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斜塔上的实验

斜塔上的实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斜塔上的实验

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元认知;生态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譬如种地懂墒情、做买卖懂行情、办企业懂效益;教师上课,最紧要的莫过于研究学情,知晓、了解还不够,非洞察不可。这里所谓学情,是指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元认知”。“最近发展区”,它涉及教学内容的起点、切入处和突破口。元认知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行为,用之于阅读教学,指学生学习原始认知状态。研究并掌握阅读过程的元认知特征,选择适当的策略加以点拨、指导与调控,那课堂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一、预习感知使他们“成为每人自己”

生态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把所有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理念,而突出孩子在课堂环境中的个体表现,强调每一个孩子的角色归属感,他们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教师决非无所作为,作为生态资源的组织者、加工者和转化者,既要承认又要借助孩子的不同状态和个性差异,促成生态位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同时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

事先布置阅读《斜塔上实验》,从学习目标、积累、质疑和心得等着几方面做好预习卡片,课堂伊始五六分钟,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感知”情况。第一,明晰目标,教者加强元认知指导,确立学习目标,多用可观测的外显行为描述。如目标:“①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②掌握巧妙构思和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写法;③体会本篇标题的妙处。”这三处应改正为:“①从文中归纳出表现伽利略科学思想与创新品格的语句;②能举例说明课文构思及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写法的作用;③能说出本篇拟定题目的角度。”第二,语文积累,孩子们的元认知各有所长,重在交流中展示感知“原生态”,取长补短,看齐精彩。①词语积累,能否理解常用词语的语境义,“我”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词语吗?有的学生有创意:请连用“漫不经心、心不在焉、默默无闻、一劳永逸、兴高采烈”等5个成语造句,扩展成一个意义关联的语段;②信息积累,能否从网上搜索有关伽利略的信息,在交流中与同伴共享,如“伽利略简介”、“伽利略名言选”。第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后,能否获得预习的独特心得,“我”准备哪些别人可能提不出的疑问,留待课堂上深入探究。

二、合作探究为他们提供生命舞台

合作探究。孩子们预习感知发现的疑难,让小组合作探究,顿时师生多维互动,对话问辩,思维碰撞,课堂生命流光溢彩。若围绕课文合作探究是明线,那么元认知调控就是不可忽视的暗线,它为生态课堂发挥生成、助推与达标作用。

(一)看了标题“斜塔上的实验”,再读全文,觉得作者拟题上有什么妙处?这问题可化解为若干元认知:①什么斜塔,在哪个地方?(比萨,意大利);②谁做实验,做了一个什么实验?(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实验);③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果怎么样?(挑战亚里士多德权威,实验证明了伽利略重大发现);④这一标题与“追求真理的道路”、“学习‘大自然这本书’”比较,哪个标题好,为什么?(三个标题的拟定角度不同,“追求……”提醒概括伽利略一生怎样追求,“学习……”直接点明发现真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斜塔上的实验”突出了伽利略一生最重大最辉煌的发现,各得其妙,言之成理即可)。

(二)人物传记选材典型,课文截取伽利略人生经历的哪些典型画面?你能从这些生活画面中归纳出伽利略怎样的科学思想?合作探究的元认知反思:①课文不是散文,不是说明文,原来是人物传记,“我”能区分这些文体吗?②选了伽利略三段人生经历,“我”能划分课文的结构吗?③伽利略思想品格特征要从文中寻找,“我”能归纳吗?同学们七嘴八舌,“我”及时做好笔记。④伽利略读书时“不务正业”,正是求异创新的前提,“我”规矩读书积累基础行吗?

(三)这篇传记构思巧妙在哪里?记叙与描写又是怎样结合的?(争论掀起“认知风暴”,好在集思广益:不按一般时间顺序,先描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引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再倒叙伽利略孩童与学生时代,让“我”了解他的一生;最后重点描写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这种构思布局,突出伽利略两个重大发现,又兼顾叙写人物生平,使结构波澜起伏,“我”读得兴趣盎然。

三、涵咏品读让他们释放创造潜力

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第2篇

奇佳

“对牛弹琴”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成语,但牛真的理解不了高雅艺术吗?对此,英国喜剧演员琼斯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报道,最近,英国广播四台的喜剧演员琼斯再出新招,对着一群奶牛表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单口喜剧。报道称,这次表演由广播四台的一档喜剧节目与一位奶牛专家共同策划,意在测试奶牛对高雅艺术的反应能力。

