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边的变化

身边的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身边的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1篇

夕阳西下,黎明破晓。如今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只会听妈妈说什么做什么的女孩,而如今的中国变得备受关注,它现在是全世界的焦点。尽管在十三多亿人口的中国,我只是那一粒不起眼的小沙子,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我这一粒小沙子一定能带动起一堆沙子,带动起我身边的所有人,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为这个祖国献上一份力。

距离世博会的召开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了。于是,身边的大多数事务都唯恐赶不上进度,都在默默而有序地改变着。

记得小时候,我天真地和爸爸妈妈说我长大要做一个好人,帮助别人,打倒坏蛋。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好幼稚,好可爱,一天就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一个大坏蛋,可是要当一个真正的好人,也许你一辈子都做不到。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2篇

上万小学四年级 潘欣宇

你们发现了吗?我们身边有许多地方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好;有的给人们带来方便,这些变化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经过在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周围有许多“白色垃圾”正在渐渐的消失。

以前,人们买东西,都用塑料袋,所以超市没过几天,就会买进许多塑料袋,而用完的塑料,通常不会再使用了就会随手一扔,所以,树杈上,草坪上,到处都是它,而且刮风时,塑料袋就飞,它还高兴的说:“哈哈!我们已经快把绿色吞没了,我们就是“白色天使”哈……”。不光这样,他们还污染环境影响美观,损害我们首都北京的形象。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3篇

30年前,当时的蛇口只有捕鱼、养蚝、种田三种作业,人民生活不稳定,勉勉强强维持两餐,是一个只有一片荒山野岭、海边沙滩的边陲小镇”。蛇口中学,把湾厦村的一个仓库作为教室,创办起了最初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仅有二三十名学生,后来陆续把两座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搬迁到现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学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教育摇篮。

可才仅仅过了30年,深圳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华……这些变化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深圳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30年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4篇

稀世情事,英国贵族女教师恋上中国穷学生

今年24岁的米静婕出生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一个贵族家庭。2002年7月,高中毕业的米静婕,以优异的成绩被英国四所名校录取。按照英国的教育制度,她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读大学,二是参加一年社会实践后再入学。米静婕很想投身社会实践,所以便选择了后者。做出决定之后,她就来到当地中介公司报名。公司考虑到她成绩优异,便动员她前往中国。

不久,米静婕就飞抵中国,来到甘肃省静宁县一中支教,尽管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但生性乐观的她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结识了很多朋友。

2003年4月的一个周末,米静婕的朋友带了一位新朋友去她家看电视。这位新朋友叫高向东,比米静婕大一岁,是高二(4)班学生。虽然米静婕给他们班上课,但当时班里有70多个学生,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坐在教室后排的高向东。

那天晚上,米静婕的那位朋友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做饭,但手艺欠佳。为了打破场面的尴尬,高向东表示下个周末再聚会时,自己下厨给大家做饭。虽然没有和高向东过多地交谈,但米静婕却很想见识他的厨艺。

第二个周六,高向东和朋友们如约来到米静婕的家。为了兑现上周六的诺言,他挽起袖子就走进了厨房。整整5个小时,一桌可口的饭菜呈上来了。大家都为他的厨艺叫好,米静婕更是对他刮目相看。她觉得这个男孩不仅厨艺精湛,而且做事勤恳踏实,很有耐心,也很细心,于是便对他产生了好感。

后来在上课时,米静婕格外注意高向东,她发现高向东学习非常刻苦,每门成绩都很优秀,更从心底钦佩他。高向东的朴实和善良,深深地吸引着米静婕。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这个男孩子,并寻找各种机会接近他。

渐渐地,高向东明白了米静婕的心思,但他有很多的顾虑。于是他对米静婕说:“希望你能早日找到你心中的另一半,而我现在只想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军校,毕业以后再想男女之事。因为我向妈妈保证过,大学毕业之前,绝不谈恋爱!”见米静婕很是不解,高向东便将自己的身世向她和盘托出。

原来,高向东出生在静宁县仁大乡高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他的父亲好逸恶劳,从小他就由姥爷姥姥供养,而母亲则靠种地抚养两个妹妹。高向东一直觉得母亲和妹妹太苦了,便发奋读书,他想考上军校,然后让一家人摆脱贫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为了不影响学习,高向东曾向母亲承诺:大学毕业之前,绝不谈恋爱!

