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第1篇

从我们的故事开始,有些事,就是注定的,我却一直不曾在意,我只是知道,我很快乐,在你的宠爱下,我从未想过未来,甚至没想过分离,我说过,如果不是那天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或许我不会那么得坚决,十几岁的我们,怎么有三思而后行的稳重?没错,我无情,你的恳求,你的卑微,也没能让我想起你的好,我的脑袋里,充斥你的缺点,而终,以我们的分离告终。

现在说这些或许已经晚了,甚至没有人会在乎,在他们眼里,我拥有这样的情感,是大逆不道的,不知道以后的我会不会也觉的这很幼稚,但至少现在的我不会这么认为,这是我心底里最美好的感受。

你曾经对我的好,对我的宠爱,甚至对我任性的照单全收,都深深地埋在我心里,埋在我们相知的那个夏天,我想,它会开出一朵花,最美的一朵,就那样静静的绽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好好的照看它,让它陪着我慢慢长大。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一、轻松展开词语学习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教学,上课伊始,我给学生带来谜语“名字叫作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猜猜是哪种小动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出了“蜗牛”。(出示蜗牛图)紧接着,我便追问:“说说你对蜗牛的了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讲了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我相机板书:重重的壳、爬得慢。这两个词语对孩子了解现在的蜗牛至关重要,也与文中的蜗牛悄然形成了对比。“可是,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出示带翅膀的蜗牛图)在我绘声绘色的引述中,相机板书:有力的翅膀、飞得快。在对比中,学生产生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抛出“奖杯”这两个字。在“蜗牛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冠军”这个环节,学习理解“自由”“遥遥领先”这两个词对于体悟蜗牛飞行的实力和获得奖杯的喜悦至关重要,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两个词就不能生硬地去解释,谈到“遥遥领先”时,可以指导学生看图,学生就会回答:蜗牛在前面,蜻蜓在后面、蜗牛抢在最前面等,教师:说对了一半,抢在前面只是“领先”,那“遥遥”呢?学生:遥远、蜗牛在最前面,领先距离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是带着一份轻松愉悦展开学习活动,不仅学习了生字新词,对于体会作品中形象也很有帮助。

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寓言是我们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点燃思维火花的重要资源。古人曰“三思而后行”,就是教育大家考虑问题要周密。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就是很好地训练思维周密性的教材。故事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就犯了思维不缜密的毛病,以致于说话前后矛盾,被人问得哑口无言。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个人错在哪里,还让学生想一想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说话做事只从眼前出发,没有通盘考虑。)由此教育学生说话做事要全面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只顾自己,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这样考虑问题才会全面和周密,办事情才不会出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文中的国王最初也是考虑不周,只顾眼前利益,没看到身后的隐患。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不仅要考虑进攻,更要考虑防守。一件事也要恼反两方面多去想想,既要看到它带来了哪些好处,也要想想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麻烦。这样做会怎样,不这样做又会怎样。

三、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寓言学习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明白浅显易懂的道理,更能拓展深化,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如《争论的故事》题目中“争论”二字,值得品味。既是“争论”,肯定离不开人物说的话,我启发引导学生聚焦他们的对话。(出示“争论”部分的文字)男生读哥哥的话,女生读弟弟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随后再反过来,女生读哥哥的话,男生读弟弟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这样的语言,一读,争论的味道就出来了。我又作了一个假设,如果弟弟这样说,(出示)句1“鸭子可以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大雁也可以烤了吃。”句2“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让学生把两个句子比比,读一读,感受第二个句子的争论味道更浓。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同样的意思,说法不同,感觉就不一样了。奥妙就在那几个“?”和“!”里面,再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它的语言方式,争论的人还要有他们特别的表情和动作。抓住哥哥的表情“不以为然”,弟弟的表情“不服气”来体会。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加上动作,同座位练习,表演出这种感觉。这样的启发式教学过程更能让学生全方位体会什么叫“争论”,进而学会争论。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第3篇

