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法规

财务法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法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法规

财务法规范文第1篇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开发区将财政财务管理、经管审计工作纳入财审局统一管理。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等实际,结合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托管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农村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农村财务托管暂行办法》,配套实施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日常开支备用金管理制度》、《农村日常财务处理程序》等等。通过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及村级报账员的主要职责,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务大额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等,使全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规范化轨道。目前,开发区已将除有经营收入的14个村外的123个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托管,对所有村的土地租赁、建设征用款项实行了专项托管制,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

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

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

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财务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欺诈;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法律规制

正文

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

1.上市公司急功近利,为追求“一夜暴富”不惜造假欺诈

上市公司的好坏往往涉及到部门或地区的利益,这成了上市公司造假问题产生的根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为了赚钱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和手段,在利益驱动下可以不考虑任何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

2.利益冲突与恶性竞争导致会计事务所参与造假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过多,行业恶性竞争严重。会计师事务所为抢夺市场份额,经常采用低价收费、拉关系、给回扣等不良手段进行恶性竞争,并采用减少审计时间、省 略必要程序的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追求高额利润。这必然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欺诈行为。

3.对欺诈造假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有效的惩戒和追溯机制

我国的实践中,对有关欺诈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般都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予以解决,致使受害的投资者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与此同时,对造假者的刑事和行政责任方面的处罚力度也同样非常乏力。

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表现手段

1.虚拟资产,隐藏债务,以虚增所有者权益

利用虚拟资产,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虚拟资产的主要手段有:虚增库存存货,不良增产长期挂帐。隐藏债务的手段多种,最常见的是到期应付费用不予确认。其结果是虚增了本期利润,少记负债虚增了所有者权益。

2.掩饰重大交易或事实

掩饰重大交易或事实有两种做法,一是利用报表项目进行掩饰,在会计报表项目中,以“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作为调节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饰,通常是对重大事项如诉讼、担保事项等隐藏或不及时披露。

3.虚构交易事项

虚构交易事项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造假手段,包括虚构交易事项和制造经济业务两种类型。其主要手段:一是签订销售合同,物权尚未转移时确认收入;二是将库存商品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增加应收款项,使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形成白条利润,又通过应收款虚增了资产。这类造假不仅违反了会计法规而且也违反了合同法、税法等重要经济法规。

4.运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公司编制财务报告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不同的会计政策能够产生不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公司的财务报告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为管理层操纵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供了机会。公司往往借助多种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三.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危害

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手法多种多样,防不胜防,屡禁不止,使境外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打折处理”,投资B股市场的兴趣近年来“有减无增”。同样是被“假账”所害,国内证券市场上不仅投资者信心受挫,而且巨额流通市值蒸发。例如,仅银广夏造假曝光后的暴跌,就使其流通市值的损失多达70多亿元。可见,财务欺诈给我国经济生活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四.法律规制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屡次发生,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它不仅使广大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而且也动摇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的要求,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加以规制。具体有如下几个方法:

(一)完善公司内部约束法律制度

1.确保独立董事真正地独立并勤勉尽责

使独立董事真正地独立并勤勉尽责,等于从公司内部构筑起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第一道防线。为了更好地实施该法律,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监控,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做出了如下要求:

(1)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必须占多数;

(2)独立董事不能受雇于其担任独立董事的公司,其家属也不能在该公司管理层任职,独立董事本人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接受该公司超过10万美元的直接酬劳;

(3)独立董事也不能担任同其任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关系密切的另一家公司管理层的职务。

2.确保审计委员会独立地行使职权

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审计委员会委员的独立性,并赋予其选聘或改聘外部审计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审计委员会独立地行使上述职权,该法规定了如下一些内容:

(1)审计委员会的成员除了职务收入外,不得收受来自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顾问、咨询或者其它报酬;

(2)委员会成员不得担任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任何职务;

(3)委员会隶属董事会,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有权独立聘请或解聘审计机构,不受高级管理人员的干预。如果上市公司不能确保审计委员会独立地行使上述职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命令全国的证券交易所及全国证券协会禁止该公司上市。

3.明确内部审计各部门间的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中涉及内部审计的部门有监事会、公司内部审计部及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设立的审计委员会。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关系,能防止内部审计部门被公司管理层操纵,有利于防范财务欺诈。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监督方面的职责。

(二)加强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进行独立的审计,能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的发生。为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实行强制执行审计师定期轮换制度。依据美国《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的规定,审计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和初审合伙人担任该公司的外部审计师的时间不得超过5年;如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首席会计官等高级管理者在前一年内曾在会计师事务所任职,该事务所则被禁止为这家公司提供法定审计服务。我国也可以规定,一个审计项目的负责人主审会计师每5年要换一次。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对某一公司的审计小组需要定期轮岗,单个小组不能建立与客户过于熟悉的关系。此外原则上还可以要求公司相邻年度的审计报告不能由同一事务所出具,或要求两家以上的事务所共同出具同一年度的审计报告。

