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漫实训

动漫实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漫实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漫实训

动漫实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漫设计;动漫制作;专业实训

一、概述

在我国,现代的动漫产业也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动漫产业也隶属于科技产业的一种,它也同样需要大量的动漫设计人才。但我国动漫产业不像西方,它起步晚,发展尚未成熟。但这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优点,例如市场需求较大,竞争力小等。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动漫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动漫设计人才的缺乏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因此我国高效开始对其动漫设计和制作这一专业进行提升性学习,不再照本宣科的只讲解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就高校对此专业的实训课进行方案研讨,希望可以对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动漫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通常是以课本为基础,一对多授课式教学。但是对于动漫产业来说,授课式教学不能够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实践锻炼欠缺

一些高校,大部分是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实践锻炼较少。但是学习动漫设计,最主要的就是了解整个动漫从设计到制作的所有流程和步骤。这些步骤从课本上学习都只是表面的,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他们理解。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实训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兴趣不太浓厚。这些问题影响了动漫专业的学生不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个动漫的设计与制作。在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主动积极去参加实践活动的同时,高校对于实训的内容也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实施。

(二)缺乏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设计实训课程,不能够得到师生的重视。认为实训课的作用和对自己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在考核方式上往往按照基础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只依照最终结果来判断对错,而设计内容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实训需要判断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基础技能掌握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并进行全面的考核。如果按照理考核的标准,学生将又回到为考试而学习的状态,这样也是失去了实训的意义,因此实训课在学校得不到重视。这个原因在于,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之下,课程考核对于学生来说才能够得到重视。但由于动漫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属于刚起步的状态,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实训课程一直缺乏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不能得到提高。

(三)实训课程的安排有待完善

一些学校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消化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所以,实训课程的安排有待进一步完善。而目前动漫实训教学大多数都缺乏统一完整的规划方案,实训的开展顺序和对应行业的数序不能相互协调,缺乏对行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对于整个行业的认识也不足。内容上,各科任课老师之间缺乏沟通,没有相互协调,实训内容难免有缺漏和重复,以二维动画制作为例,在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作流程,《角色设计》这门课程中是有关于“角色设定”的实训,《分镜设计》课程中有关于“分镜绘制”的实训,而《后期合成》课程有关于“后期剪辑合成”的实训,这方面是要在“角色设定”、“分镜绘制”和“原画及上色”的基础上来完成的,因此这里有着一定的时间顺序,需要先打好基础,如果与《角色设计》、《分镜设计》课程的实训没有衔接,那在《后期合成》的实训中,学生会重复做“角色设定”、“分镜绘制”和“原画及上色”的内容,占用“后期剪辑合成”实训的大部分时间,实训的效率也就大大降低。

课程的安排除了注重内容安排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每一个项目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全部完成的,需要团队之间的协作。而实训课程的安排就可以很好地为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在二维动画制作实训中,制作一个小动画片,需要至少3-4名同学结组,将“项目策划”、“脚本编写”到“后期合成”“片头制作”等不同的阶段性的工作按专业的不同分工给能力不同的同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团队的优势,使得动画片的制作达到最好的水平。这大概需要一周到二周的时间。如果对这一实训项目的考核还按照传统模式,只片面的关注软件操作正确性,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创作和合作的积极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动画制作流程各阶段性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只注重机械的操作,缺乏对制作流程的整体的认识,也不懂得去思考创作,这不仅不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失去了实训的意义。。

(四)实训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一些学生习惯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或者任务,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沟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动漫专业的实训课程很多任务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必须要多人合作,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因此,这一问题也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我国高等院校动漫专业实训教学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

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动漫专业人才,高校需要合理的安排实训课程的时间和强度。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并理解专业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够起到实训课程的作用,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该专业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通过课程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团队进行合作,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能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这样不仅达到了实训课程安排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职业角色当中。

