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劝学荀子

劝学荀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劝学荀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劝学荀子范文第1篇

《荀子》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需冷静思考才能感受荀子思想的深邃丰富。荀子在《劝学篇》中集中论述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一开篇就郑重地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荀子的“学”就是“学习”,它包含着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目的等。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学习,并且是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弃恶扬善,逐渐弥补不足,从而逐步达到圣人境界。“青之所以青于蓝,冰之所以寒于水,木之所以为轮,金之所以利”同样都是由于“不可以已”的缘故。在《劝学》中,荀子提出的“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就是今人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同时,这位先哲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学习目的和学习热情之间的关系,这种对学习心理的认识与现代心理学若合一契。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极大热情才会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到了四种学习方法:善假于物、不断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这些方法对于今天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

萄子认为:人因为感知器官作用的限制而使自身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人要充分发挥这些能力,就必须学会善于利用自然,以增强人的感知器官的功能。在学习中只有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各种学习条件的综合作用,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智能。会利用客观条件,就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那么,一个学生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都有哪些呢?首先是使学生明白要善于向教师请教,敢于发问;要善于与同学切磋,取长补短。其次,使学生明白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如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和微机室等。再次,是善于利用社会条件来学习,如逛书店,访古迹,上互联网,社会调查等。只有经常驻足于书海,遨游于知识之林,才能使自己“一览众山小”。

第二、不断积累。指的是积渐式学习方式

“积”就是个体不断接受外界的刺激,“渐”就是外界连续地对个体施加作用。这种积渐式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注重积累,即是要“积微”,“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成江海。”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学“熊瞎子掰玉米――掰一棒丢一棒”,而要学蜘蛛织网和蜜蜂采蜜。在学习中怎样做到有效积累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记笔记和记卡片。特别是记卡片积累,一天可以记一张或几张,一学期便可以记很多张。等到假期,把积累的卡片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档案夹中或小书橱中。这便是你的活电脑,是你的知识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道德情操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就君子、圣人的人格靠“积”,“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要想成为圣人,就得不断地积累自己得善德,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过程中也不能忘记“积”,从微人手,“勿以善小而不为”,持之以恒地从事道德实践。

第三、锲而不舍,就是要“积久”

“积久”强调时间的延续,“坚持就是胜利”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折射出“积久”之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形象地说明了就算你天资聪颖,弃而不学,也将一事无成;即使你天资欠缺,笨鸟先飞,成就也可卓越。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善始善终,结果达到全面而又纯粹的境界。不然,中途易辙,往往于事不利。“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学习讲的就是一出一人,万万不可虎头蛇尾,开局看好,结果不知所终,这是最忌讳的。学生各种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四、用心专一,就是在积渐的基础上找到明确的方向,发扬学习的“钉子”精神

劝学荀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荀子 教育思想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生卒年不详。其人虽为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但其学说集百家之大成。荀子既善综合又长批判,兼有儒道法各家思想,其弟子韩非、李斯为法家集大成者。因而荀子是连接儒道法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哲学及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荀子》一书开篇即为《劝学》,足见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本文意在挖掘《荀子》一书包含的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思想以裨益于当下的教育实践。

一、教育哲学――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基石,而教育哲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则是一切教育哲学的出发点。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及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性恶”。然而荀子所谓的性恶指自然人的天然禀赋与生之本能,是一种“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性恶》)的生理需求。虽是生理需求,但若人们不依据社会规范加以克制,而任由人性本身发展就会随着人的本性而变“恶”,其行为自然而然成为恶行。因此人们需要时刻牢记自身性恶之特点否定人自身的先验特点,用社会规范、道德礼仪要求自己,从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因而若要品行端正、由恶变善、进取向前,就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1]。正如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所说:“性也,本始朴材者;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者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性”是人之为人的天然本性与素材,“伪”即素材加工的结果或曰“社会化”的人,然而由“性”至“伪”,即“化性起伪”,实现“性伪合”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价值得以彰显的过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由此荀子继承了孔子“学而知之”的观点,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珍视学习在改造个性及自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信心与动力[2]。

二、教育功能――成士成圣,兴国之基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荀子的教育对象首先是面对平民百姓的,使其克制自身恶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这里的“教”针对百姓,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荀子・劝学》)。这里的“教”针对百姓,是个人道德化的关键步骤。

荀子主张普及教育的同时,对为政者提出更高的教育及教学要求。荀子把当时善于治国理政的儒者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易》仅做教条式诵读,全然不解其意,且人格低下,对当权者极尽谄谀。雅儒的言行符合《礼》、《易》、《诗》、《书》的精神,他们不侈谈“先王”,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对“法典”未载和自己未见的问题束手无策,却有自知之明,承认无知,显得心胸开阔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非圣人莫之能为,夫是之谓大儒之效”(《荀子・儒效》)。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灵活地应对从未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从容地处理好国家事务,这种人治国会使“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荀子・儒效》)。显然教育的终极目的即大儒,即圣人[3]。