另外,建立由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聘用和监督独立审计师,决定独立审计师的报酬,并由独立审计师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样的法律机制,使审计委员会成为外部审计和管理层之间的隔离带,也有助于维护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财务法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方法 对策

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尽合理

企业往往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负债率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企业财务负担过重,偿付能力不足,企业的发展乏力。很多企业在外表看来经营良好,但其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将会变成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企业销售中赊销比重过大

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对销售商采取盲目赊销的方式,这直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急剧增加,企业的资金都套牢在销售商手中。盲目赊销方式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企业对销售商的信用程度了解不足,这容易造成账款的失控,导致账款长期无法收回,时间久了就有成为呆账、坏账的风险。另外,企业资产长期被无偿占用,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三)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企业领导层的决策过程存在漏洞。例如:对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预期的收益等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决策者的决策能力较低,或者是决策者所采纳的经济信息来源不够精确,过于片面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直接造成投资项目不能产生预期的收效,甚至是投资成本不能如期收回等后果。

(四)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方式,这都存在一定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时常引起决策失误以及盲目投资,导致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的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存货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率过高,而且部分甚至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的流动性差在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外一方面大量消耗着企业必须支付的保管费,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提高售价,这又进一步导致货物的积压,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于不能够长期存放的产品,企业还面临着成本都难以收回的风险。

二、如何规避财务风险

(一)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

1.实时分析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努力提高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企业为了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可以采取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聘用业务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努力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同时,对外部经济环境,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等进行认真的分析,把握其内部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多套预备方案,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实现快速及时调整财务政策及方法的目标。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失误都极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会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

3.明确企业财务关系,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层必须明确企业各个层面包括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的手段是:第一,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职权以及应承担的财务职责。第二,在利益分配阶段,应尽量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财务管理积极向前发展。

4.努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所有造成财务损失的因素中财务决策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最大的,它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避免决策失误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在决策的过程中,尽可能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等科学的决策模型来进行决策。在采纳方案时应避免由于主观臆断而造成错过好方案的机会,对各类可行方案都要进行认真评价,然后择优选用。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间的合作经营、企业内部的多项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高回报同时又是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小型企业可以采取与其他同类型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式进行共同经营,从而降低单个企业独立承担而带来的巨大投资风险。

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同类型或者是产业链之中的几个不同产品。这样,企业的某一些产品因滞销而带来的损失可以由其他产品所带来的收益来弥补。

2.降低法。即一种采取相关必要措施努力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开发,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外形设计,同时开发产品的新功能以及新市场,努力提高产品的销量,降低因滞销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3.回避法。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综合评价各种可行方案,同时分析各个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方案。

(三)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

1.筹资阶段风险规避的方法。第一,要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制,在对款项的支出进行严格审批的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催收。第二,通过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杠杆作用以及选择总风险较低的融资组合等方式来努力构造合理的资本结构。第三,将长、短期债务资本进行有机的搭配,防止由于债务还付期过于集中而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最后,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即使是少量的资金,在高效率的运作下也可以产生可观的收益。事实证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的根本保证。

2.投资阶段风险规避的方法。第一,采取紧缩的投资策略,只有在资本运转良好的前提下才考虑对外投资。第二,在投资前要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拟定合理的投资计划,然后选择最佳的时机及资金进行投资。第三,在投资决策时要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将整个企业的投资项目作一次认真的梳理,包括正在进行的以及将要进行的不同投资品种、不同行业及部门的所有投资项目等,在收益性、风险性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点,以达到最优组合的目的。

3.资金回收阶段风险规避的方法。资金回收风险主要包括资金不能及时周转和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两方面。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可以通过做好资金的来源、占用、分配以及回收等方面的测算和平衡来规避资金回收阶段的风险,从而达到资金流通安全稳定以及高回报率的目的。

账款的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法加以控制:第一是利用合理的评估标准来对经销商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根据以往的销售记录,对不同的客户予以不同的信用待遇,主要包括不同的信用期限、信用额度以及不同的现金折扣等;第二是对账款回收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定期整理出应收账款的账目表,分析汇总出可能存在的坏账,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做好充分的应对策略。

4.收益分配阶段风险规避的方法。规避收益分配阶段的风险主要从现金流入以及现金流出两方面入手。企业一方面要对现金的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与支出的分配政策。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保证合理比例的收益留存及利润分配,实现现金流入与流出的配合与协调,规避该阶段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应强等主编.高级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2]周文荣,张智广.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访首钢总公司计财部部长王保民[J].财务与会计,2005(10).

