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建资料

土建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建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建资料

土建资料范文第1篇

因此,在这09岁末、结构封顶之际,对本工程资料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未来工作实为必要。

工程伊始,为保证本工程资料工作有条不紊、标准规范地进行,本工程编制了《资料目标设计》、《资料编制统一标准》以及《施工及资料管理流程》。《资料目标设计》明确了本工程资料的整理编制目标(结构长城杯)以及收集、整理、编制范围还有各个资料编制的具体要求;《资料编制统一标准》对本工程中各个资料的字体、间距、方案的封面和内部审批表、交底的格式等等格式都进行了统一规定;《施工及资料管理流程》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等各个资料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由项目经理签发,是工程资料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地强有力保证。

说易,做难。虽然在工程初做了充足地准备,但由于各个资料相关人员工作经验、水平参差不齐,不管是资料的编制填写还是流程地执行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流程中个别环节执行不力,造成上下环节脱节。如混凝土拆模报告有时不能及时从试验室取回,影响了拆模申请,继而又延误了现浇结构外观尺寸检验批验收。

二、工程资料的编制填写不够严谨。如试验报告中个别代表数量缺失;检验批中个别检查项目数据过于虚伪,一看即假;个别资料附图不够详细、清晰。

针对如上问题,工程过程中采取以下四个措施应对:

一、明确责任分工,督促流程执行。

二、及时收集整理,及时问题反馈。

三、定期资料整改,再次资料核查。

四、目录及时跟进,完美资料归档。

通过以上措施,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坎坷而又圆满地通过了一次次检查。

对于各个资料的填写要求,资料规程及长城杯指南中都有详细要求,在此不一一重复。现仅通过本工程地探索归纳,对各类资料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一、施工技术资料严格受控。

施工技术资料是指导正确、规范、科学施工的文件,以及工程变

更情况的正式文件,而且变更、洽商、图纸会审要经过设计、建设单位签字,施组、方案要经过公司级审批,交底要施工队签认。一旦遇到工程纠纷或其它特殊情况,此类情况是解决纠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料,因此,对此类资料要严加管理,一般不外借,谨防丢失,不得不借时,执行严格的借阅登记制度。

另外,本工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变动频繁,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多。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展、工程结算。如果因为变更、洽商传不及时而造成经济损失,那么整个项目部的辛苦工作便失去了意义。因此,一定要及时把变更、洽商发放到项目部相关人员手中,并由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内以交底形式传达到施工最前线的施工队。

二、施工测量记录要图示详尽。

施工测量记录是确保工程定位、尺寸、标高、位置等的资料。“失

之毫厘,谬之千里”,由于放线的疏忽给后续施工带来麻烦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测量资料一定要有详尽的图示以确保测量施工的准确。如楼层平面的放线记录,洞口放线要画剖面简图,注明放线的标高尺寸,应有平面简图,若是平面放线要求注轴线尺寸,说明墙柱断面尺寸、门窗口位置尺

寸,轴线控制线和墙柱边线尺寸,若是外墙、门窗洞口放线要画剖面简图,注明放线的标高尺寸。

三、施工物资资料要齐全有效,有可追溯性。

工程中物资种类繁多,且来自不同厂家,把好物资质量关,便为

整个工程质量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各种物资进场均要提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因为这些物资全部来自外单位,因此,此类资料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鉴于此,资料质量证明文件要尽量使用原件,当不得不使用复印件时,要清晰、齐全、有效,并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并注明进场时间及使用部位。

四、施工记录内容要详细具体。

施工记录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各种检查、记录等。记录中的内容要详细具体,不可泛泛而言,并要与技术交底保持一致,如钢筋绑扎隐检,要写清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当出现数据时,要计算出具体数值,避免使用规范性语言。当发生变更、洽商时还要写清变动内容并注明其编号。

五、施工试验记录要及时、齐全。

施工试验合格是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如钢

筋连接试验报告是钢筋安装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混凝土试验报告是混凝土施工检验批验收的前提。所以施工试验记录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以免遗漏,影响后续施工。

六、检验批验收记录检查项目要填写齐全。

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因此检验批中各项评定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检验批中各个应检项目不应漏填。如有预埋件部位的钢筋安装检验批中的预埋件项,有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检验批中的施工缝项。

