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波通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波通信范文第1篇

1.1微波中继通信概述

微波中继通信作为一种现代化通信手段,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大容量信息传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现阶段,微波中继通信线路主要在电视节目传输中应用,也是一种备用干线通信线路。随着现代化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性、动态性、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模拟微波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尽管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微波通信能够适应点对点的通信,但是却不能满足动态联网的通信需求,也无法对新业务开发与现代网络管理予以支持,导致通信效率较低。而同步数字体系(SDH)微波通信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微波传输体制出现在人们眼前。虽然光纤传输网络在容量方面有着微波通信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无论是通信干线,还是支线,SDH微波通信网络依然是光线传输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与补充部分。

1.2SDH微波通信概述

SDH微波通信传输线路是由一条主干线与若干分支组成[4]。为了更好地和现有光纤传输网络予以融合,还需要对新型微波设备予以改进。不管是设备功能、体积,还是组网方式、技术性能,均要跟随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多层面的融合。其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技术融合:利用一个硬件平台融合PDH微波通信与SDH微波通信,在软件控制下实现空中接口,保证在硬件设备没有更新的情况下,实现空中接口容量的更改,只要通过软件操作就可以设置成功,极大地节约了硬件设备升级成本[5]。二是设备融合:将原有的室内单元(IDU)、数字配线架(DDF)、分插复用器(ADM)等功能予以融合,全部融入到IDU中。如图2所示,在此IDU中,不仅具有连接天馈线的中频接口,还有连接光纤传输设备的STM-N光纤接口,同时还可以直接开展FE、E1等业务,各个接口之间可以通过IDU的统一集成进行业务调度。如果重新组合IDU业务板件,还可以形成树型、星型、链型、环型等复杂网络结构。在微波系统退出网络之后,IDU依然能够继续充当光纤传输的MADM设备,展开相应的通信。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高度集成的IDU可以用新型交叉连接代替原来的转接电缆,为系统的调试与维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2新型微波通信的关键技术

2.1编码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信道质量对编码速率予以调整,以此来获取较高的吞吐量。当无线通信速率比较低的时候,信道估计相对准确,AMC的应用效果较好。随着终端移动速度的不断加快,信道质量已经无法满足信道的变化,在信道测量错误的情况下,导致AMC调制编码方式和实际情况不相同,影响了系统容量、吞吐量等性能指标,值得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

2.2多天线技术

在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分集接收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对抗多径衰落以及增强数字微波传输质量的主要途径。在SDH微波通信系统中,因为多状态调制方式的运用,使得其对频率选择性衰落更加敏感,所以,为分集接收的普遍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分集技术就是为了削弱多径衰落与降雨衰落的干扰,对不同的特性收信信号予以合成或者切换,从而得到良好信号的技术。在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分集技术主要包括四种:路由分集、角度分集、空间分集、频率分集[7]。在移动通信中,MIMO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借助天线传输无线信号的一种技术,属于一种智能天线。MIMO技术主要就是将用户数据分解成若干并行数据流,在指定的宽带内由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经过无线信道之后,由多个接收天线予以接收,结合各并行数据流的空间特征,对原有数据流予以解调。MIMO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空时信号的处理,也就是借助空间天线对时间域、空间域信号进行处理。MIMO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在无线频带有限的条件下,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达到预期的业务效果。

3新型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微波通信范文第2篇

利用现有通信塔的资源,丹江口遥测楼微波通信塔高125m,天线挂高海拔255m,王甫洲办公楼顶通信塔高25m,天线挂高海拔132m,丹江口遥测楼至王甫洲办公楼微波电路无障碍,建设一条丹江口遥测楼至王甫洲办公楼的点对点宽带扩频微波电路,王甫洲通过此微波电路接入汉江集团办公通信网,此点对点宽带扩频微波电路的带宽可达80~150Mbps,可带1XE1电路。此微波电路的一个1XE1电路,用于程控交换机的中继电路。目前,宽带扩频微波发展已经将熟,且性价比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一定的保障,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能较好的保证电路的畅通。扩频微波电路在解决长距离地理,有水面反射引起的衰落,条件比较复杂的通信中不失为最佳选择。

