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于丹诗词讲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是好学校里的差生样本。”日前,在北京四中的“校友论坛”上,于丹的演讲一开始就如此坦白:“当年,我的记忆也很辉煌,但那是一个差学生在一所好学校,生命如何被成全的记忆。”
上高中前沉默、内向、自卑
1980年,于丹韧中毕业考入北京四中高中部,1982年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上高中之前我是个沉默和内向的孩子,不说话,甚至有点自卑。”于丹说自己不说话是因为没有说话的环境。在那个特殊年代,父母都被下放,周围也没有幼儿园可上,只能和姥姥在家,“我因为孤单而读书,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误读,但是书籍永远不会背叛。”
“我从小偏科,数学从来没有学好过。高中时代最对不起的是教数学的熊老师,经常被她追堵在操场上,领回去补数学。当时文科一个班28个人,综合成绩我从来没有进过前20名,一直是班里的尾巴。”可是,即使这样,于丹认为自己的人格和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尊重,“这样的学校不以成绩论学生”。
她遇到了一群好老师。当时,“”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老师们经历了各种曲折苦难重新回到了讲台。教于丹的老师中,年龄最长的是外语老师,当年72岁,一头稀疏的白发;班主任不到60岁,算是年轻的;历史老师,一头雪白的头发,于丹记得他从眼镜框上面看学生时犀利而慈爱。
那时高考录取率只有3.5%,把这群学生送进大学是这批优秀老师的目标。于是老师和学生几乎捆绑在一起。当时高中学生住校,宿舍条件一般:都是平房,10多个学生住在一间屋里。
他们不放弃每个学生每个差生
于丹至今记得当年冬天每天下午都能看到的一个场景:刚刚做了手术,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语文老师廖老师,只能吃白开水泡饼干。在晚上学生下自习之前,瘦小的廖老师在寒风里微弯着身体,披着一件黑棉衣,到每个宿舍去把炉子提前打开。为了安全,他又把每个宿舍重新跑一趟,检查一遍。
“这些老师不光在教书,是在带孩子啊!当时没有升学率,没有因为成绩而发的奖金,他们只是在座一件事:为良心!”于丹记得当年的地理老师,说话很慢。一次,和往常一样,老师提前来到班里。那节课讲的是西风带与洋流。和数学一样,于丹的地理也学得不好,她觉得这些内容非常枯燥、抽象。可是下课时,同学们才知道,地理老师的母亲刚刚去世。
“一个50多岁的老师没有送别自己七八十岁的母亲。这是怎样的伤痛!可是讲课时他没有说一句其他的话。”后来于丹自己做了老师,她终于明白了一句特别朴实的话:“课比天大!”
“不放弃每个学生,每个差生。不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论定在班级的位置,每个生命都应该受到鼓励。四中启迪了我的人格,我从这里获得生命的所有自信。”于丹说。
上大学第一年就当上学生会主席
在老师日复一日的陪伴和鼓励下,初中毕业时还整天不说话的于丹,在17岁上了大学后,第一年就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多年以后,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说《论语》,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一股重凌经典的热潮,她也受到观众的热捧。2007年3月的一天,于丹在北京海淀书城签信《庄子心得》。那是一个阴雨天,于丹从中午1点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当天下午四五点时,一张被雨水淋湿了的纸条从排队的读者中传了过来:“你的中学语文老师廖老师排在人群里,他从上午11点钟就来了。”
于丹急忙起身迎接,慌忙中带倒了椅子。廖老师还是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踉跄着进来,对于丹说了一句话:“于丹,教过你的几位老师已经过世,找替他们来看看你,你是好孩子。”
一句“你是好孩子”,让于丹再次提起仍泣不成声。在送给老师的书上,于丹这样写道:“廖老师:这是我交给您的作文。”
“当年我是一个除了语文任何科目都不好的孩子,就是他一直在鼓励我写作文。”于丹认为,四中的老师教会她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人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于丹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是80年代,国门打开,我们爱诗歌,可以从古典诗词读到朦胧派,读哲学可以从黑格尔、康德一直到费尔巴哈的新,到海德格尔、萨特;我们学数理化,也爱摇滚乐……”
“我们把大量时间花在听音乐,读诗、写诗上。当时学校很破烂,可是到处激荡着激情和梦想。我们没有课外辅导班,因为老师所有的下课时间都在给我们进行一对一的补习。”于丹记得高考之前,老师还带着他们在北京近郊写诗。当时正上演一部备受批判和争议的电影——《苦恋》,可是老师带他们去看,回来后还让大家讨论。
于丹向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发问:“今天中国的经济上来了,可是作为一个经济体的崛起,能替代政治、文化、思想上的崛起吗?所以中学生,作为中国的新力量,每个人应当思考,自己能为祖国做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与自己的国家命运相连。”
作为高校教师和文化名人,于丹获得过许多奖,但她觉得最珍贵的奖来自一名小女生。这个戴眼镜的女生在刚进大学新生军训时,连着几个晚上躲在被子里,在手电筒的照明下绣了一幅十字绣:一个穿着长裙的女人,牵着一个脏脏的小孩,手里还拿着一根穿着线的针。
这个女生在一张小纸条上写道:“每个小孩子都是天上的天使,因为翅膀断了落到地上当孩子。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记得天空和飞翔。来到大人的世界,只要大人不训斥他们的鲁莽与荒唐,鼓励他们,为他们重新缝上翅膀,每个孩子都可以重新做回天使。你是一个能为天使缝回翅膀的人。”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下来的礼仪文化是闻名于世的。《礼记》就是一部以礼仪制度为主题的著经典。《论语》中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以及《鱼我所欲也》中“善”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材中还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情节,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思想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二、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譬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特色训练体系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一如既往地抓住特色班级的建设。我们班级的特色叫做儒风雅雅,儒是指中华儒家文化,它是国学的基本组成部分。笔者把班级的特色定名为儒风雅雅就是希望学生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博学多才,具有儒雅文雅的气质。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班的特色训练从一开始就不是零碎的东西,而是一个从一年级起就开始逐步由浅入深的体系。
