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字词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范文第1篇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是十分重视初中识字教学的。但是学生实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据笔者了解,目前相当数量的初中生语文水平低,缺乏阅读和写作能力。朗读文章时竟然被一些常用字难倒,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者比比皆是。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啊!

一个初中生,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语文,为什么至今连一般的常用汉字都不认识,常用的词语都不理解,都不会运用呢?究其原因——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重理轻文”,“重外语而轻国语”。他们认为数理化提分快,如今我国与世界接轨,不懂外语肯定不行,再说语文不容易长分,与其把时间花在不易长分的语文上,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易长分的数理化及英语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舍得花时间学语文,结果必然是语文水平低下,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语文教师的错误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都是初中生了,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了;还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干脆把字词一项忽略不计,留给学生自己去消化理解┉老师不重视,学生又怎能重视呢?长此以往,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之三语文考试别是升学考试中,字词的考核力度不大,致使许多教师醉心于繁琐的阅读分析练习,忽视了字词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将字词教学置于脑后不闻不问,如此“教”,如此“学”,学生错别字多,词语贫乏,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了。

原因之四,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总之当前中学生错别字多,词语贫乏,

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字词的教学,夯实初中语文基础。我认为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初中阶段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初中语文未学好,初中语文基础未夯实,连最起码的字词都不过关,将直接危及高中阶段语文的质量,甚至大学的质量。

我认为,为了夯实初中语文基础,必须加强字词教学。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舆论宣传,扭转一部分学生“重理轻文”“重洋文轻国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重视语文学习,重视字词学习。

二、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字词教学放在适当的位置,不一定用时很多,但一定要抓得实。我认为还是要有词语抄写练习、改正错别字练习、默写词语测验;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尽可能找出来,并务必要求学生及时改正改通顺。如果天长日久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我相信学生的错别字、病句一定会渐渐减少。

三、除了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字词学习外,其他学科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字词学习。据笔者在听课和检查作业时发现,非语文学科教师上课板书时,乱用简化字、写错别字的现象相当严重。批改试卷时,只求答案对,只求内容大意正确,而根本不顾及句子是否通顺。

从大语文观点来看,语文教学并非只是语文教师的事,非语文学科教师也肩负语文教学的责任。如果非语文学科教师在板书、批改作业、批改试卷时也能重视学生字词教学,我想,对提高学生的字词水平,减少错别字,减少病句,定有极大裨益。

字词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 字词教学 《愚公移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91-01

文言文字词教学究竟该如何操作,这是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钱梦龙老师在教授《愚公移山》时,首先与学生一起,对文本中所有典型字词词义展开推敲,扫除文字障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字字落实,人人过关”的教学方法看似“笨拙”“麻烦”,却能获得扎实的教学效果,为文本深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下面笔者结合钱梦龙老师这节经典课例中字词翻译的片段,分析文言文字词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施教,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文字障碍,哪些字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阻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筛选出以下需要翻译理解的字词:“河曲智叟”的“曲”,“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本”,“以残年余力”的“以”和“残”,“出入之迂也”中的“之”,“年且九十”中的“且”,“河曲智叟”的“叟”……在教学中,钱梦龙老师点出的这些典型字词,都属于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为了提高教学针对性,他让学生自己搜寻相关字词,自然形成字词集锦,师生共同参与解读,很快便达成了学习共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见,我们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注意调查学情,对于教学内容要有筛选意识,在教W时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才富有针对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语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学知识,还要让学生长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领悟知识,并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典型字词筛选出来之后,钱梦龙老师并不急于给出解读,而是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其学习认知自然是鲜活的。钱梦龙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字词时,时时不忘扣住文本具体语境,让学生结合文本感知词义,甚至利用横向关联,查找相同例句,具体感知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建立“类意识”。如,在讲解“以残年余力”中“以”字的意思时,学生回答出“以”字是凭借的意思,钱梦龙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提问学生:“课文中还有相同的例子吗?”引导学生找到“以君之力”等语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文言文实词、虚词众多,“类”情况更是普遍现象,掌握“类题”解决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钱梦龙老师还特别注重让学生查字典,找到相关解释。在本课的教学中,钱梦龙老师几次强调要查字典,在引导学生理解“河曲智叟”的“曲”字是什么意思时建议学生“不妨查查字典,看看如何解释”,在学生解答“以残年余力”时又让学生查字典,促使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三、要以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手段

