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史玉柱自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自主创新
技术后发优势是后进地区的一种核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后进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发达地区进行技术收敛。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迅速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技术后发优势的充分释放,也得益于分步式、渐进式的追赶战略。当珠三角后发优势越来越小时,则需要将技术追赶重点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以实现技术超越战略。
一、技术后发优势存在的客观性
发达国家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发明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花费很小的成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科学技术。这不仅节约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大量资源和科研时间,而且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因此,索罗得出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必向发达国家经济实现收敛的结论。除技术模仿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还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日本跨越蒸汽机阶段直接进入大规模水力电气阶段,只花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花200年才完成的技术进步历程。我国政府明确指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后发优势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不仅是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外溢的主要载体,其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当地企业起示范和模仿作用;带动当地相关企业发展,对上下游企业而言,跨国公司根据自身技术条件促使当地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标准;由于在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等方面,当地劳动力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必须不断培训当地员工,从而导致新技术和新管理知识在当地扩散。
但是,当今亚非拉地区很多落后国家在科技上和经济上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甚至有不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何在?事实上,技术后发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后发优势理论与实践之间差异在于后发国家缺乏技术吸收能力[1]。因此,后进国家具备技术吸收能力是释放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
二、技术吸收能力是释放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
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提出后发优势假说之后,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和菲尔普斯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科技差距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就越大。后发优势假说表明,后进国家可以利用技术差距引进模仿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技术和经济追赶。但是,事实上,追赶并不存在普遍性,依然有许多后进国家未能成功实现追赶。为了探寻后发优势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异,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新的探索。1986年阿布拉莫维茨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追赶假说”,但是,他强调技术落后并不能自动导致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除非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知识外溢的能力[2]。可见,初始知识差距越大追赶潜力越大的假说并非是无条件的,追赶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后进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此后,技术追赶的吸收能力观点获得了广泛认同。由于强调吸收能力对于追赶潜力实现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吸收能力假说,至此,吸收能力假说将后发优势假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三、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历程
后发国家起初主要通过“干中学”进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然后逐步培养出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产品创新能力,最后培养独立提出新产品理念并对此进行自主研发的精神。此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始从最初的低成本价格竞争力逐步上升到以创新为基础的差异化产品竞争力(Hobday,1995)。从引进、吸收到改进、创新,从复制性模仿演变到创造性模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核心。任何后发国家都不可能跨越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直接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在初始工业化阶段,后发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是依赖大量的机器设备进口和外国顾问的支持,随着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引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许可贸易。