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由贸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由贸易范文第1篇

泰国之所以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贸易伙伴,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泰国全国有近8000万人口,接近东南亚人口总数的20%。

泰国与包括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内的周边国家有着良好的运输网络。

与同一地区的其它国家相比,泰国的进口税率相对较高。例如,客车的进口关税高达80%,肥皂、香波等用于个人护理产品的进口关税高达30%。

与泰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一些商品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这将为此类商品进入泰国市场提供捷径。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项自由贸易协定又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所以,各项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关税减免方式以及相关的条件都是不相同的。有关泰国自由贸易协定安排的差异概述如下:

泰国―澳大利亚

该协定于2005年1月1日生效。协定涉及了双方在贸易中的很多商品,对于商品原产地规则有详尽的一整套规定。比如:每件商品如要享受该协定的优惠,则必须满足的一定的条件。以泰国客车出口到澳大利亚为例,需证明客车40%的制造材料原产于泰国本地,才能享受协定规定的优惠。另外,商品归类的改变也可说明原产地的情况,但规定要求本地材料的比例需要达到整个产品价格的90%。

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两国同意实施一项有效期为十年的, 关于第三国采购原材料的规定,即在实施此项自由贸易协定时,对从双方商定名单中第三国采购的纺织品和服装材料,可按两国的原产材料对待。例如,如果双方商定的商品中有越南的丝绸,泰国的纺织品制造商就可以将此丝绸作为泰国本地材料将其制成品出口到澳大利亚。

泰国―印度

此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洽谈中。此协定目前仅执行了双边早期收获协议,包括从蔬菜、水果到电视等84个税则号项下的商品。按照与印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惯例,符合原产地条件的商品,将从2006年免税进口到印度。与印度目前的关税税率(平均20~30%)相比,这项协定应带给泰国出口商不少利益。两国就全面达成协定的谈判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泰国―中国

另外一个特别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是中国与泰国之间在2001年签订的。其从属于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项下早期收获协议。这个双边协定扩大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协议的适用范围,其本意在于使泰国更多的商品可享受早期收获协议所带来的优惠。2003年,中国和东盟签订扩大协议,这项新的协议使其它东盟国家享受了同样的优惠待遇。

如上所述,泰国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其多样性。例如,其与澳大利亚之间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规则详尽,对有关纺织成品的材料原产地采购有着特殊的规定;中国与泰国之间的自由双边贸易协定的制定更赋战术性,着眼于现时,再根据形势变化作相应的调整。

随着日益增多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施行,泰国海关将面对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利用这些协定将商品进口入泰国。泰国海关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第三方发票

在有些贸易中,往往存在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不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缔约国任何一国)负责货物的买卖,然后安排货物直接运输到泰国。如此产生的问题是发票上的卖方和原产地证上的发货人、价格等是不一样的。对此,泰国海关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规定关于此种情况下所需要提交给海关的文件。

原产地证

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了不同的原产地标准。每一个协议所规定的原产地原则的不同,导致泰国的出口商需要根据不同的规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有些自由贸易协定要求的是官方的文件,而有些可能要求的是出口商自己出具的申报文件。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出口商的工作量也就日益增加,造成单据的差错率升高。制定统一规范的要求可能将有助于减轻出口商在此方面的负担。

泰国HS编码的统一

自由贸易范文第2篇

今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在上海进行了就任后的首次基层考察。在上海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指出,“要实现‘新四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一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的改革”。而对于上海的改革方向,给出了一条十分具体的建议,“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事实上,上海谋划设立自由贸易区已有一段时间,总理此番的鼓励和支持,令该计划箭在弦上、呼之欲出。业界普遍预测,如果自由贸易区被批准设立,无疑将成为上海新的经济撬动点,而按照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经济战略,上海或将成为发展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试点先行 撬动上海

按照此次总理的战略指示以及多方渠道证实,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将以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28平方公里范围即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因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三大部分。

实际上,上海试点自贸区,更多被外界视为中央释放改革红利的一枚重要落子。据了解,一旦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方案获批,上海综合保税区将有望把“在岸与离岸”、“物流与结算”、“外贸与内贸”逐一统筹起来,加快通关速度以及节约贸易成本。届时,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三方面的功能都会有所提升,将更大程度地发挥上海交通枢纽的优势,带动周边长三角出口加工、贸易、服务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浦东乃至上海在这个区域里的核心竞争力。

