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静的教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课堂 课程标准 学情 教材
怎样的一堂课能称之为成功的一堂课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成功的课堂定义都有所不同。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地好,其原因就在于“术”殊而“道”同,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在我看来,那些上的好的课,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老师上的很轻松,学生学的也很容易。我们很想在课堂上作一名“安安静静”的教师,不要声嘶力竭的吼,不要不停重复还没人听,不要那么累。所以,我们得打有准备的仗,我们自己需要先知道,我们要教什么内容给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教给他们。而在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正式完整提出“学科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引领,对一线教师极具指导意义。从我自身来说,接下来从课程标准、学情、教材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建立高效实用的小学英语课堂。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对“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理念是这样界定和说明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是学习到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注重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英语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学情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课堂教学前提,针对学情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从学校来看,学校着力打造英语学科的良好环境,看中英语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然而,学校的急速发展,师资力量并没有及时跟上。全校英语教师一共三名,包办了所有的英语课。一二年级虽然开设了英语课,但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并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习惯,打好基础。因此,三年级开始,每周两节英语课,还是需要老师从头教起。有限的课时,繁重的教学任务,让老师也力不从心。很多时候也无法将课堂放手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教师只能抓紧课堂上有限的时间。
2.面对转型中的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分析利弊,顺应客观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极宣传,寻求支持,无论是学校的支持、科任老师还是家长的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英语课堂定能事半功倍。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Z氛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3)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改进教学模式。
(4)对学生要重点关注,有针对性的训练,毕竟学生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5)要多和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三、教材分析
落实到具体的教材、具体的课堂、具体的教学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接下来,我将以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Module7为例,来具体解读。
1.第七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活动、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时间。Unit1课文情境是:Daming和Fangfang在上学路上谈论自己的父母每天几点上班,工作是什么。第二单元课文情境是:Sam、Amy、Ms Smart轮流给Mr Smart打电话,询问他将在几点到家Mr Smart回家之后,大家给他一个生日惊喜。
2.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本模块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目标语言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 看起来比较简单,那我们就先化简为繁。从本册书来看,前面一个模块是过去时,本模块主要是运用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谈论家人通常在某一个时间做某件事,二单元中的will除了是将来时之外,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将要怎样,还有意愿的表达。又与后面一个模块想关联,Will you help me?
那从整套书来看,家人是三年级上册第九模块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册第五模块中已经学过了goes to work,家人一周的计划和安排,时间的表达是在五年级上册第八模块中教授的,但是数字是在三年级时学过1到10,五年级上册学习了10以后数字的表达。四年级上册第8模块学习了用将来时表达计划,will的出现则是在四年级下册第三模块。需要学生整合所掌握的旧知,再次系统的学习如何谈论某人在某个时间做某事。
3.接下来就要化繁为简。如何分解降低难度?我们通常的做法从板书就可以体现出来:
其实这就是意群。什么是意群? 表达一个意思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就是一个意群。
课标中明确提出: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对于三年级为英语学习起始年级的学生,小学毕业时应完成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对于读的具体要求是:“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可见,小学高年级英语“意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经济法是高等院校经管大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仅讲授法律理论和法律条文,就会显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与掌握。
传统的法学教学法,多注重法条阐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迅速发展,法律规范日益增多,法律现象日益复杂,单一的法条本文由收集整理阐释是远不能适应客观要求的,更何况繁多的法律规范是学生在学校阶段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即使是掌握了现有的全部法律规范,还有一个旧法被修改,新法不断颁布的问题。如何适应客观要求,这就需要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去理解法律、评价法律现象。采用案例教学法,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案例教学法为美国哈佛大学首创,该方法强调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法学知识。案例教学不仅重视人的知识,更重视人的能力,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
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组织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或辩论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知道很多经济案件,只不过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希望教师能科学而有条理地对这些案件做出解析。此时,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入此类学生略知一二而又急于深知的案例去迎合学生的需求,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12年经济法的课堂教学工作中,笔者从社会热点案件中,选取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ipad商标权属纠纷”让学生辩论,以便加强学生对合同法中“表见”这一法律制度的正确理解,加深对“商标权转让方,应是《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专用权人。商标权转让,应经商标局核准后发放有关证明,并依法公告,受让人方始享有商标权。”等商标法知识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商事仲裁的程序与救济”这个法律知识和“合同无效”法律制度,笔者选取了价值1080亿元的“中国商标第一案”广州药业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案组织学生讨论。