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饲料原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常态化;趋势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42.110
1中国饲料原料进口问题和现状
中国玉米的进口主要受境外低价刺激,从之前以进口美玉米为主到目前的乌克兰玉米占主力,主要受2013年11月爆发的转基因退运事件影响。在开拓其他区域进口粮源的同时,因国内外差价显著及品质差异,进口高粱和大麦饲用替代热度趋增,也是继我国在2014年打破98%美玉米进口的单一渠道下,开拓饲料原料进口品种多元化的重要一步。因没有配额限制,在国内饲用原料持续萎缩背景下,进口高粱和大麦的持续到货,进一步挤占国产玉米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令各环节市场主体玉米后市看涨心态趋弱。
1.1玉米进出口情况
饲料原料包括粮食原粮、大豆、豆粕、玉米、氨基酸、杂粕、添加剂、油脂等多个品种,玉米是最主要的能量饲料,在禽料配方中占比50%以上、猪料配方中占比可达65%或更多,同时也提供饲料中1/4的蛋白质,且饲料消费占国内玉米消费整体的70%左右,饲用部分供需对国内玉米现货走势影响较大。
自2008年开始东北临储收购政策持续托高市场价格底部,加之2009年东北干旱减产致国内供给偏紧、国内深加工行业规模扩张进入高峰、蛋白需求拉动饲用玉米消费增幅显著,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高企,导致国际低价粮源陆续流入,2012年中国玉米进口总量达520.67万吨的历史高位。然而2013年11月起持续的MIR162转基因美玉米退运事件,令之后玉米进口总量大幅下滑,尽管乌克兰玉米成功上位,但也未能扭转高粱、大麦挤占进口玉米市场、抢夺关注焦点态势。2015年1~5月中国玉米进口总量177.8万吨,同比增长31.57%,预计2015年中国玉米进口总量220多万吨,同比变化不大。
1.2高粱、大麦进口情况
高粱的营养成本与玉米相近,与玉米的价差在5%以上时可以使用,对比玉米略低的脂肪含量和能量值问题,可通过动物副产品或者油脂等其他能量来源来弥补,针对高粱中含大量的抗营养因子复合物――单宁,可添加酶制剂,有助于提高其营养价值,此外高粱缺乏叶黄素问题,也可使用万寿菊浸膏、酵母、合成色素及玉米酒糟饲料等着色剂进行弥补。
大麦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5%、赖氨酸几乎是玉米的2倍、与家畜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烟酸含量比玉米高2倍多,且麦类的黏合性好,用麦类做颗粒饲料,可以不用黏结剂。用大麦替代部分玉米和豆饼饲喂畜禽,可减少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增加禽肉的脂肪硬度,改善胴体品质。大麦NSP(非淀粉多糖)含量高问题,也可通过酶制剂的添加提高利用率。
2014年5月开始,东北临储突破历史的6919万吨高值出现,140元/吨运补政策接近尾声进一步了加大玉米价格回弹,用粮企业为寻求生产成本最优化,较大规模逐渐转向国内小麦及进口高粱和大麦的替代使用上,其中华南地区鸭料中的高粱替代一度达40%~50%,高粱替代成为2014年6月之后玉米价格跳涨阶段企业运营的关键缓冲。
因大量谷物进口之后玉米在饲料配方中的比例已明显下降,2015年春节后南方饲料企业配方中高粱替代比例普遍已达10%~20%,而且南方港口国产玉米库存及走货持续缩减,市场对高粱和大麦的关注度明显上升。而且面对疲弱的养殖行情,5月开始销区大型集团饲企利用可拿到廉价进口谷物的便利,对产品进行打折促销从而抢占市场份额。
当前中国进口高粱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麦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地,基本为非转基因物种,未来中国限制其进口规模货或在检验检疫或加工存放单位审核方面卡严。不过因高粱、大麦没有配额限制,2015年1~5月中国高粱进口总量426.9万吨,同比增长195.14%,1~5月中国大麦进口总量438.9万吨,同比增长108.7%,预计2015年中国高粱、大麦进口总量突破1500万吨难度不大。
1.3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制度
“关税配额”是很多WTO成员国对某些所谓敏感产品采取的一种特殊贸易管制措施。它由进口配额量和两个不连续的关税组成:在配额内规定一个较低关税率,因而外国商品比较容易进口;但在配额外关税率很高,通常能够禁止商业性进口。加入WTO我国承诺取消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糖、羊毛等重要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在多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对粮食低关税进口量的承诺,我国加入WTO后第一年小麦、大米、玉米三个粮食品种的进口配额量约1446万吨,2004年配额量将增至2215.6万吨,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达高点。自2004年以来,每年进口玉米配额的发放量基本稳定在720万吨,2015年玉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依然为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仍为40%。
同时借鉴日本关税配额制度和部分农产品进口的国营贸易的农产品进口策略,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肉、乳品等实行完全放开的自由贸易、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同时,通过“有保有放”对稻米等本国主要出产的、对粮食安全具有核心作用的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限制、保持较高的自给率。针对大米进口,日本政府采取混合使用两种政策保证国产米自给率维持在95%以上,且严格限制进口米于食品加工、援外和饲料用途,这与中国玉米97%的自给率及主要用做饲用大致相符。
