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日见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解决老年心理问题,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老年人心里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基本对策
1.1 孤独: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1.2 健忘: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由此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因此应首先让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上进心。好奇心是追求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动力,启发好奇心的有效措施是组织老年人学习。适当的脑力劳动,能锻炼神经系统并延缓记忆衰退的进程。
1.3 抑郁: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因此应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感觉是一种主观东西,而生活就是一种感觉。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感觉它、对待它,它就以什么样的姿势回报你,只要你热情、积极、乐观、进取、你的生活就将充满阳光。” 老人可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长而又不很紧张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托,人生价值得以体现。一些健康有趣的爱好,如书法、绘画、摄影、集邮、钓鱼等,都能使人做老有所乐。
1.4 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2.1 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而感到焦虑,担心工作和经济负担,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病人变得拘谨、沉默,而病人此时需要安慰。老年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影响老年人情绪,因此要为病人创造舒适优美的环镜:病房宽敞,光线柔和,安静,安全。病床要低,被褥要轻、保暖,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住院环镜要逐步家庭化,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应性。要创造条件,种植花草,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以美化环镜,使病人心情舒畅。病室的设备要维持病人的独立性,如准备轮椅、手杖等。走廊、厕所等处要设扶手,便于行走,保证安全。应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友善热情接待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生死观,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患者信任。
2.2 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一些病人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仍不放心下床活动和出院,我们就应通过适当的科普宣传和交谈给病人指导,鼓励其恢复病前的生活习惯,减少依赖性,增强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我们也应该让老人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情的恢复。
2.3 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危重病人中焦虑和恐惧是极为常见的心理反应。一般我们给予简单的心理安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痛苦,切记要心平气和地与病人谈话。告诉病人患病的事实及其可治疗性,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帮助老年人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教育家属密切配合,维持家庭关系和谐,多关心体贴老人 。
关键词:老年性 脑血栓 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4-02
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性,脑血栓具有发病急、恢复慢、易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于老年脑血栓不仅应坚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应认真做好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现对老年脑血栓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脑血栓确诊病例,患者年龄为65-87岁,平均年龄71.4岁,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7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能力,其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失语,有52例患者出现运动障碍。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老年脑血栓发病后,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减退,很多患者会出现语言及运动障碍。患者身体功能的变化,必然引发患者心理上的一些波动。临床中老年脑血栓患者多表现有抑郁和烦躁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会失去治疗信心。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疾病的康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真诚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对患者给予认真的心理疏解。主动向患者传导脑血栓医疗知识和疾病的预后情况,最大程度地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另一方面,用以亲人般的关怀,用更加周到热情的服务真诚地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尽力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要求,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确保老年脑血栓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2.2 监测病情。一是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格控制。高血压是脑血栓的主要诱因,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血压进行密切监测,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给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二是要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减弱情况较为明显,如气管内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有导致窒息的可能。为此,在呼吸系统护理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了解患者呼吸道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三是要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监测。对于患者呼吸、心率、体温、脉搏等变化情况要进行密切观察。随着准备好各种急救医疗器械。