“28平方公里是一个不小的范围,如果能够成为自由贸易区,那是一件好事。尤其对进出口等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上海梦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物流顾问相元勇对记者说,“不过,目前的确还没有了解到详实的消息。”

被定位为自贸区核心区域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2009年11月18日,在整合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的基础上,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2010年9月,新成立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又被并入,最终形成了“三区联动”的局面。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亚太采购配送中心、总部经济、专业化贸易平台、租赁产业特别功能区和空运亚太分拨中心等功能集聚已经形成。

据了解,在对外开放方面,上海综合保税区表现卓越,这或许也成为其发展自贸区的先发优势。近年来,上海综合保税区陆续开展了保税仓单质押融资、期货保税交割和保税船舶登记等多种创新业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上海综合保税区的贸易额预估在1000亿美元之上,高居中国内地第一。

通过资源整合,做大平台,上海综合保税区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创新业务模式,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吸引了大量优秀外资企业入驻,贸易额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

事实上,上海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也是早有谋划。今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将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点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深入推进开设外币离岸账户、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等改革事项,争取国家支持开展一批新的改革事项。

随着上海市对自贸区先期筹备工作的不断完备,市政府也开始逐步将筹建计划推至公众面前。上海“两会”期间,试点建立自由贸易园区被正式列为今年上海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4月15日,上海市政府二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强调,试点建设自贸区是事关上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

不过,当记者试图了解自贸区的具体推进方案时,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保税区还没有可以公示的实质性文件,进一步的消息需要等待。而按照媒体公开报道,上海自贸区项目已在国家层面获准立项,上海各部门正加紧进行相关调研与方案制定。

“开放红利”与物流机遇

改革发展的红利释放,亦令物流业满怀期待,许多物流企业希望能通过自贸区的建设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唯一一家参加3月29日总理调研后召开的企业座谈会的物流企业,上海畅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裁徐峰则表示,开放的自贸区是个引子,能够拉动其他消费,带活整个上海、整个中国的经济。对于物流业下一步的发展机遇,他表示很有信心。

事实上,在自贸区发展基础上的上海综合保税区,物流产业相关元素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在上海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国际中转、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保税仓储、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为主;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发展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保税展示、仓储分拨等服务贸易功能;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则重点建设临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发展航空口岸物流、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几乎在所有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物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还设有保税物流园。该园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于保税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宽松环境,保税物流园为国内外货物的进出口物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由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港务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与营运管理的主体。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4月15日由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验收封关运作,成为我国首家保税物流园区。目前,该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集聚了包括美国APL、英迈,荷兰TNT,日本近铁、通运和德国飞鸽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物流仓储企业。近年新批物流项目占保税区各类项目的比重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投资额度等方面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务院第一个实施区港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已基本实现与港区的规划联动、信息联动、政策联动、业务联动和利益联动,充分体现了保税物流园区对国际现代物流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和产业的集群效应。

对此次自贸区的建设,外高桥保税物流园也充满期待。“虽然现在还没有收到区管委会的任何相关文件,但我们自然希望物流园能够成为自贸区的一部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主任朱晔表示。

据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俞俊君经理介绍,根据国务院赋予的优惠政策,物流园区实行“监管合一”的管理模式,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特殊政策。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设计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并在四大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十几种业务运作模式,以促进货物在境内外快速流动、保税区港区一体化运营和提高服务管理效率的目标。“如果自贸区批准设立,物流园区将在原有功能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使用。基于当前港区联动的重点优势,园区会发挥更好的作用。”他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保税物流园有些像保税区的“特殊领地”,甚或“排头兵”,在外高桥下一步向自贸区转型的过程中,物流园区无疑将面临着先锋的考验,并率先被卷入改革洪流。

目前,由于我国的特殊监管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因此,上海在向自贸区升级的过程中必然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自由贸易范文第3篇

现阶段,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从接包方视角来看,印度、菲律宾、爱尔兰、迪拜、韩国等国家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最为成功。基于此,本文选取印度诺伊达经济特区、菲律宾克拉克自由港区、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园区、迪拜自由区、韩国马山自由贸易区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其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概况、政策措施、发展成绩等视角进行深入剖析,对比情况见表2。