“安全在你脚下,安全伴着幸福”。这是我们新民中学每个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警句。但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能真正地理解、领会其中的含义,又有多少同学能够身体力行,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上天创造的奇迹,世界因有生命之花而精彩纷呈。欣赏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奇异,享受生命使我们的人生充实而满足、优美而高尚。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生?如何生存?虔诚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关爱所有的生命,从而提升生命的境界,这是每个活着的人必须做的一件事情。珍爱生命吧,人类对于生命的虔诚和怜惜,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是一切崇高信仰的基石。

在几年前网球公开赛中,有一个热爱生命的故事,最后一个关键球,甲方传球,乙方接住,双方成平局,可就在这时,非常巧的是一只小鸟突然飞进场内,非常不凑巧的是小鸟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当场坠地身亡。那位运动员不再关心比赛的输赢,他没有去接球,而是当着众多观众的面,虔诚地跪倒在那只小鸟的面前,为自己的过失表示忏悔。

有一个神话,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爱笑的小姑娘——桑兰。她1981年生,1993年进入国家女子体操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摔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桑兰从跌倒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有体操冠军,不再有平静轻松的生活,甚至也很难再有无拘束的奔跑和行走,可17岁的桑兰却坦然擦去父母亲友的泪水,她说“别难过,我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以她依旧明亮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引领着人们走入了珍爱生命的信念中,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北京申奥大使之一。

她们厉害吧!她们牛吧!她们令人尊敬令人羡慕吧!但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羡慕一个人成功的同时,也应关注她背后的努力。

由于受社会、家庭、网络、电视及学校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影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道德沦丧,思想滑坡,不思进取,不知感恩,不是无所事事,就是惹事生非,他们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扼腕叹息。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不孝之子。

年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发后,汪某被警方刑拘,顾女士则至今住在医院病房里。汪某刺母一度让他的亲属们非常愤怒。有亲属表示,汪某留学日本5年从不打工,所有费用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工资来支出,担负不起对汪某的供养,为此,母亲顾某曾多次向亲友借钱。汪的舅舅透露说,之前外甥也曾因家里无法答应他提出的一些要求而大吵过,甚至还动过手,但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竟会拔刀子”。但令人意外的是,当母亲清醒过来后,为了减轻儿子的罪责,竟然向警方求情,并和亲属之前的说法,说儿子是有“精神疾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听到这里,不知大家该作何感想。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深圳。

年4月13日晚23时45分,一辆正在行驶的深圳号牌小汽车被飞石(后确定为混凝土块)击穿前挡风玻璃,致车内邢丹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邢丹何许人也?要了解邢丹,首先要了解丛飞。丛飞是2005年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丛飞是一位艺校毕业生,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全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简朴的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为治疗胃癌,还欠下10万元的债务。邢丹是丛飞的遗孀,伴丛飞走过生命的最后历程,并生下一个女儿小飞飞,邢丹原为一空姐,丛飞去世后,被任命为共青团深圳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她接过丛飞未竞的事业,是一名普通的义工,经常在社会扶弱助残。后经公安部门调查,三名疑犯均为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因贪玩向车上扔石块等硬物,以击中为乐,击中邢丹所乘车辆者1996年出生,我不敢想当三名嫌犯得知自己闯下大祸后会有何感想,我又不敢想没了父母的小飞飞以后将如何生活。

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让我们从桑兰等楷模身上汲取力量,笑对人生,珍爱生命;让我们从汪某刺母等事件中吸取教训,警醒自己,牢牢束缚人性中的恶;让我们给不知所以然的同学背上猛击一掌,大吼一声:醒来吧!再往前走,就是万丈深渊,不悬崖勒马,必将会摔得粉身碎骨。

同学们,为了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幸福平安,请同学们牢记十点。

1、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在家外出征得家长同意,在校外出征得老师同意;

2、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先看后行,不再路上玩笑嬉戏;不乘骑摩托车、自行车,不驾驶机动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

