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现代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外贸 对策
全球的经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虽然有所复苏,但是过程还是相当缓慢的。因此,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加强了自顾性,而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和保护手段的不断出现,全球的贸易摩擦也进入了一个高发时期。很多迹象表明,我国的外贸发展将长期面临收缩。因此,探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途径以及转变我国外贸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1.1 外贸发展迅速,但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不仅发展迅速,并且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1978年的外贸出口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108.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的进出口分别为17434.8亿美元和18983.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6418.6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贸易的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出口、货物贸易发展迅速,而进口和服务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根据WTO统计,2011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破4000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6418.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连续3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货物贸易处于顺差逐年攀升。虽然服务贸易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长期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
1.2 外贸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 由于各地区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发展差距较大。在对外贸易规模上,中国外贸的主体地区是东部。2011年,广东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8.02%,位居全国第一,而江苏位居第二,比重为16.47%。东西部地区的外贸发展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从贸易方式看,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而中西部一般以贸易为主,较突出的当属环渤海地区;第二,从外贸发展国别来看,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以美国、欧盟等国为贸易伙伴,占据北方地区对外贸易的当属日、韩、俄;第三,从发展阶段看,东部对外贸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而中西部则处于成长阶段。在我国,贸易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阶梯状的区域分布状态,但是,进出口增速明显的是中西部地区。因此,我国当前的对外贸易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头作用,如何让西部更好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最大限度的缩小外贸发展地区的差距。
1.3 劳动力优势与竞争力弱势并存 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劳动力成本比发达国家甚至比发展中国家都低,降低的劳动力成本成为发展外贸的重要优势。两方面因素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第一,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我国还处于劳动力没有充分就业的状态,目前还有2亿需要转移的农民,因此,我国存在的劳动力优势,还能够使得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继续保持几十年;第二,我国地域辽阔且经济发展不均衡,最终导致劳动力成本形成了一个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能够向全球源源不断的输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必须经历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这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目前,由于我国的出口尚处于产品竞争阶段,并且仍旧以价格作为主要的国际竞争手段,因此,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以及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外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分工中仍旧为简单加工产品以及组装这一低增值的环节,而品牌研发、设计以及营销等高增值环节仍旧掌握在外方受众。在我国,只有海尔入选了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并位居第95位。我国在国际的交换中,只能靠廉价的出卖资源以及劳动力而获得微薄的贸易收益。为了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国际交换收益以及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消除这种大量出口地附加值商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是最好的途径。
2 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贸易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我国靠传统的工艺品以及纺织品等出口创汇,工业产品占总成交额的比例很低。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工业化进入加速期。总体而言,我国贸易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仍然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出口的初级产品多为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且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在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缺乏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主要是对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进口商品结构相对于比较合理,仍存在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过高,设备重复引进,进口偏向高档消费品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欧和以日本、香港、东欧为代表的市场,新兴市场发展较快,但市场份额仍然较低。
2.2 外贸体制改革不到位 虽然我国在外贸体制改革上做了很大努力以求推动外贸的发展,但是我国现有的外贸体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不适应方式转变的要求。这些问题包括:落后的外貌管理体制、大部分国有外贸企业没有形成市场经营机制、外贸促进体制作用不到位等。首先,从外贸管理体制来看,由于外贸管理部门通过各种传统的行政性手段过多的干预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而妨碍了外贸企业的经营和资源配置;其次,从企业经营体制看,由于多数国有外贸企业没有成为独立法人,因此受到政府部门的过度干预,从而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自主优化配置资源的经营机制;再次,从外貌促进体制看,政府与企业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关系。由于我国对于外贸还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各个贸易促进机构之间的分工和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因此,难以落实贸易促进工作,更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
2.3 缺少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出口产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我国的出口方式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其中,制造业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问题、服务业中的自然人跨国界流动技术资格认证问题、农业的农产品最高残留限量问题以及纺织服装工业的残留要求问题等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机构体系混乱,更没有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监督体系而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我国扩大出口不仅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并且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贸易壁垒以其合理性、隐蔽性、歧视性和动态多变性, 使其在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有力举措,成为我国发展出口贸易的障碍。
