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年闰土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说道,他当时做小说不过是“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而自己“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故乡》同样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意图。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鲁迅《故乡》读后感范文合集,欢迎阅读!
鲁迅《故乡》读后感范文一
以前一直以“太深了”,“难懂”之类的借口不看鲁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从未想过要借以阅览一番。当我们学到《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时候,把鲁迅的原小说《故乡》读了一遍。这使我感触颇深。如果单单只是《少年闰土》的话,恐怕我们还只能理解到鲁迅和他的伙伴不及闰土见多识广这一方面,可是当听了《故乡》全文之后,鲁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也能理解七八分了。闰土当之无愧是重点人物。
20年的转变,使得他从一个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小男孩成为一个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么使他的改变如此之大呢?是贫穷?还是……这是我们所不能得知的。但是从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鲁迅的心里,闰土一直是一个勇猛聪明活泼的人,要不然不会一提到闰土就会想起他在刺猹的场面。可是,当闰土与鲁迅说话的时候,第一个词竟然是“老爷”。我相信当时鲁迅的内心震动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许料想过千百种交谈方式,但是肯定惟独没有料到这种。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来说,闰土是应该叫鲁迅老爷,但是,从20年前的迅哥儿到20年后的老爷,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点?闰土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岁月在他的脸上,手上,都留下了沧桑的痕迹。
但是,容貌的改变并不是他的改变,他的改变就是心理上的改变。也许,他的心里还是把鲁迅当成迅哥儿的,但是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也许,他的心里还是想和鲁迅一起玩耍,但是他知道,他和鲁迅之间还有主仆关系。一声“老爷”又包含了闰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还是因为久久不见不熟识的陌生?这,也许只有闰土知道了。不知看过《故乡》的朋友们注意过没有,虽然杨二嫂是一个配角,但是她也是其中一个改变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曾经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后,她的样子简直让鲁迅认不出来了。对于她的样子,鲁迅只找到了一个形容词——“圆规”。
如果单纯是外貌上的改变也就算了,杨二嫂成为现在这副“丑模样”也是因为她的内心在渐渐地改变。她去鲁迅家的时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旧家具的要求,被他拒绝后大放厥词,说什么“越富越一毫不肯放松,一毫不肯放松便越有钱”。如此尖锐的语句,简直不像是一个“西施”所能说出的话,倒像是一个混着菜味和尖酸刻薄话的中年妇女。不仅如此,杨二嫂离开的时候,还拿了鲁迅母亲的一副手套。如此种种,此人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故乡》中,鲁迅不仅点到了家乡的改变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更用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一个词——改变。不论是家乡的改变还是人物的改变,鲁迅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微言大义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世上本是无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鲁迅《故乡》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在工作之余翻看鲁迅散文集,认真研读了其名篇《故乡》一文。读罢,我内心在感到温馨的同时,也对人生的奋斗之路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鲁迅先生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至理名言,依然让人深思和遐想。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今天,我所理解的“路”,可能要比鲁迅《故乡》一文中的“路”更复杂些。
路,地上的确本没有路,只是靠人们脚下踏破坎坷与艰险才得以探索出来的。在我看来,路,是一种目标达到的标志,任何有路的地方,它的前方总有一个目标设在哪里。其实,路是与人们的欲望和追求联在一起的。
路,是意欲的延伸,是实现愿望的扩展,它存在人们的思想中。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方圆,路的设置与修筑都是人们在头脑中,经过欲望与目标、认知与现实互动才得以形成的。路,是有用的,它的作用就是承载人们学会行走和实现通达的目标。
路,一直在考验着我们的心灵。当我们学会用脚走路的时候,其实心路就开始漫漫延伸。尤其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我们可能还要去学会走不同的路。路程的长短,曲折或平坦等,都与各自的人生境遇有关。这也提示着我们,要敢于分析和正视自己所选择的路,包括我们的欲求和情态。
不是每一个人的路都走得那么顺利。可能会风雨飘零、泥泞不堪,甚或跌落悬崖,横栽险壑。但只有树立行走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克服任何艰难险阻,才会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路。这条路,是别人难以尝试和开拓的。而且当别人行走在你用身躯和血泪夯筑的路上,都会钦羡你的脚印和路上的基石。这正是路的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着别人走出了一条路,大家才学着一起走他一样的路。即使走得是同一条线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但最终走出来的路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选择的路与是个人的诉求、经历、气度、情状相关的。我们所走的路,兼备了共性和个性特征。共性的路,只是存在我们的内心,大家共同要探寻的,就像我们在学习之路上都要去实现成才,但真正成才的目标,在于我们每个人行走在脚下的路。这是个性的体现,别人也踏不上你的路。
鲁迅《故乡》读后感范文三
悲哀是几乎贯穿《故乡》全篇的感情基调(回忆中与闰土相处的情景虽然色彩明丽、感情真挚动人,但也不过作为“现在”的对比而更显其悲凉;即使略带喜剧色彩的“圆规”——杨二嫂,也不免显出故乡之人的势利、卑微而让人心生对故乡的失望之情),正如作者所说,“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而这种悲哀,无疑在鲁迅见了闰土、在闰土“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时达到了顶点。至此,鲁迅所感到的一层“厚障壁”硬生生地隔开了他和闰土,儿时美好的记忆成为一种祭奠。对此,鲁迅“打了一个寒噤”,“说不出话”,他的默然,饱含了对闰土一声“老爷”的无声责备以及对此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到了鲁迅再次离开故乡时,他对闰土的印象“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时,又“非常悲哀”,而当他幻想着宏儿和水生能过上“新的生活”时,却又不免觉得“愿望茫远”了。可见,鲁迅终不能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这严酷的现实。
然而,小说却未到此为止,鲁迅不愿将失望乃至绝望的情绪传染给青年,他宁可自己背负着渺茫与虚无的痛苦,也要给青年们希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说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宏儿,他并不对小说情节、内容的表达有所影响,但在反复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他的价值却渗透在《故乡》文末所要带给人们的希望之中。这样的安排,到了文末,甚至对开篇以来的感情基调也产生了影响,显出若干“亮色”,而使小说终不至于陷入无尽的灰色的忧郁之中。
