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网改造

电网改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网改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网改造

电网改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 规划 改造 智能电网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065-02

1 引言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将建设以特高压工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的环节,也为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城网是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也是我国电网的主要负荷集中中心,城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电网的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又将发生哪些变化,体现哪些新特征?下文将给出详细分析。

2 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Grid-SDG)

智能配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

(1)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强,可以解决供电不间断问题。

(2)智能配电网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破坏,避免大面积的停电。

(3)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的即插即用。

(4)支持与用户的互动,使用智能化电表,采取分时电价,以提升用户的知情权。

(5)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全面采集配电网及其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在线诊断和风险分析。

(6)实现配电管理与用电管理信息化,对配电网的实时运行与离线管理数据高度融合、深度集成。

3 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

3.1 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城网规划难以及时跟进城市需求,城网结构很难与城市规划与电力的条块分割相适应,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城网规划的负荷预测、远景估计等带来了难度。另外,城网规划还存在城市网络的电源点落后于城市建设、设备老化现象严重、供电不可靠因素增大、配网的设备更新与技术革新都不如主网快、城市电网改造涉及面广,停电难度大等问题。

3.2 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的原则

城网规划与改造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计算与规划,建设出电网结构优化、运行安全可靠、兼具经济高效和节能环保特征的城市电网,进而不断提高城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以满足城市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的城网规划中,应注意远近结合、协调发展,有明确的分期规划,同时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城网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一般规定为近期规划5年、中期规划10-15年、远期规划20-30年。

要求实施后达到以下水平:(1)充足的供电能力。(2)坚强合理的网架结构。(3)规划与改造后的城市电网与上级输电网相协调。(4)输变配电投资规模达到经济合理、比例适当。(5)体现区域差异,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

3.3 新形势下城市电网规划的编制

(1)城网的现状分析:城市的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城网的布局,负荷分布的现状。

(2)负荷预测:进行总量、分区和空间负荷预测。

(3)制定技术原则:各个分期的规划技术原则。

(4)电力(电量)平衡:电网有功、无功的电力和电量平衡。

(5)确定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作为编制分期规划的发展目标。

(6)根据预测负荷和现有的电网结构,经过分析计算,编制近期的分年度规划和中期规划。

(7)根据近、中期规划确定的最后阶段的城网规模和远期预测的负荷水平,编制远期规划。

3.4 构建节能、绿色、智能的新型城市电网

智能电网倡导节能、绿色,构建新型城市电网的挑战与基于同在。新形势下的城网规划与改造需要考虑:多适应的电网规划优化、节能减排下的电网规划方法、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区域电网协调规划、考虑全寿命周期或成本管理的电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改造和二次系统规划依据等。

3.4.1 新能源对城市电网规划的影响

随着风电、光伏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大量出现,对配电网要求具有相应的接纳能力,在实现自愈、互动和兼容的基础上,支持对分布式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各种储能装置等)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

所以,城市配电网在规划与改造等方面也应随之跟进,开展相应的智能配电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新的智能化设备,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兼容性,提高供电能力、改善供电质量,提升城市电网的安全预警和应急供电能力。

分布式能源的容量一般在50MW以下,主要是指:在电力负荷区域内,能源利用率较高,绿色环保的可提供电、热的发电装置,例如:太阳能、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城网电网的规划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有几点要求:

(1)除专线接入的情况外,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容量应小于接入线路容量的10%-30%。

(2)接入点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机组的额定电流之比,也即短路比,应大于10:1。

(3)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短路容量应小于断路器遮断容量,如果出现超限情况,应加装短路电流限制装置。

(4)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数kW至数十k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0.4kV;数十KW至7-8M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10kV;8-30MW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要求35kV或66kV;而30-50MW容量的分布式电压,并网电压等级要求66kV或110kV。对分布式电源所发电力,应采取就近消纳为主的方式,除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外,原则上不允许分布式电源向电网反送功率。

3.4.2 积极推进城市配电网自动化

目前,北京市电力公司已经在京实施了东西城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将配网的自愈功能作为亮点,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验收。天津、大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以及南宁、兰州等省会城市都已纷纷投入对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中,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已遍地开花,各种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工程建设工程日益增加。