2.4 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的企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显著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但是与国外相比仍旧处于滞后状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明显。虽然我国外贸产品出口规模较大,但是附加值相对较低,仍旧处于低端生产环节。我国企业的制造方式大都采用代工生产,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一半左右是加工贸易。如:加工贸易在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也占到90%的比重,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高薪技术产品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虽然我国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但是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多以模仿为主,使得产品难以得到市场的支持。从自主创新的最终成果来看,中国180家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一年申请的专利总数不及美、日、欧一个跨国公司,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基本属于模仿以及引进创新。而日本、美国以及德国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达到40多万、20多万以及15万多件的数目,IBM/杜邦以及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均拥有有效专利数超过万件。
3 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3.1 强化和提升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为了能够在制度上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努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以及政策的引导作用逐渐完善市场的准入制度和标准规范,通过纠正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和结构的现象,还应当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以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促进城乡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再次,为了保证中央政令的畅通以及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应当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最终,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为了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应当切实推进政企、政资以及政事分开,让企业真实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促进和保护公平竞争,这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所在。
3.2 对外贸出口企业予以税收、融资政策支持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了减少资源流动和重组成本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应当给予企业风险保障、税收减免优惠等鼓励政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在信贷、融资政策上大力支持企业,使得外贸企业能够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支持外贸企业的发展,应当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促使各个金融机构加大对规范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有选择性的扩大授信转授权的品种范围,采用灵活的贴现、授信开征等多种融资形式。
3.3 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救济机制 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应对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首先,这是世界贸易摩擦加剧在中国的一个缩影且具有时代特征;其次,从自身角度加深对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现象进行思考。政府应当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将贸易平衡以及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代替原来的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外贸发展战略,以创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政府通过指导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可以通过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检测和预警出口产品,从而有效的减少和化解贸易摩擦,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通过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贸易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在外贸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为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突破新的贸易壁垒。
3.4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企业应当具有创新的主体意识,认识到,企业除了是创新活动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以及收益主体外,更是组织主体。其次,企业通过把握市场从而牵引创新活动的方向。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市场,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就是市场需求,此外,市场的实现程度是检验创新活动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竞争形式的不断变化,能够自主的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但是必须自己承担相应的风险。为了促进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结构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价值观,应在企业内部推动形成创新的氛围。为了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应当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同时加大职工培训和再教育的投入。为了寻求学习到专业的发展机会,还应当为创造科技人员提供出国培训、专题培训以及与大学院校共同培养等学习的机会。
3.5 提升企业的品牌国际竞争力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标志,更能够集中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品牌决定着不同国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企业拥有的品牌越大,越能够在价值链上具有更强的主导力,同时在分配财富中也越会占据有利地位。既然品牌对一个企业乃至对一个国家的贸易有着如此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不仅要企业树立品牌战略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努力激发企业开发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划中,应当将品牌战略纳入其中,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灵活运用品牌延伸、核心技术和商标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品牌、提高质量,以品牌战略加快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等提高知名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此外,企业还应当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并扶持名牌。我们在加大打击侵犯品牌知识产权行为的同时,还应当积极的利用品牌保护的国际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萍.“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J].中国证券期货,2011(09):104-105.
[2]彭城.浅议我国外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6):19-20.
[3]赵丽娜.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优势[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金林燕.安徽转变外贸方式的研究[D].安徽:安徽工业大学,2011.
[5]杜云龙.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J].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1.
[6]杨洁.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0.
[7]宋文强.“十二五”时期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2.
[8]陈爽.后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国际贸易[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203-204.
