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服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前有焦虑情绪者28例(87.5%),术后降至17例(53.1%),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患者易表现为悲观失望、自我感觉欠佳、睡眠障碍、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有的患者会产生自杀意念,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多见于乳腺切除术、颜面手术、眼球摘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绝育术、子宫全切术、卵巢术、摘除术、肠切除术、截肢等,患者因术后容貌受到影响、躯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生殖器官手术的患者可出现心理障碍和障碍,患者担心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隔绝状态而产生“感觉被剥夺感”的心理反应。四肢手术后不能行走运动的患者,易产生自卑、依赖、无能的心理反应。以上患者术后可能变为“心理伤残者”,其均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包括个人、家庭、团体与社会综合进行心理干预。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而设立的职能部门,其特点是无菌要求严格、专业技术性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能力,默契地配合手术医生,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护患者不受感染,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无助,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建立手术室与病房、重症监护室、麻醉复苏室、急诊室、新生儿监护室等相关科室患者交接流程,设计并制作《手术患者信息卡》,交接双方准确记录患者身份信息及手术相关信息、患者接送时间、随身携带的手术用物等,确保手术患者交接安全。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共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28.9±5.1)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28.6±5.3)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0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普通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转变护理服务观念。
在传统的常规功能制护理中,护士的工作主要以护士长排班,发药、打针也是遵医嘱进行,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产妇满意率。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首先要求通过学习、培训、讨论等形式,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及言行,提高其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意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为患者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护理工作目标,全方位提升妇产科护理服务内涵。
②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研究发现以往护理人员除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外,还存在操作技能不娴熟、责任不明确、对患者缺乏了解等现象。医院需从制度、物质等各层面深化优质护理的内容和职责,通过定期的、规范化培训及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各级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使其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尤其是急救技能,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安排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与贯彻《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的有关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意识,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③改造护理环境,创建温馨病房。
保持病房和走廊的整洁、干净、空气清新,整齐摆放各种物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暖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可适当粘贴一些宣教的文字、图片等,摆放一些指导性小册子,让产妇和家属更多了解相关保健知识,缓解产妇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每天微笑服务,定时更换被服、扫床,保持床单和物品整洁,卫生间标有一些防跌防滑、防止意外的安全温馨提示,床头设有护士呼叫灯。尽可能为产妇创造一个温馨、整洁的病区环境,让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④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各班责任。
改变以往功能制护理模式,结合科室具体情况重新制订各班排班模式及工作流程,实施护士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从治疗至康复均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无缝隙的规范护理服务。各护理小组内根据护士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护理工作,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复杂较重的患者,低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简单较轻的患者。在患者较多的时候,酌情增加护理人员,以缓解紧张局面,避免出现护士手忙脚乱的情况,影响护理质量。明确各小组、各护士的责任,通过明确的分工来修订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秩序,使得整个护理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使患者得到最高质量的服务。
⑤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了解产妇情况、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从而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和消除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讲解相关分娩、康复知识,让产妇充分意识到分娩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其思想负担,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顺利度过分娩期与产褥期。
⑥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变得更加公开、透明,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指标,将护理质量与奖金发放相结合,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从而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将护理人员的被动护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最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72%,对照组满意率为84.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4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3±3.26)分,对照组为(87.94±2.8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9,P=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以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医疗需求。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综合护理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大大拓展了护理服务的内容,首先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加强自身素质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从以往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患者从来院、住院至出院得到全程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尽管妇产科护理工作繁重、风险高、压力大,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此外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提高(P<0.0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责任心和主动意识增强外,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最终使得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4结语
