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绝版的周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清澈的流水容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倒好处的挂在腰间”你就是那块水上碧玉吗? 周庄.
第一次读你,就被你的纯秀古朴的小镇,波动似绸的水面所打动,还有那清新优雅的气质,合着 小姑娘们婉转悠扬的歌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亮点。
多少年来,江南如梦, 梦里江南,一梦几千年。
我想江南梦的开始,是在这迷人的周庄吧!一幅淡雅迷蒙的水墨画,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一幅张灯结彩的七彩梦幻图。这一幅幅画就造就了周庄,这个梦里的江南水乡,让人觉得这绝版的周庄她是活的,如黛玉的多愁善感,多才多艺;如昭君的灵秀质雅,飘逸洒脱;
如西子的微微,泪光点点。
夕辉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多少次掀开夜幕,纯美的周庄,向人们散发着她的韵味。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你真的好美,好美······
常说“人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谓,山美,水美,不如人美。
+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留连于人的记忆中呢?
李清照,有聪颖,有思想,有洒脱,还有贞刚,轻轻向人们走来,带来了她的诗词歌赋,
也带来了她的爱国热情,给中国的文学宝库,增光添彩。昭君出塞,只是为了两国友好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她离别故土,踏上异域,给中国传统美德,再添一笔。袁隆平,一个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老人,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在我国的农业事业上,夜以继日,辛勤劳作,反复试验,苦苦求索.她们——这些洞悉人生的大师,在 人们的记忆中播撒汗水,收获美誉.只因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美穿越死亡,造就经典.这种为国为民,甘愿牺牲小我,顾就大家.这种美,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美.美的大气,美的气势渤泊,美的有霸气.
奉献是一种美,但应该是一种终点美.那过程美?我想,过程美应该是一种在逆境中,顽强的拼博美吧!
你看!你看见鲁讯爷爷又在深夜中奋笔疾书了吗?哪怕有黑暗势力的打击,他拿笔当枪,为了救国救民,奋斗出一生.在困境中不气势,在失败时,他依然执着,在黑暗的打击,他的身影却显得此高大…..你听!你听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了吗?一个连失明情况下的伟大创作,一曲振碎人类心灵的曲子,却是在如此残酷的现实下,靠着对音乐的梦想,怀着坚持下去的力量,他在逆境中的顽强抗争,努力不泻.这种美,美的扣人心弦.这种在困难面前不放弃的力量美,深入人心.这种美告诉着人们,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曾经奋斗过,我就是最美的.
殊不知,有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做这样的事情,教学内容上贪多求全,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作为殚精竭虑的一线教师,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教学效果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于是,他们往往忘记“一口吃不成胖子”、“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等有益格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方法技巧等,从设计的方法到设计角度、从文本的挖掘分析、拓展延伸到课外,唯恐挂一漏万。这众多的因素让我们的课堂不堪重负,教学的品质自然大打折扣;也使得语文教学过程苦不堪言。我自然也不例外,由于长期被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困扰,因此格外留意寻求实现突破、超越的思路和策略。
一、取舍教学资源求精当
我曾一度特别喜欢“包装华丽”的语文课,曾为设计出“华丽”的语文课而煞费苦心。如在一次学校公开课竞赛中,我选定的课文是《绝版的周庄》,在教学设计时,我一头扎进了“华丽”的泥潭:光国内外物质遗产的精美图片就有近十张;周庄的风俗民情古迹的图片也近十张;配合课文的江南民乐小调有三四首。自我感觉课堂容量够大,形式够丰富。谁知试讲的效果让我几近绝望:欣赏图片、音乐占去一半多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完全被我的“精心设计”束缚,根本没有自主思考活动的时间。整节课只能用“死水一潭”来形容,这是我从教多年来最失败的一节课。事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找到了“症结”所在。语文学习的载体是课本,课堂学习应紧紧围绕文本组织过程环节。过多的衍生,表面上看似丰盛美观,实质上是“喧宾夺主”,空洞无物,学生在看热闹之后是稀里糊涂、一无所获。
在评议课中,我认真听取同行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受益匪浅。我深切认识到“取舍”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精要、适当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内外教学资源)是精品课堂的必要条件之一。
鉴于此,我对课堂设计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文化遗传图片保留布达拉宫的一张,且放在迁移拓展环节中;民俗图片也只留双桥和沈万三故居的共三张,旨在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凸显周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课堂的厚重感;音乐选定一首,课前播放,以营造情景氛围。同时还要求学生加强预习,并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多多质疑。课堂上留出充裕的时间解读周庄的美丽,解读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最终,这节课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讨论交流、质疑探求、学习展示的平台,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割舍了一些东西,反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上,一定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材料,力求精要、适当,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取舍课堂提问求趣巧
