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浒传故事情节

水浒传故事情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代小说 插图方式 故事图 人物图 图像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0-0141-05

中国书籍之插图起源甚早。隋唐以前印刷术尚未发明,插图皆是手绘,隋唐以来,书籍中的版画插图才逐渐产生。明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书籍配图相当普遍,在深受大众喜爱的小说一类的作品中,更是几乎无书无图。大致说来,中国古代小说插图根据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故事情节图,一类是人物图。前者着重表现情节中某一精彩场面,后者重在表现人物。而插图之方式,又由图在书中的位置大致分为两种:一、上图下文方式,图文互配,类似后世的连环画;二、整版方式(单面、双面、多页连式),一幅图即占一页或更多。整版方式又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图插在各回之前或回中,一种是把图结合起来放在全书卷首。随着书籍中大量配图,一些插图术语也因之产生,如“全相”、“全像”、“出像”、“出相”、“绣像”、“全图”、“补像”等,这些词语是出版商们在内封、卷首及版心等地方使用的标示用语,每个词对应着一类插图方式,而插图类型及方式的转变,则与文本阅读和审美风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两种不同的插图方式:全相(全像)与出相(出像 )

关于“全相”,《汉语大词典》解释说:“旧时通俗话本、演义等绘有人物绣像及每回故事内容者,称为‘全相’。”[1] (第1册,P1161) 这种说法不对。较早出现“全相”二字的小说是元代的《全相平话五种》, 该套书为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所刻,上图下文,叶必有图,描绘的是该叶的故事情节。自元以后,单以“全相”来号召的小说比较少,杨春容所刊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上图下文,卷前亦题“全相”。“全相”之“全”应指每页都配有插图,而“相”字是指故事情节图,插图方式一般都是上图下文式,以每页上面的图来表现下面的文字。

和全相对应的是“全像”,这个词用的比较多。如建阳詹秀闽刊的《京板全像按鉴音释两汉开国中兴志传》,故事情节图,上图下文。另外闽书林杨闽斋所刻的《鼎锲京本全像西游记》、建阳书坊清白堂刊的《新刻全像二十二尊得道罗汉传》等都是如此。余象斗还刊有一种“评林”本小说,也是这种方式,如《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不过在图上还加了些评语。

《全相平话五种》为何用“相”字,而不用“像”或“图”字?为何“相”字也有插图的意思?这就要从元代以前流行的“变相”说起。19世纪末敦煌遗书的发现是世界学术史上的大事,遗书中有一类作品就是变文。尽管对变文涵义的理解至今还有分歧,但“大多数的看法,都认为变文与变相有关。也就是说,变文,作为一种文字,和另一种叫作变相的图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相辅而行。”[2] (白化文《什么是变文》,P434) 而所谓“变相”,一般认为就是把文字之描述转变为图画,至于变相是否从画佛经故事引申到画其他故事,或是相反,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变”或“变相”用来指称图画,较早见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三《记两京外洲寺院画壁》,其中提到了“地狱变”、“真经变”、“西方变”等;又提到“变相”,如“佛殿南杨契丹画涅等变相”、“东精舍郑法士画灭度变相”等。[3] (P53-65) 其实,用“变”或者“变相”来指称绘画作品要比“像”字或“图”字晚得多。古代中国画家画的人物故事等许多作品只是用“像”、“图”或“图画”等称之,也许是随着大量改编文字配以图画来叙述,才用了“变”或“变相”来称呼。“变”或“变相”多是指故事画,如周一良《读〈唐代俗讲考〉》云:“‘变’、‘变相’,跟‘像’不同。大抵‘像’的主体是人,而‘变’的主体是事。再看《历代名画记》、《酉阳杂俎》等所记寺院壁画的‘变’或‘变相’,除一二不可考者外,都标明某某经变,知道是根据其中所说的事。也是变以绘事为主的证据。”[2](P163) 杨公骥也说:“佛寺中的变相或变大多是具有故事性的图画,‘变文’是解说‘变’(图画)中故事的说明文,是‘图画’的‘传’、‘赞’,是因‘变’(图画)而得名;‘变文’意为‘图文’。”[4](P415) 因为“像”的主体是人,故诸如佛祖像、菩萨像、明王像、罗汉像、天尊像等大多用“像”字。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变文是配合图画来进行演出的,大约是一边指点图画,一边说唱并解释故事。这种图文配合的宣讲方式,就是后世通俗小说配图的源头。元代的《全相平话五种》用的是“全相”二字,“全”是指每页都配有插图,这种连环画方式的配图形式在敦煌变文中已有之。金维诺《〈o园记图〉与变文》一文云:“伯希和盗窃到巴黎去的四五二四号卷子,一面是变文,一面是图画,这一变相正是表现劳度差与舍利弗斗法的故事,而每节图画都以变文相应。图文的结合,就象明清的插图本小说一样。”[2] (P353) 因而,《全相平话五种》其实应该用“全变平话五种”或“全变相平话五种”称之才对,因为“变”或“变相”才是指图画,“变相”常常简称为“变”,没有简称为“相”的,正因为《全相平话五种》这一误解之变动,“相”也有了图画的意思。