[9]胡琳.论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国际商贸,2012(02):201-20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发达国家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32-02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发展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比,河南省农业发展还很滞后、很不协调。尤其是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不协调问题更加突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解决自身发展需要的重大责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担当,是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立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是结合该省实际,破解“三化”难题的重大举措,是深刻认识农情,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然而,如何从发达国家发展模式或道路中汲取经验,是当下社会各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究竟采用哪种模式,主要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发展水平决定。资源禀赋较为富足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以节约劳动力,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而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和地区,多投入劳动力,提高农业发展技术水平来提高单产水平,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而资源禀赋介于两者之间的,即人地都不富足国家和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要下工夫,这就是所谓的中间模式,以西欧最为典型,也被称之为“西欧模式”。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现代化可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一、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美国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节约劳动型”模式。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些国家耕地充足,农户经营规模大(户均耕地100—200公顷)、工业发达、劳动力缺乏,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为: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然后再转向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及化肥的应用实现生物化学化和信息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从 1910 年开始,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1910年,美国农场拥有拖拉机 1 000台、谷扬收割机1 000台、载重汽车2 000辆 (1911年),到1940年,美国农场拥有拖拉机达156.7万台、谷物收割机19万台、载重汽车 104.7万辆、玉米摘拾机11万台。除个别地区,以及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还主要靠手工劳动外,美国的大农场,特别是谷物农场,在耕地、耙地、播种和收割脱粒等生产环节都已实现机械化。因此,可以说美国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时间为1940年。
20世纪40—70年代,是美国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时期,其间许多精细的农活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到 1970年,电力也得到普及,畜牧业成为使用电力最多的部门,此外,在排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也普遍使用电力。美国对化肥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很重视,特别在 20世纪60年代后。1960年时,美国使用的商品肥料273万吨,1980年达到5 280 万吨。
美国历来重视从国外引进作物和畜禽优良良种,以及改良和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对水土保持、扩大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改进农、畜、水产品加工和储藏技术等农业技术的研究都投人大量的经费,并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当前,美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主要集中于四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一些成果已经或有望在21世纪初进人实用阶段。管理现代化对美国农业的现代化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战后,美国农场把其他经济部门中已经普遍使用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管理中去。相当部分农场目前已经采用计算机管理。从广义上讲,管理现代化是指一体化农业的形成。所谓一体耗农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运输、储藏、加工、包装以至最终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或农工商综合体。在美国,这个体系也称为 “食品和纤维体系”。它的形成使工业和商业融入农业 使农业融入现代市场,使美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日本模式”
以日本、荷兰、韩国为代表的“节约土地型”模式。这些国家耕地少而散,农户经营规模很小(户均耕地 1—3 公顷),农产品供不应求,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为:先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后才重点转到操作机械化、生产精确化,政府对农业投入较多的“保护”资金。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等正好相反,人多地少,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无利可图。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化肥工业的加速发展,使化肥价格稳定下降,使土壤资源耗竭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补偿,从而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的束缚。生物科技的兴起和发展为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通过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土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日本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
同时,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广泛采用小型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功,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科技推广制度。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生物、化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迈过小型农业机械对土地精耕细作,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类似国家树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典型。
三、人地都不富足的“西欧模式”