尽管高向东的家境是这般光景,但他的形象在米静婕心中更加高大完美了。因为在她看来,饱受苦难的高向东,不仅很有孝心,而且有着远大理想,这真是难能可贵啊。虽然他不肯在大学毕业前谈恋爱,但她不甘心失去高向东,便频频向他射出丘比特之箭,而高向东却刻意躲着她,这让她感到十分惆怅。

苦恋未果,洋姑娘诱逼中国男孩说出“我爱你”

2003年6月,米静婕即将结束一年的支教任务。因为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和中国的那位男孩,所以她做出决定:放弃就读原来的大学,报了英国利兹大学的中文和经济学。第一年在利兹大学学习,第二年来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一年,然后再回英国利兹大学完成学业。

眼看着回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米静婕心急如焚。因为如果再不确定两人关系的话,她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无奈之下,她决定主动出击。

暑假到了,高向东正准备收拾行李回家,突然米静婕找到他说:“你是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来中国一年了,我一直没有机会旅游,你能陪我去一趟九寨沟吗?”望着米静婕那期盼的眼神,高向东不忍拒绝,便答应了她。7月13日,他们就来到了九寨沟。

巍峨险峻的九寨沟,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此情此景,令人流连忘返,但米静婕却对高向东伤感地说:“我马上就要回国了,不知何时能再来这里?也不知何时能见到你?”米静婕的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高向东能向她说出那三个字的爱情表白,进而明确他们的关系。但高向东却对她说:“你回国之前,我会给你写一封信,那封信里面有我想对你说的一句话。但我有一个要求,你拿到那封信后不能拆开,等你明年来中国和我见面之后再拆开。”高向东要写的这句话,就是明确他和米静婕的关系,但考虑还有一年的课程,所以他想把明确关系的时间推迟一年,其目的是不影响学习。但米静婕不知高向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在心里嘀咕:如果高向东真的在信中写上我想要的那三个字,我的追求就有了结果,我们的关系也得到了确定;但若不是呢,我就会在英国白白等他一年。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在回国之前,就明确她和高向东的关系,于是软硬兼施地对高向东说:“我不需要你的信,我需要你的话,你必须把你想说的那句话现在就对我说出来!”

高向东哭笑不得:分明是你在追求我,凭什么要我先说出那三个字呢?真不讲道理!虽然心里这样想,但高向东觉得英国姑娘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很含蓄,于是,他深情而真诚地对米静婕说:“我爱你!”此话一出,米静婕一头扑进高向东的怀里,而高向东则紧紧地搂着她……

然而,米静婕并不满足高向东爱的表白,乘胜追击说:“我要的爱情,是要有结果的爱情,你必须告诉我这个结果。”高向东想了想说:“我肯定给你结果,但我有一个条件,你接受我,就要接受我的妈妈。我知道,在英国子女成年后会和父母分开,但在中国则要求子女尽孝道。我妈这辈子太苦了,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将来我一定要跟她一起过。如果你不同意这个条件,我们就没有结果。”米静婕十分理解高向东的想法,她当即就同意了高向东的条件。随后,高向东就肯定地告诉她:“将来我会努力,娶你为妻!”高向东的这句话铿锵有力,米静婕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稳地放了下来,从此他们可以执手相爱了……

真情动天,痴心的跨国恋人谱写爱情传奇

返回英国之后,米静婕就进入利兹大学读书。她选择了攻读中文专业,其目的不言而喻:学好中文,来中国与高向东一起生活。

分别的日子是痛苦的,为了能听到高向东的声音,米静婕经常在凌晨4点就起床给他打电话。由于没有手机,所以高向东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到学校附近的公共电话亭等她的电话。有一次,她刚说了一句话,电话卡却突然没钱了,当她充值后再次打来时,高向东已离开了电话亭去上课了。没能听到高向东的声音,米静婕难过得哭了。

尽管在电话里能互诉相思之苦,但米静婕觉得这样的生活不能持续,于是她决定放弃利兹大学,而来中国上大学学习汉语。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找到了北京语言大学的网页。因为北京语言大学能够接纳零起点的外国留学生读本科,所以米静婕就选择了该学校中文专业作为攻读目标。

