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帝国

商业帝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帝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帝国

商业帝国范文第1篇

姚明儿时喜欢吃肉,胃口很大。一顿能吃四块大排。但那时姚明家境不是太好,母亲方凤娣很长一段时间每个月只有40多元的收入,每天都要为姚明能吃饱饭而发愁。后来姚明进入了体校,原因之一是当时少年体校的学生有伙食补助,起码每天有一瓶牛奶供应。

父母经济上的拮据让姚明比同龄人更懂事一点,有一种好好打球,让家人过上优裕生活的动力。不过,恐怕那时候姚明也没有想到,日后自己能去NBA打球,还成为了中国体育运动员中的首富。结合每年《福布斯》给出的统计数据,姚明在NBA征战的9年累计收入已经超过20亿元人民币。《胡润百富榜》2010年统计数据则表明姚明的身价甚至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姚明是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上榜富豪。

姚明前队友麦迪曾感概地说道,姚明是全球通用货币。因为姚明的球技、超凡的人格魅力及背后广阔的中国市场,各大品牌商纷至沓来,寻求与姚明合作。他代言过的品牌包括汤臣倍健、卡夫、可口可乐、锐步、耐克、中国人寿,中国联通,苹果电脑,麦当劳,瑞士名表豪雅、VIsA信用卡等。即使姚明宣布了退役。和姚明有商业合作关系的企业也纷纷表态“不离不弃”,因为姚明的高人气和号召力在短期内是不会下降的。

自姚明2005年6月在美国休斯敦西城区最繁华的高档餐饮街成功开张了一家“姚餐厅”并尝到甜头后,姚明在商业投资领域一发不可收拾,涉足行业包括互联网、餐饮、金融、酒店、体育,地产等。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底,姚明以持有的67 5万股成为新上市的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大股东。两年90倍的收益率,为姚老板赢得了一个新外号――“股神”。2009年,姚明力排众议全面收购上海男篮的全部股权,成为球队惟一的老板。但有消息称,上海男篮两年来亏损总计已经达到了4600万。

不过,除代言收入,姚明目前投资中能够盈利的项目确实很少,更多是现在亏损未来也不太可能赚钱的。而授权业务几乎尚未起步。姚明及其团队也需要为日后商业活动和投资进行清晰地规划及确立发展的重心。

“姚之队”的幕后推动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姚之队”出面状告“姚明一代”系列产品侵权事件,可视为“姚之队”为维护“姚明”这个品牌而做出的努力。在过去的11年里,正是在“姚之队”的帮助下,姚明完成了从国内球员到NBA球员的转型,也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姚老板的转型。

所谓的“姚之队”其实是姚明的商业规划经纪人团队,没有任何实体。也没有以任何注册公司的名义进行商业运作。负责人章明基,中方经纪人陆浩、律师王晓鹏构成中方团队;美国方面包括比尔・达菲,比尔・桑德斯等。这些人涉及的范围包括体育经纪管理公司,品牌运营、媒体公关,是熟悉中国体育机制、美国体育、品牌运营,媒体公关等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从专业角度向姚明提供信息,建议和所需要的服务。

在2001年之前,姚明只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普通篮球运动员,称不上是极具商业价值的品牌。直到“姐夫”章明基成为了姚明的人,并组建了“姚之队”后,一切随之改变。

2002年成功将姚明引进NBA,是“姚之队”进行姚明品牌运作的一项创举。而后“姚之队”委托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新产品战略管理实验宣,花费6万美元,就姚明的市场开发进行调查和评估,最后制定了一份长达500页的机密报告书,为姚明日后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前瞩和建议。

从最初帮助姚明加盟并适应NBA,到为其选择和其品牌形象相适应的商业伙伴,帮助其处理好球场内外的关系,以及和媒体间的沟通等,“姚之队”为姚明做好了一切后勤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姚之队”还帮姚明处理好了与国家队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当年王治郅的悲剧重现。