长远来看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国外的土地、水及劳动力等资源,整体拉动国内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国民经济生产结构优化以及资源的有效分配势在必行,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基础。中国现行的农产品关税配额制度是合理和必要的。
1.4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发展趋势
加入WTO前中国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23.2%,到2006年五年过渡期结束已降至15.2%,农产品关税水平已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目前主要粮食品种配额内税率在1%~10%,配额外税率在10%~80%,配额外为65%,中国进口玉米配额内关税仅为1%。近年来中国基于促进国内消费及产业升级的进口税率也在不断主动调整,2015年6月1日起,部分日用消费品平均降幅超过50%的举措,也是中国主动革新的表现。
从2015年6月17日最新签订的中澳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来看,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达到100%,澳入华农产品平均关税将由实施前的12.94%下降到0.51%,占农产品税目93.7%的产品关税将为零,尽管粮食、棉花、植物油和糖等农产品未列入自由化进程,但2%和3%的高粱及大麦关税在协议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
伴随2016年12月11日自动废止的使用“第三国价格方式”反倾销形式条款逼近,从2015年5月中旬开始市场上不断出现过度解读中国进口产品关税减免的声音,但市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夜间倾覆或反转,入市保护期结束也不意味着农产品关税的自动消失。
但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四个自贸区,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涉及东盟、新西兰、新加坡、巴基斯坦、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伴随中国打造全球高标准贸易网络进程加速,除重要粮食作物外,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减免趋势明显,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难题。
2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常态化辩证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农产品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也日益增强,中国进口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农产品进口大国。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转折点,中国全面进入对外开放阶段。
2.1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常态化的理论依据
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各个国家与地区将按照资源禀赋进行生产,并在一定的比价区间进行贸易,从而获得市场优化与福利改进。而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结构性变迁,食品类农产品消费总量的扩张,以及非食品类农产品工业原料需求的骤增,国内水土资源必然大大约束本国农产品供给。借鉴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可得,针对农业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和地区来讲,伴随经济发展以及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的激化,农业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必然上升,农产品进口的增长也是必经阶段,但当经济增长逐步步入高速轨道,农产品贸易逐渐出现逆差,农产品的进口量不断扩大,之后伴随工业化进度接近尾声,农产品的进口才趋于稳定。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国民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占比22%人口的中国耕地及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生产力水平也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单纯依靠国内粮食自给不大现实。根据陈锡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现存农作物播种面积只有24亿亩,如果完全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大概有20%的以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和生产力水平都无法弥补的缺口,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整体上符合要素资源禀赋理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必然常态化。
