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颗钻石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完善的现代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
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对现代多媒体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以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一探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梁衡的《夏》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几幅色彩浓烈的夏景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夏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丽的图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最深的感受到夏季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热烈、紧张、急促的气氛,和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阔视野,突破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瓶颈”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我所用。以其丰沛的信息量和知识源促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结构特征。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等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3.培养能力,开辟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比如笔者在教授《七颗钻石》这篇赞美人类美好心灵的童话时,先引导学生倾听文章配音朗读,引导学生品味该童话作品用词的精当、描述的准确。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动画故事,当故事结尾,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从金水罐中升上天空化作闪烁的北斗星时,文章中对人类美好心灵的赞美得到非常好的阐释,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这时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设计一个结尾,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在这种多媒体创设的良好学习情境中也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和锻炼。
4.调动感官,丰富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样的效果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证明,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的明确,讲究实效,宁缺毋滥。
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优化整合。使用任何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宁缺毋滥,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2.课堂运用,精心设计,巧妙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要播放影视图像或录音等,不能不加任何必要的指导和反馈,而只是单纯播放。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什么时候播放什么内容;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教师都要事先全面考虑,精心安排,恰当整合,以保证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
特别是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并将其编制在课件的主界面上,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该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4.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各取所长
一、课前演讲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兴趣,否则就学不好,学语文也是如此。学语文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语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在进入教学之前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我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上讲台当众发言,内容健康,范围不限。具体做法是:时事纵谈、见闻感受、影视点评、读书心得、讲小故事、幽默笑话等等。每节课预备铃后进行,每次一人,轮流发言,务必让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流利、动情、风趣的演讲,把学生的课前学习情绪调动起来,为进入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也为活跃课堂气氛做好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课堂交流、合作及探讨教学中,很多学生踊跃参与,跟原来仅靠寥寥几个“活跃分子”支撑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言而喻,只要长期坚持课前演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口才,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基础。一个入学时厌学语文的学生,初中三年坚持下来,毕业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发了一条短信给我:“老师,是您惯用的课前三分钟开启了我学习语文兴趣的大门,谢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通过说自己“乐”说的话,激发他们“乐”学的兴趣和精神。
二、导入新课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就像多彩的丝线,把学生的思维串连起来。导入语言新颖别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牵动学生的心弦,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讲故事、引诗词、猜谜语、背名言警句等导入新课。如教学《国宝――大熊猫》时,我编了一个谜面:“一位先生八字眶,走起路来摇晃晃;青竹泉水他最爱,山野森林是他家。”学生看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立即被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自主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听音乐歌曲、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散步》一文的主题是歌颂亲情,提倡尊老爱幼。我在上课时用录音机播放了歌曲《幸福一家人》,用深情甜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一个温暖浓厚的亲情氛围中,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去。教师的导入方法要灵活多样,因课文的构思而异,因课文的主题而异,因课文的情节而异。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时,为了突出文章的情节“变”,我把我国民间特技“变脸”用课件来展示,使学生在精彩的杂技中快乐地投入到课文情节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语文教师丰富多彩的导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好的导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靠教师灌输知识,一进入教室就直奔主题,学生容易反感,也就无兴趣学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这是新课改下所不愿看到的现象。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交流激趣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对话沟通的过程,语文教师带着学生对文本的初次理解及感悟进入课堂,他们之间在教学中必然展开一场多角度、多层次、多主体的阅读教学对话,必然有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交流的教学,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那么,如何在课堂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师生、生生交流激趣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它是师生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一致共识,联合力量完成课堂教学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交流是课堂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师生之间交流能体现出平等性、无拘束性、非强制性。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只有在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探讨,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交流的教学,亦或是“满堂灌”的教学,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不仅无质量可言,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所以,语文课就要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发现自我和探索真理,让他们的视野由狭隘走向开阔,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使学生学会理解、尊重、接纳、宽容,对于学生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课堂上生生之间以同等学习者的身份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同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畅谈对文本的感悟,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及产生的疑惑。交流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在交流、合作的同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师生、生生之间交往匮乏、封闭内心,长期如此,会导致师生、生生之间情感和精神的不和谐,课堂上不再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关系,这样下去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2.多媒体教学激趣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感受美、体验美。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青少年由直观到抽象的认识和感知过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操作面丰富活泼,且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自觉的学习契机。
