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晚春韩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析该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促进玉米高产栽培目标的顺利实现,推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气候环境独特,土壤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玉米,近年来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也逐渐成为山西省的第一大作物,其中一半左右为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为全面提高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产量,相关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现代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下进行简要介绍。
1 平川旱地玉米“一增一减三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增加种植密度
相关农业生产研究与实践表明,玉米属于无分蘖作物,种植密度是影响所收获株数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当增强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三要素中的单位面积穗数,应当注意的是,所选用的待增加密度的玉米品N应当为耐密品种,以真正实现玉米高产。
就当前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的生产情况来看,制约玉米高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密度不够导致有效收获株数较少。因此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栽培过程中,应当选用中穗节水型耐密品种,适当改善玉米密度,以促进中晚熟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提升。通过试验研究可知,当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所使收获有效株数低于60000株/hm2时,玉米单产那一突破15000kg/hm2。
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生物措施来促进节水增密种植的顺利实现。结合山西省地质条件以及气候因素等开展具体分析后,决定种植郑单958、先玉335等中穗节水型耐密玉米品种,将种植密度控制在72000-82500株/hm2之间,结合山西省玉米种植区的地力以及品种对种植密度加以优化调整,确保所收获的有效株数在67500-78000株/hm2之间。
1.2减少土壤耕作
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栽培过程中,土壤耕作具有两面性,有助于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能够创造播种施肥条件,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壤综合肥力,并且会造成土壤失水。通过试验研究可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适当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并调整土壤耕作实践,与化学除草法进行协调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满足播种施肥要求,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促进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升。
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栽培过程中,通过耕作与化学措施能够促进节水培肥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合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在玉米栽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待玉米收获后,以机械粉碎法直接将秸秆粉碎,于土壤适耕期进行耕翻,于早春解冻后进行旋耕,春播后出苗前喷施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剂。玉米生长期不应中耕或培土。在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栽培中,旋耕时间应当提前一个月左右,并且实际耕作次数应当减少30%-45%左右。
1.3改变施肥技术
肥料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合理施肥既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又能有效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特别是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施农家肥,氮、磷、钾、锌、锰等化肥按地力差减法确定,根据肥料的特性和玉米需肥特点科学施用。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农家肥施用情况和计划产量补充施足化肥,一般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分别按玉米计划产量所需纯氮、磷、钾和微肥分别按理论所需量的100%~130%,150%~180%,30%~60%,50%~80%确定(因地力、农家肥施用情况调整)。施肥方法上,农家肥、磷肥、钾肥和微肥随早春旋耕一次底施,氮肥 60%底施、25%玉米拔节后抽雄前追施、15%玉米灌浆初期追施。
2 丘陵旱地玉米“一增一盖三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丘陵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与平川旱地相类似,尤其是增加种植密度方面,可以按照平川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具体操作。在覆盖整秆、地膜方面,为切实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应当充分发挥秸秆覆盖的作用,对土壤水分蒸发以及土壤板结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秸秆自然还田以及蓄水功能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增加有效积温,从而促进作物成熟。
待玉米收获后,顺垄将2行玉米秆覆盖于一个垄背上,于早春将没有覆盖玉米秆的垄背上覆盖地膜,通过整秆与地膜的协调作用,促进间隔周年全封闭覆盖的实现。覆盖地膜之前应当在地膜垄背喷施适量玉米专用化学除草剂。丘陵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在施肥技术、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改变上与平川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具有一致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玉米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物之一,为更好的提高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栽培产量与质量,应当结合山西省土壤环境以及地质特点等因素开展综合分析,选取适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而促进山西省玉米产量提升,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推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张鑫:出生年月:1978年10月19日;性别:女;籍贯:孝义市阳泉曲镇安乐村;单位:孝义市下栅乡便民服务中心;职称:农艺师;研究方向:种植业
参考文献:
[1] 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赵文媛,王红兰 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4):87-8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因不拘小节而无端遭贬,诗人是充满同情与关切的。首句写景,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也就融情入景。
宋词中也多有关于杨花的描写。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朦胧乱扑行人面”,在纷纷扬扬的杨花中,让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闲愁。“中厅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色中的杨花给人的是宁静的感觉,这是张先最得意的词句。女词人朱淑真的杨花,则是一种生命的放飞:“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坡更是写杨花的高手,杨花在他那里,一会儿寄托着思妇怀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一会儿又如沦落天涯的离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而曾巩却对杨花不屑一顾,“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里,漫天飞舞,蒙蔽日月的杨花,就像个得意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里,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而在一般人眼里,垂杨是柔丽的,可杨花却有些轻浮,如一个感情不太专一的女性,想来,“”一语,任何女性听了都不会高兴。
杨花本无情无思,只因人有情。我们在解读“杨花”这一意象时,要根据杨花的纤细洁白、轻柔漂浮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的把握其含义。
南乡子
[唐]吴融
不斗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常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一种融融的的暖意在身上流动。我渐渐感觉到周遭的声音:风声,树叶的沙沙声。我可以渐渐感觉到略带潮湿的泥土的气息。我听到了燕子的呢喃。阳光开始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上。周身彻骨的痛苦仿佛一下子减小了很多。这些平素最平常的东西:阳光,泥土和天籁,此刻却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白话释义:农历春天2-3月,刚发芽长出来的草和水都呈现绿色。