再看“出相”的涵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画琐谈》云:“宋元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5] (P22)《汉语大词典》也是这样解释:“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谓之‘出相’。”[1] (第2册,P488) 这种说法也不对。明清小说题为“出相”的插图极少,其中较有名的是天启三年金陵九如堂刊刻的《新锲批评出相韩湘子》,并不是上图下文,而是书前插入单面方式的图32幅,表现每回的精彩片断。

正如全相和全像的关系一样,明清小说中“出像”一词用的极多。有学者认为出像是整幅的插图,如戴不凡云:“明人刻小说戏曲恒多整页之‘出像’、‘全图’。”[6] (P294) 的确,如《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刻于万历元年富春堂,是现存最早的金陵派小说版画,单面图;金陵世德堂万历二十年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其插图是对页连式的整版图;① 崇祯元年刊本《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单面整版插图;崇祯刊本《新镌出像批评通俗演义鼓掌绝尘》也是如此。以上这些小说插图,都是以整版方式(单面和对页连式),常常是每回一、二幅图,来表现该回的精彩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用“全像”的多是建阳书坊,而用“出像”的多是金陵、杭州等地的书坊。如同是刊刻《南北两宋志传》,余象斗的三台馆刊本全名为《全像按鉴演义南北两宋志传》,上图下文方式;而金陵世德堂刊本题为《新刊出像补订参采史鉴(南)北宋志传题评》,内容基本相同,但插图改变成对页连式的整版插图。《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自从嘉靖元年《三国志演义》首次刊刻后,通俗小说的创作和出版重新起步,但得风气之先的却是福建建阳书坊主,他们一般采用上图下文的插图方式,便以“全相”、“全像”来号召。如建阳书坊主余象斗在所刻《列国志传》一书的内封有题语曰:“《列国》一书,乃先族叔翁余邵鱼按鉴演义纂集。惟板一付,重刊数次,其板蒙旧。象斗校正重刻,全像批断,以便海内君子一览。”又万历二十年所刻《三国志传》前的《三国辩》云:“坊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全像者止刘、郑、熊、黄四姓。”① 余象斗商业意识很强,他刻的书在内封、牌记中多有宣传性的广告识语,这里的“全像”、“批断”就是书贾吸引读者的手段。上图下文的方式多用“全像”、“全相”,偶尔也用“合像”、“偏像”等词,如万历三十一年建阳熊佛贵所刊之《三国志演义》,卷端就题为《新锲音释评林演义合像三国史传》,同样上图下文,只是每页的图像不是单独成一幅,而是与对页图像合为一幅。这种形式并非独创,元代的《全相平话五种》就是如此,“全相”是说每叶有图,而“合像”指两个一页合为一幅,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

“偏像”形式比较特殊。现存明清通俗作品还没有见到在书中标明“偏像”的插图本,只有余象斗在万历二十二年刊刻之《水浒志传评林》书首眉端《水浒辩》中提到:“《水浒》一书,坊间梓者纷纷,偏像者十余副,全像者止一家。”余氏刻书,毫无例外都是上图下文,并且是每页有图之全像本,他把“偏像”和“全像”并称,显然两者有所不同,那么“偏像”指什么呢?马幼垣介绍过一种分别收藏在德国德累斯登萨克森州图书馆和梵蒂冈图书馆的残本《水浒传》,该书插图形式古怪,它也是上图下文,但摊开的两面只有一幅图,或在前半页或在后半页,[7] 即是说并非每页都有图,(见图版一)笔者认为,这就是被余象斗称为“偏像”的插图。马幼垣从内容上判定该残本的刊刻年代还在余象斗的《水浒志传评林》之前,从插图看也复如此,故该残本是现存《水浒传》最早的版本之一。

二、故事图与阅读

两种插图方式对阅读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版画的艺术品,其表现力也有不同。“全相”或“全像”既然每页有图,则上图下文方式较为理想,这种连环画式对文化层次不高的读者相当有用,边阅读边看图,有助于理解故事情节。② 但是,由于上面印了图,占去了较大的空间,为节省篇幅,降低成本,下面的文字不免要简省一些,《水浒传》的简本多是建阳刊刻,其插图方式就是上图下文式。明代建本书刊刻的质量较差,这和上图下文插图方式的选择目的是一致的,面对的是文化层次和购买力较低的读者。