正是有了“姚之队”的帮助,姚明才得以无后顾之忧。姚明身上所蕴含的的巨大商业价值,也在“姚之队”的策划下,开始魅力四射。姚明退役后,如果他真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那么目前“姚之队”两个经纪人,媒体公关、律师、商业推广的格局也许还得再扩展,补进专业经营团队的力量,从经纪人团队逐渐发展至经理人团队。

姚老板不是资本家

姚明的前辈李宁退役后下海创办了著名的李宁体育用品公司,和李宁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谦和质朴的人,更愿意别人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经商或者其他,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充实。

姚明和李宁一样,骨子里都不是那种浑身铜臭,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他们都热衷于慈善事业,经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以下列举的3个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姚老板是一个带有理想和浪漫情怀的商人。

2006年姚明和章明基为巨鲸音乐网注入300万美元。大家都知道,姚明是一个地道的音乐迷,同时也是一个网虫,投资巨鲸音乐网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个人爱好。但去年10月份,巨鲸网消息称,网站的盈利不多。

收购上海男篮的决定更是说明姚明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据悉姚明的投资顾问当初都对这项投资持反对意见,姚明还是义无反顾地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姚明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队。但上海队在姚明离开后一直陷入低迷,姚明觉得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帮助母队重塑辉煌。姚明努力把NBA经营运作球队的经验和模式带到上海队,希望把上海队打造成一支真正的CBA职业强队。虽然上海队近五年内没有盈利的可能,但姚明看的很远,希望把上海男篮打造成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就像湖人队之于洛杉矶那样,上海队的官方微博上也宣称“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百年老店”。

商业帝国范文第2篇

二人转进京

2009年,刚过52周岁生日的赵本山可谓财源滚滚――借春晚舞台捧红的徒弟小沈阳,从去年3月开始,与他的团队奔走在全国数十个大小城市巡演,至今年1月8日,在北京工体演出第100场,为本山传媒创造了上亿元的票房收入。

去年,二人转连锁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开张,这是继沈阳等地之后,本山传媒集团开设的第八家二人转剧场。此举甚至被类比为当年四大徽班进京,意味着赵本山的商业帝国涉足北京文化娱乐市场。

如今,本山传媒集团在东三省和北京、天津的八家刘老根剧场,在赵本山这块金字招牌的号召下,每天的商业演出,几乎场场爆满,预计2009年总票房能达到1.5亿元。

据沈阳当地媒体调查,如今,本山传媒集团拍摄的电视剧,仅播放权每部就能卖到5000万元,这还不包括剧情隐性广告和赞助费的收入。

演出和影视构成了本山传媒的两大商业支柱。

难怪《福布斯》中文版5年前估算,赵本山的年收入为1300万元,老赵听后笑了笑:“我就能挣这点钱吗?”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赵本山就已经是东北家喻户晓的笑星。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参见春晚,演出小品《相亲》,此后的20年,除了1994年之外,从未间断。于是,赵本山这个满身东北土味的幽默形象红遍中国城市乡村。

据熟悉赵本山的人介绍,在当年明星走穴成风的年代,赵本山还是铁岭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但他并不热衷走穴这个赚钱门道。他做起了生意,公司的名字很是气派: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总部设在沈阳,在本溪、锦州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在文化体制非常封闭的大背景下,赵本山的“艺术开发公司”并不开发艺术,而是倒卖煤炭和钢材。知情者估算,赵本山当“倒爷”赚来的第一桶金约有上千万元。

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赵本山又把精力转向了他的娱乐主业,并且顺势在影视方面玩了一把。在尝试了几部电影和短篇电视剧的配角后,赵本山第一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出演《幸福时光》的主角。1998年,赵本山投资400万元,拍摄电影《男妇女主任》,并担任主演,获得第22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男妇女主任》的票房并不成功,赵本山投入的400万元,最后大部分打了水漂。赵本山认为,电影院线隐瞒了实际票房收入。

