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浣溪沙苏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借景抒情。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在上片中,作者先写早春生机盎然,又写暮雨子规哀啼,渲染了几分伤感之意;下片中,作者触景生情,情动于衷,通过视觉、嗅觉相结合,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思想观点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主要的思想观点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青少年时应珍惜时间,否则等到老了,则时间就像向东流去的百川河水一样,永远向东到海,不能向西返回,其“悲伤”也于事无补。
而苏轼的词《浣溪沙》为: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的思想观点为:人生到了老年还可以像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就像门前的流水,不一定向东流一样,它也可以向西返回,并不是“老大徒伤悲”。
二、写作背景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是宋朝郭茂倩编的《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其作者不详。从《汉乐府》可知是汉朝的诗作。汉朝,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大志,争取通过奋发,使以后“有为”。诗歌的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人的心志,也就是青年人的心志。这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古名句,可以传世成为“绝唱”,正是因为他道出了人间哲理: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是青少年时代,它不可能永葆,必须珍惜,在此时认真学习训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日后会“伤悲”。
苏轼写《浣溪沙》年纪稍大(大约40岁),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时写的。此时,苏轼虽然已到中老年时期,但他认为,人老志不应老,精神不应老,并不是“日落西山”,而是“夕阳红艳”,还可以“大器晚成”。人的年龄、精力像寺庙门前的溪水那样可以向西流,而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就是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语)。
由上面分析可知,由于写作时的境况不同,则出现思想观点不同。总之,站在青少年的角度,《长歌行》的思想具有鼓励青年认真学习之用;站在中老年角度,《浣溪沙》具有反颓唐作用。两首诗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对人的奋发,都有激励作用。
三、写作景物不同的比较
《长歌行》和《浣溪沙》都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两首诗歌都写了“物”。但由于表达思想观点不同,两作者选取的“物”不同。
《长歌行》选取的物是“园中葵”和“百川”,作者从“葵”吸着甘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的阳光让其欣欣向荣,却害怕秋季到来花叶枯黄的心态(这是拟人手法),引出与其类似的“百川”之景。“百川”流向大海之后,不能返回,它必然充满遗憾心理。接着作者言明自己感悟的哲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由物到人,由物到“理”的写法堪称上乘。因为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之陋,显示出文学的“形”“理”合一之美,语言委婉之美。
《浣溪沙》选取的物是“溪水”、“水中的兰芽”、“沙路”、“暮雨”等。“山下兰芽短浸溪”意为兰芽虽浸在溪里不能伸出水面,但毕竟它充满生机,终有一日将“出头”。暗喻作者当时自请外任,“以屈求伸”的境况。
“沙路”和“沙门”都带有“佛门”的意思,暗喻作者现在虽像那些不能问政事的佛家子弟,但自己在暮色中,却听到了宣布夏天到来的“布谷鸟”声音。其中的“暮”和正文的“白发”都寓意作者已到中老年,“子规啼”喻指作者对仕途还充满信心。
在写完这些景物后,作者用设问句“谁道人生无再少?”过渡,很自然地道出了他感悟的哲理:溪水尚可向西流,那么我的中老年更不能“唱黄鸡”(悲叹时光流逝),应该还有更大的作为。
四、两首诗歌的体裁形式比较
古代诗歌都是“歌”,即都是用来歌唱或用来吟诵的文学作品,它包括诗、词、曲。
《长歌行》是古诗,因而它的形式必须是每句字数相等,而且必须讲究偶句押韵,其中押韵的字(韵脚)为“”、”晖”、“衰”、“归”、“悲”。
大多数古诗都讲究“联”的形式,即两句为一联,《长歌行》也是如此。
因而《长歌行》具有句式整齐美,又有平仄读音的交替美。
《浣溪沙》是词。词又称为长短句。本词虽每句字数相等,但它是三句构成一小层次,相当于诗的一联。此词前三句写景,后三句议论抒情,前后两层构成一个整体。
“浣溪沙”是词牌,它要求除第四句外,必须每句有押韵的字(韵脚)。本词押韵的字为“溪”、“泥”、“啼”、“西”、“鸡”。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是苏轼组词《浣溪沙》五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词记叙了词人在久旱逢雨后,于“谢雨”道上与民同乐的情景,曾入选初中课本的这一首是这一系列乡游活动的一组镜头(另有名篇《喜雨亭记》)。
苏轼为官是深为民众爱戴的。
在这久旱逢雨的喜庆日子里,他喜情难抑,踏出徐州衙门,往东郊二十里的石潭参加谢雨祭神。大雨已经过去一些日子,麦子收了,蚕丝也收了。一切都不在焦虑和荒旱中了,苏轼感到一种作为父母官的心安和满足。他喝了酒,在谢雨祭神的日子里;他高了兴,在民众爱戴敬仰的感情中。
这一早,苏轼微服简从,转向乡途,又往另一村落而去了,正是“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农时节。
“软草平沙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第五首)透过枣林,远处的村落已经遥遥在望,他不觉又猛加了一鞭。不想宽大的袖口,搭上了枣树枝条上成串的刺儿。
“簌簌衣襟落枣花”,雨露未干的黄绿色枣花纷纷洒落,扑满了词人的头巾、衣袖和襟怀。
“簌簌衣襟落枣花”这句的语序本当为“枣花簌簌衣襟落”。但词人先声夺人,将“簌簌”这一摹声词(亦即摩状:下落貌)冠于句首,既给人以落花款款坠地的听觉感受,又给人以落英缤纷的视觉形象。
多么爽情快意的乡间美景呀!
走出枣林,一阵轻轻的嗡鸣声乘风而来。缫车!对,“村南村北响缫车”。满村满户的缫车的嗡鸣,满村满寨煮茧的清香,一下子把词人迎到了村口。
“牛衣古柳卖黄瓜”,柳阴下,一位身披粗麻破衣的老头曳着浓重的乡音在吆喝“卖黄瓜”。
这一吆喝带着诱人的凉意,叫一路仆仆而来的词人顿生渴念。这一早喝的酒,这一早赶的路,又使得他酒意朦胧,睡意恹恹。于是,词人写下了这样的对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日莅中天,普照炎炎,多想找个地方歇歇,喝口凉茶啊!
“路长”“日高”这一对主谓短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为“欲睡”“思茶”的情状垫了底;“惟”与“漫”两个副词所隐含的人物心理,则正是行路人的深切体验。而“漫”字所包含的那种渴极之时,四处顾盼的神情,还与上句的“酒困”暗相勾连。
酒意茶思,正是如此!
谁知我们的坡,这些天豪饮了多少呢?
这里还是村头,农舍稀疏,蒿艾遍野。苏轼滑下马背,跨过被雨水刚刚冲出的沟壑,悄然来到一所农舍前。“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他屈起二指,举到门边:“敲门试问野人家。”
嘻!一州知府,在这荒郊野外,叩问野居村人。一种莫名的、官人特有的野趣、乡趣,不禁令苏轼暗觉好笑。但他又转而一想,于是轻声道出:“何日收拾耦耕身……使君原是此中人!”(《浣溪沙》第五首)。
词篇在板门欲开未开之际结束了,但它却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想象的大门。
1、《已酉端午》元代: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3、《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来源:文章屋网 )
1、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来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流逝。“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意为不要叹息年华易逝。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一诗中,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