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留学生活

美国留学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1篇

美国读大学,镀金还是扔钱?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选择了参加“洋高考”,出国读大学。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有近100万名考生放弃高考。有教育研究机构调查后表示,其中,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近20万人,而这一人数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长。

富裕的家长、眼界开阔的“95后”、火爆的中介市场、竞争激烈的国内就业环境,诸多因素让出国留学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留学的年龄越来越小。

高级定制的出国方案

“我们客户分布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如果说五六年前选择出国的高中生,往往是因为成绩不佳而迫于无奈出国留学,如今却不乏成绩优异绝对有实力考取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出国非常支持,都早早有了预算,在资金方面准备都是充足的。”留学中介北京澳际集团的咨询顾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美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高中生留学目的地的首选,到美国读本科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一半。

“高三应届毕业生想要出国留学,尤其是美国名校,除非一年前已未雨绸缪,否则临时抱佛脚基本没可能。”北京多家留学中介机构的咨询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 说。根据美国的教育制度,申请美国高校的中国高中生必须至少提前一年做升学准备。对于目前高二的学生而言,必须在2013年年底前考出合格的托福和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评估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高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指标)成绩,然后再准备申请2014年秋季入学。

每年寒暑假都是留学中介的业务旺季。记者在专门针对高中生的留学专场推介会上看到,中介机构都对小客户实行一对一的量身定做方案,通过参加“美国高考”SAT、“有条件录取”和社区大学路线等三套方案来确保他们拿到美国签证。

北京金吉利教育集团的咨询顾问向记者介绍,出国留学的大前提是必须有过硬的语言成绩,如果学生能考出较好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和SAT成绩,就可以申请美国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如果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申请学校之前考出相关成绩,成绩符合或基本符合美国大学的入学要求,则可选择到美国的大学先读语言课程,这种申请一般称为“有条件录取”。

而另一种方案则是让学生走“曲线救国”的社区大学路线。在美国没考上university(普通大学)的学生,有些会上Community College(社区大学)。美国的社区大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费比普通大学要低20%~80%,可以获得和普通大学同等的教育质量和学业资格。“社区大学申请时间短,入学灵活。普通大学需提前9~12个月申请,而社区大学一般只需要3~5个月就可以办理完所有手续。而且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在那里待两年,如果考试成绩是AA等级的,那还可以转学到本科大学。”中介的留学顾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去美国读大学,至少先准备150万元

高级定制完美方案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

首先就是昂贵的考试费用。因为考生在一年中可以参加多次考试、以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所以,一般想出国留学的高中生至少要参加两次托福和SAT考试。其中耗资最大的是参加SAT考试。

SAT在香港设有考点。据香港媒体统计,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总共有7300名考生在港参加SAT考试,其中大约7000名为内地考生,占比为95%以上。2008年10月至今,内地考生人数每年都在3万以上。

SAT一年有6次考试,也就是说,中国的高中生一年最多可以参加6次,最少要参加两次。

如果从北方城市飞一次香港,单人双程机票2000多元,即便一个家长陪同,一次考试仅机票就要花费约5000元。每逢SAT考试前夕,香港考点附近酒店的价格普涨40%左右,住一夜要花1200元人民币左右。再加上吃饭等花费,一次考试花2万元人民币很普遍。

此外,目前SAT课程“一对一”培训的价格是在600元/课时至800元/课时,考生如果想冲击SAT2200分(申请美国名校的基本分数线)以上的成绩,往往会选择培训80至100个课时,培训费6万元以上。即使选择较为便宜的小班授课,也要2万元左右。

其次则是中介费和由此衍生的服务费。一般来说,留学中介的费用要至少3.5万元以上,而申请学校费用则要根据申请学校的数量和具体学校另行计算,如果选择中介的一条龙打包服务,还要再追加费用,比如出国后的接机、安排住宿等等。

如果一切顺利,据记者估算,出国前一个学生就要花费大约20万元人民币。在美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一般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4年就是120万元。一个家庭要有百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才有底气选择去美国读大学。

