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合成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油画技法;综合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89-01
一、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概述
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是油画艺术领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具备传统绘画的基本要素,而且区别于简单的物质罗列绘画技法,更加多元、繁杂、立体的展现油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具有较强的即兴性,在非实验作品创作上理性占据主导位置。通常情况下一幅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需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创作,根据材料来源的差异,可以将材料具体分为自然材料、人工材料和智能材料。自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的材料,如动物、植物、木、水、火、土等在自然界中以真实形式存在的材料。人工材料是指运用工业技术进行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纤维、塑料等人工合成的物质。智能材料是指应用多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集成或融合的材料,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光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生产出的材料。
油画艺术的艺术语境主要包含主题、色彩、造型、材料等等,综合材料是油画创作中独立存在的艺术语言,应用综合材料进行作品创作是油画艺术领域的主流创作形式。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将绘画材料和艺术理念进行多元融合,注重绘画作品平面及空间的综合展现,能够增强画面形式的张力,是画面材质表现的重要催化剂,并且积极助推油画创作领域新思维的产生,对油画创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主要是从审美观念、审美方式、材料媒介和创作技法几方面表达对现代艺术进程和生活的看法,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和当代艺术主流形式,是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形式下的的主要趋势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二、油画技法在油画专业综合材料及表现课程中的应用
油画技法是将油画造型因素侧重或综合体现的艺术语言,古典油画技法注重追求色彩浑厚、笔触灵动、丰富和斑驳的肌理等表现效果,随着绘画艺术思潮的不断变革,现代油画创作强调作品所具有的抽象性、象征性、和表现性,注重在作品创作中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在油画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油画技法也不在不断的发生变革和改观,现阶段主流的油画技法主要有透明覆色法、多层着色法和直接着色法。
油画技法在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课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综合材料进行积极调试,继而形成适应现代审美要求的绘画材料。酒精、达玛树脂、精馏松节油和熟化亚麻油在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使画面油彩速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适时应用罩染技法能够提升画面的光泽度。此外,利用油画技法将色彩与绘画材料的特点相结合,通过视觉上的不断调试可以形成另一种颜色,增强画面的表现能力。
油画技法与绘画技巧与绘画材料具有紧密联系,绘画材料的变革关系着油画技法和绘画技巧的更新和发展,油画技法和绘画材料的良性融合是保障绘画创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油画技法在综合材料绘画与表现课程之中的应用,对明确综合材料运用在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拓展油画创作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油画专业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创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
1.
掌握几种营养素的作用
2.
掌握人体的组成元素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重点]
1.
几种营养素的作用
2.
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程序]
1.
引入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例举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
营养素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的存在:植物种子和动物肌肉中
蛋白质的功能:
a.
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
b.
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
c.
维持机体正常的体液平衡;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d.
免疫球蛋白可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e.
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和激素的主要材料
f.
提供热量
几种特殊的蛋白质:
a.
血红蛋白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同时血红蛋白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血红蛋白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其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3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会窒息而死。
b.
酶
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质
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影响时,其结构被破坏,失去生物活性。
(2)
糖类
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糖类的主要功能:
构成机体重要物质
提供能量
调味
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
调节脂肪代谢
提供膳食纤维
(3)
油脂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常见的有花生油、豆油等
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39.3KJ能量,比糖多一倍
(4)
维生素
维生素有20多种,大多数人体不能合成,要从食物中摄取
需求量小,却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会怎么样?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
3.
化学元素与健康
一、人体的元素组成
1.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期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
常量元素:含量超过0.01%,如O、C、H、N、Ca、P、K等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
2.