金陵等地的整版插图则不同,由于版面扩大,更能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画面处理也不那么局促,讲究环境描写和景物布局。试比较余象斗刊《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见图版二)和袁无涯刊《忠义水浒传》中的“洪教师林冲比杖棒”两图。(见图版三)

余刊本的插图不过仅具人物意态,全无环境和背景描刻;而袁本不仅有林冲和洪教头的比试,还有柴进和众庄客的围观,地上一锭大银和一副打开的枷锁,天上一轮圆月和几粒疏星,表明已是夜晚。几千字,甚至上万字一回的文本只配一、二幅图,图像的叙事能力无疑是减弱了,但由于版面扩大,画家发挥的空间变大,从而使插图的表现力大为增强。在晚明唯美风气的影响下,插图也向着极精极巧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清赏。如人瑞堂刻的《隋炀帝艳史》,其插图十分精美,书坊主也颇为得意,凡例特意声明:“坊间绣像,不过略似人形,止供儿童把玩。兹编特恳名笔妙手,传神阿堵,曲尽其妙。展卷而奇情艳态,勃勃如生,不啻顾虎头、吴道子之对面,岂非词家韵事,案头珍赏哉!”天启乙丑(1625)武林刻《牡丹亭还魂记・凡例》亦云:“戏曲无图,便滞不行,故不惮仿摹,以资玩赏,所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书不配图就竟然卖不出去,可见士人对插图是何等的喜爱。于是有的书坊主干脆把全部的插图集合起来放到书前,以供人玩赏。启祯间的小说插图多为如此,如《警世阴阳梦》、《辽海丹忠录》、《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开辟衍绎通俗志传》、《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孙庞斗智演义》等,至此,插图之阅读功能逐渐隐退,而审美功用越加凸显,于是绣像本小说大行。

现在常把人物图称为“绣像”。如鲁迅云:“明清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5] (P22) 但早期称为“绣像”的插图也是故事情节画,并非人物图。著名的有《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有图200幅,为新安刻工黄子立、刘启先等人的杰作,把贵族豪门的生活场景,一一捉写到画面上,虽称为“绣像”,却是实实在在的故事情节图。在书坊主眼里,“绣像”和“出像”等概念也没有加以区分。如《隋炀帝艳史》凡例云“锦栏之式,其制皆与绣像关合”,把书中的故事情节图也称为“绣像”。崇祯六年刻的《隋史遗文》,有图63幅,置于卷首,也是故事情节图,但内封仍题为《新镌绣像批评隋史遗文》,各卷则作《剑啸阁批评z本出像隋史遗文》。“绣”意为精工郑重、精雕细琢,“像”在当时还是指故事情节图,书坊主“绣像”二字不过表明自己的图比别人精美罢了。“绣像”一词出现相对较晚,万历中后期,江南各地版画深受新安派风格之影响,转而为工细婉丽,时人称为“绣梓”,“绣”的原意是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制成花、鸟等图案。“绣像”一词的来历当与此有关,而不少插图的艺术水平确也当得起“绣像”之称。

无论是哪种插图方式,只要是情节插图,都或多或少对故事有所提示。人物插图则不同,它虽然也能引起读者的兴致,但对情节的理解几乎没有什么用处,插图成了摆设,是插图案头清赏之特征发展的极致。因此人物插图在明代出现较晚,但到了清代,故事图大为减少,人物图则显著增加。

三、人物图与插图的衰落

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风格;演变;建阳;《水浒传》;插图艺术;艺术作品;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自上世纪20、30年代,鲁迅、郑振铎开始关注插图,意识到《水浒传》木刻插图在中国古代插图史中的重要地位;50年代以后,陈启明对水浒插图进行分类:“一是根据《水浒》回目内容作的故事插图;一是依照故事发展作的图文对照,有连续性,在形式上接近连环图画的插图……除去以上两种以外,还有一些专画《水浒》人物像的插图。”①而马蹄疾将《水浒传》插图分为“全像”、“偏像”、“绣像”三种。20世纪90年代后马幼垣提出“嵌图式”的版式命名,并将各种版本《水浒传》插图作了初步对比。然而,学术界对建阳版水浒插图的关注程度仍有所欠缺,对建阳版插图的总体研究尤为不足。建阳版水浒插图与武林、徽州等江南地区水浒插图风格迥异,其中内涵也存有深究之必要。笔者拟由图文关系入手,探讨建阳水浒插图的演变及其传播策略。

一、现存建阳《水浒传》插图与风格演变

明代《水浒传》刊刻数量蔚为壮观。据王清原等所编《小说书坊录》载,从明代至民国间,诸如余氏双峰堂、袁无涯书种堂、富沙刘荣吾黎光堂、上海广百宋斋、成都黎照书屋等六十多家书坊刻印过《水浒传》②。这一数据还未包括被损毁的现已不可考的《水浒传》版本。据此推算,中国古代《水浒传》插图的确种类繁多。