想进名校,很难很难

带着支票、拿着中介量身定做的完美计划,有了语言成绩,就可以顺利登陆常春藤名校了?答案是:很难很难。

已经在美国某大学读大二的Simon提起自己在美国上大学的经历感触很深。当年他放弃了高考拿着双录取和社区大学的offer(录取通知)到了美国。“到了美国一看,所谓社区大学,就相当于咱们国内的大专,学院规模小得可怜,一般只有1~3层楼的规模。理论上说,学生在那里待两年,如果考试成绩是AA等级的,可以转学到本科大学,其实就是国内的专升本,但很难申请到名校,而且社区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学历找工作没有一点竞争力。中介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上可行,实际上真的很难。但由于已经花了很多钱,很多人还是选择继续读社区大学。”Simon说。

记者调查发现,美国的社区大学超过1200所,拥有1000多万名注册学生。一个曾在美国社区大学读过书的中国网友说,除了传统的适龄学生外,社区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边工作边读书的,60岁以上的大学生也很常见。

由于不甘心,Simon放弃了社区大学,和几个同学一起转到华盛顿的一个私立高中,打算从SAT考起,一定要向名校迈进。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跟中国最不同的是,SAT考试成绩只是美国学生申请大学的敲门砖之一,要想被大学录取还必须在高中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Simon有个同学,SAT成绩很好,但因为从不参与社会活动,也没有做过义工,结果没有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他。

至于美国的顶级名校,被录取的难度更大。学习成绩仅仅是考核的一部分指标,除学习优秀外,院校一般要求申请者在下述至少两个方面“能力超凡”:音乐、艺术、社会服务、领导才能及体育运动。此外,申请者有无“高贵的灵魂,独特的视角,孤傲的雄心”,也是考察的重点。

Simon告诉记者,和自己由同一家中介送去美国的6个孩子,只有两个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后,顺利地读了普通大学,其他的,有的就在社区大学,有的干脆回国了。“我们到现在都花了家里几十万了,心里压力其实很大的。即使读了大学,也不简单,课程压力也很大,如果考试不及格,废掉的例子很多,所以我现在才算走了一半。”Simon感慨地说。

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哈佛、耶鲁、康奈尔、哥大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学生退学率约为25%,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曾经的高分生。目前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的Alice告诉记者,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国外的大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和安排,而很多同学到了美国,连最起码的coffee都不会买……在学校做不出论文、无法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作业、不知道怎么做Presentation(报告),很难适应美国的大学生活。

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一个美国家庭

在美国的留学生活,让许多中国学生尝尽了苦头,但美国却尝到了“留学经济”的甜头。

6月16日,纽约市长彭博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称,移民经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新动力,他呼吁美国政府改革移民政策,“每个学习科学、技术、数学和工程的毕业生都应该在领取毕业证书之时得到一张美国绿卡。”

据美国《侨报》报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留学生为美国经济的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提供了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留学经济”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2篇

毕竟,现在和过去,去美国留学都是很多非美国人的一个梦想。而且在美国的很多事情,一些在国内的人和许多准备去留学的人都是不很清楚了解的。为此,很多在美国读书回国的留学生都会被亲友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一下这些问题,笔者请已经去美国读研究生一年的一位女学生做个简要回答。

问:从一年的留学生活里,感觉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有什么最大的不同?

答: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有一个共识,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最大的不同便是美国大学更加灵活、自由。这里讲的灵活、自由是指点老师教授学生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吃力,考试之前有的老师会给划重点、考点。但是美国一切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资料要自己去图书馆查,没现成的书,更没有老师给划什么重点、考点。

考试是教授出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要认真听每一堂课,记好笔记,参与课堂互动,再去图书馆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

考试结果按照A、B、C、D等等级划分,不像在国内以百分制计算。而且老师不会按照学生的成绩去分什么优等生和差等生。

问:美国大学的学制一般是怎么样的?

答:美国的大学和中国的大学从学制安排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开学时间和放假的时间。一般来讲,美国大学分春季、秋季和夏季三个阶段,一共有4个学期(其中夏季含有两个学期)。春季从1月至5月,秋季9月至12月,夏季每个学期大约1个月多。例如暑假,对中国学生来讲那可真是一个“悠长假期”,有的学生在5月底,晚的也能在6月初,就能回到中国过暑假了。有的中国留学生在8月中旬回美国,准备新学期开学。

问:在美国读书轻松吗?