荀子强调教育成人成圣功能的同时,更强调教育之于社稷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没有人将教育与安邦定国相提并论。荀子认为,教育使人弃恶从善,关系到移风易俗,更关系到国家兴衰、安危与荣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在荀子看来,尊师重傅与否关系到一国法度的存废,教育成败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4]。

三、教师地位――“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对教育功能的肯定足见其对教育的重视,那么教育功能何以实现?荀子在此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桃樱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学莫便乎近其人”即模仿学习,教育要接近良师益友,师友的行为示范传递的丰富教育内容是任何书本、自修无法替代的[5]。在肯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荀子肯定教师的崇高社会地位。“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先秦诸子中荀子首先明确地将天、地、君、亲、师并称,认为教师与天子、父母的作用相同,充分体现荀子将教师作为立国立民之本及对教师地位、作用的尊重。同时荀子提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礼论》)。即背叛老师,不依师法言行者,应受到唾弃。

荀子重视教师地位与作用,同时对教师的任职资格提出明确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可见只有广博的知识不足以成为荀子心目中的合格教师。成为教师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尊严而惮”,成为教师必须有尊严且庄重;“耆艾而信”,年纪大且有威信可以成为教师;“诵说而不陵不犯”,诵读和解说有调理,并且不违反礼法的可以当老师;“知微而论”,了解精微的道理又能讲解清楚可以成为老师[6]。荀子既注重教师丰富的经验、循序渐进的教法和精微的论辩,又注重教师的尊严与信仰,至于简单的博学荀子则认为不值得一提。

四、教育过程――闻―见―知―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礼论》)。荀子将教育教学或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听闻、亲见、知晓、行动,此相互衔接的四阶段代表学习过程的层层深入,并且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行动,即实践,“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劝学》)荀子有关教育过程的论述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论不谋而合,其在两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提出如此思想足见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独到见解。

五、教育方法――补偏救失,虚壹而静

“补偏救失”,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偏及补救性教育,使其得到正常发展。“补偏救失”与孔子所言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人的天性是教师施教的素材,没有人,没有人的天性,教师施教无从谈起。虽然“性恶”是每个人的普遍本性,但在这一普遍矛盾下,具体人的本性仍然千差万别。“性伪合”,不同的学生实现“合”的方法是不同的。“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能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票弃,则召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修身》)。从中不难发现荀子因学生个性而施教的教学思想及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思维。

“虚壹而静”,“虚”即虚心,“壹”为专一,“静”就是不受干扰。能虚心就不会先入为主,能专一注意力必会集中,能不受干扰目标就会始终如一,从而达于先“入静”再“入境”的专注状态。说到底,学习必须有专心、恒心,有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专心”即专心致志,术业专攻,做好自己的本职。“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修身》),“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目不闻”(《荀子・解弊》)。此观念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提出的同一感觉通道不能同时接受两种刺激有异曲同工之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表明只有专心致志,术业有专攻,精通一门,才能有高深的造诣。“恒心”即坚持不懈、注重积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在专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是成才的不二法门。“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致志,思索孰察,加日h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性恶》)。不论专注还是坚持,积累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荀子》开篇即为《劝学》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足见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同时教育思想与观点散见于全书各篇章,专门论述与散论共同构成荀子独特而完备的教育教学思想。笔者从荀子博大精深的教学思想中撷取对当下教育实践仍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的观点加以论述,但此绝非《荀子》一书所含教育教学思想的全部内容,如对荀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主张的“隆礼重法”的教育内容本文并未涉及。

参考文献:

[1]侯履晖.基于荀况《劝学》的教育解读[J].兰台世界,2013,(10):139.

[2]李明顺.论荀子的教育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4.

[4]薛家平.论荀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教育探索,2011,(11):11.

劝学荀子范文第3篇

[内容]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荀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rú@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又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主张学习圣贤之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来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取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

    《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中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写作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

    《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来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荀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

    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之中,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

    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hūn@④hūn@④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hūn@④hūn@④”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荀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shī@⑤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下一些问题。

    一、《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教育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

劝学荀子范文第4篇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提到:“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荀子是诸子百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荀子》一书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汉时,文学家刘向曾称赞“兰陵多学,盖以荀卿也”。谭嗣同也曾说过“两千年之政,乃秦政也;两千年之学,乃荀学也。”