(一)印度诺伊达经济特区离岸服务外包印度诺伊达经济特区主要发展的是信息技术离岸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诺伊达经济特区成立于1985年,占地面积125.45平方千米。近年来,诺伊达经济特区凭借先天的语言(英语)优势①,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并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印度早在甘地执政时期就制订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培训的政策》,此后陆续针对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又推出一系列的放宽措施。2005年5月,在考察了其他各国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印度国会又正式审议通过《经济特区法案》。法案对经济特区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审批制度、准入标准、机构设置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定,为经济特区内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基础。二是诺伊达经济特区积极建立软件技术园,为新进企业提供成功离岸外包的经验、提供高效和可靠的服务。这些举措吸引了IBM、富士通、LG、三星等大量的外资企业和大量的IT外包商,主要开展业务包括信息技术服务离岸外包、呼叫中心、研发外包、商务流程离岸外包。三是设立风险投资资金,主要针对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软件进口关税从100%降至零,服务外包企业的所得税实行5免5减半。凭借这一系列的扶持措施,目前,印度诺伊达经济特区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行业一片欣欣向荣②。据统计,包含诺伊达经济特区在内,印度攫取了全球信息技术离岸外包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以及业务流程离岸外包市场总额的46%;另外,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估计,到2020年信息技术离岸外包和业务流程离岸外包的产值将双双增长近2倍,达到1750亿美元。

(二)菲律宾克拉克自由港区离岸服务外包菲律宾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通过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业务流程外包规模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业务流程离岸外包承接国。克拉克自由港区作为菲律宾重要的一个自由贸易园区,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十分成功。菲律宾克拉克自由港区成立于1992年,占地面积320平方公里,为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是为提高离岸服务外包人才的竞争力,爱尔兰政府专门对克拉克自由港区进行拨款,设立面向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训基金”,对不符合离岸服务外包公司录用标准的应聘者发放培训券,免收各种技能培训费用,还承诺将通过培训后达到就业要求的人员就业后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再用来补充培训基金③。二是克拉克自由港区对离岸服务外包业采取多项鼓励政策,开展“国际服务业鼓励计划”,致力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同时启动“投资优先计划”,将离岸服务外包业划入优先发展产业范畴。其他鼓励措施还包括:在克拉克自由港区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外资企业,前6年予以免税,免税期后可继续享受只交5%的营业税的特殊优惠待遇;自由港区内离岸服务外包企业还可免税进口特殊设备及材料;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在当地购买货物和服务免交12%的增值税。三是菲律宾政府针对克拉克自由港区离岸服务外包业对数据安全性的需求特点,建立了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及信息保密制度,用以增强离岸服务外包发包方的信心。比如菲律宾政府先是通过“共和国法令8293号”颁布《知识产权法》,紧接着又通过了《数据安全和隐私法》④,突出对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的重视。这无疑对增强克拉克自由港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脾益。经过菲律宾政府及克拉克自由港区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菲律宾在全球服务外包领域的知名度蒸蒸日上。目前,菲律宾已占有全球离岸外包市场份额的20%以上,仅次于印度。在呼叫中心方面,菲律宾已超过印度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三)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园区软件和信息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崛起时间为80年代后期,并在90年代中期得到迅猛发展,逐渐成长为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强国,其主要发展的是信息技术离岸外包。在发展信息技术离岸外包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全球企业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开展业务,新兴的离岸信息服务与需求市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之际,香农自由贸易园区迅速抓住机遇,积极利用自身地理和语言优势吸引全球软件企业,并成功收获大量美国软件企业进驻,成为美国企业进入欧洲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桥头堡①;二是爱尔兰政府通过向自由贸易园区内的香农开发公司投资,并与由香农开发公司签订100~130年的长期租赁合同,香农公司以较低租金取得建设用地,进而以低价转租给自由贸易园区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公司,使得自由贸易园区地价平稳又兼具竞争力;三是积极学习借鉴跨国公司入驻园区带来的丰富培训、管理等方面经验,辅以政府多方面激励机制,最终香农自由贸易园区离岸信息外包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受香农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利好的国际号召力影响,大量跨国软件公司进入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园区,国内从信息技术离岸外包的企业也由1996年的390多家,急剧增加到到2014年的1000多家。爱尔兰已经成为欧洲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四)迪拜自由区离岸服务外包迪拜外包区(DubaiOutesourceZone,DOZ)于2004年宣布设立,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外包业的自由区,主要发展的是信息技术离岸服务外包。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一是为促进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迪拜通过皇室法令,从批准一家外资子公司的加入(48小时迅速完成审批)、签发签证(24小时)到确保新办公室的冷水机是满的(迪拜外包区大楼的管理者们负责装修和布置办公室)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外包区广泛授权。二是迪拜将低廉的劳动力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相结合,吸引到想把从呼叫中心到金融研发机构的信息技术密集型活动都外包出去的公司。外包区为外包提供商建立了覆盖欧洲、亚洲、美洲及中东等的全球性外包业务网络。同时启动了一个为投资者而设的居住计划,建设了各项活动、娱乐、休闲设施,为专家们提供各种居住及生活上的便利。三是迪拜外包区为吸引更多的外包企业,制订了配套的设施服务和优惠政策。其中主要包括:100%的免税,暂定50年,包括企业所得税、收入税、关税;100%的外国独资;货币自由兑换;收入、利润自由汇出;低廉的房产成本及法律支持;启动当地人才市场建设、加快人才培训;快速简单签证、便捷通关基础设施、一个窗口业务服务等。