在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中,对智能配电网的实施要求如下:

(1)为提高城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电网发展的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分区分层管理的原则,确定科学合理的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

(2)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必须考虑到使配网自动化的功能与一次系统相协调,同时按照经济和实用的原则,考虑一次设备的性价比。在一次设备具有良好基础的条件下,开展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

(3)由于城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城市在中心区、城区和郊区的负荷情况以及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来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进度,但应满足信息交互要求。

3.4.3 开展数字化城网的信息建设进程

智能电网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IEC61850通讯规约的使用和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对于数字式城网的建设,在进行其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具备统一的规范。

城网自动化的一揽子项目,包括:电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电网营销和招投标管理等,都将建立在城市电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基础上。

所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按照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度统一,进行数据共享,不断完善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畅通。

3.4.4 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城网

在城网的规划中,应遵循智能电网“奉献清洁能源”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网工程的噪声、工频电磁场、通信干扰等必须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2)考虑同杆并架和紧凑型的线路走廊,节约城市用地,并推广采用节能型的电网设备,淘汰各种高能耗产品。

4 结语

作为电网的用户侧,城市电网的规划与改造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相信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推动下,城市电网的明天会更绿色、高效、美好。

参考文献:

电网改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网改造。

1、 引言

信阳市农村大部分处于山区,供电线路差,负荷偏小而且十分分散,供电线路大多数都是70年代左右建设,受当时经济条件约束,建设标准非常低,供电半径长,随着时间推移,线路设备都已老化,线损居高不下,供电安全性、可靠性明显降低,严重威胁人身设备安全,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村电网急需进行彻底改造。

2、农村电网改造的措施、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农村生活用电的特点是面广而分散,大部分是照明负荷,同时率比较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用电量迅速增长。目前农村配电网比较薄弱,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在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具体改造方案。

2.1重视电网的规划工作

搞好规划工作,从长远看具有最大的效益。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电网规划要以负荷预测为依据,而负荷预测要有科学性,才能有准确性。因此,工作中要重视负荷资料的搜集,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做好数据积累。做好农网规划,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1农网首先要满足供电能力,适应农村负荷需要。

目前,信阳市农村大力发展茶叶加工、旅游开发畜牧养殖及小型矿业等项目,负荷发展比较迅速。农村经济在发展,用电量持续增长,这点要特别重视。

2.1.2电网要有一定裕度和应变能力。受经济条件制约,以前农村电网主要由农民集资建设,标准低,安全可靠性差,往往超负荷运行,随时可能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针对农村电网这个特点,在电网规划中要十分重视电网的裕度和应变能力。农村经济发展,负荷增长具有不确定因素,电网结构要有足够的弹性,避免重复建设。

2.2优化电网结构

农村电网运行必须考虑分层分区的运行管理。电网分层分区是合理的生产管理和调度自动化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合理的电压等级配合和电源与负荷平衡的网络条件。农村电网的分层结构方式指按照网络电压等级,即网络的传输能力大小,将农村电网划分为由上至下的若干结构层次。农村电网主要以架空线路布置,沿途直接向用户供电,配电变压器以杆上变为主,尽可能贴近负荷中心。在优化电网结构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缩短供电半径。

农村电网用户负荷分散,10KV配网尽量增加电源点,建设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合理布局,重新划分供电区域,使线路的供电范围向区域化、小型化方向发展,缩短10KV线路供电半径,低压配电网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的方法设计,尽量将10KV线路伸入0.4KV系统的负荷中心,放射式供电,这是减少电压偏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压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2.2.2提高供电可靠性。

合理设计线路通道,山区树木较多,选择线路走径尽量避开,不能避免可采用绝缘线路。架空绝缘导线可以减少线路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电网接线简明,层次清晰,相邻线路必要时形成“手拉手”,实现环网供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2.2.3增加低压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一是改善设备的运行质量,如:使变压器与负载更好的匹配,减少或限制设备的轻载及空载运行时间,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二是采用电容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线路的维护检修质量,春秋季检修线路时,对线路设备进行认真清扫,做好沿线树木的剪枝砍伐工作,定期对线路绝缘摇测,及时发现故障,消除设备隐患。使无功功率得到就地平衡,消灭迂回供电、超半径供电的缺陷。