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杜甫 [唐]
白话译文: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汉乐府
白话译文:春天的阳光在散布他的恩惠,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熠熠生辉。
4、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古风》李白[唐]
白话译文:二、三月的咸阳,宫外的柳枝在湖边发出来金黄色的嫩叶来。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韩愈[唐]
白话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7、《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
译文: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来。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
8、《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古诗词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表现手法类题目更是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复习课内学过的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的古诗句,通过例题引路,引导学生了解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形成印象;再与最新的相关中考原题链接,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巧;最后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的答题技巧得以巩固,形成答题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赏析中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表现手法类型的认识。
2.对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一、复习一组古诗词句子。(说出上句或下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比喻)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比喻)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拟人)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夸张)
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陈子》)(对比)
二、集体朗读以上诗句。
第二环节,对号入座
三、详细介绍初中课本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分析古诗词中句子的表现手法,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从点上看,表现方法通常是指修辞手法,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从面上看,表现手法通常是指表达技巧,在初中课本中,古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兴、烘托、想象、用典等。
四、逐一指出前面20个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见前面“一”)
第三环节,例题引路
五、指导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要点。
表现手法类题目往往不仅考查运用了什么手法,而且要答出其表达效果。
这类题型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表现了描写对象什么特点;(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从上面的句子中选出8个典型的句子具体说明。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诗人以“蓬草”“归雁”自喻(步骤二),写飘零失落之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意情结(步骤三)。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运用拟人的手法, “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之猛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焦虑之情(步骤三)。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运用对比手法(步骤一), “白发生”与建功立业的追求形成对比(步骤二),突出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的悲愤(步骤三)。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比兴手法(步骤一),句中以“爱情鸟”――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步骤二),引出一个男子对女子深切的思慕,含蓄而富有韵味(步骤三)。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步骤一),诗人借用向秀怀念旧友来表达自己对已死的友人的怀念;借用王质误入仙境,回到人间已过百年的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步骤二),整句含蓄地表达了对长期贬谪的不满(步骤三)。
第四环节,中考链接
七、呈现2012年江苏省部分大市中考表现手法类题目。
(一)(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研讨:第(1)题要求指出修辞手法,“妙处”应指出描写的对象,并指出表达效果。解答如下:
“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百花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二)(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讥笑。 ③尔曹:你们。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研讨:该题明确了表现手法,要求指出其表现内容及表达作用。解答如下:
甲诗将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
乙诗将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三)(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题目。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一、拓展同一诗人的诗歌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雄奇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真实、生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恬静的田园风光,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拓展。如教王维的《鹿柴》,可引入《鸟鸣涧》、《山居秋暝》;教陆游的《示儿》,可引入《秋夜将至出篱门迎凉有感》;教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引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教韩愈的《早春》,可引入《晚春》……这样拓展,作者相同、内容相关、风格相似,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近的。教学时将同一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有效组合,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主次适当,可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笔者上过一堂“送别组诗”,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重点引导学习《赠汪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以歌相送”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很快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学完这三首诗后,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情真意切。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表现手法的对比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三、拓展诗歌的空白处
诗歌是言志抒情的艺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诗歌空白处的完整意象,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面是我教《泊船瓜洲》中的片段。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五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开始写,写好后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带着全家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扶着老母亲去看花……也许那是一个日暖风轻的日子,他和老朋友一块儿谈天……
我启发学生在诗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联想诗人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为孩子们体验诗人思乡的愁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已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吟诵诗歌、唱诗、诗句接龙、诗配画、题诗书签赠送等方式对古诗的空白处进行拓展,以此丰富诗歌的内涵。
在古诗拓展教学中,我巧妙地依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不就诗教诗,而是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增加阅读容量,倡导学生多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