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河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范文第1篇

黄河口在黄河三角洲的北部。许多年以前,黄河入海口的位置是在东营市的河口区,而随着日月的变迁,今日的黄河入海口已经渐渐西移到了东营市的垦利县。

没有人怀疑,黄河三角洲虽然生长着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但是厚重而久远的齐鲁文化令人想象不到地在此快速延衍发展,并且诞生出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甚至河口文化。

如果沿着河口文化及黄河三角洲文化的长河追溯,便可以发现其中丰富的文化脉络。先是举国乃至于世闻名的齐文化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广漠的大地上茂然生长。齐文化作为山东齐鲁文化的重要一翼,内容丰富至极。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于营邱(今临淄),就开创了“泱泱大风”的齐文化。到了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又改营邱为临淄。从此,临淄便以地名而出现。此后齐国一直建都于临淄,历时600多年。临淄成为“海内名都”,为中国通衢之一。

经济的繁荣同时造就了独具风采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临淄一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四周快速辐射,特别是向着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延伸。

在广漠的黄河三角洲,伴随着齐文化的延伸与发展,于公元前535年左右诞生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孙子兵法》成于公元前515至512年,影响深远。而被后人尊为“兵圣”的孙武,则与鲁国的孔子“文圣”遥相映辉。数千年之后,“孙子兵法”在被世人广泛用于军事的同时,还被用于商业等诸多领域。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应该说,出生于无棣或广饶的孙武,当然是黄河三角洲文化领域的最亮之星。在无棣,有孙武镇与孙武故里,在广饶有孙武纪念馆。两地详实而丰厚的历史文献都在向世人释说着孙子的圣明与辉煌。

其实,黄河三角洲文化是多样性的。在位于广饶县城的东营博物馆里,人们还惊讶地发现中国最早的医学头颅手术阐述与展示。这对今人依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冲击力的震惊。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人们难以想象会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而作为最具代表山东剧种的吕剧,其发源地也位于神奇的黄河三角洲,且至今在拥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于三角洲领域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中不断地普及与传承不息。

当然,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广漠的土地上,还诞生并漫延着河口文化、湿地文化、移民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等等。也正是这些丰厚的文化,向世人诉说着黄河三角洲的辉煌往昔,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着今日的秀姿。

仅就河口文化而言,年轻而广漠的湿地就为其丰富着极深的内涵。这种内涵的厚度和力量使黄河三角洲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面前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

简单地说,黄河口湿地基本可分为两大片,主要是现行清水沟流路和原钓口河流路冲淤形成的新生湿地,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也就是这片处于黄河口的神奇土地,仿佛在不停地传说生生不息的金色息壤。这金色息壤以平均每年2公里多的速度向海中延伸,且每年平均新造陆地3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便成就了神奇的填海造陆功能,并且逐渐生成了今天黄河三角洲的大部分陆地。

可以说,这片湿地是神奇的,瑰丽的。

无论是从空中看黄河三角洲还是看黄河入海口,其壮丽景致总是让人惊叹不已。大片大片的新生地仿佛巨幅水墨画,浑浊而凝重的河水在湛蓝的海面上呈扇形伸展而开,碧波与黄流,送给人们的是泾渭分明,似幻似梦,美丽得几乎让人难以言信。这种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只有苍天与历史才能够绘就。

而进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还可以领略甚至仔细品味“地球之肾”的精美。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各种植物390多种,而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野大豆更是分布广泛。区内的3.3万公顷天然芦苇、1.8万公顷天然杂草地、2000多公顷天然柳林、8100多公顷天然柽柳灌木以及5600多公顷人工刺槐林等等,除了调节气候,为人类生存创造最佳的环境,同时还给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繁衍、迁徙越冬提供了适宜的居所。

现在,黄河三角洲已经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地球鸟类的“国际机场”、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基因库”。无论从哪种角度讲,美丽而神奇的黄河三角洲都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目前,这里生存的各种鸟类已经达到280多种。在黄河三角洲,在黄河入海口,人与鸟的和谐被刻画得美丽无比,翩翩起舞的丹顶鹤、悠然自得的天鹅,和着苇波的荡漾,和着心灵的沟通,送给人们无尽的梦一般美妙的遐想。