实训工作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去确定从事动画制作工作应具备的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又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高校动漫实训教学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能力。专业技能能力顾名思意是具备从事该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门知识。这些只是是可以从课堂中获取的,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能力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这些方法还需要个人的思考创新,不是单凭口头可以传达,但是可以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操作获得经验。社会能力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这方面的专业性不是那么强但是这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这也是每一个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成年人需要的能力。三个能力的整合决定着个人职业能力的高低。

(三)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课程实训

在进行课程实训的时候,尽量做到课程仿真。意思就是说,在进行课程实训的时候,尽量按照实际的岗位标准来要求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身处的环境是真正工作中,这样可以保证让学生保持一个工作的心态,按照规定和要求准确的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样的安排会让学生有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以后投入工作的实习时间就会越短,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职业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关注的是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改善,要吸取以往单一的常模参照式评估片面性的教训,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是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以人的发展目标,强调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为评价标准,特别关注动态生成的活动评价、教学过程的情景评价、个体差异的客观评价和对活动学习成果的展示性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坚持评价主体和评价角度多元化原则。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体系、评价方法多元化体系、评价标准多元化体系三方面内容。对实训方案进行评价,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评估动漫专业实训方案的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二是对动漫专业实训方案的质量进行专业技能上的评估,以便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方案,使它能更好、更有效的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

为强化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根据专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我们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高校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时期,有创意、有思路值得鼓励,但也需要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在策划、编写剧本、设计角色等动画制作前期为了实现分层培养与分类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得到更多好的创作灵感,而后老师再给出专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将课程划分为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专业设计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创意与设计能力模块、让学生根据企业需要与个人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动手动力的学生。从而理清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方法,创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动漫行业在全球高速发展,而我国目前较为缺乏动漫人才。各高等院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动漫人才培养”的号召,纷纷开设了动漫专业,但目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我国的动漫设计和制作专业的实训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并且加以改正,才能够填补我国动漫产业的人才空缺。提高高校的实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质量。同时,随着我国的动漫产业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应该设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更加迅速。相信在不断的改革中,我国高校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超.辽宁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发展瓶颈问题调研[J].电子商务.2013(10).

动漫实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司化”运营 高职动漫 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用人单位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单位,明明是本专业的学生,可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总是差强人意,职业素养无法达到岗位要求,每每都需要一个再培训的过程。这使得用人单位很苦恼,而且也浪费人力物力。同样,刚毕业的社会新人,在进入工作岗位时也觉得束手束脚,明明在学校时学习的知识很扎实,可就是和单位的工作需要不合拍,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不能融会贯通,在学校每门学科自成体系,每门学科都学得详细完备,可是到单位时却需要不同的知识相互融合,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就是人才需求与教育目标的脱节。社会的人才需求与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脱节,一直以来是一个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尝试了许多的解决方法,例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这些实践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也都有各自的需要完善的方面。“公司化”运营的实训体系探索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公司化运营的动漫专业特色实训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公司化运营的动漫专业特色实训体系是一种按照公司化管理、公司化运营的教育实训体系。在实训的管理和运营上仿照真实公司运作,学生在实训时按照公司中的员工的标准要求和管理,有实际的工作和实际的产品,按照产品和劳动表现得到相应的报酬。实训过程中教师会安排学生从事不同的工种并且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也就是说这个实训体系包含了公司和教育实训基地的双重内涵,是以实训教学为手段,以实际产品为目的的教育实训体系。

公司化运营的动漫专业特色实训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实际产品

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技能训练场所,而且要面向市场,提供达标的产品或服务,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制作的动画真正成为市场需要的商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以其真实的工作环境,训练学生专业动画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以生产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动画的设计、制作,严格执行职业规范。通过接受生产性实训,有利于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增强产品质量意识、管理协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二)真实的公司环境

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对内是训练场所,对外是生产企业。基地教师具有双重角色,对内以学校教学实训教师的身份遵守学校教学规章和科研守则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外则以公司法人的身份遵循公司运行规律、市场规律和其他法律法规。学生在基地学习期间同样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也是公司的一员,既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又要遵循公司的各种规程和准则,一切都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维护公司的形象,同时公司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生产的动画或提供的服务必须是真实的和有价值的、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商品。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的环境、文化、实训项目、管理模式等必须具有公司的真实氛围,或者整个生产流程的某一环节,或是营销服务部门中的一个部门等。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的性质必须是培养同类专业学生的动画技能或职业素养,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以一个“员工”身份在进行工作,并在真实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获得职业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强化职业道德。