课堂提问设计的关键是:一是所提问题学生要感兴趣,有趣的问题才能引发参与讨论的热情;二是提问的时机和方式要巧妙,使之成为融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的有机环节。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精心筛选学生质疑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问题,务必使课堂提问有序、有效。我曾经观摩过的一节公开课《蒹葭》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导入新课和朗读原诗后,老师抛出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该问题中规中矩,但可以检测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当课堂气氛有点“回落”时,我估计老师要有动作了,果然,老师亮出了“杀手锏”――自己改写的诗:
白雪茫茫……宛在山之阳。
白雪苍苍……宛在山之崖。
白雪皑皑……宛在山之阴。
并发问:“改诗与原诗相比,哪一首好?说说你的理由。”当时,我忙于记录,没有仔细品读改诗,也就没有体会出改写的用意来。但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分析原诗和改诗意象的时候,我听出了点“端倪”――要在意象上做文章了。这时,老师抛出了大问题中的第四个小问题:“蒹葭”和“白雪”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不同呢?由于学生受生活经验的限制,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太理想。但老师没有作出通常情况下的诱导启发,而是非常从容地利用多媒体投放了蒹葭图片。图片中的蒹葭柔美、轻盈的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同学的注意力。短暂的考虑之后,一名女同学发言:“蒹葭、水等意象能表现一种柔美的特点;而雪不能表现这个特点。因此,老师的改写不及原诗好。”在其他同学颔首赞同的时候,老师顺势提出了难点问题:“这首诗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因为上面的铺垫工作非常到位,所以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老师总结:“白雪”之所以不及“蒹葭”效果好,就因为它不能表现这种“迷茫、凄婉”的情调。至此,那首改写的诗出色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它在这节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起了自己讲解诗歌意境的情形,为了把意境讲透,煞费苦心设计了不少的问题,可要命的是问题虽多却都处于同一平面,无力“激起千层浪”,无法提携引领整体,无法“一览众山小”。因此,尽管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却依旧在原地打转。而在这节课中,教师正是利用了改诗与原诗对比的问题情景,才逐步解决了意境的难题。由于问题本身“站”得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避免力量分散和平均使用。由于“取”得巧妙得当,因此课堂的即时效果非常好。
经过取舍,解决了“问什么”之后,“怎么问”也是决定问题“品质”的关键,也是需要取舍的。比如上述课中,老师将改诗作为载体,在总问题下相继提出多个小问题加以引导,最后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显然是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取”的。“怎么问”关乎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想见识、生活积累等,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甚至需要多次反复地取舍。可见课堂提问设计中“取舍”的重要性。“取”的精当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
三、取舍训练习题求质效
如果结合中考前的试卷讲解情况,就更能说明取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打造精品课堂的重要性。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考前,我们综合试卷做了不少,但收效甚微。我大失所望:学生似乎该记的都没记住,该运用的都不会运用。比如说,文学常识张冠李戴;默写错别字出奇地多;文言翻译漏洞百出;语言表述前言不搭后语,等等。可以说,整张试卷上几乎找不到“闪光点”。我不能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开学至今,自己在教学上可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学生应该“受益匪浅”,谁知道效果却出乎意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思来想去,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我每一套试卷的评讲都求大求全,该讲解的、该联系的无一遗漏,并要求学生分类整理记录,定期巩固复习。结果犯了学习的大忌:知识点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根本来不及应对。贪多求全,反受其害。如果我能每套试卷集中讲解一个问题,且随时温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就绝对不会如此糟糕。事实上,近十套试卷累积下来,知识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为所谓的“舍”最终还是服务于“取”。
于是,我改变每题必讲的做法,而选择每篇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和同类问题归并讲解的思路,以使学生分阶段有侧重地巩固知识点。例如,记叙抒情类文章是试卷中的“常客”,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我花了三节课的时间讲解对比衬托和侧面烘托的手法。由试卷讲解到课文复习,力求透彻、全面。表面是“少讲了”,但实际上不少反增。因为许多天过后,再碰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巩固率还在70%左右,再也无须花大量时间去“炒冷饭”了,和先前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也同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学习效率的提高。
可见,精心选择习题,精要讲解评析是上好练习课和讲评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