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莲的心事

莲的心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莲的心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莲的心事范文第1篇

佛前的一朵青莲

曼妙的身姿

婉约婀娜

沐浴着清音梵唱

你安静地望向人间

来来往往的人群

可有前世的情缘

青灯古佛

羁绊不了你内心的狂野

清幽的江南

曾是你驻留的人间

只为一次不经意的擦肩

你在佛前跪了五百年

佛见犹怜

缘来缘去

感慨万千

莲的心事范文第2篇

连信是浙江简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社交软件。

连信是2014年上的一款基于地址位置和通讯录关系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基于通讯录,可以在连信中找到通讯录好友,进行聊天通信;基于地理位置,可以在连信发现附近的朋友,并添加为好友。连信支持用户使用文字、语音、视频通话、图片等多种消息类型进行沟通。

(来源:文章屋网 )

莲的心事范文第3篇

2005年春,笔者在某校刚担任初一(3)班班主任兼英语教师。一天中午,笔者发现自己班里的几名学生抬着一张书桌从教学楼前经过,上前询问后得知,班里的小Z同学决定退学,打算到外地去打工,同学们在帮她把桌椅搬回家(该校位于欠发达地区,学生上课用的桌椅由学生从家中带来)。笔者不愿让自己的学生小小年纪就辍学外出打工,便让小Z先留在学校,等自己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再与小Z一起商量是否应该退学。小Z虽不以为然,但碍于笔者的颜面,勉强留了下来。

笔者最初认为小Z要退学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家中经济困难;其二,学习成绩不好,产生了厌学心理。但经过调查后,笔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小Z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收入稳定;小Z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够理想,但在班级里处在中游略微偏下的水平,并未达到学习吃力的地步;近期,其家中也无重大变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决定离开充满彩虹般绚烂色彩的校园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据小Z的家长和同学介绍,小Z性格内向、羞赧,不善沟通,与同学交往少,课堂上从不与教师互动,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声音细若蚊鸣,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总是低着头……至于小Z为什么要退学,家长和同学们也想不明白,劝说过多次都未奏效。

综合分析小Z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其过于内向、自闭、自卑,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决定试一试用心理干预技术对小Z进行心理疏导,争取打开小Z的心结,即使最后不能将其留在校园,也不希望她带着心锁踏入社会。具体心理干预的过程如下。

一、晤谈

笔者将小Z约到自己的宿舍进行晤谈,期望通过晤谈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此外,借此建立与其进行良好沟通的

渠道。

1.确定晤谈方式

晤谈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方式(见表1)。结构化晤谈比较容易操作,可以事先拟定晤谈提纲,并按提纲内容依次讨论即可;非结构化晤谈不能事前拟定晤谈提纲,为了保证晤谈过程融洽、流畅、不冷场,接谈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详细了解受谈者的兴趣、爱好、平时关注的事物,从而掌握多个交流过程中的兴奋点,引导受谈者积极发言、积极沟通。为了拉近与小Z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容易打开心扉,笔者选择了非结构化晤谈方式。

2.与晤谈对象同化

晤谈过程中,接谈者要积极寻找自身与受谈者之间的交集,使自己与晤谈对象同化,这样更容易消除受谈者的戒备心理,更容易让受谈者将自身真实的想法向接谈者倾诉。

笔者在晤谈过程中,抓住自己也曾与小Z一样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共同点,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小学、初中时都曾留级,小学时还曾因为成绩差被老师嘲笑,并因此在心中留下阴影(小学老师曾嘲笑自己成绩差还穿新衣服,导致笔者在小学阶段再也没有穿过新衣服上学)的往事。

小Z听到自己一直崇敬的老师竟然也曾是“差生”,甚至还留过级,表示很惊讶,对于老师能向自己吐露当年的“迨隆北硎靖卸,尤其听到老师作为“差生”受到的种种委屈和痛苦的感受时特别有同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于是小Z也放下往日的羞赧,开始向笔者述说自己的境况。