按照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的理解,几次不成功的经历,促使赵本山转变了思路。

2001年,赵本山在吉林一家剧场观看二人转《傻子背媳妇》,笑得喘不过气来。事后,他回忆说,那天晚上一夜没睡,“把这几年要干的事都想明白了:举办个比赛,招一批人,开个剧场演出,再拍电视剧。”

就在这一年,“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举行,赵本山随后将获得金奖的张小飞以及其他多名二人转演员收为徒弟。紧接着,由赵本山投资,徒弟张小飞、唐鉴军等人参演的《刘老根1》也在当年播出,收视率创央视新高。

顺着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模式,赵本山派人走遍东三省的剧场,搜寻那些优秀的民间二人转演员,纳为弟子。

2003年4月1日,由电视剧“刘老根”的艺术形象演变而来的商业品牌“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开业。与此同时,赵本山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自任团长,挂靠在辽宁省文化厅。2005年,由赵本山担任董事长的本山传媒公司挂牌成立。

“刘老根大舞台”很快形成了一个知名的商业连锁剧场,并扩张到东三省。这期间,赵本山以他的弟子作为主力演员阵容,相继投拍了《刘老根2》、《马大帅1、2、3》、《乡村爱情》等多部电视剧,由此奠定了赵本山的娱乐商业帝国基础。

二人转艺术学者马力说:“赵本山最聪明。他跟我说过,他的产业链,就是用电视剧捧红弟子,让这些弟子再回到舞台。”

赵本山的商业意识

众所周知,赵本山出身于民间艺人,二人转是他的艺术基础,用刘双平的话说:“他既是二人转最大的贡献者,又是最大的受益者。”

让很多人纳闷的是,赵本山如何把二人转这种原本档次不高的民间艺术搬进大剧场,进行固定的商业演出,进而依靠这种资源打造他的包括影视制作在内的产业链?

就本山传媒的商业运作来看,其核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刘老根大舞台”固定的商业演出,以改造过的二人转为主要内容;另一个是影视产业,以农村题材为主打,让赵本山的弟子们演起来得心应手,相对外请演员,这种模式的影视生产成本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赵本山说:“用外人不如用徒弟。”

但这些如今在本山传媒商业生产线上流水作业的二人转演员,他们能够登上大雅之堂,完全来自赵本山的艺术再加工。

二人转本是东北历史悠久的民间戏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衰落,甚至沦为低俗下流的草台班子的杂耍,失去了主流文化市场。将这种沦落风尘的民间戏曲改造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娱乐产品,赵本山采取的首先是“清洗”,“不洗不行,洗得太干净了又没味儿。”其中关键的是要让二人转脱离低俗,恢复它民间艺术的本来面目;其次则是改造。如今,观众们在“刘老根大舞台”看到的二人转,其实只是保留了转手绢、二人表演等形式,用来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是讲笑话段子、唱流行歌曲、模仿明星和各种各样的“绝活”。

这种经过现代化改造的二人转表演,虽然很受观众欢迎,但遭到许多专家的批评,认为赵本山和他的弟子演的不是传统二人转,更应该称之为杂耍小品。

但是,赵本山要的就是一种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娱乐产品,而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二人转。“刘老根大舞台”的火爆演出,佐证了赵本山对市场的正确判断,他成功了。

2009年5月,“刘老根大舞台”进入首都文化市场,张艺谋、宋祖英等娱乐界大牌人物纷纷赶来捧场,这是数百年来二人转第一次登上北京的大雅之堂,标志着本山传媒迈出了扩张的重要一步。

那么,赵本山携二人转班底进京,到底是基于什么判断呢?刘双平认为:一是《乡村爱情2》的全国热播,二是2009春晚捧红了小沈阳,觉得市场已经成熟了。

据刘双平透露,下一步,本山传媒的目标将是广东,计划今年10月第九家“刘老根大舞台”要在深圳开业。这一次,赵本山对市场的分析,是基于深圳这个由85%的外地人构成的特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东北人。