2.3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农村电网中,配电设备普遍陈旧,技术落后,小截面老线路、老式油断路器、老式柱上断路器、老型号配电变压器等仍大量使用,改造电网 时更换大截面导线,尽量使用绝缘线,提高绝缘化水平,采用非晶合金节能变压器,降低空载损耗,配电设施使用小型化、无油化、免维护和成套设备,为下一步实现配电自动化环网供电做准备。

3、农网改造的效果

经过农村电网改造后,达到下列效果:

*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消除供电“卡脖子”现象。

电网改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78-01

在电网建设中,配电网系统一直充当着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之间的重要连接角色。在电力事业发展中,配电网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电力用户供电服务质量的可靠与稳定的重要体现。随着电力系统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实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坚强、全覆盖的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全面即将全面覆盖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员应该抓住机遇应用智能电网对配电自动化进行改造,以利于更好的集约利用资源和提供给百姓高效稳定的用电服务。

一、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按照我国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配电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配电网络通信自动化和配电控制自动化等三个阶段。具体包括:

1.配电系统开关设备配合的自动化阶段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阶段主要就是电网的配电系统中的主要配电设备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或者相关通信网络等,配电系统中的重要配电设备,比如重合器和分段器的使用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发生问题时,配电系统就会通过配电开关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配电系统的故障区域以及系统进行隔离或者维护等,以保证配电系统对于电力用户供电服务的正常和稳定。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情况下实现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对于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和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它的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的自动化知识存在于配电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并且实现自动化的维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并不能够实现最佳的安全和稳定的自动化维护。

2.配电通信网络自动化阶段

配电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这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是很大 的一个提升。电力配 电系统中通信网络以及馈线终端。后台计算机网络等的应用在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这对于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以及稳定有很大程度上的保证。而且通信网络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对于配电系统的遥控维护实施推进也有很大的作用。

3.配电系统自动控制阶段

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阶段其实就是配电系统中对于自动控制功能的添加阶段,这是电力配电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在配电系统开关设备相互配合自动化和配电系统通信网络、馈线终端以及后台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上对于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加。这一阶段配电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对于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和远程遥控的自动化还一定程度上增加有关地理、调度和故障监控等自动化监控功能,实现配电系统 的综合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对于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极大的保证。

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改造策略

在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对智能电网的配电系统实施自动化改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从电网配电系统的系统结构上来讲。实施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主要就是对电网配电系统的配电主站系统的自动化以及电网配电子站系统自动化、电网配电终端自动化三个系统结构进行改造。

1.智能电网配电主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在电力系统中,电网配电系统的主站系统主要是由电网配SCADA主站系统、电 网配电软件系统和电网配电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因此,在对智能电网配电主站 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时,也是从电网配电的这三个系统组成部分进行相关的改造。电网配电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也就是配电电网的SCADA主站系统,它是整个电网配电的重要控制系统,对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

配电电网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中主要包含配电电网的远程终端设备的服务器以及数据采集和监控服务器、地理位置监控服务器、调度以及报表工作站等。 其中电网配电系统中的远程终端设备服务器也是配电系统的前置机服务器。电网配电系统中前置机服务器有很多台。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配电电 网的一台前置机服务器出现故障,那么配电系统将会自动将相关系统运行数据转移到另一台前置机服务器中,从而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配电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网配电的主站系统、配电网子站系统的服务器装置主要负责向配电系统中的主前置机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配电系统的主前置机接收到子站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之后,会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进行存储并实现共享。

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应用软件系统是为帮助电网配电系统在实现自动化 改造之后,确保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的系统故障的诊断和维护。这对于电网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实现以及配电系统电力稳定供应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 注意的是在进行电网配电系统软件系统功能的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检 测,以保证电网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的实现。最后,电网配电主站系统中的配电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位置的自动监控功能的实现电网配电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监控系统对于配电系统的遥控以及地理监控自动化都有着控制作用。