答:并不轻松。上学期间,每天的作息时间可以由学生自由安排的,学校无统一安排。有的留学生每晚一两点才休息,12点睡觉的可能都要算是早的了。这可能是因为在美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花的时间会较长,不像在国内有的学生抄抄书、抄同学的作业就能交差了。很多作业都是论文,有的论文是几个同学一起完成的,有的要独立完成。早上起床的时候看个人的习惯,一般在早上七八点钟。

问:开学的时候,你是怎么进行选课的?有什么技巧吗?

答:这并不难,有些同学认为选不好课影响学业。其实选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兴趣。技巧谈不上。

问:同班的同学相处融洽吗?

答:和中国不一样的是,这里基本没有班级的划分。该上什么课了,就去什么地方,从不像在国内那样四年就在一个教室里。不过同学们不论来自何方,相处都是不错的。

问:食宿和其他花费方面,能否简介一下?

答:平时的一日三餐,自己做,能省下不少钱,从味道上也更可口。

同学们选择住校内的宿舍,或是在校外自己租房。校内的宿舍包伙食,比较贵。如果经济上不太富裕,还是自己找房子住划算。既可以找美国家庭出租的房子,也可以和几个同学一起合租。

其他的花费,除了必须购买的保险,也没什么了。

和国内一样,时间长了,每个月的花费也就相对稳定。再者,都是成年人,也不会乱花钱。

问:同样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是不是都要打工?

答:中国同学,如果是拿到全额奖学金的话,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就不成问题,有的连工都不用打,如果每月计划好了怎么花钱,还能攒下一部分。因为每个月的支出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学校发的奖学金肯定够生活费用。

如果是那种纯自费的学生,他们会在校外打工,比如餐馆,因为餐馆的工好找。

问:作为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你为什么还要打工呢?

答:打工也分好多种,国内有些人一想在国外打工,立刻联想到在餐馆端盘子、洗盘子。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误解了在国外的打工。有的同学在国内就是文体积极分子,出了国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教美国人打乒乓球、太极、书法、汉语,干什么的都有。

读研究生,学校安排我做本科生的助教,这是规定。虽然也属于打工,但是很轻松,而且在入学的时候学校还给我们这些将担任助教的学生进行了培训。

问:在大学的中国同学里,学什么专业的人多?

答:还是学理科的中国同学多,尤其是物理、化学。像我这样学文科的不是很多。

问:没有回中国的中国同学们,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答:这些同学一般是在自学,有的也给教授干活。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3篇

但是,在美国读书,这本身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我最终还是去美国的学校拿了一个学位。当然,我同学中是有“留学生”的。

今天我在这里所谈的对留学生活的了解,都是道听途说的。尤其关于什么专业在美国比较吃香,估计在美国呆个一年半载的都清楚――早就说过文科生比较难。

如果你不是那种家产万贯出来玩的留学生,那么,要说苦,那也是真苦――自己一个人离乡背井单打独斗,特别是一个女孩子,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得靠自己,就更为艰难。

家庭不同,境遇不同

我在美国认识一个中国女孩,这个女孩有些背景,父母都是外交部的,对一些中央级的知名人物都是称叔道伯的,大使馆的外交官都是她叫“哥”的。女孩当初留学, 她奶奶(这位奶奶是一个著名的儿童女作家的同学)拿出压箱子底的存货(这个大小姐家是满贵族),让这个女孩读本科完全自费,也不用打一天工。

中国女孩住的是美国大学生住的公寓 (一般留学生嫌贵,都住校外自己和别人合租的房子),这大小姐本人也是盘儿亮(曾经被某著名画家画在帆布上),条儿也曾经顺(现在略微发福,不过还好)。可是遇到在外搬家这种事情,还要麻烦男生,结果被对方以看电影为条件――这可让大小姐面子过不去――“你以为你是谁啊?也不照照镜子……想当初在国内,多少富贵子弟排队都约不着她,到这里来让你们占便宜?”。说实在的,我也有点为她抱不平――这些男生咋都这么实用主义点?