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或者称“中间类型”模式。这些国家的国情界于上述两者之间,既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均耕地又不多,农户经营规模中等户均耕地15—30公顷。为此,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把良种化、生物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然而,二战后法国政府采取积极干预农业政策,加大支农投入。法国政府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农业支出在国家预算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1975年,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达339.79亿法郎,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150亿法郎,农业财政投资占当年农业投资总额的51.3%。加大政策支持,制定《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法补充法》、《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救助法》等相关法律,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了改变法国农地碎片化的落后状况,法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的“领土整治”工作。60年代后进一步转向开发欠发达地区,改变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实施农村“结构改革”政策。通过近20年的改革,法国的农业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小农场也被规模较大的农场取代,农业规模化经营基本实现。此外,法国政府还积极探索农业一体化相关举措,促使工业反哺农业。政府让工商业资本家与农户建立联系,把农业生产同农业有关的所有环节,即从农用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一直到最后产品的销售以及农业信贷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外近现代体育旅游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体育旅游 启示
19世纪的工业化为体育旅游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尽管这些活动局限于少数的上层和中层,似乎高不可攀,但却为20世纪的体育旅游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和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体育旅游得以最终发展还是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的增长。
一、国外20世纪后的体育旅游发展概述
20世纪后的体育旅游呈现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由于工作日在20世纪不断减少,人们可用于休闲度假的时间明显增加。在20世纪初,带薪假期运动和带薪假期法案的颁布,使每一个工人都可以享受到带薪假期的待遇,因此大多数工薪阶层都有机会度过一个体面的假期,以前只属于富有阶层享有的出门活动已经开始变得大众化了。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很多人每年可以拥有四五周的假期。休闲和度假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旅游的发展也有了重要保障。普通大众在20世纪后期不仅可以大规模地出游观看比赛,而且可以跨地域地参加比赛。对于旅游者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旅游方式显得愈加重要。
第二,20世纪50年代末,充分就业和经济繁荣确保了收入的稳定和增加,用于休闲的可支配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因此,人们有充足的用于休闲和旅游的时间以及经济能力。20世纪的后40年,人们用于休闲的费用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末,英国家庭的休闲支出第一次超过了食品、住房和交通的费用。旅游支出迅速增长,而体育旅游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20世纪交通运输的改善大大带动了体育旅游史无前例的发展。20世纪机动车和飞机的产生大大改变了出游方式。汽车的出现使体育和旅游飞速发展,体育旅游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对于体育旅游活动的发展来说,汽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对于徒步、登山、自行车和多种形式的水上运动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些活动要求人们把设备运送都相对偏远的地区。
第四,大型体育赛事的涌现是20世纪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商业化和全球化刺激的产物。本世纪,全球化发展相对于商业化刺激对体育旅游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很多体育赛事起初民间一些俱乐部针对业余选手组织的,但后来被商业化,尤其是职业体育。更重要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电视迅速在发展中国家普及,电视是全球重要的贸易,而体育是被商业化后出售给不断增长的观众的产品。电视促使体育活动流行起来,带来可观的观众。通过电视传播,不仅让大众知道、了解这些体育活动,同时增加了商家的利润。同时,商家对球队产品的宣传和对体育用品全球营销投资力度的增加,不仅丰富了旅游者的出游经历,而且记录了旅游者对体育服装和纪念品的需求。
第五,私有企业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不可忽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因体育活动的外部性而支持着体育赛事的举办,而和旅游一起对经济尤其是对就业的贡献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于意识到某种体育的形式,特别是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游客、繁荣经济。所以20世纪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申办大型国家体育赛事。很多城市通过刺激体育的发展带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和环境得到改善。
二、国外近现代体育旅游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发挥体育旅游在转变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从国外体育旅游嬗变的历程可以看出,体育旅游不但为国家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将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灵带给国民,体育旅游日渐成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发挥体育旅游的作用,建立专门的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制定适应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相关政策并予以引导和扶持,重视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投融资体系等,面向大众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二)以举办大型赛事为契机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20世纪体育旅游发展得益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涌现。但是大型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经过大型赛事组织方的组织、运作与经营,取得宝贵的经验,寻找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获得多方面综合效益的途径,才能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非常需要以大型体育赛事为中心、以开发体育观战旅游为重点的体育旅游短期规划。
(三)突出企业在体育旅游中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成为体育赛事的发起者、规划者和组织者,在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他们从组织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参与性体育旅游景点、项目的开发,在政府主导和控制准入的基础上,政府机关让出开发主体的地位,采用股份制等多种筹资方式使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实现多元化。
(四)充分合理利用媒体对体育旅游的推动作用。除了依托于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加大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外,我国体育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应当重视新媒体在体育旅游市场化运作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微博在进行市场拓展方面卓有成效,而微信则有利于顾客关系的维护。通过媒体平台扩大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进一步加深和体育旅游者的联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助学贷款;制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62-02