工程设计

微波通信电路频率选择根据国家无委、省无委的相关规定,结合本电路跨越城区与水面和山区的特点,以及对丹江口、老河口频率干扰的调研情况,本工程决定选用5.8GHz频段的数字扩频微波电路。电路质量指标(1)设计参考电路。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ITU-R和ITU-T有关建议的要求。假设参考数字通道分为高级(2500km)、中级(1250km)和用户级3种。根据实际需要,采用ITU-R556所定义的1250k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作为系统设计模拟参考电路。本电路属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其系统性能和误码性能指标遵循ITU-R标准,满足CCIR-G.821的质量指标要求,根据电路长度分配。根据以上标准考虑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和其他恶化因素。(2)误码性能指标。满足CCIR对HRDP提出的四项性能指标要求,根据ITU-RREC.594.634建议执行。在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及其他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下,在点对点微波通信系统的1250km假想参考数字通道64kbps的输出端的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①任何月分0.4%以上的1min平均误码率应不大于1×10-6;②任何月分0.054%以上的1s平均误码率应不大于1×10-3;③任何月分误码秒的累计时间应不大于全月的0.32%;④残余误码率应不大于5×10-9。(3)不可用性指标。中级假设参考微波数字通道(双向)的不可用指标:可用度=1-不可用度=可用时间/可用时间+不可用时间,在任何1a内应不大于0.2%~0.5%,其中由传播引起的占1/3。根据实际电路不可用性指标的细分原则,按电路长度作线性分配。(4)余隙标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线路的每一个接力段,在所考虑的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值变化范围内,电波直射线和下方障碍物之间应有一定的余隙值。本系统链路计算假设余隙满足要求,以太网桥接。协议:IEEE802.3;用户数据传输速率:动态变化,最高达105Mbps;时延:每个方向上平均不足3ms;服务质量(QoS):802.1p(2级);接口:10/100BaseT(RJ-45)-自动MDI/MDIX。

电源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

微波通信范文第3篇

1.1微波设备分类

微波设备按类型一般可分为3类,即全室内型、全室外型和分体式微波设备。全室内型设备所有的射频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复接单元均在室内,室外仅有天线连接,这种设备占用机房面积大且造价高;全室外型即所有单元均在室外,好处是节省机房空间,但是全部设备暴露在外,容易损坏;分体式微波设备为现在广泛使用的设备类型,主要由室外单元(ODU)、室内单元(IDU)、天线和相应的馈线系统组成,其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室外单元(ODU)功能描述

室外单元(ODU)用于实现中频、射频信号转换,射频信号处理和放大。ODU规格和射频频率相关,与传输容量无关。由于一个ODU无法完整覆盖一个频段,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频段会被划分为A、B两个子频段,不同的子频段对应不同的ODU。ODU是进行无线通信传输的物理层(硬件)部分,是无线通信的载体。发射机的中频放大器、本振、功率放大器、混频器等部件是将来自调制器的信号放大、整形、频谱搬移、发射等,最终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本振、混频器和天线是将空中的信号进行接收、放大、频谱搬移,最终进入解调器,对信号解调,恢复原始信息,ODU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1.3室内单元(IDU)功能描述

IDU完成业务接入、业务调度、复接和调制解调等功能,整个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由IDU决定。可见,IDU是一套微波设备的主要部分,如果将中频板等效为光网络设备的线路板,则一个IDU与盒式光网络非常类似,IDU也有业务板(SDE、SD1、SLE、SL1、PH1和PO1)、交叉板(PXC)和主控板(SCC)。IDU内部具体功能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2发展现状

(1)大容量大带宽得益于高阶调制技术和链路聚合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逐渐开发的微波频率资源,数字微波传输速率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商用的分组微波传输产品,256QAM~1024QAM调制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先进的微波设备更是达到2048QAM,相比上一代TDM微波,调制方式的升级带来了30%~50%的传输速率提升。在射频带宽方面,传统微波频段(6GHz—38GHz)已经开放了56MHz/112MHz带宽的使用,使传输速率成倍增加。而在近期越来越受运营商关注的V-Band(60GHz)和E-Band(80GHz),拥有更加丰富而纯净的频谱资源,将使传输容量得到更大的提升。而链路聚合及交叉极化干扰消除(XPIC)技术的运用,带来了频率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的带宽资源下,实现了传输容量的翻倍。rnet双平面架构,在单一设备上实现了PDH、SDH、分组业务的共平台接入和传输。更新的纯分组微波产品,全面支持分组传送,提供丰富的二三层特性,支持端对端MPLS,拥有更强的QoS功能,可感知网络的丰富业务。同时分组微波的PWE3技术提供TDM业务的电路仿真。烽火虹信的IP微波产品支持MPLS/PWE3,实现全业务IP化,支持8级QoS,为运营商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供选择。(3)高传输可靠性自适应编码调制(ACM)和抗多径干扰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微波传输的抗干扰特性。无线通路自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微波传输质量的不确定。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使微波设备能自适应地根据信道质量来调整工作的调制方式。在信道环境恶化时,自动地降低调制方式以确保链路的可靠连接,保障高优先级业务。根据信道质量自适应改变调制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