在案例的讨论中,笔者作为主持人,积极引导学生发言,有效地把握课堂讨论气氛,防止讨论气氛过于激烈或者冷漠。案例涉及的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教师则围绕题目中心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偏离案例分析讨论的目的要求。这些典型案例的讨论或辩论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可辩性,能有让各个角色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施展才华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做足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否则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如何让学生置身于案例之中,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的探讨之中。在2012年经济法的课堂教学工作中,笔者选取了全国法院2011年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组织模拟法庭,以便学生正确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业诋毁”相关内容。2.选择角色,布置任务,分头准备。这是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分析案情(上述不正当竞争案要帮助学生确立辩论的重点:第一,腾讯和奇虎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第二,商业诋毁的构成要件及被告是否构成商业诋毁。)制作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3.模拟法庭审判结束后,教师组织对模拟法庭审判活动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位学生对该案的审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如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运用法律是否正确等。模拟法庭的过程能够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同时,学生还能学会如何互相评论、批评,学会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三、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
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想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分析案例。讲完某一部门法,如竞争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可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并分析案例。然后专门抽出一定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到台上把自己选择的案例和分析的结果公布于众,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增进教学相长。该方法的运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环境外交;环境安全;立场;原则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5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也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议题的重点之一,环境问题的合作已成为促成国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外交应运而生。所谓环境外交,是指各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运用谈判、交涉、协调等和平的外交方式来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外交活动,以达到加强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保护全球环境的目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好环境外交对于维护中国的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是我国实现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环境安全是实现我国新安全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传统的安全观已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安全等被列为高级政治的同时,以往被认为是低级政治的,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生态问题等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成为国家新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环境安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谓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根据生态学原理,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系统破坏,以使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不受威胁,处在自然与安全的状态中”[1] 环境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于近年来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森林资源枯竭、淡水资源减少等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把环境安全纳入到国际社会总体安全的范围内,并协力解决,已经不是一国内部的事情,它已经渗透到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环境安全不仅从我国对外关系的层面,是我国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环节,从国内政治的角度,它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的战略目标。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外交活动最终是为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在全球环境合作的层面上加强交流,维护我国环境安全,这也是实现国内政治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意义重大。
二、保障我国环境安全不能依靠军事手段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环境因素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亦如此。当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对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主要集中在消极方面,如造成经济破坏、引起社会紧张、引发政治对抗等,这也是国内或者国家间冲突的根源所在,而冲突必然会引起一国内的动乱或者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在历史上,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战争屡见不鲜,中东争夺水资源的战争就是其中一例。可以说,国家安全不仅与军力和武器有关,还与农耕地、森林、集水区域、生物遗传资源、气候等环境与资源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如何保障一国的环境安全成为各国首要考虑的问题。
因传统安全战略思维的局限所在,人们在探讨如何应对环境威胁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否用军事手段来加以解决。一种理论认为,环境问题既然被界定为是一种“威胁”,那么就存在被军事化的可能性。但事实证明,依靠军事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的,反而出现的是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战争大规模地消耗稀缺的资源,毁灭利用资源生产出来的财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不仅直接破坏地球表面的土壤结构、污染河流,而且还有大量包括生化武器在内的武器将遗留在陆地和水域中,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环境隐患。而战争造成的大量环境破坏迫使居民逃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住处和燃料,形成大量环境难民。因此军事手段不但没有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反而使其进一步恶化。