为了讨奶牛的欢心,琼斯甚至专门创作了以奶牛为主角的喜剧作品,里面不乏像“你们牛类宣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可你们为什么还要披着牛皮呢”“明天去牛仔市场上买个牛仔吧……”这样的包袱笑料。

可尽管如此,表演在一开始时,还是遇到了冷场。“挑剔”的奶牛不肯轻易买琼斯的账,它们纷纷摆出了不屑一顾的样子。

他鼓足精神,手脚并用,连说带比划,总算吸引到了奶牛的注意。它们微张着嘴,平放了耳朵,两眼大睁,盯着自娱自乐显然很投入的琼斯,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琼斯大感满意,他在表演结束后连声称赞奶牛很聪明。奶牛专家也支持了琼斯的说法。

德国教堂塔 世界最斜

青木

关于“世界上最斜塔”的争论一直没停止过。2007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位于德国北海边苏鸟尔胡森村的教堂斜塔击败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获得此美称。

苏乌尔胡森村地处德国与荷兰交界处,红色的教堂斜塔是村子里最高也最显眼的建筑,出于保护的需要,教堂斜塔只在每年4月到10月开放,而且每周只开放4天。韦塞尔牧师表示,教堂斜塔的倾斜度为5.19度,而比萨仅3.99度。据了解,教堂斜塔高27.4米(比萨斜塔高58.36米),建于13世纪中期。塔尖则是在1450年加建的。开始时教堂还安然无恙。但到了19世纪,这块地里的水被排干,木质地基也随之腐烂,导致整个建筑逐渐倾斜。“教堂和斜塔是以橡树树干为地基,几个世纪以来,教堂的木质地基一直浸泡在地下水中,橡木结构与潮湿的地基使这座尖塔渐渐偏向一边。”韦塞尔牧师说。之后虽然不断加固地基,但教堂塔仍不断倾斜。教堂塔1975年停止向公众开放,十年之后才重新开放。人们不断想办法阻止其继续倾斜,直到1996年教堂塔终于得以固定,不再倾斜。目前这座教堂仍在使用,并成为旅游景点。

对于苏乌尔胡森教堂尖塔成为“世界上最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管理方一直不高兴。德国《明镜》周刊称,意大利人对“德国新秀”一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地球重力可能还不为人所知。再说,比萨斜塔曾倾斜5.5度,只是被“扶正”了。对此,德国人一笑了之,“德国的教堂尖塔和比萨斜塔一样魅力无限,历史意义久远。”实际上,比萨斜塔连世界第二斜塔也称不上,第二应属于德国小镇巴特弗兰肯豪森的一座教堂,它高53米,倾斜4.8度。

芬兰人很幸福

张达明

在地球的西北部,有个小巧玲珑的国家,那就是仅有52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芬兰。

从2004年到现在,芬兰人的幸福感一直排名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也紧跟美德之后名列世界第三。而就在上世纪80年代,芬兰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抑郁和最贫穷的国度之一。

为改变当时的现状,真正使大家都幸福起来,当时的芬兰政府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民众普遍认为,要使人人都真正幸福,政府就必须进行革新和开展全民教育,而且要在这两方面予以大力投资。理由是,芬兰作为一个人口稀少的贫穷国家,如果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社会,使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就需要所有人的力量,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

政府立即顺应民意,不但按照民众的要求做了,而且做得更加完美,并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功。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芬兰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把教书看做是非常受人尊敬和社会地位最崇高的职业,但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完成硕士学位和6年的专业学习,包括教育课程及深入的专业课程学习;

芬兰没有私立学校,每个适龄青年都充分享受着世界上最慷慨的公立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包括昂贵的医学院和法学院,政府都全部实行免费,但芬兰全国的大学数量却屈指可数,且不分重点和非重点,国家建立了成功的教育体系和绝对的教育平等机制;

芬兰人在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后,都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人人充满着激情和富有创造性,从而使国家经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也让经济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了一批批新的创新者不断涌现,促进了全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芬兰没有人会依靠出身去谋一份好工作,人人都有平等的生活、自由和就业机会,以及得到合理报酬和福利分配的机会。