财务法规范文第4篇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但是*年11月底,继续教育教材全变,由于国家财务部最新公告:*年财务上将有大的变动,实行《新会计准则》《新科目》《新规范制度》,*可以说财务部*年的工作将一切围绕这次改革展开工作,由唯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财务法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纸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根据《关于2010年度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知识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财会〔2010〕5号),从2010年下半年起,广东省省属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知识考试将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模式。所谓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无纸化考试,是指采用优化的题库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电脑随机组卷生成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电脑答卷考试并立刻生成考试成绩的考试模式。

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下简称《财经法规》)的教学工作。采用无纸化考试后,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通过率比以前纸质考试有明显下降。其中,《财经法规》科目是考证的瓶颈,通过率下降幅度大。究其原因,一是题型变化大。无纸化模式减掉了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剩下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型的锐减使得学生的得分点减少。二是多选题得分难。多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占试卷一半的分值,而且漏选不得分,选漏等于答错,失分严重。三是学生对新模式的不适应。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都是采用纸质试卷考试,考证时突然换成用电脑考试,这让他们感觉非常不适应。

自从采用无纸化考试后,笔者在《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教学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使得学生该科的考证过关率达到了65%左右的好成绩,这与本市同类学校相比成绩排名都是前列的。下面就新型考试模式下《财经法规》的教学方法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明确教学目标

《财经法规》是会计专业基础课,知识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财经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违法会计行为和违法现象;要求学生在从事会计这一工作之前,要树立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同时,《财经法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之一,要求学生学好本门课程,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好充分准备。最终要使学生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好第一节课

《财经法规》知识点多而散,内容枯燥又需要学生记忆很多东西,较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在上第一节课时并没有急于讲解书中的内容,而是向学生阐述该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好本门课程,才能依法办事,顺利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培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在将后的财会工作中立信于人,奉献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讲述近几年来我校考证通过率的实际情况,强调该学科是三个考试科目中的一个瓶颈,考试难度最大。历届很多师兄师姐们都是该科不合格而考取不到会计证。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从根本上开始重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中职生接近三千名,多来自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多为文化基础差、厌学、叛逆、年龄太小又不愿出去社会工作的群体,很难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再按照以前“老师说,学生听”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采取合适的、多元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善于利用归纳和总结法教学

本门课程中有不少知识可以进行再次提炼压缩和归纳总结。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读教材时,应该启发学生善于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巧用总结法学习课程。例如在讲授“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时,让学生通读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成图表的形式。这样,整个会计法律制度的关联就一目了然,便于教师讲解,又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2.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法和口诀法教学

在《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大量鲜活案例开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案例中学习,在案例中成长。例如,在讲授“支票”时,可以运用案例:“某公司财务科的小张拿着一张转账支票去开户行提取现金,被银行拒绝了,请问银行的做法正确吗?”学生通读课文,每个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看法和依据。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银行的做法正确。因为支票可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

本学科知识点零散杂乱,内容枯燥又需要强记,不受学生喜欢。如若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口诀法教学,将硬邦邦的法律法规转换成诗歌般优美的口诀,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是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如果用谐音讲它们转换成为“真是灵”(针、适、灵),读起来朗朗顺口,学生又容易记住。再如“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也可以用谐音转换成“今日收” (金额、日期、收款人),这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无纸化模式

1.开设上机课,增加上机课教学课时

过去《财经法规》的课时全为理论课,在教室教学。为适应无纸化模式,我们应该适当开设上机课,如每周两节上机课,可以使学生熟悉电脑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每次上机课都要有明确的操作任务,例如章节练习、章节考核、单选题、多选题或判断题的专项训练等。教师若不布置任何教学任务,而让学生自由操作电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无事可干,逐渐失去兴趣。要给学生定一个目标,评一次成绩,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几题、正确率要在百分之几以上等,促使学生产生竞争的能动性,从而形成学习的良好循环。教师应当经常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当面讲解其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同时,教师不能有偷懒的思想,不能认为布置完任务后就可以呆在教师台上做其它事情,放任学生利用电脑玩游戏、看网页、看电影、听歌等,这会严重影响到本门课的教学质量。

2.创建考证模拟系统,有的放矢

当前无纸化考证模式是采用题库进行随机抽题组卷方式考核,方式新颖,难度加大。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校计算机教研组和会计教研组的专业资源,创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模拟系统。这样就能结合上机课很好地展开《财经法规》的无纸化模式教学,有的放矢。在这套模拟系统中,应当包括练习系统和考试系统。练习系统可以有章节练习、单元练习和专项练习(单选、多选和判断)等,侧重于学生训练和巩固章节知识。练习系统中的题目都附有答案和详细解释,学生每做完一道题目就能看到,便于及时巩固知识。考试系统可以有章节考试、单元考试、专项考试(单选/多选/判断)和全真模拟考试等,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系统的创建应该尽量接近当前的会计考证系统,特别是全真模拟考试系统,可以在系统的界面上、形式上和题量上全真模拟。教师组建适量的题库,模拟系统随机抽题组卷,学生交卷后系统自动显示考试成绩。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模拟系统中适当增加模块,例如显示成绩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答案并附有详细解释,学生能够拷贝本次抽到的试卷和答案的电子版,便于他们回去打印和复习巩固知识。

总之,为适应当前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的新型考核模式,《财经法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及时调整和创新。“穷则变,变则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经法规》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