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报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范文第1篇

7月12日下午14:30分在平湖供电局,只见三位老师带着小银杏小记者们进行实践采访。小记者们个个跃跃欲试地左看看右瞧瞧。接待员带小记者来到了第一站,调度室。调度室有两块银幕,小记者们好奇地涌到了银幕前,只见,走出了一个讲解员叔叔,小记者们不约而同地向叔叔走去。一位小记者抢先地问起了问题;“叔叔,什么叫做变电站啊?”叔叔却面带笑容地为小记者们讲解起来……随着这一炮打响,小记者们开始此起彼伏、七嘴八舌地开始问讲解员叔叔问题。当然,讲解员叔叔也就耐心地小记者讲解起来。第二站,小记者来到了24小时服务热线室,刚一进门,就看见工作人员的电话响个不停。小记者们还发现这个工作室里还有二张床,这让小记者们感到很疑惑。于是小记者们就乘工作人员休息的时间走了上去打算问个明白。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因为夏天正是用电的高峰期,每个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要达到24小时, 怪不得还有床呢!

第三站,小记者们来到了会议室,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解了如何用电并发给小记者们资料手册……

其实,供电局的工作人员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很艰苦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对它们深情的说一声“谢谢!”

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606班应童郁

新闻报道范文第2篇

新闻报道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服务大众功能,这是传播业界和学界所公认的,也是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实践的。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矛盾的多发,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了“抚慰功能”,弘扬正气、调和冲突、释放温暖、传递真情大爱、营造和谐氛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强调。新闻的抚慰功能主要是通过正面报道来实现的,它可以平衡人们对社会的负面认知,提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抚慰功能就好比“减压阀”,在“触点多、燃点低”的状况下,可以疏解压力、缓和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也是生产力,因为新闻的抚慰功能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这正是其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表现之一。举例来说,近期有许多节目“一拥而上”报道、讨论晚辈不赡养、不孝敬老人的问题,在节目中大量展示儿女们互相推诿、互相指责,并以各种貌似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不赡养、孝敬老人的合理性,有些节目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进行分析和调解。笔者认为,这类节目是“收视的杀手、文化的毒药”。因为,这类节目极易让收看的观众陷入一种误区,认为这就是社会的主流现象。收看电视节目时,观众往往一方面产生愤恨、仇视情绪,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标准产生怀疑,导致价值观产生偏移,以至于随波逐流甚或同流合污。针对这种电视文化乱象,北京电视台在春节、“五一”、重阳节等传统假日,加大力度宣传儿女尽孝、家庭和谐、老人幸福的社会典型,努力为社会注入正能量。2011年“五一”劳动节,北京台推出了“幸福绽放”系列专题报道,其中有一期讲述了牛街街道两位年轻民警像儿女一样照顾社区孤寡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观众,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刘淇同志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对此提出表扬。再如,一些关于基层党员干部呕心沥血为百姓办实事的正面报道,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无疑会让一些对立、抵触的情绪得到疏解。类似的报道通过对道德的肯定和弘扬,较好地抚慰了人们的心灵。需要注意,若想正面报道更好地发挥抚慰功能,首先要“真”,唯有真实、真诚,才令人信、令人服。

关于正面报道的负面效果

新闻宣传工作要以正面报道为主,这是一项基本工作原则。但近年来很多时候,正面报道却常常收到负面的传播效果,这显然有悖于正面报道的初衷。例如,2012年“7•21”抗洪救灾报道中,记者为了表现领导不舍昼夜、无暇餐宿、全身心投入抗险救灾的指挥工作,用特写镜头拍摄并播出了领导夜半时分才顾得上吃口方便面的画面,然而在这一组画面前后,播放的却是还在雨中忍受饥寒侵袭的人们,两相对照,观众反响十分不好,特别是在网上受到了较大的质疑。类似情况还有:在救灾现场,领导走进没至小腿的泥水中,记者按一般处理方法拍摄了脚部特写,但领导穿的是高筒雨靴,而现场的大多数人却没有雨靴穿;领导到灾区安置帐篷里慰问,帐篷里只有两张简易行军床、两位对答如流的老大妈,连瓶水、连件衣服都没有,显然是紧急摆凑以应付领导慰问和检查的现场!!试问,如此新闻播出去怎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果,可以从三个角度找原因:一是新闻事件自身原因。违反客观事实,虚假夸大式的树典型、说经验,会让报道丧失真实感,损害公信力;二是记者呈现方式问题。在大原则上要注意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符合新闻叙事逻辑,在具体方面要注意采访细节和画面语言;三是观众接受因素。当前,怀疑和指责渐成一种思维习惯和一股风气,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要选准角度、用好镜头。