也正是因为黄河三角洲的独特地貌与地质,同时还创造出了一方的富饶物产。就在黄河口湿地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肥沃的淤地上野草丛生,野草丛中野兔穿梭,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茂密生存,茵陈、益母草、菟丝子、芦苇、朴硝、车前子、苍耳、海龙、甘草、生地、黄芪、枸杞等等遍布于此,其数量已达292种之多。

其实,在共和国这片最年轻的土地上,无论是丰厚的齐文化的延伸,还是黄河三角洲文化以及河口文化的魅力,毫无疑问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之多的吸引与遐想,而这种吸引与遐想也正是黄河三角洲的俊美与神奇之处。

A Cultural Tour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By car from Jinan on the expressway it takes roughly two hours to get to the fascinating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estuary is located in the furthest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Many years ago, the estuary of the Yellow River was located in Hekou District, Dongying City. With the vicissitudes of time, the present-day estuary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shifted to Kenli County, Dongying City.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s home to the youngest land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time-honored Qilu culture, with an amazing speed, is rapidly spreading and developing on this piece of ground and accordingly has given birth to the unique Yellow River Delta culture and even the Hekou culture.

Looking back on the Hekou culture and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ulture, one can find the rich cultural veins. It was in the vast field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hat the famous Qi culture flourished luxuriantly.

Moreover, the wetland culture, immigratio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lso display the past splendors and present-day brillianc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s far as the Hekou culture is concerned, the young and vast wetland enriches its contents, which allow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display its unique glamour in fro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Taking a bird’s-eye view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the Yellow River Delta, one will be amazed by the spectacular beauty. The vast tracts of newly formed land look like countless pieces of ink and water paintings. The turbid river water spreads out into the blue sea like a fan.

Entering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one can experience the elegance of the land called the “kidney of the earth.”

黄河文化范文第2篇

独具特色的文化

黄河三门峡文化作为整个黄河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特色独具,是中华文化、周边文化、黄河文明和水文化的有机结合。

――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

千里漕运,险在三门。

关于三门峡,最早的传说可追溯到“大禹神斧劈三门”,三门峡也由此得名。三门漕运,史称开元新河,唐代开元年间开凿运河,在中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古以来,黄河就是文人骚客关注和讴歌的对象。三门峡由于其在黄河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也留传下许多动人的诗词,形成了黄河三门峡诗词文化。

古有李世民的“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今有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篇《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门不在,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枢纽建设与管理文化。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从规划、勘测、设计、原建、增建到改建,所经历的曲折在水利建设史上是少有的,积累的经验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那个火红年代和艰苦岁月里人们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是值得今人挖掘的精神富矿。可以说,其建设与管理文化,在黄河三门峡文化体系中有着典型的先导意义。

――以水利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文化。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人形象地称为“水利工程师的摇篮”,它锻炼和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队伍,包括各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近2万人,还为全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现场培训技工和学徒工7000多人。

――以民风民俗为核心的周边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三门峡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所在地域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有函谷关、虢国车马坑遗址、亚武山等名胜古迹,有以地坑院、黄土窑洞为代表的特有的民居文化。

黄河三门峡周边文化,融合了当地的语言、民居、服饰、饮食、宗教、礼仪节庆、民间手工艺、民间游艺等多种元素,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有益补充。

风景今胜昔

三门峡峡谷景色优美,自古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佳话。

大禹治水,斧劈三门;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黄河古栈道”以及张公岛、梳妆台等众多名胜古迹均蕴藏着不少美丽的传说;峡谷石岛上多达70余处的题刻诗文。这些都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工管分局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资源为核心,实施了张公岛、梳妆台更新工程,开发建设廊道水晶宫、中流砥柱观景台、一步跨两省界石等景点,增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对外传播途径。