一年级学习的是《百家姓》,这是考虑到学生刚入学,主要处在认识老师、同学,认识自己的程度上,《百家姓》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同学名字,了解中国姓氏来源,认识自己的根。二年级进行了《三字经》的学习,《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年级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是清朝时的秀才李毓秀编写的,是继《三字经》之后影响最大,传诵最广的蒙学读物,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四年级开始了《笠翁对韵》的学习。作者叫李渔,这是一本以指导押韵对仗为目的的书籍。它是古代文人作文的基础。五年级我们进行了《论语》的学习。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六年级,我们学习的是古代著名的散文选本《古文观止》。这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与此同时,笔者抓住中国文化最璀璨的诗歌,每年不间断地学习,争取把一些名家名作,优秀诗歌都教给学生。
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指导思想确定了,体系也有了,可是这么多的内容真的都能教给学生吗?笔者感觉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主要注意了几个方面:
浅尝辄止。古人常说好读书,读好书,不求甚解,因为孩子们的年龄的限制,笔者对这些材料的学习并不像我们学习语文教材一样要求学生弄懂,理解。而是注意了三个不要求: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不要求学生全部学完,不要求所有学生进度一致。
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指对背诵内容做细致的讲解,说实话,好多古文真的不能翻译,一翻译就失去了文章原有的韵味了。好多先人大德都提倡古文的学习要先背诵,不求甚解,熟记即可。所以,对这些材料的学习,笔者一向都是只要求背诵,并不多讲解文章的内容。
不要求学生全部学完是指这些材料笔者引导学生从头开始学习,但是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一学年是学习不完的。这时候笔者就把它放下不再学习了。毕竟,我们现在才是小学阶段。学生对这些名篇的学习将是终身的,所以,目前笔者最重视的是给孩子的脑子里留下一个印象,使他知道这些材料是自己学习过的,将来再学习就会感兴趣,有信心。
不要求所有学生进度一致指对于有些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学一点,学深一点,笔者鼓励支持,但是,对于有些实在难以完成的同学,也并不苛求,只要求他们捡自己感兴趣的去背诵。
激发兴趣,鼓励竞争
学习这些东西,笔者总是以引导兴趣为主,同时鼓励竞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以及《论语》与之相关的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笔者都在学习中穿插讲给大家听。这些故事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了更增加趣味性,在学习《笠翁对韵》的同时笔者领着孩子们尝试学习对对子,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到一些简单的诗句,学生对的中规中矩。与此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凡是有提前背诵,并且背诵的好的,笔者都想办法给予奖励,或者允许一周内有错误不受罚,或者允许座位向前一个使学生能够保持竞争或者要强的心态,形成比着学,抢着学的风气。
抓紧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古人说读书要做到枕上,马上,厕上,这都是为了抓紧零碎的学习时间,特色班级的学习,也是如此,它不可能挤占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抓紧零碎的时间,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学好。晨读,午读,放学路队,上课前……笔者一点点引导学生把这些时间抓起来。
加强教师的学习。说实话,学生学习的这些书本,对笔者而言也是有深度和难度的。《三字经》《弟子规》笔者小时候没有学过,《笠翁对韵》也是初学,《古文观止》看过的也不过几篇,《论语》只能发发感慨,真的不好懂啊。
为了教好学生笔者只好开始学习: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学好《弟子规》笔者特意买了台湾蔡礼旭老师为教学《弟子规》而编写的《幸福人生的讲座》,为了教《笠翁对韵》笔者参加了对联协会,找来历史书,仔细看里面的故事。《于丹讲论语》、《论语别裁》读了又读。《古文观止》现在就摆在教室里,有空就看上一点。但是这些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跟上时代,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笔者又继续深造学习,完成了教育硕士的课程。
关键词:国学;大学生;感恩
国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宝库,积累了民族历史和民族情感的烙印。近年,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经常在电视节目推广和传播国学文化,在这种明星效应的推动下,国学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富含丰厚的精神养料。感恩也是个人修养不断提高的内在要求,是当代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品性的标志之一。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1]九零后早已经成为大学生主体,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现象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比如,部分学生过度消费、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少数贫困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因此,如何有效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对社会文化现象较为敏感,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国学热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大学生,国学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如何?大学生接受国学的途径是怎样的?如何利用国学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国学中蕴含大量感恩教育的素材,比如《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表现感恩的诗句,《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有“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的名句,《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中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良训,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服务。感恩教育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主要有: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怀