(三)教育性

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与单纯的公司相比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首先与企业的单纯追求产出不同,公司化运营的实训体系是以教学与生产为双重目标的。教师会在组织生产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相应的任务,并且在制作过程给予辅导,既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又要求有最终的产品。这一实训过程既是一个完整动画的制作产出过程又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升华的过程。其次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组参与所有的制作过程,既当导演,又当实际制作者。学生把所有的制作环节都熟练掌握,使学生在最后就业时有更广阔的选择范围。这个实训体系包含了公司和教育实训基地的双重内涵,是以实训教学为手段,以实际产品为目的的教育实训体系。

(四)持续性

公司化运营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师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为公司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动画实习生能为公司提供设计和制作支持,学校现成的硬件设施可减少基础投入,利用国家对校办企业特殊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可减低生产成本。可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管理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的专业动画人员可以 改善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公司化运营的动漫专业特色实训体系的实验性探索步骤

公司化运营的动漫实训基地可以经过三个实验步骤逐步建立:

动漫实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意识;训练

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运动员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就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战机,采取恰当的对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克敌制胜。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现代篮球比赛的实践也证明,运动员水平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我们发现,有好多队员个人技术比较好,然而到场上就不能正确发挥其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不会动脑子打篮球其结果势必会影响队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全队的攻防质量。可见,篮球意识的培养应成为篮球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篮球意识的含义及分类

意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意识从广义上说,是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规律的理解和认识。NBA原尼克斯队主教练纳帕特?赖利说:“一个运动员只是为自己获得球才会移动,他绝不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如果他同时又会为同伴创造机会,使全队受益,才算懂得篮球运动的正真奥秘。”因此,可以把篮球意识定义为: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和。篮球意识可按队员的临场表现,分为:

1.传、接球意识。比赛中随时准备接同伴传来的球,接球后传给有机会的同伴。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

2.投篮意识。接同伴传球后,要根据防守者的情况,及时把握好投篮时机。

3.突破意识。当接到球后若对方防守站位较近,没有投篮机会,则突破上蓝或分球,给同伴创造机会。

4.跑动掩护意识。当你无球时,主动给同伴做掩护,创造进攻的机会。

5.防快攻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由攻转守的节奏上积极合理地运用封、堵、抢、夹、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并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

6.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指运动员既有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又有与同伴协同组成关门、交、换、抢过、保护、夹击、围守、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

7.抢篮板球意识。是一种艺术而巧妙的顽强的拼搏意识。运动员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抢篮板球意识,就能在比赛中以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机智地争夺篮板球。

二、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意识是旁人不能直接看到的,却必然从自身的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运动员的篮球意识也必须从比赛的战术行动中表现出来。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构成要素:

1.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了正确地动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性。

2.行动的预见性。比赛双方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行动效果,就必须洞察情况变化,预见未来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办法。

3.判断的准确性。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

4.行动的应变性。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要改变自己的行动,使进攻或防守有较大的突破性,出其不意,防其不备,打对手措手不及。同时,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也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例如: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严时,应注意防守动作不易太大,以免犯规;如裁判的判罚尺度松时,则可大胆贴上防守,动作也可以大一些,限制对方的行动。

5.动作的隐蔽性。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假动作或隐蔽动作)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而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以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6.行动的合理性。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表现在多方面,若比赛时运动员配合默契,攻防适时,该运则运,该投则投,该传则传,不拖泥带水。尤其是关键时刻驾驭比赛的能力更能体现出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7.配合的整体性。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竞技项目。运动员应积极与同伴配合,努力为本队创造进攻机会和组织严密的防守。同时,运动中个人技术的发挥不能理解为单独存在的活动。任何技术都是处在集体配合之中,都是全队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篮球意识的形成和体现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比赛中的观察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学习训练比赛的态度、战术知识水平和战术训练、集体观念、教练员水平及本队同伴的水平等。

