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菩萨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菩萨蛮》的译文:
江南美好,令游人陶醉,不肯离去,应终老于此。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时,千万不要回到故乡,回到家乡思念江南之情会让人愁断肠。
韦庄的《菩萨蛮》:是韦庄到南方避乱时所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和曼妙的人物,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的真挚感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温庭筠 韦庄 纯美 淡雅 疏密
一
温庭筠为初唐宰相温彦博的裔孙,至飞卿已家道中落,虽文采出众却“生于末世运偏消”,无端总被卷入党争,仕途坎坷。他恃才傲物、放浪形骸,常游于酒肆青楼、花间柳畔,所以文辞艳丽,成“侧艳”之风。温词用华美的辞藻、细腻的描写,将美好的爱情寄予女子身上,刻画离愁别恨,这种填词雕琢精巧,多为娱情传唱。韦庄本生于世家大族,是武后时宰相韦代价的后代,著名诗人韦应物之四世孙,到韦庄这一代,家道中落,父母早亡,家境寒微。韦庄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屡试不第,一生为生计多奔波,59岁方中进士,他的诗反映社会面貌,民间气息较重,词亦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流离光景。
从词的内容方面来说,温、韦词差别不大。温庭筠词犹多缘调而赋,大都作闺妇思边怀远之词,不失调名本意。《菩萨蛮》十四首,造语绮靡绵密,造境窈远幽约,最能代表温词特色。刘熙载《艺概》卷四:“温飞卿词精绝妙人,然类不出乎绮怨。”绮怨是温词内容的一大特色,表现闺中女子对远游人的思恋,随女主人公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起睡、弄妆拨动读者心弦。词人所叙女子束于高阁间,妆容精巧,起居华丽,却内心孤寂,与百无聊赖中暗伤心魂,诉说离愁别绪。韦庄词多表现女子闺阁情怀,伤春离别,如《菩萨蛮》其一;但也多思乡怀人之作,如《菩萨蛮》其二。
在温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大都是成双入对的意象,反衬女主人公的寂寞心境。如“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软香惹梦鸳鸯锦”、“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等,这些意象暗含孤单之意,流露寂寞情思,女主人公羡慕飞鸟虫类终相厮守,不若情人多别离。此外,温词多用冷月意象和花朵冷暖色调衬托女主人公的心情。如“雁飞残月天”、“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扬陌上多离别”、“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等表现闺中女子对征人的思念,以及孤单寂寞之感。温庭筠着重描写女子春恨,或借春景述女子思春情怀。如“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秋闻一霎清明雨”、“燕飞春又残”、“柳丝袅娜春无力”等皆于萧索春景中引发女子的“怨情”。这里女子的怨情是无声的,皆随女子弄妆时随意的慵懒状便将情感宣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韦庄词没有特意选择意象,但韦词中较多出现的一个词是江南。如“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此外,韦词中对家乡的眷念之情颇深,诗词中经常会提到归乡,如“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的感叹。和温词比较相似的地方,韦词中也普遍出现思妇形象,多描写春景春情,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等。韦词多自我抒情,词中有着词人本身的影子,多自我情感的宣泄,温词中没有词人的影子,多女主人公顾窗自怜之感。
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他认为温庭筠词字句华美,韦庄词文辞淡雅,骨力劲健。这是就温韦词语言风格表现而言的。
叶嘉莹认为:“飞卿词即但以金碧华丽之色泽,抑扬长短之音节,以唤起人之美感,而不必有深意者。此正纯美作品之特色,故曰飞卿词多为纯美之作。”温词纯美之风首先在浓笔描画女子妆容仪态。如《菩萨蛮》(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画了在华美居室内一位女子晨起慵懒弄妆的场景,词前两句描写晨曦从窗外投入女子精美的闺阁,映衬着女子美丽的妆容,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懒起”一句最传神,女子慵懒之态让人不禁心有疑问,而作者并没有立即告诉读者原因,而是继续描摹女子弄妆之态。一个“弄”字极为生动,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张先词言“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此处的“弄”字表现了女子无心梳妆却又不堪放弃美丽的面容,而后“照花”两句表现了女子对自己美貌的爱惜和珍赏,有孤芳自赏之感。