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对资料员来说,将收到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归档,编制分项目录是很繁琐的一个过程。在本工程中采取以下两个措施应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

一、编制动态资料总目录,便于资料检索。

资料总目录以规程中的类资料分类,具体到盒内每册资料。资料总目录随施工进度、资料的增加,不断更新,并在总目录中每册资料后设备注栏,标明每册资料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总目录,对所有资料情况一目了然。

二、分项目录采用Excel编制。

一般人都用Word编制目录,但与Excel相比其效率及功用就望尘莫及了,Excel编制目录的优势主要如下。 2、协助统计汇总。利用其“筛选”功能,能按条件进行数据筛选汇总。如要查询钢筋连接试验报告见证批次是否够,只要在筛选条件中选“见证”,Excel便将所有见证试验报告列出来,用见证试验报告数除以总报告数,便钢筋连接试验见证百分数。或者要对工程中C40砼进行强度统计评定,只要在筛选条件中选“C40”,所有C40试验报告便一一列出了,包括成型日期、施工部位、强度等报告内容。

3、智能纠错功能。在Excel中,可以对单元格中数据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当超出范围时,弹出提示对话框。如钢筋原材试验报告中的试验结果“屈标比σs实/σs标”合格值应≤1.3,在Excel中设定后,当输入值>1.3时,系统即弹出“不合格”提示,避免了输入错误或协助发现不合

格资料。

土建资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自免疫力

中图分类号: TV4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在大坝的运行过程中,很多年代久远的大坝混凝土会出现开裂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坝混凝土出现了碱骨料反应,但是大坝混凝土自身存在一种自免疫力,然而,目前这种自免疫力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进一步分析大坝混凝土中的自免疫力极其重要。

二、大坝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条件

碱骨料反应通常是指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很多年后水中的碱、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以及外加剂等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此后反应的生成物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增加,最终造成开裂。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必须要有一定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配制混凝土构成中加入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物质的同时假如了部分碱,或者是混凝土构件处于有碱掺入的环境中;其次,要有部分碱活性骨料存在于混凝土中;最后,潮湿的环境中可以使得反应物吸水,造成膨胀。综上所述,避免碱骨料反应破坏最稳妥的措施是利用非活性骨料,但就目前的工程施工环境而言,活性骨料的分布十分广泛。此外,碱骨料的选择还受到工程的经济因素影响。目前,对于有潜在危害反应的活性骨料工程,施工时通常会采取抑制措施,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中碱的含量或选用低碱水泥。

三、大坝碱混凝土骨料反应危害

1940年,Thomas.E.STANTON首先发现碱骨料反应,之后一些国家相继开展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普查,发现了多例由于碱骨料反应造成开裂的混凝土工程。例如,较早的有美国派克混凝土拱坝,高98m,1938年建成,1940年就发现混凝土大坝严重裂缝,经研究证明破坏的是由于采用了安山岩等具有活性的沙石骨料和含碱量高的硅酸盐水泥而发生的碱骨料反应造成的。另外美国加州的德鲁姆犹他坝是一座高28.5m,长975m的混凝土拱坝,建于1924年,运行20年后,由于碱骨料反应坝面混凝土严重破损,使大坝不能安全运行,不得不在1968年炸毁大坝,在老坝下游重建新坝。1965年~1966年德国北部高速公路上一座新建不久的拉彻威尔桥受碱骨料反应严重破坏,后重建。南非的开普顿地区1976年以来已发现有半数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丹麦混凝土委员会调查认为其国内的混凝土建筑物建成后1年~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碱骨料反应。国外还有英国、前苏联、加拿大等国的水工混凝土工程都有由于碱骨料反应引起工程破坏的实例。碱骨料反应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在我国混凝土工程中,由于碱骨料反应造成损坏的投巨资兴建的北京西直门立交桥运行不到20年就拆除、三元桥等工程又重新进行加固,其使用年限和耐久性大打折扣。已建成水工混凝土大坝,有些大坝施工时采用的粗骨料中含有较多的活性SiO2 ,主要存在于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闪长岩等岩石中。到目前为止,有4座大坝已出现0.5~2.0mm宽的碱骨料反应环带。但仍不能确定是碱骨料反应引起的破坏,还需长时间的观测。这对混凝土大坝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碱骨料反应的问题是一个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给与其充分的重视。