(五)韩国马山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韩国于1970年设立马山出口自由区,开始以传统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在2000年之后逐渐增加贸易、物流、流通、信息处理、服务业等功能,后更名为马山自由贸易园区,积极发展信息技术离岸外包、业务流程离岸外包以及知识流程离岸外包,现已成为韩国服务离岸外包业的聚集地。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为促进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韩国废除了财政经济部的《关税自由区法》,其内容被吸收、合并到产业资源部的《自由贸易园区法》之中,通过把性质相似的两部法律合并,使复杂程序简单化,通过将两个区合并运行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园区不进入韩国国内的商品不受海关监管,不涉及关税,可以自由流通,投资自由;三是在政府管制放松背景下,马山自由贸易园区由于受土地紧张等制约,积极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采取鼓励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措施,如对涉及国外商务的高技术服务业实行免征七年所得税的政策,远远优于制造业。截至目前,具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80%以上。

二、对中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印度、菲律宾、爱尔兰、迪拜、韩国等国家自由贸易园区积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的自由贸易园区开展离岸服务外包提供了重要参考模版。

(一)建立健全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中国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不仅会造成外商担忧,还会影响他们将业务外包转移到自由贸易园区的决心。因此,中国应根据本国实际,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成功经验。首先,出台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受“重制造、轻服务”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一直存在服务价值不受重视现象,许多企业不得不把项目中的产品和服务合并报价、以产品收益弥补服务收益。因此,订立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对于提高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的标准化程度是一个契机。其次,构建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业的监管体系。离岸服务外包业的监管日益成为影响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加强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业的监管关键措施是逐步落实以下几点: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和人员资质资格评定体系、认证认可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体系建设,推动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安全的绩效考核,开展服务外包信息安全认证评估,引导和支持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尽快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等。再次,对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信息安全方面进行专门立法,设立数据安全中心。目前,中国已有基本完整的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体系,但在信息安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不断加强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保护力度。例如,出台配套的相关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信息安全法,用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外,还可以在自由贸易园区设立专门的“离岸服务外包数据中心”,确保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离岸服务数据安全等。

(二)提升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信息公共服务印度是第一个着手树立品牌形象的离岸服务接包方,其独特的品牌优势为印度在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确立了地位。就中国而言,应大力提高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信息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国际品牌。首先,中国应借鉴印度成功经验,在海外市场宣传中树立中国统一的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品牌,宣传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的质量,通过各种会议、会展等场合宣传、展示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形象;其次,积极筹建和完善自由贸易园区内具有领导和影响地位的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协会、组织,针对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行业法律政策方面为政府提供有效建议,开展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协会应积极动员、组织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拓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积极展示中国离岸外包服务提供商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重点发展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的领军企业①,统一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信息,踊跃参与国际离岸服务外包行业贸易展等;再次,自由贸易园区离岸外包服务行业协会应代表中国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就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标准、预期、趋势及最佳惯例等内容对自由贸易园区内各接包公司进行培训,遵循国际规范针对整个行业,定义关键性术语与定义,促进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与国际市场平滑接轨。