3前景探析

由于微波传输具有其他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并且应用场合丰富,即使面临着诸多挑战,数字微波通信在未来通信发展的道路上仍将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宽带无线接入宽带无线接入是未来高速数据业务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是一种快捷方便的通信技术,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预见在愈发激烈的高速数据业务竞争中,宽带无线接入将被重视并得到大力的发展。工作在26GHz—28GHz微波频段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是宽带无线接入的代表。与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相比,LMDS技术建设耗费成本低,启动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组网,且不需要过多的维护,维护成本较低,因此LMDS被人们称为无线光纤[3]。该技术已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被广泛运用,可以预见LMDS在我国也将发展广阔。(2)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微波传输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最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的无线传输,国家建设了大量的覆盖范围广阔的广播电视无线微波传输网,现在看来这些只应用于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是对微波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4]。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微波传输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在原有已建设广播电视网的基础上进行业务升级,为用户提供大量专线业务,提供ATM、TDM以及以太网业务接入功能等。利用数字微波传输技术进行数字广播电视组网,实现移动终端的低成本覆盖,降低移动网络终端资费等。总之,数字微波传输在三网融合中将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拥有广阔的前景。(3)传输网中补充光纤通信传统微波传输速率低、业务单一,无法满足4G网络建设的需求。随着数字微波技术的发展,演进出Gbps级传输容量、丰富的业务接口、完善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与维护)功能、强大的抗干扰性能,微波传输已经成为传输网络中光纤的重要补充和替代。分组微波实现了IP/MPLS和MPLS-TP共平台,可提供灵活、丰富的解决方案。目前1Gbps以上的传输速率完全满足4G网络对传输通道的带宽要求。分组微波对以太网时钟同步和1588v2时间同步的支持,满足4G移动网络中各种制式基站对时钟的苛刻需求。分组微波普遍具有完善的OAM,类似于SDH网络的优秀管理特性,可实现电信级的网络故障自动检测、保护倒换、性能监控、故障定位等功能。并且普遍支持微波与光传输设备共网管监控,免除了新网管平台的建立和维护投入。实际上2012年以来,国内多地运营商已经将分组微波用于PTN互联,作为移动回传中光纤的补充。微波传输在传输网中的应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4)助力LTE部署自TD-LTE牌照颁发以来,中国移动的4G网络建设势如潮水。根据中国移动的目标,在2015年初将累计建成70万个TD-LTE基站。在4G网络建设中,光传输仍是主要手段,而值得关注的是,微波传输尤其是新一代分组微波,再一次进入电信运营商的视野,而且有不俗表现。在LTE建设中,中小型站的建设是未来网络优化和整合的重点,相比宏站建设,小站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5]。随着4G网络建设向纵深发展,对热点数据地区的扩容和城郊地区的补盲以及在LTE基站之下的smallcell将是4G后半阶段的部署重点,而smallcell的部署将对回传网络的建设提出更加灵活、快捷的要求。基于此,数字微波通信就能很好地满足短距离、较大容量、快速接入的小站组网需求。LTE基站回传网络采用全IP分组,推动传输设备的IP化,IP业务也逐渐由PTN承载。PTN的建设首选光纤接入,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面临着管线资源、特殊地理条件铺设、机房占用空间、电源消耗等诸多难题,尤其在4G优先在热点地区部署的情况下,光纤铺设很多时候更是举步维艰。而数字微波则可以通过在2G/3G时代架设的微波接入基站来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满足LTE的业务需求,并且在以LTE小基站为重点、基站距离近的背景下能够很好地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具备的部署灵活、建站迅速、维护简单的特点,完美地解决了快速部署LTE所遇到的问题,受到运营商青睐。微波传输在LTE回传中的应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

4结束语

微波通信范文第4篇

海微波通信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模块组成,在设计阶段就明确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分工。无线数据链系统作为整体系统当中较为重要的子系统承担了通信传输、反馈的重要任务。数据链系统的功能必须包含数据接口功能、移动通信网络中能够指挥和调度数据并且循环使用,同时对于信息反馈功能中具体的要求必须能够满足与地面传输和天空传输之间的信息传输。无线数据链子系统的保密功能尤为重要,在对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要有严密的保护措施,要足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位于地面的基地站发出数据的时要对于数据的传输做出一定控制调度从而确保数据链的正常指挥调度功能。无线数据链系统同时还包含着系统中所具有的资源配置、信息保密以及故障管理功能。为实现海微波通信系统中某型无线电数据链能够正常的满足使用者对于数据资料的传输,设计者就地面传输与天空传输当中存在的信息传输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使用了以C波段链路和UHF波段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微波通信系统,同时利用空中搭载飞行器中的通信传输设备与地面设备之间构成数据的传输通道,来保证地面与天空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海微波通信系统的工作模式采取先进的频分双工运行机制,致力于提高通信保障能力,数据链子系统当中就如何对抗衰落、抗多径的问题作出了补充说明,同时就设计者如何优化利用资源更高的完成设计任务目标提出了建议。