虽然赵本山利用“刘老根大舞台”的商业品牌不断攻城略地,但他至今恪守一个原则:只投资电视剧。而对电影,尽管赵本山与张艺谋、冯小刚、王家卫等大牌导演走得很近,也只是高兴时去演个角色,不做投资。

即使对于投资如此谨慎,赵本山也有赔本赚吆喝的时候。他倾注心血的长篇电视剧《关东大先生》被市场冷落。他让出自己的主角位置给徒弟张小飞,弟子们几乎全部上场,还有央视电视剧频道助阵,这个发生在百年前沈阳城里的故事也没有火起来。

2005年6月,赵本山认识了时任辽宁中誉足球队执行董事的光。在光和大连实德老总徐明的劝说下,他决定入主辽足,担任董事长。

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料到,仅仅半年,赵本山便宣布退出辽足。其中的原因,赵本山只是说:“足球太脏了,水太深了,闹心。”

与辽足的短暂缘分,看起来是失败,其实正反映了赵本山对商业经营的独特感悟和判断力。他果断退出来,不想去趟更深的浑水,回到他熟悉的演艺事业。

据知情者介绍,赵本山投资辽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因为他并未实际投入过一分钱,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辽足引来商业赞助。

离开土地,离开他熟悉的生活,赵本山就缺少了力量来源。

威权统领的团队

本山传媒实际上有两个团队:一个是演出团队,主要由赵本山的徒弟构成,另一个是经营团队,大约600人。其中,演出团队是本山传媒的核心。

到目前为止,赵本山共有包括小沈阳在内的徒弟44人。对于这44名向他拜师的弟子,赵本山使用的是师傅对弟子的管理手段,这是现代企业制度无法侵入的特殊领地。

由于二人转本身的因素,演员们几乎无一例外来自农村,没有文化,家庭贫困,用他们自己调侃的话说:“耗子上家里走一圈,含着眼泪走的。” 同时,二人转演员多是夫妻,这样,徒弟们夫妻吵架,也只有赵本山才能管得了。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他把徒弟叫来,一声“跪下!”问题就解决了。

只有赵本山理解他们、了解他们、懂得怎么管理他们、掌控他们。小沈阳通过春晚走红后,赵本山多次给弟子开大会:“你们不要妒忌他,要羡慕他。以后大家都有机会。”他本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多用“野牛”、“野马”一类的词形容弟子。他很得意地说:“我的这些徒弟,一个人有八个心眼,只有我能管得住他们。”

这些在局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管理手段,恰是赵本山管理他的演员团队最为有效的方法。弟子们的表演风格,以及每一出戏的段子、包袱等,大部分都是赵本山给定下来的。“跟着师傅,肯定有机会”,这是赵本山的弟子们常说的一句话。而他的弟子,个个对师傅口服心服。“师傅看一眼就知道,你这个表演是过了,还是不够;要改,往哪方面改。”弟子杨冰说。

本山传媒的另一个团队很庞大,其主要工作则是围绕演出团队,提供行政后勤保障。

但毋庸置疑,在整个本山传媒,不管有几个团队,赵本山是唯一的灵魂人物,他依靠个人的威权,维系着这个企业的正常运转。

记者在沈阳本山传媒基地采访时,多位高管说,赵本山对工作的熟谙与细节的掌控,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确。这种事无巨细的高强度管理模式,终于压垮了赵本山。2009年10月,赵本山突发脑出血,在上海住院半个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用他本人的话说,“差一点过那边去了”。

二人转里没有EMBA

2004年,赵本山出资与辽宁大学合作,创办本山艺术学院,拥有导演、影视表演、民间艺术等专业。在本山传媒的商业运营规划中,这是一块不赚钱的业务,却受到赵本山的格外重视。

担任本山学院艺术顾问的马力说,赵本山的用意是,培养一批懂二人转业务,又对他怀有感情的年轻经营管理人才,将来可以从中选拔。同时,导演、影视表演等方面,也可以为赵本山提供后备资源。