2.2中国饲料原料进口规模扩大的现实基础
中国工业加工需求增长也会带来农产品引致需求增长。自1992年中粮黄龙公司玉米深加工规模化生产开始,经历政策扶持到规模扩张,再到2011年之后的过剩产能淘汰,国产玉米等原料成本提升对冲了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甚至产品的出口优势,虽然深加工行业发展面临瓶颈,远远低于所有行业整个产量的增长。但借鉴美国经验扶持燃料乙醇加工行业发展,既可以均衡进口低价谷物,缓解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与国内临储大库存仍待消耗的矛盾,还可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改变单一矿物油燃料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既然进口步伐无法阻止、国内粮食安全问题还得保证,那么低成本进口国际谷物从而减少国内政策托市及供给不均衡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相关财政压力也未尝不可。所以,中国持续进口饲料原料既有市场需求又有政治诉求。
2.3国际低价谷物不断涌入的根本原因
目前来看,国内饲料原料并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相反超过1.3亿吨的玉米临储库存函待消化、市场贸易环节出库意愿也较强,近年来因托市收购导致国内饲粮购销矛盾表现出来的国内外粮源差价,是吸引国际饲粮源源流入的最根本原因。中国进口玉米在2012年达到近年峰值520万吨,从2013年冬开始的美转基因玉米退运事件影响持续,尽管乌克兰进口玉米后期不断赶超,但在国内供给相对充裕及进口政策性风险仍存在的背景下,2015年进口玉米保持“低调”走势。截至2015年4月,中国进口玉米总量137万吨,同比增长8%,但较2012年、2013年同期进口规模有明显缩减。当前计算配额内美玉米进口完税价为1500元/吨左右、配额外进口完税价为2340元/吨不等,2000元/吨的高粱及1800元/吨的大麦进口完税价,较国内玉米价差依然显著。
3国内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战略对策
3.1饲料原料进口常态化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临储去库存压力催生政策变革。玉米托市收购在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也令市场机制发生扭曲,下游企业用粮成本大幅提升,庞大的国内玉米库存及整个玉米产业的不景气,也助推相关政策行至变革的时间窗口,如何完善托市收储最大程度让种粮者得到实惠、如何优化收购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用粮成本、调整玉米原料库存,已是不得不考虑解决的问题。
微利化时代助推专业化规模化。饲料原料进口增加,在对冲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利润水平的同时,也对下游行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因为就中国目前的进口流程来讲,大型集团企业更有实力拿到相对优惠的进口谷物,在当前下游行业需求不旺、贸易购销利润微薄的背景下,低成本、多元化原料渠道就意味着竞争力和生存,微利化时代倒逼中小贸易商、饲料加工作坊和养殖散户纷纷退市,有助于行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及整个社会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最后,饲料原料进口常态化对政策和行业的积极影响,最终会通过国内原料库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下游企业管理的升级创新,助推经济繁荣和行业发展的同时,反馈于国家的财政创收,减轻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带来的财政负担、增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2企业发展及政策建议
饲粮进口常态化,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国际粮源的完全依赖,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环境较为复杂。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及金融环境,如何在合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鼓励农户种粮积极性、保证核心粮食自给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当前执行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制度和稳定的收储政策,就为国内外市场过渡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现行的玉米收储政策因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却备受诟病,市场将趋向通过市场自身调节以及政策引导为辅的发展形势。结合2015年6月接连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未来改进产地存储设施、打通产地物流环节、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等,并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和地方政府工作重点。