2数据链子系统构成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链子系统与一般的信息系统部不同,一般而言,数据链子系统当中留存着数据链之间相互连接和与信息传播、接收以及指挥者之间的关联因素,同时这些要素都间接或者直接的构成了整体的数据链系统,结合上述这些单元进行的数据传输形式就是数据链子系统的构成模式。

2.1如何抗多径衰落

天线在传输过程当中左右旋极自身会形成隔离,利用旋极之间的隔离从而减弱信息反射径的范围。圆极化天线在信息传输的在经过不同介质的发射后左右旋极会发生变换,如在海面进行信息传播,大范围的海水发射会使发射的线路发生变换,导致左右极旋发生颠倒,以此来确保信息传输是旋极的正常旋转。调查实例中发现,大范围海水环境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发射度强反射通路复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了调整减弱这种影响,系统在进行海域环境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应当抗衰落功能优越的调制体制,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功能强大的抗多来保证信息传输的正常化。OFDM调制机制在海域环境中进行传输时所起到效果的较为满意,先进的多载波调制和其独有的频率循环使用的技术,为其所受到的海面发射之后数据串码之间的相互排斥干扰起到控制平稳的作用。相对于选择性衰落和时间性衰落中极强的抗窄带干扰属性,滞后的单载波所达到的效果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对于如何提高链路净衰落的储备,我们优先采用OFDM/QPSK体制。

2.2运行中的微波通信系统

海微波通信系统有三条主要的无线数据传输通道,即同步控制通道、上行控制通道、下行控制通道。其中上行和下行控制通道的运转模式的频率信道是保持水平的,在系统进项信息的传输和接受反馈过程中,分离了保护频段和传送信道,即我们称它为频分双攻时多分址体制,同系统下的数据同步以及数据调度都能够利用这种机制来得以实现无线数据的实时遥控。便于了解各个信息基地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还有利于各基地站之间信息的传送往来。

3实践中通信系统的完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在进行大量资料研究的同时重视实验结果,实验中发现通信系统和无线设备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于串码的辨别很清晰,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系统在系统传输过程中屏幕所显示的频谱较为稳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阻碍有许多,系统运行的年限、系统所处的地域环境、无线设备的完整等等都可能导致系统的频率不稳定影响系统的征程工作。目前通信设备的发展中,对于合理解决平衰落的主要措施的主流方法有三种。由于现实条件和不同的通信设备所约束,使得我们之前采取的那种功能效果强、天线覆盖广、的解决措施不能被现实情况所接受应用,对于当前的此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圆极化天线和分集措施,稳定电波传输之间的稳定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频率分集不是简单的在调制器当中加入一个或者多个调制器,要兼顾到频率的之间的稳定平衡,和难以不同的外在因素,平衡基地站之间的频率强度,综合不同基地站不同距离和环境,来设定两者之间的无线数据链。实验中我们发现,两基地站之间的距离越远,对于平衡频率的衰弱难度就越小,地点为20dB的深度衰落和12dB的深度衰落对于系统的功能发挥使不同的。利用仿真实验得知,船只的距离和基地站保持在30km之外时,天线的角度就会发生变换,即倾斜俯仰<2°,同时这种情况下天线发出的波束和海面所产生的发射强度会有一种相互减弱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系统是不能简单的考虑问题和依赖别的环境下的实践经验。通过实验研究,对于频率分集以及天线圆极化在不同情况下所显示出的效果,和信号频率衰落之前的相互影响,得出结论。要确保通信设备和无线数据链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正常使用,就必须设计出符合外部因素要求的频率波段。

4结束语

微波通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对海微波通信 数据链 OFDM/QPSK

一、引言

为了提高对海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增加对海通信手段,解决海上和陆上机动指挥通信能力不足的问题,某型对海微波通信系统利用浮空器搭载通信转信装备,与地面配套通信装备一起组成通信中继系统,实现现有通信网对海上船只的语音、数据和图像的远距离传输。