从地域上看,建阳、徽州、武林、金陵等地都曾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且最具特色的刻书中心。明代以来,这些地区均多次刊刻《水浒传》插图刻本,且各具特色。以建阳书坊为例,现存建阳刻《水浒传》插图本达七种,均为明代中后期刻本,版式主要分为上图下文式、全页版式两类。上图下文版式中含全像、偏像之区别,而全像版式中还出现“嵌图式”之创新;全页版式则出现了由单页插图到全页巨幅的演变。

对比现存七种《水浒传》可以发现,沿时间推进,插图版式随之变化,风格亦随之演变。大体说来,建阳版《水浒传》插图图版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插图画面则由粗犷渐趋细致,线条刻画由拙朴转向圆润。如下表,现存七种建阳版《水浒传》插图比较。

下表所列现存七种《水浒传》插图,大体反映了建阳版插图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第一种《新刊通俗增演忠义出像水浒传》,由于存有资料不完整,其刊刻年代不能确定,据考应略早于《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即万历二十二年(1594)之前。又,建阳刻书在全像版本出现以前就有偏像,即出像版本插图。那么,《新刊通俗增演忠义出像水浒传》刊刻于万历二十二年之前的推断可以成立。《新刊通俗增演忠义出像水浒传》是建阳刻本留存至今少数偏像版本之一,开卷仅一叶一图,即只有左边或者右边页面有一幅插图。此版调整了文本和插图的比例,得以刻印更多文字,插图的附属性质更为明显。插图画面简朴,与全像画面一样,木刻刀法遒劲,均为凸线,属于木刻中以白为主的阳刻典型。第二种为《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这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余象斗所刻印,是建阳最常见的全像版本,全书25卷,104回,版式为上评中图下文,但有些上栏空白无评释,有些评语简略,仅二三个字,还有多图用一评释,或因评释文字稍多而跨栏,并入下一评释等;四周双栏,单口黑鱼尾,版心题“全像评林”。此版插图规模宏大,全书共有一千多幅,每叶都有两幅插图,是建阳插图全像式的代表。该本插图与文本对应,人物造型简略,线条粗犷有力,画面表现出古朴粗拙的建阳插图传统风格,极富古风趣味。第三种《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它也是明代万历年间余象斗双峰堂刊本,上图下文版式。插图人物线条简单柔和,环境布置疏密得当;人物面部特征模糊,五官描绘略为简单,仅几笔带过,但在服饰动作及神态方面加以弥补,将写实性与木刻版画的艺术性充分融合;画面呈现出浑厚质朴的黑白对比,显得古朴豪放。与第二种《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对比,其绘刻的精细程度已有明显超越:木版钝厚、纹理疏朗的特点在插图中得到了体现,木味十足,体现木刻本色;画面白处有疏密的斑点,是毛糙斑驳的效果,过渡了黑白色调,形成木刻的独特韵味。由以上三种全像与偏像版本比较可知,建阳插图在延续了传统风格的同时,亦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明代中期,由于其他刻书中心的插图影响及营销竞争,建阳插图出现了从上图下文到全页版式的变化,如第四种《新刻全像忠义水浒传》,为明万历年间书林刘钦思刊行,刘俊明所刻,全书25卷,共114回。此版采用上图下文版式,兼有单页插图,这与传统版本极不相同,打破了版式固定单一的传统。《新刻全像忠义水浒传》版式呈多样化,画面也不再以简单为主,虽仍有古朴之感,但在绘刻中可见繁复,暗含细致的艺术追求。第五种《钟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明天启间(1621-1627)建阳杨氏四知馆刻本,前有钟惺序,一百卷,一百回,卷首有插图三十九幅,均为单页插图;有题咏,或为诗,或为文。与上图下文相比,这类单页版式放大了图版,画面更加清晰,但配以建阳粗拙质朴的传统古风,画面略嫌简单。建阳刻书采用单页版式以后,仍继续沿用上图下文版式,并有所创新,如第六种《鼎镌全像忠义水浒志传》,为崇祯年间(1628-1644)书林刘荣吾藜光堂刻本,这一版本即马幼垣所指“嵌图式”,它是《水浒传》上图下文版的独特形式,是对上图下文版式的创新。在上图下文包括上评中图下文版式中,插图占尽上层横面的全部位置,而嵌图式则在插图的左右两侧及图片以下都排满文字,图片嵌入文字之中,文字围绕图片,原来分置于图片两侧的标题则改置于插图之上,位于版框之外。这是对建本传统版式的改造。第七种《英雄谱》,为崇祯年间雄飞馆所刊刻,是《水浒传》插图极为特别的一种刻本。《英雄谱》插图采用全页巨幅,完全打破上图下文的格局,一改建阳单页插图空洞的画面特征,呈现出与历代建本粗率古拙的传统风格不同的精致工丽,而更加接近徽派插图。看《英雄谱》插图,雕梁画柱中可见精细,人物动作神态十分清晰,环境刻画恰到好处,并以细致的线条弥补画面的空洞,走向精工与细腻。与万历间“只见整体而忽略细节”的全像插图风格相比,艺术水平有明显超越。