关于传统媒体借用新媒体

2012年5月29日,全国许多媒体都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浙江杭州客运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程途中,突然被空中飞来的铁块砸中,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以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车上24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作为报纸上的一段文字报道和电视新闻节目的一条口播消息,这一事件在刚被播发时并没有引发特别巨大的社会反响。然而,在此新闻首发后三天,一段事发时的视频开始在电视上连续、多时段地反复播出,无数观众被镜头里的画面所感动、震撼。此条新闻很快发酵,各类追踪报道、背景报道、新闻评论等随之大体量推出,吴斌被政府授予“道德模范、平民英雄”称号,被网民誉为“最美司机”,相信也一定会入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为这条新闻带来巨大影响的现场视频并非来自专业记者和专业设备,而只是截取于长途车上的监视录像。在北京电视台“7•21”抗洪救灾报道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这场暴雨中,房山区降水量最大,受灾最严重,其中北车营村尤为严重。暴雨之后,记者到现场拍摄了泄洪的大沟、被淹的车辆和被破坏的房屋等画面,采访了当地村民描述洪水来临时的情景,虽然有了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似乎还是难以真实还原洪水的凶猛和残暴,就在此时,记者找到了一段手机拍摄的现场画面:在街头小亭子里,有一对中年人紧紧地抱着一根木柱,洪水呼啸着奔腾而来,水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脖子,幸好迎水的方向有一大型车辆给他们挡出一块喘息的地方!!一切都在不言中了。如果把传统的、专业拍摄之外的影像来源都称作新媒体渠道的话,那么,手机、IPAD、银行监控、小区监控、交通监控等都应被纳入视野。这些来源的影像素材开始更多地进入主流媒体的报道与传播中,并发挥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此,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积极加以研究,主动加以利用。

关于传统媒体应答新媒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二者特点不同,往往在观点上、倾向上也有很大差异。还有一个现象,近年来由新媒体生发出来的社会热点越来越多,新媒体设置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两者不交叉、不回应显然是不行的,问题在于,传统媒体该如何回应新媒体的“发言”和“提问”呢?一是直接回应。比如日本大地震后,网上和短信等忽然传出“海盐被污染、海盐将脱销”等谣言,面对这类情况就要快速回应,果断回应,予以迎头痛击。再比如,天津蓟县大火后,一些网民不相信政府公布的死亡数字,更有甚者是有名有姓有住址地公布了一些死亡人员。对此,《北京青年报》针锋相对,派出记者专门寻找那些被网上公布已死亡的群众进行采访和拍照,用事实铁证对网上的不实之词给予了有力回击。二是平行回应。“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头两天,网上舆论主要集中在对特大雨情的描述、对灾情的关注、对抢险的赞美上,但接下来的一周内却发生了较大转变,如:批评政府准备不够、救灾不力,批评媒体只会赞美而不会反思追责,特别是对不继续公布死亡人数多有猜疑,各种谣言也纷纷传出。因为事实情况比较复杂,观众了解不够全面,此时如果直接回应观众的批评,就会陷入无意义的对立和扯皮之中,就会使报道偏离应有的轨道。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采取平行回应的办法,也就是继续且更加全面、更加及时地做好报道,此时的“不回应”即是一种回应。三是不予理睬。举最近一件恶俗报道为例,北大原教授邹恒甫通过微博爆料称北大院长。且不论这位邹教授是几年前被北大辞退之人,此举有报复之嫌,问题在于无论此事真假,都只是孤立的、缺乏普遍意义的事件,主流大众电视媒体完全没有必要依照“小报做法”予以跟进和炒作。对这类题材的处理,应是不予理睬。

关于新闻评论的多元化

新闻报道范文第3篇

在新闻领域,新闻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物,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而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表象和陈述,是对新闻所做的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一、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 新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新闻来自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来自“存在事实”;而新闻报道则是人们对全部或部分经验事实整理、加工和表象的结果,属于另一个环节上的东西。有关专家在《新闻学概论》中,区分了“两种新闻定义”,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信息”,另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并正确地指出,前者指的是新闻的实质内容,只能是信息或讯息,不能是事实,因为事实客观存在着,无法移动,后者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新闻必须经过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与新闻报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前者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后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2 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是从“事实”与“新闻”的关系而不是从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谈论这个问题的,所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报道者对“事实”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判断。实践证明,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特殊命题构成的陈述,简言之,新闻是事实,新闻报道是命题的陈述。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其根源在于同一事实可以用不同的命题来陈述。如专家论述“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不仅是两句话,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命题,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两种不同的命题所断定和陈述的只是一件事实。这里似乎不存在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和判断,“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选择和判断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就是说,造成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方式,根源不在于新闻报道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在于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本身就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以自己的存在状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为主体的概念接受并由其作出断定来看,它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作为新闻的“经验事实”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则体现了事实与命题的对立统一,即命题反映事实,但又不同于事实,事实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客观内容方面,命题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主观形式方面。主观形式又有普遍与特殊之分,作为一般而又普遍的认识形式,是人们在远古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为每一个认识主体所接受和以可,具有社会存在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是建立在这种普遍认识形式基础上的:而特殊认识形式则受具体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可能干差万别。