3、未经家长同意不到其他同学家玩耍、逗留、食宿;

4、在没有家长陪同下,不到江河、山塘、水库、池塘等地游泳;

5、不在野外用火,在家在校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不乱接电源,不再寝室、教室及其他公共场所用火,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6、不进网吧、游戏室及其他未成年人不该进的娱乐场所;

7、不翻越围墙、高坎、、护栏、门栏、不攀爬树木、电杆等;

8、注意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雷电、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安全防范;

9、不打架、不骂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赌博、不做危险游戏;不携带管制刀具等;

10、不做危险运动;不与接触,坚决抵制。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第4篇

策划人小语

对于处在结婚年龄的都市女性,如今最为流行的一句忠告就是“千万不要嫁给农村男!”无论是报刊上还是网络里,一个个噩梦般的故事,述说着城市女们坎坷的婚姻经历。

在本刊与新浪网共同举办的调查问卷中,两万回答问题的网民有44.98%的人认为城乡婚姻困难多多。处世观念的落差、消费习惯的矛盾、生活习惯的迥异,酿成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不间断地给爱情蒙上阴影。最终由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两个家族之间的争斗,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婚姻被称为“新结婚时代”。

城乡婚姻,大多数的状况是,婚前的热恋还未褪去,婚后的冷战已接踵而来,炽热情感堆积的热情和背景差异形成的冷漠,在婚姻里较劲,到底谁能最终取胜呢?本期话题我们给您讲述了两个情况相同、结果各异的婚姻故事。

婚姻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如果你的男友恰恰来自农村,我们希望送给你一种小小的生活体验,帮你分析城乡婚姻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现实矛盾,这里没有任何歧视的成分,因为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觉得,每个人在结婚前,都要对自己的承受力有一个基本判断,一方面,不要期望爱情是婚姻的唯一支撑点,不要企望有了爱情就可以战胜一切;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大多数人的背景落差是可以调整的,不是门当户对的姻缘同样可以有美满的结果。

除了获得必要的心理准备,我们还请有关专家提供了其他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既了解了城乡婚姻的难点,又获得了可行调试计划,就应该满怀信心地走进婚姻,和你的爱人共筑温暖的爱巢。

案例一

我不想沦为城市妻子改造的对象

明 天 非 糖

沙伟开发的软件又得到了投资商的青睐,准备投资一千万运作。沙伟的老板很高兴,悄悄塞给他一个红包,说:“今天早点下班吧,和家人好好庆祝一下。”

下班铃响了,同事开始陆续离开。沙伟打开一个新闻网站.开始浏览新闻。“嘀嘀嘀”,手机响了,不用看,沙伟就知道是妻子晓寒打来的。他下意识地摁了“挂断”键。两分钟后,手机又不依不饶地响起,沙伟仍然不看,将手伸进兜里.又一次摁了挂断键。他早就和晓寒约定:如果他摁断电话,那就表明他非常忙,请她不要打扰。

“这是―个勤奋、敬业的人”。几乎所有认识沙伟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妻子晓寒也逢人便说:“他哪是娶了我,分明是娶了工作。”

可是他不努力工作行吗?作为一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贫寒学子,他一直是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走到今天的。靠着努力考上北京的大学,再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留在了北京。在一群城市人的包围下,他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更不愿意在他们面前露怯,丢家乡人的脸面。

工作不久,他受到了漂亮的北京姑娘晓寒的青睐。沙伟受宠若惊,但却一直假装不知道对方的心意而一味逃避。晓寒却是个勇于追求的女孩,最后甚至用绝食的方法来逼沙伟正视自己的情感。不久,晓寒将沙伟带到家里见父母。晓寒的父母看见沙伟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老家是哪儿?父母在干什么?家中有几个孩子?”尽管晓寒在一旁不停地使眼色,可从来没有说过谎的沙伟仍然如实作答了。“准岳母”的脸色马上大变,“准岳父”还算镇静,但也委婉地下了逐客令。

