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题目

高考题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题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考题目

高考题目范文第1篇

2017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全国卷3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2017全国卷3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 高考40周年之我与高考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文字版】2017全国卷(三)高考作文:我与高考,让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谈下自己对高考的看法。【图片版】

高考题目范文第2篇

为何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能激发全国范围内激烈争辩的火爆话题?而无论是为之心悦诚服,还是咬牙切齿,可以肯定的是,高考作文的意义,并不仅只是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背景。一些观察者指出,高考作文是年轻人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的方式,真正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第一步,完成从学校这个小校园向社会这个大校园的顺利过渡。有识之士断言,作文题目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跳出选拔人才的范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性、公平性、适当性,更多的是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心态、价值观的未来走向,以及内部稳定和包容的程度。

此外,今天的高考作文,也越来越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多元化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日渐人性化的思考方式,并突出青年人对生活和青春的自省和体验。评论家李新地隐约摸索出其内在的轨迹:回避热点又暗合时代主题,逐步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转型,呼唤“绿色作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立足基础,兼顾发展,摆脱预设的强制逻辑和是非定论,摆脱八股化的思考和写作定势,真正促进了中国作文教学的改革和中国人文主义教育。

还有评论称,社会通过高考,把诸如《双赢的智慧》等呼应现实生活热点语汇的深刻题目交给年青一代,也体现了我们的教育者对青年人的信任和期望,对国家民族奋发振兴的热切盼望。去年上海的命题作文《忙》,明显对青年学生反思当今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浮躁心态予以厚望。有教育学者强调,引导学生以开放性思维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正符合眼下素质教育的初衷,将是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大势所趋。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键看文章怎么做

我认为这一次高考作文题目出得还不错,符合高中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平,同时又具有辨别实力高低的功能。我粗略看了一下,和其他省份的考题相比,广东卷体现出广东文化的宽容与务实,这一点难能可贵。另外《纪念》这个题目没有耗费考生许多精力去审题。审题能力固然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认为,对于即将成为本科生的考生来说,高考作文更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创造力、独特性、语言表达的通顺流畅富于文采。《纪念》这样的题目容易引发许多想象,既可抒情又能说理,务实、并有足够提升空间,是近几年来出得比较好的高考题目之一。

但也有美中不足。“文体不限”的要求显然对全面考察考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文笔是否通顺,逻辑思维是否连贯,都是不利的;如果真的有考生写了首诗,考官难以打分,更难取得一致意见。

所以,坦率地讲,作文题目本无好坏,关键是考生自身的逻辑能力、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还想说一点,教育部门统一规定语文教师不能就高考试题作任何公开的评论,这从维持考场秩序和考生情绪稳定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高考作文本身是一个公众话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任何人都有权发言,透明度更利于公众的知情与监督。如果题目有什么问题,不让语文老师发言,也不合情理。

王雨吟

邱华栋(《青年文学》执行主编):

广东的题目比北京好

我看到2005年高考北京的作文题目了,很不好。一方面空洞无物,另一方面又还要往死里限制文体,只准写议论文。“安”表示什么意思呢?提示上说,可以表示安宁、安定、安静,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别的?基本上没有了。我相信考生大部分写的就是这些内容。内容和文体这么一限制,考生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说假话、大话、空话。我们一边说要在作文教育里抵制这些假大空的东西,一边又用高考指挥棒来引导学生假大空,这就不光是作文教育的弊病了。

高考题目范文第3篇

12年前的199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中首先推出了“给话题”的作文命题,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与此前的作文题目相比,提示与鼓励开放的意图更鲜明,于是,高考作文题目的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也就更鲜明地展现出来。高考作文题目奏响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序曲,也使得高考作文题目更贴近了写作的本原意义。

一、洞悉高考作文题,与出题者“心有灵犀”

“给话题”的作文“元年”――1999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题目表现形式新颖,实质要求写的是“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或“我最熟悉的一件事”这类最传统的题目。

“移植记忆”的过程就是调动素材积累的过程。可以写“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记述经历”,可以写记述性文字;“编述故事”,可以写文学性作品;“抒发感情”,可以写抒情性诗文;“发表议论”,可以写论说性文章;“展开想象”,可以写任何形式的幻想。

2000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说出了永恒的真理,而“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更道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原因。

作文题目,门窗洞开,八面来风。此前此后,面对所有作文题目,都可以从这两个题目中得到启发。比如2001~2003年之间所出的高考作文题目:

2001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诚信”。怎么看待“诚信”?在何种条件下恪守诚信?在何种条件下抛掉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2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题目实质是要求考生把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任何人,做某件事之前、之中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写成作文。不同的心灵选择,见证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3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既可以是基于“诚信”的判断,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人们对“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认识各不相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生要写自己,还是哪位人、哪件事,那就只有移植相关的记忆了。

二、感悟生活真谛,与生活“浪花”共舞

生活,是高考作文永恒的话题,所有作文题目都在演绎、阐发这一主题: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传统来自历史,时尚通向未来。生活在时间长河中的人们,无不感受着新与旧的承递、碰撞和融合。

2004年,继上海市、北京市高考先后自主命题后,很多省市进入了自主命题的阶段。作文题形式百花齐放,归总起来有“给话题”“给标题”“给材料”三大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作文题目都是“生活”这条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或者是针对一种“传统”或“时尚”而提出,而建立其意义;或者直接包含着“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比如,2004年全国卷的“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5年上海卷的“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天津卷“留给明天”等等。

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就是“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懂得了生活和生命的考生,还有什么作文题目不能驾驭呢?

三、掌握作文题目出题态势,以不变应万变

2006年开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全国开始推行,高考作文题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代表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题目给出的,不再是一个话题或标题,而是一则材料。材料是一种生活场景的体现,题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型材料作文”是没有靶心的靶子。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此外,作文题目提出“根据要求写”,具体要求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也就是说,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选好角度”,即依照“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鼓励考生选择“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角度。

那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什么呢”?如201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介绍一条社会新闻,“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其范围类似于2001年全国卷作文题目“诚信”、2002年全国卷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这位业主的作为,当然也会使彩票销售和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卷作文题目);和谐社会人都应该这样,这自然也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2006年天津卷作文题目);但也可能有人会说“都什么时代了,到手的533万大奖不要,还自己去挣那点儿工资?”(2010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并且也可能出现在“鹿特丹世乒赛后师生们谈论的内容”之内(2011年北京卷作文题目)……

哪个角度最好?毋庸置疑,真情实感最好,“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最好。如何表达好自己已选择的最好的角度?这就要联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去写。

四、了解高中语文“课标”规定,在广阔天地里量力而为

高考题目范文第4篇

1、家风(相关近义词:家族、家教、仪式、作风、传承)

《古训如春风,从来德润身》《重温绿叶与根的情谊》

《家常菜,味浓情更浓》《后人乘凉不忘前人栽树》《传承好家规,涵养好家风》

《家风正,作风淳》《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2、初心(相关近义词:起点、目标)

《向出发的地方问求远行的智慧和力量》《起笔远大,收笔美丽》

《守住内心,勇于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

《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3、匠心(相关近义词:工艺、坚守)

《平和中渗透匠心》《重匠心强匠艺,锻造力量筑中国》

《让梦想开花,让人生增值》《从技不如技压群芳》

4、英雄(相关近义词:民族历史、信念、信仰、家国情怀)

《尊崇英雄,担当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大业》《守望红色信仰》

《赫赫有功与默默无闻》《敬畏历史,尊崇英雄》

《触摸历史的细节》《激活久藏于心的力量》《英雄者,国之干》《护佑历史,希冀未来》

《底色依旧,追求不变》《在时代需要的地方发挥的价值》

《余独好修以为常》《别让对历史的铭记毁于娱乐》

5、书籍(相关近义词:书店、阅读文化)

《纸质书一直都很“暖”》《文化积淀,沉积于心》《全民阅读,快乐你我》

《整饬人生的“精神牧场”》《一眼千年,与文化常谈》《千年文化,灼灼其华》

6、个人成长(相关近义词:理想、奋斗、品质)

《为成长付出,为成长助跑》《稳健前行,方有所成》《人生逐梦正当时》

《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惜物是一种美德》《有一种希望,叫“春笋般成长”》

《自信的气质格外迷人》《舒展青春该有的模样》

7、教育(相关近义词:学校、家庭、社会)

《为科学素质教育添新绿》《校园文化,点亮青葱年华》《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

《没有淬炼的教育毁掉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润物于无声之处》

《明天的责任,在今天你我的肩上》《让教育如春风拂面》

8、开放(相关近义词:科技、自信、走出去、引进来)

