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间的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5、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6、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7、每一美特斯邦威官方网站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8、公道安排时间,就即是节约时间。——培根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2、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13、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14、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17、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18、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9、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布满感受、思考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抹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高尔基
20、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2、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23、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____杰弗逊
2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26、岁去弦吐箭。
2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8、不餍饫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9、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30、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3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2、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33、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34、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3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6、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3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38、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39、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4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4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3、任何节约回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6、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47、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48、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49、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0、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往了的钟点。——拜伦
51、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52、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____歌德
53、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5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5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8、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59、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6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
3、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马尔麦克
4、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5、爱是火热的友情,沉静的了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谅。爱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忠实。爱是人们之间取长补短和承认对方的弱点。——安恩·拉德斯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关键词:绵延;反理性;时间;意识
在《试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中,他把时间分为科学时间和持续时间,而持续时间与生物的生命力相似,这种时间是动态的流动,呈现出经常的和永恒增长的变化,摆脱了理性思维活动的模式,只有在这种时间里人才有进行选择的自由意志,才能领悟自我的本质,创造性地表现人性。科学时间就是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它是外在的,是受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而影响的,它没有活力,只会机械的变化,只适用于空间形式。持续时间的概念是理解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突破口,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绵延”的外在表现。
要理解柏格森的“绵延”,必须要先弄清柏格森生命哲学提出的渊源。当时社会背景下,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观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巩固了“理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学术影响方面,叔本华作为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的鼻祖,叔本华认为理性不能使人解决所有的问题,因而提出了“意志”、“悲观主义”等哲学观点,主张“意志”才是生命的本质。尼采提出“上帝死了”,“权利意识”,“酒神”,“日神”和“超人”观点进一步发展了反理性主义思潮,直接启发了柏格森。柏格森上承叔本华、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贬斥理智,高扬直觉,自创以“绵延―直觉―同情”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称为生命哲学的最终完成者。[1]这是柏格森生命哲学诞生的背景,也是理解其生命哲学的历史资料。
一、柏格森对“绵延”的解释
从其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在第一章从研究人的心理状态的强度入手将人的意识和现实世界的物质划清界限,把表象性状态和情感性状态等感觉区分开来。第二章中,他重点研究了意识状态的多样性,并解释了关于“绵延”的一些观点。在第三章,他进一步发展了前两章的内容,研究的是意识状态的组织形式即自由意志。在这本书的框架中可以知道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了。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绵延”。因为他说“纯绵延是完全性质式的。除非被象征地表示于空间,它是不可测量的。”[2]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柏格森对“绵延”的几个定义,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1、“绵延”是不能被测量的。柏格森在论述这个观点的时候用了钟摆的例子,他认为钟摆在摆动六十下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延续,之所以肯定那个感觉始终相同乃是因为我们没有想着感觉自身,而在想着那位于空间的客观原因。他说“我们于是把感觉自身放到空间去,而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在发展中的有机体,不是一堆互相渗透的变化,而是一个始终未变的的感觉…所以必得把纯绵延(照意识所觉到的样子来讲)跟强度上的大小归为一类…但严格讲,纯绵延不是一种数量;一旦我们企图测量它,则我们就不知不觉的使用空间来代替它。”[3]
2、“绵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柏格森认为“我们越是研究时间,就越是会领悟到:绵延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意味着不断精心构成崭新的东西。”[4]他还说到“我们意识存在的根本基础就是记忆,换句话说,就是过去向当前中的延伸,或者简而言之,就是活动着的,不可逆转的绵延;”[5]
3、“绵延”是不同于概念上的语言形式的。换句话说,我们由于自身的感觉知觉问题,会发现许多事物不是简单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在这一条限定中,柏格森想表达的其实是语言概念在形容感觉知觉意识时乏力的表现。他举例说“我们在梦境不再测量绵延,而只感觉绵延;绵延不再是数量而重新变为性质。我们对于过去的时间不再加以数学式的计算;在梦境里没有了这样的计算,而被一种模糊的本能取而代之…日常的生活经验也应该教会我们去辨别这两种东西:一种当做性质的绵延,它是意识所直接到达的,也许又是动物所可感觉的;一种是(好比说)被物质化了的时间,它因被排列在空间而变为数量。”[6]绵延正是按照这种样子直接呈现与意识中;只要从广度派生出来的象征表示还没有取代绵延,则绵延会一直保持此种形式。
这其实是在解释我们意识状态的两方面而已,我们的感觉、观念等意识状态都会“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清楚的,准确的,但不属于任何私人;另一方面是混杂紊乱的,变动不停的,不可言状的,因为语言若不取消它的可动性就不能捉住它…”[7]因此,真正的“绵延”是不能用任何象征性的事物和非事物来定义的。
4、“绵延”是无法被掌握的。柏格森说“我们已经设法证明过:绵延从其为绵延而言以及运动从其为运动而言是数学无法掌握的…”[8]
综上可知,柏格森认为绵延是世界的本质,是持续发展的并无法言说的心理体验,“构成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持续的经验之流。”[9]这种体验摆脱了理性的习惯和模式,是从人类自身意识中展现的一种不可逆转的持续的时间,而且只有在这种时间内,人类才能充分发挥自由意志的作用,这样才能领悟生命的本质进而去表现人性。
二、“绵延”的理论基点―上帝
柏格森将世界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方面是生命,另一方面是物质,或者说是“被理智看成物质的某种无自动力的东西。”[10]而这也是其反理性哲学的逻辑起点,生命其实就是他所理解的持续时间影响下的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创造进化论》中,他认为不仅人生活在持续时间里,某种生物的进化更新正是延长了它的持续时间,周期性的发生神奇的事物并成为存在,这是生命的创造性的延伸。在柏格森看来,人的智慧不能解释这一进程,传统的解释生命的两种方法都无视创造性和否定持续时间。而再结合柏格森“在《创造的进化》中我谈到上帝,就像谈到一个源头,从那里,以其自由奔放的力量,一阵又一阵地迸涌出泉水或‘激流’,分别构成个人的世界。因此那‘源’与‘流’有区别,我们不能认为那‘源’有什么错处…丝毫也没有针对或否定超验的原因在世界上的存在:相反的我在该书中反复解释我的论辩是以斯宾诺莎的存在概念为目标的。他在末了仅仅显示某种东西总归存在着。”[11]即柏格森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他的“绵延”的非理性基点也是基于此的。
总之,柏格森预料到了理性科技的危机,从而提出生命哲学,让人类审视自身,基于绵延,凭借直觉,实现自由意志的主动性。这样,人类才能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魏彩霞.柏格森生命哲学美学的历史归宿[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
[2][法]柏格森著,吴士栋译. 时间与自由意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7.
[3]同上,78-79.
[4][法]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
[5]同上,21.
[6][法]柏格森著,吴士栋译. 时间与自由意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4.
[7]同上,96.
[8]同上,175-176.
[9][美]S.E.斯通普夫著,匡宏 邓晓芒等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376.
[10][英]罗素著,马元德译. 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80.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会有的。”这是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在我妈妈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妈妈一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的忙,有时连节假日都不能休息。但是,她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便加倍努力的学习。晚上,吃晚饭,她总要挤出时间来看手术录像,听专家讲座。睡觉之前,她总要听听英语录音磁带才睡觉。
多年来,妈妈就是用这句话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的。我要以妈妈为榜样,把这句话也当做我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