二战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进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后发国家重要的技术引进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发展早期,外国直接投资虽然能促进本地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也会挤压本土企业的成长;合资企业确实能够较快地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但很可能导致本土企业失去创新动力。因此,成为创新型国家最终还得依靠本土企业的成长(Kim, 1997)。随着二战后国际性生产外包和产业内分工的发展,代工生产成为后发国家进行模仿、引进国外技术、获得技术积累、逐步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通过仿制外国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代工生产方式已成为后发国家参与国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3]。代工生产与自主品牌并不矛盾,一方面,为本地企业获得技术积累与技术信誉的代工生产是培育自主品牌的基础,另一方面,代工生产为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1.早期欧美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
欧洲工业化早期阶段,吸引先进国家熟练工人移民成为当时技术后进国家引进技术的主要手段。
随着机器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技术体现在机器设备中,机器设备进口逐渐成为后进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Chang, 2001)。1825年以前,英国政府严厉禁止机器设备出口和熟练工人移民,严厉限制外国人技术参观,欧洲大陆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技术追赶效果并不佳。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并废除了禁止机器设备出口和熟练工人移民的法令。从而成就了欧美国家大力引进、模仿英国技术、实现技术追赶的黄金时期。
很多享誉全球的品牌和企业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Chang, 2001)。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绝大多数发明创造与科学研究都很微弱,技术创新主要来自技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因而英国产业界普遍忽视正规教育和科学研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那些奋起直追的国家为了能够更快地学习、模仿、吸收国外技术,政府一般都大力投资于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政府大力投资于教育是后进国家为了加快技术引进与技术模仿而进行的制度性创新,并为赶超英国先进技术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赶超了英国的创新能力(Landes,1972)[4]。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欧美国家已从技术模仿者演变成了技术创新者,甚至在某些领域表现出比英国更强的创新能力,如美国和德国。
2.日本的技术引进、吸收与改进
欧美国家追赶英国时,不仅产业部门较少,而且与英国的技术差距不大,因此,后进国家能较容易地由技术模仿者转变为技术创新者。但是,当日本进行技术追赶时,日本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远远超过欧美后发国家与英国的技术差距,需要引进模仿而建立的工业部门也远远超过早期欧美后发国家,从而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模仿式创新体系。
为了迅速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日本政府向海外大量派遣留学生,并大量引进国外科技文献、建立普遍义务教育体制和职业教育体制。日本从引进外国机器设备和生产线建立轻工业部门逐步过渡到重工业部门的建立。基于与西方国家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巨大差异,日本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对引进的技术进行适应性的改动,甚至是技术上的“改劣”,以便充分发挥日本要素禀赋优势(Minami et a,l 1995)。
日本进行技术追赶时,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较弱。由于当时宽松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本企业可以大胆对国外技术进行仿制,此外,日本专利法对微小技术改进提供专利保护以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1970年以后,日本不仅已经建立了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在不少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5]。
3.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技术追赶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追赶基本都依赖外国援助是后发国家技术引进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战前,先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远没有现在积极,仅有的少量对外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开采,因此,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作用甚微,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后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外国直接投资对新加坡的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香港的中、高端技术部门也是外来直接投资的结果。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重要转变促使了各种国际代工生产模式的发展,产品内分工使产品生产产业链化,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现代制造业的国际分工。通过“干中学”积累技术,从掌握外围技术入手,逐渐掌握现代产业的核心技术,并发展出本国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卢锋, 2004)。台湾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就是从事代工生产的结晶,台湾企业借助外国企业提供的技术,按照国外企业要求,为外国企业制造产品,企业技术能力不断积累后慢慢向ODM转变,从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Hobday, 1995)。