芬兰人成功创造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安全的福利国家,穷人不低贱,富人不跋扈,报纸上根本见不到有关富豪名媛的新闻。

芬兰人从不夸耀自己的财富,也不奢侈消费,政府对于每个人的收入情况都了如指掌,大家都会自觉按时地交纳各种税费,从没有人会去想为偷税漏税寻找任何借口。

芬兰人看病几乎不需要钱,因为政府已经把国民生产总值的7%用于了医疗保健。

如果有失去工作的,在最初的18个月里,仍可领到高额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来薪水的70%,即使退休后,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养老金,约等于最后一份薪水的60%。

芬兰人不认为社会花费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拖累,而是一种强大的正面力量,能让所有人的资产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无疑使全国经济具备了足够的后劲力量。

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选取现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数量、注释、课后习题设计这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编写者在编选外国文学作品时的依据,以及分析编者通过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呈现希望学生获得何种知识与技能。苏教版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笔者试图为苏教版提供可能性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材;编者意图

当前,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语文教材就是诸多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新教材的全面推广,语文教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对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编者编写教材时,在抓大方向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个人的思想和意识。那么究竟编者在编写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一、选材数量

为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看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苏教版与人教版两个版本的选文总数、外国选文总数作了一个对比。之所以会以人教版作为参照教材,是因为人教版作为资格最老的教材版本,在教材的编写上较为成熟,其他教材在编写时都从人教版中获得过启示。可以这样说,人教版教材为其他版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苏教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编写上更显灵活和新颖。两种对比度较高的教材进行比较,会更突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从纵向上看,整个教材编写呈现了一致的趋势,即外国选文占选文总数的比重明显增加。1983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 24篇 ,占总篇目(198 篇)的 12 6 %,2000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52篇占总篇目(324篇)的 14 5 %。而如今单独看人教版或者苏教版中的一个,都发现了外国文学的比重在增加。这说明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是顺应了课改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严格执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

但是,通过横向与纵向这两个维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苏教版在外国文学数量上的选编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根据1983年的外国文选数24篇到2000年的52篇,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的外国选文总数是1983年的一倍还多,这个幅度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2001年的苏教版只有30篇,幅度的份额较小,所以编者在外国选文数量上偏少。

二、课文注释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注释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块。第一块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块是文中词语的注解,第三块是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在作者生平简介中,作品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获得的重大奖项、代表作是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词语的注解主要是指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或重点词汇给出注音、释义;对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指将课文中出现的某个伟大人物,或理解文章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地、事单独列出来以示强调,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编者在注释中将课文中出现的“伽利略”、“希波克拉底”、“盖伦”、“欧几里得”、“阿基米得”、“亚里士多德”单独拿出来,用一句话介绍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身份或地位,编者还对文中出现的“比萨斜塔”做了简单介绍,将其高度、修建年代、倾斜原因列了出来。

其次,编者提供的注释中比重最大的要数对词语的注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词语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在句子中,需要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反观苏教版外国文选,编者给出的解释是唯一的,这样单一的注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不能帮助学生学会迁移。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编者在为外国文选提供注释时出于了系统性的考虑。苏教版初中三年六本教材中有两篇外国文选的作者是同一人,即苏联作家高尔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他著名的《海燕》。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的注释里,介绍了高尔基的姓名、国别、身份、代表作等,在《海燕》的注释中并没有重复介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信息,而是编者直接针对文中的“海燕”,介绍了海燕这种鸟的特征以及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这样编写避免了重复劳动,给学生补充了新的知识,使整套教材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

三、课后习题设计

从课后习题中,我们可以推断编者希望学生习得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标准,布卢姆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进一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

理解是指领会所学语言知识,并能初步复述和解释。这在苏教版中十分常见。譬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后练习四的要求是这样的:“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四段,并抓住一些重要词语,口头复述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松鼠》的课后习题一的要求:“松鼠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些方面?还可讲讲喜欢的原因。”这类理解题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普遍出现,难度适中,可见编者有意顾及到绝对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即能把理解和记忆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七颗钻石》课后习题三:“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这就是一道属于应用的练习。

综合指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综合组织,并有深刻、全面理解,即重新综合成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窗》课后习题四“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让学生重新对小说《窗》的思想进行综合。

分析指将整体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概念的有关层次或弄清所表达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评价是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价值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包括评价书面材料的逻辑意义,评价证明结论的材料是否适当、充分,以及作品价值的评价等。

总的说来,苏教版的习题主要是理解、应用、综合的水平,尤其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而在分析与评价上涉及较少,这也是今后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六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9-41,32-34.