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三门峡展览馆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2008年,工管分局本着高起点、高层次、出精品的原则,对展览馆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对软件部分进行了系统完善,新增加虢国文化、崤函文化、黄河纤夫、地质勘探等雕塑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全景、闸门启闭流程等模型。

2008年10月,展览馆重新布展工程正式竣工后,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底蕴和内涵;更为直接地反映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原建背景、工程建设、改建历程、科技创新、综合效益发挥等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并成为研究和弘扬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主要场所。

今天,漫步黄河三门峡坝区,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这里已经成为三门峡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束之高阁到走进百姓生活

没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是没有生命力的。

工管分局把让束之高阁的黄河三门峡文化走进百姓生活,作为发挥坝区枢纽工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等各种文化资源优势的必需举措。

――修建“三门八景”景观。“三门八景”是黄河三门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全新品牌可进行恢复和开发。

――实施黄河漂流项目。从三门峡大坝向下,峡谷时宽时窄,且河面落差大,在激流中飞驰而下,惊心动魄。黄河漂流项目,既能让游客更为真切地感受黄河,又能增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亲和力。

――充实完善休、学、游项目。发展、充实完善三门峡水利枢纽坝区休闲、教学、生态等旅游项目,才能使黄河三门峡文化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作用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围绕文化研究成果开发旅游纪念品。仿制大禹青铜塑像、黄河奇石、豫西剪纸、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微观模型等黄河三门峡旅游纪念品,寓意着浓厚的风情文化,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传播者。

黄河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黄河三角洲地区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对与区域经济密切相连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涵盖内容广泛的校园文化应该富有特色,能与企业实现有效对接。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的亲近感,明确未来职业应具有的综合素质要求,为走进企业做好心理的和素质上的准备,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为了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对接情况,课题组2009年下半年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在滨州职业学院、滨州职业技术学院、潍坊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发放问卷近千份,收回有效答卷8 26份;在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毛纺厂、潍坊信得等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9份。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校企文化现状、师生员工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以及校企文化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讨论

在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企业从方方面面努力完善和加强自己的文化建设,不仅注重外在环境的文化建设和完善明确的制度文化建设,而且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举行演讲比赛、技能比武、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比赛,多角度深层次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修养。这种文化管理即使对最基层的员工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从企业的调查数据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见表1、表2。

企业文化的现状对高职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如今高职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往往是喊得响,做得少;形式的东西多,落在实处的少。

首先,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大不足。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在问卷中无论是校园还是企业,都是以绝对多数认同这一观点。但如今高职教育中作为精神文化传播主要阵地的课堂教学仍承袭着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这不宜于学生良好职业精神,如团结协作、自我控制、诚实守信、积极主动等的培养。虽然现在提倡项目教学、行为导向教学,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普遍切实地运用。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习惯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学校为节约开支而实行的大课教学不宜于活动的开展、教学设备服务不足使活动较难进行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众多的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专业岗位没有深入地了解,自然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强调技能、就业等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普遍削减了人文类课程,而实验实训等又冲击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人文课时,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教育严重不足。调查中一些企业领导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口语表达能力差,而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人文课程中的锻炼。所以人文类课程的削减不宜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必然影响学生进入企业后对企业文化氛围的适应,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次,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松散的教学秩序与企业严格的制度管理大相径庭。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它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导,在行为习惯上应该有更严格的要求。虽然高职院校各类制度并不少,但执行并不严格,即使实训阶段也极少按照企业的严格要求来做。高职校园制度文化要考虑到与企业制度文化的衔接,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而如今学校生活中形成的自由散漫作风不利于学生融入企业的制度文化中。见图l、图2

调查中针对“你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到单位后多长时间能适应工作”,认为三个月以上的在企业问卷中占78.8%,在学校问卷中占78.9%,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很难适应”,可以看出学生对企业严格管理的畏惧心理。而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学生认为现行措施中最有效的是“顶岗实习”,也有23%选择严格学校制度,作为校内实训学生希望按照企业的规定模式进行,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的管理要求。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和企业都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因为高职学生大多人生阅历浅,心理不成熟,对未来职业期望值偏高,再加上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使其较难以适应企业的环境,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如调查中企业提出的,让学生学习期间就适时地到企业去感受严格刚性的管理和严明的纪律要求,体会员工们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以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这种“零距离”接触不仅能有效地缩短学生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也有利于他们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不只是学生,作为在学生成长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教师也迫切希望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为学生踏入企业做好铺垫。