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大多是代工产品,国内三个最大集团出口品中有60%的产品也是为国外企业代工生产的(Hobday, 1995)[6]。目前,韩国世界知名品牌的出现,除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代工生产对其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四、珠三角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前,珠三角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后,大型跨国公司巨大的直接投资促进了珠三角工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珠三角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必须依靠内资企业,因此,政府应该调整给予外资的特殊优惠政策,使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可以与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贴牌生产是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珠三角经济发展应该更多地借助外国直接投资与代工生产,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助代工生产积累技术能力,在珠三角经济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条件下,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便水到渠成。目前,珠三角正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打造自主品牌,但绝不能因此而贬低技术模仿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贡献。技术模仿是走向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近年,珠三角政策制定者在热衷于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同时,贬低技术模仿和代工生产,忽略技术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规律,企图跨越式地进入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时代是一种错误的愿望。笔者认为,不顾本地经济发展的现实,尤其是本地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盲目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极易陷入新的“支柱产业”没有成长起来,现存产业由于大规模人为淘汰而迅速萎缩的“产业结构升级陷阱”。
参考文献
[1]侯高岚.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后进国家产业升级[J].开发研究, 2006, (2).
[2]郭熙保,文礼朋.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 2008, (1).
[3]郭熙保,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 2008, (9).
[4]方芳.关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如何谨防后发优势陷阱的思考[J].经贸观察, 2009, (3).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三、应用题训练“生活化”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关键词:学习小组;合理竞争;自主管理
学习的中心是学生,可是,很多学生不爱学习,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兴趣也是个难题。
我所执教的班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很让我担忧。学习过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后,我决定尝试新策略,让学生互相管理。我制定一系列学习小组公约,让孩子“主动”学习,互相帮助,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能力提高了,成绩也提升了!下面便是我的尝试。
一、小组学习,管理有条不紊
班级中的好学生自然能主动学习,可是,后进生中不少学生有着“债多不愁”的想法,一直以“敌进我退的战术”来应付老师,作业能拖则拖。而好学生有些也不愿意帮助别人,这样,所有的补差工作都留给了老师。我们班后进生数量庞大,老师的工作量就翻了好几倍,而学生有机可乘,不容乐观。
以前让学生自己分组有局限性,如组长坐排尾,组员在排头,想要帮助却够不着,这便降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效能。于是,我就想到了重新分组,一大组中,前后分为两组,组长尽量设置在中间,这样就避免了“够不到”的困扰。同时,除了组长还设置副组长,分工明确。
我告诉学生,我们的小组是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有学习的氛围,还设立了良性竞争机制,让学生团结起来,一起进步。在实践中,我也发现,有些组后进生太多,也会进行调整,尽量做到组间同质。
二、竞争制度,你追我赶
班级内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斗志,增加兴趣,尤其是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便会更加奋发图强。因此,除了学习小组的设置,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
1.组间竞争。通过班级讨论,在上课、作业、课外表现等方面设置明确的评分标准,每组设置记分员,每周评星,定期汇总。这样每组组长、副组长便会在自己完成任务、认真听讲的同时,管理好自己的组员。通过几个月的实践,发现很多组长和副组长都慢慢学会了教组员做题,在教的过程中能力也逐步提升。
2.大组竞争。我在班中设立了两个大组,分别安排课代表,主要负责统计督促所在大组,这对两个课代表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选择的这两个孩子,都是班中成绩不错,却能力一般的。比如作业,大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加分奖励。几个月下来,我明显发现,他们俩责任心变强,能力也有所提升。学生越来越能干,作为老师,更轻松了,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3.组内竞争。组长和副组长如果表现退步,申请即可调整,这样,组内也形成了竞争机制。有一组的副组长有作业拖拉、上课走神的情况,于是组长申请,更换副组长,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退步。小余(化名)同学的成绩并不好,但是,她却能认真完成作业,并督促组内同学认真完成,为了发挥她的能力,我安排她成为副组长,因此,她更加积极上进了,成绩也有了不少进步。
