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岭外音书断

岭外音书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岭外音书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岭外音书断范文第1篇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唐)卢纶《长安春望》

岭外音书断范文第2篇

一、品味细节描绘的形象

诗歌中人物形象大体可分两种,一是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二是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古诗歌中对前者的描写尤多。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抬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儿童钓鱼情景的诗。诗人选取了典型的“侧坐莓苔”“遥抬手”的动作细节,小儿掩身草丛中,恰逢有人问路,却怎么也不肯答应,因为一旦答应,要上钩的鱼就被惊跑了,于是只得连连招手。生动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农村孩子钓鱼时的全神贯注的天真烂漫的神态,形神兼备,趣味盎然。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民》曰:“茅檐低小,溪上清清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人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五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家人和睦、安乐的生活画面:“醉里吴音相媚好”。“吴音”,吴语,泛指南方话。“相媚好”,指夫妻俩说话柔和亲切,互相打趣取乐。轻软的吴音,加上说话语调的“相媚好”,令人以为是妙龄男女在谈情说爱。走近一看,却出人意料,竟是“白发谁家翁媪”。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的恩爱之情跃然纸上。翁媪的三个儿子各司其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在田间劳作,中儿在家编织鸡笼。这或许是他俩的技艺不同,或许是中儿尚未成年,所以从事的劳动也不同。但他俩无疑都是很勤快的,这和小儿形成鲜明对照,“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元”。“亡赖”,原意是“刁钻泼辣,不讲道理”。这里是贬词褒用。形容小儿的淘气、调皮。小儿悠然自得躺在溪边剥着莲蓬,说不定还在不时地往嘴里扔两颗呢。这两句是词中最精彩的笔墨,把一个稚气天真,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那种无拘无束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崔颢的《长干曲》曰:“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作者抓住人生片段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诗一上来就以女子的问话开场,不待回话即自报家门。平常的生活片段,通过不平常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刻画了摆渡少女热情中蕴柔美、大胆中含羞怯和率直中寓婉曲的性格特征,从而在渎者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可爱动人的舟女形象。

二、体会细节表达的情感

岭外音书断范文第3篇

《采薇》是“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韦凤娟《采薇赏析》)俨然已经成为了千古定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诗歌的前三节 “曰归曰归,岁亦莫(忧、阳)止”的重章叠唱及其“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等直抒胸臆的表达中,可以明显看到这位士兵对家人的强烈思念及其归乡的强烈欲望。既然如此,踏上归途,梦想终于成真,于情于理,岂会丝毫没有欣慰和惊喜?那为何在“写归途情景”的最后一章,却不仅没有喜悦,反而是“雨雪菲菲”的加倍凄惨景象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加倍痛苦呢?再说,他如此渴望归乡与家人团聚,又怎会“行道迟迟”呢?

当然,古诗中亦有因长久离家而终于归乡之时的忧愁莫名,但这是有着特殊的背景或原因的。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怯”与“不敢”是基于作者获罪被贬、害怕家人受到自己的连累而遭遇不幸而自己还是从贬所 “逃”回的环境和心境之上的。《采薇》中的士兵并不具备这样的处境和心境。

《十五从军征》中那位十五岁从军,八十岁之之时才得以归乡的老兵,也是回到家中发现家人不在、故园荒没的情境之后才“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六十多年与家人不通音讯,其归途之中思绪的忐忑不安与复杂当然可以想见,但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得更多的却依旧是急切的心情,“道逢乡里人”,便赶紧询问“家中有阿谁?”。从诗歌内容推断,《采薇》中的这个士兵,离开家的时间不大可能有几十年之久,其家庭遭受变故离乱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诗歌中丝毫未提及到对家人的担忧而只是在诉说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归乡欲望便可作证,既然如此,他更不可能终于能回归家乡之时更强哀愁、痛苦了。

虽然以上分析合情合理,却似乎有些脱离于文本,还是回到被普遍认为是“写归途”情景的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看看它是否还可以做其它的理解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以其对偶的句式、形象生动、对比鲜明的画面及其寓情于景、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而历来为人所称道,但其表达的具体内容却有些争议,王夫之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来评价这四句诗,说“雨雪霏霏”是“以哀景写乐”,也就是他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却又遭到了其他人的否定,韦凤娟就认为这里是在“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采薇赏析》)。愚意以为,从本章中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等语句可以断定,这里是不可能存在“乐”的,而如果归乡途中没有“乐”,又是不符合一个强烈盼望归乡而终于走上归乡路上的人的情感逻辑的,因而这里维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士兵并没有真正走在所谓“归乡途中”,他依旧在出征的路上。

这种解释可不可以在文字上得到支持呢?这四句是严格的对仗句式,“思”对“矣”,是没有实意的感叹语气词,是无可置疑的。但 “来”与“往”相对,却未必是 “回来”“返回”之意,而是“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至”“到达”的意思,如寒来暑往、古往今来,再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既然这样,这四句诗完全可以理解为:先前我离家出征之时,柳枝轻柔随风舞动;如今我来到这个地方,大雪漫天纷纷扬扬。边塞的寒冬凄冷与家乡的春光旖旎形成对比,更能体现战士强烈深沉的思乡之情及其痛苦。而这里写寒冬又正好与前文“作止”“刚止”“柔止”的季节特征相照应,表现出整年征战、四季不休的从军之苦。

这样一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也就因为成了征战途中的情境而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如果是行走在归途之中,则应当是“千里江宁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那样的轻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样的急切,怎么会是这样不情不愿、寸步难行的情境呢?