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基础。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重要选择,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强劲的信息冲击。语文教师在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要回归语文本色,应以阅读和交流为主线,给学生阅读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感受字词的色彩、气息,触摸语句背后的情感。钱梦龙老师在这节课上没有使用任何媒体手段,只是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运用“拉家常”的方式完成相关学习目标,这也给我们带来启示,语文课堂需要回归本色,过度运用教学辅助手段的做法值得警惕,让学生获得学习认知,未必需要在教学辅助手段上大做文章。

字词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字词教学;联想与想象;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2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重视。而古诗词教学中字词的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灵活运用字词教学法,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逐字翻译、逐句讲解的教学模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进行古诗词字词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依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感知到理解进而巩固、记忆的过程。古诗词中的字词由于较为深奥、难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单个字词的认识进行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对古诗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了解字词中的含义与韵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代的汉字一个字就代表一个词,甚至一种意象,因此教师可以从古诗词中的单个重点字词入手,通过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与教学,使学生对古诗中的情感与场景进行构思与想象。例如,在教学《登岳阳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诗中能反映作者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如“昔闻、今上”两个词,就表明作者对于岳阳楼的盛名早有耳闻,然而直到今日才登上岳阳楼的感慨,带着喜悦,也带着沧桑。再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中“坼、浮”两字用得巧妙,“坼”为学生展现出了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的磅礴气势,“浮”为学生展现了洞庭湖包容世间万物的盛大场景,区区两个字将洞庭湖的场景描绘得气势磅礴,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壮丽场景。与后面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无一字、老、病”等字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凄凉处境,前后巨大的对比与反差,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苍凉处境。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洞庭湖,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洞庭湖的壮阔,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与认知。

二、运用提问策略,进行古诗词字词教学

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产生疑惑,分析疑惑,进而解决疑惑,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古诗词字词教学时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引发学生的疑问,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已掌握的古诗词现状,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例如,在教学《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自主进行古诗意境的想象与创造。古诗的第一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教师可以从“入、照”两字出发,向学生发问:“诗人在诗句中运用了‘入、照’二字,你们知道用意何在吗?”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从“入”字中感受到古寺的幽远,从“照”字中感受到古寺蓬勃的生机,脑海中构建一个幽深而富有生机的古寺形象。之后,在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教师以“后禅院”为出发点,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与分析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表露的思想,引导学生体会禅院的幽静,并深入感受佛家所倡导的六根清净的思想、理念,从而感受到作者对佛教理念的追求与执着。再者,在第三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以“悦、空”为出发点,向学生提问:“你们从诗句的‘悦’与‘空’两个字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清净、无尘的精神状态。最后,通过诗句“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中的“钟磬”,向学生进行总结式的提问:“诗人的最后一句对全诗的意境进行了描述,并通过‘钟磬’二字进行了表达,你们从中能感知到什么?”让学生感受万籁俱静,唯有钟磬声传来的景象,深入了解诗人心中的洒脱与虔诚。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入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与新课标相适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认识不到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链,并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太华.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0).

字词教学范文第4篇

字词教学中,巧妙运用字源分析,可以使学生知道汉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简化汉字的谱系源流和演变过程,掌握字的形、音、义,更规范地使用和书写汉字;可以使学生从字的演变流程里开阔视野,认识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工农生产、军事交通、宗法制度、阶级压迫、、文化艺术等历史面貌;可以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造和发展汉字这一伟大业绩中所表现出来的无比惊人的智慧,知道五千多年来的灿烂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甚至是爱国的热情。

一、凭借字源,感受汉字里的文化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每一笔画,都代表一定意义,都蕴含着祖先造字之时的聪明才智。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讲解一下汉字里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平时写字总爱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可以讲一下关于“点”里的文化。

1. 鸟、兔、雨、火、勺、刃、立、瓜。小小的一个点,所表示的意思各不相同,“鸟”字的点,表示鸟的眼睛;“兔”字的点,表示兔子的尾巴;“雨”字的点,表示很多的雨点从天空飘落;“火”字的点,表示火焰升腾的样子;“勺”字的点,表示勺中盛着的东西;“刃”字的点,表示刀最锋利的尖端;“立”字的点,表示人的头颅;“瓜”字的点,表示小瓜等。

2. 母。“母”字,是在“女”字的基础上添加了两个点,似形状、像乳汁滴落,表示女子成为母亲之后,就要肩负起哺育后代的责任。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孩子,看到这个字,就会有一种圣洁之感,崇敬之情。