然而说到宏儿,却不能不将他与水生并举,他们在小说中似乎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有的是共同所起的一种对照相映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水生“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那么相应的,宏儿则是“二十年前的鲁迅”。如此,他们(宏儿和水生)则形成了和少年鲁迅与少年闰土的正衬、对照,和中年鲁迅与中年闰土的反衬、对比的一对巧妙的关系。而这一种关系,是深深地隐含着作者渺茫希望的。
当时的鲁迅是信仰进化论的,他相信将来总会胜于现在,“希望是在将来的”。但当鲁迅站在两对关系(鲁迅与闰土、宏儿与水生)之外观察时,不免生出悲凉的感慨及唯恐后辈重蹈覆辙的担忧,他不愿他们过着“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而这却是当时所能抉择的几乎所有的生活道路)。
鲁迅创造出宏儿的形象,其实也是将自己未必真正感觉到的渺茫希望(“进化”的思想)透露给读者;然而,他自己内心所面对的或许只有黑暗的重担吧。
一、习惯培养,事半功倍
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质疑,并且自己尝试着去解疑,在不断的质疑―解疑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感,努力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契合点。当然,阅读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读的层面,“作为读之果”,还要鼓励学生勤动笔的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写上自己的想法,更可以写写读后感。若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给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教得省力,而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详略得当,体会情感
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学生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三、感悟作品,提升理解
语言是同一物种间进行交流的必需工具。理解语言,不仅是要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某些表面内容,还要深刻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内在思想,特别是作者没有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在讲解《少年闰土》一文中,“我”与闰土成为朋友后,听他讲了种种乡村趣事,不禁对自由自在的海边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这时出现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面上是对闰土的农村生活很羡慕,其实更内在的含义是对生活在高墙大院里富家孩子那种禁锢自由,禁锢思想的不满与控诉,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这一段话时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鲁迅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
四、角色串演,寓情于读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并加以适时串演,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制作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关键词:自主学习;循循善诱;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12-01
"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这段话就充分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主动介入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走路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灵活性,打破课堂教学多年形成的有害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予鼓励、赞扬。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
2.循循善诱,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
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掌握语文规律"。我们老师就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首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要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我们众多教师经常在口头上说要改变教育观念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保留着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惯性,总是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认为以前讲得那么多,那么细,那么透,还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岂不是更糟?这是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心理问题和认识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笔者认为每节课应给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世界观。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至少要保证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自己读的,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更是天经地义的。
3.教给学生恰当的自学方法
自学要有成效,必须讲究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闰土是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人物特点。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我在讲《蛇与庄稼》一课时,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蛇于庄稼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蛇与庄稼"的关系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弄清楚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段,并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了不少例子。可见,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4.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字词学习的方法、写字的方法、造句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或用肢体动作演示理解,或查字典等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字词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主动识字学词,不断扩大词汇量。