在制定好竞争机制的同时,必须有一些奖励机制,于是,全班通过讨论,制定了评星评分制度。我给学生的评分中并没有扣分,只有加分或不计分,得不到分便是一种惩罚,何必要扣分呢!设置班级评分员,统计并发星,老师并不参与,完全由学生自我管理。只有在计分员发现某组计分有问题,无法解决时,才会由我出马协商。这对于学生来说,保证了公平公正。评星制度让各组间形成良性竞争,定期给星数最多的组发奖品,奖品的选择多为文具及书籍,奖励的书籍,很多孩子也乐于分享,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三、自主作业,抓住重点
回家作业的布置,不再由我布置在黑板上,而是由学生布置,班级九组轮流,除了我布置的预习、课前思考题、复习题等外,还根据学习中发现的难点让学生自主出题。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某,亦某字
《汉书注》是颜师古的学术代表作,堪称注《汉书》的划时代、集大成的典范之作,为后人阅读《汉书》扫除了各方面的障碍。《汉书注》在训诂、校勘及考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颜师古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抉择按断,兼下己意,而对于无法下确定结论的,便多存异说,为之兼容并存。在训诂方面,颜师古非常重视注音规范,讲求雅正,以音求义,解决了难字的音读及义训。
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没有内涵和外延确定的术语,科学的抽象思维便难以进行。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体现出来,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来。科学术语的确立与科学原理的总结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全面研究《汉书》颜师古注训诂术语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唐一代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语言面貌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研究汉语言文字学术语学和科学的汉语史、训诂学史提供经过论证的术语、语料。
本文主要分析术语“某,亦某字”的使用情况。“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等,有时也可以表注音,说明同源词等。“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某,亦某字”这一术语共使用32次(不计重复)。
一、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又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和“部分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在《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异体字共有12次。占使用总数的37.5%。例如:
(1)《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温而风则生螟媵,有裸虫之孽。”颜师古注:“裸亦赢字也,从衣果声。”《说文·衣部》:“赢,袒也。从衣,赢声。裸,或从果。”段玉裁注:“俗作赢。”《广韵·果韵》:“裸,赤体。”《广韵·果韵》:“赢,同裸。”《吕氏春秋·观表》:“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太玄·玄》:“类为其裸。”范望注:“裸,为无鳞甲毛羽,人为之长也。”《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王逸注:“赢,一作裸。”洪兴祖补注:“赢,赤体也。”“裸”和“赢”为一对异体字,义为“赤体”。
(2)《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信孰视,俛出跨下。”颜师古注:“侥亦俯字。”《说文·页部》:“俯,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杨雄曰:‘人面俯。’俛,俯或从人、免。”段玉裁注:“《匡谬正俗》引张揖《古今字诂》云:‘俯,今之倪俯也。’盖俛字本从免。俯则由音误而制。”《广韵·虞韵》:“俯,《汉书》又作侥。”《周礼·考工记·矢人》:“前弱则倪,后弱则翔。”郑玄注:“倪,低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倪,定其右。”杜预注:“倪,俯也。”《玉篇·人部》:“俯,谓下首也。”《字汇·人部》:“俯,倪也,又曲也。”“倪”和“俯”为一对异体字,义为“俯身,低头”。
(3)《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颜师古注:“啖谓使食之,音徒滥反。啖亦啖字耳。此义与《高纪》‘啖以利’同。”《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瞰。”《广雅·释诂二》:“啖,食也。”《说文·口部》:“啖,食也。从口,自声。读与含同。”《广韵·敢韵》:“瞰,瞰食。或作啖。”《广韵·敢韵》:“啖,上同。”《广韵·敢韵》:“啖,亦同。”《集韵·肱韵》:“啖,或作啖。”《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啖,啖也。”由“吃”义引申为“利诱”。“啖”和“啖”为一对异体字,义为“吃”。
二、用“某,亦某字”表假借关系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表两个字的假借关系,这类共7次,占使用总数的21.87%。例如:
(1)《汉书·高帝纪念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饷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颜师古注:“鬼亦馈字。”《说文·食部》:“傀,吴人谓祭曰傀。”段玉裁注:“读与馈同。按祭鬼者,馈之本义,不同馈也。以馈为馈者,古文假借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傀,假借为馈。”《管子·弟子职》:“各撤其傀,如于宾客。”钟广笺释:“傀,与馈同。”《说文·食部》:“馈,饷也。”《荀子·正论》:“曼而馈。”杨惊注:“馈,进食也。”“傀”假借为“馈”,义为“给人食物”。
(2)《汉书·扬雄传上》:“陿三王之陀薜,峤高举而大兴。”颜师古注:“薜亦僻字也。峤,举步貌也,音去昭反。”《说文·艹部》:“薜,牡赞也。”《尔雅·释草》:“薜,山蕲。”郭璞注:“《广雅》曰:‘山蕲,当归。’当归者,今似蕲而麅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薜,段借为僻。”《说文·人部》:“僻,避也。”《吕氏春秋·慎行》:“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高诱注:“僻,远也。”“薜”假借为“僻”,义为“偏僻”。
(3)《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颜师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日荄,音该。”《说文·木部》:“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簌尊。”段玉裁注:“今字果实中日核,本义废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核,叚借为荄。”《说文·艸部》:“荄,艸根也。”《尔雅·释草》:“菱,根。”郭璞注:“俗呼韭根为荄。”《方言》卷三:“荄、杠,根也。”《汉书·礼乐志》:“清明开动,根荄以遂。”颜师古注:“草根曰荄。”“核”假借为“荄”,义为“草根”。