3.“一点值万金”的惨痛教训。1983年,乌鲁木齐市某挂面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了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包装袋上的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制出样品后,经挂面厂与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当这批塑料袋飘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发现“乌”字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废品。

祖先的造字之智今天我们已经熟视无睹,但我们要知道,在当时创造它们有多么艰难!为此要教育学生,书写汉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点,都不能马虎。

二、凭借字源,掌握汉字的意思

1. 研和习。“研”左边的“石”代表磨盘,把东西放入磨盘中,一点一点地碾开,由此产生了“研究”之意;繁写的“习”字,上面是一个“羽”,代表“小鸟”,下面是一个“白”,小鸟在白天刻苦学飞,由此产生了“练习、学习”之意。

2. 源。“源”字的“白小”是“泉”字的省写,“原”的意思是泉水流进了井田里,“三点水”指的是泉眼里的水。泉眼里的水是井田里水的源头,由此产生了“源头”的意思。

3. 疑和凝。“疑”字左边是“匕”和“矢”,右边是“矛”和“走”的省写。古战场上,面对强敌,是用“匕首”与之相接,还是远距离的用箭射之?是举起“长矛”与之拼搏,还是敌强我弱,一走了之。由此产生了“疑惑”、“疑问”的意思。

“凝”字的两点水表示“冰”,“疑”表示“疑问”。古人知道天冷了水变成了冰,但不知道为什么天冷了,水就变成了冰。

4. 九。“九”的甲骨文是“胳膊”的象形,带有“九”字的汉字有“抛、仇、究、旭”等,这四个字为何义?

“究”字的“九”是“胳膊”的象形,整个字的意思是胳膊伸到洞穴中去摸,看看洞穴中有什么东西。由此产生了“探究”之意;“仇”的意思是伸出胳膊抓住的人,由此产生了“仇敌”之意;“旭”的意思是太阳只有胳膊那么高,由此产生了“初升的太阳”之意;“抛”的意思是胳膊用力地把手中的东西扔出去,由此产生了“抛弃”之意等。

三、凭借字源,区别易混字

日常教学中,有不少汉字字义相近,字形相似,读音接近,学生在识记及使用中经常混淆,怎样让学生准确地辨析这些形近字、同音字?字源,可以为此提供帮助。

1. 今和令。“今”易写成 “令”,与此相关联的“吟”“琴”“含”等字,也容易多出一点。教学中,可以讲清两字的演变过程:“令”的意思是命令,在甲骨文中上面的倒三角符号表示发出命令的口,下面是接受命令的一个人。而“今”的甲骨文上面同样是对“口”形的描摹,下面的一点象“舌”。人口中伸出舌头,表示“饮用”之意,随着字形演变,篆书把下面的一点拉长,变成竖,在《说文解字》中“今”下面一点变成了横折。汉字演变过程中,“今”的意义发生变化,成为今天的“今”。“吟”“含”均与口的动作有关,所以右边从“今”。“琴”在篆书中写作“”,后以“今”表示读音,写作“琴”。写这些字时下面都不能多一点,否则就与原意不符了。

2. 己和已。“己” 在甲骨文中像一根丝绳,到篆文中表现得更形象了。“己”本指将丝缕编结起来的丝绳,从“约束”引出约束“自己”的意思,变成第一人称代词。最后一笔竖弯钩不能出头,否则就不是一根绳了。而“已”是一个后起的汉字,是从“巳”分化而来的一个字。《说文解字》中说“已,止也”,当初的意思是怀孕截止,就是孩子生下来了,所以引申为“已经”。因为这是从“巳”分化而来的字,所以最后一笔不封口,留有空隙。

3. 采和悉。分析古汉字“采”和“悉”,可以清楚知道它们的区别。“采”有采集之义,甲骨文是一只手伸向树木,摘取果实之意。说文云:“捋取也,从木从爪。”而“悉”篆文其上之“”,现代汉字中已经消失,本为动物的脚印,其下为心,含有“知道”之义。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辨析,学生不仅能对字形明确区分,而且能将字义也分辨得很清楚。

4. 既和即。在古汉字中,这两个字所反映的情境十分相近。即,左边是高脚的食具,右边是一个人跪跽之形,面向高脚皿,表示正在或将要用餐,所以“即”有靠近、假设之义。在演变过程中,“即”字右边之人变形为“卩”,俗谓“硬耳旁”,其实与耳并无关系。“既”字甲骨文左边也是餐具,右边一人也呈跪跽形,区别在于人扭头张嘴,显然是已经吃饱,正要离开。所以“既”含有“已经完成”的意思。“即使”表示假设,“即”右边是变形的人“卩”,“既然”表示“已经如此”,“既”右边是用餐完成的人“”。

