIGHSTATUSISUP,LOWSTATUSIS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amfeelingup.”,“Pricesaregoingup”,“Thetemperaturehasgonedown.”,“Benicetopeopleonyourwayup,becauseyouwillmeetthemonyourway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ISABUILDING;ARGUMENTISWAR”,“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building,frameworkofabuilding,constructabuilding,collapse,the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fiercewar,attacktheenemy,winthewar,bedefeatedinthe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gottheframeworkforasolidargument.

例6.Ifyoudon’tsupportyourargumentwithsolidfacts,thewholethingwillcollapse.

例7.Withinthegroundworkyou’vegot,youcanconstructaprettystrongargument.

例8.Heattackedmyargumentfiercely.

例9.Joesparednopainstodefendhisargument.

例10.Joewontheargumentwithher.

例11.Joewasdefeatedintheargument.

又如:“IDEASARE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canbedigested.

例13.Foodcanbeswallowedordevoured

例14.Foodcanbenourishing.

例15.Foodcanbespoon-fed.

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hasahardtimeswallowingnewideas.Hehastostewthemoverfordays.

例17.Wedon’tneedtospoon-feedourstudents.

例18.Hedevoursthebook.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FIELDSARE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shipiscomingintoview,Ihavehiminsight,he’soutofsightnow,that’sinthecenterofmyfieldof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AREFOOD,IDEASAREPEOPLE,IDEASAREPLANTS,IDEASAREPRODUCTS,IDEASARECOMMODITIES,IDEASARERESOURCE,IDEASAREMONEY,IDEASARE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Thestakeswerehigh.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takeherchancesandhavetheoperation.

例20.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Shecouldloseitall.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anteupandhavetheoperation.

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ISAGAMBLING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gotontheridewhenhedecidedtocampaignformayorofhissmalltown.Afterflipping,rolling,andshakingforthepublicforeightweeks,hefinallyfeltlikehewasincontrol.ButashewatchedtheexitpollsreportedonTV,heplummeted.Hehadlostina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ISA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flipping,rolling,shaking,plummeted,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professortoldmemyargumentwasshaky:asastudentofphysics,youhavetoconstructstrongerfoundationsforyourtheoreticalmodels.Usefactstosupportyourtheory.

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ARE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