三、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

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本人的感受,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意识不强,则很难改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意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有意识地进入角色,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动态观察能力,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运动员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2.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应注重教练的理论传授,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总结(有关专业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3.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篮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意识的培养。

4.战术思维训练。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动作。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5.注重节奏。比赛节奏是一种艺术性的配合默契的集体行为。增强队员的节奏意识,必须使全队思想统一,使反应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中,应对节奏提出明确的要求。

6.教练员的主导作用。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每次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正确解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篮球教学、训练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

动漫实训范文第4篇

动漫产业是21世纪知识经济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政府出台的系列文化推动政策,以及对动漫的扶持力度加大,动漫产业大环境的繁荣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动漫技能人才。但是,与产业的迅速发展不相符的是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动画作品的制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中期和后期制作时劳动密集型岗位,需要大量的的有实际操作技术的人员,这也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瞄准的重点目标。而我国动漫教育基本停留在产业链低端,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大都从事动漫制作工作,小型民营企业是动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动漫企业迫切需要上手快、技术好、能力强的动漫人才。由此可见,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正是动漫中后期制作的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高职动漫专业的发展应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动漫人才。

二、高职动漫专业教学现状

1、人才培养定位不全,课程体系不完善

人才培养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性相矛盾,成为影响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侧重点都在软件技术的课程上,造成学生就会用软件,动漫专业并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专业,而是要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有创作设计水平良好的学生。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高职动漫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岗位相对单一,造成就业压力。

2、实习实训平台不规范,实践教学环节还很薄弱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许多高校盲目开设动漫专业,对实训条件投入较少,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非常有限,所以在具体教学上理论偏多,实践较少,或者只有计算机机房这样单一的实践教学场所,缺乏系统的动画制作实践场所,也不能开展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系统性的实践项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造成动漫人才进入企业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3、校企合作不深入,产学合作途径不畅通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方式。实行校企合作使得高职院校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目前虽然大多数的高职动漫专业都实行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极大一部分是流于表面,合作并不深入。并没有按企业实际岗位来制定课程,或做到完全的“校中厂”、“厂中校”。使得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相适。

三、高职动漫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1、根据动漫产业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定位与市场脉搏相协调。根据现动画制作公司对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动漫企业需要熟练掌握动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具有动画艺术创作基本技能,能从事影视动画创意及动画特技制作的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所以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挂钩,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高职动漫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2、进行实习实训平台的系统性、开放性建设,实现实践技能与岗位要求相一致。目前高职动漫专业培养的大多是操作较熟练的基层员工,所以要培养出符合动画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就应当加重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本院动漫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满足学生相关的动漫实习实训课程。但缺乏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使实训基地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还能面向市场展开培训和技术服务。使实训基地不仅成为学生的实践场所,也成为锻炼“双师型”教师的基地。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合理的企业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动漫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培养出零上岗的一线技术人才。

动漫实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漫;校企合作;教学;实训

校企合作是指各类院校和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优势的合作而实现利益共享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加强各类院校与企业、行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我国超过1900多所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中,绝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将校企合作视作动漫专业发展主要途径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纷纷以各种形式校企合作来加速动漫专业教学发展,以期为动漫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很多院校虽然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但是其合作只是停留在投资项目层面,却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导致校企合作并没有成为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动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由校企合作模式对动漫教学的意义为突破口,剖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动漫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对动漫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下动漫产业发展需求。