由于贷款是一种金融产品,助学贷款则是一种带有政策性的金融产品,属于物流范畴,所以它带来的经济问题必须置于物流经济背景下加以研究。助学贷款是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纳的、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助学方式之一,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规避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外助学贷款制度尤其是美国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提出了防范与规避助学贷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1 物流背景下的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制度
1.1美国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在物流经济非常发达的美国,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采取灵活的还款方式和多种优惠减免措施。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者生病、受伤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延期还款;二是对银行和经营学生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利用经济杠杆让它们主动去收回贷款。美国联邦政府规定,虽然政府为学生提供95%的担保,但如果发生拖欠,银行和经营学生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己要承受一定的损失,这就提高了银行追讨债务的积极性;三是对于高校,《美国高等教育法》1992年的修正案规定,如果高校贷款拖欠率太高,教育管理部门会对其进行审查,暂停该校学生的贷款申请资格。如果拖欠1年达到40%或者连续3年达到25%,该校学生将失去获得贷款的资格,这将严重危及学校的生存。
在违约处理上:学生贷款发生拖欠,银行等部门将拖欠情况汇报给信用局,此外,拖欠学生还将受到以下惩罚:一是失去申请延期还款及债务免除的资格;二是拖欠账户会转给专门的追款机构并由其进行追讨,拖欠者需要缴纳滞纳金、罚息和追讨过程所发生的费用;三是授权税务部门从个人所得税返还款中扣款,授权用人单位扣除一定比例工资充抵拖欠款;四是将拖欠者名单在媒体上曝光;五是对恶意拖欠者的最严厉惩罚是诉诸法律,由法院强制执行,并由拖欠者负担审判费、律师费等。
1.2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新加坡“学费贷款”可以在贷款学生毕业后一次偿还,也可以按月分期定额偿还。马来西亚的“可减免贷学金”规定借款学生必须在毕业后的第六个月,或者找到稳定工作后开始还款。如果六个月到期,尚未找到稳定的工作,也需先开始还款。澳大利亚的贷学金每年归还起点与毕业生的工资收入高低挂钩,还款的起点标准是全国平均工资收入,也就是说如果毕业生当年的工资收入低于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可以不必在当年还款,而是顺延到下一年再还,每年的归还比例按工资收入高低,归还工资收入的2%-5%。
为了降低拖欠率,上述三国在贷学金回收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且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除了由政府、银行、学校负责贷学金的管理以外,社会其他部门和机构也参与了贷学金的管理回收。目前,澳大利亚开始由税务机关参与其贷学金的管理。新加坡的“中央准备基金贷学金”的管理是由半官方的社会保险机构承担的。马来西亚负责劳动人事管理的“公共服务部”也加入了贷学金发放和回收工作。这样一来,贷学金的管理工作依靠了社会其他机构、部门的力量,既节约了政府的成本,又提高了贷款回收工作的效率。
2 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及规避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在市场经济模式物流经济背景下,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针对助学贷款风险构成,我们就如何正确进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运用,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重视助学贷款立法工作,增强学生还款的法律约束力。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助学贷款法》或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硬约束,规范助学贷款的权利与义务,强调法定的贷款回收授权,化解违约风险。
(2)进一步丰富助学贷款的形式。首先,政府改变单一型贷款品种,转而提供多元化的贷款品种,比如政府贴息信用助学贷款、低息抵押贷款、一般商业教育贷款等以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需要;其次,银行要采取更为灵活的还款计划方案。例如美国学生贷款营销协会根据学生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现金流的特点提供多种还款计划。标准还款法:整个还款期内按月归还本金和利息;递增还款法:还款初期还款金额较低,逐步递增偿清所有款项;收入敏感性还款法:每次还款金额为借款人月收入的一定比例;贷款合并:多项贷款合并后,每次只需进行一次偿付;提前还款:整个贷款期内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前偿付的所有贷款,无须罚金。
(3)完善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理顺银行、助贷管理部门及高校之间的经济关系。建议以全国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为基础组建专业银行,专营助学贷款、教育储蓄等业务。助学贷款作为政府政策性教育投资业务,由政府全额拨付本金、提供担保和贴息等;全国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接受助学贷款协调小组的领导。助学贷款协调小组由政府牵头,教育部、财政部、公安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组成;高校学生贷款管理机构接受上级助学管理中心的业务指导;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按《银校合作协议》及时、足额发放助学贷款。
(4)允许社会机构参与贷学金的管理。除由政府、银行、学校负责贷学金的管理以外,允许社会其他部门和机构参与贷学金的管理回收。这样可以提高贷款回收的效率,降低贷款拖欠率。例如,马来西亚就通过公共服务部,采取了扣除借款者的月工资,或者将还款转入公共服务部特设账户的方式来抵还贷款。澳大利亚利用税务局,将贷款与“收入所得税”挂钩,按收入比例在收入所得税项中扣除抵还贷款数目的金额。由于税务机构遍及全国,信息管理实现了电脑网络化,无须增加更多的管理人员,因此拖欠率和管理成本都较低。
1 现代教育技术下国外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的大学都进行了改革实践,努力探索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创新精神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创新条件等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1 课程设置个性化
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再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机械工程系(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其课程设置的特点是以激发学科兴趣,增强分析能力和促进创新为目的。学生除主修各门理论课程外,在校期间还要选修一些创新课程,以及做2个设计、3个专题报告及毕业论文。2个设计及毕业论文通常都是配合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而做,也可到公司去找课题。3个专题报告都要现场作报告,既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资料的能力,又锻炼学生公开发表自己观点、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本领。在大学三年级时开设的创新课程有:小组项目设计及制造、参加海外工业实习项目(Industrial Attachment Programme),此项目可在美国硅谷、日本、中国上海、瑞典斯德哥尔摩、印度班加罗尔等地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12个学分。此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受益匪浅,例如04级学生Peh Ruey Feng参加硅谷海外大学项目,获得6项共同发明专利;在第二届李光耀全球商业计划竞赛中,有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4]。
1.2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国外高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态问题动态化、间接问题直接化。
