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档案管理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档案管理在公园管理中的特点与作用。
关键词 公园管理;档案管理;特点;作用
公园档案的管理是有效经营公园业务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长期以来,公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技术滞后,以及档案内容不全等方面的问题。
一、公园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作为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公园人事档案翔实地反映了职工公园工作期间的实践情况,能真实反映公园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技能、管理水平、待人接物、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公园挖掘信任、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能为公园人才发展计划、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发展方向的制定和确立提供参考意见。公园绿化档案可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公园发展建设的周期性与连续性提供重要参数与凭证。而且公园绿化档案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公园绿化部门对项目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等,均需要公园绿化档案。
二、公园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来源具有广泛性。公园档案不仅仅是来自公园本身,同时也来自相关方面的各类资料。来源广泛性,增加了公园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是公园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充分反映。
(二)载体具有多样性。公园档案保存形式并不只是图表、文字,同时还有录音带、照片及录像带等,由此才能达到声形并茂、动静结合的效果。
(三)保存具有针对性。公园档案具有较高使用价值,该特点有档案内容来决定,很多档案内容一旦损失就不可能弥补,比方说,有些录音、照片、录像损失就不能再复制。
三、公园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公园档案填写与存档主要以手工为主,而且建设公园档案信息化的速度非常缓慢,公园内部档案保存主要为纸质形式,缺乏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保存与管理公园档案,使得很多档案在被多次利用后,出现严重损害,直接影响到公园档案管理。
(二)管理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很多公园档案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甚至部分身兼多职还做其他的工作,这样就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参差不齐,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所以加强公园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三)管理技术滞后。大部分的公园档案管理机构仍在进行着最原始的操作,纸和笔是他们最“先进”的工具,而这样的工具对相关资料的记录是简单的不完善的,并且严重缺乏技术革新意识,管理技术具有单一性滞后性。所以要在公园中增加现代化信息技术操作手段。
(四)服务意识薄弱。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开放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各级档案部门通过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服务性工作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庞大复杂、知识密集是档案管理事务的特点,大量的登记、分类、编纂、保管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考虑到这些资料的查阅利用。
四、加强公园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公园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公园档案管理中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指得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通讯和数据库方面的标准,有效实现信息间的共享。减少在公园档案管理中物力和人力等不必要的投入。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需要为档案管理建立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提供保障。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机制完善,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二)加强公园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由于电子公园档案和纸质公园档案相比有很大的脆弱性,根据电子公园档案管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护,按照“分层实施,均匀防护”原则针对公园档案的安全性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安装最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电子公园档案系统进行防护,安装加固软件,预防受到外界的安全威胁。
(三)提高公园档案管理者综合素质。首先,要在人员进入岗位之前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专业知识不精和有关方面知识不精的人员谢绝录用,录用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公园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快地发展。其次,注重对在职人员业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老同志,鼓励其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职称评定时重视从事基层档案的老同志,给予一定的倾向政策,尽量减少基层档案人员不安心工作和人员的严重外流现象。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
作为服务型及高技术型的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不仅在各单位和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因为时代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保障档案质量,发挥其服务性能,就需要在安全、操作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其制度和规范,从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一、文书档案管理概况
1.文书档案管理概念。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文书档案管理作为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业务决策、企业发展上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文书档案管理表面上可以理解为对企业事业单位等历史资料的总结和保存,实际上还肩负着行政管理、科学研究、业务开展以及宣传教育等多项职责,是企业和单位实现科学管理发展的基石。目前,文书档案的重要作用不断被人们发现,其通过收集和归档进行服务工作的价值也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现有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提升其技术水平与保密等级等,已成为企业事业单位发展的一项核心内容,因此规范文书档案的保密管理、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不仅是时代潮流,也是一种必然的现实需求。
2.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文书档案由于资料繁杂,管理过程设计人员较多、标准化过程难以控制,因此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各种问题。研究文书管理方法必须对现有问题进行充分认识,以实现深入的结构调整和改进。文书档案管理的概念产生已久,但部分人员对文书档案的管理意识还十分不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过于重视红头文件而忽视普通的编号文件,使得档案时间不连贯、准确性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难以满足信息查找和处理工作的要求。其次,一些企业或单位档案意识淡薄,缺乏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流程,也缺少对文书档案保密管理原则、方式的设计和规定,无法保证文书档案归档率、完整性和准确性,使得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借鉴和指导,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此外,在很多企业当中,档案与文书分属不同的管理条块,两部分人员若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一致的管理规范,就极容易出现衔接方面的脱节与不顺畅,造成漏归、错归等现象的产生。