小Z当时13周岁,家中条件尚可,但父母均偏爱小Z的哥哥(在当地重点高中读书,成绩优异)。父亲在外地务工,很少过问小Z的生活和学习;母亲留在家中照顾小Z的生活,但总是拿小Z与其哥哥进行比较,并骂小Z笨、成绩差、是家中的累赘,让小Z感到自己在家中一无是处。在学校,小Z因为成绩一般,不受老师的关注,同时由于内向、不善沟通、与同学交往少,在同学中也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小Z非常自卑,认为自己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是一个失败者,自己在这里没有任何前途,与其再这样耗下去,不如到外面闯一闯,或许境遇会好一点。

3.倾听

晤谈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受谈者的倾诉,更不要急于否定受谈者言语中的逻辑、情理错误。因为晤谈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受谈者打开心扉,草率的否定会让受谈者产生挫折感,进而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这对后续的心理疏导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笔者听了小Z的讲述后很理解小Z的感受,但小Z言语中颠倒因果的逻辑错误也十分明显。小Z内向、自闭、自卑是其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其自身不作改变,仅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她的境况怎么可能会发生好转?更何况一个13岁的小女孩真的能面对比学校更复杂的社会?

为了不让小Z产生抵触情绪和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封闭),便于后续心理干预手段的实施,笔者没有马上对小Z的想法进行反驳和纠正,而是告诉小Z,老师理解小Z的处境,但既然小Z将问题告诉了自己,小Z的问题就变成了老师和小Z两个人共同的问题,又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老师也需要时间好好去琢磨和想办法,所以小Z要给老师一些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在两个人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前,小Z要继续留在学校,同时充分信任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对此,小Z欣然接受,也认为理当如此。

二、诊断

晤谈结束后,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问题诊断。首先根据学生的问题症候确定其存在的关键心理问题;然后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自身四个维度来诊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强化因素(见上页图1)。

三、设计心理疏导方案并实施

完成诊断后,就要着手设计心理疏导方案。在此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具体的心理干预技术,其中最常见心理干预技术有两类,分别是认知疗法(包括列举认知歪曲、检验假设、认识自动思维、三栏笔记法等认知技术)和行为疗法(包括等级任务安排、日常活动计划、掌握和愉快评估等行为技术),这些心理干预技术的详细操作方法有很多书籍中有专门介绍,教师们经过简单的学习和训练即可掌握,本文不再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各种心理干预技术会交叉配合使用。

针对小Z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三个层面的心理疏导措施。

第一个层面,采用“检验假设”“列举认知歪曲”等认知技术,纠正小Z已产生的错误认知。

制订方案后,笔者又多次找小Z进行晤谈并实施心理疏导,针对小Z认为“我学习成绩不好,以后肯定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的想法进行了假设检验,以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笔者小学、初中时成绩不好,但始终不放弃,经过不断的努力,作为“差生”不但考上了高中和大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还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小Z母亲不疼爱自己、厌弃自己等歪曲认知进行了剖析,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帮助小Z发现母亲对她的责骂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式的爱,小Z将母亲对自己的所有数落、牢骚都看成对自己的轻视和刁难,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自动思维,是对母亲的下意识的误解……

通过多次心理疏导和心理按摩,小Z对自己、家庭、亲人在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改观,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母亲和家庭充满误解,也不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前途渺茫。

第二个层面,采用“等级任务安排”等行为技术帮助小Z树立自信心。

笔者从自己讲授的英语课程入手,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为小Z设计了一组任务(见表2),在给予全力支持的情况下让小Z稳扎稳打、逐项完成她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难度跃升式的行为实践,小Z获得了比认知疗法更深刻的心理体验。在一次次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之后,小Z彻底改变了对自我的歪曲认知,恢复了自信,退学的念头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第三个层面,消除外部催生和强化小Z心理问题的各种客观因素。

为了辅助和巩固心理疏导的成果,除了对心理疏导对象内在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外,对心理问题外部的诱发因素和强化因素也要及时予以消除。