由此看来环境威胁应属于“非军事化威胁”,不应使用武力来解决。在环境安全中,“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在实现“经济福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目标时,“武力往往不是一种恰当的手段”[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指出:“不能用军事手段解决环境威胁”[3]。但是在冷战结束后,仍有一些西方战略学家在进行军事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将防治环境威胁作为军队新的任务。对此,很多人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92年夏,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再次重申,环境恶化只是对国家与国际和平安全构成了“非军事”威胁,这一定性的目的是排除用军事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与其他安全概念相比,环境安全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代际转移”性,即环境安全带来的效益或产生的成本可能在下几代、甚至几十代后才得以显现。环境危机的生成、作用和消除时间,比起政治、军事、经济安全来说都要长得多。因此,解决环境安全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它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环境安全这种时间上延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各国应避免意见分歧、孤注一掷,而应采取极力合作的态度,应以整个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因此军事手段不可能保障中国的环境安全。
三、开展环境外交是我国实现环境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上,解决环境纠纷、维护国家环境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外交手段。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用武力或者军事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是行不通的,往往是和平的外交手段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外交手段可以采取谈判、协商、制定环境规则、搭建环境合作平台等多种多样的方法。由于环境是人类共有的,空气、水是流动的,所以一国环境问题往往并不完全是由本国国内造成的,而是由邻国或者他国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环境问题中就会出现很多环境纠纷。和平解决环境纠纷是环境外交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环境安全的主要方式。比如在世界环境外交中的突出例子美国和加拿大的酸雨外交,就给我们很多启示。加拿大和美国是邻国,由于季风的影响,加拿大上空出现的酸雨有60%是由于美国引起的。导致加拿大人口的80%生活在受到酸雨严重影响的地区。酸雨问题是自1977年以来一直困扰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15年的交涉和谈判,1991年加拿大和美国达成协议,签订《空气质量协定》。虽然协定签订的过程异常艰难,其中不乏美国以强压弱之处,但是毕竟两国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了邻国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尤其是加拿大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不失为国际环境外交中的一次成功范例。相反,如果加美不通过这种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关于环境的纠纷,而动用武力或者采取其他激烈的方式,则不仅不会解决两国的环境问题,反而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损害。因此,在国际政治中,环境安全是一种关乎全球或者区域的集体性安全,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人类应该做出的选择是合作而非对抗。中国只能是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环境法规的制定、参加国际环境组织、加强国家间环境对话等外交手段,达到维护本国环境安全、促进全球环境合作的目的。
四、我国在开展环境外交中遵循的立场和原则
1.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外交政策。我国应以地域为主要依托,根据各个地区和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环境影响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环境外交政策。首先在东北亚地区,由于我国地处东北亚,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区,所以应该格外重视。针对东北亚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各国间巨大的经济差异,我国应积极促进东北亚六国间的环境合作,并力争在该地区的环境外交中起主导作用,在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同时,为高一级的政治问题诸如领土、等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沟通契机。比如对日本,日本是世界上较早重视环境问题并开展环境外交的国家,这也是日本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的重要途径。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环境问题自然成为两国重要的议题。与经济、政治等领域相比,中日在环境合作方面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中国应继续加强中日之间的环境合作,消除南北隔阂,以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其次,对于欧盟。欧盟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基于欧盟环境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中国应继续发展长期的中欧环境合作关系。亚欧会议为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双方应遵循亚欧合作原则,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中欧环境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再次,对于美国。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领域的领导权,在环境外交领域也不例外。基于政治霸权需要而形成环境外交政策,显然具有不稳定性。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会服从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甚至短期内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环境政策,也导致美国在全球环境外交中经常不遵守承诺,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对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在对美的环境外交中,要小心谨慎、灵活应变,要善于抓住机会,高效务实地推动中美实质性环境合作的进展。
2.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合作领域内的主要分歧在于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双方能否消除分歧是中国环境外交能否起到良好效果的关键。中国应积极开展南北对话,加强沟通。一方面,要坚持平等原则,不能因环境外交而影响到国家,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申明在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负有历史责任,在治理保护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同时,中国应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矛盾,消除南北分歧,构建新型南北关系。
3.抵制环境殖民主义,推动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经济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环境治理方面一直在发达国家已经构建好的现有的环境治理机制中进行,无形中受到诸如生态侵略、污染入侵、环境壁垒等方面暗藏的环境殖民主义的影响。这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环境治理、开展环境外交的积极性。因此,中国在全球环境外交中,应坚决抵制殖民主义,通过谈判、协商等和平手段推动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中国应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利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力争改变全球环境治理规则,重视各种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建立环境治理机构。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会议,参与国际条约的制定和修改,主动为各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吴根,宋存义,李天昕.强化环境安全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3 (5): 47.