好不容易有些进展的感情又遇到了风雨。倔强的晓寒和父母斗争了三个月,终于得到了父母的首肯。经过重重波折,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捧着红彤彤的结婚证,沙伟高兴之余却有一些隐隐的不安。

两个人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是在沙伟老家度过的,这个春节直接让晓寒改变了对沙伟的态度。当他们提着重重的年货,经过12个小时火车、8小小时汽车以及40多分钟三轮车的颠簸后,终于到了他的老家。一进门,迎接晓寒的是一张张陌生的脸,还没等扫去身上的尘土,热情的婆婆就开始拉上她挨个介绍这些亲戚。跟大家分别打过招呼后,晓寒以为总算可以歇歇了,可晚饭时间马上到了,几个嫂子一股脑儿地冲进了厨房,晓寒也只好硬着头皮走到灶台旁,结果顿时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傻了。

一口大黑锅大得基本上可以给她当洗澡盆了,锅台旁边的油泥不仔细看像是后现代主义的油画。站在锅台旁边的大嫂也没洗手,正在把从泥汤里捞出来的菜叶往锅里扔;二嫂在一边塞柴火,一边吃生萝卜,见晓寒愣在那儿,就随手拿了根萝卜往晓寒嘴里塞:“先吃个萝卜垫垫底儿,吃饭的时候还早呢!”萝卜刚到晓寒嘴边,晓寒就感觉胃里的东西往上涌,差点儿吐了。

晓寒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里。晓寒的妈妈在生活中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家里的衣食住行从来都非常讲究,非常细节。家里没有一个角落是落满灰尘的,就连洗手间也是飘散着香皂的味道。她忍不住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沙伟,他的生活习惯能好得了吗?如果他也这么糟蹋他们家的话,将来的孩子会怎么样呢?想到这儿,她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改造沙伟,让他养成一个好的卫生习惯!

回到城里的家后,晓寒立即着手纠正他不良的卫生习惯。她规定沙伟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换鞋,然后换家居服、洗手;吃饭不准剔牙,鱼刺不能吐在桌上,得小心地放到专用的碟子里;饭后一定要漱口,睡前要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得少于两分半钟。沙伟不习惯这些繁文缛节,晓寒却理直气壮地说:“城里人和农村人最显著的一个区别就是卫生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你不能让不雅的行为坏了你软件工程师的形象!”虽然晓寒的话不无道理,但沙伟却感觉有些刺耳。

沙伟觉得在办公室要自在得多,没人管他喝水是不是有声音,他偶尔挠挠头,掏掏耳朵也没人阻止他。他开始故意拖延下班的时间。

每个星期天,晓寒都要回父母家吃饭。沙伟总会在那天早上猛拍脑袋:“哎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需要设计,我差点儿忘了!星期一就要交,我必须去加班。”然后,抓一件外套就向门外冲。所以,几乎每次回娘家,都是晓寒一个人。但是因为沙伟忙的是正事,晓寒和父母倒也没什么异议。

沙伟的敬业换来了丰硕的工作业绩,他开发的软件有多项被投资商看中,为公司带来了可喜的利润。老板很器重他,勤奋的工作也给他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沙伟将新婚时岳父母赠送的一室一厅的房子卖了,买了三室两厅的复式房,还买了一辆奥迪车,主要为周末晓寒带二老到郊区散心提供便利。沙伟虽然“没有时间”去看望岳父母,但总是将“心意”表达得很充分。他经常买些昂贵的保健品让晓寒捎去;二老过生日,他送上一万元的红包祝寿。晓寒的闺中密友都羡慕她有眼光,选了支潜力股。晓寒得意地撇撇嘴:“当初我嫁他时,你们不都是苦口婆心地劝诫我要三思而后行吗?”岳母高兴地对街坊邻居说:“农村娃儿肯吃苦,有责任心,心眼儿好。我家晓寒天生福相。”