该微波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数据链主要由C波段链路和UHF波段链路设备组成,安装在地面指挥单元、基站和船载移动站上,完成语音和图像等数据的传输。针对海地通信的任务需求,采用OFDM体制,使设备的抗多径、抗衰落等多方面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满足了海地通信中继的使用要求。

二、设计目标

作为对海微波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电数据链子系统为完成其在通信中继中的使命,应具有以下功能:(a)业务接入功能。提供业务传输的相应接口,实现数据、指挥调度、电话、IP网络信息的接入复用;(b)信息传输功能。实现船载部分到空中部分、空中部分到地面部分、地面部分到指挥单元之间信息传输;(c)保密功能。具有无线信道加解密功能;(d)指挥通信功能。在地面基站提供与指挥单元的通信信道,实现基站与指挥单元的指挥通信功能;(e)管理功能。具有系统性能、配置、安全和故障管理功能。

三、系统设计

3.1 微波系统体制和工作模式

对海微波通信系统空中部分到海上部分包括三条无线信道,分别为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和同步/控制信道,如图1所示。上、下行信道采用频分双工时分多址体制,工作在C频段,用于传输上、下行宽带信息和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步/控制信道采用直接序列扩频体制,工作在UHF波段,有三个功能:一是传输地面基站发送的同步信息,保证所有船载移动站同步;二是传输监控设备向船载移动站发送的指令信息,如频道、码速率、业务种类等,可以实现地面基站对船载移动站的实时遥控,与上行信道结合起来,在地面电子方舱就可以实现对船载移动站业务状态的控制,实时了解所有船载移动站设备的工作状态;三是将空中设备的经纬度信息传送给各个船载移动站,供移动站定向天线实现数字引导。

下行链路采用OFDM/QPSK调制体制向多个移动节点广播发送;上行各节点采用OFDM/QPSK调制体制时分工作,系统每帧周期发送一次,每个节点工作时隙占1/8,可支持多套移动站同时工作,时隙分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

3.2 抗多径衰落措施

3.2.1 采用圆极化天线抑制反射径能量

圆极化天线左右旋具有较好的隔离度[1],海上电波传播的反射径经海面反射后,左旋变为右旋,天线接收时,收到正常旋转的直射径能量和反旋转的反射径能量。利用天线自身的左右旋极化间的隔离,达到对反射径的抑制。

3.2.2 采用OFDM/QPSK体制实现宽带数据传输

海面传播属于强反射、强多径信道,系统传输宜采用抗多径、抗衰落性能较好的调制体制,工程经验证明OFDM是一种有效的调制体制。OFDM是一种利用多载波调制的特殊频率复用技术,通过串并转换降为低速数据,可以有效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间选择性衰落,比起单载波具有更强的抗窄带干扰能力,更便于采用均衡措施。采用OFDM/QPSK体制可以提高链路净衰落储备,但是在莱斯信道下改善的具体数值目前还没有专门说明。图3是文献上提供的瑞利信道下采用OFDM后的性能对比。

由图3可见,在瑞利信道下,按照1×10-5误码率估计,采用OFDM时只需要16dB的信噪比,而无OFDM则需要至少25dB的信噪比,链路净衰落储备增加9dB。

3.2.3 采用Rake接收技术

由于同步控制/信道采用了扩频体制,解调时可以采用Rake接收技术实现抗多径干扰,图4所示是M路可变抽头Rake接收机框图。它使用相关接收机组,各相关接收机采用不同时延的伪码信号与输入的多径信号相关,得到各自时延的相关输出。然后这些相关接收机的输出根据它们的相对强度进行加权,并把加权后的各路输出延迟相加合并输出。加权系数的选择原则是使输出信噪比最大。采用Rake接收方法之后,接收机相关AGC电压变得非常平稳;而没有采用该方法之前,接收机相关AGC电压抖动非常大,甚至会造成接收机失锁。

四、拉距验证试验

外场拉距试验是定性验证系统在无线状态下工作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拉距验证试验中,对系统移动过程中频谱特性进行了测试,见图5、图6。拉距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有主径的信道下,设备工作正常,系统误码正常;在瑞利信道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遮挡持续时间长短、频谱衰落程度有关。当遮挡持续时间短、频谱衰落不太恶劣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五、结论

数据链是对海微波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宽带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通过对系统功能和需求的分析,选定了系统体制和工作模式,对系统抗多径衰落措施进行了讨论,通过外场拉距验证试验表明,设计完成的数据链系统满足通信转信指标要求,可以与其它系统一起完成转信任务。本系统设计的原则方法对同类型系统的设计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史晓锋,张有光,林国钧. 通信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William Schweber. 电子通信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黄智伟. 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