2.3 药物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用药时,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输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给予脱水剂时,更应注意控制滴速,避免给患者的心脏增加负担。用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是否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因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要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2.4 生活护理。很多老年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初期的病情并不严重,但随着患者血栓的逐步变化,有病情逐步加重的可能,患者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患者进行细心的生活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环境选择方面,应为患者提供光线充足,通风性好,温度适中,无噪音的住院环境。在脑血栓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卧床休息,选择上,头部不宜过高,以确保患者脑部供血,患者病情平稳后,可进行适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在运动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出现废用综合征。同时要做好患者压疮的护理。应随时保持患者病床的整洁卫生,防止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协助患者建立更加舒适的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定期的翻身和叩背,并应坚持为患者进行温水擦身,在保持患者卫生的同时,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摄取易消化的食物,并养成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患者应对其进行下腹部按摩,促进患者肠蠕动,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可给予必要缓泻剂及开塞露等药物帮助其排便。由于老年脑血栓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造成口腔内菌群失调,因此医疗护理人员应坚持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5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进一步向患者灌输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必要的康复知识,并使患者对脑血栓发病的危险信号有更深刻的认识。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性的饮食起居,和医院建立长期联系,随时进行进行咨询和回访。
3 结果
70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偏瘫患者肢体活动情况也较好,均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4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近年来,老年脑血管疾病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由于老年脑血栓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因此必须引起临床上的充分重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系统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个性化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和机体恢复能力,全面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积极的康复护理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张月青,陆风清,赵文波,等.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21):125
[2] 赵伟,杨敏,郭春妮,等.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77
关键词:老年人 便秘 护理
Old age constipation nursing discussion
Zhang QiZhou Lihua
Abstract:The constipation is harms one of peopl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illness.Because the senior citize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eclines like the intestines creeping motion slow-down,the mastication difficulty,the unbalanced diet,valetudinarianism moves is limited and so on easily the constipation.The senior citizen sees by the chronic functionality constipation,the functionality constipation refers to the non-organic or the medicine factor result constipation.Often displays for a bowel movement number of times week in is short in 3-5 time,the bowel movement quantity are few,is hard,discharges difficultly.The constipation brings the very big pain to the senior citizen,not only as a result of the excrement in vivo resident time long time,in the intestines the bacterium decomposition,the fermentation and the corrupt toxigenic,the patient has the distension of the abdomen ill,has a poor appetite,the anus falls zhang,loses sleep annoyed and so on the Asian healthy symptoms,the serious constipation senior citizen also may have the excrement to inlay,hemorrhoids,thefissure,even induces the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blood vessel of brain accident,thus the danger and the health and the life,harm its quality of life.Therefore regarding the chronic functionality constipation,fosters the good habits and customs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Keywords: Senior citizenConstipation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081-01
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病症之一。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如肠蠕动减慢、咀嚼困难、饮食失调、体弱多病而活动受限等易患便秘。老年人以慢性便秘多见,功能性便秘则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3-5次,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便秘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坠胀、心烦失眠等亚健康症状,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损害其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慢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
1 危险因素
1.1 饮食不合理。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总量不足是老年人患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可影响结肠传输时间、粪便量和肠蠕动次数[1]。咀嚼功能的减退常使老年人选择缺乏膳食纤维的精细食物,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另外,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
1.2 活动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全身肌肉张力减退。活动量少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坐轮椅和卧床不起者。缺乏活动可致肌力减退,肠蠕动减少而引发和加重便秘。
1.3 不适宜的排便环境。一些环境因素如:如厕环境缺乏隐私性、卫生间较远、如厕设备不适宜以及不能独立如厕或不习惯于床上解便等均可能与老年人便秘的发生、发展有关。
1.4 不良的情绪。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数有便秘症状,这是因为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的缘故。另外,心理障碍尤其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排便时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
1.5 药物影响。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或滥用泻药是引起便秘的因素之一。许多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其他药物还有止痛药、抗胆碱药、抗酸药、抗惊厥药、利尿药、铁剂、钙剂及其他重金属。另外,长期滥用泻剂可降低直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抑制排便反射,从而加重便秘。
2 护理体会