四、大坝混凝土对碱骨料反应(AAR)的自免疫力

从混凝土的配合比特点来看,大坝混凝土对AAR的自免疫力主要来源于以下3方面:

1、碱活性石粉。大坝混凝土需要大量使用人工骨料,如果骨料具有碱活性,则人工骨料(尤其是人工砂)中自然就会引入相当数量的碱活性石粉,这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大坝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常态混凝土中细骨料的石粉含量为6%~18%,碾压混凝土中则宜为10%~22%。按照大坝混凝土细骨料用量为700~800kg/m3、胶凝材料用量为200kg/m3估算,石粉的质量相当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20%~80%。如果所用人工砂是碱活性的,那么石粉也是碱活性的,这部分石粉可均匀地分布在水泥石中,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与水泥中的碱发生反应,由于石粉的比表面积远大于粗细骨料,它们发生反应的能力更强,对碱的需求也更大,这就可以消耗水泥中的碱;

(二)虽然石粉与水泥中的碱发生了AAR,但是由于石粉分布均匀,且颗粒很小,不会像骨料界面区发生的AAR反应那样形成局部应力集中,而是使得AAR膨胀力弥散从而避免开裂,对AAR可以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2、引气。为了提高大坝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一般掺有引气剂,引入微小气泡,均匀分布在水泥石中。混凝土中由引气剂引入的微小气泡对于AAR膨胀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早在1984年丹麦的Jensen等就用35种不同碱活性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的引气量可以将AAR的膨胀率减少3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AAR的产物填充到气孔中,也就是说,引气剂引入的气孔对AAR膨胀起到了“缓冲气囊”的作用。国内朱蓓蓉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当混凝土含气量为4.5%时,可以将AAR膨胀减小57%。但现有研究尚未考察含气量和引气剂品种的影响。

3、很小的浆骨比。大坝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一般在200kg/m3以下,而骨料用量多在2000~2200kg/m3之间,浆骨比远小于普通混凝土的。AAR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碱与碱活性骨料发生反应,碱的来源主要是胶凝材料,因此对于特定含碱量的某种胶凝材料体系而言,AAR的程度取决于胶凝材料与碱活性骨料的比例关系,只有浆骨比达到某一合适的比例(即所谓“最劣比”),AAR才会最剧烈。在大坝混凝土中,骨料占到混凝土质量的80%左右,浆骨比变得很小,换言之,胶凝材料中的碱不足以使全部骨料发生破坏性AAR膨胀,有限的AAR可以通过其它措施来抑制。可以做如下估算:实验室用混凝土棱柱体法测试AAR时,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泥含碱量调整为1.25%;骨料用量1600~1800kg/m3;假设这样的水泥用量和骨料用量可以让AAR充分发挥。如果是大坝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10kg/m3,含碱量为0.6%;骨料用量为2000~2200kg/m3;不考虑骨料尺寸和级配的影响,则大坝混凝土中的水泥含碱量仅够400~450kg/m3的骨料发生AAR,即大坝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使用同样碱活性程度的骨料,其膨胀量可能仅为普通混凝土的20%~25%。张承志等认为胶凝材料相对AAR膨胀起到约束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AAR膨胀率降低。但在其试验中,砂浆或者混凝土的总体积保持不变,则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意味着碱活性骨料用量的减小,最终AAR膨胀率的降低不能完全归结于水泥用量的增加。尤其是使用快速砂浆棒法时,砂浆棒浸泡在1MNaOH溶液中,碱的供应充足,AAR膨胀量完全取决于碱活性骨料的含量,所以一定会出现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增加、骨料用量的减少、膨胀率减小的现象。因此胶凝材料约束AAR膨胀的结论是否准确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相关研究表明,活性骨料含量相同时,水泥用量的增加将导致AAR膨胀的增大。

目前所有的骨料活性鉴别方法和评价抑制AAR效能的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大坝混凝土浆骨比很小这一特点,因此要客观评价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AAR风险,需要同时重视胶凝材料用量带来的正负影响。

五、碱骨料反应的防治措施

预防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工程的损坏,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配制混凝土时消除碱骨料反应的必要因素。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1、控制水泥、混凝土中的含碱量