同时,合理调整当前6∶4的国有和民营进口配额数量,减少流通性商贸企业的分配额度,并由发改委参考玉米的实际用量直接分配下游用粮企业进口额度的形式,令资源分配合理化和利用高效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帮助行业摆脱亏损困境的同时,最终反馈于终端消费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在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体系为前提下,以进口调节为补充、实施“走出去”的农业战略,或是健全中国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做好全球农业资源利用战略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建立有效维护国际贸易与境外农业投资利益保障机制的同时,鼓励各类企业放开全球化视野,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通过积极开展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方式,削弱对大型跨国粮食贸易企业的依赖程度,增强中国农产品及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体系中的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利用国外优势资源,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农产品进口调节机制。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也日新月异,开放的中国面向一个全球化开放的市场,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急速提升的背景下,国内水土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进口国外农产品、利用国外农业资源成为必然,从长远来看,以优势互补、互赢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进口供应体系,是经济“新常态”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要求,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必将“常态化”。相关行业和企业也应与时俱进、调整创新,顺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一、饲料质量原因
1. 自配饲料质量差。①配方不科学。许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自己加工制作颗粒饲料,但因为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做出科学的饲料配方。笔者多次接触过养殖户摸索出的“经典”配方,经分析往往营养不平衡,甚至某些营养缺失。使用配方不科学的饲料,会导致兔出栏时间延长,造成更大的饲料浪费。②饲料营养把握不好。许多养殖户对饲料原料的营养不能很好地认识与把握,如我们很熟悉的玉米,鉴于新玉米和旧玉米的水分是有区别的,养如不注意饲料原料实际营养含量就很难保证饲料营养,饲喂效果也没有保障。③饲料原料质量难控制。市场上的饲料原料掺假让人防不胜防,养殖户稍不留意,就会买进假冒伪劣原料,如草粉掺土、发霉等。④配方随意性大。在原料价格变化时,养殖户不能科学合理地调整配方以降低成本,只是单纯地减少高价原料的用量,增加便宜原料的用量,这样使饲料营养更不平衡,饲喂效果更差。饲料配方的调整不是单纯根据饲料原料价格来调整的,而是要考虑价格与营养的比值来综合调整。⑤自制预混料质量不过关。有许多养殖户养兔时间很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对自己的技术十分有信心,不但自制颗粒料,而且还自配预混料。笔者遇到一养殖户,使用自配预混料后导致兔繁殖率大幅降低,后改换了预混料才解决问题。⑥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饲料品质,多用营养性添加剂,这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配方中已经加入了20%的豆粕,其赖氨酸含量已经很高了,若再加赖氨酸添加剂,不仅使成本上升,而且还造成其他氨基酸含量相对不足,饲喂效果也不理想。对其他添加剂如防霉剂、抗氧化剂、酶等,养殖户是很少添加甚至不添加,这会导致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饲料营养损失很大,饲料的使用效果也大打折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⑦饲料加工技术不高。有了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还要有良好的饲料加工技术。自己加工饲料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水分高。自己湿料制粒加工饲料,常出现饲料水分含量高的情况,这样在梅雨季节极易发霉,不但严重影响饲料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兔采食后中毒。二是温度高。干进干出的制粒机,在饲料压制过程中温度会很高,导致许多对温度敏感的营养物质如赖氨酸、维生素等损失严重,使饲料品质下降。三是饲料混合不均匀。自己配料时,若没有按配料规程操作,原料添加顺序不正确,就会导致混合不均匀,造成同一批饲料的营养不均衡。四是配料计量不准确。自己配料时,往往不能准确按配方数值称取原料,误差很大,直接影响饲料质量。
2. 使用便宜商品料。兔饲料生产厂家众多,饲料价格相差悬殊,有些养殖户从降低成本出发,常使用便宜的饲料。岂不知这样一来,饲料质量差,品质没有保证,兔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使用便宜饲料,不仅延长兔出栏时间,而且发病率高,最后算账才知道损失得更多。
3. 饲料选用不当。养兔应按不同生理时期的营养需要给予饲料,而有的养殖户图省事,养殖全程只用一种饲料,这会导致营养失衡,造成部分营养的浪费。
4. 饲料感官质量不达标。颗粒饲料的气味、粒长、硬度等感官品质,会影响其适口性。适口性好的饲料,兔爱吃,利用率高,饲喂效果好。①气味。兔喜欢采食甜味、草苦味和咸味的饲料,若饲料气味不好,兔就不爱吃甚至拒食。②粒长。兔饲料的粒长也有要求,如长度太长,因仔兔嘴较小而含不下整粒饲料,采食时只有一小部分留在口中,大部分就掉到笼板和粪板上,造成很大浪费。③硬度。饲料的硬度越小,产生的料粉就越多,浪费就越大。兔不爱吃粉料,粉尘会刺激其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病。