“辛苦我一个,幸福全家人。”沙伟也感到由衷的快乐。他工作的干劲更足了,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十点多才回家。沉醉在韩剧中的晓寒无暇理他。每天忙忙碌碌,可是今天,工作已告一段落后,实在没什么好加班的,突然闲下来,他心里觉得空空落落的,可他又实在不想回家。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批评教育 赏识教育 现状分析 解决问题

“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是教育的两种不同行为。只是近年来“赏识教育”炙手可热,植根于人心,而“批评教育”被人遗忘。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行为,其方式灵活多样,无优劣之分,只要采其性而行其道,能使学生在学识、思想、品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健全发展,即为好的教育方式。反之,一味地强调“赏识”而忽视“批评”,是违反教育公平和教育需求的。《礼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现在教师为什么在批评学生之前,得三思而后行,慎之又慎呢?

一是“赏识教育”之下,孩子不想听到“批评”二字,即便是善意的批评,他也会漠然或对抗,为什么?

1.学生角度分析。现代的学生接受意识快,思想复杂,良莠不齐,在青春骚动期明辨是非能力差。

2.社会角度分析。社会上对“教师是否具有批评学生权”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失公允。其因一,现代中学生心灵脆弱,抗挫能力差,不宜批评;二、批评总是消极的,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强精神;三、认为教师批评学生是无能管理的表现;四、独生子女居多,溺爱现象严重。

二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干预。

由于过分夸大“赏识”而批判“批评”,致使部分家长认识偏激,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干。若有教师批评、打骂了学生之事,或出现安全事故,他们就缠上学校,闹个没完。加之一些媒体效应,使得大部分教师害怕引火上身而缩手求全,明哲保身,错过了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好机会。

三是老师与家长就教育方式发生分歧,老师处于弱势。

学生动不动说老师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家长动不动就会告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到媒体报道为要挟,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一般会问责于老师。此时,老师成了弱势群体,困惑与迷茫,消极与无耐伴随于身。试想哪个教师不想把学生教好?因此我认为,在强力推行“赏识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决不能拒绝批评教育与惩罚教育。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直浸泡在鼓励和赞扬中的学生总伴随着一些劣质:1.虚荣性强,浮躁,不务实;2.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3.心灵脆弱,抗挫能力差。一味地“赏识”与“表扬”滋生了学生“不真诚”、“不自然”、“不信任”、“小看人”等毛病。

有这样两则案例。一次课间出操,一学生藏在洗手间抽烟被老师发现,轻微批评了一句,结果该学生冲进教室拎上书包,大声对老师说:“我不上学了,怎么着?你到家里来请我吧!”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在辞去班主任职务时心酸地说:“我真想把班主任做好,然体力上的苦劳哪能相比心灵上的痛苦,你掏心窝子学生也不一定理解你,时不时还要背上家长的倒钉耙,老师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被随意践踏,我不想再说什么,我只想让那些说不得、碰不得、讲不得道理的学生明白,犯错误是要受到批评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优秀的文明和文化遗产需要人类的呵护与传承,更需要风雨的洗涤和吐故纳新的机制来自我更新,自我救赎。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没有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希冀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批判与省觉,想培养全新的一代人,道路显然漫长。所以,“批评教育”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是完全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把“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从教育者自身而言,批评学生要讲求艺术与策略,方式与场合。就策略而言,严厉的批评往往会使对方无所适从,心底茫然、内心升温产生对抗。善意的批评却能让人感受到平等、关心与尊重,恰似涓涓细流流入心田,带走瑕疵,留下醇香。批评得注意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批评人,往往会剥自尊、伤面子,加强双方矛盾;在火头上批评人只会使得火焰燃烧得更旺。如果双方在单独、面对面的情况下沟通,问题会处理得更快、更好。再说,批评不一定非得严辞责备,亦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导后果,让其深思;还可通过暂时冷却法、表情传输法、自我剖析法等达到育人目的。

相关期刊更多

今日南国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日报社

中国哲学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