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教师法

新教师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教师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教师法

新教师法范文第1篇

摘要: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文章结合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教育创新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

一、缺乏创新是教师的“关键弱点”

1.传统教学经验阻碍教师创新。目前在我国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在日益增强的科层制升学压力下,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被动地随着考试指挥棒转,按知识点组织复习备考,按考纲、考点进行应试技能训练,绞尽脑汁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

2.制度约束教师创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后,课程教材编写实施 “一纲多本”,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编写多种不同的教材。但在一些经济贫困的山区,教师仍在统一大纲、材以及统一的考试和评价标准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多的制度规范阻碍着教师的创新思维发展。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检查、评价制度,大多追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并不鼓励教师求异思维、发展个性。这样的规章制度如果不进行清理和改革,教师创新、教育创新都不会落到实处。

3.功利扼杀教师创新。教师评价只是作为奖惩教师的一种工具,但不少学校的教师评估直接与教师个人的名利挂钩,过多过滥的评优、评奖活动误导教师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因素。比如,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交钱发论文、出书,职称上不去,工资、住房等问题接踵出现,与切身利益挂钩,与个人命运相关。重名重利的价值取向,导致教师行为急功近利,难以踏踏实实的进行教、学、研、创。

二、教育创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教育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推动的,为了能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教育创新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要以自身健康、完美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教学,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应具备创新性的教育观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不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总是固守于老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数事实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师要改变学生过去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的学习观点与方法,倡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

第三,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教师要从事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的最新动态,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素养,掌握综合性、交叉性的多学科知识,特别是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既要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又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需将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化”,以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加以传递,并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教学监控贯穿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制订周密和完善的课前计划与准备,而且要求教师灵活地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对学生作出科学化的评估。即教师应掌握多样化的教育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科学化的教学评价。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向学生传播知识,求解答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和举动,应予鼓励,而不要盲目制止。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给学生以发挥想像和锻炼思维的空间。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不盲从,提倡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三、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潮流,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大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加快教师专业化的策略有:

1.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加强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连续过程,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是专业化的内在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其主动性不能积极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都将会阻碍教学改革的进程。我们必须转变师范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每一位教师应该对自身从事的教师职业有清醒的认识,形成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以主人翁的精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建设,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课程的门类、内容应突出师范教育的创造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①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适当增加门类,充实内容,加大比例,除对现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进行改革和加强外,还应开设一些教育选修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补一些拓展自身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比如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帮助教师专业发展。

3.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制度,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法律保证

根据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经验,教师专业制度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入职专业标准、教师培训制度等。我国颁布实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证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仍然缺乏对教师一体化教育的有效监督机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资格标准的规定也十分宽泛,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制定教师认证标准,确立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和以专业资格证制度代替学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由谁来认证教师资格、由谁来主持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等一系列问题。

4.实行“开放型”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5.开展有效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它是以教师参与为基础,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对象的实践性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尤其是大力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教师教学境界;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主导权,允许教师自由选题,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宽广的舞台。

6.改善教师评价机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教师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何通过评价来指导、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是许多教育管理人员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教师评价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应强调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循环的综合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实现教育的整体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为日益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的要求。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提取精练经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未来的优秀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通才”与“专才”的统一。

参考文献:

新教师法范文第2篇

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通过培训。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熟悉工作岗位,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年月—年月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分散培训由各村小校长直接负责。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

五、重点培训工作

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1从抓学习入手。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2从抓考核入手。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新教师法范文第3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承担着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要具有父母般的关心与爱护以及朋友间的平等和尊重,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然而,一些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如打骂学生、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等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了一些教师法律素质缺乏。在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的大气候下,教师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一、要深刻认识提高教师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极力推行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教育领域也展开了教育法制的建设。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权力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进展很大,相继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教育法律。进入21世纪,国家对教育法规的补充、修改、完善和一系列新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台,使教育的改革发展纳入了依法执教的法治轨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治意识,培养教师的法律素质,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法律修养的必然选择。教师必须能够适应时展的这一要求,树立教育法制观念,养成教育法律意识,成为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教的新型教师。

(二)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教师队伍现状的要求

据我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教师1151万人。广大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主流是好的。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法律意识淡薄,不尊重学生,随意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以“教育名义”对学生进行人格污辱、殴打,以至一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而在老师看来,这都不是违法,而是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办法,是为了让学生成才。其思想根源还是古已有之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殊不知,正是这样“个别”的教师导致了整体教师队伍诚信度下降。

(三)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需要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学校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同时,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 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 因此, 对其法律素质的教育要以引导为主, 注重法律观念的形成,法律情感的培养, 科学权利意识的确立, 不能急功近利, 强调法律知识的灌输。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要注意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要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熏陶。然而,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就足够了。实际上,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二、要深刻认识提高教师法律素质的紧迫性

提到教师一词,很难与违法犯罪联系起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出现教师对学生擅自停课或随意开除,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或是对学生谩骂、侮辱、挖苦,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罚款、没收或长期占用学生财物,侵犯学生的财产权;甚至体罚学生、女生等恶性人身侵犯案件,还有的利用学生变相向家长勒索钱财。由此可见,教师的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不但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由于教师法律观念淡漠,而导致、引导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比例在逐年升高。

因而,提高教师法律素质,使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依法执教,必将使学生受到法治的熏陶。这对年轻一代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成为新一代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职业最重要、最典型的是其典范性。许多优秀教育的经验表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自己却不能守法,就会使学校的法制教育苍白无力。因此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是促进全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要着力拓宽提高教师法律素质的途径

