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范文第1篇

一、驾培智能化系统需求分析

国家对驾培行业管理要求日趋提高。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机动车驾驶培训关注程度普遍提高。目前,无锡市有44家机动车驾驶培训专业机构,每年有16余万学员在学驾考证。作为一个不同于其他培训的特殊行业,其首要责任是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训具有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合格驾驶员,但受利益驱使,一些驾培机构不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培训学时和教学内容没有落实到位,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巨大隐患。与此同时,为提高驾驶人培训质量,加强源头管理,国家和江苏省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加强驾驶人培训质量监管,要通过视频、GPS等监控手段,实时记录和反映驾驶培训全过程,并定期向社会公开驾驶人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考试合格率以及结业学员的交通违法率和肇事率等,由于驾驶培训信息涉及驾校、交通、公安三个部门,要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有效、畅通、及时,必须建立互联互通的驾驶培训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驾驶人培训的规范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信息技术更新加快迫使系统升级换代。无锡市政府推广的14个物联网示范项目中,驾培物联网是“感知交通、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用示范项目,必须适时对驾培管理系统进行一次全面升级。受当时技术的限制,原先系统的驾培服务器都是部署在驾校,导致管理部门服务器数据与驾校服务器数据不能同步,常常出现短暂的信息“孤岛”现象,给管理部门即时监管带来困难;系统升级、维护工作困难,运维成本较高;且系统采用传统的单向数据流方式,只能做简单的统计,智能化程度较低,交互能力差,特别是交通、公安形成各自独立的数据库,基础数据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多头采集、数据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驾培物联网建设,以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标签(RFID)和GPRS通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将教练车构建于物联网平台,并兼容云计算,与Internet无缝接合,全面获取教练车的各种动态信息和运行轨迹,提供实时的学员培训信息,并实现对教练车综合调度管理,构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驾培示范体系。

社会和百姓需求更趋多元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和学员对驾驶培训在质量、时效、安全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前驾驶培训存在的学员无法理性选择驾校,培训过程中被动学习,缺乏直接方便的投诉渠道和评价机制等问题,需要通过在管理部门、驾校、教练员和学员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及时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对称和公开透明。且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3G/4G移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平台接入方式将成为常态,对前端传感设备采集的驾培信息,经过分析处理,经过物联网系统到客户端终端上,从而实现方便快捷、实时高效为公众服务的目的。同时多元化培训方式将成为今后驾培行业发展的趋势,如:预约培训、先培后付、按时计费、跨驾校培训等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电子商务的成熟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普及,以及其他行业新的信息化技术和新思维方式,也是新平台需要支持与准备的关键因素。

提升驾培科学决策、高效管理的迫切需要。当今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对领导科学决策、驾驭全局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科学决策需要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研发建设驾培物联网,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体系、数据存储管理体系,基于云计算技术而实现更充分的数据整合与共享,有助于及时掌握驾校培训情况,分析市场需求变化,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加强风险防范,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对未来行业的业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驾培智能化系统设计思路

一是建立新一代稳定、可靠、多功能的智慧型物联网驾培终端。引入物联网四层架构,感知层支持多种物联网传感技术,感知驾培车辆、教练员和学员的有效信息;应用层负责数据处理和融合,识别和记录学员及教练的身份及各项操作,灵活执行平台设定的各项管理规则;网络层负责将感知的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平台;终端层用来提供人机界面,实现准确报警和信息提示。通过数据库集中部署,云计算平台,支持多服务器、多级分布式布署。另外,系统提供数据转发上报、应用软件对接、特定业务功能定制、模块接口开发等支持。

二是建立一个高效的驾培训练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驾驶人培训记录仪,提供车辆实时定位、训练情况实时监测、训练记录自动上传、车辆情况监测(速度/温度/碰撞/油耗等)、历史轨迹回放、车辆监视监听、违规及报警(超速监控/区域和围栏监控/路线监控/)等功能,为管理部门和驾校管理车辆和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作为学时管理的重要验证手段,杜绝跑马机,写数据等学时造假行为,提高驾驶人培训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