在体内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K、Na
1.存在:钠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以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内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帮助氧气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锌元素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I
碘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3.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如甲烷、乙醇等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如氯化钠等
少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把它们看成无机物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小,如乙醇等,称为小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如淀粉、蛋白质,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一)课标要求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4.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
5.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二)典例分析
例1 (郴州)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燃烧的方法、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火上浇油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A项错误;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B项正确;用嘴能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满足了灭火的条件,而不是降低了着火点,C项错误;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而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D项错误。
答案:B
例2 (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解析: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不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新能源,A项说法正确;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项说法正确;煤中不仅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即使完全燃烧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项说法错误;“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D项说法正确。
答案:C
(三)专题演练
1.(黄石)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
2.(邵阳)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3.(聊城)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4.(青岛)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5.(兰州)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
6.(漳州)运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7.(大连)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 。煤还含有少量的 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广东)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③加水 ④火焰飞溅
(1)图①和图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
9.(北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1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F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10.(南通)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H、O、S外,还含有 (填元素符号)。
(2)煤的焦化属于 变化;焦化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内CO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焦化获得的氨气可用于制取氮肥,区分(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氯化钡 B.盐酸 C.熟石灰
(3)煤的汽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 。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能节约煤炭资源,写出一种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方法:
。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燃烧,可发生反应:2CaCO3+O2+2SO2[高温]2CaSO4+2CO2,煤中加入石灰石对环境的意义是 。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3.认识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典例分析
例1 (盐城)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某物质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木材属于天然材料;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
答案:A
例2 (南京)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聚乙烯 B.羊毛
C.玻璃钢 D.金
解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金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
答案:C
(三)专题演练
1.(福州)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水杯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2.(南通)“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B.蛋白质和糖类都属于营养物质
C.液态氨气和氨水均为纯净物
D.氮气和氧气均为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3.(漳州)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
4.(绵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由此可知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
C.某温度下的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我们不需要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
5.(镇江)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火A C.聚氯乙烯 D.酒精
E.聚乙烯 F.稀硫酸 G.熟石灰 H.活性炭
(1)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 。
(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是
。
6.(北京)“洗衣凝珠”是由一层薄膜包裹洗衣液制成的新型洗涤产品,该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可溶于水的聚乙烯醇(PVA)塑料。
(1)PVA塑料属于 (填“合金”或“有机合成材料”)。
(2)醋酸(CH3COOH)是合成PVA的原料之一,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计算式为 。
7.(重庆)某品牌手机在经历了Ⅰ代的塑料手机外壳、Ⅱ代的不锈钢外壳后,又迎来了第Ⅲ代硬度极大的纳米陶瓷外壳。
(1)上述三种手机外壳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产品(填字母,下同)。
A.Ⅰ代 B.Ⅱ代 C.Ⅲ代
(2)不锈钢中的铬含量超过12%时,能在不锈钢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等使其不易生锈。
(3)科学家在1527 ℃的高温下用激光器合成了一种新型物质(化学式为CO2),该物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下列有关该新型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超硬物质
B.构成它的基本粒子是原子
C.它在常温下为气态
D.构成它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8.(齐齐哈尔)周末同学们决定去郊游,小明提议“绿色”出行,下图是郊游用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2)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3)小明带了一些新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 (填营养素名称)。
(4)旅游途中,贝贝发现路边农田里的作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大家建议应施 肥。
9.(泉州)泉州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融合,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请回答:
(1)德化瓷器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 变化。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元宵花灯”和“提线木偶”等。“元宵花灯”采用塑料亚克力(PMMA)制作,替代传统材料,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 (填“无机”或“合成”)材料;“提线木偶”装饰材料有蚕丝和棉花等,鉴别蚕丝和棉花的方法是
。
(3)地方名小吃“面线糊”,面线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摄入后可为人体 。
(4)开发新能源以缓解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正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提倡使用的电动汽车中的锂-空气电池,放电时锂(Li)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东营)汽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新型汽车制造大量使用了金属、橡胶和复合材料。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制造轮胎的橡胶是 (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节能、环保、安全是促进车身材料技术进步的主动力,下列使用了复合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汽车的挡风玻璃(由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黏合而成)
B.汽车保险杠使用的塑料
C.汽车防撞梁、车门等用的高强度钢
D.汽车车架使用的镁合金
(2)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 。
(3)信息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信息二: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用铝制品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因: 。
信息三:
综合上述因素,常选用上表中三种金属中的 作为高压输电线,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4 )初中化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常见金属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湿法冶金,如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另一种是火法冶金,如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高温加热,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已知:炉甘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高温]ZnO+ CO2。请写出生成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一)课标要求
1.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基本营养素。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4.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5.了解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亚硝酸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典例分析
例1 (苏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解析: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说法错误;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固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B项说法正确;人体所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脂肪是人w内备用的能源物质,C项说法正确;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或牛奶后,使重金属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D项说法正确。
答案:A
例2 (泰安)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1)表中“钠”是指 (填字母)。
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是加碘盐,人体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3)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 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1)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质量来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是指元素。(2)人体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4)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23+35.5]×100%=39.3%,该方便面中“钠”含量是2530毫克/100克,2530毫克=2.53克,2.53克÷39.3%=6.4克。