首先在课堂教学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课堂讨论是机械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与实验课穿行。课堂讨论主要针对机械设计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着重讲解并进行讨论。而美国的大学,教师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技术自主学习、交流和提高。
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提倡学生在课外、校外组织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外不少高校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在鲍曼大学,机械设计课程开设的实验较多。整个学期学生要做10个实验,实验前指导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及时向学生实验信息,学生可在网上下载教师所提供的与实验有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实验指导书、PPT课件以及提交实验报告、提问答疑等。
1.3 考核方式多元化
国外高校考核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而非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上也呈现多样化,例如很多课程都有演示作业,就是以小组形式把自己做的作业制成幻灯片演示给大家,这种方式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课程前沿资料的涉猎和提高软件应用能力、表达具有体现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崇尚自由、鼓励创新、勇于实践和彰显个性的精神实质[5]。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些本科生课程实行“一页开卷”,允许学生在考试时将课程内容抄到一页A4纸上带入考场,这样可以使学生省去大量背诵笔记的时间。再如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机械原理零件课程考试为开卷笔试,学生可以带任何工具书、教材及参考书入场,题型丰富,题量极大,最后评卷按得分百分比综合处理。
2 对我国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我国的创新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当前已经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验不足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创新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有诸多启示。
2.1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强这一现实,应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校应加大投资,建设 校际乃至国际间的网络信息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应大量开设信息技术课,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机械类课程的授课、自学辅导等各个环节中,达到缩短学时、开阔视野、培养设计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此外,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自编的动画软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能启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例如,在讲到“蜗轮蜗杆传动”内容时,单凭书上的平面示意图对蜗轮蜗杆的结构都很难讲解清楚,就更不用谈讲解传动工作原理了。采用生动逼真的“蜗轮蜗杆”动画软件来辅助讲解,能提高学生对这节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授课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动画模型软件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不仅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创作热情,还能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科研中去,有利于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力。
2.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国高校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表现形式,摆脱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突出以设计为主线,建立以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机械零部件工作性能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组成的新体系,着重于机械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和结构设计能力及机械结构的创新。
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实际选题,变模仿型设计训练为思考型设计训练,加强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培养使用各种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此外学校在开展课外创新训练活动时,也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训练活动中的应用,如数字化资源、电子教材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创新训练活动要求由几个人所组成的创新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选题、方案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通过创新训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创新训练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
2.3 构建多样化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转变。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发现,激励学生通过协作、探究、实践、反思、综合等思维活动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和“情境创设式学习”,是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协作式学习”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最重要优点之一,这种方式提倡讨论、交流,鼓励自由发挥,因此能集思广益,便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各种机械的复杂性和培养辩证思维。此外,“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诸如沟通、交流、角色转换、任务分工、团队协作、妥协让步等人际交往能力。
“发现式学习”强调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跨时空网络学习。这种方式是一种开放式、自主式、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各种机械的多样性、复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情境创设式学习”是指由教师创设任务情境, 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系列任务中。它以任务为线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任务目标明确,学习过程有序,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3 结束语
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工程,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获得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多样化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探索适合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特色、培养机械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31st ASEE/IEE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