另外,高职院校为迎接检查、评估等往往非常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像校舍扩建、文化广场建设、校风校训校歌的确定、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以及各类活动的开展等,但学生对许多物质文化的内容及意义却并不了解。例如问卷中在对“你知道本校的校风是什么吗”的回答中竟有75.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能唱出校歌来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以看出学院常常只重建立,不重建设,一些物质文化形同虚设。

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虽然学生的各项活动不断,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有些学校部门间各自为政,校园文化活动缺少统筹安排;有的部门为创政绩活动的组织不认真,许多活动流于形式;大多数活动参与面窄,缺少大型的全员参与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等。例如学校重视的常规性艺术节、科技节却只有23%的学生认可。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是参与面广泛的“开学典礼”、“体育比赛”,见图3、图4。

在各类活动中体现专业特色的活动较少,而这类活动有益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学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与企业联谊,在双赢中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

总之,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职校园文化在与企业文化对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更多地吸收和渗透企业文化,使高职校园文化更有特色,培养的人才更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全江,傅开梅,于文湖,等,黄河三角洲企业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黄河文化范文第4篇

青海的河湟地区是湟水与黄河交汇地带,居住着回族、土族、撒拉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属多民族聚集地,在这里,每个民族都以其宽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进行情感和文化上的交流和认同。他们的相互交流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联系,这既是表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又体现了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并且使得河湟文化体现出交融性,呈现出渗透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下面就以撒拉族音乐文化为例阐述河湟地区音乐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特色。

一、河湟地区撒拉族历史文化背景

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史称“撒拉尔”、“撒拉”。元代迁入青海的土库曼斯坦的马雷州人与周围蒙、回、汉、藏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融合,共同繁衍生息在河湟两岸,发展成今天的撒拉族。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衍生必然依附于其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之中,撒拉族也不例外。显而易见河湟地区撒拉族民间音乐的多元性特征无疑是撒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共生性、融合性和兼容性所决定的。

据近代民族学者考证,撒拉族先民东返故土,定居河湟两岸,虽然有多种原因,但对东方故土文明的眷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撒拉族聚居的河湟谷地,自古以来都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历史上居住过不同的部落、部族和民族。考古资料表明,古代羌人就在此地生息活动过。河湟谷地出土的大量古代遗存都表明,这些远古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多元的古代文明和文化积淀对迁入河湟两岸的撒拉族民族的文化无疑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7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撒拉族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内容。其悠久的族源历史、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吃苦耐劳、善于吸纳包容和交融的民族性格催生了其丰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形成了穆斯林文化中别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集合体。

二、河湟地区撒拉族音乐与民族环境的关系

音乐离不开语言。分析民族音乐也应该从分析民族语言入手。撒拉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撒拉族文学艺术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承。撒拉族所使用的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族、乌孜别克等族语言相近,同属于粘着语类型。撒拉语本身就体现着多元性的特点。由于与汉、藏、回等族长期相处,很早以前撒拉族就从汉、藏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而伊斯兰教的影响使撒拉语中也掺杂着一些阿拉伯、波斯语借词。撒拉语中,还有不少藏语借词。部分撒拉人曾娶藏族女子为妻,还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足见撒拉族与当地藏族密切的融合关系。解放后,随着撒拉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撒拉族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吸收了现代汉语单词和术语,大大丰富了撒拉族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也影响、促成和丰富了撒拉族民族音乐的发展。

就音乐本身来看,撒拉族无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7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撒拉族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交汇融合中,创造出了自己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了表达思想、抒感、表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撒拉族人自己创作、自己演唱、自己欣赏、自己传播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恰如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既显现出多元文化的基因,也保留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它多以口头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本民族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也吸纳、借鉴其他民族的艺术元素。因此,流传至今的撒拉族音乐艺术,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乃至不同民族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是河湟地区撒拉族人民独有也是多民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三、河湟地区撒拉族民间音乐的表现特征