综合以上七种版本《水浒传》插图的比较可知,建阳派插图主要采用上图下文版式,画面古朴粗拙,以豪放简略为主要特征;线条粗犷有力,布局以人物为主,大处落笔,不重视容貌细部刻画,环境刻画比例较少。至明中后期,建阳受江南地区插图风格的影响,在版式、线条、画面、布局等方面产生了变化,总体风格也从质朴趋向婉丽。

二、比较视野中的建阳版插图风格

中国古代小说插图版式经历了上图下文式到整页版式的变化,建阳版插图以上图下文为主流,江南地区则以整页版式插图为主。建阳版、武林版、徽州版《水浒传》分别代表了三地的插图典型,其中以建阳双峰堂刻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武林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吴江袁无涯刊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传》以及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为主要代表。从比较视野看建阳版插图,刊刻于插图发展萌芽时期的《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与武林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插图、吴江袁无涯刊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传》插图,形成鲜明的特色对比,更清晰地表现出建阳插图的特点(笔者认为陈老莲《水浒叶子》是成熟的版画,属于独立的艺术作品,不作比较)。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刊刻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武林容与堂刊本,每回二图,共二百图,是杭版插图的典型代表。从插图整体来看,容与堂刊本所刻人物线条描绘十分精细,颇具丰润气韵,女子造型与唐代人物画像中的女性图像十分相似,面部刻画细腻精致,线条细密中有疏散,画面日趋细致,意味更加深远。与建阳刻本的粗拙质朴相比,尤其是画面风格、人物形象、环境布局与手法设置等方面,武林派插图更显细致精妙,可见插图艺术高超。

杭州版插图注重以细节表现人物形象,其线条刻画圆润平滑,神采风韵均接近唐代人物画的丰满。建阳《水浒传》人物形象则一派简单古朴,线条粗犷质拙,笔势豪迈,但人物气韵风度略显单调,不够细致。比较建阳版《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与武林版《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如图1、图2。

对比图1与图2可知,武林版插图强调画面完整性,更擅长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和现实生活相融合,面部细致到眉眼,服装细致到鞋帽,甚至兵器械具形貌均细致描绘,加强了插图的表现力。武林版插图更具艺术美感,用一个凝固的细节表现人物形象,用一个简单的情节突出故事发展,其独到之处显而易见。而建阳版插图强调图文结合性,其上图下文的版式限制了画面的内容,在细节处,如描绘雕琢人物容貌、服装,房屋布局等,都不够到位,令人无法识别图中人物的身份,只是简单区隔室内与室外,十分简单质朴;画面整体以古朴见长,配合题榜文字,及下文的故事内容,体现出建阳插图独特风格。

杭州版插图不仅描绘人物外貌,兼顾人物动作神态,而且注重刻画环境,借助简单的背景衬托人物或情节,画面整体结合得十分融洽;而对建阳版插图重点刻画人物举止神态表现人物形象,只用简单标志代表环境,并不多费笔墨,画面感疏离,对比图1与图2,武林版生动地再现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仗义之气,逼真地描绘了镇关西店中一片狼籍,如散落一地的碎肉块;建阳版则只以简单线条表示人物与房屋,读者很难区分室内与室外的布景。武林版插图以环境描绘来表现情节,更有深意,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的气氛。建阳派插图线条粗犷,画面相对缺乏流动性,显得单薄,武林派插图则线条细密,又含疏散之笔,画面波澜起伏,更为流畅。

武林插图还对配角加以刻画,图1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围观者的神情。通过神态刻画展现围观者的心理活动,加深读者对此情节的印象。建阳版插图对配角人物则吝于下笔,画面简单,缺乏深刻的渲染和陪衬。图2人物面貌粗糙,读者无法辨别人物神态与心理活动,甚至无法辨认图中人物的性别,宋江与婆媳的样貌几乎一致。从画面的完整性来看,武林版插图细致,建阳版插图简略。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杭州版插图表现手法丰富,通过对比空间内容来表现故事情节,如卷十八“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插图以墙内公孙胜等人在葡萄架下喝酒的悠然闲情,衬托墙外晁盖送别宋江的忧心忡忡,两组场景在同一画面中以不同空间来展现,形成强烈对比,紧张的气氛、人物迥异的心态跃然纸上。如图3。