最后一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就把一切疑问告知众人,所有的懒、迟都能被理解被原谅,温词用女子精致的弄妆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菩萨蛮》(十四)“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细心雕琢了一位衣着华丽,面带愁云的孤独女性形象。其次,温词纯美之风表现在场景描写上。如《菩萨蛮》(二)“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前两句描写的是女子的闺阁,水晶帘、玻璃枕、鸳鸯锦和惹人入梦的暖香,如此精致的居室让人不忍踏入。而后两句又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江水、柳烟、残月、归雁描写了一副凄美的夜景。此情此景下的女子又是做着怎样的梦呢,令人遐想。再如《菩萨蛮》(四)中“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描写了在春光绚丽的美景下的一个艳妆丽人的形象,水纹波动少女心弦,红花绿叶引人情动。而下片“青琐对芳菲”一句则瞬间点透女子心事,春景虽美,奈何征人无音信。温词写景多凄凉之景,却又集色彩、意象、意境于一体,浑然天成。像杨柳、归雁、梨花、冷月等常见意象温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表惜别之意,此外,选取的牡丹、杏花、春雨、莺声等意象表女子淡淡的春情,文辞细腻而又意味缠绵。
韦庄词在温庭筠词的基础上有所继承,但又跳出这种纯美浮艳之风,文词淡雅,清新自然,浅情近切,注重抒情功能。如《菩萨蛮》(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词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江南,游人来到江南皆被美景吸引流连忘返。“春水”一句塑造了一幅充满美学意境的“倚船听雨图”,诉说游子被江南春景所迷。“垆边”一句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卖酒女,词人用“似月”一词就绘出一位亭亭玉女。和温词大笔描绘闺阁,发饰、妆容、仪态的繁复雕琢不同,韦词浅显易懂却仍不失意境,简言将一位皓腕凝脂的江南女子大方地展现在眼前。和温词相似的是韦词亦在最后一句道出词的心声,“还乡须断肠”道出游子的喟叹。此外,其他如“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都是在最后道出词人心声。就场景描写来说,温词多闺阁之景,而韦庄跳出闺阁,把视觉投向了大自然,多自然景致、自然情感流露。温词女性多居于居室之内,而韦词主人公多居于室外。如“画船听雨眠”“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柳岸魏王堤”“桃花春水绿”,词中春景自然而淡雅,感情直接而真实。
三
就词的意境而言,温词绵密而韦词疏朗,温词隐约而韦词显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观点,他认为“不隔”的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韦词相较大抵能符合“不隔”的要求。
温庭筠词中有着很明显的疏离感和阻隔感,无论词人刻画的是思妇、宫女还是歌姬,都居于闺阁内,读者于外观之,察其心事。温词中常常出现“帘”“梦”“夜”等诸类意象,给人一种朦胧感。如“水精帘里颇黎枕”“绣帘垂菉簌”“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莺”等。而韦庄词意象简约,直抒心意。如《菩萨蛮》(三)“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的潇洒轻狂,《菩萨蛮》(四)“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的直率洒脱。这两首词都大胆描写词人流连酒肆青楼、花间柳畔,表现出词人放浪形骸、不拘世俗。“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更是表现词人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温词的“隔”不仅在场景的描写上,更在情感的表露上。如温词《菩萨蛮》(六)和韦词《菩萨蛮》(一)词境相似,却表现不同: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两首词都描写了女子送别的场景。温词交代女子居室,后借明月表相思,柳丝袅娜和“春无力”都表现了女子的慵懒和相思之苦,而后借回忆再现离别之场景;下片写香烛泪、落花、子规、残梦等意象再次烘托出一个思妇形象。韦词一开头就诉说离别惆怅,“红楼别夜”、残月、美人泪都是真实的。韦词写女子之泪多真情实感,不像温词多象征意味,用烛泪、泪痕暗喻。“琵琶”一句写美人弹曲送行,“弦上黄莺语”选词意象清雅,似乎在说“劝我早归家”。同是绿窗,温词写残梦,而韦词写美人,虽意思相近,表达却完全不同,总而言之,韦词抒情显朗豁然,温词则较含蓄委婉。
四
上面就温庭筠词《菩萨蛮》十四首和韦庄《菩萨蛮》五首再次探讨温韦词的美学意境。就题材内容上来说,温词主要描写“绮怨”,即思妇宫女寂寞相思之情,文辞艳丽,多缠绵意象描写春恨;韦词亦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流离光景。除此之外,韦词中多思乡游子形象,多自我抒情之作。从语言风格上来说,温词写景言情所选意象多华美、婉约,有“纯美”之风;韦庄词文辞淡雅,清新自然,浅情近切,注重抒情功能。从意境上来说,温词绵密而韦词疏朗,温词隐约而韦词显露。一个“隔”,而另一个“不隔”,各有风格,各有情趣。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文集(四)[M].河北教育出版社.