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包括《读者》、《故事会》、《演讲与口才》、《语文报》等鲜活的报刊,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限的精神激励和鼓舞,让学生自主地去拥抱语文,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觉悟;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语言学家吕淑湘认为,每个人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和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及其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表明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文学科的范畴,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启迪智慧,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地域、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程度不同,课外阅读兴趣的实现程度存在一定差距,这显然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一所农村小学调查发现,学校对语文教学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方法的指导,致使老师花费大量时间,教学的效果却不明显。该校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不好,阅读兴趣不高,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们喜欢写作文,但是由于词汇量贫乏,写出来的作文不是语言不通顺、有错别字,就是内容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11%的小学生在双休日读课外书,剩下的89%的学生做其它事情,其中有62%的学生在家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通过提出“你读课外书是谁的要求”这个问题,是要了解学生读课外书的真正原因和学生对课外书的态度。结果75%的学生回答读课外是家长、老师的要求;仅有19%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书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作文选、故事书、漫画书占87%,而纯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只占13%左右;家庭藏书量在二十本以内的仅占32%,还有13%的学生家庭藏书在十本以内。有的家庭,尤其是贫困的家庭,孩子除了教材以外再也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课外阅读的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没有保障
调查显示,有35%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读课外书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16%左右;在回答“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的问题时,有35%的学生每天不读课外书。很显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四)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对于阅读的方式,仅有26%的学生是认真的读完整本书,42%的学生只是随便翻翻;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写读后感仅有7%,不做任何标记的竟有23%。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对策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造成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语文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只有语文老师明确了目标,转变了思想观念,才有可能去重视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可能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还要注意与家长保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只要是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的去做,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要让学生有好书读,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和家长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建立班级图书角
语文老师可发动本班级所有老师每人捐助或借给班级一定数量的图书,教师也可发动学生大范围搜集课外书籍,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图书角并在班上张贴推荐的理由,定期更换一次,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做好家长工作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建议家长为学生选购图书范围要广:如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不要局限于作文书,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书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尽量少而精,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孩子看更多的书。
3.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需要的图书。如:低年级可以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同时,选择的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这样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当学生还沉浸在对小女孩悲惨命运无限同情时,可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教完《少年闰土》,可以“中年闰土又是怎样的呢?”一问,引导学生去读《故乡》等。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外书的推荐工作,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的电影一开头就牢牢地吸引了人,让人迫不及待地往下看,而有的电影刚开头就乏味之极,让人看了昏昏欲睡。自然,看完前者后人们会再三再四地赞叹并悠然神往,看完后者后人们会再三再四地摇头并大呼上当。
这可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因开头不同,结果也就会大不相同。这足以说明,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作,重视开头并确保开头出彩乃是一种大聪明、大智慧。
写作文也是如此。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曾再二再三地提醒过我们,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头疼的就常常正是这个如何开头的问题,即,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从下笔,他们虽然也知道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可就是手足无措,开不好头。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给作文开头呢?让我们看看古今中外写作大师是怎样论述怎样操作的吧!
元代乔梦符说:“开头要像凤头。”小巧精美。
《文心雕龙 章句》中说:“好的开头如蚕长抽丝,找准了线头,便会长抽不断,源源不绝,否则就会梗塞受阻。”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个哲理诗似的开头,为整部作品定下了抑郁悲凉的调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就为全文的写景抒情定下了“淡淡的哀愁”的基调。可见,出色的开头在全文中具有特殊的功效。开头定调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它来源于写作者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对语言的高度概括能力。只要开头引人入胜了,才能让读者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显然,忽略开头意味着糊涂,轻视开头意味着浮浅,从不钻研开头的技巧,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重大失误。
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开头又快又好呢?