当然,像这个中国大小姐只遇到这种事情还是算好的,起码不用像其他留学生那样去打工了。然而,我所见到的另一个女孩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个女孩家境在国内属于贫困之类。贫困女孩是自己来美读文科博士的,其前途就不用说了――据说这个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美国就算找到了工作,年薪也不过那么3―4万美金。

加之像这种专业本身也难读,因为文科语言要求高,读写的东西特别多。再加上和导师的关系以及转学等诸多事情,让人本身就疲以应付。而且听说读博士也不是奖学金一包到底(有的是),有时候没有奖学金还得去打工――一般都是在中餐馆打工了。你想想,自己一个姑娘家独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要独自面对并解决诸多生活与学习中的琐事儿,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个贫困女孩当初就在福建人开的一家中餐馆里打工,但是这家福建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博士又怎么啦?人家老爸偷渡来的,拼了10年老命才给自己挣下了这个美国身份(绿卡),给家人挣下了这个馆子(显然,有博士嫁给厨子当老板娘的也不是没有)。”既便你是博士,也还是得到人家这里找饭吃,所以,现实是比较残酷的,干不好一样得挨骂;而干好了,也一样还得受点欺负,谁让你自以为高一等了。结果,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这个贫困的博士姑娘大半夜坐在餐馆外面哭,把警察都招来了。

上面仅仅列举了几个较鲜明对比的例子。这就不奇怪我们看到的在美国留学的某些现象――有些女孩早早找了对象,早早同了居。也许,家在外地的人都有这个体会――都想早早有个自己的家――那些曾经北漂的著名女明星们不也这样说过?

然而,这只是女生留学的一个现实状况,男生生活上就不必说了。主要点还是对于他们自己学业上的问题很关键。比如,所学的专业不好,那么毕业了就得失业回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归变海待。也有博士到了年头论文过不了关的,那就更别想毕业了,有的连工作都找到了很久,博士论文还没通过,谁知道何年何月?如果和老板,也就是跟他们导师的关系相处不好的话,要想顺利毕业就更麻烦了。

当然,留学的过程通常都是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所学的专业不是太差,都能有个善终。

文科留学生,劫后余生的痛

我在美国早就听说过读文科生比较难。美国《明报》也曾于2007年11月26日发表过《中国文科留学生面临“两难关”》的文章。文中提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日增,其中多数就读的是计算机及数理化等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的留学生仅占很少比例。与理工科留学生相比,文科留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大得多。而当时有一名文科留学生在北美华人经常访问的网站“未名空间”发出一张求助帖,历数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请求网友给予帮助。该文帖出后迅速引发众多有相同经历与痛苦的同病相怜者响应,从而引发了一场对文科留学生命运的大讨论。

在这篇题为“这一站,我能否熬过”的文章里,这位署名为hardstones的网友说,自己是文科在读硕士,目前已经读到第三学期,“基本上感觉在崩溃的边缘”,每次大的作业或者考试结束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有劫后余生的痛”。

这篇文章帖出后,得到众多网友热烈响应,除了给予鼓励之外,也有许多人跟着大吐苦水。许多人都称,相对于理工科留学生,文科留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因为数理化本身就是中国人的强项,在和本土学生竞争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是文科对语言的要求特别高,许多留学生虽然他的英文在中国人里相比本身已经算是佼佼者,但是要实打实地用英语和本土学生竞争,便显得十分困难。

由于它和理工科的课程设置不同,通常情况下,文科的许多课程都是小规模的Seminar,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但是许多没有在英语语言环境里生活过的留学生刚到美国时完全听不懂,根本无法参加讨论。加之口语不流利,即使听懂了别人的讨论,自己有想法也无法流畅表达。

一位署名Ginn的网友回帖说,第一次上课,老师留了作业,但是自己完全没听懂,根本不知道有作业。直到下次上课,人人都交了作业,才慌起来。Ginn说自己经常3个小时的课上下来,完全lost(迷失)。“别人热烈地讨论响应,或者为一个笑话大笑,而我完全像个局外人。每次看到别人一起大笑的时候,就赶紧在脸上挤出一个悲哀的笑容……”。

而文科留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交。一方面,因为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去结交朋友;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自信心受挫,许多人性格受到影响,变得孤僻。Ginn 说,自己的性格就改变了很多,变得不愿意和美国人交往,不愿意和美国人做朋友,不愿意去美国人的聚会,非常喜欢自我孤立。