(三)加大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扶持力度政府应继续完善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对自由贸易园区离岸外包产业的扶持力度。根据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家应充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帮助自贸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政策的促进作用,扩大政策覆盖面,在自由贸易园区积极制定并拓宽最新的优惠政策涵盖面,填补现有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推动体系的空白,延长政策时效,充分体现政策的普惠性。例如采取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产许可证的放宽政策、离岸服务外包服务软(硬)件进出口关税及其他税(如营业税)的减免政策,对涉及国外商务的高技术离岸服务外包项目免征所得税等。其次,加强重点领域的支持,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拓展行业领域,推动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胜转变,打造以可持续离岸外包服务交付优势为内容的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核心竞争力②。再次,对自由贸易园区内符合条件的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质认证等给予补助。例如对获得CMMI(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ISO27001/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20000(IT服务管理)、SAS7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认证以及其他相关国际资质认证的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可按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

(四)增强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是获取更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离岸服务外包订单的有效措施。首先,应提高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与客户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开展离岸服务外包合作的首要前提,包括语言沟通技巧以及对离岸服务发包国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这些能力的提升对进一步加深服务外包双方的信任与理解,帮助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争取更多外包订单十分重要。其次,提高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指自由贸易园区内离岸服务外包企业通过比如资格认证等方式证明自身的离岸服务外包能力与服务水平,使海外服务外包客户直观了解自贸区服务外包企业的能力,增加对企业的认可度。再次,提升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承担项目的交付能力。承担项目的交付能力包括离岸服务外包接包企业的一系列技术、业务、服务等专业能力,其中技术能力主要指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业务能力指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对其所服务的外包业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服务能力指离岸服务外包企业具备的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完善的外包方案能力。唯有如此全方位增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综合能力才能坚定国外客户信心,为中国自由贸易园区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打下内在的坚实基础。

自由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韩欧自由贸易区;引力模型;贸易转移;贸易创造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142-0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韩欧自由贸易谈判起始于2007年,经过八轮谈判, 2009年10月15日,韩国和欧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草签了韩欧盟自由贸易协定(FTA)。一旦正式生效,韩国很可能成为首个与欧盟签署FTA的亚洲国家。①

一、韩欧自由贸易协定内容

韩欧FTA是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包含十五章、三个备忘录和一份联合公告。其内容涉及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地理标志保护)、公共采购、竞争规则、监管透明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其中关于货物贸易最核心的内容即废除关税。韩国对欧出口产品种类的82%和欧盟对韩出口产品种类的94%都将在协议生效后立即减免关税。欧盟所有对韩出口产品都将在五年内削减关税,而韩国对欧盟部分产品将在十年内才能取消关税。韩国保留44种产品,欧盟保留有39种产品不减免关税。

韩欧FTA是在韩美FTA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在农产品的关税减免方面,韩国对欧盟产品种类的42.1%立即废除关税,对美国产品种类的38.1%立即废除关税。五年内韩国对美国农产品减免比重高于对欧农产品。而欧盟对韩国农产品的立即减免的比例要高于美国,且除部分产品外在五年内全部废除关税,美国则在十年内才全部废除韩国农产品的关税。韩国对欧、美减免关税的工业产品种类总数目相同,都为9 404种(按HS标准)。韩国对欧盟产品在七年内全部废除关税,对美国产品则在十年内全部废除。欧盟在五年内对韩国全部工业产品废除关税,而美国在五年内只废除韩国95.4%的工业产品的关税。

二、韩欧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基础

(一)韩欧双边贸易

欧盟是韩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占到韩国贸易比重的11.4%,韩国是欧盟第贸易伙伴国。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大幅减少,出口和进口都下降约20%。

在欧盟各成员国与韩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德国是韩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2009年韩国对德国出口额为88.2亿美元,从德国进口123亿美元,韩德贸易占据了韩欧贸易的26.79%,远高于其他欧盟国家。韩国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芬兰、爱尔兰、丹麦、卢森堡等国表现为贸易逆差。

按国际贸易标准大类分,2009年韩欧产品贸易前十位的商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且主要是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大类。韩国对欧出口产品中,前十位有六种产品是属于第七大类,包括793、764、781、784、776、759。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中,有七中产品属于第七类,包括728、781、776、713、743、784、772。