1“校企合作”模式对动漫教学发展的意义

当前很多院校开始探索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新模式,纷纷将动漫企业引入学习教学活动中,通过企业资源与院校动漫教育资源的融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矛盾,推动了我国动漫专业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动漫专业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充实了动漫专业教学资源。动漫企业在产品研发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动漫构思设计还是宣传推广等资料都可以极大丰富动漫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动漫的制作流程。同时企业专业人才进入课堂对于各类院校动漫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设计、教材选择同样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其次,提高动漫专业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合作过程中,各类院校会获得更大物质扶持,构建动漫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时按照企业行业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校企合作过程中,动漫企业内部项目可以引入各类院校教学中,以项目为教学资料,由企业人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动漫企业行业动作方式、工作标准,提高动漫设计创作的动手能力。最后,有利于动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动漫教学需要大量双师型教师,而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帮助各类院校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培养,提高教师的动漫操作能力与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为院校提供专业性人才,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参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课程设置安排、课程教学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校企合作”模式下动漫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开始动漫专业的院校虽然与很多企业建立了合作意向,建立了各种校企合作项目,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也没有进行针对性教学改革,导致企业与各类院校的合作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对教学发展并没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动漫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实践教学内容比重较少。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核心就是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动漫学生专业素养主要渠道,其教学内容要求各类院校和企业根据专业特点及职业发展方向共同制定,然而当前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安排较为随意,尤其是比重较小,导致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方面存在很多矛盾。其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校企合作模式下动漫教学要求课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而要将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完美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从多层面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然而当前很多院校仍然固守课堂教学模式,以填鸭式理论灌输为主,导致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机会较少,难以获得更新、更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除此之外,动漫专业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固守“文凭论”“职称论”,对企业人员设置过高的教学门槛,导致很多企业专业人员无法融入动漫教学的师资队伍中,无法发挥其实践指导作用。

3校企合作模式下动漫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动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类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对现有教学进行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实训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各类院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学校企业共同制定动漫人才的培养方案。作为跨学科的新型专业,动漫教学主要分为计算机技术、美术素养、人文知识三个方面,涉及素描、构图、动画、美术史、视听语言、Flash、Photoshop等诸多课程,教学内容繁杂。如仅凭学校自身力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就会忽视市场发展情况,教学目标和市场需求脱轨,因此学校应主动要求动漫企业参与到其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动漫企业人才需求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漫专业教学目标,而学校则应该利用自身教学条件、教学优势将这一教学目标予以实现,换句话说,各类院校应该将企业人才需求视作其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该目标指导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其次,学校应与企业共建动漫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立足于企业开发,而学校应结合动漫教学实践的开展,对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加工和再利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动漫企业和学校相比,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企业在动漫产品的研发环节中,已经储备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企业对动漫人员需求变化更为敏感,尤其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动能直接感知并采取针对措施,形成新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新的教学资源。然而企业缺乏教学经验,需要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其中,因此学校要根据企业教学资源的开发特点提供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携手丰富拓展动漫教学资源。

再次,各类院校应建立企业式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动漫专业实践范畴极为广泛,主要涉及传统动画、二维和三维动画几个方面,因此学校在动漫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实践方向构建相应实训基地或实验室,如手绘实验室等,让动漫专业学生能在二年级开展实训学习。同时院校要根据实训要求,组建小班式教学,让不同学生根据职业发展需求和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有利于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符合特定方向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类院校动漫实训室要集教学、项目、科研为一身,真实模仿动漫企业的工作环境,根据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进行建设,切忌闭门造车。最后,为动漫专业教师创造第二课堂。动漫专业教师既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也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进修。传统教学模式下,各类院校动漫专业教师只能采用脱产方式到各大高校进修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虽然教师理论素质得以提升,但是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幅度极为有限,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校企合作方式为动漫专业教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培训机会和学习环境,教师可通过参与动漫企业特定项目,与动漫企业沟通交流,就可以学习到动漫新型制作理念、操作软件、制作方式、宣传推广途径等内容,以动漫项目的全程跟踪提升其教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4结论

在当前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类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要以动漫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为教学出发点,根据动漫企业项目案例选择教学素材,构建师资队伍和实训环境,让整个动漫教学过程具有强烈的职业化特点和企业色彩。只有这样,我国动漫专业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在校生学习积极性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化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人才需求间的矛盾,满足动漫产业发展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双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瑾.“校企合作”下的动漫教学模式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4(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