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望洞庭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优化朗读,启动学生情感引擎

优化朗读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朗读形式,不仅能够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热情,对其情感发动也有重要推进力。

1.精选朗读形式

强化古诗词朗读,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共性认知。为提升学生朗读古诗词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对朗读形式进行创新和改进,自由朗读、同桌对读、小组内轮读、小组内竞赛读、班级内示范朗读、自制配乐朗读音频等,都属于古诗词朗读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作出合理选择,以提升古诗词教学感知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加强古诗词朗读势在必行。

2.强化朗读情感

教师要求学生展开古诗词朗读时,需要关注情感投入。古诗词要讲究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的把握,而情感投入是关键因素。古诗词描绘的特定意境,需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渐体验和感知,只有赋予丰富的情感,才能提升朗读技巧。古诗描绘意境不同,需要读者给出不同的情感,探索诗词情感基调,这对提升朗读品质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朗读古诗时,很容易陷入一种固化的节奏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出朗读指导。如《咏柳》朗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并让学生讨论老师朗读的特点。学生发言踊跃,有学生认为,老师朗读情感丰富,声音响亮;也有学生说,老师朗读重音、节奏把握都很到位,声音具有穿透力。教师让学生自由展示朗读,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轮番朗读,组长组织成员进行集体评价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出引导帮助。活动结束后,教师抽查学生朗读情况,学生大都表现良好,能够很好地把握朗读节奏、重音、语速、情感等要素,朗读训练效果显著。

教师给学生示范朗读并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朗读肯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从哪些地方展开学习,如何操作,这是学生大多不清楚的。通过集体讨论,学习方向逐渐明确,学习效果也会展现出来。教师让学生分组展开轮读,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展示机会,这对提升学生朗读技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深度理解古诗内涵也有积极作用。

二、创新情境,激活学生感知思维

古诗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展开多元思维创造环境,顺利启动学生多元认知意识。

1.丰富教学情境

古诗词情境性较为鲜明,如果教师在具体施教中,能够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升学生感知品质有积极帮助。教师示范朗读、生动讲解、故事导入、多媒体展示等,都可以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能够展示丰富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材料,为学生多种感官提供激发力量,促使学生快速调整情感投放策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正面能量。

2.关注个性差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因为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悟性、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差距,对古诗词的感知也呈现多元化,教师要关注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诉求,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覆盖面。古诗为我们展示丰富学习感知视野,教师要展开个性化设计,引导学生发动情感力量,深入古诗内质核心地方,探索作者情感纵深,以引发更为广泛的情感共鸣,为古诗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习《春日》这首诗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和煦的春风、明媚的春日、多彩的花朵,多种春色春景的汇集,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绪。教师发动学生搜集关于“春”的词语,学生学习情绪顿时被点燃,争先恐后地发言:早春、新春、春风、春雨、春色、春草、春雷、迎春花、春回大地、春到人间、春风送暖、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教师继续发动学生搜集关于“春”的佳句名诗,学生参与热情更为高涨。有学生展示: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引入《春日》学习,学生先自主阅读,教师给出重点讲解,很快就形成诵读,学生对古诗内涵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

从学生表现可以看出,教教学设计是适当的。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为学生思维启动创造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名句,为文本学习形成良好铺垫。因为《春日》描绘的景色都是怡人的,前期展开准备是必要的,不仅丰富了学生情感维度,也增加了学生认知积累,为下面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切入机会。

三、升级训练,塑造学生诗情画意

升级古诗教学课堂训练,扩大学生古诗积累域度,能够丰富学生古诗认知视野,塑造学生诗情画意情感维度。

1.描绘文本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古诗,或充满童趣、或蕴含深意、或灵动描绘、或情感丰富,为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认知,教师不妨发动学生展开描绘文本活动,针对古诗描绘,让学生画一画、绘一绘,用学生眼光解读古诗内涵,发动学生想象思维,对古诗展开个性解读,学生学习思维自然启动,思想情感自然投入,从实践中形成学习感知,其学习认知自然呈现灵动性、深刻性。

2.拓展积累域度

小学教材古诗内容有限,教师要求学生熟记背诵之后,还要继续拓展学生学习视野,让学生课外搜集整理古诗学习资源,并进行一定量的背诵积累,这对提升学生古诗感知品质有重要帮助。小学生在幼儿园时,家长大多会让其背诵古诗,这说明学生古诗基础是比较丰实的。教师要针对性发动,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背诵记忆,通过量的积累,最后达成质的改变,丰富学生古诗积累,为学生情感升华提供有力支持。

在学习《望洞庭》这首诗时,教师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介绍洞庭湖。学生很快就做好了准备,有学生这样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关于洞庭湖美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介绍得相当精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经典名句。教师引入《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教师提问,如何从视觉角度来理解呢?学生积极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见解:“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二者融为一体,显得和谐温馨。”教师让学生搜集关于秋月的古诗句,学生有课前准备,快速进行展示:“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花”。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学习感知诗句内涵,并进行拓展积累。