《开放,是一种自信》《越了解,越亲近》《四海同春:不以山海为远》《未来已来》

《国家发展有温度,人民幸福有质感》《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我听见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走进新时代“科学的春天”》《科技与人文的协奏曲》

9、法制(相关近义词:道德、规则、礼仪)

《让宪法之树长青》《每一个细微的权益都值得维护》《保护合法权益,护航青年成长》

《触得到的心安》《良法为好人撑腰》《为好人点赞,为好人撑腰》

《那些隽永不变的善良》《致敬每一份助力》《“凡”人“小”事之美》

《廓清道德的雾霾,绽放文明的鲜花》《立规矩与守规矩》

10、奋斗(相关近义词:目标、实践、斗志、青年力量)

《不用扬鞭自奋蹄》《画好人生的延长线》《起笔精彩,收笔饱满》

《稼穑蓬勃,梦想熠熠》《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脚踏实地为创造美好生活奋发作为》

《千帆竞发奋楫者进》《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你的努力是新时代的注脚》

11、乡村(相关近义词:乡土、乡贤、乡愁、振兴)

《奏响乡村振兴“四重奏”》《曙光在田埂跳跃》《归雁成行,乡村竞生辉》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乡音是永不过期的介绍信》

《乡村善治,为发展凝聚合力》《筑巢引凤,助力乡村》

12、生态(相关近义词:可持续发展、栖居、人与自然)

《好日子就在青山绿水中》《好生态带来好生活》《减量生活,点亮生活》

《凝聚生态共识》《让绿色包装生活》《莫让生态体验变成生态破坏》

13、民生(相关近义词:管理、治理、清理)

《一枝一叶总关情》《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百姓之心为己心》《治乱绳,不可急》《知百姓情,解难心事》

《生活的前景,内心的期待》《举措更有力,工作更精细》

《厚立为民之志,多积尺寸之功》《吹糠见米,久久为功》

14、文化(相关近义词:传承、自信,推介、坚守)

《文化,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文化味更浓郁,正能量更充沛》《当代中国的精神名片》

《拨动世界心弦的声音》《历史、现实与远方的交汇》

15、公益(相关近义词:爱心、慈善、普及、参与)

《当爱心“落”在指尖,促公益“融”入生活》《让公益意识成为孩子“心动力”》

《爱心传递,青春无悔》《公益不只是悲情更有快乐》

《行善有道,用情怀和方法两条腿走路》

16、人才(相关近义词:创新、智能、未来、创意)

《让惜才成为发展的气质》《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智能改变生活》《心创造带来新体验》《原创力是生命力》《希望在创新之转角》

《用制度创新护航诚信中国》《与虚拟世界保持距离》

《“强国一代”创新创业正当时》《小创造发挥大能量》《插上创意的翅膀》

《让特色成为亮色》

17、文明(相关近义词:修养)

《愈丰富,愈高贵》《审美随修养而进步》《做好他人眼中的风景》

18、亲子关系(相关近义词:养老、育儿)

《开心-舒心-顺心》《陪伴是的礼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不能缺席的“关爱”》《做好人生这道“作业”》《做好养老文章,托起“无忧夕阳”》

《物质上保障,精神上慰藉》《为爱找方法》《爱是平等,爱护是把关》

《爱上用心交织的生活》《“空巢”不空,心有阳光》

19、兼容并包(相关近义词:交流、融合)

《包容在心,共享成果》《多彩文明,多样交流》《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思辨(相关近义词:理性批判、困境、普通人、自我)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不妨按按“清零键”》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面观念》《莫以心为“网”役》

高考题目范文第5篇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一、“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根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是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卷,笔者发现39题(3)、(4)暴露出学生在两类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明显不足。

1.事实性知识掌握不牢。事实性知识主要是指重大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等。部分考生对这类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在简单的题目上失分,非常可惜。如39题(3),根据材料中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分别为1807年和1833年,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发生于该时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和“商品输出”等知识点。然而,许多考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掌握不准,将正确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误答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甚至有的考生直接回答“两次工业革命”,显然是错误的。

2.概念性知识理解不透。概念性知识是指历史学科中的一些抽象性的学科概念、原理和理论,它们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混淆。一些考生由于不能吃透基本的概念性知识而失分。如39题(3),部分考生混淆“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内涵,误答成“工业化”。“工业革命”指的是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的科技革命,“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考生回答后者“工业化”显然是不准确的。又如39题(4),仅部分考生答出“欧洲中心论”。通俗地讲,“欧洲中心论”即“欧洲优越论”,是指站在欧洲的立场上看世界,认为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这一概念性知识是上课老师必讲的内容,但学生并没有彻底理解这一概念的核心本质,导致知识迁移的失败。