岭外音书断范文第4篇

年轻时自然不明白戏曲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是世界上最土的音乐,用小提琴演奏地方戏,就是杀鸡用牛刀。家乡戏的唱腔就那么几句,翻过来、倒过去、唱过来、哼过去,既无和声又无对位、既无主题也无内涵,更谈不上独立个体的创作精神,亦算不上艺术音乐。尤其因为社会对戏曲的提倡和对西方的禁忌,而对其陡增了“反叛”。

后来,离开家乡,越走越远,越离越久,与土气十足的音乐“拜拜”了。上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追番逐洋。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态度悄然转变。说起来,这个体验却造访得十分突然。

1998年的一天,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宿舍,我一边做饭,一边听收音机。宿舍里没有电视,我便总把收音机的一个频道调到深圳电台,做饭时有一耳朵无一耳朵地听点儿内地的新闻。突然,收音机里传来了南方电台很少出现的山东吕剧的唱腔。我不禁双手停了下来。委婉的唱腔,带着一种别样的体验,溢满了六七平方米的小屋;潜埋心底、隐隐于内、偶尔在中秋之夜一显凄凉的思乡之情,也溢满了心田。突如其来,弥漫而来,浓厚威严,不由分说,支配你,裹挟你,让你魂飞天外。不知道怎么了,一时间竟然泪如雨下。

也许异域的口音隔膜与心理隔膜乃至偶尔受外乡人排挤的委屈瞬间找到了突破口,也许灵性之根开始成熟因而到了寻找心灵归宿的年龄,也许“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使思乡病发作,等等。突然间冒出来的乡情,竟然一下子攫取心魄、撕裂心肠,令似乎可以“遗世而独立”的自我彻底缴械,而且恣意放纵,在闭着眼也能分辨的老腔老调中长歌当哭,获得排遣和抚慰。

离别海外,日夜奔忙,不经意间飘来的一曲家乡戏,却会让人停止脚步,怔在原地,突然触及和陷入关于“本根文化”的严肃思考,并与正撰写的乡土文化的沉重话题捆绑在一起。回想起来,木然呆立并随着乡音无限惆怅的心绪,大概就是对身份认同的思考达到了临界点。于是,乡音就在那一刻发挥了引爆作用,让潜藏内心的寻根之路找到了搭载的舟楫,所以,虽是想象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

身处香港,早已觉得自己不再适应从小习惯的家乡了。不习惯走在想丢个瓶子都找不到垃圾桶的家乡街巷,不习惯逛遍“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也找不到半个公共厕所,不习惯随处堆放废弃物的脏乱差,甚至觉得,在老家的不适感已经远远多于亲切感。然而,家乡概念一旦在远离故土的距离中转化,就得如实承认,其强大的覆盖力立马回淹了所有不愉快的细节。事情往往如此,当“故乡”成为“他乡”,当“主位”成为“客位”,当“局内”成为“局外”,那里的月亮就会毫无理由地变成“月是故乡明”的执拗。人走出家乡,从另一角度回望,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才能体会什么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故园情”,才能品到以前觉得平淡无奇、后来才觉得有滋有味的家乡戏的些微妙处。

离开家乡听到了不一样的调子后才意识到,其实“乡音”不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可以描述的有形结构。她在构词法上形成一种特定排序,与任何地方都不同。任何一种排列组织和生成方式,都不能直通“乡情”的秘道,只有排序上一模一样的密码,才能成功打开那扇不易敞开的心扉,接通“岭外音书断”的遥远信息。可见,无形的音调与浓浓的乡情,紧密联系,十分具体。

由此想到,在越来越全球化的现代学堂中,应该理直气壮地教给孩子一首家乡的歌。让孩子们熟悉它,让孩子们熟记它。他可能一时意识不到这首歌的重要性,但我们要为他的未来提供一份让其永远记住自己来自哪里的记忆载体。或许有一天―像我一样,他会于一个文化心理成熟的时刻,突然觉醒,体会到身份认同的生命意义和由此形成的巨大精神能量。

央视“青歌赛”上,一位来自甘肃裕固族的女歌手讲道:“母亲对我说,家里一无所有,出嫁时也不能给你点什么,妈妈只能教你唱几支歌。心里苦了,唱唱就舒服一点。干活累了,可以解除疲劳。”余秋雨点评道:“这位母亲说出了音乐最原始的功能。母亲没有给她物质财富,却给了她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听了她像雪域高原上蓝天一样清亮的歌和像云朵一样高远的故事,我们才懂得了那位母亲的伟大。她给了女儿一个心灵支点,让她“堵心”时,能够获得母语的抚慰,而这种“抚慰”的密码,是任何“软件”都打不开的。

音乐课为什么不能提供这种载体和意义呢?中小学课本不光要有“正史传、训名物、释文本”的内容,还应该有接地气的乡音。让一个人认同家乡、认同乡音、认同母语,让家乡资源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拐点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的雨夜,转化为一个人精神的支点。

相关期刊更多

椰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林业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朔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夏文联