二、饲料储存原因
1. 饲料长期存放。一次性购进饲料过多,且没有做到“先进先出”,导致饲料存放时间过长,甚至超过保质期。饲料在储存过程中,维生素或功能性物质的活性和效价降低极快,使饲料品质下降,影响饲料使用效果。
2. 储存条件不好。地面湿度过大,屋顶或墙壁渗水等都会导致饲料发霉变质,严重影响饲料品质和适口性,甚至导致兔中毒死亡;储存卫生条件不好时,饲料被粪尿等污染后如继续使用,会造成兔感染传染性疾病;饲料储存间密封性不好或兔场长期未做灭鼠工作时,老鼠大量繁殖,会浪费大量饲料。1只老鼠1年可以吃掉12千克饲料,并且老鼠还会传播疾病,因此兔场必须做好灭鼠工作。
三、饲喂管理原因
1. 料盒积料。如果饲养员工作不负责,往料盒内加料太多,就会出现积料。积料易被兔扒出,也易被饮水、尿液浸泡,造成浪费。
2. 饲喂过程浪费。料盒口太小、喂料器具口太大、操作不认真等都会使饲料撒落,造成浪费。
3. 饲喂安排不合理。兔白天喜静爱睡,吃食较少,采食量占全天食量的1/3,晚上较为活跃,采食量占全天食量的2/3,若白天喂得多,晚上不喂料,兔就只能挨饿。一般晚上要多喂料,晚些喂,中午可少喂或不喂。
4. 兔扒料严重。选用的饲料品质不良、料盒结构不合理、料盒安放位置太低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兔扒料,这方面的损失往往都特别严重。兔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调整改正。
5. 无效兔只多。连续流产、产仔数少、屡配不孕的种母兔,配种能力差、患病的种公兔以及初生重低于35克的弱仔兔都应及时淘汰,这些无效兔越多,饲料浪费就越严重。
6. 换料频繁。养兔场都愿意选用质量好、价格低的饲料,当有的饲料厂为了推销自己的饲料,承诺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价格优惠,有的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就会换料;当另一饲料厂采用相同的方法推销饲料时,养殖户又接着换料。换料会使兔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影响饲料利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兔的生产性能。频繁换料的后果会更严重,甚至还会引发疾病。
7. 兔舍温、湿度控制不当。兔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5~30℃范围内,最好在15~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兔能量消耗少,兔体通过物理调节就可维持体温恒定,不需额外消耗能量,如果温度超过这个范围,就需额外能量调节体温,消耗更多的饲料;兔舍湿度大时饲料易氧化,饲料品质就会下降从而造成损失,还会使有害微生物滋生,引发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四、小结
关键词:水产饲料;基本原则;误区
随着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的发展,合理选用水产饲料,从而使我们生产出来的水产品降低成本,确保质量,不污染水生态环境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配合饲料是人工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品的主要物质基础,其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85%左右。随着饲料行业内竞争的日趋激烈,有些信誉较差的饲料厂以劣质、廉价的饲料充斥市场,甚至有些不法厂家在饲料中添加激素类促生长剂,给养殖户带来许多困难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应怎样选择真正高品质、价格合理的饲料,确保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水产饲料选用的基本原则
1、根据养殖品种、规格选用:俗话说“对症下药”,这也可以用在选购饲料上。如果养的是鲫鱼,就要买鲫鱼料,不能用其它料代替,而且还要看清是鱼种料还是成鱼料。只有根据养殖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有的放矢地选用相适应的饲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各阶段水生动物的生长特点和营养需要,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生长效果和经济效益。
实际上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有时难于选到完全符合要求的饲料品种,这时眼光就会转向替代饲料品种,原则是要选用食性相同、营养成分相似的饲料品代替。如养殖团头舫没有团头鲂配合饲料时,就可选用草鱼等草食性鱼类饲料替代;养殖鲈鱼时市面上没有鲈鱼配合饲料,可选用鳜鱼或乌鳢鱼配合饲料替代;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鱼等配合饲料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替代。