2.智能电网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在电网配电站系统中设置配电子站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配电主站系统完成对整 个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对于配电子站系统自动化的改造,主要是为了避免配电网系统中的主站系统在整个配电网运行系统的控制中不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比如配电网系统中的一些配电设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于配电运行 过程中无法实现对配电系统的主站服务系统和所有的配电主站系统设备的相互连接监控,电网配电子站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的这一问题。在电网配电系统中,配电子站系统主要负责配电开关以及相关监控设备的自动管理和监控,同时对配电系统的设备在整个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对系统运行 中需要的数据采集以及运行监控和维护等功能,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网子站系统还负责对配电系统运行中的通信装置系统进行相关处理和监控。

3.智能电网配电终端系统自动化改造

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电网配电的终端系统的自动化与自动化改造主要是为了对于电网配电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运行,在实现电网配电系统的遥控功能和故障识别检测等功能的基础上,帮助电网配电系统的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实现对于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自动实施和监控,保证整个电网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配电终端系统中,变电站开闭所自动化的终端是在光纤双以太网连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采集和服务器连接的,配电系统的主站自动化终端系统则是使用无线连接或者光纤连接等其它一些连接方式进行数据的连接采集的。这样的配电系统终端配置是一种能够进行灵活配置的系统装置,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但是也可以针对相关系统配置进行相关的改造设置,以满足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需求。

总之,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是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手段。它既是对电网 系统建设和电力系统改革要求的实现,同时又对电力事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进行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松,顾进等.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改造[J].电工电气,2010(11).

电网改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城电网;电网改造;环网

随着县城电网改造的逐步深入,由于县城电网本身固有的特点,在电网规划、设计与施工中,遇到了许多农网改造中不曾出现过的问题,针对奉化市供电局在10kV县城配电网改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设计经验,现提出与读者探讨交流。

1县城电网特点

相对农村电网,县城电网具有以下特点:

(1)负荷密度高。城市人口稠密,厂矿企业集中,必然构成了高密度的用电负荷。这要求配电线路导线选取时考虑较大的线径。

(2)线路走廊紧张。人行道、绿化带一般是线路的主要通道,但因宽度有限,势必要求同杆多回路架线,同时拉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城市一、二类负荷集中,停电将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故要求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4)绝缘化率要求高。根据城市发展趋势,架空电力线路入地电缆化是大势所趋,电缆化率将是表征一个城市品位档次的主要指标。

(5)安全性要求高。因城市空间利用率高,电力线路与建筑物、活动场所距离相对较近,误碰误触可能性大,因此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裕度。

因上述特点,使县城电网的规划、设计相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问题及解决办法

县城电网改造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从线路规划、测量定位、设计出图到工程施工,接触面广,涉及工程环节多,这里主要针对上述城网特点引出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2.1线径选择及负荷划块

导线线径小,负荷卡脖子,这是城网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们所在县城为例,10kV配电线路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LGJ-50、GJ-70的主导线一直沿用至今,而正是这样的导线,去年迎峰度夏时,负荷电流曾达到250A以上。因而增大导线线径,是城网线路改造迫切而重要的一个内容。笔者以为,10kV配电线路线径选择,不宜盲目求大,应通过以下途径确定:

(1)重新规划供电区域,使线路的供电范围向区域化、小块化方向发展。因中国电网自建成以来,不曾有过上规模的改造,长期积累形成的负荷划块不清、电网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线路运行和维护。所以首先应通过负荷划块,确定新供电区域内的最大用电负荷。负荷可按城区道路为界进行划块,这样划分的负荷界线明确,同时也可防止用户私拉乱接。线路最大用电负荷可通过以下公式估算确定:

Pmax=K1•K2•Pt

式中K1——负荷同时率系数;

K2——配变负荷率系数;