【摘要】认识案例教学的特点和功能,明确目的和主体,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案例,形象,能力,情感
一、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功能
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案例教学法是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实处,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实效性的新途径。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①
1.明确的目的性。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目的在于如何将书本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形成科学、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2.突出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成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案例教学正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不再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上讲台,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充分展现自我。
3.深刻的启发性。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脱离思考。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是案例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案例教学不是展示给受教育者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在说明道理、证明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案例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现教学的启发性和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
4.具体的直观性。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语言直观的手段讲述生动的事例,创设情境、形象的讲解、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具体、鲜明的表象和想象,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领会和接受知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5.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应用相关学科理论并联系实际,包括学生具备的知识、能力、兴趣、品德和生活经验等实际,联系最新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事件,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辅助书本理论知识增强说服力,便于学生掌握新知。且在讨论、分析中,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历史课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以例激趣: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重要条件。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历史课的内在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现在甚或的学生对于历史有的很难理解,他们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案例教学是使学生融入到历史中去,激发极大兴趣,参与到学习历史中去。一方面。案例本身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使他们想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分析与评价,不仅使学生如临其境,也加深了感性认识。
2.以例说理:案例教学是实现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法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刚县的人生理想,是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历史课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知识点,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观,并能够运用于实际当中。
3.以例导行: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理论轻实际、重传授轻参与的传统教育模式过多地束缚、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发展,不仅使学生缺失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弱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案例教学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困境,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创新的机会。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案例选取的原则。
首先,典型性与普遍性相结合。(1)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切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2)所谓普遍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案例所反映的不是特殊、个别的现象,典型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就是要做到所选案例既具个性化特征,又不失代表性。
其次,趣味性与思想性相结合。(1)历史课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就要求历史课在选取案例时要将趣味性与知识结合起来。所谓趣味性就是要求我们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可读性,案例具有趣味性是实现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关键。(2)所谓思想性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形成的历史唯物观。
第三,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
(1)时代性,指历史课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尽力选择新事件、新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所谓历史性,就是指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客观真实,能够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可信度。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不能脱离历史事实一味的求新、求异,也不能忽略案例的时代感。
2.案例教学的实施。
首先,教师应有丰富的知识积淀。案例教学是厚积薄发的过程。(1)要求教师既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本功,同时要有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2)要求教师不断充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跟上时代步伐;(3)要求教师善于观察思考,具有一定的专业敏感性。
其次,科学设置案例教学。在选取真实可靠的案例之后,就要精心设置案例的使用方案。案例使用方案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必须遵循课程需要,在讲透难点、热点、重点、疑点时恰当使用案例。否则,就背离了案例教学的真谛。
第三,做好课堂引导。
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1)教师应当向学生布置任务,创设场景,让学生在课前熟悉案例,进行充分准备;(2)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通过对其他不同意见做出正确判断分析,引导学生应用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讨论;(3)归纳总结,可以说是案例教学思想升华的环节。教师在总结时应注意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析: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肯定,予以激励;及时指出讨论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修正;指出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总结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即从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示。
总之。思历史课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轻松活泼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两个主体作用,这是案例教学法的生命力,也是历史课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原因。
[注释]
①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2000引证文献(2条)
关键词:公共产品;生产力;资源配置
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快速、环保、运能大等特点,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优先考虑的项目。据统计,我国现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在建线路总长度超过390公里,有1500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轨道交通在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人、车辆、机电以及社会灾害等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对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作出一些思考。
1轨道交通安全的“公共产品”特性思考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就是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供许多人共同消费,某些人对该产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享用;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一旦提供给公众,不论何人都可以享用,任何人不得加以排斥。