(一)河湟地区撒拉族民歌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河湟地区撒拉族民间音乐的代表当属撒拉族民歌。撒拉族的民歌与该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性格和劳动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风味浓郁,乡土气息浓厚。撒拉族民歌在唱词上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汉、藏两种语言。在民歌的发展过程中,除保留了本身的一些特点外,也折射出“他”民族文化元素对撒拉族音乐直接或间接的种种影响。由于社会结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尚习俗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自成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玉尔(情歌)、花儿(少年)、宴席曲、小调、儿歌六种类型。有趣的是,撒拉族也将民歌分为室内礼俗性的“家曲”和野外民俗性的“野曲”两大类。“家曲”和“野曲”内容形式皆有不同,形式之限不甚严格,内容的限制却极其传统和严格。“野曲”只能在户外山林和农牧生产环境中演唱。且要回避长辈和亲属。这与河湟地区的土族、汉族的民风民俗和演唱欣赏习惯如出一辙。显然是互相影响、互相参照的结果。

(二)河湟地区撒拉族民歌的分类形式及其特征

1.劳动号子

撒拉族先民在定居河湟沿岸之后,受汉、回、藏、土等民族的影响和帮助,很快熟悉并运用了农耕、畜牧、建筑、木材加工等生产技术。同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也创作了诸如打夯号子、搬运号子、渡船号子、伐木号子等不同类型的劳动号子(撒拉语称“哈依勒”)。这些号子虽然根据劳动环境、生产方式、工作内容的不同而富于变化,但多用汉语演唱。节奏、曲调简洁明快、歌声高亢宏亮等特点与当地汉族号子十分相似。由此可见,相近、相通的生活习俗和相同、相邻的地域环境使音乐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理念,成为河湟两岸各民族共同的精神食粮。这也是撒拉族民族音乐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花儿

当前,特别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应该是撒拉族和河湟谷地的汉、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史上极其辉煌的文化成果——“花儿”(少年)。这种主要用汉语演唱的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清新,曲调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异彩纷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河湟特质。深刻而又清晰地折射出河湟文明多元的基

因和印记。因此,深受各族人民的热爱,代代流传而经久不衰。撒拉族虽不是“花儿”的首创者,却是培育这朵艺术之花的辛勤园丁。撒拉族人在参与创造、传承河湟音乐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在自己传统民歌“玉尔”的曲调、旋律的基础上,把撒拉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悲剧性的性格气质以及伊斯兰——阿拉伯(宗教)音乐、藏族的“拉伊”巧妙地杂揉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花儿”。撒拉族花儿曲调婉转动听,柔美而深沉。演唱时普遍带有颤音。由于撒拉族群众说汉语时较多地保留着自己的发声吐字习惯并带有一定的藏族、土族宾语前置等语法特点,撒拉族花儿的演唱也有着舌尖音多、轻巧跳荡、衬词、衬句、衬腔多样丰富,曲式结构扩充延伸等诸多特点。演唱时经常出现的波间音、颤音、华彩性的装饰音等,抒发出撒拉族人民丰富、活泼、复杂、深邃的情感,形成了与其它民族不同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人感到撒拉“花儿”既有一般河湟花儿的音乐特色,又有清新别致的撒拉风格。正是由于吸收了汉族花儿的比兴、铺陈,土族花儿的诙谐、幽默和藏族花儿的粗犷豪放,撒拉族花儿才显得深沉、高亢、委婉、含蓄。富有艺术本文由收集整理感染力和音乐的无穷张力。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的生动性,简直令人叫绝。河湟两岸几个民族的“花儿”相似之处很多。有些花儿甚至是几个民族“共用”的,唱词基本相同,很难说清谁是原创,谁是借用,抑或本身就是共同创作和加工、提炼出的再创造精品。有些学者认为,撒拉族歌手在吸收了河湟花儿以后,不断地演唱和改进,对“花儿”原有的旋律、唱词中的表现手法进行了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改造与创新,演变成内容多样的曲令,为河湟花儿的丰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宴席曲