建阳版插图刻本却很少采用类似的布局手法,多以简单画面呈现故事情节,以人物举止神态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而图3利用空间对比的表现手法,使读者以全知视角俯瞰庭院与室外的情景,插图的艺术效果得以增强。武林版插图还以时间延伸方式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如在同一画面表现作者的梦境、回忆、幻想等,使读者在全知视角中欣赏插图,这些手法使单一的画面表现出繁复的层次感,相互衬托,画面更显趣味。建阳版插图则延续宋元传统手法,较之武林版插图的多元化手法,显得呆板单一。

《出像评点忠义水浒传》刊于万历四十年(1612)左右,全书一百二十回,插图六十叶,共计一百二十幅。虽为袁无涯所刻,但其插图前一百幅沿袭新安刻本,孙楷第先生曾判断:“忠义水浒传一百回……记刻工姓名曰新安黄钺之刻、曰黄诚之刻、曰新安刘启先刻。……此为新安刻本……观插图形式,与芥子园百回本,袁无涯刻百二十回本(即杨定见所序者)实是一板。”③因此,袁无涯刻本插图也可视作徽派《水浒传》插图的典型。其主要特征是,画面精工秀丽,风格婉约,线条优美,多以单页大图或是双页连式为主,且均在回前插图,图目与回目不同,另立新题,统一为五字。与建阳“以图配文”的插图不同,徽州版插图在艺术上更趋向独立。

徽派插图根据情节需要在回前安排插图数量,插图与回目关系不大。换言之,插图是根据全书的主要情节而绘,并不受到标题限制。徽州版刻插图以插图的形式概括文本的主要情节,插图自身具有讲述故事的能力。建阳版插图则延续敦煌讲唱文学里的佛经“变相”的传统,插图坚守图解文字的功能。它采用传统的上图下文形式,一幅独立的插图并不能蕴含一个连贯的故事。插图只作为文本的辅助工具,有利于读者和文化水平不高的受众理解文本故事。徽派插图虽以插图的形式出现,但“图文结合”的意义偏弱,插图的独立意味趋强。建阳刻书以图配文,图文互补,插图与文本的关系十分密切,突出“图文结合”的文本意义。

“洪太尉误走妖魔”徽版插图吸收多种表现手法,艺术水平极高,更趋近于艺术图画。就画面而言,徽派插图以背景环境占据主要部分,人物比例较小,画面更加协调;而建阳插图历来以粗拙古朴著称,主要描绘主角形象,虽然人物形象不失活泼逼真,但仅具人物意态,线条粗犷简略,画面略显局促,环境和背景描刻极少,情节渲染也不够深刻,画面布局、技法等略显单调,艺术表现力却欠缺深刻意味。如图4与图5,同是刻画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场景,徽州版插图不仅展现林冲和洪教头的比试,还有围观的柴进和庄客等,地上有一锭大银和一副打开的枷锁,天上有一轮圆月和几颗疏星;场景刻画加深了场面感,因此更加真实深刻,意境隽永绵长,使读者能够从背景环境中细细咀嚼画面内容。而建阳版只是表现两人比试的内容,缺乏周围环境的刻画。徽州版插图与建阳版插图的不同,由此二图,差异顿出。

徽州版对环境的刻画极为精要,主要以山石树木等室外风景为主,甚至部分插图山水风景内容略嫌繁复。建阳版则以庭院内或室内为主,即使背景为室外景色,简单几笔带过,山水风景特征并不明显。

在众多插图派别中,徽派插图堪称艺术精品,它削弱了插图的辅助功能,在中国小说插图史上较早富有独立的主题画意味。如图6,楔子图“洪太尉误走妖魔”,右上角的树木与房屋占据了近一半图版,背景的静谧与众人的狂奔形成对比,意境深远。

作为水浒插图中久负盛名的精品,徽派插图既增值了文本的含义,又可以作为独立的版画艺术品而欣赏,其艺术形态也日渐成熟;而建阳版插图则贯穿“以图配文”的功能意义,如果脱离了文本语境,其意义很难看得出。

由上述比较可知,建阳版插图采用上图下文的版式,风格粗犷,主要强调人物,不注重环境,以图配文的功能意义十分强烈;而徽派插图则以独立单幅的版式为主,风格细腻,画面布局合理,意境隽永绵长,手法丰富,更具有独立的主题画意味。

三、建阳版插图风格与传播

建阳版插图与武林、徽派风格截然不同,立足于对阅读的引导,强调了图与文的紧密结合,面向文化程度不高的市民阶层;而武林和徽州插图则日趋精致化,减弱插图对于文本的依赖,朝着独立的艺术品方向发展,面向的受众不仅是市民阶层,还有更多的上层知识分子与达官贵人。插图风格的不同体现了地域书坊的营销策略。