3.未来文书档案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文书档案具有稳定的传承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数据来源,同时作为行政管理中的后台基础工作,又决定着企业的各项事务能否顺利开展。在各种文书档案中,一些重要的档案承载着企业的核心价值,因此具有极强的保密性。不同企业对此采取了不同的保密方法,但保密原则基本相同。文书档案管理的保密原则主要包括全过程标准化控制、分级管理两个方面。前者通过对文书档案实行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的保密管理,在收集、鉴定、分类等多个环节实行标准化控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后者则采用划分保密等级的形式,将责任落实落实到具体个人,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除了传承性和保密性,信息化逐渐成为现今文书档案管理的新趋势。传统的方法采用纸质档案和人工填写,对环境和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出现一定的问题和弊端。现阶段企业电子文档虽然普及,但部分企业和单位仅仅局限于将手写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本,并未完全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还未得到真正的开发和利用。
二、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改进方向
1.健全文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为了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需进一步细化档案收集保管流程,明确档案管理职责,同时根据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关键问题如归档期限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各单位在制定文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时,应对突况做出充分考虑,避免由于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相关领导档案管理意识不强,资金和人员投入较少,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及薪资待遇普遍低于其他员工,造成其管理意识较差、责任心不强,因此,适当加大档案管理支持力度 ,制定文书档案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将促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信息化时代使得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极大的弱化,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和系统管理应具备完整的防御能力,能够有效地对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做出保证。建立这一科学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就要充分考虑其保密性,做到总体设计和具体环节的安全信息管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文书档案收集及保密需求。
2.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作为一名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直接决定了能否应对档案的分类整理立卷等工作,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则决定了其是否具有资料的安全保密意识以及责任感。企业或单位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从人才引进的角度,应甄选优秀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加入企业,提升专业化人才当量。而在日常培训时,可以通过培养管理人员对资料的敏感性树立其管理理念,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来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聘请相关学校的老师现场讲解、开展团队竞赛活动等,通过加深学习体验达到强化专业知识的目的。此外,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部门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文化宣传来提高企业或单位内部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了解,从而将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书档案收集及归档工作效率及质量,多维度的培训不仅有利于个体的自我提升,还有利于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的最大价值。
3.搭建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平台。传统文书档案收集及归档工作存在过于被动且资源遗漏严重等问题。为此,企业或单位应对传统文书档案收集模式进行改进,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搭建新的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平台。在平台的研究和建立过程中,除了科技投入,还可以引进信息收集、保管的技术方法,例如图像、声音与文本的转换方法,以此加深对资料的连续性和历史性的了解。在信息保密制度下,通过相关的保密级别,对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加强数据化档案的安全性。最后,企业在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时应慎重,目前已较为成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业或单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数据录入等更为简洁,选择管理软件时应对其操作难易程度、后期维护以及保密性能作出充分考量,建设与时俱进同时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文书档案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文书档案的服务性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代替人工,在工作效率、失误频率上都有了显著地提升,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只有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软硬件设备维护,完善信息应急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确保档案的安全。
三、Y语
文书档案是企业发展过程的记录者,也是核心技术和数据的承载者。明确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充分意识其价值,是各单位及企业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未来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将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其保密性和传承性也将不断被强化。完善文书档案收集和归档等工作,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是个体需要,也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一、建立规范化档案管理模式对民营水运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是企业自身保持稳定、持久发展的需要
档案管理部门及人员要帮助民营水运企业尽快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意识,自觉形成和建立科学规范的基本档案管理模式,以达到完整保存、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的目标,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能有效地提高民营水运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规范化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模式,是促进民营水运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民营水运企业的生成主要有两个途径:1、靠民间资本土生土长发展起来;2、由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而来。不论何种形式生成的民营企业,都是按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运作的。企业档案管理作为民营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为了能提供与企业制度特征相一致的有效服务,应当建立档案权属明确、管理科学、企业自律、行政监管的档案管理制度。