国学中有很多关于敬畏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不胜枚举,如《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儒家也主张倡导“仁民爱物”,大学生在这些思想浸染下能增强感恩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有了强烈感恩自然的情怀,必将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否认,当前还有部分大学生不珍惜自然不感恩自然,甚至还存在个别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少数学生铺张浪费或者过度消费,既是对资源的不必要消耗,也是对自然环境缺少感恩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国学融入到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怀,减少大学生的过度消费以及浪费现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情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情商,培育健全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当下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辈对他们大都宠爱有加,呵护备至。然而,过度的关爱往往会形成个人中心主义,这是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产生交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生习惯了被关心、被体贴,却不思回报,认为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对教师的辛勤教育表现冷漠,对帮助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缺少感恩之心。笔者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感恩情况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6份。调查结果显示:186人中,有79人对老师没有感恩之心,64人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没有感恩之心;向老师和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表达过感恩的学生比例比较低,仅有12人向老师表达过感恩,21人向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表达过感恩;一少部分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表达,58人认为没有必要向老师表达感恩,61人认为没有必要向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表达感恩;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表达对老师和帮助过同学的感恩,但却不知如何表达。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2]一部分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其中原因值得反思。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感恩,一定程度上是与中国人普遍内敛的性格有关系,但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情商不足,不能及时有效表达感恩,没有完成有效的人际沟通。情商是一个人成功的的重要基石之一,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由此看出,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增强感恩意识,将感恩付诸行动加以表达,增强大学生情商,增进师生感情,强化同学友谊,化解校园矛盾,使学生走出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狭隘精神空间。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与家长关系和睦,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
重视孝道是我国文化传统,《增广贤文》早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记载,《孝经》更是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虽说“百行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尽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失偏颇,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严重。在家中不关心父母,没有感恩之念,需要在高校阶段“补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常与父母电话联系,主要目的是要钱,74%的学生曾向父母撒谎,只有9%的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3]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父母索取之心多,感恩之情少。对比大学校园里同学生日宴和情侣各种节日庆祝热闹纷呈的场面,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不令人心忧。国学融入感恩教育,可以使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延伸至家庭,让学生不仅能感知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更能够付诸行动进行感恩,降低部分学生与家长的疏离感,减少家庭矛盾。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来说,这一工作更是有特殊意义。
二、国学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及其对感恩教育的影响
对国学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的调查问卷中,116人表示选择通过网络学习国学知识,46人选择通过阅读相关纸质书籍进行了解和学习,24人通过家庭教育或者学校课程的方式获取国学知识。这一调查结果折射出国学热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大影响,国学对大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网络是学生获取国学知识的最主要手段,家庭和学校在国学传播中的作用不明显。