水泥含碱量是混凝土含碱量的重要来源,自1941年美国提出水泥低于0.6%氧化钠当量(即Na2O+0.625K2O)为预防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安全界限以来,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将此界限列入国家标准或规范。许多国家规定,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一律使用含碱量不大于0.6%水泥;另外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大量掺入含钠盐的早强剂和防冻阻锈剂,也是混凝土含碱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应综合控制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及骨料等成分的碱含量,慎重使用外加外加剂,使每立方混凝土总价量不超过限值:

对于一般工程,混凝土总碱量(Na2O当量)应小于3.0kg/m3;

对于重大工程,混凝土总碱量(Na2O当量)应小于2.0kg/m3;

控制水泥和混凝土安全含碱量是防止碱骨料反应的有效途径。

2、对骨料进行筛选

活性骨料是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我国活性骨料的分布,基本上呈现北高南低的规律。特别对于主要的工程(如混凝土大坝、桥梁),在选用骨料之前,应做骨料活性检测,尽量选用无活性骨料。

国际上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基本上有效判定骨料碱含量的试验方法有四种:岩相法、化学法、砂浆长度法和岩石柱法。

岩相法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有重要指导作用,一直是作为骨料碱活性鉴定的首选方法,它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来鉴定骨料的种类和成分,特别是那些已知活性矿物存在与否的骨料,以此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碱活性。如果岩相法没有发现被检测骨料含有活性矿物,就可判断其为非活性骨料;若含有活性矿物,就需进一步检验。当骨料的活性矿物为SiO2时,就要使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检测,以判断骨料是否有潜在的危害;当骨料活性组分为白云石时要用岩石柱法判断其是否有害。

3、掺混合材料

掺合某些活性混合材料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当活性的SiO2含量在1%~5%时,膨胀率呈上升趋势;含量为5%时,膨胀率最大;含量高于5%时,膨胀率逐渐降低;含量大于40%时膨胀率减小至零。试验资料表明,含有大量活性SiO2成分的煤矸石制成的轻骨料混凝土,有效地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发生。一般来说采用掺合水泥重量30%的粉煤灰、50%以上的高炉矿渣或5%~10%以上的硅灰,可有效抑制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工程的损坏。目前我国专家在抑制碱骨料反应掺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正逐步推广应用。

4、采取防水措施隔绝水、湿空气

水在碱骨料反应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外部必要条件。能有效的隔绝水和湿空气的来源,可以减缓碱骨料反应发生的速度。同一混凝土工程,潮湿或与水接触的部位往往首先发生碱骨料反应损害,在其他部位则发展缓慢。

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自防水性,也可延缓或降低碱骨料反应所产生内部应力造成的破坏。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能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抗渗性和防腐蚀性能。另外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深丙烯纤维也可以对膨胀、开裂起到阻止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坝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将会大大的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导致大坝工程的成本支出增多,因此,要重视大坝混凝土对碱骨料的自免疫力,不断深入研究这种自免疫力的效果,为更好的利用这种自免疫力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宏伟.浅谈水工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措施研究及常见问题.城市建设,2010.11.

[2]黄荫光.水工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及预防对策.广东科技,2009.36.

[3]李光伟,周麒雯.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7.

土建资料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主要措施,并指出了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独立学院改革发展服务。

一、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院对图书资料室建设不够重视。许多学院片面认为高校改革的重点只是教学改革,只要教学改革方案实施了,也就代表高校改革深入了。忽视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和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性。各学院图书资料室收藏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书刊,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大多都不是专业毕业的,他们对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书刊都很不熟悉。

2、投入经费不足且管理手段落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与虚拟化管理已成为当前图书文献发展的主要特征。很多高校在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同时,对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购书经费给予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却忽视了对资料室的发展和建设。当前许多学院资料室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尤其是对图书资料的采购、分类、编目、借阅依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严重制约了资料室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再加上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使一些教学科研急需的图书资料要么购不进来,要么只能购进单册单本,人多书少,影响了教学科研的参考使用。

3、业务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高等院校图书资料室由于历史原因,管理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开业务会、讲座、交流等活动,都没有各院系的人参加。这样就形成图书资料室业务发展提高上没有人管的现象。资料员的精力都用在了应付借借还还,整理装订上。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一些老师借书太多,不及时退还,这些都使资料室的工作难以做到深层管理与开发。资料的开架借阅,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头痛的问题,其中图书资料乱架、破损及丢失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情况满足了读者需求,借阅上较直观方便,但也增加了管理人员整架补书等工作量。