三是建立驾驶人培训考试管理业务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各管理部门间及管理部门与驾校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系统将整合学员报名、开班、理论学习、科目训练、考试预约、考试成绩等信息,提供学员培训过程、教练员考核、服务满意度、培训考试质量、影响驾培市场因素等多种驾驶培训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挖掘,对全市驾培行业的培训业务和服务质量实施即时高效的管理,并具备快速、便利的系统维护功能,可远程维护、远程升级,适应管理地区分散性和业务多变性及复杂性等特点,为驾校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四是建立学车网站和移动办公系统。可以将百姓最为关注的行业动态、学车指南、政策法规等信息到学车网站,以方便公众查阅和获取驾培信息,并提供网上报名、网上教学视频、网上评教等功能;支持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移动查询及办公,满足管理部门、驾校即时高效办公的需要;支持学员自主选择培训时间、预约教练员及先培训后付费等不同的培训模式,增加学员与驾校或教练员间的互动,促进驾校走品牌建设发展之路。

三、驾培智能化系统预期实现目标

一是培训规范有序。驾培智能化平台的运用要顺应学驾需求更趋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从学员上车指纹比对、训练学时采集,数据上传、到培训记录审核、考试预约、成绩反馈,均实现数据化管理,确保教学大纲的有效贯彻落实。驾校和管理部门通过该平台,可即时了解教练车的所在方位,教练员、学员的训练情况,当出现超越核定的培训点或行驶路线进行培训、教练车超速、有违规计时作弊等情况时,系统将予以记录并发出语音告警提示,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管,通过驾培物联信息平台建设,规范驾校和教练员的经营行为和执教行为,提高了教练员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是信息公开透明。作为平台组成部分的学车网和学车网手机版,将解决驾培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无法理性消费的难题,畅通信息渠道,用户可随时随地搜索周边驾校情况,了解交通法规政策及行业最新动态,社会公众可通过网络了解全市驾校满意度和每个季度的培训质量排名情况,并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在驾校的教学、服务、质量、行风等情况进行评价,对不正之风进行投诉,相对于问卷调查,更加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有效、公正性,提高广大学驾考照市民的参与度,实现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对称,推动驾培诚信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是服务方便快捷。学员学员足不出户,即可在线报名、资料下载、理论培训、模拟练考、查询训练学时和进度,轨迹回放等,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自己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成绩,提高学员的学驾乐趣。同时有传统模式、预约培训、先培后付、VIP等多种培训模式可供学员进行选择,自主预约培训时间和培训教练、自主预约考试时间,将学驾的主动权由驾校或教练反转给学员,通过移动平板电脑的应用实现驾校点到点的服务,且学时都被自动记录和上传,真正为学驾考照的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智慧城市范文第2篇

产业链不断完善

智慧城市产业链重点产品不断取得突破:首先,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规划设计阶段步入规模建设和实际落地阶段,各城市正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再次,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吸引大量投资者和企业加入的同时,智慧城市产业链也在不断得以完善。

产业一体化趋势明显

智慧城市与城市产业发展的依存关系紧密,随着信息技术与以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其他技术的加速融合,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分布在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厂商在感受产业链不断完善增长而带来的压力时,也在谋求纵向的产业链拓展。

运营引领商业模式创新

智慧城市范文第3篇

提高传统经济效能,打破信息孤岛,发挥更大效益

近日,围绕“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这一主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九期“经济每月谈”专门邀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三位重量级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

仇保兴:

智慧城市是破解城市病的中医疗法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城市有了非常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噪声污染、用地矛盾、水资源短缺等,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青壮年老年病趋势日益增多。

仇保兴表示,破解当前面临的城市问题,传统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思维相当于西医疗法,“互联网+”智慧城市发展思维相当于中医疗法,应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诊疗”城市,建设城市。