另外,理工科学生多,在美国许多大学的数学、化学等系,经常有一半的人是中国人,而文科留学生总体数量较少,许多专业只有1―2个中国学生,留学生就更容易有孤单感。在某非盈利机构做见习心理医生的彭先生回忆说,上学的时候班里就自己一个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的 “理想”归宿

有这样一种现象,其实不说可能大家也心里明白――留学美国对女孩是一个最好的解决终身大事的途径,因为身边优秀的男生比比皆是。

有心计的女孩,当然要仔细挑挑,除了基本人品外,好专业就意味着将来好的家庭收入(这一点有些男孩挑女孩也会考虑的)――一般女孩都愿意留在美国,原因很多,这里先不一一道来。

至于男生,如果你只想找个漂亮的,要么别来美国,要么回国娶一个。因为,在我的见闻里,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女孩漂亮的不说没有但确实是很少。

一般走在街上的2个人,男的都要高大一点,长相要周正一点,女的在外貌上则一般都差,有的还会比对方差很多。如果你发现女生比男生长得好很多,那不用说,一定是从国内带来的或者刚娶来的。

当然,在美国倒是不必为了身份问题找老外。在我个人的观点里,我觉得找老外还是都有点儿勉为其难(这观点显然也不全对),否则,再怎么着对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怎么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怎么能放得开呢?比如你随便开个玩笑,老外他能笑得出来吗?反之亦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找个同样的留学生,2个人毕业后奋斗几年,也就什么都有了的,大有人在。

所以就上面的大致情况来分析,我个人总结并有了这样的归纳:美国比较适合相貌中等/丑陋,学习优良/优秀,适应能力中等/强的女孩子来。

一般的“留学生”,如果没在餐馆端过盘子,那么他们的老婆或者老公也端过。

餐馆里到底是怎样的工作条件我就不提了,因为再详细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光看时间就觉得吓人――10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工作的!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4篇

抵达美国的第一天,我们五个留学生就商量一起去图书馆转转,据说美国人的阅读量在全球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而美国国会图书馆就位于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离我们的住处十分近。大家一拍即合,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径直走向了图书馆。

国会图书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建筑风格,颇有古典韵味。我们迫不及待地办理了免费阅读证,就钻进了书的海洋。

图书馆的服务台离阅览室非常远,但工作人员说话还是轻声细语。也许是我们去得比较早,阅览室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人。每个人都专注于眼前的书籍,丝毫不在意刚进来的人。所有阅览室都配有一个隔音的电话间,方便有急事的人打电话。这一点倒是很贴心。整个阅览室十分安静,我们也找好座位安静地享受起这美妙的读书时光。

刚开始的几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没有熟悉,也没有熟识的朋友,便整天地泡在国会图书馆里,日子过得也算充实。慢慢地,其他同学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新乐趣,只剩下我还泡在书的世界里。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读书读到图书馆关门。当我拿着几本借出来的书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突然叫住了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慌张地向他解释,我符合借书的所有程序。谁知他告诉我,他叫住我是为了给我奖励。原来美国文化部有规定,每一个在图书馆读书时间最长的人将由图书馆自行奖励。而勤奋的我也就成了这个月的冠军,虽然奖品只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但是让我颇为自豪。大家看到我从图书馆拿到的奖品都羡慕不已,连我们的老师也在课堂上表扬了我的读书精神。

后来,随着课程和学校活动的增多,我们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起来。我只好把书籍从图书馆借出来,带回宿舍品读。就在我的留学生涯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几本书还没来得及还,就连忙冲到了图书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我的借阅资料后,一脸无奈地告诉我说:“很抱歉,先生。您的借书时间已经超过我们规定的归还期限了。您需要支付我们的超时费用10美元。”我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想想自己毕竟违反了人家的明文规定。他看着我无奈地掏出10美元放在柜台上,反而微笑地问:“先生,您是第一次借书超时吧?”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我们这里还有一条弥补规定,超时借书要罚款,但是罚款却可以用读书时长来抵消。读一小时可抵消两美元。也就是说您只需在今天闭馆之前读五个小时的书就可以了。”我一听还有这么一条有意思的处罚,立马喜不自禁地收起钱,说了谢谢后就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阅览室。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5篇