2004年2月,米静婕飞抵北京。安顿好一切后,她又乘火车突然出现在高向东家。高家人欣喜异常,热情地接待了她。尽管高家的生活依然是那么艰苦,但米静婕似乎习惯了。白天,她帮着高母做家务,晚上还陪着高向东复习功课。在高家生活的那段时间,米静婕与高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十分敬重那位勤劳善良的母亲,而高母也十分疼爱这个漂亮懂事的未来儿媳,并把她当作亲生女儿对待。

为了能和女友在北京团聚,高向东决定在2004年的高考中,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周边的高校。遗憾的是,由于在填报志愿时他没拉开档次,只填了同一批的重点院校,结果以4分之差没过录取线。

高向东沮丧极了,米静婕也很惋惜,但她却安慰高向东说:“不要灰心,我相信你有实力考上北京的大学,我会在这里等你!”在米静婕的安慰下,高向东决定复读一年,来年再报考北京的大学。

每次从甘肃回到北京,米静婕备感孤单,异常思念高向东和他的母亲。正因如此,她每天吃不好、睡不好,连上课都受到了影响。想到高向东即将来北京上大学,米静婕便在校外租了一套房子,把高母接来同自己一起居住。这样既可解除高母的劳累之苦和自己的相思之苦,也可以让高向东与母亲很好地相聚。因为从小到大,高向东与母亲相聚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对于女友的这个想法和决定,高向东十分感激。2005年初,米静婕就把高母接到了北京。来到北京后,高母就主动承担所有的家务。米静婕放学回家后,既能和高母欢喜团聚,也能吃到可口饭菜,她脸上乐开了花。从此,米静婕便安心地学习,再未旷过课。回到家里,米静婕有很多课业要完成,她常常需要熬到深夜,而高母就寸步不离地陪在她的身边。2005年6月期末考试时,她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以上。高母深为她骄傲,而米静婕却感激地对高母说:“如果没有您的照顾,我就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2005年7月,高向东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地质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录取。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门对门,中间只隔一条马路。一对情侣终于可以在北京牵手了,两个人都喜形于色。

转眼间,3年时间过去了。在这3年时间里,米静婕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的耀眼成绩,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甘肃方言,并学会了中国的笛子,真正成为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媳妇。

今年初,在北京语言大学老师的推荐下,高向东鼓励米静婕报名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首届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经过初赛和复赛,米静婕成功地晋级到于2008年7月7日举行的电视决赛。

2008年6月24日,米静婕以北京语言大学10大优秀留学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那天,她的父母专程从英国赶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毕业之后,她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同高向东结婚!同学们和朋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惊讶极了,因为米静婕和高向东一直向大家隐瞒这段传奇的稀世爱情,听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后,大家纷纷向他们送去了新婚的祝福。

身边的变化范文第5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谈话: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看屏幕。(课件出示下图及录音:午餐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跑到了自己的食物面前)

2. 设问:看了这几幅图,你能想到什么分数?怎么想的?

3. 交流:谁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4. 比较:学生说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板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你觉得在这些分数形成的过程中,哪个词非常重要?(平均分)

(设计意图:用小动物分吃食物的情境把复习旧知与新知学习串连起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图意各想一个分数,并根据学生的想法比较归纳出在上学期学过的对分数的认识,回忆出分数产生于平分物体。)

(二) 感知整体

师:对,平均分才会分得公平,下面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1) 课件出示图片及录音:小动物们吃完东西后都走了,只有小猴还没吃呢。这时猴妈妈运来了一车桃,小猴兄弟四个可高兴了。它们想:哇,这里的桃可真多啊,妈妈一定会平均分给我们吃的,我们每只猴可以分得这车桃的几分之几呢?

设问:你们认为是几分之几?为什么?知道车里有多少桃吗?你为什么认为是呢?能不能按黑板上的说法讲一讲道理?(把这一整车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车桃的)这里的“4”和“1”各表示什么?

(2) 课件出示图片及录音:可是妈妈只从车上搬出了一箱桃,小猴兄弟们有点失望,现在每只猴可以分得这箱桃的几分之几呢?