(三)民营水运企业建立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建立水上安全链的需要,是建立水运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
随着民营船舶修造企业、民营船舶运输公司的发展,民营水运企业及其船舶也成为水运企业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他们是否拥有真实可信、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成为水运安全管理部门关心的焦点。水运企业的高风险性质,社会的高风险时代特征,都需要民营水运企业建立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成为水上安全链的重要一环。
二、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特点
(一)多元性
民营水运企业大多属中小企业,按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可分为船舶设计企业、船舶修造企业、船舶运输企业,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档案内容有所不同,档案管理模式也会有所差异,各领域的企业要着力研究适合本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找到最优的管理办法。
(二)效益性
效益,一是指管理成本最小,二是收效最大。民营水运企业档案工作讲求效益性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体现。所以,民营水运企业在“建档内容”应着重建立能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关档案。
(三)灵活性
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方式灵活,管理地点灵活,管理手段灵活。企业自身作为档案管理的主体,民营企业档案具体的收集、整理等由民营企业自身决定,民营企业必须在遵循《档案法》第十六条的前提下,灵活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档案管理方式。例如船舶运输企业有关船舶的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适任证书、船舶保险文书及财务担保证明等文件须按主管部门的法规随船携带。
三、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一)企业要主动按照水运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建档工作
民营水运企业特殊的行业特点决定企业档案管理必须按照海事主管部门的法规要求进行建档,企业与海事部门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海事部门要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将企业、各地档案行政部门及各相关部门组织起来共同制定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努力促进水运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行政部门在调研基础上,帮助企业理清思路,着手建立企业较关心的、事关企业自身利益的如产品、设备、基建等科技档案、营销档案、企业信用档案。
(二)积极建立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档案人员支持保障
企业要实现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档案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关键。档案行政部门要面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主动宣传、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与海事部门共同举办民营水运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便捷系统地掌握相关的法规与工作技能,为民营水运企业培养素质高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有力推动民营水运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基础较好的民营水运企业要重点培育和扶持,帮助他们总结出管理经验与模式,在行业内起到示范效应。对于基础较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建档,帮助他们逐步走上正轨。
(四)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服务,使档案工作紧密为企业发展服务
作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面对的档案材料数量多,信息量广,如何从大量的档案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是档案专业人员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档案管理的要求搞好分类、整理、登记、编目、上架等工作。企业档案的信息汇编,不仅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建立档案管理中介组织,为水运企业提供服务
一、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现状
1、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度不健全
有关档案实体分类规定:“声像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开放利用”。但现在照片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都还处于不断完善中,相关的规章制度发展也比较滞后。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照片资料日益增多,大量堆积如山的数码照片在丰富着档案资源的同时,也给档案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战,数码照片档案和胶卷照片、图片资料、纸质文件等档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数码照片管理工作没有统一易行的方式,一直以来,更多的都是管理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在整理。数码照片具有特殊性,原有的管理已不适合,而新的管理制度又不健全,数码照片档案管理无章可循,这直接影响了数码照片的规范管理。
2、对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缺乏深刻认识,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都偏重于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照片档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处于配角地位,相对于传统照片档案,数码照片起步较晚,人们对数码照片档案管理认识程度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意识不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普遍被忽视。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码相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已经普及,数码照片也代替了传统的胶卷照片。在实际工作中,因数码照片无底片,不需冲印即可观看和利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单位或个人在活动中若拍摄数码照片后大都输入计算机看完、用完即大功告成,对于它的分类、整理、归档这些工作则经常会一拖再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变动和其它工作的影响,这些数码照片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有的甚至会丢失。
3、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管理系统不完善
数码照片没有底片,以数字文件形式保存,查阅、复制、整理都是通过数字化程序来实现的,它依赖计算机、存储卡等各种设备,而存储各种设备的条件及故障直接影响数码照片的安全,在管理工作不到位情况下,计算机病毒、软件故障、网络传输出错、数据误删、工作人员流动、更换电脑等都会造成数码照片的破坏或丢失。另外数码照片的内容很容易被增、删和修改,制度、技术措施不到位就很难对数码照片进行安全保护。数码照片成像与处理便捷快速、方便修改、传输方式多等特点也可导致数码照片如果被修改、重新编辑,那么,收集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就无法判断数码照片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4、数码照片档案的开发利用技术比较落后
基于数码照片档案的便利、图像清晰等特点,很多单位的档案室都设立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室,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专门检索数码照片的系统,档案管理者对数码照片不能及时的开发,所以很难在一个平台上查阅与搜索到用户所需求的数码照片档案的资源,使数码照片档案资源很难被大众化地开发与利用。