这一调查结果和互联网及新媒体的普及直接相关,提示教育工作者在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工作中,务必重视和研究网络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一些有关国学的文章和视频,有将国学过于简单诠释的倾向,一部分网络上的所谓国学知识甚至是庸俗化理解和功利化应用,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及人格培养起到消解作用,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大学生在学习中加以辨别,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如果在大学生接受国学教育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可能会有不利影响,由于大学生长时间在高校生活,受家庭教育影响相对弱化,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在国学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影响的调查问卷显示,有102人认同国学在大学生感恩教育影响比较大,62人认为国学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影响不明显,22人选择影响程度说不清。说明多数大学生认同国学在对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学资源,必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国学对感恩意识的影响程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走访了部分高校师生,大部分师生根据自身观察,认可国学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一般感恩意识都比较强。对60名获得“感恩人物”称号的学生进行国学知识测试的结果为:46人优秀,10人良好,4人及格。获得“感恩人物”称号的学生确实大多在国学知识上掌握较好,在对这些学生深度访谈了解到,他们大多表示国学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大多认为国学涵养和感恩意识具有高度关联性。
三、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发挥国学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在网络已经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的今天,国学融入感恩教育应当结合时代特点,抓住九零后大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国学知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通常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去糟取精”的所谓“扬弃”问题,二是如何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接轨并与时俱进的问题,三是如何使新一代“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在感恩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中,担当起信息“选择者”和“把关人”的角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聚焦感恩教育的重点、热点、范围和着力点”。[4]对教师和教辅人员来说,所谓学高为师,应当自觉增强自身国学素养,推动和宣传国学在新媒体的传播,不仅“言传”还应“身教”,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宣传时注意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方式传播,但也应当注意避免将国学庸俗化解读。高校还应当充分挖掘地方历史和学校历史中的感恩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本乡、本土、本校的感恩故事,国学知识结合地方历史和学校历史内容进行宣传,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传统假日与国学有紧密联系,清明节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感恩精神,中秋节是历来相当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恩节,高校可以挖掘与传统节日有关感恩诗词,通过新媒体传播,或者通过网络开展知识问答,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感恩教育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整理校史中感恩自然、感恩父母和感恩母校的典型案例和素材,渗透到大学生入学教育和班团活动中。
(二)开设国学融入感恩教育的课程,建立全方位的感恩教育体系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开设《国学经典导读》等选修课程,将国学融入到感恩教育之中,并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和支点,建立全方位的感恩教育体系。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搜集、整理和提炼国学中关于感恩的素材,组织教师编订相关的校本教材。除了设置专门的国学选修课进行感恩教育外,高校还应该发动专业课老师学习国学知识,开发感恩教育资源,将国学融入感恩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另外,在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模块,可以设置一部分课外感恩实践学分。比如,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传统文化讲座以及假期对感恩实例的社会调查等形式的实践。实现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该开发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进行量化考核,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把感恩教育日常化、具体化、科学化、制度化。”[5]
(三)将国学融入社团活动,营造人人懂感恩的氛围
人要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环境对个人成长有一定影响,故而,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在指导学生社团时,可以适时引导将国学融入社团活动,增加社团文化底蕴和内涵,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发地学习和挖掘国学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比如,开展“读国学、谈感恩”的写作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感恩,如何表达感恩,这样的朋辈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社团可以开展节约食物、不浪费衣物、书籍循环利用等活动,营造人人懂感恩的氛围,既可以节约开销又可以减少废品产生,使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语
国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荟萃,国学融入大学生感恩教育可以拓宽高校教育视野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延伸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9.
[2]唐黎.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10.
[3]张茜.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08):31.
[4]汤宏建.学校感恩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