作为河湟地区撒拉族音乐文化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撒拉族宴席曲以其独特的音乐功能、丰饶的文学功能和高超诱人的表演功能赢得了广大河湟地区人民的广泛喜爱和信任,她通俗而不落庸俗;浪漫而不失礼仪;凄苦而不失乐观,悲切而不丧心志。这个民族对人生的体验,对两世大事的参悟,全然变为宴席曲的灵魂。变为宴席曲的生命。支撑着河湟民族精神的艺术升华,风风光光地在河湟谷地传唱了几百年。

撒拉族宴席曲据考证是由宋、元时期宫廷宴饮间的“宴乐”和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的。撒拉族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由于受回族的影响,其宴席曲中明显有伊斯兰吟诵音乐和经堂歌的成份,也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地区所有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宴席曲有说有唱,它集文学、表演、音乐三位一体,叙述、说理、抒情兼容,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也是撒拉族民族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及民族特性的总体反映。更是研究该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撒拉族宴席曲歌词意蕴深刻,生活面广,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饶有比兴,广泛地采用了汉族、藏族、土族的格言俗语,并用撒拉语加以明晰的解释,通俗而生动。充分显示撒拉族的民族精髓和艺术才华。

宴席曲演唱过程中还有一种穿插于其中的曲艺曲种——“打搅儿”。这种篇幅短小、新颖别致、活泼洒脱、气氛热烈的艺术形式,与汉族打搅儿有不少相通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差别。其曲调来自宴席曲,是宴席曲的变体形式。曲目也比汉族打搅儿丰富得多。多数曲目有浓郁的民族特点,且吸收了汉族曲艺和其他文学艺术的素材。虽都用汉语演唱,但含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和语汇。格律和汉族打搅儿一样,只是有很多多字句。如《夸阿姐》:

(哎)这(呀)一个(就)阿(哈啊),

我夸(呀)—(者就)夸(呀),

头发(哈你就)活就像(啊),

马(呀)尾(了就)吧(呀)。(上下句偶数多字句)

(以上的虚词都是民族特有的语言)

打搅儿的曲文结构相对比较自由,句子长短不一,旋律流畅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谈吐风趣。内容既有传统的唱段,也是即兴创作。体量短小但容量不小;篇幅不长但形式多样。

宴席曲是撒拉族音乐中极富特色的民歌形式,歌词丰富,曲调优美。有即兴编词演唱的,也有代代相传的传统曲目,宴席曲中虚词比重很大,与青海方言的虚词比重极为接近。曲目中大量使用的虚词衬腔与汉语花儿演唱中开始的长腔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撒拉族文化组成的多元化特征,宴席曲歌词中还常常用阿拉伯语、波斯语等。撒拉族宴席曲的押韵基本上以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地方方言为主要标准,用青海方言和临夏方言押韵。由于长期受浓厚的青海方言的影响和渗透,宴席曲唱词形式多变,演唱时经常出现变换拍子的音乐现象。由于民族和地域共同的审美情趣而形成的节奏型现象在宴席曲中大量存在,这是河湟地区各族人民率直、坦诚、心直口快的豪爽气质和忠厚朴实的性格特征在民间音乐上的表现。

4.玉儿

值得关注的还有撒拉族音乐文化中独有的一种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情歌——“玉儿”。“玉儿”原为突厥语,系撒拉语的音译汉文。它是撒拉族的传统野调,是撒拉族先民们从中亚撒马尔罕带过来的地地道道的撒拉族民歌。这种情歌也有禁忌,如同表现爱情的汉族“花儿”一样,只能在田间地头、山林水边背人处唱,正如有首“花儿”中所唱到的:

撒拉八工的外五工,

各庄里有头人哩。

庄子里到了唱不得,

老汉们听见时骂哩。

“玉儿”多为中长篇抒情诗。词汇优美、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节奏自然、流畅、旋律轻快、活泼。歌唱爱情大胆泼辣,坦露心声含蓄缠绵,表情达意直接干脆,体现了撒拉族人民淳朴的风俗情调和朴素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乐特色和古文明遗风。“玉儿”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借物喻情、借物喻人、借物咏志、歌词生动,寓意深刻。歌词通常由数段自由抒情诗组成,用语淳朴,比喻生动贴切,对仗工整,讲究押韵,格律曲调较为自由,多为五声性羽调式,以羽音做调式主音。同时突出地强调四度音高的支持作用,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优美旋律。结构各以上下两个乐句构成,音域不宽,一般在一个八度内。节奏短促而明快,旋律奔放而激越,尾音悠长,易于抒情,与藏族的山歌“拉伊”极为相似。词曲的和谐搭配使“玉儿”颇具美感,极有个性。很明显,“玉儿”相对藏、汉族民歌而言,既在其内又在其外;其表象相似,内在又存在差异。

5.小调及儿歌

撒拉族小调是撒拉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之余用汉语演唱的一种民间歌曲,相对于“野曲”而言称为“家曲”,又称“俗曲”“俚曲”“时调”等,涉及到了河湟谷地撒拉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流传广泛,唱词通俗易懂,词曲结合紧密,曲调抒情愉悦,感情淳朴真挚。从内容和功能划分,可大致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叙事歌、历史传统歌等几种类型。

撒拉族儿歌即“童谣”,具有小调风格,和其他地域的民族儿歌一样,具有启迪、教化、认识、娱乐等多种功能,演唱形式活泼,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其内容丰富,可分为游戏儿歌、风俗儿歌、摇篮儿歌三种类型,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民俗性为一体。从大量儿歌中可看出撒拉族对儿童的教育是宽松的,很少受社会习惯、宗教习俗等方面的限制,让儿童在游戏中由浅入深地认识学习事物,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很好的教科书。

撒拉族民歌是撒拉族音乐中最为丰富、最有民族特点且最为精彩的部分,撒拉族民歌基本上将撒拉族的劳动、生活、感情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撒拉族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歌的表现形式、特征、功能及其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性,我们不妨用下图略作对比说明(见表1):

从上述分析完全可以看出,撒拉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河湟地区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地域性、多元性和共享性,也清晰地展示出撒拉族人民丰富的传承创作和鲜明独特的民族包容性。

(三)河湟地区的撒拉族民族乐器及其特征

流传至今的撒拉族的民族乐器为数不多,只有口弦和则高两种。口弦,古时名“簧”,撒拉族称之为“口细”“枕头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流行“簧”这种乐器。则高,实际上是一种红泥土捏制的吹奏乐器,又叫泥箫、泥笛、敲尔、琵斯尕纳合等,形似我国古乐器——埙。除此之外撒拉族在表演时还借用其他民族的竹笛、二胡、三弦等乐器,毫无疑问,这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互相依存、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结果。河湟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即若离、各具特色就是有力的说明。

(四)河湟音乐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从以上撒拉族音乐文化可看出,河湟音乐文化艺术归根结底是依存于包括河湟人、群体即社会和涵盖了中华人类社会音乐文化中的一个事象,除了研究河湟音乐本身以外,还必须把握围绕着河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周围事项,才能够真正分析出河湟音乐文化和社会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河湟民族音乐文化在河湟人们的心中分别形成了建立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和控制、开发肉体的静止与运动的身体文化(行为文化),赋予现象以某种意义的事象文化与物体的选择、加工、利用有关的物质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使这几种文化要素互相联系综合起来并不断地更新其综合联系状态的过程中构筑了极其充满活力的多元的文化整体。再者,从撒拉族音乐文化艺术的多元性特征还可分析出河湟民族音乐文化是河湟地区社会文化的复合体,从表明价值与信仰体系的宗教世界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秩序化的社会性特征中,河湟音乐文化决不是与社会互不相干的因素,而是在形成一个不断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的同时,展现出了一个综合的世界。尤其在表象世界里包含着所谓的艺术活动,其中民族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项目而发挥作用。

黄河文化范文第5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