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

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

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生 职业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28-01

一、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

对2006-2008年入校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部分同学都已进行过专业课学习,对护理工作已有感性的认识,问卷采用不记名的形式,调查结果如下:

共发问卷2095份,收回2046份,回收率为97.6%,2046名护生中中年龄最大24岁,最小 18岁,平均年龄21岁,均为女生,其中,自愿从事护理行业的占32.65%,家长要求学护理专业的占46.77%,抱无所谓态度的占20.58%。只有15.89%的学生认为护理工作高尚,而52.34%的同学认为护理工作脏、累、不受人尊重,属于伺候人的工作,包括继续教育都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因此,很多同学都表示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护理行业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过渡,找到好工作就立即转行。

其实,随着医学的飞跃发展,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不仅包括以往大家所熟知的基础护理学、临床专科护理学,而且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如何通过护理手段使病人达到治疗与护理的最佳状态,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因而护理专业同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护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家庭的悲欢、医院的声誉,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耐心和同情心,因此要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热爱自己的专业,已迫在眉睫。

二、护生在校期间的职业道德培养

1.重视养成教育。学生入校后,首先要依赖最先接触到的班主任、辅导员和基础科目老师,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阶段,老师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责任心等方面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塑造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不能仅仅将职业道德培养的任务寄托在专业课老师身上。

2.加强专业实践教育。首先,学校实训大楼的建造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的平台,实训楼内设备齐全,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和临床护理分布在各楼层,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可预约选择练习的地点,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与医院紧密接轨的实训设备下,我校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医院得到了一致好评;其次,我校创建了一个新型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护理管理部,按照医院的标准,从学生中选择出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同学担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利用学生的力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效果可圈可点;再次,每学期每班级还要定期进行社会实践,用她们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去回报社会,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她们与人沟通交往、随机应变的能力。

3.注重心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受到启发,产生心灵共鸣即是达到了教育的结果。如:针对护士在工作中出错但不敢承认的现象,开展“病人的安危和我的颜面谁重要”的主题班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一现象的危害性和后果。每周一次主题班会,不拘形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也受益匪浅。

三、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培养

1.开展实习前教育。实习开始前,对护生进行集中教育,请护理前辈介绍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学校优秀毕业生、实习生相关事迹和优良的护理传统,用实例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热爱工作、热爱医院的意识,激发她们做一名优秀护士的责任感、自豪感。

2.重视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提高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道德水平的保证。众所周知,人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并且具有从众心理,自然而然,带教老师的思想、行为会对护生思想和行为的产生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应给护生配备给护德、护风较好的,有经验的优秀护士,使她们通过耳濡目染和良好的熏陶,通过言传身教,从平凡的岗位开始,学习护理行业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体会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感受护理工作的神圣,加强护生的服务意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3.加强人文护理教育。从学校的角度,定期派老师到实习医院和医院领导,我们的学生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她们进行鼓励督促。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更重要的是医院的督促,从医院的角度,不定时组织护生学习医院工作制度和护士职责,加强护理道德基本原则、护德规范等护德知识的实践,组织讨论会,让她们畅所欲言,激发护德教育过程中自我完善的热情,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护生职业道德水平。

4.进行自我评价。每位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学校都会发护生实习手册,护生每出一个科室都要进行自我总结,护理部审核后都及时反馈给校方,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鼓励她们在以后的实习中再接再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她们的自我监控,有效防止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发生。

总之,对护生进行从学校到医院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已十分必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护生在刚步入社会的起始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护生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护理学生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儿护理;教学;优化;手段和方法

小儿护理实验教学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距离的桥梁课程,也是儿科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搞好小儿护理实验教学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新形势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改革及实施情况如下。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小儿护理是中专生和大专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均拓宽了的临床第一线的护理基本力量。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培养具有扎实的儿科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应用护理程序对儿童实施整体护理、有良好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级儿科护理人才。