笔者与小Z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向其叙述了小Z的情况,希望家长能够改变教育方式,不要拿小Z与其兄长进行比较,要多看她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小Z更多的理解、关爱和鼓励,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拾自信心。此外,笔者又与科任教师沟通,请教师们给予小Z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她参与互动,多给她表扬……

付出就会有回报,2010年高考,这个当初差一点就辍学的小姑娘被合肥一所高校录取,至此笔者第一次为学生做心理教练的经历圆满画上了句号。

此后,笔者在教学生涯中继续扮演学生心理教练的角色,不但帮助一些有困扰的中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还利用心理干预技术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莲的心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正念训练;射击项目;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 G 804.8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45504 文献标志码: A

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MT)也称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1]。这一训练(疗法)有很大的普适空间,既适用于医学(尤其是精神障碍)领域,也适用于工作、学习和竞技领域。为学习国际心理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提高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运动心理的水平,对正念训练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1 反思与困惑

本文第一作者在国家射击队对射手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已有近30年的经历,对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及亚锦赛摘金夺银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家队领导、教练员的充分肯定和运动员(王义夫、杨凌、张山、陶璐娜、陈颖、庞伟、邱健等)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感谢。多年来,我们进行心理指导的主要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RET技术)、心理控制点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目标取向理论等[2]。实践证明,上述理论确实具有理论支撑作用,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今后的心理工作仍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但是,也确实有些问题令人纠结。

问题1:工作中发现,令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总是放心不下并由此产生成绩大起大落的是对比赛结果的担忧和恐惧。尽管寻找各种典型案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说服、疏通,希望他们对比赛心理准备充分,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比赛,但却感到对有些人(如取胜心过强者,渴望再夺奥运金牌者,失败阴影萦绕或情绪易激惹者)难以奏效,工作量大,反复性也大,甚至有理尽词穷、无计可施的感觉。

问题2:运动员通过听心理动员课,个体化的心理咨询,认真进行赛前心理准备,力劝自己“排除杂念”“忘掉以往比赛的消极心理阴影”“立足于比赛中积极的心理调控”“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挺住”……但是,一进入比赛就有一些队员产生情境性紧张,难以自制。遇到开局不顺,出远弹,枪支故障,环境干扰等情况就慌了手脚,对自己束手无策;也有时在顺利情况下会突然想到“今天打太好了,怎么不像我打出来的?”情绪骤然紧张,动作马上变形,对自己无能为力,卖掉了前面赢得的大好形势而败北。

比赛后他们又会马上清醒过来,后悔不已。感叹自己:“知道哪样想是对的,为什么做不到?”“我为什么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心理学对我们要求太高,我实在难以达到!”甚至有的队员无奈地调侃自己:“我要是痴迷地信佛就好了,现在的情况是‘修行’不到家啊!”

从问题1和问题2可见,心理工作者的干预思路是让运动员改变或摈弃消极观念,尽量使其比赛指导思想变得纯而又纯。而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就是要克服和消除消极想法,回避以往的消极经验或曾经历、体验的不良影响,使比赛在更高的境界中完成。出发点虽好,却过于理想化。如果我们为运动员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做到至高的境界谈何容易?我们能否找到一条更贴近现实、更近乎情理的理念与方法,去帮助或辅助他们(或与其他想法融合)走进赛场,心情平稳、宽松一些去完成比赛?正是在这一思路的触动下,我们与正念训练不期而遇。

2 探索与启示

2.1 “正念”的要义

“正念”是指通过有意的注意和对事物不作评价的方式而产生的一种觉察能力[3]。其中,有意注意是指随时随地都对事物的状态保持关注;不作评价是指关注的是事物本身的状态,而不是我们希望它应该具备的状态;觉察能力是指不通过批判性思维,不去确定哪个更优,而是直觉地、经验性地去感受事物、思维和情绪,它只是一种头脑中的存在模式。