“五化”建设中,新型城镇化是动力。仇保兴认为,未来的城镇化需要从内涵和质量上进行提升:一是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发展;二是从高能耗建设或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镇化;三是从大城市扩张为主转向生态城和小城镇与大城市互相发展;四是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文脉传承;五是高环境冲击转向低环境冲击,一定要走一条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六是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七是从大型、集中式,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八是少数人先富的方式转向社会公平。

“这些转型任务非常艰巨和严峻,需要智慧城市来协调各方,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仇保兴说。

仇保兴表示,智慧城市要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推进。概括来讲,智慧城市就是从非常简单的政府与老百姓的投诉反馈机制,延伸到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再通过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个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城市还有个叠加效应,即由专题性智慧向综合性智慧提升,比如说功能模块型、数据共享型、虚拟城市型、电子商务型,都是不同的专题化,针对不同的城市病。

仇保兴提出,不针对城市病进行治疗的智慧城市,其实是加速了工业的开发,等于病人到了医院,医生不给他看病,只是开了一大堆药,这就走偏了方向。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必须是围绕促进城市的绿色化,把节能减排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通用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来运用信息数据,运用“互联网+”。

表面上看,智慧城市类型众多,但从科学分类来讲,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理绩效提高型,即社会创新模式、创新机制的激励,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二是节能减排型,城市绿色化发展,不仅仅使当代居民能够享受宜居城市,也能为下一代留下绿色。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说,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须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仇保兴指出,前两种是政府必须事先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的,并能为第三种奠定基础。顶层设计的本质是“城市诊断”、“看准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综合调理,从而逐步演进为复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这种智慧城市才是中国需要的,才符合“五化”的方向,才是能够以最低成本、最优质的服务使我们的城镇化健康绿色向前发展,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此外,实践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是如何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共生来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仇保兴对此强调,要通过智能的方式在整个城市管理方式上应用信息化成果,提高传统经济效能,打破信息孤岛,发挥更大效益。

肖金成:

贯彻产城融合理念建设集约高效城市

很多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进来看不见人、大家都在树底下、房子也建在树底下的花园式城市、绿色城市。

肖金成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应贯彻产城融合的理念,建设集约高效的智慧城市。所谓集约,就是要在单位面积内集中更多的产业和人口。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肖金成说中国虽然空间大,但是可供人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不大。事实上,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只有180万平方公里适合人类居住生存。

肖金成指出,“将来人口要向城市集中,如果用地不集约、不高效,占用大量的耕地,粮食安全就要受到威胁。”

但也并非说,城市规划不考虑生态。“我们要考虑宜居,这需要我们城市规划方面考虑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以上的城市,一定要保留一个‘肾’和‘肺’,城市的‘肺’是森林,城市之‘肾’是湿地,我们要有一定比例的林地和湿地。”肖金成表示,总体来说,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权威性。规划不仅要形成体系,还要多规合一,规划蓝图要一届跟着一届干,才会形成很好的效果。

肖金成还重点提出城镇化问题。他认为,城镇化虽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实质是人的城镇化。现在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进城打工,虽然大多没有户籍、没有住房,但这也属于城镇化。当然也要看到,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仍未能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这是未来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倪鹏飞:

重塑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

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倪鹏飞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着不协调,发展战略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梳理过去的做法,倪鹏飞认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体现了三个层面,一是强调分区,先是西部大开发,然后是东北振兴,再后来是中部崛起和东部先行,中国被分成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二是“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三是增长极战略。

不可否认,这些战略都曾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应对这些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将会出现一些问题。

倪鹏飞以增长极战略为例指出,发展初期它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现阶段如继续采取这个战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东部的一些重点城市,它的中心区发展得非常好,但周边不到一百公里都是一个贫困带。而我们目前还在推动各种新区、改革配套区,其实都是受到增长极战略的影响。

倪鹏飞认为应进行一些反思,通过反思才能跳出目前的一些思维定式,从而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国空间结构应该怎么安排。

倪鹏飞指出,从未来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空间结构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他同时研究了反映中国经济空间基本格局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以及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东经110度线。