5. 篇、编和遍。这三个字都包含共同的字根“扁”,扁,本义指在门户上题字,也引申为竹简。前两个字都与书写有关:编,指把写好的竹简整理好,用绳串起来,成语“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读书太用功,串竹简的绳子断了好多次;篇,指篇章,古人直接在竹简上书写,所以在扁上加一个义符“竹”。遍,从“辶”,与行走有关,意思是全面,到处。

6. 县和具。“县”在古代是“悬”的意思,金文中是把一首级悬挂示众。篆书中左边是倒着的首级,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左上的字符为“目”。后“县”被借为政府机构之名,就在“县”下加一“心”来表示原义“悬挂”。这两个字框内都只有两横。家具的“具”,形如表示的一种动作,两只手捧着一只贝壳(古代的流通货币),后上面变成“目”,下面的两只手在隶变时变形为“廾”,所以,写“具”字,要记得上面是整个“目”,框里不能写两横。

四、凭借字源,纠正错别字

1. 分析形旁。抓住字义和形旁的相应联系,分析形旁,解析字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形旁而不用那个形旁,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

(1)洲和州。有三点水的“洲”表示由河沙堆积成的水中的陆地。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大洲也像大海中的一块陆地似的,所以亚洲、欧洲、非洲等都用“洲”。而无三点的“州”只能表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比如繁荣开放的广州市,风景如画的杭州市等。

(2)敲和鼓。“敲”是形声字,其中“卜”就像一端开杈的小木棍,下面是“手”(又)。“攴”表示手持一端开杈的小木棍轻轻击打。而“鼓”字是用木架(十)把鼓架空起来,敲起来的声音就洪亮悠远。

(3)恭。“恭”字上“共”(gòng)表音,下面()是“心”字的变形,与尊敬他人的心理有关。先看“心”字的构造:卧钩(] )左旁是一点,右旁是两点,共三点。既然“恭”字下面部件是“心”的变形,所以,竖钩(|)左旁相应是一点(丶),右旁相应是两点(丶丶),一共三点。当忘记了这个字下边的写法时,不妨回忆“心”字的写法。

(4)虐。“虐”字上面是虎字头(虍),下面的部件表示老虎的爪子。老虎捕捉猎物时自然是向着虎牙方向往外扑,而不会自己抓自己(彐),自己伤害自己。“虐待”表示对待别人就像老虎一样凶狠。所以,“彐”的方向应向外,而且中间一横要出头。

(5)再“接”再“厉”。“接”指斗鸡交战叮啄;“厉”同“砺”,指斗鸡在石头上磨快鸡嘴。看斗鸡比赛是唐朝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唐朝文学家韩愈在《昌黎先生集・斗鸡联句》中写到:“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下句写公鸡相斗,每次交战,都要在石头上磨快它的利嘴,便于叮啄对方。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越来越勇猛,越来越厉害,一次比一次优秀。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成语常用在表彰、表扬方面,就误用了“鼓励”的“励”字,这是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出处造成的。

(6)拜。“拜”是双手合掌,左边是手(),右边也是手,另外最后还要加上向下的动作(B)。“B”是古“下”字。所以,“拜”字自然是由三个部件构成,特别要注意不能漏了表示向下的动作部件(B)。

(7)宵和霄。“宵”指夜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就呆在家里,所以与屋子(宀)有关。而“霄”与云气、气象有关,所以有雨字头。

(8)采和彩。“采”字除了有“采摘”的义项之处,还有一个义项是古代指有彩色花纹的帛,后引申为颜色;现在指神色、神态和表情。在表示这个义项时,虽然意同“彩”字,但仍然应写成“采”,这是古代汉语用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就像我们现在用的镜子,虽然已使用了玻璃制作,但仍用金字旁(钅)表示。

2. 分析声旁。虽然语言随时代的变迁,现代汉字的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仅为39%左右。但是,只要细心辨认,还是可以找到语音线索,这对于识记汉字,区别字形是有很大帮助的。

(1)悠和修。两字的韵母相同,所以“悠”的声旁应与“修”字一样,同是“攸”(yōu),中间不能漏一竖。

(2)含、琴,零、岭。含(hán)、琴(qín)是前鼻音,所以用作声旁的自然也应是前鼻音“今(jīn)”字。而零(líng)、岭(lǐng)是后鼻音韵母,其声旁自然也应用后鼻音的“令(lìng)”字。