作为一个穷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我的所有家具都是旧货。从便宜的床、沙发、书架到倒了不知几手的汽车,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有一半是淘来的便宜货。

当时我淘货的渠道有两个。一是中国留学生自己的邮件群(maillist),加入之后,贴个消息、广告,群里的同学都能看见。这个群的好处很明显,中国学生群体就这么百十来号人,大家互相都熟,淘货的话成交率高。二是Craigslist网站,它类似于国内的58同城,是大型免费分类广告网站,也是二手货交易平台。在这个网站淘货的好处是资源丰富,你想要的东西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不好的地方是有时货主所在的地点离你很远,你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取货。

我的车是在邮件群里淘来的,是一个师兄毕业时卖给我的。这辆车尽管已经开了十年,但性能保持得不错,而且也省油,我的入手价是1900美元,开了六年,没有大修过。毕业时,我又把这辆车以15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相当于400美元租了六年车。这辆车各方面都很好,就是由于年头太长,车上的漆掉了一些,斑斑驳驳的,以至于总被路边打工洗车的学生看上,害得我老得解释:那些不是污渍,只是斑点而已。

我在Craigslist上买的东西就多了去了,其中最有趣的是台缝纫机。我妻子跟随我陪读,她平日里没什么事情做,喜欢摆弄些生活艺术的玩意儿。有一天,她忽然想要搞些缝纫的活儿。这可让我犯了难。要知道,缝纫机这种东西别说在美国,就连在中国也很少有人用了。况且我们在美国住的地方是个大学城,荒郊野岭的,买块布都费劲,更别说缝纫机了。

我教她用Craigslist,让她在这个网站上找找。当时我心想,过了两天热乎劲儿,估计她找不到也就消停了。谁想到,这个姑娘甚是执着,几乎每天都要在上头看两眼缝纫机的消息。过了20多天,她刚一打开网页,就叫了起来:“有了有了!”我一看,竟然真有人回复她:“我有缝纫机,20美元卖,你们来自取。”再一看地址,20公里以外。

卖家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更加偏僻的小镇,全镇有三条街,住户不到两千人,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颇有些告别江湖后隐居于此的架势。我们循着地图来到卖家门口,摁完门铃,等了一会儿,只见开门的是位白发老人。老人看见我们,满脸笑容:“啊,你们终于来了。快进屋,缝纫机就在那里……我应该帮你们搬上车,但是我岁数大了,它又实在太沉,所以你们只能自己搬了。”

我吃力地把缝纫机搬到车上,给了他20美元。不过,我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于是问道:“您怎么会有台缝纫机啊?”“它是我妻子留下的,她去世有些年了,我一直没舍得扔掉。但后来想通了,毕竟用不着啊,留着也没用,扔了又可惜,总想找个人卖了。可这东西白送都没人要啊,谁知道你们竟然需要这个,哈哈。”听完他的解释,我们也跟着笑了,我告诉他:“那它还真的很有纪念意义!您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用它的。”后来,我妻子用这个缝纫机做了不少东西,我们在联欢会上演小品用的宽袍大袖的古装就是她用缝纫机完成的大作。

每次想到这个缝纫机,我都能想起那位寡居老人,不知道他过世的爱人曾用缝纫机为他做过什么。更令我好奇的是,这个缝纫机是不是也是他们淘来的旧货呢?想到这里,我想起丰子恺在他的《大账簿》里曾经写过:“我仿佛看见一册极大的大账簿,簿中详细记载着宇宙间世界上一切物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因果果。”那些旧货流水般在不同主人、不同空间之间转换,不也正是如此,属于那本掌管宇宙万物的大账簿么?我的斑驳小车现在是否依然行驶在弗吉尼亚的country road上?我那张破旧的单人床放在哪个新来的留学生的卧室中了?我那曾经满是哲学书籍的书架上的书现在是不是全都变成儿童绘本了呢?特别是那台缝纫机,经过多次流转,又到了哪个心灵手巧之人的手中,变幻出一件件充满爱意的衣装了呢?