2、确立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过程期望学生发生的行为变化,应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我们将“应用型”、“专业型”、“促发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具有热爱儿童的高尚职业情操和高度的责任感;(2)具有主动求知和接受新信息、新技能的意识;(3)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4)能熟练掌握儿科护理常用基本操作技能f(5)能将儿科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患儿常见病实施整体护理,并在整体护理中反映出护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为主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具体改革措施是:(1)加重实验课时比重。(2)优化实验课程内容。课程是把宏观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微观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的唯一途径。根据大中专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优化实验课程内容中,我们把握了三个原则:1)实用性: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教材《儿科护理学》中的十项儿科护理操作项目经过筛选,对临床常用的“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约束法”、“婴儿沐浴法”、“更换尿布法”等六项作为重点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增添了临床常用的小儿“体格测量法”、“小儿桡动脉穿刺术”,以达到结合临床,学以致用;2)新颖性:遵循应该让学生接受的永远都是最新、最接近临床信息的新的护理理念,注重将新的护理技术和探索性思维方式引入实验教学。例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操作实验教学中,将临床目前推广和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介绍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在熟悉该项操作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该操作法的优缺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静脉血栓等)及如何预防,并将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交流,以培养学生批判性和探索性的思维方式。3)针对性:针对儿科护理中以独生子女为主,江南地区生活医疗条件较优越,家长迫切希望了解有关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方面知识等临床实际情况,在应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基本技能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将护理计划的重点由原来偏重疾病护理逐渐向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倾斜,并将该能力作为基本技能考核的内容之一,提高了学生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性思维意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演示一模拟练习一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促发能力型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引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有:(1)自学辅导法: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体格测量法”、“更换尿布法”等采用由教师模拟思考提纲,学生自学后演示,分组评价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式。以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2)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如“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的使使用、暖箱、蓝光箱的使用”等操作常采用该法。以新生儿蓝光照射操作为例: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探究研讨两个阶段。1)探究阶段:首先播放录像及教师讲解与演示。让学生观察整个操作过程,相互交流,去感受。然后教师质疑:如蓝光照射为何能起到退黄疸的作用?蓝光照射需要准备哪些用物照射前、照射时、照射后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如何观察照射效果?有何副反应?如何处理等。接着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个性化练习,亲自体会、探索操作技能。2)研讨阶段:学生回示一师生点评、交流、研讨一学生自我评价、完成实验报告(可以写上自己新的见解和建议)一教师批改反馈。该教学手段“既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合作互动,又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作用”;(3)病案讨论法: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是大中专层次护生的一项必备的基本护理技能。为贴近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上收集了各系统典型的儿科病例,经过加工整理,提出问题。有时,特地将不完整的病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完善。要求每位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归纳,答疑。最后学生自我总结,完成书面作业,教师批改反馈。病案讨论教学法使师生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学习潜力得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4)角色扮演法:在健康教育、“体格发育测量法”的操作中我们经常采用角色扮演法。例如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将学生分为二人一组,一人扮演患儿母亲,另一人扮演护士。要求“护士”对患儿母亲进行宣教,要求“家长”提出咨询。方式不拘一格,自由发挥,再由师生共同评价。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激情由感而发,其间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服务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巩固。

三、优化教学手段:

(1)建立护理实验中心,做到资源共享。各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可共享资源。如进行儿科护理各项操作示教时,在多媒体示教中心,采用教师示教、播放录像、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规范地掌握操作要领,提高了教学效率;(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儿科护理实验室根据专业特点,建立了模拟新生儿沐浴室,模拟临床安装了静脉输液管道装置,购置了先进的保暖、光疗合二为一的婴儿恒温箱以及可以显示静脉回流的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新型的便携式雾化吸人器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学习条件;(3)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设备的管理采取实登记负责,实验老师检查制度;(4)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学院采取了尽早让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措施,利用双休日时间,安排学生轮流到实习医院见习,使学生增加了对医疗环境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建立教学评价制度

(1)建立健全实验操作考核制度:操作考核制度有利于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检验实验教学效果。为此,我校的《儿科护理实验实习报告》,内含示范性的“儿科护理计划单”、每次实验的报告记录单,儿科各系统护理病历分析讨论与整体护理计划制定表以及十一项儿科常用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使实验教学考核系统化、规范化、量化和细化,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2)建立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制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等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