2.1 合理的饮食调整。介绍饮食与排便、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亲水性,能使食物残渣膨胀并形成凝胶,达到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的作用[2]。如牙齿不好,不能进食较硬粗纤维蔬菜水果的老年人,指导其将蔬菜切成细末煮烂,将水果切成小薄片,每日冲服蜂蜜2至3次可起润肠通便作用。每天清晨饮一杯温开水或盐开水,患者饮水宜大口多量。每天饮水2000-3000ml。
2.2 适当增加运动。平时应多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增强腹肌力量,促进气血流通。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有一定的疗效[3]。具体方法:早晚饭后行走30-60分钟保持站立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次,然后左右转动腰骶部,上床睡觉前进行下蹲10次训练可有效缓解便秘。对于卧床或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协助或指导患者按摩腹部,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自然放松,操作者或患者自己用手的大小鱼际在患者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于餐前2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以促进蠕动,但此法慎用于腹部术后2周内肠梗阻、肠内肿瘤、急腹症、急性心衰患者。
2.3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的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要按时如厕。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排便最佳时间是早餐后,如厕时间一般10-15 分钟为宜。
2.4 正确用药。
2.4.1 避免滥用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可造成肠微生态紊乱,肠动力下降致药物性便秘,甚至可诱发心、肾功能不全等,应逐步将刺激性泻药撤除。
2.4.2 调整肠微生态。补充肠微生态制剂,一方面补充了大量的有益菌,纠正便秘时的菌群失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这些有益菌定植以后产生相当量的有机酸,刺激肠壁蠕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增加食欲,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4]。因此,微生态制剂是目前用于治疗非器质性便秘,尤其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首选药物。
2.5 心理护理。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向老年人讲述情绪与便秘的关系,帮助他们解除抑郁及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相对平衡。
3 结论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措施须因人而异,综合应用,以获得最佳的效果,降低便秘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清,郑文龙,杨溢,等.膳食纤维改善老年便秘作用的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3):108-109
[2] 谢萍,陈海燕.125例老年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74
生活方面的护理
饮食护理:饮食质量影响人体的衰老与寿命,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全身器官一样日趋衰退。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营养上有特殊要求,所以老年人的营养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比较低,对热能供给相对减少,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老年人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变慢,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和营养性贫血,故对老年人蛋白质供给不应低于中年人;脂肪摄入不宜过多;碳水化合物是膳食的主要来源,占膳食总量的50%~60%;并要有适量的植物纤维。
合理搭配食物:饮食要五味调和,多样化。主食提倡米、面、杂粮混食,这样可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无机盐的供给,其中纤维素胶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预防便秘及肠道肿瘤的发生;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缓解动脉硬化有好处;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合理烹调加工:老年人舌表面味蕾减少,味觉减退。烹调时要柔软易消化,色、香、味、形俱佳;由于咀嚼方面的原因,食物制作应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应切碎煮烂,并尽量少吃油炸和较硬的食物。
合理的膳食制度:吃饭应定时定量,可少食多餐,每餐不宜过饱,禁暴饮暴食。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饮食要冷热适当,辛辣和过咸过甜者少吃,以清淡为主;养成饭时较多喝点汤水的习惯,这样利于消化,且补充水分,也可防止便秘的发生。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开始锻炼前,先由医护人员进行全身体检,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给予评估,并按医护人员制定的计划,结合平时的运动习惯来进行锻炼,以防发生意外。运动前先做准备工作,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结束前,运动强度再由高峰逐渐减弱,慢慢恢复到平静状态。运动项目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做到健身、医疗、娱乐相结合,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保健操、按摩、钓鱼等等。运动量的掌握应以自我感觉运动后体力充沛、精神愉快、食欲睡眠俱佳为度,同时尽量做到运动保持群体性,以防运动时发生身体不适,互相照应。
老年人的睡眠:睡眠与养生关系密切,良好的睡眠能使老年人免疫力增强,延缓器官功能的衰退。避免一切影响睡眠的不良刺激,睡前不宜多饮水、浓茶及咖啡,不宜做剧烈运动,不过度用脑,保持心态平和。采取促进睡眠的各种方法热水泡脚或饮少量热牛奶,也可重复温和按摩颈、肩、腰及下肢的肌肉等等。正确舒适的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使肌肉放松,呼吸畅通,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床铺老年人多伴骨关节疾病,故应睡硬板床。床褥柔软、平坦、厚薄适中,枕高可视老人的自身情况而定。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暗而不黑,通风良而无风感,温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干扰。
心理护理
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健康、衰老和死亡:身体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家属及护理人员有必要帮助老年人正确看待健康、衰老和死亡,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关键在于做好心理调适,积极就医,并与疾病抗争,实现健康老龄化,这样,仍然可以为社会、家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多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勤与老年人沟通和交流,理解老人的心理,耐心倾听老年人的内心宣泄,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情绪。适当的时候最好带老人出去领略外面的风光,并把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事情告诉老人,利于其与外界保持通达。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鼓励老年人发挥特长,有意识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提供家庭、社会支持:作为家人,要积极主动提供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学、乐及情感方面的需求。社会要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咨询及疾病治疗方面的专门机构,完善法律,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解除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0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70-02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趋势。老年住院病人逐渐增多,老年急腹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衰老,生理储备功能不足,应急能力下降,且大多数有各种并存慢性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老年急诊手术病人更是如此。如何做好老年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普外科护理人员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我科2008年-2009年收治的56例老年急腹症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2009年我科共收治5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男性31例,女性25例,60-65岁34例,70-79岁15例,80-89岁7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h-13天,并存病共46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呼吸道疾病26例,糖尿病2例,肝脏疾病2例。术后并发症27例,肺部感染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1例,心肌梗塞1例,死亡7例,病死率12.5%。病种情况(见表1)。