[2]张红编著.温庭筠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2003,第1版.
[3]王国维著.腾咸惠译评.人间词话[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第2版.
[4]李晓玲.论温庭筠十五首词《菩萨蛮》[J].2006国际词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菩萨蛮》14首,都是供奉皇帝让宫女们吟唱的宫廷艳词。
此词是14首中的第二首。
“能逐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庭筠被后人赞誉为“花间鼻祖”,而他所处的正是五代纷争,中原动荡,戎马倥偬,笔砚难安的时代。惟西蜀、南唐,较为僻静,君臣苟且怀安,寄情声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温庭筠的《菩萨蛮》恰恰又是为皇帝所做的应歌,不是为抒情而发。据《唐诗纪事》卷54记载:唐宣宗最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为了讨得皇帝欢喜,请温庭筠,并秘密告诫他不要对外公开。而温庭筠不畏“恐吓”,故意泄了密。令狐对此怀恨在心。此后,温庭筠累举不第,卒不得志。此记载说明了此词的特点――是唱给皇帝听的。因此必须以宫廷生活为背景,内容和辞藻也必须以宫怨、闺愁为主。这就形成了14首《菩萨蛮》的总特点。
从此词的内容和风格看,它主要写了一个女子梦中淡淡的哀愁情事。通读全词,自已认为“惹梦”乃是词中最为关键的词眼。抓住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此词。但是词中人物因何入梦,梦中又是何等情事,以及梦后心绪如何,词中又没有作明晰的叙写,词人只是以意象的组合和转换、环境的构造和渲染、人物衣饰及活动的刻画和点缀来组成词篇,一切都深隐在一片精美朦胧之中。正因为上述原因,以致历代解会不一,甚至被贬为温词最晦涩之作。
词的开头两句就写出了居室之清雅无染,晶莹剔透,无不渗透着环境之温馨,情事之香艳。
“水精”,有人写作“珊瑚”。在我看来,若更想为词创造“惹梦”之意境,非作“水晶”解不可。以水晶作帘,更能描绘出闺中陈设的玲珑雅洁,犹如李白诗中云:“放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颇黎枕”,玻璃枕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无不是与“水精帘”一呵成气,尽显华美。而“暖香”、“鸳鸯锦”又与前句两物相得益彰,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出浓艳的美人恹恹佳梦,特别是“惹”字,状此时此刻之美人情态,十分精确传神,用的也是灵动入境,真可谓着一“惹”字而意境全出。若把它换作“作”、“生”等,便意趣索然,感情僵之而不深腻。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笔锋一转,写到了室外之景象,杨柳堆烟,残月朦胧,雁渡寒江,给人一种凄凉清冷的感受。此两句甚似与前句毫无逻辑联系,着实难为理解,以致历代对此句解读不一,一指为叙梦中之事,清代常州派词论家张惠言在《词选》中言:“‘江上’以下,略叙梦境”,认为承上句入梦之后写梦中所见,主人公内心的唯见雁飞、不见人回的怅惘,自然见于言外;或解为截印象之美,如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所言:“飞卿之词,每截取可以调和的诸印象而杂置一处,听其自然融合”,此两者莫衷一是。不过,我更同意其他学者之言,认为江上二句,乃叙时景,也即说的是初春破晓的时候。原因有三:一是,初春乃象征着希望的开始,符合人本性对希望的渴望,联系到该词创作的背景,词中女主人公内心的怨,更是在这个时候最易得于泄发;其二,可起到引起下文之用,在内容和结构上浑然天成;其三,更能说明“惹梦”的内在原因。
至此,已将美人佳梦的精致朦胧美显现得淋漓尽致,从这高超的展现中突出强调了“惹梦”的精妙之用。