转贴于 三、用“某,亦某字”说明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汉书注》中,用“某,亦某字”说明汉书中的文字关系。这类共有6次,占使用总数的18.75%。例如:
(1)《汉书·王子侯表上》:“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畺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颜师古注:“畺亦壃字也。”《说文·畕部》:“置,界也。从晶,三,其介画也。疆,畺或从工,强声。”段玉裁注:“今则疆行而畺废矣。”徐灏注笺:“置、疆古今字。”《玉篇·土部》:“壃,同疆。”《周礼·春官·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尔雅·释诂下》:“疆,垂也。”《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孔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畺”和“疆”为一对古今字,义为“疆界,疆域”。
(2)《汉书·谷永杜邺传》:“悉罢北宫私奴车马婧出之具。”颜师古注:“婧亦惰字耳。惰出,惰游也。”《说文·心部》:“慵,不敬也。从心,埔省。《春秋传》日:‘执玉憜。’惰,憜或省自。婧,古文。”《玉篇·心部》:“憜,同情。”《集韵·遇韵》:“惰,懈也。亦作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杜预注:“惰,不敬也。”“婧”和“惰”为一对古今字,义为“不敬、懈怠”。
(3)《汉书·地理志上》:“临邑,有沸庙。”颜师古注:“沸亦济水字也。其后并同。”《说文·水部》:“沸,沇也。东入于海。”段玉裁注:“四渎之沸字如此作。而《尚书》、《周礼>、《春秋》三传,《尔雅》、《史记》、《风俗通》、《释名》皆作‘济’……则知汉人皆用‘济’。班志、许书仅存古字耳。”《汉书·地理志》:“沸,河惟兖州……浮于沸、漯,通于河。”颜师古注:“沸本济水之字。”“沸”和“济”为一对古今字,义为“水名”。
四、用“某,亦某字”表注音
这类共3次,占使用总数的9.37%。例如:
(1)《汉书·陈胜项籍传》:“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好奇计。”颜师古注:“居鄛,县名也,《地理志》属庐江郡。鄛音巢,字亦作巢。本春秋时巢国。”居巢县:秦置,亦名居鄛。后汉永平中,徙封刘般为居巢侯国。东晋后废。在今安徽省巢县东北。“鄛”和“巢”上古音同为崇母宵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2)《汉书·扬雄传下》:“而丰子寻、歆子菜复献之。”颜师古注:“棻亦枌字也。音扶云反。”《说文·木部》:“梤,香木也。”段玉裁注:“此形声包会意也……芬为草香,梤为香木。”“棻”和“枌”上古音同为並母文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3)《汉书·地理志上》:“裹德。”颜师古注:“裹亦怀字。”“裹”和“怀”上古音同为匣母微部字,古音相同。表注音。
五、用“某,亦某字”说明同源词
同源词指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这类共2次,占使用总数的6.25%。例如:
(1)《汉书·地理志下》:“赐受叝、酆之地,列为诸侯。”颜师古注:“叝亦岐字。”《说文·山部》:“叝,周文王所封,在右扶风美阳中水县。从邑,支声。岐,叝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尚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传:“三山皆在雍州。”《诗·大雅·绵》:“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李善注:“薛综引《说文》曰:‘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叝”和“岐”上古音同为群母支部,古音相同。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岐山因山有分枝而得名;叝邑因境内有岐山得名。”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2)《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循河湟漕毅至临羌,以示羌虏。”颜师古注:“视亦示字。”《广韵·至韵》:“视,看视。视,古文。”《集韵·至韵》:“视,古作视。”《说文·示部》:“视,瞻也。”《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玉篇·目部》:“视,亦作示。”《玉篇·示部》:“示,语也,以事告人日示业。”《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唐孔颖达疏:“古之字,以目视物,以物示人,同作视字。后世而作字异,目视物作示傍见,示人物作单示字,由是经传之中,视与示字多杂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视,段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视”上古音为禅母脂部字,“示”上古音为神母脂部字,禅神旁纽,脂部叠韵,古音相近。都有“看”义,二者为一组同源词。
《汉书注》是一部随文释义性质的著作,颜师古作注的目的不是专门为了探求语源,寻找词的造词理据,而是要疏通文意,解释词的文献实际使用义,使在当时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汉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翻译版本。
由于在作注时均是就某一词作出意义训释,所以颜师古所系联的同源词大都是两两相对的,他仅仅还处于局部系源的阶段。但是这对我们全面系源、推源及归纳词族,整理词义的发展脉络,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用“某,亦某字”说明连绵词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朝生而夕死。蝤,音由,字亦作蝣,其音同也。”《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似蛄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孔颖达疏:“舍人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日渠略。”“蜉蝤”为连绵词,也可以写作“蜉蝣&
rdquo;。
七、用“某,亦某字”表释义
这类共1次,占使用总数的3.12%。
《汉书·王莽传中》:“中部洎后十郡。”颜师古注:“洎亦泉字也。泉,及也。队音遂。此下并同。”《集韵·至韵》:“洎,及也。”《庄子·寓言》:“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郭象注:“洎,及也。”《说文·口部》:“泉,众词与也。”《史记·夏本纪》:“淮夷 珠泉鱼。”司马贞索隐:“泉,古暨字。泉,与也。”都有“及、至”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师古《汉书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占使用总数的37.5%)、说明假借字(占使用总数的21.87%)、说明古今字(占使用总数的18.75%),其次表注音和说明同源词(分别占使用总数的9.37%、6.25%),偶尔用来说明连绵词、表释义(各占使用总数的3.12%)。