二、加强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意义

1、加强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是学院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是协助党和学院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有力助手。为教学和科研搜集、汇编专业资料,主动为教师提供教学相关的资料服务。资料室有别于图书馆,它具有专业性强、工作重点突出的优势,因此,独立学院资料室要在教学、科研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就必须从初级服务转向高级服务,即在做好一次文献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加工整理,为读者提供二次文献服务,甚至三次服务。这应该是独立学院资料室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工作中,教师应增加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尽快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学术动态通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课后的知识消化、理解、巩固、拓宽、获取等都要借助于图书资料室丰富的藏书和最新信息,图书资料室是吸取新知识的最好场所,是学院实施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2、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图书资料室以它丰富的馆藏优势,汇集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优秀的文化成果,各类文献资料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人类文明史最形象、最生动的资源。在精神文明教育中,图书资料室作为读者与图书资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中介,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藏书优势,运用各种方式介绍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逐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可见,图书资料室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教育。

3、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统计的体现,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新模式,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图书资料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图书资料室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场所,藏书质量非常重要,一定要确保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行,确保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加强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措施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配备现代化管理手段,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明确指出,高校图书情报体系是由图书馆与资料室组成。为了共同满足全校的文献信息需求,图书馆与资料室理应协调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就必须网络化。因此,学院领导要充分重视资料室的硬件建设,给资料室配备专用的计算机,通过校园网连接到图书馆网络和互联网上。这样可以解决全校文献的不合理重购,实现全校文献资源、软件资源共享,从而缓解资源匮乏和经费不足。

2、做好资料室环境建设工作。学院资料室作为教学、科研的主要服务基地,应和校图书馆一样,成为一处独特的空间实体,和周围环境配合好,组成一个和谐统一体。学院资料室是院校的一个窗口,代表一个院校的形象,如果院校资料室精巧别致,美观雅致,就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起师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乐于在资料室看书、查资料,使藏书价值得到体现。因此学院资料室除了丰富齐全的藏书、方便快捷的检索吸引读者外,期内外部环境建设也很重要,能给读者带来诸多影响,不容忽视。

土建资料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在网络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资料的管理建设不仅仅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还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通过以往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领域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使得传统的图书馆被无纸化图书馆所代替,从而实现在科学保管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自从网络问世以来,文献媒体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多样化。传统的图书资料多有纸质化书本。但是网络时代下的图书资料不仅仅包括纸质化书本,而且包含了很大比例的电子资料。这样一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分化了现代图书资料。大致分为网络和馆藏两种类型。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类型的图书资料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提供更多的空间给读者。比方说图书或者电子报刊等,其中电子文献具有大存量、低成本、存取方便等优势。这些是传统图书馆很难实现的。因此现代图书馆更应该不断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我们所见到的图书馆会越来越数字化和信息化。

资料管理开放化。大家都知道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资料都是采取馆藏模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必须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归纳的说。就是要根据实际需要让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问题建立在网络校园基础上。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辐射开放型管理,从而更好的满足网络时代要求。也就是要借助网络设计与对应的环境让各方读者轻松找到他们想要的书籍类型,使其更加全面广泛的实用信息资源。

储存资料动态化。之前的图书资料采取的是实物存储静态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同时可以海量存储,但是保管难度比较大,而且很多时候会出现由于图书管理员不记得图书类型摆放何处而找不到的情况发生。而网络时代下图书资料更多的是存储在校园的云端上面。它与传统的图书资料存储方式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方式只需要借助数字化便能够有效保存图书资料,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与此同时由于保存在云端,后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安全性更强。读者想要访问、上传下载、查找比起以前都要方便许多。

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的有效管理

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得知。网络技术在信息时代下的高速发展让各大高校的图书资料形成一个庞大的图书资料开放和共享体系。因此我们务必要更多的结合学校自身状况来引导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这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能否正常运营。想要做到这一点。图书管理员就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知识。当然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熟悉图书馆的基础知识以及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多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同时通过光盘、通信、缩影等新技术,结合读者提出的广泛需求。开通电子资源的导航、信息传递、检索以及拓展专利等服务,从而形成了远程传输、高集成存储的图书情报处理方式。这些就要求管理员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心态。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检索和处理技术等。从而快速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适应图书馆建设和使用需要。