(二)引力模型测算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呈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著名经济计量学家Tinbergen和当时的德国经济学家Poyhonen是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

本文在分析韩欧贸易发展潜力时,以韩国为被研究对象,考虑韩国与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量时主要考虑双方经济规模、空间距离和贸易制度安排。因为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都是APEC成员,因此贸易制度因素考虑是否为APEC成员国。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发现人均GDP的影响因素较少,因此去掉此变量。本文的贸易引力模型公式为:

lnT=β+βlnY+βlnD+βAPEC+ε

T为两国间的双边贸易总额,Y为国的GDP,代表进口国的需求能力;D为两国间的距离,(通常采用两国首都之间的空间距离)。APEC为虚拟变量,当i国和j国都是APEC的成员国时取1,否则取0。β为比例系数。

本文模型选取的是2008年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截面数据,除了欧盟27个国家外,还选取了贸易额排名前七十三位的国家和地区。本文的贸易额数据来自韩国贸易网站KOSIS,GDP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部门的数据。韩国与各国的空间距离通过网站省略 中的“距离计算器”计算得到,采用的是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千米,其中将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看做首都来计算韩欧间的距离。运用软件Eviews5.1,采用最小二乘法基于截面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由于样本为单一时点的截面数据,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根据回归结果整理得到的双边贸易方程为:

lnT=4.978+0.48lnY-0.348lnD+1.219APEC

从以上回归结果看出,以GDP、地理距离和APEC为解释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韩国与主要伙伴国的贸易情况。调整后方程拟合优度为0.823,方程的显著性通过了检验,说明整体上比较好的拟合了实际经济情况。各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也通过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该模型的经济意义是: 贸易伙伴国GDP每增加1%,韩国对该国的贸易额的对数增加0.48个百分点。韩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距离的对数每增加1%,贸易额的对数减少0.348个百分点。

三、韩欧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一)理论模型分析

本文运用罗布森两国模型分析建立自由贸易区后韩欧双方的贸易效应变化。图1描述了韩国和欧盟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E和K分别表示欧盟和韩国。Pw为X产品的世界价格。在成立自由贸易区前,欧盟征收较低的关税(Pe-Pw)(2008年,欧盟所有产品平均关税为5.6%,农产品为16%,工业品为4%),①韩国征收较高的关税(Pk-Pw)(2008年韩国所有产品平均关税为12.2%,农产品为49%,工业品为6.6%)。①图中,a表示贸易创造;b表示从欧盟进口取代从别国进口产品而产生的额外支出(贸易转移);c表示韩国的消费效应,值为正;d表示欧盟的消费效应,值为负;f表示欧盟生产效应。假设韩国和欧盟对商品X的需求状况相同,但是韩国的生产效率较低,欧盟的供给曲线更具弹性和竞争性。则当产出超过OL时,超出的这一部分的价格是超过世界价格Pw的。FTA建成前,欧盟生产消费OM,价格为Pe,欧盟的关税排除了所有的进口。韩国在Pk的价格下生产OH,消费需求为OI,所以从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HI,进口价格为Pw,韩国关税收入为HI*(Pk-Pw)。

建立FTA后,在价格为Pe时,贸易区内的供给为(OG+OM),需求为(OJ+OM),供给小于需求,差额为GJ,明显小于欧盟在Pe下的供给OM。因为自由贸易区排除了成本最低的世界供给,所以欧盟将按Pe向韩国供应产品X,数量为GJ(与LM相等),则剩余供应欧盟的数量变为OL,欧盟自身LM的需求将以价格Pw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来满足。对于韩国来说,贸易创造效应为生产效应a与消费效应c之和,大于贸易转移效应b,两者的差表示从交换者到消费者的一个内部转移,而不是自由贸易区整体的实际收入损失。建立FTA后,韩国的福利提高了,而对于欧盟,生产和消费的数量与以前相同,价格保持不变,不会发生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负的生产效应。在贸易偏移中,欧盟可以从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获得关税收入,使政府收入增加d+f,从而使欧盟的国民收入增加。