表156例老年急腹症病种情况
2.术后护理
术后应根据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评分、ASA分级、心脏危险指数等评估系统对患者的安全做细致的评估并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进行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心理护理:急腹症起病急,病情危重,常导致病人产生疾病焦虑,恐惧心理。老年人性情孤僻,固执,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更明显,甚至拒绝治疗。特别是文化水平低,经济不独立,怕给子女从带来经济负担的基层医院老年病人。护士应体察病人的心理感受,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调整工作,以友善、关爱、坦诚的态度赢得理解和配合,增强病人早日康复的信心。
2.1.2及活动:老年人心肺功能衰退,多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术后可取舒适卧位,床头抬高30°-60°,以利于肺部气体交换。训练患者做深呼吸,增加通气。保持腹部,四肢肌肉松弛,减少切口张力。定时更换预防术后并发症。鼓励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离床、早活动、早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各脏器功能的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老年病人记忆差,怕烦人,常自行变更,不注意保护引流管,暴力牵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本文一例胆总管探查病人,自行变更不当,导致T管牵拉,引起胆漏,行二次手术。因此护士在指导病人及活动的同时注意引流管的固定。
2.1.3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可增加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为疼痛可诱发高血压,心动过速,心率不齐或心肌缺血等。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器官功能尽早恢复,降低心肌缺血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加速病人康复[1]。为降低因疼痛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应用尽早采取多种方法缓解疼痛。①心理安慰;②病情许可,取低半卧位式,以减少腹壁张力;③防止腹胀,尿潴留加重切口疼痛;④应用转移疼痛法;⑤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2d,而不用其他药物的静脉镇痛泵[1]。
2.1.4营养:营养是保证术后康复的重要条件,补充内容以热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为主;同时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术后依靠外周静脉进行肠外营养,应合理选用血管,警防液体外渗及高渗性静脉炎。肠功能恢复后,指导患者饮食,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的原则。老年营养不良所致的贫血,免疫功能降低,使手术,创伤或感染后增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危险因素[2]。本文一例肠梗阻69岁患者术后切口全层裂开。将朱明等[3]研究,低热低氮量支持方案对老年外科病人是有益的。
2.1.5注意补液的速度和度:老年人并存心肺疾病多,输液过程中遵循“一少、一慢”原则[1],严密观测和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心肺功能,决定补液的速度和量。
2.2并发症护理:
2.2.1肺不张及肺部感染。老年人肺弹性及胸腔顺应性降低,气管及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的清除功能和咳嗽反射减弱,全麻插管刺激,术后切口疼痛不敢咳嗽等原因,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易发生肺不张,肺内感染等。术后应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呼吸频率,深浅度和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痰的方法,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并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对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本文一例71岁下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
2.2.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病人术后卧床过久,下肢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加,血管反复穿刺及药物刺激时血管内膜损伤,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术后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双下肢做屈伸运动,以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在卧床期间,用温水擦浴四肢,并注意肢体有无凹陷性水肿、皮肤发红、局部触痛等症状,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禁止患肢静脉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严禁局部按摩,以防栓子脱落。静脉穿刺选取上肢静脉为宜。
2.2.3心血管意外。老年病人大多数存在冠状动脉硬化,在手术创伤,酸中毒,大量补液的情况下加重了心脏负荷,当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其冠脉的最大储备能力时,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易并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文一例65岁的腹部外伤后肠系膜损伤患者,术后第二天突发呼吸困难,考虑补液过快,诱发心力衰竭,侥幸发现及时,否则造成后果不堪设想。
2.2.4切口感染及裂开:切口感染、裂开与病人体质,营养不良和腹压增高及切口对合不良等因素有关。老年病人免疫功能低,组织愈合能力差,易发生切口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切口裂开[4]。应设法减轻和消除诱因。如咳嗽时平卧;应用腹带;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合理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等。
2.2.5褥疮:褥疮在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身上发病率较高。术后活动受限或因疼痛不敢翻身,局部受压缺血而造成营养障碍。按摩受压部位并可放置软垫。对于已发生褥疮的老年病人可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照射,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2.2.6泌尿系感染:由于术后麻药的作用和不习惯床上排尿,病人可能出现尿潴留。护士应注意观察,按摩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的刺激,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注意无菌操作,并按时做好清洁护理。病情条件允许时在12小时内拔除尿管。
2.2.7术后谵妄:术后谵妄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急性认知障碍综合症。其特点是思维和言语散漫,定向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受损。术后第二天是老年病人谵妄的高峰期,症状通常在夜间更为明显。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可增加病死率,延迟功能恢复以及延长住院时间,一定要做好防范。保持病房的良好照明,安静,减少不利刺激,鼓励早期活动,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国豪.重视老年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2):109-111.
[2]顾倬云.老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