综上,颜师古注中“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主要用来说明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所以黄建中所说“某,亦某字。这一术语也是用来表通用字的”并不能真正概括这一术语的用法。而且像一些次要用法如表注音和说明同源关系等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中国传统训诂学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术语,不同的训诂学家所使用的同一术语往往所指不同,造成后人理解的失误,因而何九盈先生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指出“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基本名词术语搞不清,我们就难以对古人的学术成就做出准确的评价。”我们深以为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朱子语类》 词汇史 语法史 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52-02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教育家。宋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顥、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体系,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甚多。《朱子语类》是南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
《朱子语类》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这一时期是中古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交叉阶段,有的虚词刚刚出现,有的虚词逐渐消失,这就使得《朱子语类》的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朱子语类》的成书背景
《朱子语类》是黎靖德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编订出版的,凡140卷。这也是今本《朱子语类》之初版。咸淳本《朱子语类》采自97家语录记载,汇集了朱熹辞世后七十多年间所保存的语录,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治学态度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朱熹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部著作。
朱熹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授业弟子也多达数百人。其所处的南宋时代,正是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衰弱,白话文由不占书面语的主要地位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与文言文相抗争的阶段。斯大林曾说过:“语言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一下子消灭旧的和建立新的那种方法,而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的积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朱子语类》的成书时代正处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转折时期,属于近代汉语逐渐成形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正因为如此,使得《朱子语类》处于这样一个汉语发展史的交叉阶段。
唐宋时期的汉语词汇发展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主要呈现由单音节词过渡到双音节词的特点。双音节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些双音节词多出现于当时的口语当中。《朱子语类》作为经过加工的宋代口语,糅合了当时的口语和书面语。正好是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成分的均衡混合,处于周代的上古汉语和以话本为代表的近代汉语的中间状态。如: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卷一百一)其中单音词“忧”有“忧愁,烦恼”的意思。又有“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卷第十)其中“忧”和“愁”组成复音词,和单音词“忧”意思相同。
又如单音词“病”字可以解释为“过错,失误”。如:
“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卷第八)
“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卷八十三)
双音节词“病痛”也可指“过错,失误”。如:
“似此支离,病痛愈多,更不曾做得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卷十二)
“且说道为人谋而不忠后,这里是几多病痛!此便是慎独底道理。”(卷二十一)
二、《朱子语类》的语言特色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呈现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的特点。南宋时期正处于白话文普遍用于当时日常生活的特殊时期,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白话文和口语化词汇的应用日趋广泛。因此,在长达两百多万字的篇幅的《朱子语类》中,虽然仍保存着一定的文言文或者书面语色彩,但是其口语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文风貌及语言特点。
《朱子语类》是朱熹在讲学过程中,他的门人弟子一边听一边做笔录,从而记录成书的。由于朱熹所使用的是当时使用较广泛的口语化交际语言,其弟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其笔记加以书面化,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其弟子可能更多的是直接记录了朱熹的原话,这就使得《朱子语类》保存了大量的口语化成分。因而,《朱子语类》记载的实际上是书面形式的口语,既有书面语成分,又有口语成分,从整体上充分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口语面貌和语言实际,能够代表当时的文人口语风貌。
(二)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朱熹讲学语录汇编,书中的词语充分体现出宋儒讲学语录运用词语的鲜明多彩与灵活多变,语气随修辞的语境而变,单位的大小没有规定,呈现出单复相合,短长相配的特点。往往采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固定词组同时并用。如:
①“某见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卷一百零六)
②“如今人全不曾理会,才见一庸人胡说,便从他去。”(卷第五)