教师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要结合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和环境,抓重点、分层次,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把教育部门对教师法律素质教育、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自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进行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职业法律知识纳入师范教育的本科课程计划及教育硕士课程计划,使所培养的新教师具有依法行教的能力,并将这一课程的学习及学分的获得作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促使准备当教师的公民引起重视。 这样做,相当于提高教师行业的法律门槛,可以从“入口处”对教师法律素质进行把关。

其次,加强在职教师的教育法规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教师的师德观念,让每个教师都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是不合格的教师。并采取一定考核方式使其落在实处。

新教师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62-02

一 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现状及问题

1 入职教育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入职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两部分,一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在形式上以现场培训为主,网络培训为辅。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教材。在课程设置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主要开设高等教育学相关课程。岗位培训的内容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校层面的培训,二是学院层面的培训。高校教师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本的职业,因此这一职业具有挑战性。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值得思考的是,高校用单一的课程培训来代替入职教育是不够的。除了必须的岗前培训课程,高校还应从各方面帮助新教师发展。

2 经费投入缺乏保障

资金支持能够直接为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供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师的潜力,也能调动培养和辅助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新任教师通过入职教育迅速地融入学校能为老教师的继续发展提供休整机会。然而在我国高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新教师本人负责入职培训的支出,地方教育当局和高校都没有将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培训支持列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高校除了给新教师提供合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应在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使新教师快速达到任职条件,提前进入学术研究环境,节省高校培养公共知识分子责任感的时间。

3 缺乏入职导师指导

新教师希望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得到认可,更需要在入职导师的支持下开展教学革新或科研创新。新教师融入到教师群体以后,在同事那里获得信息、建议和支持同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样重要。在很多高校,新教师的工作往往是从分担同事的工作职责入手的,在日常的工作交流和私下交流中获得一些相关的有效信息和建议。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新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甚至能在在学术群中逐渐得到认同感。然而,在许多高校,特别是教学岗的教师群体里,多数教师都是忙于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活动,缺乏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对新教师的支持力薄弱。

4 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服务意识

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规范和评估科研和教学行为,为教育者服务。然而,我国高校内部的管理单调、枯燥、僵化、公式化,同事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理解,行政管理部门“管”的意识非常强而“理”的意识较差,特别是在“管”和“理”的过程中渗透服务的理念薄弱。此外,针对新教师的沟通和诉求渠道不畅通。新教师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政治、精神等非物质需求,他们迫切希望学校管理者在薪酬、晋级、考核、奖励等方面公平、合理地对待。因此,建立相应的机制让教师有机会与学校沟通或向学校反映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5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甚微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任务是通过短期研修班、工作坊、课程示范、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服务工作,目的在于借鉴国外的教师发展中心模式,依托高校重点学科优势,在整合全校师资培训、教学研究与管理等功能的基础上组建成集教师发展研究、教师教学培训、教学质量评估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促进机构。一些高校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投入很多,如购买数字高清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设备满足中心教学视频摄制、编辑、教学改革实验需要。从一定程度来讲,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是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它的设置实现了高校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发展”的策略转变。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作经验不足,专门人员配备不够,机构内部是否发挥实际作用仍是问题。从外部来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忙于应付行政指导检查、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甚微。

二 改进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策略

1 建立合理的入职教育政策或经费保障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新教师入职教育法规和保障该法规的相应指导纲要,只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等关于岗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可以尝试根据《教师法》补充一些配套的政策来健全有关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一些对政策说明的指导性文件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运行机构或人员的职责等方面做出说明。不仅从法律、法规上给予保障,还建立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制度,如: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此外,在新教师入职教育中,资金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各地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在政策和制度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给予新教师入职教育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尝试建立高校新教师示范培训项目招(邀)标机制,通过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遴选确定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确保经费投入。此外,要完善投入机制,保障经费的投入,在培训、申报课题、项目研究上给予新教师以支持。促进新教师专业化,鼓励新教师大胆尝试,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新教师法范文第5篇

教育法和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教师的教学细则和如何做一名学生认可的班主任。这次新教师培训主要涉猎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临淄区师德方面的十条禁令;教师科学研究与教师专业的关联;中国现行的教师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事实上。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干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时展的需要。拿这次新教师第一天上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行为规范方面的培训来说,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的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新时代新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需热爱祖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任劳任怨;关心维护每一个学生,相互尊重,不讽刺挖苦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举止文明,有利用植物之便谋私;用于在业务方面刻苦钻研,不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需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决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远离烟酒;决不从事有偿家教;决不把手机带进课堂教学;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决不诱导和强迫学生集体购买复习资料和辅导资料,不乱收费;和学生家长搞好关系,但不接受家长宴请,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决不随便传唤家长到校并予以训斥;决不参与打架斗殴和聚众赌博等非法行为;时刻谨记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布置。要求自己做好做到同时,还要时刻同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与现象作斗争,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维护国家利益守法、乐于奉献、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其实“轻轻打开那扇窗”这个题目对于我这些新教师而言,下午是临淄稷下小学的王云洁校长的一个关于“轻轻打开那扇窗”讲座。王校长展示了很多到美国中小学去实习学习的照片并与我分享了美国学习交流的经验。想。有一个个懵懂的学生去慢慢打开、解开教书育人的教师这扇窗、这层面纱;可能对于王校长而言,中国所谓的相对落后的教育体制去出摊和接触美国相对先进发达的教育机制这扇世界的窗”通过照片上白宫林荫道前不畏行人的小动物到美国式家庭到美国式小学的课堂教学展示再到一个小学校长一整天忙忙碌碌的工作,王校长都在力求给我这些新教师体现美国式的教育的师生关系的人与人的和谐,教学教育上方式的灵活多变,以及教育理念的新进与创新。这也不禁是反思:面对美国这样强大的新进的教育机制,中国的教师有应该如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去与之对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