出院随访是护士和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医院走向社会积极有效地延伸服务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近年来,患者及其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逐渐增加。但医院和家庭普遍存在脱节的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保健服务现状及社会需求的调查,探索医院对出院患者的服务向家庭延伸的有效途径。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选择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50例,将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32例,女93例,年龄16~70岁,平均(43±8)岁,1型糖尿病64例,2型161例;延伸服务组:男136例,女89例,年龄18~72岁,平均(45±7)岁,1型糖尿病患者66例,2型1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接诊,进行床边健康教育,定期集中讲课,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延伸服务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指导外,出院后1周内电话或上门随访,以后每2周一次,1个月后每月一次,并建立随访档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状况、是否执行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是否遇到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并征询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两组患者均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血糖检测。血糖控制标准及疗效判断:空腹血糖在4.4~6.1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4.4~8.0mmol/L之间为控制佳,8.0mmol/L以上为控制不佳。医院从保健服务中心和病区责任护士中选定资深护师6人组成保健服务小组,其中管理者2人固定,其余4人兼职,她们临床经验丰富,态度和蔼,富有爱心,沟通能力强,具有人文关怀理念,随访工作,由病区责任护士具体执行,护士长全面监督,建立专册登记随访方式、次数、和基本情况。
2结果
对照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44例,不佳81例,血糖控制率64.00%;延伸服务组225例,血糖控制佳198例,不佳27例,血糖控制率88.00%。两组比较,χ2=3.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除遗传因素外,糖尿病是一种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已是公认的事实,饮食不合理、缺乏锻炼、吸烟、缺乏依从性……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务,是医院临床整体护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3.1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服务的必要性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易致人死亡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协同努力,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医护服务。实施社区医疗保健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其职责、作用有限,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家庭对健康保健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把服务延伸到院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
3.2对糖尿病患者延伸服务可提高健康指导的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瞩、指导的服从或遵守[2],表现在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患者的依从是治疗有效的基础。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现象和保健重点,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3]。随着时间的推移,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对医生护士的嘱咐会逐步淡忘,依从性降低。延伸服务能监督患者遵从健康指导的内容,维持其依从性,继续认真遵守医嘱。有报道约84%的患者愿意接受随访和健康教育[4]。患者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联系,不仅增加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也给患者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平时电话随访中可以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的干预,及时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行为。
3.3延伸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患者满意延伸服务的这种形式和内容,说明这种护理工作的扩展形式,将服务延伸到院外,避免了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5],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状态,且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护理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而且能体现出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张缨,洪水玲,裘佳清,等.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499.
2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制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0~332.
作者:屈盛琴 张占萍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第三医院
续瓶时,护士反问患儿姓名[3],确定无误后勾掉输液卡上部数后签名并告知家属输液的内容,同时查看患儿输液情况,如穿刺点有无渗漏,点滴速度是否合适,确定无误方可离开。输液结束时,护士反问患儿家属今天共输几瓶液体[3],查看输液卡上的排号部数是否前后一致,再次查对后收回输液卡,这样层层查对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费用审核,派专人对每位患儿的计价费用进行审核,如有疑问要立即询问当事医生,避免多收、错收而发生纠纷。统一认识,转变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护士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言谈礼貌,待人真诚,善于沟通,敬业求实。仪容仪表符合护士规范,熟练应用“十字文明用语”,护士工作中要做到“四轻”,“四声”,“三贴近”。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工作站保持干净、整洁、安静,护士在工作时不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不能相互闲聊,严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护理差错。优质护理服务的进行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护士长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护士福利待遇,重视护士的贡献,为护士提供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强化技能训练,针对小儿输液难度大,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科室评选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与年轻的护士结成对子,实施“一帮一”的指导,年轻的护士穿刺时有老护士指导,老护士穿刺时年轻护士跟着学习。同时,在排班时注意“老少搭配”,保证每班均有1位高年资的、穿刺技术一流的老护士在岗。穿刺时如不能“一针见血”先要向患儿家属道歉,征得家属同意方可重新穿刺,如再次失败则必须换人穿刺。这样可减少纠纷的发生。安排专人巡视,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用药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护士发现肿胀、渗漏现象后及时处理并安慰患儿及家属,通过巡视提高护理安全,减轻患儿痛苦,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巡视过程中主动提供疾病、药物相关知识,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加强生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我们主动帮助家属照顾患儿,帮患儿热饭、打水、清扫大小便,这样做刚开始家属很不好意思,护士就微笑着说“我们也是孩子的妈妈,不用客气”,次数多了家属见我们态度诚恳又真诚,他们就接受了,一人带孩子来输液完全放心。陪护少了既利于液疗区的安静又减少交叉感染,还利于患儿康复,同时纠纷的发生也相应减少。也为家属节省了人力,让家属真正得到实惠,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自纠自查警钟长鸣为改进工作不足,接诊护士向每位来输液的患儿家属发放服务问卷评价表,对提出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对于科室自己不能解决的上报院后勤办公室和护理部给予解决,尽一切可能满足家属提出的要求。