字词教学范文第5篇

一、让生字教学充满智慧,富有灵性

生字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是处于哪个学段,生字教学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笔者认为生字教学的目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字本身的学习,即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学会灵活运用;二是通过对生字的学习,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在小学第一学段,教师就要向学生传授偏旁部首、字形结构等知识,同时教材中也渗透了造字方法的知识,如象形、会意、形声等。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然而,笔者观察了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发现生字教学却不容乐观。好多情况下都是按照课后生字表中的顺序,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让学生去拼读、抄写,再给生字组词,甚至让学生将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抄上三五遍乃至更多遍。这种教学方法将导致学生对生字学习失去兴趣,降低了生字教学质量。

识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笔者认为教师应更新理念,创新方法,让生字教学充满智慧,富有灵性,让学生从小就跟汉字产生兴趣,结下感情。比如,教学五年级的《郑和远航》一课的生字,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自主预习我能行”的作业。其中第一题便是要求学生根据字的结构分类将本课生字抄写在田字格中,并将本课生字的结构类型提示给学生。这样设计没有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生字,而是要求他们首先观察一下字形,分析一下字的结构,然后“对号入座”。在理解字义的时候,笔者注重教给方法。如学习“遣”字,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知道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派、送、打发的意思;学习“赠”字,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赠”就是送、给予的意思,“贝”指财物,说明这个字的意思与财物有关。在学生理解意思后,笔者编了“财物送朋友,友谊更深厚”这样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很快地记忆字形,笔者也常常动了不少脑筋,编了一些顺口溜,如:“口”字在四方,“犬”字在中央(器)等。为了让学生记住“遣”字,笔者则要求学生找出这个字的双胞胎――“遗”,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异同点。在指导书写的时候,笔者同样要求学生比较、观察,力求把字写得大方、美观。如“拳”字,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些,包住下面的“手”;“范”的“艹”字头要写得扁一点,盖住下面部分。总之,面对每一课的生字学习,教师一定要动脑筋,想点子,真正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

二、让词语教学充满生机,富有情趣

词语教学应走出“直白告诉”和“机械记忆”这两个误区,此两种教法皆肤浅而无效。所谓“直白告诉”就是教师将词典或教学参考书上的意思直接地、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灌输”到学生脑中;所谓“机械记忆”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缺少生机与情趣的,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观察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一些老师的词语教学总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如何走出词语教学误区?笔者认为不仅要记住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阅历,激活表象,展开想象,进而实现“还原画面”“触摸情感”之目的。

笔者认为作为语言最基本的单位,词语是有感情的,是能够触发学生想象的。搞好阅读教学往往要以词语为抓手,来铺展开来、深化出去。下面以《云雀的心愿》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词语的。“乱砍滥伐”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关键性词语,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河水泛滥成灾的原因。对于该词语的学习,笔者引导学生经历了“拾级而上、逐步深化”的过程。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来初步感知这个词语的意思――让字典、词典回到书包里,在课堂上让学生借助字典和语境理解关键字的意思,这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其次,激活表象,促进理解。在弄清“乱砍滥伐”的字面意思后,笔者引导学生激活头脑中储存的表象,以唤起生活积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为一定的画面、形象或场景,用比较感性的方式来读懂词语蕴含的信息。这是因为,理解词语不能蜻蜓点水,只浮于字面上;相反要让学生头脑中表象“活”起来,由词语而“看”到画面。最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触摸情感。每个词语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有人说词语也是有温度的。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所以在教学词语的时候,笔者常常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策略,去亲近词语,触摸、感受其温度。比如,“乱砍滥伐”一词所体现出的情感温度是令人气愤的、让人难过的,表达出了对砍伐行为的斥责。为透彻理解该词的含义,笔者交给了学生这样一个任务: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人们“乱砍滥伐”的情景。在笔者启发下,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人们挥舞着斧头,将一棵棵大树砍倒了”,有的说“人们有的用斧头,有的用锯子,疯狂地砍伐树木,一大片树木倒下了”。有的说“仿佛看到人们开着车,将现代化的电锯运到了森林,那刺耳的电锯声响彻在森林上空。很快大片大片的树林就悲惨地倒下了。”此时,笔者相机评价:“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想象的内容,想象力是丰富的,语言是生动的,是充满情感的。失去理智的人们如此不加控制、胡乱过度地砍伐树木就叫作――乱砍滥伐(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训诂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训诂学会

古汉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