早在宋元时期,建阳版插图以普通下层民众为消费群体,采用上图下文式,每页附图,以辅助理解文本阅读。这种连环画式插图对文化层次不高的读者相当有用,边阅读边看图,有助于理解故事情节。美国学者何谷理认为:“把图和文刻在同一页,是对插图和文本的同等重视,这样无论对识字能力高低的人都有助于阅读,同时也可使销量增加。”④建阳版插图采用粗犷拙朴的插图风格路线,也是出于服务于下层民众读者之考虑。由于书坊主预期的消费群是文化层次和购买力都较低的民众,在刻印插图过程中,忽略细节描绘,主要表现故事情节精彩之处,这些插图特征足以满足阅读者审美趣味,也有利于书坊主节约成本。

随着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杭州、徽州等地市民经济发达,富商林立,不仅文人,富裕的市民也对小说戏曲插图刻本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庞大的读者群。为适应市民的消费需求,插图也向着精致化方向发展。这些地区的插图采用单页版式,或者双页合式,突出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画面比例得当。虽然这些插图均放在回前,数量不及建阳版,但画家发挥空间增大,讲究环境描写和景物布局,增强了插图的表现力,插图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但是,建阳地处山区,文人士子常于此躲避战乱,利用山区所特有的竹、木等原料,刻印图书,建阳遂成为闻名天下的“图书之府”。但书坊主之营销策略主要是立足于下层民众,走的是普及之路。明中后期,建阳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及江南与徽州,建阳地域读者群依然以下层民众为主,故依然以粗犷质朴风格为主。

除了传统与经济因素之外,刊刻技术以及人才因素与书坊的发行策略也密切相关。在晚明,文人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成为一种趋势,画工与刻工对于书坊的经营至关重要。由于文人画家的艺术造诣和表达的情感更为细腻深沉,提升了插图内涵;刻工则发展成为专门的职业群体,如极负盛名的徽州黄氏刻工,技艺超凡。文人画家与徽州刻工流向江南富裕地区,如金陵、苏州、杭州等地,促进了江南刻书业的崛起。然而,建阳地区受经济发展与自身交通限制,无法吸引优秀的文人与技术,难以与江南地区插图相比拟。建阳地区虽也有模仿徽州、金陵等地刊刻风格,但总体来说,书坊主营销策略一直立足于下层民众,高端市场则让位于徽州、杭州等地书坊。

① 陈启明《水浒全传插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版。

② 王清原等《小说书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275页。

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第3篇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_____。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________。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_____。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 。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三国。

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第4篇

一、以阅读《水浒传》为例,说具体的做法

1.定好阅读作品,布置阅读任务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经典小说之一,因为其故事情节之丰富,人物结构的错综复杂,再加上文言表达,需要足够的时间阅读,更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备课组在寒假之前,布置了阅读书目――《水浒传》,要求通读原版《水浒传》,并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讲述人物故事,要写清楚人物的身份、个性特征和命运变化、经历。

一部名著,可圈可点可探讨的太多了,有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的目标就有方向了。

2.评选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

寒假归来,学生的阅读作业各有千秋,我们对优秀作业进行等级评比表彰,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展示。各班课前3~5分钟学生轮流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台下学生点评打分,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参加年级“说水浒故事会”比赛。

人人参与,有评比,有表彰,有展示,《水浒传》中的各路英雄好汉渐渐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3.讲述英雄故事,品评经典水浒

在各班做好前期预热准备工作之后,年级开展了“读经典水浒,话英雄人物”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以集体参与和个人讲述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集体参与的活动分三个环节:众说英雄、补说回目、话说水浒。其中,第一环节“众说英雄”是概括不同英雄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个性特征,学生根据提示快速回答英雄人物的名字。题目如:“绰号‘浪子’,智勇双全,百步穿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为报仇射死董超、薛霸。平方腊后,他感于政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第二环节“补说回目”,抽取《水浒传》中的回目,留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让学生回答。题目如:“

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 ”。第三环节“话说水浒”是选取《水浒传》中几个小情节,让学生补充完整。题目如“《水浒传》火烧草料场,把林冲逼上梁山的是 ;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是 ;燕青救主,救的是 。”这三个环节各准备十几道题,每个环节出现,随机抽号,各班同一学号的学生上台参与答题,当场亮分;这些题目都是在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情况,因为随机抽号,都有可能上台答题;因为各班有竞评,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由自主地调动了起来,所以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亢奋状态,对作品的阅读也就自觉主动了。

二、在本次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热情,有几点做法值得推行

1.年级统筹安排,明确阅读要求,使阅读有方向

名著阅读,在新课标有具体的要求,通过年级安排任务,让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更为重视。

