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语文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幽默、幽默感、幽默艺术及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涵义
现代“幽默”一词是舶来品,由林语堂先生在1924年从英语“humour”音译过来。然而,在西方,幽默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幽默最初是生理学的术语,源于古希腊的医师希波克拉底斯,指人的体液。欧洲中世纪时期,幽默概念发展到心理学领域,专指固执、古怪的脾气或癖性。16世纪开始,西方幽默概念开始了近代化的演变。16世纪末,幽默概念被作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理论进入文学领域。此后,作为文学概念的“幽默”不断得到研究。幽默概念慢慢演化,从17世纪的逗人发笑,到18世纪的应具有更深刻的内容意义,再到19世纪人们赋予幽默的讽刺意义或是同情意义即“含着眼泪的笑”。及至20世纪,幽默更是经历一个不断哲学化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品质。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幽默感”,便是指这个人有这样一种品质。林语堂先生正是在这个意义背景下将幽默的概念引入中国30年代的文学创作理论的。由此,开始了中国式幽默的探寻和发展。
美国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在《幽默的艺术》一书中区分了幽默、幽默感、幽默艺术(即幽默的力量)这三个相互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他认为“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乐。而“幽默感”是一种能力,是理解别人的和表达自己的幽默的能力。幽默的力量则是一种艺术,侧重于幽默所达到的种种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推知语文教学幽默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备幽默感的语文教师表现出的一种能够引发学生喜悦、欢乐的行为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
二、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功能
语文教学的幽默艺术首先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单调、呆板,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其次,可以把原本沉重严肃的道理用一种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再次,教师变严肃为轻松幽默,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最后,幽默艺术的外在形式与内在表达的真正内容之间其实存在一个思维的空白点,而这个空白点需要幽默接受者根据自身理解能力来弥补。因此,教学幽默艺术还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培养
(一)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幽默
现代“幽默”一词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有着自身的幽默表达,庄子就被尊为我国幽默的始祖。《史记》、《战国策》中有关滑稽史实的记载,堪称幽默文学。此外,在老子、孔子、孟子、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吴敬梓等人的作品中也都蕴含着幽默。现代文学中也不乏幽默文学,林语堂被誉为“幽默大师”,鲁迅的作品也多以幽默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同时,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幽默的外国文学作品,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理解文本中的幽默内涵,并用一种幽默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出文本内涵,增强文本的幽默艺术效果。
(二)培养幽默感
幽默是一个人幽默感的外在行为表现,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幽默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康格里夫在《论戏剧中的幽默》一书中说:“正是人的脾气主宰着一切,迫使他用那种方式来表达它。”然而,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是先天和后天多重条件作用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幽默感的形成与个人幽默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一个人树立起幽默的人生态度时总会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心胸也会变得更加豁达、开朗、包容。最后,幽默感是智慧、机制的高度体现。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这种智慧、机智以广博的学识为基础,同时需要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机智地创造出幽默。
(三)掌握表达幽默的技能
幽默形成的典型模式为:悬念——渲染——反转突变。悬念即教师故意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渲染即教师对悬念的解释故意密而不宣,甚至更加大肆地对问题进行渲染,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习惯性的思维轨道;反转突变即最后的结果与惯性思维相斥,幽默接受者感到“意外”,同时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发出会心一笑。与之相对应,幽默接受者的心理经历了“好奇——期待——扑空——发笑深思”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以幽默形成的形成结构与引笑机制为依据,学会卖关子,同时学会渲染铺垫的能力,掌握好反转突变的恰当时机,注重控制讲话的速度和语调。此外,要把握住一个度,语文教学幽默艺术要以教学需要为实际出发点,不可过于泛滥,让课堂流于无价值的虚假笑声中。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都会遵循趣味性、时效性、新异性和简洁性等特点,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旧知式导入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营造一种比较的氛围,可以从相同题材作品导入,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了更新的积累。
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相同题材作品进行导入,“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 ( 生答)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 生答)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 ( 生答) 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
二、故事式导入
大多数同学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教材以外的故事,而且兴致极高。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这样的导语:安徒生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是丹麦的著名儿童文学家,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就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被带进了新的课堂。
三、情境式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体验式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
比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悬念式导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种种,许多方式在教学中为老师普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经常、反复地运用,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导入效果。因此,导入方法必须灵活、多样,给学生一种新异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归纳总结式;存疑激思式;情感激励式;拓展迁移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42-01
在语文课堂中结课只需短短的几分钟,但却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和拓展,而且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有时还要对后面的教学建立联系。的确,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课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提炼升华乃至发人深思的作用,;他可以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学生对下一次学习的强烈渴望。课堂总结的形式很多,方法各异,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归纳总结式
归纳是语文课堂结尾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总结固然可以由教师来做,但更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加以补充和完善。
案例:于老师教学古诗《草》是一次令人拍案叫绝的课,进入收尾阶段。最后教师和学生扮演角色背诵这篇古诗,在背诵的过程中,于老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了,教学效果很好。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一愣)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感悟: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
二、存疑激思式
评书演员会在评书的尾声处留下悬念,激发听者继续往下听的欲望。其实,艺术是相通的,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
案例:于永正老师执教《景阳冈》一课时,他是这样结尾的:
师:武松一步步走下冈去……后面还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不断地演绎。同学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1:我最想知道武松打完虎后怎么样了。
生2:武松最后的命运如何呢?