可见,“正念”的关键点在于培养觉察能力[4]。而我们要厘清觉察能力的特征,就要知道:1)它跳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局限性,不纠缠于对某件事件的思虑中。2)不拘泥于头脑中出现的某一杂念、悬念,不去字斟句酌得再“思考”,承认不完美,却仅将它看作来去自如的浮云,之后比较轻松地放过它们。3)学会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停止对过去的挑剔和对未来的恐惧,变得更加平和。4)通过对自身更多的觉察,关闭头脑中的过度沉思,以帮助自己达到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标。5)拥有了觉察能力,能帮助我们在最初阶段识别出令我们情绪一落千丈的思维陷阱,并阻止自己越陷越深。

不难看出,觉察力既是“正念”的重要标志,也是“正念”主要的培养内容,而我们也能概括出“正念”的关键点是:1)“正念”是有意向性的。当我们培养自己的“正念”时,就会觉察到更多的现实环境可能的选择余地,而不会迷失在某个贪念或杂念中。2)“正念”是经验性的。它直接指向于当前的现实经验,而不会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推向于过去的记忆或想象中的未来。3)“正念”是非评价性的。它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当前状态并维持这种真实状态,而避开判断和评价,从而避免因评价带来的和头脑中“原有标准”(如环数、成绩或名次)的比较,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波动。

可见,正念和我们惯用的思维模式和目标行为有很大不同,所以,正念需要培养,需要系统的训练,使内心的模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2 正念训练的基本思路

正念训练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努力改变长时间存在的心理模式,且这些模式可能已经变为一种习惯,而不被个体所觉察。只有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专心地、较长时间地练习才能有所改变。一般常用的是为时8周的训练计划,即正念训练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本文不准备详细介绍训练的全过程,只介绍其发展节点的梗概框架,见表1。

表 1 正念训练发展节点的梗概框架

2.3 正念训练与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

为对正念训练有更明确的理解,我们不妨与以往经常使用的合理情绪疗法作比较,见表2。二者都属于认知训练,都是帮助人以积极的认知方式应对困境,走向成功。而我们比较的目的只是说明二者的不同,不为证明哪个更好。以前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取得过积极成果,现在学习正念训练的理念与方法,能让我们多一个新思路、新方法。

表 2 正念训练与合理情绪疗法的比较

由此我们得出,正念训练的核心理念是:正念、认知分离、接受、价值(和努力相关的生命中体现的价值)、承诺。正念训练综合练习的3个要点是:1)关注当前手边的任务;2)意识到自己的内部过程,愿意体验和觉察;3)激活承诺行为。

3 以往实践中的契合

正念训练虽在基本思路上与以往常用的心理咨询与训练方法有很大不同,但它同样源于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规律,植根于众多人士心理转化与成长的经验累积,它也汇集了认知疗法产生积极效果的诸多理论成果;因此,当我们认真学习正念训练的理念与方法时,也就自然联想到以往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中与它契合之处,对此进行反思和梳理,将对今后有意识的应用正念训练方法有所裨益。

3.1 对男子手枪运动员王智伟的心理咨询

王智伟是山西省射击队一名年轻运动员,以往参加国内,特别是国际比赛少,比赛经验不足。2011—2012年最大考验来自奥运会选拔赛(2次队内选拔,1次世界杯成绩),此前他没有积分。

从选拔赛开始(奥运会之前1年)对他进行心理咨询,目标直指各次选拔赛前的心理准备,经3次选拔赛的实践,逐渐形成伦敦奥运会参赛心理的12字要点:“拼搏,盯平正、自然响,原谅自己”。他在竞争激烈、气氛紧张的比赛中,全程全神贯注,发挥正常。用正念训练的理念对12字分析见表3。