一部作品,可圈可点的很多,但是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品的特点,我们设计好问题,明确提出阅读完成时间以及阅读该作品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通读作品时就有了方向。

2.表彰优秀作业,交流阅读体会,让阅读有活力

初中生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还未能达到自觉主动,但谈不上热爱,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推动。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营造阅读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点引导到我们预设的阅读环境中。因为有评比,有表彰,有交流,学生会更认真地去阅读思考,在彼此的交流中会主动地更深层次地阅读。

三、检验阅读效果,展示精彩体验,让阅读更快乐

在固定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开展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和热情度。年级在前期预热之后,我们依托作品人物形象为主线,组织一场“英雄人物故事会”。学生有集体参与,有个体精心准备的展示。一部作品在整个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他们与其中的人物共呼吸,同悲欢,他们切实体会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文字之美。

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它要求老师对名著要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才能高屋建瓴,提出合理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任务一定是具体而明确;同时,落实很关键,有布置则要有反馈,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直保持关注思考交流状态,主动性调动起来,阅读的目标也就逐步实现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部名著都用这样的形式来完成,可以通过设计某一论题,通过对作品人物的争议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如《骆驼祥子》;可以通过改写为剧本表演促进学生的积极阅读,如《简・爱》;可以通用朗诵会,让学生熟悉作品,如《繁星》《春水》。阅读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就不成负担了,带着任务走进文本,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名著的阅读自然能够完成,深层次的阅读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

水浒传故事情节范文第5篇

通过对名著《水浒传》的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了解分析人物性格。

训练和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解读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学设想:小说采用章回体结构,这堂课就借用其章回体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回:读名著,人物故事记心间;论英雄,翰墨书香常思考

通过幻灯片播放水浒英雄的图像,同时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在雄浑激昂的歌声中进入情境。

假期大家读了《水浒传》,请学生简要概括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随机请学生回答,注意随时点拨)。

幻灯上出现四个英雄人物的图像,分四个小组,对每个人物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水浒》有一百单八将,其性格、形象迥异,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呢,进入第二回。

第二回:怒与悲,众学子同论豹子头;褒和贬,各小组共议呼保义

以林冲和宋江为例进行分析,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

(1)小组内讲述有关林冲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教师总结,明确:

林冲(豹子头)相关的故事: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人物形象: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忍辱负重,最终被逼上梁山。

(3)小组内讲述有关宋江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明确:

宋江(及时雨)相关故事:义释晁天王、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

人物形象:仗义疏财、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5)水浒英雄的形象各不相同,个人经历也不同,为了个“义”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请看第三回。

第三回:渭州城,拳打镇关西,同说提辖之粗细;黄泥冈,正中七星计,共论计策之玄妙

1.请学生打开课本,对照幻灯片的要求阅读课文

(1)速读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片段,品读其描写精妙之处。

引导学生读原著精彩情节“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引导学生分析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原著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多角度的描写。

(2)在“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性格中的粗与细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明确:在去找郑屠复仇之前先在客栈坐等了两个时辰,估计金氏父女走远了,方才起身;打郑屠之前故意借买肉激怒他,让郑屠先动手;打死郑屠后,大骂镇关西诈死等。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临危不乱、遇险不惊、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形象。

(3)有同学说“我已经看过《水浒传》电视剧了,所以无需再看原著了”,请以“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片段为例,对照影视,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比较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师总结,指出影视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强调看影视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

(4)请学生根据“智取生辰纲”片段回答: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他们使用的“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一是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正是天气酷热,一行十五人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天热加上一路的疲惫使杨志的随从们丧失了戒备和警惕。而吴用、晁盖等人却早已在此等候。

二是智用地利。吴用、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选在黄泥冈和树林里,自然有其道理。“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茂密的松林既可引诱杨志一行人休息避暑,又可迷惑对方,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前两“智”充分说明吴用、晁盖等人已经对杨志一行人的行踪了如指掌,已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伏击圈”,只待他们自投罗网。

三是智用人和。吴用、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巧妙加以利用。杨志此人非常精明,他担心生辰纲出事,每天推迟动身,士兵们担着百余斤的重担,在烈日下行走本就苦不堪言,稍有懈怠就会遭杨志用藤条鞭打,这激起了士兵们的共愤。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强烈不满,他们的内部矛盾使吴用、晁盖等人有机可乘。

四是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实现关键靠的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众目睽睽之下,吴用、晁盖等人喝酒若无其事,杨志等一行人却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这都得益于刘唐与白胜精湛的表演,可谓天衣无缝,吴用的计谋之巧妙也令人叹服。

2.老师寄语:读名著长精神,扬我中华威;品经典增见识,铸我民族魂

相关期刊更多

水浒争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水浒学会;湖北省水浒研究会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