2007年,赵本山挖走了中央歌舞团团长助理、东莞分团团长刘双平,赋予他本山传媒总裁的重要职务。刘双平不仅对国有院团的体制了如指掌,而且对文化娱乐市场的认识很有见地,颇得赵本山的信任。

对精明的赵本山来说,他着眼未来的眼光显然不止于此。2009年,赵本山豪掷55万美元,赴香港、英国和瑞士等地攻读长江商学院的第四届EMBA班,与马云、牛根生、史玉柱、江南春等人成为校友。随即,他担任了长江商学院第四届名誉会长兼辽宁校友会的会长。“这次去就是为多认识些企业界的朋友,相互交流一下。”面对外界“玩票”的质疑,他的经纪人高大宽说。

长江商学院历来云集商界名流,赵本山投巨资前往镀金,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团队管理经验,这对我未来管理我的传媒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有点钱就不会玩了,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现在需要补充,需要滋润和营养。对我而言,在商学院上课就是个调整、降温的过程。”

显然,长江商学院有赵本山从二人转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去年6月13日,赵本山请他这一届64个同学到沈阳做客,结果来了近300人。在欢迎会上,他反复强调,希望与同学们成为“哥们儿”,“一过山海关,就找赵本山”。“到时候你看看我赵本山是啥样人。”他放出话,要在海南投资13亿元建设影视城。这么多钱当然不会是他自己掏腰包。

在刘双平的眼里,赵本山的身上有着“浑然天成,信手拈来”的幽默艺术细胞,但是,对本山传媒这样一个建立在他的个人威权基础上的商业团队,如何将它转变成现代化的文化企业,对赵本山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挑战。

商业帝国范文第3篇

十年磨一剑

34年前,当一家注册名为“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的塑胶产品生产工厂在中国台湾成立的时候,谁也没料到,这家注册资金仅仅30万台币,员工不过十余人的小工厂,日后能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资产5000亿的“鸿海帝国”。

除了它的创立者郭台铭。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就认准了一个目标:他要把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企业。如今,郭台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的领域内,没有竞争对手。”

从生产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小加工厂,到成长为生产PC连接器的世界级龙头企业,郭台铭是怎样一步步打拼出“鸿海帝国”的?

镜头拉回到34年前。那时,郭台铭大专刚毕业,在某航运公司做小职员。当时美国对中国台湾下达的纺织配额中规定,下一年度的出口配额,将由本年度的出口额决定。这表示,只要今年有足够的出口额,就得到了往后出口的配额。当看到所有的出口商都在找船、排船期时,郭台铭意识到,在台湾从事出口制造业,将是极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机缘巧合的是,当时他的同学认识在外商公司的采购经理,对方想在本地买一些零件。于是郭台铭从母亲那里借了10万台币,和几个同学凑出30万公司作为资本,开设工厂生产零件。由于初次设厂,缺乏生产经验,过了没多久,股东逐一退出。郭台铭不愿轻易放弃,硬着头皮顶下了这家公司。之后开始自己租厂房、找订单、买原料、管生产。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郭台铭的工厂艰难地存活了下来。直到创业的第四年,郭台铭才存到第一个200万。

富士康科技集团媒体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1978年,郭台铭的选择是用这200万资金投入到模具生产厂中。郭台铭当时所面对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缺乏政策扶持,缺乏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缺乏稳定客户。于是,郭台铭又“变身”为超级业务员,每天外出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订单。回想当年,郭台铭的创业伙伴陈一飞说:“我还记得那一天中秋节,郭台铭全身湿着回来。客户收了礼物,却连门都没有让他进去。”

就这样,郭台铭凭借着毅力和韧劲,走过了创业的第一个10年。

急风练劲旅

在企业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过程后,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逐渐在中国台湾本土取得了一席之地。1988年,鸿海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这也是鸿海第一次设立“世界级目标”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郭台铭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作出了“到大陆投资”的重大决策,将未来主要投资方向从中国台湾转向中国大陆,生产线布局也将以中国大陆为主。