2、选用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产品:规模大、信誉好的企业有着比较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可以保证生产的饲料配方科学、营养平衡,而且针对性较强。比如有专门针对鲫鱼设计的饲料,有专门针对草鱼设计的饲料,这样针对性很强。而那些规模小的生产厂家,一是加工设备落后,无产品检测、实验和试验设备;二是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其产品无论从配方设计、原料采购、加工、成品检测和试验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与那些较大型和信誉较好的厂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3、要有完整的包装和标签:饲料的外包装是给人的第一感官印象,一般的水产配合饲料外包装至少有二层包装。包装袋不得重复使用,袋面应整齐清洁,没有污迹和破损,袋口缝线应平直、紧凑,包装袋正面应清楚标明饲料名称、商标、适用品种和范围、生产厂家名称、地址和电话等信息,印制字迹要清晰,背面一般要有饲料产品的使用说明、投饲表等内容。一些包装不整齐,印刷模糊,特别是没有具体生产厂家和没有详细的厂址等内容的,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最好不要选用。饲料标签一般在饲料包装袋的左上角处,上面应当以中文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及其它的重要内容。
4、饲料外观的检查和判断:饲料外观是判断饲料质量的感官指标,只有饲料外观符合常规的标准和具有正常的特征,才能保证饲料有一定的质量水平。
(1)粒径:粒径要符合养殖对象标准,如鳗鱼等粉状饲料注意的是原料粉碎细度,一般过80目筛,甚至有的过100目筛;幼鱼、虾、蟹饲料一般都要小颗粒或破碎料,中成鱼、虾、蟹的颗粒料粒径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正常摄食,造成饲料浪费。饲料粒径应该是养殖对象口裂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2)大小:颗粒饲料大小均匀,表现光泽鲜亮,切口平整,颗粒长度一般为粒径的1.5—2.5倍;颗粒料的粉化率不应大于1%。
(3)色泽和气味:饲料的色泽和气味要正常,整体颜色要均匀一致,不可有异常颜色的颗粒,更不可有霉味。
5、测试饲料的水中稳定性: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水产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饲料稳定性较差,则在水中容易溶解散失,造成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饲料利用率降低,并污染水质。因此在选用水产饲料时,一般应测试其水中稳定性。方法也比较简单,用碗或杯子盛些清水,将颗粒饲料置于其中,在静态下测定至饮料开始溃散的时间。正常情况下,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一般不应低于15分钟,肉食性鱼类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不应低于30分钟,而虾、蟹和鳗鱼、甲鱼饲料的水中稳定性至少应在1小时以上。另外,饲料在水中稳定性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则影响到水生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6、索取相关的资料:饲料生产厂家或饲料经销商一般都准备有一些与水产饲料相关的宣传资料,主要包括该饲料成份、使用说明、适用范围、使用技术以及一些试验报告等。因此在选购饲料时,可索要一些相关材料,虽说这些资料并不完全可靠,但也可初步了解该饲料产品的相关信息和生产厂家的大体情况,从而为选用合适的饲料提供更多的依据。
7、进行小规模养殖试验:水产饲料的应用效果不仅受饲料原料组成、营养成份和加工工艺影响,还直接受养殖品种、放养密度、水体环境、水源水质、区域地势、气候季节以及饲料管理等多种实际困难制约的影响。同一个饲料品种在一个地方应用效果很好,在另一个地方应用效果并不一定好,因此,在选用饲料时,应结合自己的养殖实际进行科学地选用,条件允许最好进行小规模的养殖试验,以确定所选用的饲料品种的实际应用效果。如效果理想,再进行较大规模的使用,这样保险系数较大。
8、综合考虑,择优选用:水产饲料是一种商品,在水产养殖成本中占有很比例,因此在选用饲料时,应多方面综合考虑,择优选用,在实际上选用饲料主要是衡量其性价比,追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说白了就是在追求生长速度快的同时,每增重一单位水产品需要用钱最少,而不是单一考虑其应用效果或价格问题。
二、水产饲料选用的几个误区
1、凭饲料的颜色可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一些水产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在选用饲料时,往往喜欢凭饲料的颜色来估计和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质量水平,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和实际意义的。饲料的颜色只是饲料的一个外观性状,与饲料的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有关,但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作用效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选择和应用水产饲料时,不要单纯凭饲料的颜色来评价和判断其营养价值和作用效果。
2、饲料蛋白质水平与生长效果成正比:一些水产养殖户在选用水产饲料时,认为蛋白质含量越高,则该饲料的效果越好;反之,蛋白质含量越低,则该饲料应用效果肯定不好,其实这是片面的和不科学的。蛋白质水平只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不是全部。饲料的营养指标还包括能量水平、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蛋白质也不是动物最终利用物质,饲料蛋白质被水生动物摄食后,必须于消化道中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所以说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而氨基酸组成平衡与否对动物的生长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相同的蛋白质水平,其氨基酸组成可能差别很大,消化利用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判断和评价饲料的质量水平和作用效果时,不要单一的以蛋白质的水平作为依据,而应综合其他营养指标和其它因素。