在发生护理纠纷或有纠纷苗头时,护士长于当天下班及时召集全体护士开会,请发生问题的护士向大家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就发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相互吸取教训以有效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统一处理意见,确保护理安全。患儿的整个输液疗程结束后,有专职护士为其提供疾病康复资料,如停液后的用药、饮食、复诊等情况。并告知病区联系电话,随时解答家长咨询问题。经过半年多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96%。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显著减少,实现护理零投诉。通过随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属能够给患儿合理饮食自觉复查,遵医嘱合理用药与身体锻炼,还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提高社会效益。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护理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护士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根据患儿的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只有贴近患儿,才能贴心为患儿服务,才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理解患儿家属。护士倾注全力,心系患儿,心系工作,才能确保护理安全,做到6方面满意,即患者、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护士满意。
关键词:人文关怀; 精神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5-01
“以人为本”在我国当今社会已不是个陌生的词语,各行各业都在提出人性化服务,如此大背景下,以关爱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当仁不让地成为医院实施以人为本的重要阵地。目前,实施人性化服务、给患者人文关怀,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我国医院的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本院精神科深刻感知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面对精神病这个特殊的群体,多年来坚持将“人”放在护理的首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我科共收治精神病患者430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18例,分裂样精神病48例,情感性精神病37例,器质性精神病12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例,焦虑症4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其他4例,符合CCMD-3-R诊断标准。
2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2.1入院初期的人文关怀:患者入院初期,患者处于症状高峰期,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常表现为敌对、反抗、不合作、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等心理。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劝说,根据病情,采取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分管医生、护士、护士长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保护性约束制度等),帮助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在接触患者前要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家庭、婚姻、学习、经济情况、职业及兴趣爱好等,注意接触的技巧及语言的艺术,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满足合理要求。同时落实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排泄护理、衣着卫生及日常仪态的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探视护理等。
2.2恢复期的人文关怀: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这一阶段,护士应深入患者,用关切的语言询问患者的感受,给患者恰当的称呼,要从细微处让患者感到护士的端庄、热情、认真、和蔼与博学,使患者认识到为他服务的护士有高尚的品格和精深的知识,从而相信、服从护士的管理与服务。 从环境的管理上,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洁,生活用具有标记并集中管理;从患者的生活上,根据饮食爱好订餐(除医嘱有特殊饮食外),根据家属要求提供帮助购物便民服务(如水果、日常用品、衣物等)、提供接听电话及打电话,每天进行仪表整理及指导2次,并让患者照镜子,满足病人的审美要求,起床时间播放轻音乐及指导语,让患者在轻松中得到生活提醒及接受健康教育;平时有组织的开展工娱治疗、文体训练、集体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训练及心理技能训练等,并在病友当作选举生活委员、组织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安全委员、爱心委员,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优点长处,树立信心,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及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月召开家属联谊会一次,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家庭、社会支持与关怀的平台。此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介绍治疗的方法、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疾病的名称、临床表现、药物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为患者答疑解难,使患者受到鼓舞,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让患者在治疗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治疗。
2.3出院期的人文关怀:这一阶段的人文关怀教育有:出院后坚持按医嘱服药的意义、药物服用的方法及保管方法、生活指导、复发的先兆及应对措施,家庭护理,并告知随诊时间、联系方法、随诊地点,教育时需以患者、家属或单位共同参与,方式:口头宣教及书面指导,并发放资料。
2.4跟踪社会化护理:患者出院后仍需较长时间服用药物,家庭康复护理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延续,护理人员对患者出院后15天、1个月、2个月、每隔2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治疗、康复情况,适时提供护理咨询及健康指导,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3体会
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尽可能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使患者生活得舒适、愉快,增加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护士的精神风貌,护士的人文内涵不断。
4结果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采取一系列的人文关怀措施,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住院氛围,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每月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丰富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和内涵[J].护狸研究,2005,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