让我们联系我们的语文教材,细品几个最常见的开头技巧吧!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要求写作者对准靶心,这个靶心就是题目或文章的中心。点题、解题均可。此法是文章切题,中心突出,最宜考场作文。如《海滨小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海滨的一座小城。”简明精炼印象鲜明、娓娓地叙述,亲切地入题。又如《我的妈妈》“我有一位勤劳善良的妈妈”,阅卷老师看开头便知文章主题是要表现妈妈的勤劳和善良,下文应围绕“勤劳”、“善良”来写。
(二)提出问题、吸引读者
作文一开头就提出一个令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吸引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答案正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设下悬念,吸引人阅读下去。又如《爸爸戒烟》的开头,有着多年吸烟历史的爸爸,这几天忽然对着香烟毫无兴趣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设悬念的开头一下子切中标题,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这种开头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使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有时还可以交代时代背景、人物出场背景等。如《飞夺泸定桥》“一九五三年五月,北上抗日的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要夺取的泸定桥”。这样开头就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读者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再如《将相和》“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仅用一句话,就交代了时代背景。
(四)借用故事、引起下文
就是用一个故事或者用一个传说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太阳》“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下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作者借用一个古代的神话传说,引出太阳有哪些特色和作用。这种开头落尾就紧扣中心,使读者对作者的写作目的,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五)描写景物、引出人物
描写自然景物,烘托环境气氛,是为引出人物服务的。如《小英雄雨来》“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小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上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当你读了这清新、优美、明朗如画的开头,若不急着往下看才怪呢!如《少年闰土》、《草原》、《穷人》等课文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好例文。写作时,描写景色和环境要真实、典型。
总之,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才最出色最有效,要根据文章的主题、题材、风格等诸多因素来选用。
三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好开头难的问题呢?怎样才能引导并帮助学生做到善于开头,精于开头呢?
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的途径。
一是要通过广泛的阅读,细细揣摩并学习天下好文章的开头方法,正如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的开头方法看多了,记多了,写起来自然有的是榜样,有的是参照物,再也不会因无法开头而抓耳挠腮、叫苦不迭了。
二是要有的放矢,精心设计,坚持做好关于开头的单项训练,
方法一:只写开头。写作前先出示作文题,反复强调开头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三至五个不同的开头,并由学生自己为这些不同的开头打分,让学生在比较中辨析这些不同开头的短长与优劣,老师批阅后再择最优者细细点评。如此久而久之,自然会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开头的方法。
方法二:先由老师提供若干不同的开关方法,再让学生根据他的不同理解和不同需求做出选择/。
如写作《回忆》一文时,我就曾出示过如下几个不同的开头样式。
(1)见过大海吗?它蓝得像天,它美的像梦,我的回忆就与大海有关。
(2)知道贝壳吗?它明亮极了,它美丽极了,我的回忆就像这迷人的贝壳。
(3)有件事让我难忘,提起它我总会热泪汪汪。
(4)有过许多难忘的时刻,它们总是那么清晰,想起来总是历历在目。
(5)有人说,儿时的回忆都是甜的。我不信,因为我的回忆就是苦的。
(6)“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我唱起这支歌。总会想起她我有好朋友××。
(7)我的回忆像珍珠,亮晶晶的。信不信?不信,我这就说给你听。
(8)笑是什么?笑是阳光。这是我的真实体验。这体验,是美好的回味告诉我的。
再如写读后感时,我曾提示过一个重要的思路:请认真揣摩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意图是什么?理解并认准了这一点,感悟也就基本上“准确”了。然后我出示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开头:
(1)读完《××》,掩卷深思,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名言:……
(2)是在一个……的时刻,我读完了小说《×××》,我的思绪也随之飞了起来。
(3)“……,……。”这是××说过的一段话,对于这段话,我曾将信将疑过,但看完作品《××》后,我就不再怀疑,因为我找到了答案。
(4)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间题:为什么……?读完小说《××》后,我明白了……
(5)……对吗?如果不对,为什么?我一直回答不好这个问题。
(6)与哲人对话是件极美好的事,可是,茫茫人海,何处有哲人?我的理解是,好作品也是哲人,品读好作品必有美好的收获。
(7)×××是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对此,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究竟谁的理对,小说《××》作出了巧妙的回答。
(8)“好文章是灯,能点亮愚者的双眼,”这话真的对吗?
(9)许多人说,《×××》写的好。我可却偏要说:未必。为什么?请听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