[3] 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探索教育,2010:137-139.

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第4篇

挪威物理学家安德烈・斯索尔博格・瓦尔也偏爱冒险游戏,不过对他来说,这些绑着安全带的游戏实在不够刺激。

瓦尔的游戏更像在和死神打赌。在一间旧工厂里,他用尼龙绳把金属球吊在天花板上。顺着绳子,瓦尔将铁球向后拉了3米远,放在一个和自己一般高的机关上。然后站在距离绳子3米远的另一端,后背紧紧贴着墙。

如果你熟悉牛顿定理,就不会对瓦尔的实验有疑虑:释放于3米之外的铁球,会因地心引力而向前摆动,直到到达与起点一致的高度,再次回摆;由于空气的摩擦和其他损耗,这个高度会比起点低那么一点。

瓦尔完全没给自己退路,他把后背完全贴在墙上,直到这个脑袋大小的铁球轻轻贴上他的鼻尖。

瓦尔多的是将危险变成游戏的本事。最近的一次实验,他站在泳池里,用机关扣动4米外的扳机,朝自己开了一枪。水分子的密度比空气要高上八百多倍,这就让子弹旋转前进的运动变得格外困难,在两米外开始下沉,最终落在他脚下。

这些危险的瞬间,全都在瓦尔参与的一档电视节目里播出。在大难不死的结局中,他总是露出释然的表情,或者像泳池开枪之后的那一幕,向后倒下,表演一段欢快的仰泳。所有尺度全部由这位前物理学家计算过,结果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传说伽利略曾站在比萨斜塔上,将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同时扔下去,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这件事的真伪已经难考,但一些物理定理能轻松演化成小故事,倒是不假。几年前,还在大学苦心经营学术的瓦尔尚未意识到这一点,生活的重心仍然是学术的假设与求证,直到妻子将怀孕的消息告诉他。

已经对这个世界习以为常的瓦尔,开始试着用另外一种眼光打量周遭,想着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世界。论文里晦涩难懂的词语得留给专家,普通人甚至根本无缘见到那些复杂的推论和演算。于是瓦尔想起那些智者留下来的小故事,那是他理解物理的起点,也是他打算展示给孩子的新世界。

在节目中,他绑着一根绳子,没有其他护具,从13米的高空自由落体,最终在离地一米多高的时候,绳尾上摆动的石头将绳结打死,他暂停在半空中;他也曾浑身喷满水,从火圈中间安然无恙地滑过去。“这个节目最初是为孩子们设计的,希望他们能在惊奇之余,看到统治这个世界的基本原理。”

斜塔上的实验范文第5篇

“流星,我祈求你,让我拥有正常的听觉吧!”贝多芬望着流星,在心里虔诚地祈祷着。他从小就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可是后来由于失聪,他的梦想几乎要破灭了。这时,一颗流星划过,重新点燃了他内心的希望。这颗流星虽然并没有给贝多芬带来正常的听觉,但是赐予了他坚定的信念。最终,他凭着用牙咬住木棍听乐曲的坚强意志,不断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流星,请让我变聪明一点吧!”牛顿望着划过天空的流星说道。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还经常“胡思乱想”,就因为这一点,老师不知道骂过他多少次,还说他简直太笨了……流星的划过最终并没有让他变聪明。幸运的是,流星从苹果树上摘了一个苹果扔给他,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把苹果洗干净后吃掉,而是想到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下落,却不往天上飞。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后来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星,拜托你,请让人们相信我的推测吧。”看见流星划过天空,伽利略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他发现了一根羽毛和一枚炮弹能以相同的速度下降,却因为这个猜想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和谩骂。流星并没有让其他的人都相信他,而是告诉他要坚持不懈,用事实去向人们证明他是正确的。最后,他在比萨斜塔上圆满地完成了实验,证实了“两个质量不等的铁球同时落地”这一推测。靠着这种实证精神,伽利略后来发现了许多定律,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相关期刊更多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广东公路交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