《荀子》是荀卿的著作集,《荀子》三十二篇涉及了哲学、礼仪、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伦理等,综合百家,又超越百家,是蕴蓄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巨峰高山,它是兰陵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典藏。《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讲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是荀子晚年的代表作。《劝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是《劝学》的中心观点,体现了学无止境的学习理念。荀子云:“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意思是说终生好学才能成其为人,否则与禽兽有何差别呢。荀子把终生好学视为人的必备素养,并与“为人”联系起来,足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如果仅仅从“学无止境”意义上解读“学不可以已”之意涵,还不足以深入理解其学习本质观。荀子所以强调“学不可以已”,是源于他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接触外部世界,掌握知识技能,见诸实践行动,美化自我身心的过程,并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学习活动是不可停止的,通过不断自觉的学习,深刻地反省自我,就会使自身恶的欲望得以去除而没有过错,他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儒效》篇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习积为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学习为其依据,积为就成为主观空想。一切都可以通过修习积渐而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他告诫人们要“积善而不息”,尧禹之为圣人,也是修习积为的结果。

荀子《荣辱》篇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把自觉的修习积为当做养成教育的关键,无论怎样教化,养成教育依托的还是人自身。对现代养成教育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人与自然、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苏秦、张仪悬梁刺股读书,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读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读书。不必高灯明烛,不必广室净几。又有哪一个是在强迫下读书?都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硅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学子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

二、学贵专心

荀子十分强调学习要用心专一。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专一”的重要性,以此来劝说学习者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故君子结于一也”。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认为学一会,停一会,那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的学习行为。君子学习应该凝神聚思,不骄不躁,步步为营,静下心来领悟体会,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伏术为学,专心一志”(《荀子・性恶》),“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钢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习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学业的成功。

为了阐释学贵专心的学习思想,荀子还提出“虚壹而静”(《荀子・解蔽》)的观点。“虚壹而静”又名虚一而静,意指虚心,专心,静心。“虚壹而静”整体的意思是说,由于人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对学习新知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干扰影响。因此,面对新知识要虚心以受,借此积累更多的知识;因虚心而不断积累了很多表述不一的知识,需要用心专一地加以梳理归纳;在没有形成理性判断之前,要去静静地揣摩思考,力求及时消化,融会贯通。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虚壹而静”,方能学有长进,也即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知识,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只有静心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才能明察各种事理,用真理去考察、践行事理,才能达到思想上的豁达。

三、学贵有恒

学习是从无知开始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秘诀在于恒心和毅力。先秦的道家大师老子指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荀子对此颇有同感,他在《劝学》中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是一个由显而微、由粗到精、逐步深人的过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思想,开阔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维,知识可以给人生插上智慧的双翼,让人的一生更精彩。然而,知识的获得却是一个艰难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同样,知识的获得也是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贵有恒,天道酬勤,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日积月累,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知识的大海。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来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和继承的基本方法,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攀登阶梯靠的是一步一个台阶,而不是一步登上阶梯的顶端。

荀子的学习思想不仅指向知识的积累,而且倡导“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积累比较容易看到近期的成效,从中体验到知识习得的快乐,那么,“积善成德”就漫长得多,而且复杂得多。根据品德心理学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情况。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规范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向榜样看齐。

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认同并作为自己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是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此可见,积善成德更是一个渐进的修行过程,它需要时时从自我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隆师亲友

在师生关系上,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好其人”,也就是说,学习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寻找好的老师。因为书本知识毕竟是前人的认识成果,是间接经验,有些知识是很难自己读懂的,这就需要良师来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一条经济高效的认识路径,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君子要尊师敬长,亲近朋友,他甚至认为尊师重道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Y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

劝学荀子范文第5篇

1、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唐)白居易格言

2、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3、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随着一个。——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4、事业是栏杆,我们扶着它在深渊的边沿上走路。——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5、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6、劳动是一种创作。——高尔基《苏联的文学》

7、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

9、名气就像某些特别的鲜艳的花儿一样含有毒性物质。——巴尔扎克《莫黛斯特·米尼翁》

10、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他多得你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3、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悲惨世界》

14、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的头颅里,全世界要是都萃集于一个人的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雨果《悲惨世界》

15、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唐)杜甫格言

16、说慌是美妙的。在人类的一切发明中,最美妙的发明是善良的上帝!——罗曼·罗兰《母与子》

17、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公供尔良独难。——(宋)苏舜钦格言

18、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9、享受着爱和荣誉的人,才会感到生存的乐趣。——莎士比亚《查理二世》

20、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21、弓弦越拉得紧,生命之箭射得越远。——罗曼·罗兰《母与子》

2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3、奶奶发明了妖怪来吓唬小孩,也发明了耶和华来吓唬大人。——雨果《悲惨世界》

24、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25、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6、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27、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巴尔扎克《高老头》

28、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

29、一个人,快乐舒畅地作了今天的工作,同时快乐舒畅地迎接明天的工作,是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和鼓励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30、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宋)榭枋得格言

3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