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百科知识

小学生百科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百科知识

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第1篇

几年来,我校精心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和谐的育人氛围、拓展各种渠道,普及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文明。然而,我们身边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看看走廊白色墙壁上跳动的足迹,看看绿色草地上随手扔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作为中职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卫生素养,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校园的清洁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做文明学生。直视白色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自然万物的生长需要雨露的滋养,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和珍惜。

所以,为了响应学校关于“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开展了以“拒绝白色垃圾,创建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在“白色拉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意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第2篇

1 课内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读书的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出示图片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而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孩子们被我一激发,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读过哪些关于小动物的文章,学生人人都畅所欲言。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不但告诉学生做什么,还告诉他们该“怎样做”,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等,并且要求学生勤于运用,及时地不断地把阅读中的精彩片断背诵下来,并辅以家长寄语及老师评语,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这样,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阅读意识,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自由阅读时自然就更能得心应手,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主旋律中,步入课外阅读的殿堂。

2 课外开展多元读书,丰厚知识底蕴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为了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而阅读是一个“吸收――内化――释放”的过程,缺乏活动的支撑,缺乏广泛的交流,这样的读书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了让阅读更具实效性,开展各种活动,建立互动的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中,拓展课外阅读的外延和内涵。

我会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孩子们阅读《课外阅读》这本书(一般一周2-3次),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可以给他们读3、4篇小故事,有时别看是篇幅短小的童话故事,可情节很可能和班级中近期发生的事件相吻合。我就把好的行为、做法大加赞赏,尤其要点名表扬和故事中人物做法一样的孩子(像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做事情坚持不懈等等),而对于需要批评的对象,只是拿眼神暗示。我非常希望依靠这种暗示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让他们从书中、故事中找到可以模仿的对象,规矩自己的行为。

但是,低年级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阅读课外书籍,兴趣如始高涨,我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演讲、故事会、办小报……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增添课外阅读的兴趣。

3 互动课内外,学得更精彩

3.1 自然常识的积累与语文教学互动

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有时,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自然常识能与语文教学恰倒好处地得到互动。

学生课外积累的自然知识使这一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许多的百科知识,如,鸟为什么要编队飞行、瀑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蛇在夜里也能捉老鼠等。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追求知识的空间也变小了。于是,课外阅读自然百科知识便是极好的方式。自然百科书籍犹如一个富饶的海洋,以其神秘、新奇的特质,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光和兴趣。他们凭借着初具的阅读能力,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这个过程,学问、知识和兴趣共长,并还能以课外积累的百科知识回报语文课堂教学。

3.2 古诗文的积累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张中行先生说:念书是储存工具,工具多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拿起来就用。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互动效果。

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为本课增光添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早已是深入人心的共识。因此,许多家长在孩子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孩子开始背唐诗,厚积薄发,熟能生巧。家长在孩子背诵古诗的初始阶段,只要求读得熟练,以数量为目标,以感受朗朗上口的韵律为目的,不太追求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感悟。在随后的阶段,家长可以逐渐增加孩子对词的积累,诗词并进,能让孩子更多、更全面地接触、感受、赏析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妙。然后,课堂教学遇到古诗词时,学生自然会出产生同类知识的共鸣,并以自豪的心态,向师生“炫耀”他肚中的文才,好不神气!

3.3 人文、地理文化知识的丰富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常言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和行路同样增长知识和阅历。

有些方面的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的枯燥,但对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充满了诱惑力。这时,我们教者就应该抓住契机,充分挖掘生本资源,让这种诱惑力扩散,让一部分学生将这些知识变枯燥为有趣。

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第3篇

课前三分钟,学校都强调上课老师站立于门前,学生则边唱歌边作课前准备,这已成了学校师生的常规。然而,本人经多年观察实践,发现这个常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老师对站立于门前的含义仅仅理解为等打上课铃。二、学生对唱歌,对课前准备持无所谓的态度。而第二点则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本身就没注重。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懈怠的学习、生活作风。