设问:知道箱子里有多少桃吗?现在你怎么想呢?(把这一整箱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箱桃的)

(3) 课件出示图片及录音:可是妈妈又说了,一顿不能吃太多,今天只能给你们一盘桃。小猴们真是太失望了,现在每只猴可以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设问:你是怎么想的?(把这一整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

(4) 比较:观察、比较一下刚才平均分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管多少桃,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

(设计意图:延续复习时的情境,巧妙地通过把一车桃、一箱桃、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的思考,让学生避开桃子具体个数的干扰,感受到“虽然整体在变化,但平均分的份数没变”,比较归纳出“无论多少个桃,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这样一个结论,为后面把许多具体的桃平均分扫清了认识上的困难。)

(三) 深刻理解

(1) 谈话:不管多少桃,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出示12个),这么多桃,平均分成4份,你说每1份是这些桃的?

(2) 质疑:刚才不知道多少个桃,现在已经知道有多少桃了,怎么还是呢?

引导:谁来完整地说说是怎么来的?(把这些桃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这里的“4”和“1”各是怎么来的?

(3) 课件展示12个桃并平均分成3份的过程。

引导:你知道现在是怎么分的吗?每1份是这些桃的?完整地说说你的想法。(把这些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1份是整体的)这里的“3”和“1”各是怎么来的?

(4) 课件展示12个桃被平均分成2份、6份、12份的过程。

设问:每1份是这些桃的?你是怎么想的?(把这些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1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5) 观察反思。(课件展示12个桃被平均分成4份、3份、2份、6份、12份的比较图)

①比较:看看,我们今天要分的物体个数和开始时分的物体个数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前是分一个物体,今天是分很多物体。师板书:很多物体)

②比较:刚才把很多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把这些物体都看成一个整体,都是平均分成了几份,这样的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补充板书:把一个整体(许多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③引导:看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1”,对于这个“1”,你有什么话要说?(取了1 份,可能是1个物体,也可能不是1个物体)这里都是分12个物体,但是分母为什么不都是12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

(设计意图:有了前一环节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适时告知桃子的具体个数“12个”,这时学生不再受到个数的干扰,思维上的阻碍也会小很多。教师恰当引导学生规范表述后,变换平均分的份数,让学生发现“整体不变,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变了,那么每1份表示的分数也变了”,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把许多物体都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再引导学生对分子和分母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讨论,从而完成对分数意义的建构。)

(四) 练习提高

1. 说一说:想想做做第1题。

(1) 学生独立练习,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 全班交流。

(3) 追问:图1的下面两幅图同样都是把6个苹果进行平均分,为什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数不一样呢?(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一)

2. 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题。

(1) 读题,自己先试试。

(2) 谁来展示一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有不同的涂法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说一说”是让学生能根据对分数的认识,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分一分”则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个分数代表的意义:根据分母的份数去平均分,根据分子的份数去涂色,这两题的练习从两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3. 摆一摆。

(1)课件出示(如图2):你能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摆一摆吗?

(2) 谁愿意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一下?(在黑板上展示)

(3) 判断摆得是否符合要求,关键看什么?(是否一共画了4个三角形)

(4) 大家摆了这么多种方法,这个整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课件依次出示图3和图4)可以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集合圈及平均分的虚线:可以把4个小三角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露出的是1份)你有什么话要说?(只要是4个小三角形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摆出的图案都是把4个小三角形连成一个图形,通过教师展示的没有连成一个图形的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分数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整体”的理解: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4. 拿一拿。

课件出示图5及录音:老师带来了18块糖,要奖励给上课最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屏幕上有一些分数都被挡住了分母,被老师选中的同学用鼠标点击“祝你好运”四个字,就会露出一个分数,然后根据这个分数就可以得到糖了。

设问:老师要先问一问,如果让你来选,你最希望选中几分之一?为什么?(预设:二分之一,因为可以拿走一半)祝你好运了!(依次出示:、、、)

设问:你可以拿走几块?你是怎么想的?还剩下几块?

质疑:刚才的三个同学选中的分数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拿走了2块糖呢?(糖的总数除以分母,每1份的块数都是2)为什么要用总数除以分母呢?(平均分成几份就应该除以几)看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非常密切!

质疑:(出示)祝贺你,你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选中了大家最希望得到的二分之一,你们羡慕他吗?为什么?(总数不变的时候,选二分之一是最多的,总数变少了,二分之一就不一定是最多的了)

(设计意图:通过分糖的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能把分的过程用分数的意义描述出来,并通过对“整体变化、分数也变化,但得到的块数不变”“整体变化、分数不变,但得到的块数变少了”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五) 总结提升

总结: 1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是以前学过的;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是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同样,半个物体也能看成一个整体,这是我们以后还要研究的内容。总之一句话,只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