Pt——单条线路配电变压器容量之和(kVA)。

据测算,对于居民负荷,系数K1、K2可取0.35~0.5之间,具体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该系数随负荷性质和配变容载比配置情况而异,一般民用电负荷取下限值,工业用电负荷取上限值。

(2)根据线路当前最大负荷Pmax,可用增长率法进行15~20年负荷预测,算出远期线路最大负荷。

(3)以15~20年后线路最大负荷电流不超过导线经济运行电流为原则,确定导线线径。

根据经验,城网10kV配电线路导线选取以主线采用LGJ-185~240,分支线以LGJ-120~150为宜,以LGJ-240导线为例,按每平方毫米经济电流密度1.2A计算线路远期可供经济负荷达5MVA以上。如邻线故障,考虑手拉手负荷转移,这时线路短时按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运行,可带负荷达1MVA以上。

2.2无拉线杆型

拉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城市发展来看,取消拉线势在必行。对此,采用不打拉线的钢管杆或窄基铁塔,是目前城市电网中较常见的做法。在考虑占地面积、运输、安装及美观等因素后,我们认为城区中使用钢管杆更具优势。但因钢管杆价格昂贵,一基耐张钢管杆连同基础的造价几乎是一基普通拉线砼杆的8~15倍,为此在如何降低无拉线耐张杆工程造价上作了探索,经验如下:

(1)对于线路转角在5°以下时,根据导线张力,采用允许使用弯矩为75kNm或100kNm的高强度砼杆作耐张杆或硬转角杆。由于城区线路多处于人行道上,表层为砼层,具有较好的抗倾覆能力,具体应根据土质进行抗倾覆验算,在保证允许使用弯矩的前提下,选择是否安装卡盘。这样处理后的杆子可免打拉线。

(2)对于单回转角45°或双回路转角20°以下时(以JKLYJ-10-240导线,安全系数K=6计算),根据转角大小可采用不同使用弯矩的自制角铁横担钢管杆。在工程使用中发现,厂方因考虑钢管杆横担的通用性,设计较保守,单根横担重量可达百余千克,甚至几百千克,在钢管杆总重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钢管杆是按重量计价的,故像普通砼杆一样采用自制角铁横担可以降低相当的费用。同时自制横担因安装灵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根据经验,为减少自制角铁横担规格,该种钢管杆统一采用φ230梢径为宜,拔梢率一般1/60,以全高13m杆子为例,最大允许使用弯矩可设计150kNm、200kNm、250kNm等多种,以供不同受力杆型需要。但因受梢径限制,最大允许使用弯矩不宜超过250kNm。这种杆子重量(不计地脚螺栓)约在1000~1500kg之间。

(3)基础是钢管杆不可缺少的部分,钢管杆与基础连接一般有插入式和法兰式两种,前者的特点是立杆灵活,容易控制横担与线路夹角,但不利于杆子重复利用;后者的特点是杆子可重复利用。当采用自制横担时,横担与线路的夹角控制也不再是问题。比较两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使用寿命长是钢管杆的一个短期内不易发觉的优点,当若干年后,线路改道,砼杆纷纷拆除报废时,钢管杆只要未到使用年限,拆迁后可如新使用。

2.3环网化改造

根据中国电网的现状,像发达国家那样配电线路实现复线供电尚不现实,因而线路手拉手环网仍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10kV城网线路中,环网开闭所以其操作灵活,供电可靠性高的特点,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环网开闭所也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一方面投资大,建一座开闭所动辄几十万元,另一方面需占用土地,虽然占地不大,但对寸土如金的城市来说,如非规划预先留地,是很难在建成区内找到合适位置的。以上两项特点使其在以老城区改造为主的城网改造中较难获得应用。对此,采用的做法是:

(1)所有线路均实现异电源手拉手环网。随着电网的发展,即使如我们所在的县级城市,也具备了三座35kV变电所、二座110kV变电所和一座热电厂的多电源供电。这为10kV配电线路实现异电源环网提供了基础保证。以我们的经验,线路实行手拉手环网,以一对一为佳,不宜多条线路混串,一方面不便管理,另一面易错拉错合引发事故。