答案:(1)C (2)甲状腺肿大 (3)CH4+2O2[点燃]CO2+2H2O (4)6.4
(三)专题演练
1.(沈阳)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
A.淀粉 B.油脂
C.葡萄糖 D.食盐
2.(大连)下列元素中,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骨骼发育的是( )
A.锌 B.铁
C.钙 D.碘
3.(昆明)下列食物富含油脂的是( )
A.鸡蛋 B.白菜
C.豆油 D.馒头
4.(聊城)学校午餐食谱:米饭、鱼、油煎鸡蛋。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应补充( )
A.红烧肉 B.牛奶
C.油条 D.黄瓜
5.(绥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大米富含糖类
D.蔬菜中含大量蛋白质
6.(河北)下列物质的利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B.用霉变的花生制作花生糖
C.用工业染料制作彩色馒头
D.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7.(烟台)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B.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
C.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
8.(厦门)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
A.肉 B.大米
C.食盐 D.海蛎干
9.(桂林)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下同)。
A.鱼肉 B.米饭
C.西红柿 D.苹果
(2)缺 (填元素名Q)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食用富含该元素的海产品,如
(填一种),有利于人体摄取该元素。
(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吸烟 B.过量饮酒
C.均衡饮食 D.食用霉变花生
10.(青岛)酸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下表是某酸奶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请填写下列空格。
(1)酸奶中的 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氧化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
(3)蔗糖(C12H22O11)是酸奶中的一种糖类物质,蔗糖的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在选择制作酸奶包装盒的材料时,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该材料应具备
的特点(填写一条即可)。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一)课标要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了解水污染及水污染的防治。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二)典例分析
例1 (黑龙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到大气中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A项说法正确;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分类放置垃圾,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B项说法正确;高炉炼铁的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C项说法错误;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D项说法正确。
答案:C
例2 (乐山)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①煤;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填序号)。
(2)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 ②SO3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3H8O+4O2[点燃]4H2O+2CO2+X,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要使6.0 g丙醇燃烧时不生成X,则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为 g。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2)由图可知,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多,更易导致酸雨,A项正确;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所以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B项错误;由图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C项错误;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生成了二氧化碳,即都有温室气体产生,D项正确。(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H2O=H2SO4。(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分子由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
设6.0 g丙醇(C3H8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2C3H8O+9O2[点燃]6CO2+8H2O
120 288
6.0 g x
[1206.0 g=288x] x=14.4 g
答案:(1)② (2)A、D (3)SO3+H2O=H2SO4 (4)CO 14.4
(三)专题演练
1.(潍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新课改的化学教学,不仅提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提倡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及时引导学生展示、总结归纳,精讲释疑也不可或缺.下面就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一、结合实际,情境导入课题
初中化学大多和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创设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从直观过渡到抽象的化学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探究过程.
例如,在讲“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吃得好是否就身体好呢?我们常常在电视中看到补钙、补锌的广告,钙和锌都是化学元素,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要补充这些化学元素呢?化学元素和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又如,在讲“有机合成材料”时,导入:“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瓷器)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呢?
通过和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实例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过渡到化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而至于课堂中学生要掌握什么,学生是迷迷糊糊.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提倡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后进入合作探究,进而促进知识的构建.因此,教师导入课题后,首先就应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讲“酸与碱之间的反应”时,教师导入新课或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了解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认识酸、碱性物质存在的广泛性.然后提出问题:阅读教材,溶液的酸碱度可用什么来表示?它的取值范围是多少?酸性溶液的pH范围是多少?碱性溶液的pH范围是多少?用什么来测定溶液的pH?
通过目标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去探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讨论、交流才会更加有效.
三、问题引导,组织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师生间沟通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来提出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进而促进学生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酸与碱之间的反应”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了解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然后组织学生用pH试纸来测定一些液体的pH.分小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接着提出问题:能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pH试纸能不能用水润湿?会对读数结果有何影响?pH试纸测出的pH是整数吗?引导学生讨论,之后再进入“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议论中.
又如,在讲“溶解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组绘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然后提出问题;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探究.
四、反馈展示,归纳整理总结
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一定的收获,而接下来教师就需引导不同的小组将本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形成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精讲释疑,让学生形成共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73-02
(1)准备好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概念;(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4)开展社会调查,提高探究能力。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同时又用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中理所当然的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在新课标教学中必须要深思的问题。生活与化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离不开实际。只有把生活实际与化学教学联系起来,才能使化学更有趣、更易懂。
1.准备好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素材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筛选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寻找新的视角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导入新课,造成认识的矛盾冲突,把本堂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身需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如在"有机合成材料"教学中,课前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毛线、塑料袋、棉布、尼龙绳、不锈钢饭盒、橡胶、脱脂棉、铜丝等,请学生说出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材料,哪些属于有机材料。有些材料学生不太熟悉,这样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读课本。又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打开一瓶汽水,让学生观察气体从水中冒出的情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的性质。由此可见,将化学知识置于真实情境中,使问题生活化,不仅可以为学生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铺设多样的途径,感受知识的"亲和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初中化学教学中,某些抽象的概念难于理解,如果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知识深入浅出、变难为易。如在讲授仪器的使用时用的玻璃棒,它的作用与生活中使用的竹筷相似。同学们很容易把玻璃棒的转移作用忘掉。在此我们不防将生活中的竹筷引入,因为玻璃棒和竹筷在形状和使用上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在就餐时,用竹筷夹菜、吃饭、还可以用它蘸一点汤来尝尝汤的味道。这是用竹筷来转移少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例子。把竹筷的作用顺向迁移到玻璃棒的学习中来:在做蒸发实验时,蒸发后可以转移少量固体;在验证溶液的酸碱性时,用玻璃棒来转移少量的溶液在pH试纸上。这就是玻璃棒的转移作用。经过这样的知识顺向迁移,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容易掌握。
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让它服务于生活。在课外生活中,我们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并解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例如:学了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这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小林晚上在家帮妈妈洗铁锅,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红色物质是什么?产生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运用化学知识正确解释了这些现象。又如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有机合成材料后,让学生思考如何鉴别真假金银,"真丝"与"人造丝"。热水瓶胆内壁上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又用什么办法除去?长期饮用硬水对我们身体有害,生活中怎样把硬水软化?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4.开展社会调查,提高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