安全属于社会秩序的范畴,是对人、对财产、对环境保护类的无形产品。轨道交通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表现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不会因一些人的“消费”而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但是,会因某个人或某一些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隐性短缺或显性短缺。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在没有形成事故以前,个人是“免费”消费着他人所制造的“安全”这一产品。但若个别人不遵守安全规程甚至违法犯罪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会危及无辜,不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同时会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例如,今年7月份英国伦敦地铁爆炸;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毒气;2003年2月韩国大邱地铁纵火;2004年2月莫斯科地铁爆炸、大火等案件,伤亡惨重,损失、影响巨大。
地铁公司作为企业,其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承担这类公共安全的社会责任。市场取向的改革带来了发展和繁荣已被实践证明,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导致市场失灵,使政府调节成为必要。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单个企业无力承担起全部义务,政府应当作为公共产品来供给。
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公共产品是指政府通过微观参与提供生产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的投资与建设可由政府部门负责,授权地铁运营公司以经营权,并将基础设施以租赁形式租赁给地铁运营公司,象征性地收取租赁费。由于轨道交通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家比任何个人更有全局观念,更关注社会的均衡发展与民众的利益,能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相对而言,非国有市场主体往往更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意为承担社会责任而承受利益损失。因此,从轨道交通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经营轨道交通产业一般仍应以国有经济为主,有条件地允许一部分非国有经济的介入。
广义的公共产品除了基础设施外,还包括立法执法、反恐防暴、公共政策、各项制度安排等。针对地铁运营中可能发生的灾害性事故,需要政府向社会提供防治这些社会性灾害的公共产品。为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越来越需要政府提供如公共政策、政府规制等广义的公共产品。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可以为轨道交通各经营主体提供行为规范、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并为广大乘客制定安全乘车的行为依据。政府规制作为政府的一种治理工具,意味着政府通过制定特定规则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也就是要约束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过分膨胀而导致他人与社会公众安全利益受损。
在保证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上,政府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安全性。
2轨道交通安全的生产力特性思考
安全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物态和条件,还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活动,是通过对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以减少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结合,间接促进了经济增值的一种活动。安全活动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还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因此,安全具有生产力的特性。
生产力是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用物品的能力。轨道交通安全具有生产力特性,一方面是指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属性,由于轨道交通安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轨道交通安全状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从一定程度上讲,轨道交通安全程度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生产力是由人的要素和一系列物的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体系,轨道交通安全也是受到人、车辆、机电等人的和物的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轨道交通事故分析证明,这些因素是导致轨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人的因素看,既有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所导致的事故,也有因为工作人员职责疏忽而引发的险性事故。从物的因素看,车辆、轨道、供电、信号等故障都可导致事故的发生。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类的劳动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科学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社会结合能力不断累积和提高的结果,因而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关,所以抓运行安全首先要抓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和麻痹大意。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只有增强员工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还必须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达到锻炼员工队伍的目的。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和运输效能,提高生产力水平,还必须抓住其他车辆、轨道、供电、信号设备等一系列物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关联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建设和运营企业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发展又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通过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扩展新的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等多种途径,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作用渗透于轨道交通安全的每一个要素,离开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安全运营就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首先要用科学技术促进人员素质提高,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广大员工,使他们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岗位所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要提高车辆等装备的科技含量,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是提高运营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基础。现代城市中,地铁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其可靠运行是地铁安全运营的前提条件。把这些机电设备纳入统一的智能化的管理,通过自动化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监控管理,是确保地铁内安全的关键因素。
3轨道交通安全的资源配置特性思考
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它的数量是无限的;“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的。从经济资源稀缺性的事实出发,就产生了资源配置的问题。
轨道交通安全属于“经济物品”,它是通过政府、企业、乘客和车辆、轨道、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因素相结合而生产出来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对安全的投入受到客观经济水平的限制,它的数量不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安全投入下,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这使轨道交通安全具有了资源配置的特性,即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增进轨道交通的安全,实现最优化。
安全资源配置是安全活动与安全产品生产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和安全活动各环节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问题。可以这样认为,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建设属于安全产品的生产,而轨道交通的运营则属于安全活动。
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可控资源是一定的,这些资源一部分配置在产品生产上,另一部分配置在安全活动上。产品生产与安全活动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决定着生产与安全之间能否协调统一,决定着轨道交通安全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安全资源配置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安全资源配置问题首先要解决多少资源配置在产品生产上、多少配置在安全活动上,安全资源配置应该以最优化作为配置效率的标准,以实现安全产品生产与安全活动的协调统一。
过去,政府或企业抓轨道交通安全基本不介入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只是在投入运营后承担起安全监管或实施工作,将安全资源倾力投在运营中,这是不合理的配置方式。实践证明,运营环节能否正常和安全,和前期的方案论证、设备和信号的选型、以及设计和施工环节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的优势,在设计、建设、运营中,有效实现安全资源的合理整合,通过运营部门全过程参与新线的设计、建设和调试,将运营现场的经验与实际问题带到设计工作中,使设计充分考虑运营安全的需要,将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把对事故的事后的弥补转变为事前的主动控制,使安全资源在安全产品生产和安全活动中得到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