在郭台铭眼里,中国大陆拥有的丰沛土地与劳动力资源是企业飞速发展的源泉与凭借。1988年,他来到深圳,开设起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从此,鸿海跨入成长快车道。

郭台铭曾经自信地说:“大陆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1992年之后,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开始加速。1993年,郭台铭在深圳龙华作投资考察,大手一挥,“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全场震惊,郭台铭却气定神闲。他知道,一旦自己略有迟疑,大好的机会就要被同行抢走。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杭州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可以说,今天的一切和郭台铭正确的决策密不可分。

正是靠着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路遥知马力,急风练劲旅。”这是郭台铭在2006年6月股东会上送给股东的一句话。这句话更像是郭台铭自己创业的写照。

挽弓当挽强

白手起家的郭台铭,没有后盾和支持,一切经验只能源自商场中的征战。幸运的是,一路走来,鸿海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在竞争中锻炼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崛起成为一家“骁勇善战”的公司。尤其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鸿海在中国大陆和全球的扩张,鸿海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在鸿海崛起的同时,一部代工行业的战国史也逐渐展开了。业内将这次竞争称为“六国争霸”。

2001年到2002年之间,鸿海又将自己的制造领域延伸到主机板战场。由于主机板中近20%的购料成本是连接器,而鸿海一直以来都是连接器的制造商,所以鸿海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在鸿海进入主机板领域后,原本在主机板代工业领先的伟创力与旭电迅速被鸿海超越,戴尔、惠普的主机板代工订单很快被鸿海收入囊中。此后,伟创力与旭电这两家制造商被鸿海远远抛在了后面。鸿海不仅威胁到伟创力与旭电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兵锋更直指中国台湾主机板的四大主力制造商――华硕、精英、技嘉、微星。精英为应对鸿海步步紧逼,制定“填海计划”,鸿海也不甘示弱,制定“击鹰计划”与之对决。至此,鸿海自有品牌主机板跻身全球前四大主机板品牌。昔日中国台湾主机板战场多足鼎的战况不再,只余华硕与鸿海一较长短。正如《虎与狐》一书中给予鸿海的评价:现在的鸿海,已经是产业界的“老大”。

善弈者谋势

随着富士康品牌产品在全球迅速成长,郭台铭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布局步伐也开始加快。他在华东地区频繁落子,松江、昆山、淮安都陆续建起了产品制造工厂。鸿海集团在华东的快速扩张显示,华东地区已经成为鸿海的重要布局地。郭台铭的雄心还远不止于此,他还在酝酿着战略上更大的飞跃。在他的心中,鸿海不仅仅是制造的鸿海,还应该是科技的鸿海;中国大陆的地位不仅仅是制造基地和运营中心,更应该是投资的重点。

商业帝国范文第4篇

夫妻创业,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甚至于早在数千年前的农耕时代,就已经存在。不信?或许下面两句歌词你早已经烂熟于心:“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各位,这难道不是夫妻创业期间默契配合的真实写照吗?只不过,农耕时代,大多数夫妻档的创业也只能仅限于此。

到了工业化时代,夫妻档的创业界限已经荡然无存,横跨工、农、商所涉及的各行各业。不过,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只要听到“夫妻档”三个字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第一感觉可能仍然是要么是小作坊,要么是企业不规范。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而言,夫妻档的公司也一直被部分专家认为不符合现在企业治理原则。然而,“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认,夫妻档企业以小作坊居多,但也不乏知名的夫妻档,比如统领威盛电子和HTC的王雪红和陈文琦夫妇,SOHO中国的张欣和潘石屹夫妻,力帆集团的尹明善和陈巧凤夫妇。

最廉价的创业方式

事实上,夫妻搭档,很有可能是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最为廉价的创业方式。

企业初创时资金不足,工作条件艰苦,发不起工资,显然很难请到合适的人才,这个时候,最能和你同甘共苦、无私奉献和无限支持的,也只能有你的另一半。

这种夫妻间的默契和支持,极大地降低了初创企业的成本。可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使企业得以把资金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请专业的人才。