通过对这两条重要分界线的研究发现,中长期内,中国经济空间将呈现“东中一体、倾斜”的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将会呈现“一网五带、开放互联”的新格局。在更长的时期内,随着西部人居环境的改善、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以及全球格局聚变,中欧亚大陆的再中心化,中国经济空间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但也同时得出一个判断:“东中一体,倾斜。”也就是说,东部和中部将集聚为中心,东中一体化趋势明显,但东北和西部分散为,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倾斜。倾斜是指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和一些重要的区位上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这些线以外,在中转期内,可能会更加衰退。

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倪鹏飞对未来国家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为了更好顺应大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满足大国转型的迫切需要、开拓大国开放的全新格局,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发展有五大建议:第一,对中国经济空间做出重大调整,从四分区到二分区。第二,对中国城市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推进“一网五带”的发展格局。第三,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战略。第四,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第五,在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的战略。

倪鹏飞进一步解释,调整现在的分区法,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政策扶持”二分区,是为了更多地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中部和东部是我国经济的中心,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政策干预,应主要靠市场进行自主发展。

智慧城市范文第4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对智慧城市的不同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及区别分析,探索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并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研究框架。

城市演进与智慧城市概念辨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并且随时间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

(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严格来讲,真正的城市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随之出现。在工业化以前,城市以及城市理论的发展受历史以及科技限制一直比较单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不同城市发展理论悄然盛行,这其中包括全球城市(世界城市1991)理论、柔性城市(后福特城市1997)理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1998)理论、智能社区(智能城,21世纪初)理论,以及包括最近几年盛行的智慧城市理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信息城市理论也就是数字城市理论,此理论的提出者将城市视为信息经济的集聚地。海量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强调无处不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建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主要技术代表的感知社会。

(二)智慧城市的不同定义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赋予了智慧城市不同的含义(见表1)。通过梳理发现,美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都侧重于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例如在Harriso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智慧城市依靠技术实现城市的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感知化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电话、个人设备、码相机、智能手机、植入式设备、网络及其他类似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来实现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和整合。互联化是指这些数据能够整合到统一的计算平台,并且此类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中进行交流。智能化则包含复杂的分析、建模、优化及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可视化,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Toppeta关于智慧城市理解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的改善。Washburn认为智慧城市是智慧计算技术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的集合。智慧计算指的是新一代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智慧技术能够提供IT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先进的分析,这将优化业务流程、平衡企业资产、给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帮助人们对选择和行动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国内学者骆小平认为各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而张永民和杜忠潮所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强调智慧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各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的作用。

Giffinger等人认为智慧城市表现为以前瞻性的方式去考虑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其中前瞻性有诸多代表,例如自我认知、灵活性、可变性、协同作用、个性、和战略。Caragliu等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人人参与的一个社会,通过对社会软件(人力资源、社会管理)和硬件(通信设施等)的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然资源实现智慧的管理。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连接多个子系统和部件的大型有机系统。Dirks和Keeling[14]把智慧城市看做一个有机集成系统。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系统之间协作运行。秦洪花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以此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达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智慧城市要素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水、电、交通、环境、经济、政府等等。唐建荣、邓贤峰等人[15]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网、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服务、智慧电网、智慧青奥、智慧城市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十大示范工程,分属于经济、市民与政府三大领域。吴余龙和艾浩军[16]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产业、生活、公共三大领域[17]。综合分析可得出,智慧城市主要由三大核心构成,分别是智慧产业、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可有效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1.城市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基础建设的范围包括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Washburn等人认为城市智慧化的程度取决于七个关键的城市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18]。国内学者杨红艳通过案例验证了城市基础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她以首尔市、新加坡市、纽约市、台湾桃园县四个全球智慧城市优秀实践城市作为研究案例,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良好的信息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

2.技术。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推动,必须依靠多种有力的技术,包括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是智慧城市的主要驱动力,其集成与开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外观,提高城市的管理和运作,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数据融合、数据清洗、空间信息格、泛在网、无标签识别在内的八种核心技术。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还依赖于智慧计算技术在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中的应用。