以上两个例子当中单音节词“胡”有“胡乱,随便乱来”的意思。“胡”与“乱”可以组成同义复词。如:
③“虽是朝廷甚么大典礼,也胡乱信手捻合出来使,不知一撞百碎。”(卷第十)
文中也有“胡A乱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
④“若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贺孙。知止、定、静、安、虑。”(卷十四)
又有“胡A乱A”,如:
⑤“只缘不曾求圣人之意,才拈得些小,便把自意硬入放里面,胡说乱说。”(卷十九)
另外也有“胡A胡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表示“胡乱的A和B”,如:
⑥“他却是实见得个道理恁地,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卷一百二十四,)
(三)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朱子语类》中蕴含了丰富的词汇,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词语,同时又记载了不少出现于当时的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体现出了其语言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就为汉语词汇和汉语词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参考材料。
《朱子语类》中一些词汇承袭和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用法,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也产生了新的语义和用法,如:早在《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有“公门唯将相,器谐文武,安排乐道,造次必仁,高尚福谦,遂安卑位”。其中“安排”一词有“顺从天意之安排”的意思。而《朱子语类》中也出现类似的表达,卷三十:“而今行简,须是心里安排后去行,岂有不是心做出来!”卷九十三:“敬则有一念之肃,便已改容更貌,不费安排,事事上见得此意。如何?”例中“安排”一词在南宋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可以表示“谓以人心思人力”的意思,即“依靠人力的作用,与单纯任自然发展,不加干预相对而言。”
又如“扬眉瞬目”有“一举眉、一眨眼”的意思,喻指短暂的片刻。卷一百二十六:“禅家又有以扬眉瞬目知觉运动为弄精魂而可斥之者,何也?”意思是短暂思索的知觉运动。同是也有“沾沾自喜”的意思,如卷六十三:“言实未会得,扬眉瞬目,自以为会也。”而另外,《朱子语类》中也使用了许多成语,有的是承袭和继承了上古而沿用,如“自暴自弃”“自相矛盾”等,有的是在中古产生,如“抖擞精神”“脚轻手快”等。
《朱子语类》中,通过运用各种造词方法,产生了许多的新词。如:《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盖知言是那后面合尖末梢头处,合当留在后面问,如《大学》所论,自修身正心。”又如卷一百二十六:“他那妙处,离这知觉运动不得;无这个,便说不行。只是被他作弄得来精,所以横渠有‘释氏两末’之论。只说得两边末梢头,中间真实道理却不曾识。”其中,“末梢头”表示“末尾、最后”的意思。
又如:“扑实头”一词代表“质朴,实在”的意思。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中,“向来前辈虽是作时文,亦是朴实头铺事实,朴实头引援,扑实头道理。看着虽不入眼,却又骨气。”又卷二十一:“众人有众人底忠。学者有学者底忠,贤者有贤者底忠,圣人有圣人底忠。众人只是扑实头不欺瞒人,亦谓之忠。”
三、《朱子语类》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
朱熹作为一学名家,著作甚多。在语言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主要著作《四书集注》《诗集传》等在训诂学领域都属于较高水平的著作。因此也被殷孟伦先生称为宋代训诂学第一人。《朱子语类》中保存了朱熹对一些词语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在研究汉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史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
先生问诸友:“‘诚、敬’二字如何分?”各举程子之说以对。先生曰:“敬是不放肆底意思,诚是不欺妄底意思。”过。以下诚敬。(卷第六)
例中就“诚、敬”这两个近义词字做出了辨析。
①问“上帝降衷”。曰“衷,只是中也。”又曰:“是恰好处。如折衷,是折两者之半而取中之义。”(卷一百三十八)
②问“折衷”之“衷”。曰:“是无过些子,无不及些子,正中间。”又曰:“是恰好底。”(卷一百三十八)
③“衷是三折而处其中者。”(卷一百三十八)
④“折衷”者,折转来取中。衷,只是个中。(卷一百三十八)
这四个例子对“衷”和“折衷”都做出了解释。
《朱子语类》中有大量十分口语化的词汇,这其中俗语词并不少见,作为当地常用的俗语词,能够较好地体现当时的口语风貌。这也为词汇史的研究弥补了空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如:“仁之为器重,为道远,举莫能胜,行莫能至。若果以此自任,是大小大事!”(卷一百十八)其中“大小大”表示“重大、紧要”和“多么、多么大”的意思。
其中也有出现一词多意的口语词,如:
①及元佑间议废之,复词赋,争辨一上,临了又却只是说经义难考,词赋可以见人之工拙易考。(卷一百三十八)
②先生问寿昌:“子好说禅,何不试说一上?”寿昌曰:“明眼人难谩。”先生曰:“我则异于是,越明眼底,越当面谩他。”(卷一百十八)
例一和例二当中“一上”有“一番”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争辩一番”,“试说一番”。
③“恰似月弦望,便见阴剥阳生,逐旋如此。阴不会一土剥,阳不会一上长也。”(卷七十一)
例中“一上”表示的是“一直”的意思。
④问“游气”、“阴阳”。曰:“游是散殊,比如一个水车,一上一下,两边只管滚转,这便是‘循环不已,立天地之大义’底;”(卷九十八)
例中“一上”是口语中一直沿用至今的词汇,表示“方位”。多构成“一A一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例中的“一上一下”,这一四字格表达方式也多见于现代汉语口语化表达方式当中,如“一朝一夕”。
四、《朱子语类》的汉语语法史研究价值
在语法研究方面,《朱子语类》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研究语法学史上的过程中,从《朱子语类》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材料,语言的时代过渡性以及口语化,使得众多学者针对《朱子语类》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其中出现了一些在上古时期汉语没有出现过的句式,比如把字句式、和字句式、不成字句式等。这些结构和句式提供了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大量用例,揭示了一些新出现的语法现象的脉络。它不仅是描述语言发展规律的一部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一座丰富宝库,在汉语演变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人名出版社,2004.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