与此同时,夫妻档创业,也降低了企业的监管成本。由于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你可以放心地把一些认为重要的工作交付给对方,最常见的就是掌管财务。由于对另一半非常放心,你不用担心对方挪用公款、携款潜逃、不用担心对方吃回扣、违规报销费用等各种难题。

再者,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观点和理念不一致的时候。如果沟通不讲究方式方法或者沟通渠道不畅通,则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事业受到打击。由于双方有长期生活的基础,夫妻之间的沟通显然也远比一般的企业高管之间来得顺畅,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

尹明善之所以能够成就力帆大业,就与其第二任妻子陈凤玲的穿针引线息息相关。

20年前,重庆市的另一位摩托车大亨左宗申只是重庆巴南区王家坝经营一间摩托车修理店的店主。一次,左宗申在帮朋友购一辆摩托车时发现由于发动机供给不足,导致整车供应短缺,这刺激让他萌生了进入发动机领域。

与左宗申妻子袁德秀有亲戚关系的陈巧凤知道后,不断穿针引线,最终促成了尹明善和左宗申的合作,于1992年,在重庆成立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专门生产摩托车发动机。至此,尹明善走上了摩托车大亨的道路。

可以想象,要是没有陈巧凤,或许现在的尹明善还只是一个从出版社退休的老编辑。

正因为如此,夫妻档模式已经成为了不少初创企业的不二选择。

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

由于夫妻档企业对于愿景和期许高度一致,以及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相互信任和默契,因此,在企业分工上表现得虽然比较随意,但是更加简单明了。大多是可以依个人的性格与兴趣规划。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夫妻档企业在工作上的分工和在生活中的分工极其相似。男主外的家庭一般是夫唱妇随,女主外的家庭则一般都是妇唱夫随。

现任嘉德在线CEO的陆昂和现任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创办中国嘉德拍卖行时就是一个明显的“夫唱妇随”的例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昂说那个时候的陈东升是一个曝光在众人眼中的老总,而她则是在背后帮助陈东升处理很多事情的免费秘书。当然,从公司的运营模式到公司的管理,同为武汉大学的经济学高材生,他们俩的交流,无疑会碰撞出不少的新点子,这些也促成了嘉德拍卖的成功。

潘石屹和张欣这对明星企业家夫妻的表现也相当抢眼。潘石屹掌管销售、推广以及政府关系,张欣则负责建筑设计和资本市场,正是这种默契,让SOHO中国从一家好不知名的小房产公司一跃成为了房地产界的明星企业,旗下的SOHO系列地产也一直成为行业标杆。

当然,也有“妇唱夫随”的案例。被成为IT界“神雕侠女”的王雪红和陈文琦就一个例子。在身为威盛总经理的陈文琦一心扑在威盛电子的运营上,这让从来都不满足于仅仅打造一个优秀企业的王雪红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腾出了更多的空间,最终成就了HTC伟业。

明确的分工加上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是他们创业时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的关键。相比之下,非夫妻搭档的创业企业显然很难在分工上做到如此高度一致。由于分工一定程度上涉及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公司资源的掌控力,为了公平起见,更多只能按照综合能力高低、或者所占股份大小分配,而不仅仅是兴趣和爱好。

该不该继续?

当然,夫妻档企业也会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说,面对另一半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决策,是该按照规定处理即可,还是念在夫妻感情上放对方一马,抑或是为了杀鸡儆猴,从重处理?