3.经济。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拥有较高的经济竞争力被认为是智慧城市的属性之一。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包括城市作为经济引擎能力的大小[20]。Giffinger认为,智慧城市的框架包括六个主要部分(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能管理、智慧的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其中智慧经济包括各地的经济竞争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商标数量、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还包括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整合能力。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了商业经济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系统之一,包括城市交通、供水、能源、金融等服务体系。智慧经济的关键是创建良好的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因为它可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人力资源和改进生产力。

4.政策环境。从一个普通的(非智慧)的城市,到一个智慧城市的转型需要技术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体制因素的交互作用。来自于政府内部(如政策议程和政治纲领)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保障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度上的准备比如消除法律和监管上的障碍是很重要的。政策环境是城市的非技术问题,但是好的政策能创造条件让城市发展。

5.城市居民。智慧城市的建设主题与服务对象都是人,而人又是智慧城市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形资本),而且越来越取决于可利用的、高质量的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本(人和社会资本)。Jesse的研究表明,受大学教育居民比例的增加可显著提升城市的生产力与城市的整体竞争力[21]。“物”充其量只有智能,“人”才是智慧的关键。智慧城市项目能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同时能够培养明智的、具有创新性与参与性的公民。此外,智慧城市的项目能够让市民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和管理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智慧城市的成败。

6.自然环境。智慧城市在环境方面具有前瞻性,其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利用技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实现,一方面,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又可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技术在城市节能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城市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如对下水道和排污监控系统的感知预检。这些因素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在建设和考核智慧城市项目时,这些因素应当考虑进去。

智慧城市范文第5篇

自从2009年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后,一时间,由IBM“智慧地球”战略衍生的“智慧城市”概念在中国各地政府间掀起一股热潮,被大肆推广。2012年3月7日,北京市政府刚刚印发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旨在明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和关键举措。作为“智慧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智慧海淀”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率先破土而出。为了深入了解智慧海淀建设的相关工作,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海淀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参与智慧海淀顶层设计规划工作的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尧川先生。

智慧海淀建设的内核

探密“智慧海淀”建设,其实就是了解“智慧海淀”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及管理模式。尧川强调,探究“智慧海淀”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认识,即“智慧海淀”是“智慧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智慧北京”是“智慧城市”在北京这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它区别于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而“智慧城市”则是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之上构建的信息化城市模式。因此,在谈“智慧海淀”建设时脱离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关键在“智慧”。然而何为“智慧”?在《新华字典》中对“智慧”一词这样解释:“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城市是否拥有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尧川指出,现在我们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其实都是希望建立一套机制,用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使我们的企业、城市、政府,像我们人体一样能“自我感知”和“自我处置”,从而使社会有一种良性的、快速的、便捷的方式,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管理、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更健全。智慧城市与非智慧城市的区别就在于对信息的感知、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的方式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我认为‘智慧海淀’的内核就是信息的感知、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体系的建设和不断提升。”尧川说。

智慧海淀建设的体系

在谈到智慧城市应如何建设时,尧川提出了“六大体系”的建设。

首先,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感知体系,就不可能称之为“智慧城市”。所以现代城市要走向智慧城市,首先要建设城市的信息感知体系。而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是感知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

其次,要建设信息高效传输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有线、无线,甚至是太空网络体系,它是支撑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效地传递到有需求的地方去。

第三,要建设综合信息应用体系。它与感知体系相适应,是各类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管理的信息综合应用体系。

第四,要建设信息综合评价与决策体系,它相当于智慧城市的大脑,是智慧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

第五,要建设智慧城市的运行规则与技术标准体系。这是保障智慧城市所有的信息技术运算逻辑和指挥调度的规则体系,让整个城市的运行有规则可循。

第六,要建设城市社会伦理与社会管理体系。这套体系是知识体系的一个形态,就是社会道德伦理和法规行为规范管理体系,是一种软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系。