二、依自身特点与规律做好数码照片档案管理的措施
数码照片档案资源作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好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数码照片档案资源建设的水平,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制度标准、优化工作流程、配备专业人员与设备等几个层面着手。只有准确把握数码照片档案在形成、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特点和规律,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1、依自身特点与规律做好数码照片档案的前期介入工作
数码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认为,一是拍摄照片的人不注重片的质量,拍摄技术,内容主次等,造成无照片可收集;二是拍摄照片的人或部门将照片作为个人或部门成果不愿移交归档,造成照片收集不上来。这两个不容易的原因就是数码照片档案在拍照前期的介入不够,拍照人对数码照片档案收集的认识不够深入。
随着对数码照片档案形成规律认识的深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合理有效的前期介入,能够改善数码照片档案归档不齐全、归档数量不足、拍摄照片质量不高等资源建设困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数码照片自身特点与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等。确保数码照片拍摄范围全面、拍摄数量、质量得到保障,并及时向档案部门进行移交,从而使档案部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
2、依自身特点与规律细化数码照片的收集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数码照片和它的文字说明是数码照片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图文并茂,照片和文字说明应齐全、准确、简明、能够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摄影者等必备的要素,能反映数码照片的主要内容。二者如有一项不完备,鲜活的照片就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死信息;拍摄质量不高就会使得形象的历史记录黯然失色。
细化要求,加强培训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收集数码照片档案的环节中,通过细化要求的形式,可以确保数码照片的拍摄质量及文字说明的准确完整。文字说明应该包含哪些要素、怎样编写等细节内容,将这些要求明确下来,形成摄影工作人员的手册。有些数码照片经过修饰剪裁,破坏了数码照片的原始性,对将来的利用造成困难,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就要通过具体要求和培训来有效规避此类隐患。
3、依自身特点与规律做到“随办随归”的整理环节
数码照片方便快捷等特点是众所周知的,数码照片随形成随整理的方式是解决档案整理不及时的有效措施。通过“随办随归”,将数码照片档案工作的量分在平时,由于整理及时,避免了少归、漏归等情况,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现在有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数码照片来源多,“随办随归”可以改变原来的年底集中移交或第二年初集中移交归档的模式。这样可以做到移交及时、整理及时、利用及时,而且归档的齐全完整程度也得到了保障,有利于归档工作的良性循环。
4、依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做好数码照片档案的安全保管
广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贮会计数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同时辅之以打印输出的各种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狭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只包括前者,即保存在磁盘、可读写光盘、磁带等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如不作特殊说明,下文提到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均指其狭义概念。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会汁档案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它除了包括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外、主要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软件程序及其全套文档资料。
2.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有更多的存贮形式且对存放条件要求更高。它一方面以打印输出的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以磁性介质或光盘的形式存在,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盘上系统正在使用的档案资料和存贮在软盘、光盘等存贮介质上作为备份使用的档案资料。后者受存贮介质质量、存放环境和存贮有效朗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保存不当容易遭到破坏。
3.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
4.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
5.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环境才能再现在使用者的面前,且使用时具有方便、快捷、直观,容易产生一些分析结果,可以对管理和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持。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上述区别于传统会计档案的特点,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除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特别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中软件文档的管理。这些软件文档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必不可少的资料,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和编制的源程序代码,同时一个软件系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没有保存完整的软件文档,系统的维护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受质量、温度湿度、磁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易受破坏的特点。在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在选用保存会计档案的存贮介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介质,存贮介质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档案能否被使用,而纸张的质量只会影响到使用效果; ②对存放在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应写好保护字样,存放在防潮、防热、防尘、防磁的场所:
③对存放往年会计档案的介质应定期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④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存贮介质应定期进行替换;
⑤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定期备份到软盘或光盘上。
3.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易修改且不留痕迹这一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对会计档案进行修改。常用的安全保密措施有:
①用户识别控制,防止非法用户接触会计档案。
②操作日志管理,应由系统自动进行操作登记,建立加密的机内操作日志,监督系统操作,留下审计线索。
③数据存取权限限制,对安全保密程度不等的数据,应给不同的使用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
(2)对存放在软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应至少一式两份分别在会计和计算机操作部门的档案柜存放,以防止某一方面存贮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或单方面修改会计数据。
4.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和软件版本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保存各种版本软件系统的软件档案和相应的磁性介质或光盘会计档案。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可在存贮介质的标签上注明软件的版本号,保存会计档案的介质上标明与哪个版本的会计软件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