(二)实证模型分析

本文借助Baldwin and Murray(1977),Cline(1978),Laird and Yeats(1990)关于贸易创造的模型表达式,估算韩欧FTA建成后的贸易创造效应。欧盟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地区,而对韩出口占欧盟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低,所以可以近似将欧盟对韩国的出口供给曲线看做完全弹性。模型公式为:

TC=M×ε×

TC表示AB建立FTA后,A国从B国进口的增加;M表示AB建立FTA之前,A国从B国的初始进口量;ε表示A国的进口需求弹性;Δt表示AB建立FTA后的关税削减;t表示AB建立FTA之前的初始关税。在此计算韩欧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欧盟在韩国市场的贸易创造效应。在此,A国表示韩国,B国表示欧盟。这里假定韩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为2.2。由于韩欧FTA最终实现零关税,因此以2009年欧盟出口韩国数据为依据,估算结果如下表:

韩欧自贸区建成后,欧盟对韩国出口贸易额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贸易创造95.641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将增加23.521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将增加50.03亿美元。这将提高欧盟产品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Jacob Viner. Customs Union Issue [M]. New York: Carnegie En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50.

[2]Robson.P.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Second Edition[M].London: Allen-Unwin, 1984.

[3]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效果的实证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4]孙建.欧盟与韩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区协议[EB/OL].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09.

自由贸易范文第5篇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 对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及贸易潜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 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可以预见的未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扩大效应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背景下的投资效应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前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环境效应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关税税率的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中方关于新方原产货物的关税减让表,计算的得到2008-2014年中国进口新西兰原产地乳制品的平均税率。中国乳制品关税税率数据是根据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中各类乳制品进口关税计算的算术平均数。

(三)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基于公式(1),利用Eviews6.0分析软件对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4、5所示。

从表4的回归结果看,模型的拟合度(R2)为0.486053,该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理想;模型的F值为35.74841,P值为0.0000,小于任何给定的显著水平(1%),通过检验。

从表5的回归结果可知,影响中国自贸易伙伴国乳制品进口的主要因素是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空间距离、乳制品进口关税和贸易伙伴国的人口总量。这些解释变量都是具有高度显著水平。对回归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自贸易伙伴国乳制品的进口额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比。中国GDP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显著为正,中国GDP每增加1%,自贸易国的乳制品进口额增加1.32%,符合表2的预测。这也说明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加,促进了国民对乳制品进口需求的增长,中国GDP水平的上升乳制品需求释放的重要因素。

2.中国自贸易伙伴国乳制品的进口额与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正比。出口国GDP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显著为正,出口国GDP每增加1%,对中国乳制品出口的贸易额增加0.88%,符合表2的预测。这也说明出口国GDP水平的上升,提高了出口国乳制品的供给能力,从而促进了对中国乳制品的出口。

3.距离变量的回归系数为1.80,虽然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检验,但是其符号与预期不符,这表明两地地理距离不能形成对乳制品出口的障碍。从2002年到2014年,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额10%以上的四个国家为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但是这四个国家与中国首都的空间距离都比较远,而与中国空间距离较近的亚洲国家其向中国出口乳制品贸易额占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额的年均比例都较小。由此可见,中国乳品的进口与两地距离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两国间的地理距离并不能阻碍贸易国向中国出口乳制品。

4.中国自贸易伙伴国乳制品的进口额与贸易伙伴国人口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贸易国人口数量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贸易伙伴国人口数量每增加1%,贸易总额减少1.10%,符合表2的预期。这说明进口来源国人口增加促进了该国乳制品的消费,从而减少了该国乳制品对中国的出口。

5.由模型可知,进口关税税率是影响乳制品进口的最重要因素。进口关税税率的回归系数为-2.45,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统计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国自贸易伙伴国乳制品的进口额与进口关税呈负相关关系,即税率每提高1%,进口额减少2.45%。中国与新西兰签订FTA,降低了中国自新西兰了进口乳制品的关税税率,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的贸易。

四、结论

本文以乳制品为例,分析了中新FTA建立前后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额的变化。从以上分析得出,CNFTA的建立使得中国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的平均关税从12.14%降到2014年1.98%,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对新西兰乳制品的进口。

参考文献

[1]彭秀芬.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设对我国乳业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01期(01):54-60.

[2]张波,郭连成.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的发展及签署FTA的经济效益[J].国际经济合作,2008,第8期(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