(2)环网线路上分段安装柱上断路器,利用柱上断路器的速断、过流保护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线路,减少停电范围。线路分段不宜过多,每条线路分3~4段为宜,否则除增大线路投资外,还影响断路器切除故障选择性。

(3)负荷热倒是环网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为此环网线路配对时,应考虑线路单侧停电时,导线一拖二的带负荷能力。

2.4绝缘化改造

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主要有采用电缆和架空绝缘导线两种方式。

电缆线路因投资巨大,前几年即使城区电网中,也只是小范围使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向着高标准、高品位方向发展,城区“无杆化”呼声越来越高,架空线路电缆化已是大势所趋,但考虑到投资费用,电缆线路的使用应结合城市市政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城区等级较高地段,如繁华商业街道、高等级住宅小区、公共娱乐广场等场所按照重要性排序,分步、分批进行无杆化改造。

使用架空绝缘导线是近年来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中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架空绝缘导线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它通过覆盖于导线表面的XLPE绝缘层可减少线路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在通道狭窄的城镇,在安全距离保证的前提下,它通过缩小线间距离使导线排列更紧凑,与建筑物靠得更近,从而使普通导线不能穿越地方,它能畅通无阻。

电缆和架空绝缘导线的推广使用,对线路支接设备、线路金具、安装工艺等,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以下是我们在使用电缆及绝缘导线中的一些经验:

(1)电缆分支箱是电缆线路中搭接负荷的常用设备,电缆分支箱选型时,需尽量选用带SF6分支总断路器的设备。同时,为便于线路施工接地,要求断路器配备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

(2)为不使电缆分支箱体积过大,影响城市美观,分支线回数一般设计2~3回,至多4回,并根据负荷发展,应预留分支回路。

(3)架空绝缘导线分支与主线搭接,耐张杆引流搭接可使用JJC型穿刺绝缘并沟线夹,避免了普通并沟线夹使用时剥皮带来的绝缘层损坏。

(4)为解决架空绝缘导线线路检修时挂接地线困难的问题,可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安装JYD型穿刺接地线夹。该线夹的特点如上JJC型并沟线夹,安装时无需剥皮破坏绝缘层,而能保证接地线的正常悬挂。

(5)架空绝缘导线接头,在导线搭接处剥皮后用JT型或JBY型接续,然后套上热缩绝缘层和XLPE绝缘层。如此处理的绝缘导线保证了绝缘层的完整性。

(6)柱上电气设备如断路器、变压器、熔丝等与绝缘导线连接处,可采用专用绝缘罩绝缘。

2.5可持续化发展

因条件限制,县城电网改造中许多方面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如线路电缆化、环网化、绝缘化改造,应根据县城电网总体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短命工程”。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线路设计时,根据远期规划设计杆型和档距。例如线路近期虽单回路,远期需多回路架设,则按多回路选择杆子强度和安排档距,以免将来回路增加时杆子推倒重来,造成重复建设。

(2)电缆沟砌筑或排管敷设时,根据远期规划预留电缆管线,避免重复剖路。

(3)向规划部门提供电网发展规划,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高压走廊及开闭所、变电所场地。

(4)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联系,避免在规划变动区、未定区内新建线路。

电网改造范文第5篇

一、电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供电不安全、不稳定

个别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电网改造中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省钱、如何控制费用方面,导致最终改造质量不佳,电网供电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其安全性、稳定性都达不到理想标准,经济性也难以确保,用电量增加,甚至出现了线损问题。因为电力线路波及范围较大,使得维修工程量也变大,造成了不稳定的供电服务。

2、电网经济性不佳

电网改造施工后,其运行的经济性依然有待商榷,这是因为功率分布同经济分布之间具有巨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电网的巨大损失,特别是无功功率问题更加加剧了损失,从而增加了电网的工作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用电客户的电费支出,影响了供电服务形象,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3、缺乏对谐波危害的全面认识