3 内容无所谓真假。反映内容的形式则有真假。与此相对应。新闻报道有真假,新闻则无所谓真假。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事实只能是实存的,或者是过去存在过的,或者是现在存在的,不可能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均未存在过的“事实”:从实际经验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事实的把握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直接把握,即通过感性直观经验事实。这种感性直观有人类共同的生物学基础,有远古的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学基础。正是这两大共同基础,我们将太阳从某类物体折射的光经验为“红”色。把有质量的物体脱离地球表面的移动称之为“飞行”。把超过一定分贝的声响认定为“噪音”等等。所以说感性直观经验对正常的社会成员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闻报道由命题构成,而命题总是有真有假,否则就不是命题了。可见,所谓“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是一个虚假范畴,新闻无所谓真假,假的就不是新闻,有真假的是新闻报道,所谓“假新闻”其实是假新闻报道。

4 新闻报道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感彩,新闻中没有这种色彩。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是人的感觉器官客观事实的直接接纳和把握,人的情感流露、价值取向等主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无能为力,所谓“我们必须面对事实”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当经验事实作为结果成为主体的“对象意识”时,主体的“自我意识”就开始纠缠这一“对象意识”,甚至干预“对象意识”。新闻报道是报道主体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其间渗透着陈述者的主观自我意识。

5 间接经验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形式才能得以呈现和传播,而最精致的符号形式就是语言。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陈述,由于这种陈述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感性呈现对象,也就是客体刺激我们感觉器官而产生和形成的感觉图像,它必然是有真假的陈述即命题,所以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可以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新闻报道则是新闻的表述形式,两者既统一对立,又相互一致。

二、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1 新闻报道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以理解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既互为表里,又并非一一对应。新闻与新闻报道,也就是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新闻的内容是信息,而宣传的内容是观点。澄清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根本,就只需明确新闻就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即可。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是经验事实,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新闻报道是具体的报道者(个人或组织)对经验事实的陈述,除了上述基本认识形式外,其中还包含着报道者自身特殊的观点和倾向,可以说,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凝聚着报道者的思想观点。所以,将新闻等同于宣传的理论根源在于将新闻等同于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报道;要素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039-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以微博、微信等为主的新媒体,在新闻事件的挖掘与报道方面,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要素和模式探索,无论对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媒体环境给了新闻报道的诸多可能,也给新闻报道提出了诸多要求与挑战,要求新闻报道要适应新媒体的报道环境,能够恰当充分运用新媒体,为当前的新闻报道工作助添动力。

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优势

新媒体以信息传播速度快、传统范围广、互动及时、传播内容丰富等优质,远远胜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传播。新媒体给传统新闻报道带来诸多可能,将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快速传播、多样传播等,让新闻报道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六要素”为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及时的报道,要求新闻报道关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等,追求在事实基础上的新闻及时性与有效性。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新闻报道的诸多要素挖掘与使用,带来了新的便利,丰富与挖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

1.1 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增强

新媒体依托的是传播快速的互联网平台,消息的传播经过转发与评论,就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影响到最大范围。这跟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模式比起来,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加工与印发,但新媒体的存在,让新闻报道能够做到第一现场与第一时间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新闻事件,往往新媒体最先新闻事件,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在互联网上形成碎片化的内容传播。传统媒体依据新媒体的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挖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然后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增强新闻事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将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及时推送出去,增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1.2 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更广

传统新闻报道依托有限的传统途径,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有限,产生的影响力也比较局限,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后,比较容易产生较大的影响。新闻事件在新媒体的传播中,依托新媒体的快速转发与评论功能,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得到转发,增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范围。新闻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的成本比较低,新媒体用户只需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就可以实现新闻报道的转发,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新媒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的功能,可以给新闻报道的与传播,提供便捷的途径,方便新闻报道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