二、“过程与方法”的欠缺

根据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通过阅卷,笔者发现39题(3)、(4)暴露出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存在欠缺。

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弱。一些考生不能从新材料中圈定关键字词,提取有效信息。如39题(3),部分考生无法圈定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1807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1833年”这两个关键信息点,因而未能联想到同一时期的工业革命,更未能推出“商品倾销”。很多考生误将“奴隶贸易”认为是关键信息,大谈特谈奴隶贸易的发展史,痛斥奴隶贸易无人性,殊不知已经离题甚远。又如39题(4),多数考生未能领会材料中“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的深层意思,因此他们多是摘抄材料中的原文,归纳不出“欧洲中心论”。

落笔作答的能力较差。考生平时在历史课堂上表现活跃,善于思考,乐于回答,但真正到高考落笔时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如:

1.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不突出。高考阅卷的标准非常严格,阅卷老师都紧扣关键信息点,踩点给分。因此,能否得分不在于写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写出得分点。如39题(3)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为“工业革命”和“商品输出”(或“商品销售市场”或“原料产地”)。即使开放型的题目39题(4),作答时也需要紧扣关键信息点才能得分。如:“欧洲中心论”(或“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得2分,“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得2分,“亚非拉被殖民被掠夺”得2分,“世界各地区的文明交流”(或“亚非拉对世界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得2分。这些关键信息点就是得分点,如果没有这些得分点,那么学生回答得再多也无用。有的考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要么没有得分点,要么用杂乱的信息掩盖得分点,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

2.评述性题目的思路不明确。39题(4)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这类评述性题目虽具有开放性,但也有基本的答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要评价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概括要求精练,点透本质,评价要求客观。第二步,阐释对这一观点的评价,阐释时要求多角度、史论结合。第三步,升华小结。笔者阅卷时发现,许多考生作答时根本不遵循这三步,部分考生虽遵循这三步,但具体阐释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其一,概括不出“欧洲中心论”这一观点,更不能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价(片面);其二,阐释时做不到史论结合。许多考生想到了回答亚非拉的作用,但他们仅将这句话摆在那里,泛泛而谈,并没有借助史实阐释亚非拉对世界经济所起的具体作用;其三,阐释时角度单一。考生能够想到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但很少有考生能想到亚非拉的作用和欧洲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其四,大多数考生缺少最后的升华小结,即使有也很难达到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审视的高度。

3.答题的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如39题(4),部分考生虽然能够理解材料中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也对该观点进行了简要评价,但他们因为评价的表述不准确而失分。如,有的考生回答“前面是正确的,后面是错误的”,有的回答“一部分正确,一部分错误”。还有的考生则失分在书写不规范上,如39题(3),有的考生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写成“一工”或“1工”,将两次工业革命写成“2工”或“二工”,将39题(4)的“片面”写成了“偏面”,等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偏颇

根据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涉及学生在认识历史及其相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兴趣、情绪、情感倾向和基本的价值标准,而高三学年则可具体化为学生对待高考的态度。这一态度体现在考生的高考备考、高考作答、考后三个阶段。这里,笔者主要想谈谈考生在高考作答时需要的态度――严谨和平常心。这一态度在卷面上就有直接的反映。尽管教师经常告诫考生认真对待高考,并告诉他们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从39题(3)、(4)的作答情况来看,考生的表现并非如老师所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书写过于潦草。我们并不苛求所有考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只是要求他们书写工整,以方便阅卷老师识别。但部分考生的字非但不漂亮,反而龙飞凤舞。这些字体常常需要阅卷老师瞪大眼睛仔细辨认,有的则需要阅卷老师大胆猜测和推理。

2.特殊试卷仍存在。特殊试卷指的是空白卷和乱画卷。39题(4)为开放性的题目,虽然得高分很难,但不得分也非易事,除非是空白卷。然而,我们看到,恰恰就是有部分学生一字不写。我们无法猜测这些考生当时的心理,不过但凡重视高考的学生都不会轻易交上白卷。另外,阅卷时我们还会发现个别考生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有的随手涂鸦,有的写上“谢谢老师”、“祝福老师”,甚至还有的考生长篇大论,胡扯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