正是由于过分重视电网改造的经济性,使得一些改造环节的经济投资不到位,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农网改造过程中的谐波问题,大量的谐波污染会极大地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转,影响其运行效率。更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很多人由于缺乏对谐波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导致谐波污染问题的产生,在谐波作用下,电能生产与传输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导致电气设备运行过热,甚至出现严重的线路老化、线损等问题。

4、中性点接地模式不合理

现阶段,多数偏远落后地区的配电网都选择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转模式,这种接地方式的选择有效确保了配电网的稳定供电,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因为一旦架空线路出现问题,通常要通过自动重合闸的方式来维持供电,然而,由于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配网中经常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这样很容易损坏电气设备,或者造成避雷器爆炸等灾害,架空线路出现问题后,没有跳闸,很可能引发人身安全问题。

5、配网电压不合理

配网电压问题也是电网改造中的一项大问题,而且配网电压的利用必须遵守相关条件,例如:科学的可操作技术与运行方式等等,而且要确保其符合电力系统的输电电压。然而,从现阶段配网电压选择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绝大多数电网都选择10kv供电电压,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关标准,但是,若立足于长远却缺少长远发展潜力,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加剧对电力资源的需求,10kv供电电压可能无法满足无限增长的用电需求,这无疑又增加了电网改造的新问题。

6、避雷器的问题

避雷对于电网改造十分重要,是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通常来说,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优点较为明显,体现在:通流容量大、构造基础、体形小等等,这一设备势必会慢慢替代旧式的碳化硅避雷设备,然而,一旦出现单相接地事故时,在升高的电压的威胁下,金属避雷器将受到影响,面临巨大考验,特别是当出现弧光接地问题时,可能造成金属避雷器放电,进而出现爆炸等问题。

二、电网改造的有效措施分析

1、加强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

为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可以选择馈线自动化技术,这一技术主要的功能和作用体现为,当低压线路上出现故障问题时,故障能够被自行隔离、诊断,一些非故障区域则正常供电,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就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馈线自动化系统构造较为简单,通常也无需过高的成本投入,也无需其他通讯设备的建设,减少了投资,然而,馈线自动化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那就是只有当故障发生时才能发挥作用,电网常规工作时,无法发挥预防与控制作用,使得其具有滞后性、局限性,同时,要求专业人员到设备工作现场进行调节、控制与维修。

2、采取科学的方法,控制环网潮流

电力网络系统实际上属于一个相对复杂、繁琐,分布又不平衡的环网,特别是其中的功率、电压等都的分布都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控制电网系统不合理的经济损失,确保功率分布同经济分布保持一致,可以通过环网潮流控制方法加以解决,在电网系统中配置一种能够产生环路电势的交流输电系统,以此来控制电损,保证电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3、注重网络管理,控制电力谐波

第一,优选科学的供电电压,同时,也要确保三相电压之间的平衡;第二,如果是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同一线路中应该设置一个限流设备,也可以串联电抗器,有效控制电力谐波的出现;第三,切实按照国家的要求和规定来控制电力谐波,强化管理和监督,只有达到规定标准的电气设备才能真正被安装并投入使用,以此来控制电力谐波的不良干扰。

4、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

针对于电网改造中中性点不接地运转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试着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试着选择经销弧线圈同电阻并联的接地模式,配网系统常规运行状态下,断开电阻,经消弧线圈接地,但是若出现长期单相接地问题时,可以缓冲一会儿再接入电阻,与此同时来切断消弧线圈,这样就会减少危险事故的出现,维护工作人员安全。采用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确保消弧线圈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能隔断故障线路有效确保安全供电,减少断电故障发生。

5、正确抉择配网电压

针对于目前的配电网电压选择的问题,就要针对配网电压进行改造,重点要对低压配电网,例如:10kv配电网电压进行优化改造,适当提高配电网供电电压,例如:可以选择20kv-30kv的配网电压,目前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加快了配网电压改革的步伐,选择了20kv供电电压,经过运行发展证实效果良好,因此,偏远地区电网改造中也要积极提高配网电压,站在长远的角度进行积极规划、加快发展,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

6、优选避雷器

为了提高避雷器质量,确保其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试着选择带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从而有效预防爆炸,维护安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