加强标准化管理。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风格不同。都是根据自身的优势来组建文献数据库,总体上并未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图书馆,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功能各有不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网络现代化资源管理的难度。鉴于此,各高校务必将图书文献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上日程。需要提醒的是,网络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长年累月的积累过程,但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土建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网络发展;转型

引言: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社会。知识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知识能够使我们进步,让我们变得有底蕴,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说,要发展,就不能离开知识。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图书资料的管理也变得更加现代化,脱离了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的形式。

1、图书资料管理的基本状况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很低,已经基本无法满足人们飞速增长的知识和文化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容量的存储设备就可以存储传统存储方式好几倍的资料数据,所以,运用好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是图书资料管理的必由之路,需要建立一个更具时代化特征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如今的图书资料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特点,网络的使用使得图书的数量不像以往那样贫乏了,通过各种网络交流方式,空间已经不再是限制图书资料管理的瓶颈。纵观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可以发现,以往的图书资料数量很少,由于基本都是实体的方式进行存储,需要很大的空间才能储存足够的图书资料,信息的不畅通,也让图书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这样,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就会很低下。网络则在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就像一个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图书资料进行自由的交换、利用和共享。第二个特点,网络让信息的交流变得及时、畅通和高效,以往通过交换图书资料的方式,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现在,人们可以方便的交换自己拥有的图书资料,获得自己需要的。而且搜索引擎等等的出现,使得人们查询图书资料的效率大为提升,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资料的交换工作的效率的提高。例如高校建立的电子图书馆,可以让学生不出教室,就能够租借到自己想要的书。要实现网络条件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需要一下几个要点。第一,减少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负担整理书本的工作的人员不再需要,更多的是懂得网络知识,对数字化有一定知识的现代化管理人员,能够在网络上负责起图书资料的管理。第二,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应该被替代,在几十年前,网络尚未出现或者尚未成熟的时候,进行管理要做好购买、分类,并且逐一排好放在书架上的工作,费时费力,现在,管理人员应该尽量熟悉图书资料管理软件或者系统的操作方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第三,从前的实体书的存储方式将被遗弃,实体书存储图书资料是非常耗费空间的,浪费了宝贵的阅读空间,现在,有了硬盘、U盘等等数字化的存储工具,就能大大减少图书资料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数字化的图书,满足了学生的检索方便性和便携性的需求。

2、网络下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和转型内容

网络的使用,将会极大程度的改变传统图书的管理方式。资源利用将会拓展到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和地点的图书馆,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图书资料的共享,这样,一个图书馆就能拥有几个图书馆的数据容量,资源将会变得一体化。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的对这些图书资料进行存取,方便了人们的资料获得和知识的摄取。这种方式也会极大的发挥各个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一个图书馆整合全世界图书馆的资源。一个图书馆将会既有自己的存在的特色,同时也会有着全世界图书馆整体的特色,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图书馆的存取功能将会被增强,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必须要有相应的存取方式,所以,图书馆必须要增强自己的存取功能,才能满足大量的数字化的请求,同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也应该提升,以顺应数字化管理的需求,网络资源将会变成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主体。图书馆是存储图书资料的场所,所以图书馆也要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灵敏、灵活和智能将是网络下的数字化图书馆必须具备的特点,而且图书馆内部的区域应该重新划分,将从前的实体书的存储场所改编为数字化存储信息的存储场所。

图书资料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转型,管理人员的责任也会更大。他们要负担起管理、服务、咨询、资料提供等等工作,但是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会消失,他们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是数量会减少。

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会有很多的有点,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在网络上,图书资料基本都是可以自由获取的,但是,众所周知,很多的图书资料都是有保密性的要求的,这对管理的保密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的图书资料有版权保护,作者不希望自己的资料在网络上被征用、使用和共享,这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资料共享性的保护提出了要求。不同的图书馆,一般会开发不同的软件来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数量巨大的图书资料就要求健全的资料检索系统,而且图书馆的系统要满足易用性等等需求,这对图书馆本身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结束语

网络的发展,图书资料管理进行转型,这是一个必然会产生的结果,因为达尔文曾经说过“适者生存”,不适应网络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必然会遭到淘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有提高自己水平的意识,这是他们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一个挑战和机会。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转型的同时,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升图书馆的素质和水平,利用好网络又不拘泥于网络,才能更好的进行图书资料的管理。(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瑾.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网络财富,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