师:你们的这些问题呀,都可以从《水浒传》中了解到。《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类似于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比如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等,这些英雄好汉演绎了一个比一个更精彩、更动人的故事,留待你们自己去阅读,相信读了以后你们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感悟:这样的课堂结尾抓住了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很愿意去阅读名著。
三、情感激励式
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总结课堂,可以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帮助学生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精神的提升。结尾时教师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受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我教《我的战友》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出示了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同志永垂不朽!”
这样的设计是学生不由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外多读书,自觉学习,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四、拓展迁移式
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除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尽情阅读和感悟语言外,还要在教学结尾时启发学生迁移知识,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新的境界。
一、“说课”的基本内容
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讲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因此,说课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这也是分析教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和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要说出本课题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因为它体现着教学的方向,预示着教学应达到的目的。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课程标准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另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中,我们可以增添教师个人的思维亮点。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对此必须能够做出明确、肯定的回答。说教法可以理解为说教学方法,
或者教学方法中某个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及应用。
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所采用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
有些教师为上课制作了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在说课过程中,可以向大家简明扼要地说清它们使用的目的和作用。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
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好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讲你听”,学生在下面目不斜视,“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说明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4.说程序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讲,应该是精华、所在。课堂结构要有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有一脉相承的线索,有逐步推进的层次。要说清楚教师突破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说清楚师生双边活动的具体安排及学情依据,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说清楚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课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那就成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流于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以只说某一概念的如何引出,或某一规律的如何得出,或某个技能的如何使用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自由研讨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中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
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而说课稿虽然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要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
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部分教师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大家“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如何能等同?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过程的本身。
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自己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理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如此将二者混为一谈,连什么是学法指导的概念都没有弄清楚。
一、面向全体的原则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都应该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不能做花朵,那就做叶的事业吧,叶是专注的垂着绿荫的。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偏不向、公正、公平、民主、人道、真诚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样收获的将是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学生终生受用的语文素养,平等的观念,民主的意识,健康的心灵。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分层提问的原则
从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一个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能吃的吃饱,少吃的吃好,跳一跳的够的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使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激活,思维情感都得以释放,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这符合因材施教、公平、公正的原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三、适时性原则
所谓适时性原则就是指提问时机的选择要合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问题切入点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课堂结构的成败,所以说提问的切入点十分重要。那如何选择问题的切入点呢?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 其次是从课堂教学的时间上把握,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及时的提问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适当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
四、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如果太难,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出来,那么中等生及差生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太容易,连差生不都不用动脑筋就知道答案,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
让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出来。同时应注意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差别,有些问题是给差生答的,还有些问题是给优等生答的,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
五、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对课堂提问灵活把握。首先,从语法上来说,问有很多种,如疑问、设问、反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提问尽量要多用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令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和欢乐中学到知识。其次,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全部正确,而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另外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而应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六、激励性原则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答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
七、有效性原则
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一些教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常常提问:“是不是?”“对不对?”殊不知学生的齐声回答并非他们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应尽量避免。同时留足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想象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