我在教学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时,把课文描述小姑娘的水罐会变的场景通过课件一一展示出来,尤其是“一股巨大的清泉”――“七颗钻石”――“大熊星座”这一抽象过程的再现,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童话神奇的意境中,领悟了文中震撼人心的“爱”的力量,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接下来进入说说身边“爱”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
多媒体设施因其强大的音频、视频处理能力,集图像、文字、动画、音响等功能于一体,可体现出静与动、曲与直、繁与简、抽象与具体的对比效果。成功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精神以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文本交流激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生本就是一张白纸,关键看家庭的教育、教师的引导和文学作品的日益熏陶。教师在课堂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引起他们兴趣的材料,让他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通过零距离的交流,使学生敞开心灵,放飞思想,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我在教学《父母的心》一文时,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小作文,以下是对父母教育不满、不爱学习的学生的作品。生1:“爸爸,我平时老爱顶撞您,认为我们志不同道不合,您对我管教太严,没有给我自由的空间,今天学了《父母的心》,我终于明白您是太在乎我了。我以后不再顶撞您了,其实我也是很爱您的……”生2:“爸妈,我从没想过为人父母的你们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这么多。今天,我终于读懂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谢谢你们!我会用实际行动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通过将心比心,心灵获得洗礼,人性的真善美也就凸现出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与文本进行心灵交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样的交流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影响和发展无疑是深远的。
四、综合实践激趣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往往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教师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或主题,创设和谐快乐的情境。有时成年人不在意的小问题,在学生的心灵中也会产生许多好奇和思考,这些常伴随实践的全过程,是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语文实践相碰撞的结果。碰撞产生的火花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火花越亮,兴趣就越浓。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朱敬本说:“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用得较多的是“说”,让学生在多说中自觉地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开展的活动,如古诗文朗诵比赛、文明礼仪演讲比赛、环境保护演讲比赛、传统节日主题晚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综合实践还可以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实践、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奥秘。在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到“姑婆山森林公园”参观了野生动物猴子。在实地观察后,学生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还写了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不要让学生成为“笼中鸟”,而要让学生对生活这本“大书”多认识、多实践,使他们开阔眼界,渴望生活,渴望创造,这样他们自然会对语文产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长远意义上说,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需要语文教师“上下求索”,需要语文教师尽职尽责的教学态度,需要语文教师始终有一颗赏识学生的爱心,爱能动人,动人就能产生情感共鸣及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2]李洪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语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立足校情 语文教学 本色
沙坪小学地处民族地区城乡结合带,生源构成相当复杂,每学期都会有上百名新同学进入各个年级,而原班级中优秀学生又往更好的学校流失。新加入的同学中50%是彝族学生,他们受母语影响,表达困难,基础薄弱,语文教学十分困难。
这次我校面向全县同类学校开放的研讨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共鸣:如何立足于校情,开展“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语文课堂值得探讨。笔者就长期的教学实践及观摩感受谈谈具体做法。
一、落实双基,扎实课堂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正是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棉花姑娘》一课,我们看到了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扎实进行识字教学,开课时教学生读好课题中的两个轻声,通过一次次的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让学生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不忘反复提醒学生,直至达到教学目标——读准“棉花”。
在一年级开展“你问我答”的游戏展开识字教学,教师事先做好生字、拼音、词语卡片,奖励给坐得最好的孩子,然后让其他孩子看大屏说生字,拿着生字、音节卡片的同学出示相应的生字组成朋友贴到黑板上,另一个拿词语卡片的同学给生字“找朋友”,把词语卡片贴到生字后面,并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连音节、生字、词语一起读,学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紧接着,老师话锋一转:棉花姑娘和她的好朋友被小朋友们安全地送回了家,高兴吗?老师与你们合作读课文,注意:我读到哪儿,你们接着往下读。记住,可不要让我们的好朋友棉花姑娘生气哦。
读完课文后,老师用一句“棉花姑娘带来一句不完整的话,你能帮她说完整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多媒体出示):棉花姑娘( ),她请( )、( )、( )为她治病,但是他们都帮不上忙,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不但让学生弄明白了课文大意,还巧妙地训练了学生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七颗钻石》一课老师用“每一次……水罐就……”的句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神奇变化;《全神贯注》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用一个词语概括罗丹的神态、动作;《一夜的工作》中老师让学生用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改写总理批阅文件时的动作、神态,让学生对比课文原句感悟体会总理工作的辛劳……这些课例都彰显出老师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全新理念,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中与文本产生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环环相扣,充实课堂
学生需要“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结构一定要紧凑,师生互动要充分,每一环节都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如听课文录音——棉花姑娘怎么了?“拿起笔,圈生字。”这是低年级最基本的阅读教学指导。“找罗丹全神贯注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把文“神奇、感人”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感悟;文中体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句子有哪些,请找出来谈谈你的体会……老师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体现了老师在课堂上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是学生所需。所以,如果课堂上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那么便是充实的课堂。