承上所作的铺垫,后片主要通过美人梦醒以后的梳妆打扮行为来暗示出其“惹梦”的原因。
换头“藕丝”句,着实写出了美人身著浅黄淡绿之衣,尽显清雅怡人,意著此衣,实则想以此向外传达内心难以言传的幽思。“人胜”句则是前句梳妆动作的持续。“人胜”,即彩胜,妇女们头上的饰物,似人形。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记:“人日剪彩为胜,故称人胜”,说的是农历正月初七所剪的一种人形剪彩。“参差剪”,指的是剪成大大小小各种形态的人胜。“参差剪”除了状“人胜”的形状外,还写出了剪彩人的精致动作。在这两句里,词人以冷静旁观之立场作客观泛化之描写,用意象的排列组合和跌宕变化传达出了人物的幽微心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香红”,鲜花也。词人不直接说花而说“香红”,是从花的色味着笔。两鬓簪花,中有距离,故曰“隔”。“双鬓”句中着一“隔”字,则两鬓簪花如画。双鬓插着鲜花,头上簪着金钗,末句再着一“风”字,无不使人觉得两鬓之花香飘浮不定,且觉金钗上的人胜也在春风中颤巍巍的摇晃不已,恍荡之间,一下子让人觉得词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心绪,则显得更为朦胧迷离,只在“惹梦”的“暖香”和“鸳鸯锦”、拂晓时分江上的“雁飞”、以及“参差剪”的“人胜”等富有“意味”的意象中,逗露出一丝节序之感与怀人之情。这正如词人在《春幡》写下的:“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
词于至此,吐露出美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心思,回应前片,也回答了“惹梦”的原因。
再回过头来重新品味此词,无不让人拍案叫好。从结构上看,上下两片似不相属,但“香红”二字与上面的“暖香”映射,“风”字又与“江上”二句呼应,神理贯通,脉络具在,形成了浑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再者,整首词的上下片各句之间都严格押韵,“枕”与“锦”、“烟”与“天”、“浅”与“剪”、“红”与“风”,形体规整一致,从而展现了温词形体音律的成熟精美。
作者简介:
一位老妇人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约瑟夫,看其脸色,就知道他一定是被毒蛇咬了,然后,老妇人把约瑟夫拖到一个闲置的门板上,立即用嘴把约瑟夫腿部的毒液给吸了出来。然后为他敷上自己特制的专治毒蛇咬伤的药粉。
两天后,约瑟夫在老妇人家的床上醒了过来,身边早已准备好的菌菇汤还冒着热气。院子的门也是开着的,屋外,阳光正好,用石块砌成的水池里,―池莲花开得妖娆。
半个小时左右,老妇人从外面回来了,她背后的篓子里采满了菌菇,看到约瑟夫起来了,她开口便说,孩子,你怎么起来了,不能乱动的,我去给你采菌菇了,喝了菌菇熬的汤,你体内的毒化得快。
约瑟夫一边向老妇人表示感谢,一边和老妇人攀谈起来。大娘,您真是一个大好人,若不是您,我就没命了。
看你说的,孩子,没那么严重,我不救尔,自然会有别人救你的。老妇人笑容可掬地说。
我能看得出来,大娘您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您出门采菌菇的时候,院门都是大开的,若是有人起了歹意,闯进院子里,拿了您的东西,咋办呢?
听了约瑟夫的问题以后,老妇人哈哈笑了起来,她说,你没看到我院子里种了一池莲花吗?我怕什么呢,莲花一开,我院子里全都是菩萨。有菩萨在,再狡猾的贼人都要现原形的。
一周后,约瑟夫在老妇人的照料下,所中的蛇毒全部化解。两个月后,回到美国的约瑟夫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及所遇全部告诉了自己的家人。约瑟夫的父亲通过大使馆朋友的关系终于打听到了老妇人的名字――桑月。
丝罗。新帖绣罗襦的意思为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第七八句。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