表 3 正念训练对王智伟伦敦奥运会比赛要求的分析

比赛过程能坚守自己预定的要求,比赛正常发挥,获得铜牌,是伦敦奥运会我国该项目的最好成绩。

3.2 对速射运动员丁峰的心理辅导

丁峰是我国速射项目参赛的年轻选手,他在国家射击队训练年限较长,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较多,比赛经验比较丰富。但速射是我国的弱项,在以往历次奥运大赛中最好成绩排名第5。丁峰本人的特点是聪明,自信心强,缺点是不愿动脑,不愿仔细写比赛方案,总想凭“灵感”发挥。伦敦奥运会前,根据张建伟教练的安排,对他进行3次以上的连续咨询。随着咨询的深入,沟通比较顺畅,他对比赛心理准备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一改以往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弱点,认真的思索比赛中的自我要求。他翻开了以前发给他的《射击比赛心理研究与应用》一书,借用了其中的三环图,和心理教师一起明确了参赛的心理要求,见表4。

表 4 丁峰伦敦奥运会参赛的心理要求

后面细化的图示是丁峰在奥运会前独立完成的,我们在奥运会后与他沟通才了解到的,说明他改变了以往不愿动脑、忽视大赛前作心理准备的习惯。当他根据速射项目的特点(2.5 s内连续向5个靶位射出5发子弹共6组;5 s出5发子弹共6组)和规则的改变(2.5 s决赛6组,从第3组开始每组淘汰1人,竞争激烈残酷),进行思考,提出了立足自我、以平常心参赛的基础上,做到结果定向与操作定向结合的思路,并认为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起到了比赛中激发“承诺”的重要作用。说明他的自我要求符合正念训练的核心概念:正念、认知分离、接受、价值、承诺。正确的理念使他敢于直面残酷的竞争,获得了伦敦奥运会铜牌,第一次使速射项目登上了领奖台,是我国该项目的新突破。

3.3 对“契合”的认识

3.3.1 对“契合”的宏观分析

正念训练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存在式认知模式(不作评价),改变一般人惯用的行动式认知模式(评价、判断、比较),这与射击比赛正常发挥的要求完全一致。从上2例可知,我们是在应用成就动机理论说服运动员对比赛结果忧心忡忡、放弃想赢怕输的顾虑,应用目标取向的动机理论帮助运动员树立操作取向的目标,应用心理控制点理论做好心理定向(控制自己,控制现在,控制运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射击比赛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与正念训练理念从宏观看是完全吻合的,因此,将以前的心理咨询与训练和正念训练结合使用必能产生更好效果。

3.3.2 技术动作要求与正念训练的一致性

正念训练的训练计划要求训练者活在当下,专心致志,正念式呼吸,对自身、生活事件和环境的觉察,跳出习惯的行动式思维的束缚,都是射击比赛发挥所必备的品质。如王智伟12字要术中“盯平正、自然响”就必须将注意完全集中于射击动作上:“盯平正”是将视力集中在准星、觇孔、靶环的一致上,还要做到视力回收(即分配注意做到靶虚具实);“自然响”则是通过触觉、动作感觉做到食指均匀用力,预压实,屏住呼吸,扣扳机时间把握得当,用力持续且柔和(避免猛扣和不敢扣),这里包括对注意、呼吸、感知觉(触觉、机体觉、视觉)的多方面训练,与正念训练的要求何等相近!真可以把射击训练的过程就理解为广义的正念训练课程!王智伟坚守的6个字获得比赛成功,其中必包含“正念训练”的贡献。

3.3.3 比赛态度与正念训练的吻合

正念训练所培养的存在式认知模式的基本要求,在王智伟的12字指导思想中得到体现,还表现在“拼搏”和“原谅自己”上。“拼搏”指一进入比赛就完全投入,而不会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原谅自己”则指遇到不顺利情境(出远弹、坏组次)要轻轻放过,即便出现消极想法和感受,也能坚持正确的目标行为,只把握当下,不消耗自己,在心理上给自己提供了能进能出的顺畅通道,有效避免消极情绪的蔓延及事态的消极发展,说明它恰与正念训练的要求相吻合。