1.3 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更强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互动性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与新媒体用户产生积极的互动,听取用户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新闻报道在转发与评论的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大量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的重组与加工,又可以产生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互动,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让传播过程更加灵活,增强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驾驭能力。

2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挑战

2.1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新媒体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这一方面给了新闻报道充足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带来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混杂,信息的真实性遭到了挑战。新闻报道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会有更多信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增添进来,这些信息会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造成干扰。尤其在重大突发灾害事件中,各种各样不同来源的信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斥在新媒体的舆论空间,给谣言的滋生带来条件,更是使消息的真实性遭到挑战。如果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基础的新闻职业专业能力,没有对这些消息的来源和真假进行核实,非常容易被新媒体中各种各样的消息误导,从而降低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2.2 新闻报道的专业能力需要提高

传统新闻报道方式,要想与新媒体的报道方式接轨,尽快适应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新闻工作者要尽快熟悉和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自身对新闻信息的辨别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将传统新闻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更好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

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3.1 新闻报道要素的核实,坚决杜绝假新闻

新闻报道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时,要注意辨别新媒体信息的真假,按照新闻报道的五要素,严格去适合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假新闻经过新媒体传播,将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甚至威胁社会稳定。一些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公信力,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及时有效地对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谣言进行辟谣,维护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发挥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新闻报道的审查与核实制度,加强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充分利用制度手段,让假新闻无处生存,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3.2 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应对各类新闻事件的能力,更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中,除了要继续提高传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还应增强自身的互联网思维意识,积极吸取当前先进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坚持到新闻现场去挖掘新闻,增强自身对新闻真实性的尊重态度,在新闻报道的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问题,做一名符合当前媒体环境需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刘坚.深度报道中一般新闻要素的意义拓展[J].传媒观察,2002(1):29-30.

新闻报道范文第5篇

新媒体的发展影响

新媒体被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媒体”,与传统媒体“一对所有人的媒体”鲜明地区分开来。如果说,传统媒体只能带给受众即时的传播,即“你说我听”“你播我看”“你刊我阅”,新媒体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受众,使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转变成信息的创造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接受信息,不同的媒体形式满足着不同载体的“分众”,正所谓众口难调,新媒体的发展也恰到好处地适应了这一点。

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也是新闻工作者,一样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能够直接了解当事人的态度、想法,也就使新闻事件更加透明化。另外,同一个事件的信息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罗列出来,还具有24小时同步更新的功能,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受制于篇幅、版面、出版、速度等所不能达到的。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需要不断拓宽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利用本身高信度的特点和新媒体快捷的特点相结合,运用高科技发展自己。例如:新华社在互联网开设了新华网,政府执政部门在互联网开设了公民舆论平台。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篇幅要短小精悍。美国学者弗雷奇曾建议美联社的记者每个句子不要超过19个字,而美国的《时代》与《读者文摘》的句子长度不超过17个字,对中文来说,也许控制在20个字以内是合适的。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报道具备“三短”的特点,即文章篇幅短,段落短小,句子简洁。例如:2011年1月27日,湖南台小年夜春节晚会,湖南台利用微博几乎直播了小年夜的盛况,1月27日11点发表微博“今晚19:30现场直播由杨澜、何炅、汪涵、李湘、谢娜联袂主持的《2011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欢迎大家互动!”连续的几十篇微博生动地展现了晚会的盛况,让没有机会观看到直播的受众依然能够犹如身临其境般。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标题要醒目简洁。新闻标题是用文字表达新闻的事实与思想的一种形式,为了提高点击率,新闻标题非吸引受众不可,故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标题的制作应力求简明、有趣,牢牢抓住受众观看的兴奋点。例如:2011年11月22日腾讯网贴出新闻,标题为《神八“太空乘客”出舱 近日可查“太空梦想”》,这则标题简要概括出两点内容:神八搭载物品已经亮相了,对物品的研究以及成果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公布。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语言环境要大众化。有语言的地方就有语境的存在。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语言环境要充满趣味性、平民化、亲民化、口语化、大众化。例如:2011年佛山女孩小悦悦被碾致死事件,新浪微博发出号召:为什么18个路人漠然走过?面对两岁的倒地女孩,最基本的社会良心与社会信任在哪里?请停止冷漠!从今天开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关怀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状态

随着新媒体效应越来越大众化,政府也开始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介进行言论宣传。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都是从网络媒体上首先获得的。以新浪网为例,这个网站每5分钟滚动一次新闻,每天共播出8000条新闻,上网的人中37%首选看新闻,并创造了每日阅读量大陆地区达300万次、全球500万次的记录。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受众对新媒体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