3、通过“嗅”“闻”判断饲料的适口性和诱食性:很多水产养殖户在选用水产饲料时,一般都喜欢拿一把饲料嗅闻一下,如果饲料有浓烈的鱼腥味或其它香味,则认为饲料适口性好、质量较高。其实,这也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水生动物的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灵敏度与人类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样,认为饲料有浓烈的鱼腥味是饲料质量较好的也是错误的,因为白鱼粉、秘鲁鱼粉等品质较佳的鱼粉是没有浓烈鱼腥味的,其气味和味道较为纯正、清香。饲料有浓烈的鱼腥味往往是应用品质较差的鱼粉或应用了添加剂,其目的是为了投其所好或掩盖使用一些劣质或变味的原料。因此,在选用水产饲料时,决不能单纯凭嗅闻感觉对饲料做出主观的判断。
4、盲目相信饲料厂家宣传广告:一些水产饲料生产商和经销商为了推销产品,经常在一些媒体上大力宣传。在这些广告和资料中都说明其饲料产品作用效果好,性能优越,因而有部分养殖户就相信而选购其饲料产品。饲料生产商和经销商为了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其广告和有关的资料多数都夸大其词,缺少科学依据,有较大的迷惑性。因此,广大养殖户选用饲料时,应根据多种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不能盲目相信一些广告宣传和有关资料。
5、饲料价格低,养殖成本就低:一些养殖户选用水产饲料时,往往把饲料的价格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不科学和盲目性的行为。一些小型饲料生产厂家为迎合投养殖户所好,降低饲料价格,同样也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使饲料的作用效果和应用性能大受影响,养殖周期延长。因此,广大养殖户选用饲料时,应从产品的信誉、营养成分、质量水平、价格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追求最佳的性价比,而不应盲目和一味追求和选购低价饲料。
一、具体工作汇报:
1、月日正式转到视频项目部,我接手视频信息资料员的工作,负责六个扩容镇视频监控工作情况的掌控,进度的跟踪,报表的更新,数据的分析、汇总与周报的撰写。
2、督促施工单位完成B、E、F包竣工资料的提交。
3、协助厚街现场监理管控厚街视频工程(35个视频监控点),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理;协调各方关系,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进度的收集,数据的分析、汇总;工程进展情况以日报、周报形式向部门领导,共建领导汇报。
二、工作收获:
通过每天视频资料的更新与厚街现场的跟踪,我从对视频项目部的不熟悉到基本掌握视频监控工作的工作方法。在视频项目部这个充满朝气的大家庭中,我在莫耀华经理的督促和指导下,学到了视频监控涉及到的各专业知识。厚街视频工程材料检验,基础开挖,立杆,管道光缆、直埋光缆的布放;牛山视频工程的机房装修;各镇地阻的改造,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我对视频监控工程涉及专业多这点有了最基本的认识。视频工程中,各专业环环紧扣,基础的施工,杆体的安装,电源的接入,设备的安装,调通,涉及到管道,光缆,电源,设备等专业,各专业信息来源就是信息资料员每天更新,汇总的报表。这就更凸显了信息资料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对信息资料员的要求更高了。
在这几个月里,我以工作切身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资料员,必须要具有以下的素质:1、仔细缜密。每天对着大量的数据,必须要有仔细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现场监理反映的数据。2、工程情况,进度要牢记于心。这样也就更利于开展工作,例如周报的编写。3、工程具体情况要深入了解清楚,信息资料员必须主动了解导致工程没进度的原因,并积极协调解决问题。4、资料的汇报要清晰,明了,及时。信息资料员不但是一个中继,不能单单担当桥梁的作用,必须还起到聚光镜的作用。数据是零散的,各方各面的,资料到了信息资料员这里不能出现失真的现象,要象聚光镜一样,把资料的重要方面更加突显,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信息资料员必须把数据、资料概括,汇总,进行逐项分析,反映在汇报的资料当中。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到很多,同时也看到不足的地方:资料的组织、分析力度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资料的汇报还不够及时,现场跟踪力度不够。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会针对不足的地方,加强视频监控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跟踪厚街视频监控和建筑工地视频工程的现场;明确信息资料员的工作重点,向同事学习,加强资料的组织能力;汇报的资料重点标识,做到及时汇报,全面汇报。
四、工作展望:
面粉的原料指的是制作面粉时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面粉的原料是小麦。
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状物,是最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面粉的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