这确实是一道难解之题。从重处理或者按规定处理虽然确保了规章制度的权威,如果对方不理解,一旦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之中,久而久之不利于婚姻稳定和和谐。反之,如果报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又会被非家族成员的企业员工以口实,不利于企业既有规定制度的执行。

而且,夫妻间过于默契,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如果双方的想法思路太一致,很有可能跳不出既有的惯性思维,缺乏创新,从而对一些新思路、新产品和新市场等有一种天然的抵触。

也有专家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企业,夫妻档会阻碍现代化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的建立,即使建立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架空其他管理层的权力,从而失去管理团队的力量,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正因为如此,很多夫妻档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总会有另一半主动选择了退出。

马云的妻子张英,从一开始就是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成员之一。作为马云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张英夫唱妇随,历经沧桑,八年奋斗,终成阿里巴巴最为得力的销售干将之一,并进入公司管理层,担任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成为了阿里巴巴最为重要的两大收入来源之一。

商业帝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商业地产 乡镇地产市场

一、我国商业地产分析

商业地产是指以商业为目的非生产性和非居住性的物业,主要包括酒店、写字楼、公寓以及各种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与住宅地产业绩下降相反,国内商业地产正在迅速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加率在0.8%~1%,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预计在55%~56%。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转型强化了对内需的支持,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有利于中国服务业发展,商业地产作为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对其需求量也将增加。此外,以经营为目标的商业地产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比住宅有明显优势,因而也更容易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现今的商业地产形态从大往小来说,包含了城市综合体,生活方式中心,购物中心,各种特色专业型卖场,各种百货店,各种超市,各种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甚至包含各种综合批发市场、自由市场、机场商业区、旅游商业区、社区商业区等,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用所有的业态和门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乡镇商业地产市场分析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不再是由大城市包打天下的格局,中小城市的现代流通业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城市群以及处于具有雄厚产业基础的大城市的边缘城区。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大中城市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5%,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商业规模在全国市场中的比重占11%左右,而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只有22%,未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商业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乡镇及农村经济的大力扶持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乡镇及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乡镇居民及广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不再满足那些落后的杂货店、夫妻店、代销点以及传统的农贸市场所提供的零散商品和服务,同时各乡镇或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流通网络滞后,进货渠道不正规,商品价格一般比较昂贵,商品质量也难以保证。“三无”产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在各乡镇及农村商店普遍存在。据统计,近年来有关工商部门查获的不合格商品中有80%来自个乡镇和农村。面对这一现状,广大乡镇居民渴望能够买到质量放心、品种齐全、价格公道的商品,能够像城市居民那样在功能多样的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进行优雅的购物,能够享受方便周到的“一条龙”服务, 买的称心,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也在相应的提高,人们对消费方式以及消费场所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市场的泥泞不堪的地面,夹杂着腥臭的气味,高声叫卖的摊贩让消费者的心情产生了不悦,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兴趣,目前存在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也不能提供品种多样、功能齐全的商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要求。就在近一两年,高端食品、先进数码产品、高档黄金首饰、文化书籍、蔬菜、鲜肉、水产等菜商品纷纷进驻县城的一些超市。整洁的包装、品牌化的产品、加上大商场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大开眼界――原来购物买菜也可以这么优雅方便。许多乡镇消费者也纷纷渴望能够改善日常的购物环境,使自己消费得舒心,买的放心。于是融合传统流通业与地产业的商业地产企业就应运而生。

鉴于当前乡镇居民及农民的消费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的现状,国家商务部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的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的目标旨在从2005年起,争取用3年时间,在各试点区域建立约25万家农家店,从而形成以城区店带动乡镇店进而带动村级店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渐满足乡镇居民及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6]。由于乡镇及农村消费市场前景可观,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一些大大小小的农家店、连锁超市和大型商超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乡镇及农村发展起来。这些商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业态,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广大乡镇居民和农民的购物需求,同时这些店的兴建也推动了商业地产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由于其高收益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征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点。商业项目的建成,尤其是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或大型商超的建成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雅的购物环境以及省时方便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刺激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推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商业地产是促进内需的项目,我国乡镇商业地产市场很大空间和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内的商业地产市场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春. 对我国商业地产健康发展的思考[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26-29

[2]栗志坤,我国城市商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李香萍.对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16):23-27

[4]李果.我国连锁超市向农村扩张的可行性分析及面临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