尧川指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应至少包括这六大体系的内容,在这六大体系建设中,应该优先建设城市信息感知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它们是其他体系建设的基础。同样,智慧海淀建设也应全面思考和规划这六大体系内容的建设。

正如尧川所说,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纲要中,大都将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作为首要任务,但对城市的信息感知体系建设并不明确,也缺少体系化的规划。《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指出,未来要建设“无线城市”,形成覆盖全部平原地区的高速无线网络,开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试点。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覆盖全市各社区(村)。加快有线电视高清交互改造,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网络的性能,有效利用卫星通讯技术保障应急指挥,加快建设政务和公共服务高清视频传输网络。按照 “智慧北京”发展战略,“智慧海淀”以打造信息基础设施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区、打造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一流数字园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信息产业高地、打造城市运行管理精细有序的智能典范、打造数字公共服务惠及民生的幸福家园五个方面为具体发展目标,以期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海淀区成为市民宜居生活的标杆城区。

“现阶段,我们的城市还处于 ‘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尧川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会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总体目标和方向的指导上,“智慧海淀”建设应当优先满足当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打造智慧海淀的优势

在IBM提出“智慧地球”后不久,海淀就着手打造“智慧海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跟进研发,跟进应用,跟进投入。记者从海淀区政府办公室的《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获悉,“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在综合处置和共享信息方面,尤其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完善了“一个平台、两套体系、三大领域”的信息化总体框架。

在谈到建设智慧海淀的优势时,尧川说:“独特的区位优势,聚集的智力资源,让海淀无论是在办公自动化阶段,还是在信息数字化阶段,一直都在引领北京,乃至全国,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阶段,海淀区也将会走在全国前列。”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海淀区宽带接入用户数达59.9万户,其中FTTH(光纤到户)用户达29万户,平均接入能力达到20M,城区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M。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规模部署,覆盖率超过90%,其中五环内覆盖率达到100%,3G用户超过60万。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积极推进双向改造,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覆盖绝大部分家庭。目前,海淀区已经启动了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作。

全面深化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海淀区政府管理和多数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与内部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信息化建设领域,海淀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如神州数码、用友、中科软、联想等,引领全国信息化服务。

信息产业发展引领全市。在资本市场上,海淀区信息产业也形成了中关村特色行业板块。截至2010年,在全球各类资本市场上,海淀区信息产业上市企业达到97家,占全区上市企业的55%。2010年,海淀区离岸外包收入达到8.03亿美元,占北京市的52.2%。

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海淀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件,与北京市建立了联合支持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的机制,通过设立多项专项资金支持区域内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要素建设取得突破,在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下,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推广正版软件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政府内部基本确立了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相继建立了一批信息化行业协会和功能机构。

尧川认为,上述四方面的优势为“智慧海淀”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海淀区率先迈出“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根本所在。

正视智慧海淀的难点

尽管海淀区智慧城市建设有着显著优势,但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光纤接入方面,海淀区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日本是全球接入带宽排名第一的国家,达到61M,韩国次之,为48M,而中国平均仅为1.77M,海淀区目前为2M,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尚有很大差距。无线宽带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全区统一的物联网传输网络尚未建成,智能传感终端部署仅在有限范围内试点,城市级的感知体系尚未规划。

“海淀区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尧川认为,智慧海淀建设的主要难点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建设机制和管理体制转变,三是社会信息共享。

打造“智慧海淀”首先要靠技术创新,推动智慧海淀的直接动力是技术创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靠直接的技术创新来推动的。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大生产的标志;电的发明将人类推进到了电气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每一次的技术创新或发明都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没有技术创新做支撑,其他的目标都将是空中楼阁。

其次,支撑技术创新的建设机制和管理体制也很关键。尧川指出,现有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是制约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间接地制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因此,现有的管理机制也应从单一投入模式向市场化运营模式转变和创新。

第三,全新的社会运行管理模式中社会信息共享涉及到各种隐私,需要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管理模式、人的意识的支撑。提升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公众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智慧城市良性运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