3.3.4 正念训练与射击项目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艰难性

通过2名运动员在奥运会的正常发挥,表明正念训练的理念与以往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的应用有相同之点和相通之处,且对弥补以往的工作不足有独到之处,正念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发展前景乐观。

另一方面,2名运动员在决赛中表现平平,没有突破(名次没有突破资格赛成绩),自述决赛时“闹心”“太紧张”“无法扭转局面”,说明他们在竞争达到白热化时感到心理能量不够,心理“定力”不足。如将正念训练引入,定能在认知方式上转变,专注力和觉察力上提高,价值观上升华,有极大益处,可以肯定,正念训练在射击项目中开展势在必行。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开展正念训练有较大难度:一是以往我国尚无系统训练的经验可循,必有一个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二是正念训练是将东方禅学与西方心理学的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禅修冥想和内观认知为主要训练形式,运动员不易接受;三是运动员的生活安排紧,每天以专项训练为主,体能训练时间较长,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少,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多次的比赛任务,难免使他们感到疲劳。这些是进行正念训练的难度所在。

4 今后进行正念训练的思考

1)学习领会。专业人员对正念训练的了解和信任至关重要。不但要从书本上和别人身上学习,还要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只有从业者对它充分信任,充满感情才能勇于在运动队去实践和探索。

2)理论讲解。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和接受。通过讲解使运动员打开心窍,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使教练员打开眼界,似觅到缓解射手比赛压力的又一路径。

3)循序渐进。在教练员配合、运动员自愿的情况下,从少数人开始,取得效果。

4)耐心指导。训练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探索创新的过程,下队时间要长,观察要缜密,辅导要耐心,记录要详细,操作要具体。

5)结合专项。射击过程需要射手的“静功”作保证,与正念训练的要求不谋而合,将正念训练贯穿于技术训练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互有补益。还有可能通过技术指标来检查正念训练的效果(如通过预感预报的准确性评定专注力和觉察力)。

5 结论

1)正念训练是通过系统练习培养人改变惯用的、给人造成压力和痛苦的行动式认知模式,形成存在式认知模式,做到“有意识觉察,活在当下,不作判断”。

2)将正念训练与以往常用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比较,明确正念训练的意向性、经验性和非评价性特点,发现其对改变人的负性思维和情绪具有更大优越性,由于它更贴近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现实,更加人性化,在竞技体育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通过2名参加第30届伦敦奥运会选手正常发挥(均获铜牌)过程的心理把控,证明了已有心理咨询与训练和正念训练有很多契合之处,为今后在射击队开展正念训练提供可行性依据。

4)正念训练是东方禅学与西方心理学发展的结合,以禅修冥想和内观认知为主要训练形式,运动员接受和掌握有难度。要求从业人员学习领会正念训练的理念、方法,做好理论讲解,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结合专项进行。

参考文献:

[1]KabatZinn J.Full catastrophe living: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pain and illness[M].New York:Delacorte,1990.

[2]刘淑慧.刘淑慧文集:射击比赛心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莲的心事范文第5篇

2、明明最喜欢的是你,但却要装作无关紧要的样子真的很傻。

3、雨,两颗星相遇就会碰出火花,我们的邂逅会是怎样的结局?

4、那一些听过的曲,看过的书遇见过的人,拥有过的梦想,仿佛一个讲不完的故事,都和你有关。

5、你不再是一个观众,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开始;你不再无关紧要,当我爱上你之后,我只想对你说,我绝不放手!

6、总有一段情一直住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

7、那些遥远,而明媚的青春年华,也已在泛黄褪色的记忆里,慢慢枯萎。那个人,是否还会在原来的地方等你。

8、我走在你喜欢的电影场景里,你却不在我想要的场景里。

9、我放下钢笔,轻轻地合上我的日记,整个一年就这样在一个午后被我轻轻地合上,结束了。

相关期刊更多

税收征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税务学会;武汉国际税收研究会

中国生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实验与检验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