教师发动学生搜集资料介绍洞庭湖情况,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机会。学生手中占有一定信息资源,如教辅书籍、教材文本、网络资源等,如果教师能够先期发动,势必能够形成重要教学激发动力,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教材文本古诗内容较少,教师有了拓展意识,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实践机会,还能够成功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实践认知,塑造学生诗情画意。

望洞庭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教学学习阶段

对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对课文作详细的讲解,深怕学生不理解文章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特别是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教师更是偏重于自己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呢?笔者根据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入手。

一、初读阶段

初读阶段,是了解性阅读,要求学生对文章有个初步了解,对文章字句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不必太过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首先,范读正音。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朱熹说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教师可在课前范读或放范读录音,学生听读,让学生注意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的字音。学生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也不相同。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如“数”字,在《狼》一文中“又数刀毙之”,读“shù”,意为“几”;在《陈涉世家》一文中“扶苏以数谏故”,就读“shuò”,意为“屡次”。又如通假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说”通“悦”;“谁言汝多知乎”中“知”通“智”。还有一些词类活用而发生的音变现象,如“大楚兴,陈胜王”中“王”读“wàng”。对于这些特殊字词,诵读时要对学生特别提示,并及时纠正读错现象。

其次,疏通文句。文言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同一句话,在不同位置停顿,往往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句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一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二是指出一些容易读破的地方,予以明示。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明确其断句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能误断。再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齐地\方千里”、“日食饮\得无衰乎”等。文言文这类情况很多,教师须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基本上就可以理解句子的内容,粗浅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阶段

“研读”就是研究、揣摩文章的词句。研读阶段是在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疏通词句的过细工作。在理解、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脉络、篇章结构、思想内容作深入探究,这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

首先,细读课文,掌握词句。要求学生针对解读时发现的疑难字句,参阅有关注释,并搜寻记忆深处的有关信息反复揣摩,加以理解。有些学生在初读时,自以为读懂了,其实却不尽然,还得从头认真细读一番。细读时,弄清疑难字句,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等特殊句式。若通过细读,还不能理解,就要和同学探究,向教师请教。如《醉翁亭记》这篇散文,在采用骈文句式的同时,一连用了21个语助词“也”,并每每与“者”字相应,构成“……者……也”格式。那么,欧阳修为什么会运用这种格式呢?原来在古代汉语里,“……者……也”都用来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句。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大量运用这一格式,每每对景、对情作判断,作解释,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的身份,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高低跌宕的旋律,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的抑郁的抒情气氛。因此,要理解、体悟这篇文章就得弄懂、理解每一个“……者……也”的内涵。

其次,通读课文,探究文理。通读,是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脉络、篇章结构、思想内容作深入的探究。如阅读古典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应该深入探究叙事的结构层次(文章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是三层;邹忌的思想变化是三层;全部事态发展也是三层),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不同句式、不同语气中蕴含不同感情),内容剪裁的巧妙(全文共343个字,用284个字来写邹忌三问谁美和向齐王进谏两件大事,占70%篇幅,写齐王反应与纳谏效果的不足一百字里,只用一个字写齐王的态度,却不厌其烦罗列上、中、下三等奖的标准,实在是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由此可知,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领悟是深入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

三、诵读阶段

诵读,就是熟读成诵,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更高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诵,才能信手拈来,才能去粗存精,才能含英咀华。

首先,熟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归类、比较、整理,以不断加深印象,扩大积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的能力。主要是要善于联系旧知识,推知新知识;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句法规律,结合上下文,推断语意。但积累文言知识不同于现代汉语知识,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本就了解不多,而汉语的变迁又造成了语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依靠背诵,让学生熟读大量的课文来打好基础,以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目的。

其次,诵读。就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读课文。诵读时,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以领悟文章深邃的思想、精美的辞章、精巧的构思、独特的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掘课文中美的因素,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教学时应从语言入手,把准文笔特点,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平淡闲适、李清照的清丽典雅……引领学生自主感悟,主动采撷美的花朵,让学生主动接受情感美的陶冶,感悟思想的光华,倾心陶醉于课文中。

四、拓读阶段

拓读就是课内外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拓展,以达到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在新课授完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内容与课文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相似,难度相当的文言文,也可以选取一些与课文相关联的文言文来读,让学生课后阅读、分析、理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系统的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岳阳楼记》后,可以选取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登岳阳楼》、刘禹锡的《望洞庭》等名家的诗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来加深理解,拓展知识面,增加积累。

以上各个教学阶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读”开展教学,以“读”结束教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得到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升华、精神的陶冶,由此,形成了对文言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广州建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戏剧与影视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

文史春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