淘旧货是留学生活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却为我带来了无限乐趣和思考。

生活在美国对于喜欢电影的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每当最新影片上映,国内的同学还在焦急等待网上的盗版资源的时候,留美的同学已经能第一时间去影院观影了,这是一种绝佳的享受。但是,比起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美国小城市电影院的设施要落后许多,观影条件也差不少。离我读书的学校最近的一家IMAX影院位于200公里以外。全市影院很少,而且设备还经常出故障。

有一次周末,我和几个朋友结伴去观看一部新上映的3D大片,影片刚播了五分钟,不知是拷贝的文件有问题,还是放映机出了故障,画面竟然停了下来,好像看网络电视时忽然断网了一样。于是大家开始默默等待,一分钟过去,两分钟过去,等了足足五分钟,画面才重新活动起来。让我惊奇的是,整个等待过程,除了低声交谈,竟然没有人大声抱怨,也不知是美国人素质高,还是他们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

影片接着播了大约五分钟左右,开始有了战争场景,里面炮火纷飞,各种音效震耳欲聋,其中还有火警的声音……不对,怎么火警一直不停呢?忽然,大家反应过来,原来那不是电影声效,而是电影院的报警器在响!

我们只得堵着耳朵走出放映厅。等了十分钟左右,工作人员很抱歉地说,影院里并没有火情,而是报警器发生了故障。不过影院很人性,给大家两个选择,继续看完电影或是退票。我们选择了退票回家:折腾这么两回之后,再好看的大片都会大打折扣。

在美国看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服务够“简单”,一切都如美国人的风格,追求实用,不搞花哨东西,甚至服务人员的数量都少到刚刚好。

有一次,我选了一场中午场的电影,12点开始放映,都到11:50了,影院大门还没开。我正纳闷,一个学生模样的服务生从里面把门打开,说自己刚才在拖地,没看见我。哦,原来是个实习保洁员。我径直向售票口走去,只见那个保洁员飞奔过去,走进售票间,问我:“请问您看哪部电影?”我愣了一下,心想原来做保洁是她临时帮忙,真正的工作是售票员。选好了电影票,我拿着票向影厅走去,只听“腾腾腾”一阵脚步声,那个售票员又跑到了检票口的位置,满脸微笑,迎接来检票的我。我这回真的纳闷儿了:“你们这儿只有你一个员工吗?”只见她答道:“是啊,今天不是周末,本来人就不多,要太多员工也没用啊。”“那待会儿我进去后,放映员是……”“也是我呀!”

我早已忘了那天看的电影的名字,但却牢牢记住了这位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小姑娘。

电影院里的火警一事也让我联想到美国生活中看似很小实则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无处不在又时不时小题大做的报警器。

时常看美剧的人会有印象,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中,楼房外头都“裹着”铁质的一圈圈梯子。虽然样子不好看,但这些梯子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救火。遇到火灾时,无论是住户还是消防队员,都可以使用这些防火梯。

防火是美国住宅中极为重视的一项安全要素。每个住户,尤其是厨房附近,必须配备报警器。这些报警器极为敏感,有一点烟雾征兆便会响起刺耳的声音。这对于从中国来的学生而言却是一个问题,因为炒菜的油烟动不动就触发报警系统。可能每个留学美国的中国孩子都有与这些报警器斗智斗勇的经历,这也算是生活中的趣味所在。

和美国人的做饭习惯不同,中国留学生们大都喜欢炒菜,油烟一大,就必须面对报警器的“威胁”。按照美国法律,报警器是绝对不能拆卸的,否则要受到严厉惩罚。我曾经使用过一种办法,用塑料袋将嵌在天花板上的报警器裹起来,这也受到了房东的警告。后来,每到炒菜有油烟的时候,我都要和室友配合,一方炒菜,把抽油烟机开到最大,另一方则在报警器下面一个劲儿扇扇子,把油烟控制在报警器的有效范围之外,避免它和报警器亲密接触。这个做法很有效,而且有助于激发食欲,毕竟一直不停地扇扇子还是挺消耗体力的。

如果说单个公寓房的报警器你尚能想办法不让它响,那整座楼连通的火警系统有时就让人颇为抓狂了。我曾住过一年学校宿舍,几十间宿舍,只要有一间报警,所有房间的报警器都会跟着一起响,就好像婴儿房一样,一个孩子哭闹起来,其余孩子也跟着哭,往往导致哭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