多年来,本人均在努力探索课前三分钟,究竟要怎样才能使师生受益。因为一堂课的成败,课前三分钟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抓住小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打破课前三分钟唱歌的制度,教师立门制度。

上课前,本人便早早地赶到教室,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预备铃响后,我不站在门前,而是跟同学们一道做律动,以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有时,我也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挽花、踮步,登山步等。有时,我又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百科知识抢答,有时,学生又可以自由三分钟任哭、任笑,体会各自不同的心理,有时,学生又可以低头抚桌假睡三分钟,有时,学生们又可以跟我一起唱“卡拉OK”……总之,学生为了享受这神奇的三分钟,他们总是一下课就急急作好准备,又心切切地盼我上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江老师每节课都有趣。经过长期实践,本人发现,这样做,使我不得不认真备课(包括课前三分钟),因为我不能让学生们失望,这样做,更有利于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轻松轻松,以良好的心境上好课。

总之,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任课教师都不要白白地浪费课前三分钟,因为它是们这节能否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第4篇

变课外阅读为作文阅读。应该说,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课外阅读的一大目标。但这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无奈很多家长(包括一些语文老师)过于急功近利,把提高作文水平看成了课外阅读的唯一目的,总是希望通过短时的努力来迅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于是,在此目标的引导下,片面要求孩子多读作文书,更有甚者,索性把课外阅读变成了作文阅读。

变课外阅读为应试阅读。近几年来,小升初考试进行得如火如荼,试卷呈现出范围广、内容深、难度大的特点,为了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一些老师针对考试内容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划定了范围。大量的成语、谚语、百科知识等方面的读物占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阵地,挤走了小学生原本爱读的童话、故事、小说、人物传记。更有甚者,一些“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还把自己辛苦整理出来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反复阅读,机械记忆,企图通过这种“填鸭式”的课外阅读来迅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事实上,上述做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它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则,加以适当的引导。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的作文书只能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些为了应付考试的大量的知识背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从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了。

其次,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课外阅读与提高写作能力过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时满脑子都是写作方法、好词好句之类的东西,读起来味同嚼蜡,分外费劲,这无形之中就会使学生感到读书是一种负担。兴趣阅读与应试阅读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轻松活泼的,后者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既是生理上的,加重了学生眼睛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是心理上的,容易让学生感到读书就是为了考试,无论什么书都会关系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书到了他手里都会变得异常沉重。这是一个相当恶劣的后果,最终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为了逃避读书而沉迷于无聊的漫画和虚幻的游戏世界,严重损害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百科知识范文第5篇

1.通过教学引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着眼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拓展视野,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让学生课前查阅作者的生平、作品等等。授课时,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教师再通过及时的鼓励、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课上通过个体会反馈出很多安徒生的作品,就此,会使学生不自觉地对课外读物产生深厚的兴趣。

2.通过习作激趣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通过小学生的习作引导他们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例如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老师可让写的比较好的学生介绍一下他们成功的经验,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如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完鲁迅的《故乡》之后,在他的习作中写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作为当代的少年,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高峰”。老师在批阅学生在作文时发现了可贵之处,便及时地表扬了这名学生,从此,这个学生读书的情绪更高了,由此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知道去积累课外书籍中的好词佳句了。

3.通过活动诱趣

其一,教师可通过定期评比“小小收藏家”的活动,诱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当老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要定期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解。比如,有哪些学生记得认真,收藏的词、句、段数量多,质量高。此时,教师可通过鼓励、表扬等形式调动他们读书的热情,还可以通过颁发小小的奖励进行激情。以此来带动后进学生及时赶上先进。就此,轰轰烈烈的读书热情便可在班内生成。

其二,定期组织故事会,诱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后,教师可定期举办故事会,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比一比,看谁讲的故事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教育那些不愿意读书的孩子,使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读大量图书的热潮里来。其次,通过讲者声情并茂的描述,还能拓宽每个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增长知识,并且受到人性化教育,认识到什么是善、恶、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