三、读写结合,丰实课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新课改以来,老师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索。无论是低年级的用字扩词说句,还是中年级的仿写课文,高年级的课后拓展,写心里话劝总理……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在“因材施教”这个理念上的突破——借助教材让学生领略文本外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这就是充实的语文课堂。
四、摒弃喧闹,平实课堂
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然而,有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没能为教学服务,让课堂显得花哨。身处边远山区的老师们意识到了使用课件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棉花姑娘》一课老师播放了“七星瓢虫”的图片并配以介绍,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了陌生的朋友;中高段教学中重点语句呈现、人物资料(如)补白等,始终让课件为教学服务,再加上老师质朴的教学语言,简单明了,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易于融入文本,这就是平实的课堂的特征。
五、美中不足,真实课堂
一位专家曾说:“如果一堂课给人完美无缺的感受,那他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我认为一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不可能没有缺憾,如果没有,那么学生就是教师教学的附属品了,就没有学生的生成,也就没有课堂的意外。低年级的识字游戏老师要多动脑筋,既让学生快乐又要有所收获,既要个别指导,更要全员参与;中高段结合文本展开想象,如《全神贯注》中让学生想象罗丹“叽里咕噜”在说什么,可以让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想象罗丹的自言自语,如果学生思维没有打开,那么老师要做示范引导;《全神贯注》一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教学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带着体会读,体会罗丹沉浸在修改女像的工作中陶醉的表情等。
一、细读文本,巧妙创设,引领课堂诗意氛围形成
要让诗歌文本的美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让他们马上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歌的美的意韵。这就要求教师细读文本,精心设计,让学生走进课堂就能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设计《乡愁》的教学环节时,我反复细读文本,把握乡愁诗“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在课件中插入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乡愁》的诗朗诵视频,配以如泣如诉的名曲《二泉映月》伴奏。接着进行了教学尝试,让学生一踏进课堂就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乡愁气氛,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淡淡的哀愁之中,情境创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学习席慕容的《乡愁》时,他们很快在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感人意象,更为自主地去探究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感情,感受联想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围绕我已总结的学习乡愁诗的方法,自我设计问题并自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立刻展现。学生这种思想感情的顿悟,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显然更符合当代语文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人文性的要求。
同时,想象类文本学习的情境营造离不开教者在细节上的打造,老师的授课语言也要极富诗歌韵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诗歌情境的富有诗歌美感的导入语激趣。
如在《乡愁》中,我设计导入语如下:“同学们,乡愁是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怀。黄昏时分孤单的身影,静静黑夜里的‘床前明月光’,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勾起对故乡的依恋。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忧伤又何曾不一次次激荡你我的心灵?”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渲染着课堂气氛,进一步引领着课堂诗意氛围的形成。
因此,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教师进行巧妙的甚至是精彩的情境创设,是想象类文本教学的关键,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对文本的再三咀嚼,精心设计。
二、细读文本,反复诵读, 激发师生内心情感火花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诗歌艺术,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赏读想象类文本时,离不开对文中物象的捕捉,通过语言的媒介和自身的想象,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反复诵读,才能体味文本的精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饱含情感的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意境的桥梁,是理解作品情感的主要途径,是激活学生语文兴趣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的必要而有效的条件。所以想象类文本的教学离不开教者自己对文本的反复朗读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教师要根据诗歌作品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恰当地调整节奏、音调等。只有这样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在学生整体感悟《再别康桥》诗环节,我让班上一个中等生朗诵全诗,针对他的朗诵效果让学生讨论究竟怎样朗诵才能出彩,学生们指出,首先要根据诗歌情感把握节奏,这首诗情感基调有些淡淡的哀伤,朗诵节奏不能快,一快就破坏了感情表达;学生还指出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表达凝重的感情;有学生还指出要通过对重点词的重读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在整理这些诵读技巧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朗诵才艺,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出文本丰富的情感。
朗读方式的灵活使用,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朗读比赛等,更能激发师生和文本、作者间的情感碰撞的火花,师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让彼此得到更深的情感体验。
三、细读文本,循象入境,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情感
诗人郑敏对意象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这话也指出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有许多意象组合而成的意象系统。可以说,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大白话,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所以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诗歌的钥匙。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意象来表现。抓住重点意象,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所以,在想象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透过意象把握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联想和想象为拐杖,以形象取代抽象,把握意象背后的浓浓的情感。在《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的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学生化文字为画面,用心灵去感受情感,理解情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想象类文本的细读还要侧重于炼字与修辞的品析。炼字对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推敲”“月下门”等都是很好的炼字示范。
炼字的重点放在精彩的动词和形容词上,炼字的方法通常是进行替换比较、赏析品评,要指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等角度用心揣摩赏析。修辞手法重点放在对偶、夸张、比喻、铺陈、反复等常用修辞手法上,着重指导学生赏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先以一例让学生掌握其基本修辞作用,然后举一反三,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细读文本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出字词的语文味。像《再别康桥》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金柳”“新娘”“揉碎”“沉淀”等词,《乡愁》中玩味“浅浅”“这头”“那头”等词,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悟出丰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